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05级秦芳贤
[摘要]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也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
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探讨了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并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以及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
[关键词]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自主学习
一、提出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说教式、填鸭式”,搞“一言堂”。
教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学生即使在学校学到了最新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会很快老化。
要让学生能在一生中不断地获得新知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学校教育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 )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颁布实施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而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理论依据
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文献中有不同的描述。
Holec(1985)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Huttenen(1986)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余文森(2002)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自我认知监控的学习。
概括地说,就是“想学”、“能学”、“会学”、“善学”、“坚持学”(庞维国,2002)。
近年来,很多学者根据乔姆斯基( Chomsky )的生成语言理论和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 )的语言习得论提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过学习(learning)获得的,而是习得(acquisition)获得的。
“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大量接触和使用英语而潜意识地获得英语。
“学得”则是学习者为了掌握英语而有意识地学习和研究该语言。
“对于任何一个学习者来说,这两种过程都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蒋祖康,1999)。
因此,想要提高语言教学质量不应只在“教”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学生用来习得语言的“策略”上做文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学习。
从“教”的方面来说,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以引导和激励为主攻方向。
必须从激发中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入手,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确立自主探究的意识,开展自主学习的实践,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自主探究走向大胆创新。
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学习策略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增强自主意识,确立适度的自信心,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在实践中“创造自身”的要求,并不断增强克服各种障碍的主体能力,获得生动、活泼、独立、主动的发展。
三、主要策略
限于水平,本文介绍的策略主要有:指导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氛围,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自我调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精心设计;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
(一)指导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到自主学习的关键。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其次,积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和督促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尝试自我调控学习的方法、节奏和进程。
再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学生独自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观察、分析和思考,从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尽可能的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二)营造氛围,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应该创造一种使大家愉快、有强烈求知欲的心理氛围。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这就要求教师有民主的教育观念,要有正确的学生主体意识,要积极开展学生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教学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学。
教师要按照学生学习英语的认知规律去思考学生将会怎样想;学生在思考时可能会遇到什么思维障碍以及怎样启发学生去突破,创造真正意义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自我调控,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自控能力等的异同,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进行持续的培养和训练。
首先,帮助学生摒弃畏难情绪,改变自身被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活跃起来,兴奋起来,行动起来。
其次,加强学习计划性的指导。
有计划的学习是学习行为控制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有条不紊的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监控的水平。
再次,不断反思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增强自我意识,调整学习策略(陶纯恭,2002)。
(四)精心设计,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
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来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并诱发为更为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的思维,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学习的内在机制,实现自主学习。
四、实施方案
本文的实施方案主要围绕课前、课中、课后的三时段展开讨论。
(一)课前:指导学生有序预习
英语的课文阅读教学,预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学生预习的质量对课堂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指导学生有序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具体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编写预习提纲,通过预习来理解文章。
其操作要点是:1. 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2. 说出或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 回答若干关键性问题;
4. 找出文章中的常用短语与常见句型。
通过有序预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 有效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化、具体化,而目标明确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徐育兵, 2005)。
学生会循着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主动积极地阅读语篇信息,理解语言现象,解决语言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会有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和习惯。
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技巧,应尽量避免学生机械回答的简单问题,多提一些能让学生开动脑筋的启发性问题。
以教学21 世纪大学实用英语Book2 Unit 14 Freedom Fighters 中Reading I Have a Dream 为例,即可提下列开放性问题What does Luther King, Jr mean by saying “This ‘wait’has almost always meant ‘never’”? 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 此类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从被动听课、机械记忆中走出来,引导学生充分开发学习潜能,积极自主的学习新的知识。
2. 小组交流和讨论。
待学生熟练掌握了课文内容、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后,教师可组织小组交流和讨论。
可把学生分成4人小组,先组内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教学高二Unit 17的阅读文章Disabled?Not me!时,即可设置这样的问题::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让学生展开讨论。
这样,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
通过全员参与,踊跃发言,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大了英语信息输入量,使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更具交际性,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开展辩论活动。
新课程标准《21 世纪大学实用英语》教材中,可设计辩论的主题有许多。
例如: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 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等。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辩论活动,营造了学生主体意识的情趣氛围,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参加辩论活动之前学生会根据正方或反方辩题的要求,查阅有关资料,通过阅读、思考,确立论点、论据、和论证事例。
在此活动中,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际参与者、活动的主体。
他们熟练地运用课文知识并转化为己用,思维处于兴奋和积极探索状态中,有利于持续的自主学习。
同时,辩论活动给学生一个自主分析思考问题的空间,在感受一次次成功喜悦的同时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
4. 运用归纳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达到整体感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