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中学数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董海涛236006 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有效方法,同时它也是高等数学的内容,所以在历次教材改革中,变动既频繁又较大,既体现了编者对它割舍不下的情怀又充满了不知如何安排的迷茫。
本文就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以下简称“新课程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提出教学中的困惑,并结合实践,提出对策,供大家参考。
1新课程教材安排
与原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II》(以下简称旧课程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都有很大变化,其中与本文讨论有关的是导数概念的引入,不讲极限概念,而是注重通过实际背景创设丰富的情境,不惜篇幅引导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导数概念,在给出导数定义后,又给出了三个具体例子,加深对导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些都是旧课程教材所没有呈现的。
教材的具体安排是:§1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用了两个实例分析和两个例题,帮助学生实现“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质的飞跃,为导数概念的引入做好了扎实的铺垫。
§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由于有了上一节大量生动的背景实例,
至此,抽象出导数定义已是水到渠成。
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在数学中,称瞬时变化率即为函数y=f(x)在x 0点的导数”是欣然接受的,相对于旧课程教材,导数定义的给出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的困惑是:
2没有极限的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新课程教材在§2中,专门安排了§2.2《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材在描述性地给出了“曲线的切线”定义后,紧接着就是“该切线的斜率就是函数y=f(x)在x 0处的导数0'()f x ”。
学生的困惑是:0'()f x 不是函数y=f(x)在点x 0处的瞬时变化率吗?它反映的不是割线AB 在点x 0处的变化快慢吗?它怎么又是y=f(x)在点x 0处的切线斜率了呢?我们困惑的是:(1)本想弱化形式化的定义,降低学生理解导数的难度,但教材在导数定义后,又“通常用符号0'()f x 表示,记作10000010()()()()'()lim lim x x f x f x f x x f x f x x x x
→∞→-+-==-”,这里还是出现了形式化的定义了。
(2)极限定义能回避得了吗?导数定义中无法回避,这是不争的事实,新课程教材在§3《计算导数》中,不仅出现了极限的符号,而且出现了极限的运算,与其在这里让老师费尽口舌给一头雾水的学生解释半天(事实上学生仍无法理解),既偏离了主题又没有效果,不如干脆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
3我们的对策
我省是2006年秋季进入新课改的,首轮教学中我们循规蹈矩地按教材进行的教学,结果学生只能是生吞活剥地记下结论,由于不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只能是照搬模仿,根本谈不上灵活二字。
在2007年开始的二轮教学中,我们对新教程教材作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具体地在两处做了调整。
3.1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
在选修2-2§2《变化率与导数》的§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之前,增加一节,课题是《极限的定义》,课时为一节课,主要介绍极限符号的引入和使用,初步渗透极限思想,具体内容是:
首先,通过列举实例,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一般地,设{a n }是一个无穷数列,如果当n 趋向于无穷大时,a n 无限地趋向于一个常数a ,则称a 是数列{a n }的极限。
然后给出形
式化的符号表示:即“当n a →∞→n 时,a ”记作“lim n n a a →∞
=” 然后,将数列极限的初步认识正迁移到“函数极限”,仍然通过实例列举,只介绍“当0x x →时,函数f(x)的极限”,并给出
形式化的符号表示:“当0x x →时,f(x)→a ,记作0
lim ()x x f x a →=”,以实现数列极限的顺应和同化。
这里不介绍“当x →∞时,函数f(x)的极限”,也不介绍“函数的左、右极限”,以免增加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更主要的是避免冲淡主题——我们这里只是介绍极限的
形式化表示和极限思想,并不涉及极限的完整定义。
实事上,在旧课程教材选修II 中,学生对“0x x →时,函数f(x)的极限”的理
解要比“函数的左、右极限”容易的多。
最后,为了加深对极限符合的认识,我们设计了一组练习:
1、请用语言描述下列极限符号的含义(有的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要求学生探究符合要求的数列{a n }或函数f(x)的解析式):
1011(1)lim 1 (2)lim () 2 (3)lim () (4)lim ()43
n n x x x a f x f x f x →∞→→→-==-== 2、选择题:正三棱锥S-ABC 的相邻两个侧面所成的二面角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 、(0,π)
B 、(,)6ππ
C 、(,)3ππ
D 、(,)32
ππ 3.2调整一段叙述
有了极限的符号表示,在§1节例1和例2中,均可以用极限符号表示“小球在t=5s 时刻的瞬时速度”和“合金棒在x=2处的线密度”了,而且将§2.2《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叙述调整为:
函数y=f(x)在区间[x 0,x 0+△x]的平均变化率为y x
,如图2-3所示,它是过A (x 0,f(x 0))和B(x 0+△x ,f(x 0+△x ))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直线AB 称为曲线y=f(x)在A 处的一条割线。
如图2-4所示,设函数y=f(x)的图像是一条光滑的曲线,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点B(x 0+△x),f(x 0+△x))沿着曲线逐渐向点A(x 0,f(x 0))靠近时,割线AB 将绕着点A 逐渐移动,当点B 沿着
曲线无限接近点A(即△x →0)时,割线AB 也无限地逼近一个极限位置——直线AC ,直线AC 和曲线y=f(x)在点A 处给我们“相切”的感觉,称直线AC 为曲线y=f(x)在点A 处的切线。
由于割线AB 和切线AC 都过点A ,所以割线AB 无限地趋近切线AC 也即是K AB 无限地趋近K AC 。
将上述变化过程表示如下:当△x →0时,K AB →K AC ,由极限的定义,即000000()()lim lim lim '()AC AB x x x f x x f x y K K f x x x
→→→+-==== 所以函数y=f(x)在x 0处的导数0'()f x 就是曲线在点A (x 0,y 0)处的切线斜率,这就是导数的几何意义。
图2-3 图2-4
4几点反思
4.1何谓“适度”的形式化?“数学教学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
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强调本质,注重适度的形式化”(新课标十大基本理念之一)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但“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
基本要求”。
具体地,导数定义能离开形式化的表达吗?离开形式化的表达,只能让学生死记导数的几何意义,这与新课标理念背道而弛吧。
事实上,高二学生理解极限、导数的形式化表达并没有什么障碍。
4.2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是否增加了课时?新课标实施的阵地在课堂,增加一节极限定义,是增加了一个课时,看看以高考为目的的普遍高中的课时安排吧,有几个学校的数学课时是每周四节?搞理论可以走得极端一些,但实践还是以尊重客观实际的好,以我校两个年级的实际教学效果看,增加一节极限定义,无疑是必要的。
4.3新课标要求实践于一线的广大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还应是教材完善的参与者和建议者,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既然是资源就可以开发、利用,一线教师完全可以教学实际与需要,对教材做出合理的整合。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严士健、王尚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下面为朱自清的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荷塘月色
作者: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
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
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最新有关系学生会竞选演讲稿范文
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班的xx。
我性格活泼开朗,处事沉着、果断,能够顾全大局。
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表达自己由来已久的愿望:“我要竞选学生会宣传部部长。
”我在这里郑重承诺:“我将尽全力完成学校领导和同学们交给我的任务,使学生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积极团体,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和同学们信赖的组织。
”
我已经在团委会纪检部(或班级的干部)工作了近一年的段时间,从工作中,我学会了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学会忍耐,怎样解决一些矛盾,怎样协调好纪检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纪检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怎样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怎样提拔和运用良才,怎样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这一切证明:我有能力胜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一职,并且有能力把学生会发扬光大。
假如我当上了学生会宣传部长,我要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要进一步提高责任心,在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要进一步的广纳贤言,做到有错就改,有好的意见就接受,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
假如我当上了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我要改革学生会的体制。
真正的做到“优胜劣汰”,做到“日日清,周周结”,每周都对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考核,通过其部门的成员反应情况,指出他在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以朋友的身份与他商讨解决方案并制定出下阶段的计划。
经常与他们谈心,彼此交流对生活、工作的看法,为把学生会工作做好而努力。
开展主席团成员和各部长及负责人常作自我批评,自我检讨的活动,每月以书面材料形式存入档案。
我还将常常找各部门的成员了解一些情况,为作出正确的策略提供可靠的保证。
还要
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扩大学生会宣的影响及权威。
假如我当上了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我将以“奉献校园,服务同学”为宗旨,真正做到为同学们服务,代表同学们行使合法权益,为校园的建设尽心尽力。
在学生会利益前,我们坚持以学校、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为重,决不以公谋私。
努力把学生会打造成一个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高度自治,体现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团体。
我知道,再多灿烂的话语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智慧与激情,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之路上的鲜花。
我想,如果我当选的话,一定会言必行,行必果。
请各位评委给我一张信任的投票,给我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
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
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
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
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无常的生活的南方。
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
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
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
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
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
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正可借来作近日的我的注脚。
昨天忽然有人提起《我的南方》的诗。
这是两年前初到北京,在一个村店里,喝了两杯“莲花白”以后,信笔涂出来的。
于今想起那情景,似乎有些渺茫;至于诗中所说的,那更是遥遥乎远哉了,但是事情是这样凑巧:今天吃了午饭,偶然抽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了三年前给S的一封信。
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南的台。
这真是“我
的南方”了。
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朱自清《一封信》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
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载自《匆匆》
这时我们都有了不足之感,而我的更其浓厚。
我们却只不愿回去,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怅惘了。
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
直到利涉桥下,微微嘈杂的人声,才使我豁然一惊;那光景却又不同。
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
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如
睡在摇篮里一样,倦了的我们便又入梦了。
那电灯下的人物,只觉像蚂蚁一般,更不去萦念。
这是最后的梦;可惜是最短的梦!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我们看见傍岸的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摇摇不定的灯光。
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载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