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17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硕士(综合课)模拟试卷17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分析题 5. 论述题
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明清时期的中央主审机关是()。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军机处
正确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为中央司法机关。
其中,刑部为主审机关,大理寺负责复核,都察院负责法律监督。
2.两宋的法制指导思想不包括()。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分裂
B.崇文抑武,儒道兼用
C.德本刑用
D.义利并用,重视经济立法
正确答案:C
解析:宋朝的法制指导思想有:第一,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分裂:第二,重典治“贼盗”;第三,义利并用,重视经济立法。
只有“德本刑用”属于唐代的法制指导思想。
3.秦代官吏在审判时量刑不当为( )。
A.诬人罪
B.不审罪
C.失刑罪
D.不直罪
正确答案:C
4.宋朝法律规定,土地等不动产交易时,须向官府缴纳契税,形成了以( )确定土地所有权的制度。
A.黄册
B.红契
C.白契
D.草契
正确答案:B
解析:宋代土地等不动产交易,须向官府缴纳契税,由官府在买卖契约上加盖红印,确认土地交易的合法性,因此红契既成为已纳税的标志,又成为合法的土地所有权凭证。
5.清朝的中央司法监察机关是( )。
A.御史台
B.六科
C.审刑院
D.都察院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要点是清朝的中央司法监察机关。
清朝沿袭明制,以都察院作为中央司法监察机关。
可见,D项是正确答案。
御史台是隋、唐、宋、元等朝的中央司法监察机关,因此,排除A项。
六科是明朝监察六部的监察机关,因此,排除B项。
审刑院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对三法司的控制而在皇宫中设立的监督三法司的司法御用机构,因此,排除C项。
6.属于汉朝适用的刑罚原则是( )。
A.贵族犯罪,享受“八议”特权
B.亲属有罪相为隐
C.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
D.轻重相举
正确答案:B
解析:考查要点是汉朝的刑罚适用原则。
汉朝的刑罚适用原则包括上请原则、恤刑原则和亲亲得相首匿原则等。
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
“八议”原则始于三国曹魏,《曹魏律》首次将“八议”正式入律。
因此,排除A项。
秦朝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而汉朝则以年龄的大小确定刑事责任年龄。
因此,排除C项。
“轻重相举”又称为类推原则,属于唐朝的刑罚适用原则,汉朝没有该原则。
因此,排除D项。
7.根据我国《宪法》,( )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A.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B.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是地方人民政府的职权。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C项、D项是错误的。
8.村民会议由本村( )组成。
A.村民
B.全体村民
C.18周岁以上的村民
D.18周岁以上具有政治权利的村民
正确答案:C
解析: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
9.下列关于对代表候选人介绍的做法,错误的是( )。
A.甲候选人由选举委员会在各宣传栏贴出简介进行介绍
B.乙候选人在选民小组上自我进行介绍
C.推荐丙候选人的政党向选民对候选人进行介绍
D.选举日当天,选举委员会发现登记错了候选人丁的信息,对其进行补充介绍
正确答案:D
解析:《选举法》第33条规定:“选举委员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向选民或者代表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
推荐代表候选人的政党、人民团体和选民、代表可以在选民小组或者代表小组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
选举委员会根据选民的要求,应当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的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
但是,在选举日必须停止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
10.赵某与钱某约定,赵某以1000元的价格购买钱某的耕牛。
当夜,耕牛被孙某盗走,致使合同因无法履行而终止,钱某返还赵某价款。
该事例中,导致合同解除的法律事实是()。
A.孙某盗窃耕牛的行为
B.耕牛被盗事件
C.合同无法履行的事实
D.钱某返还价款的行为
正确答案:B
解析:法律事实,即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法律事实依据它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分为行为和事件。
其中行为是指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的法律事实。
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
本题中钱某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是由于孙某盗走了耕牛,此事实是不以钱某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是事件。
选择B。
11.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法典是()。
A.大清律例
B.大清律集解附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律集解
正确答案:A
解析:《大清律例》是在清朝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清律集解附例》的基础上,经过近一百年的多次修订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
《大清律例》是中国传统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汉唐以来确立的封建法律的基本精神、主要制度在《大清律例》中都得到充分体现;《大清律例》的制定充分考虑了清朝的政治实践和政治特色,在一些具体制度上对前代法律有所发展和变化。
因此本题应选A。
12.中国古代婚姻法律中的“三不去”制度是对丈夫休妻权的限制,其中“与更三年丧”是指妻子在夫家守过三年孝。
妻子为之守孝的对象是( )。
A.丈夫
B.公婆
C.自己的父母
D.夫家的祖辈
正确答案:B
解析:三不去是指,“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一是指结婚时女方父母健在,休妻时已去世,原来的大家庭已不存在,休妻等于是无家可归;二是和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能被休;三是丈夫娶妻的时候贫贱,后来富贵了。
“三不去”是作为“七出”规定的补充规范。
13.清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 )。
(2012年单选41)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宗人府
正确答案:A
解析:清朝的最高司法审判机关是刑部。
故本题应选A。
14.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一般应当选择下列哪一原则?( )
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C.后法优于前法
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
正确答案:C
解析:法的默示废止,即在适用法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
从理论上讲,立法机关有意废止某项法律时,应当是清楚而明确的。
如果出现立法机关所立新法与旧法发生矛盾的情况,应当按照“新法优于旧法”、“后法优于前法”的办法解决矛盾,旧法因此被新法“默示废止”。
知识模块:法理学
15.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部人权宣言的是( )。
A.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B.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
C.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
D.1679年英国的《人权保护法》
正确答案:C
解析:美国1776年的《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确定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原则,被马克思誉为“第一部人权宣言”。
故选C项。
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通过后,成为1791年法国大革命后的第一部法国宪法的序言,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人权原则,该宣言又被称为“第一部人权法典”。
这是一道记忆性试题。
知识模块:宪法学
16.在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不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受教育权
B.示威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言论自由
正确答案:A
解析: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行为可能性,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政治权利仪指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广义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而受教育权则属于文化教育权利,故选A项。
知识模块:宪法学
17.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
A.1689年的《权利法案》
B.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C.1777年的《邦联条例》
D.1787年的《美国宪法》
正确答案:D
解析:1787年制定的《美国宪法》是世界宪法发展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
故选D项。
知识模块:宪法学
1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北美《独立宣言》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B.孟德斯鸠认为:凡属国家,必有一种最高权力,其不受任何人为的法律的限制,而只受上帝的法律或自然的法律限制
C.法国《人权宣言》明确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D.洛克认为:国家权力应该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
正确答案:D
解析:法国《人权宣言》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
可见,A项表述错误。
法国的博丹认为:凡属国家,必有一种最高权力,其不受任何人为的法律的限制,而只受上帝的法律或自然的法律限制。
可见,B 项表述错误。
北美《独立宣言》明确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可见,C项表述错误。
近代分权学说首先是由英国的洛克提出的,他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联盟权。
可见,D项表述正确。
宪法学中一些有关宪政的名言或宣言经常成为考试的内容,除了本题备选项表述的内容外,还有如下名言或宣言:列宁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1条和第2条分别规定:“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孟德斯鸠指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担心这个国王或者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离,自由也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那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知识模块:宪法学
1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是(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A
解析:关于宪法和法律的修改,《宪法》条文中涉及四处:第一,《宪法》第6 2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大有修改宪法的权力;第二,《宪法》第62条第(三)项规定,全国人大有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权力;第三,《宪法》第67条第(二)项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第四,《宪法》第67条第(三)项规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依上述条文的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只有全国人大。
故选A项。
知识模块:宪法学
2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行使制定自治条例权力的国家机关是( )。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
C.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正确答案:B
解析:根据《宪法》第116条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可见,只有民族自治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各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都无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故选B项。
知识模块:宪法学
21.首次附载“六赃图”先例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唐律疏议》
B.《宋刑统》
C.《元典章》
D.《大明律》
正确答案:D
解析:虽然《唐律疏议》首次规定了“六赃”犯罪,但《唐律疏议》并未附载“六赃图”,《大明律》首创附载“六赃图”先例,并为《大清律例》所继承。
故选D项。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
22.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各机关职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实行全国训政的最高指导机关
B.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司法院
C.南京国民政府宪法、法律的解释机关是立法院
D.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隶属的行政法院行使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权
正确答案:D
解析: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大会(后改称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后改称国防最高委员会)是中:央执行委员会特设的指导机关,也是全国实行训政的最高指导机关。
可见,A项表述错误。
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行政院,而不是司法院。
故B项表述错误。
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负责解释宪法、法律,并对最高法院的判例有变更权,对解释例有核定权。
可见,C项表述错误。
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下设司法行政部、最高法院、行政法院和官吏惩戒委员会4个直属机关。
其中,司法行政部掌管司法行政事务(后曾改归行政院统辖),最高法院行使最高审判权,行政法院行使行政案件的审判权,官吏惩戒委员会掌管文官和法官的惩戒事宜。
可见,D项表述正确。
知识模块:中国法制史
23.规则的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是()。
A.确定性规则
B.任意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委任性规则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可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准用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其内容已经确定;准用性规则和委任性规则的内容均没有确定,但前者是通过准用其他规则加以确定的;而委任性规则是由有关的国家机关通过相应的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
故选D项。
知识模块:法律要素与法律体系
24.我国公民在国籍取得上采取()。
A.血生地主义
B.血统主义
C.以出生地主义为主,以血统主义为辅
D.以血统主义为主,以出生地主义为辅
正确答案:D
解析:我国对出生国籍采取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即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无论出生在中国或外国,都具有中国国籍,但出生时取得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
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本人出生在中国,也具有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可见,选D项。
知识模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5.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非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的是( )。
(2008年单选14)
A.国际条约
B.湖北省的《野生动物保护条例》
C.国务院的《粮食购销条例》
D.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
正确答案:D
解析:我国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是各种成文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我国签署、批准、加入或者承认的国际条约。
选项B属于地方性法规、选项C 属于行政法规,当然属于正式的法律渊源。
选项D的判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属于正式的法律渊源。
本题选D。
26.关于法的实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抽象的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法律就得到了实现
B.只有法律得到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才能得到推行
C.法律得到了实施,又达到了立法者希望通过法律规制所达到的结果,则法律得到了实现
D.法律具有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二者结合越紧密,法律越容易得到实现
正确答案:A
解析:法律实现是指法律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结果。
因此,抽象的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只是法律得到了实施,不一定得到了实现。
A项表述错误。
法具有阶级意志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此,只有法得到了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才能得到推行。
B
项表述正确。
要使法律产生实效,必须以法律实施为条件,只有将法律实施与对法律实效的追求结合起来,使法真正得到实现,才能发挥法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作用,产生立法者希望通过进行法律规制所达到的结果。
C项表述正确。
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反映统治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程度、现行法律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程度都是影响法律实现的重要因素。
D项表述正确。
27.春秋时邓析私造刑书,称为( )。
A.刑鼎
B.竹刑
C.吕刑
D.禹刑
正确答案:B
28.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 )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用报国务院备案。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B.中央军委制定的军事法规
C.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
D.阿坝藏羌族自治州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
正确答案:B
解析:备案的规则是:向自己的上位法的制定主体备案,但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自治区制定的不用备案,自治州、自治县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军事法规不用备案和报批。
29.《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一规定属于( )。
A.法律原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规则
D.法律技术性规定
正确答案:D
解析:法律条文除规定原则、规则、概念外也有一部分是法律技术性规定。
30.不属于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的条件是( )。
A.协议免责
B.正当防卫免责
C.人道主义免责
D.时效免责
正确答案:B
解析:免责是指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
特别规定,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
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
而正当防卫免责本身就没有法律责任的存在。
二者不能混同;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中,免贲的条件和情况是多种多样的。
其免责的条件和方式可以分为: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免责、立功免责、有效补救免责、协议免责、自助免责和人道主义免责。
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3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大陆法系的特点是( )。
A.制定法是其主要的法律和渊源
B.一般采用较为系统的法典形式
C.其基本结构是在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
D.诉讼中法官居于主导地位
正确答案:C
解析:从法律结构传统来看,大陆法系法律的基本结构是在公法和私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英美法系法律的基本结构是在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
3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是( )。
A.具有特殊性质的党派组织形式
B.准国家权力机关
C.特别的参政议政的团体
D.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正确答案:D
解析:在我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同各民主党派及其他爱国人士进行政治协商的机关,也是我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1982年《宪法》序言中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33.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执行违宪审查任务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苏联
正确答案:D
34.在当代中国国家机构中,( )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
A.国家主席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B
解析:国务院的职权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权,根据《宪法》第89条第15项的规定,国务院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即国务院享有行政区域划分权,且这一权力只能由国务院行使,A、C、D不符法律规定。
35.在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 )代表划分。
A.1名至3名
B.1名至5名
C.2名至3名
D.2名至5名
正确答案:A
解析:考查要点是直接选举。
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在直接选举的地方,选区的大小,按照每一选区选1名至3名代表划分。
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C项、D项是错误的。
36.根据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哪项属于正式法律解释?( )。
A.司法机关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B.国务院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解释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正确答案:C
解析:有权的法律解释即正式解释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
根据《宪法》,宪法解释权只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司法机关都无权对宪法作出解释(或者说即使作出了解释也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但国务院对行政法规作的解释是正式解释)法律专家对法律的解释任何情况下都不是正式解释。
37.世界上迄今为止基本上完整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法经》
C.《国法大全》
D.《十二铜表法》
正确答案:A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法的代表,制订于公元前18世纪,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成文法典。
相形之下,《法经》(中国)、《十二铜表法》(古罗马)均制订于公元前5世纪,晚了1300年。
《国法大全》则更晚,出现于公元6世纪,其特点是反映了简单的商品经济关系。
38.“十恶”中危害封建家庭秩序的是( )。
A.内乱
B.谋叛
C.大不敬
D.谋大逆
正确答案:A
解析:“谋叛、大不敬、谋大逆和谋反”都是“十恶”重罪中威胁皇权及封建统治国家的政治性犯罪。
“内乱、恶逆、不孝、不睦、不义”是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犯罪。
“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大不敬”是威胁损害皇权及封建国家的政治性犯罪。
因此应选A。
39.法律被认为必须是“可裁判的”,这体现了( )
A.法的规范性
B.法的国家意志性
C.法的可诉性
D.法的强制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具有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程序性、可诉性。
其中,法的可诉性,是指法律可以被法院适用于具体的诉讼程序。
包括:可争讼性;可裁判性。
据此,本题选C。
40.三段论推理属于( )。
A.辩证推理
B.演绎推理
C.归纳推理
D.实质推理
正确答案:B
解析:所谓三段论是指借助于一个共同的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连接起来,从而推出一个直言判断的推理方式,是典型的演绎推理方式。
41.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所创立的新刑种是( )。
A.管制
B.死刑
C.徒刑
D.笞刑
正确答案:A
42.隋朝《开皇律》的篇章体例主要依据( )。
A.北周律
B.北齐律
C.北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