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优质文章范文(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读书笔记优质文章范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相信很多人都熟悉这几句话,但是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它就是中国古代巨著《论语》里的第一篇。

这个寒假,我拜读了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它一直被人们推崇为经典,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本书,是后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一部著作。

孔子的治国观点以及他评价古代圣贤的言论,是中国古代最基本、最简单、却又最不可缺少的道德修养准则。

在古代这本书被视为儿童的启蒙读物。

我读完这本书后终于明白了它为什么被视为儿童的启蒙读物了。

书中有这样几大部分: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这些篇目中的言论和故事告诉我们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
比如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为好学也已矣。

“子夏的这句话意思是:”每天学习不知道的知识,每月都不忘自己学过的知识,这样就算是好学之人了。

“这里我还看到了一个叫孙敬的好学之人,他经常把自己关在屋子中,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读书。

他刻苦到夜里读书困了,怕自己打瞌睡,就把绳子栓在头发上,把另一头固定在房梁上,这样他就不会看着看着睡着了。

他就是凭借这样的刻苦学习精神,使自己成为了一代鸿儒。

如果我们现在学习都能有他的这股头悬梁的劲头,还有什么学不成的呢?我想到自己看书时,看一会儿就想去玩,真是惭愧!对,我也要成为好学之人。

只要下定决心,我能做到的。

再比如其中的这样一句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意思是:”虽然会背《诗经》三百篇,但是把国家政治交给他,却不能治理;让他出使诸国,不能独立办事,虽背得多,但不会运用,又有何用呢?“读到这里我脑中立刻浮现了一个故事——《纸上谈兵》。

故事的主人公赵括把兵法背的滚瓜烂熟,谈起打仗,他父亲是赵国有名的大将都说不过他。

可赵王让他去带兵打仗,他却不会根据实际灵活变通,结果误国误民,惨死在战场上。

这又让我明白了:我们既要成为好学之人多读书,同时也要学会灵活运用,做个会学之人,活学活用,知识才能转变成智慧。

书中还有许许多多深刻的道理,我仔细咀嚼,久久回味,像是亲自聆听了孔子的教导,也希望同学们有空来读一读这本书,体味经典,对话圣贤,它会让你终身受益,带你走向不远处的辉煌!
论语读书笔记优质文章范文(2)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集结了孔子的言行录,是一部关于人伦、道德和政治的著作。

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论语》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思想的深邃和哲理的博大,更在于对人类行为和社会规范的深刻触及。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对《论语》中的几篇经典言论进行解读,并分析这些言论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首先,我选择《学而篇》作为分析的起点。

《学而篇》是《论语》
的第一篇,它主要探讨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观点,强调了学习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热情和快乐。

他认为学习不应该只是固定的阶段性任务,而是应该贯穿整个人的一生。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这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如果没有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很容易在竞争中被淘汰。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适应和掌握新知识,以保持竞争优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传授知识的关系。

孔子认为,只有充分地理解和掌握了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够更好地传授给他人。

这对于老师和教育者来说尤为重要。

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教育者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学生。

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经验积累,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

接下来,我选择《为政篇》作为论述的重点。

《为政篇》是《论语》的第二篇,它主要探讨了政治和治理的原则。

孔子提出了“民无信不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等观点,强调了信任和民生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民无信不立。

”这句话强调了信任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必须建立起公众对政府的信
任。

只有在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基础上,政府才能够有效地执行法律和政策,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这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公众对政府和法律体系的信任度有时会受到一些负面事件和宣传的影响,这对社会的发展和治理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加强透明度、公正和人性化的服务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以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这句话强调了民生对于政府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好的政府应该把民生放在首位,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施政。

政府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更是要关注和引导社会的整体利益。

这对于现代社会的政府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社会,政府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例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等。

政府应该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人民福祉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方案,以求全民共享社会文明的成果。

最后,我选择《述而篇》作为分析的终点。

《述而篇》是《论语》的第十九篇,它主要探讨了言语和沟通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了“言忠信,行笃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等观点,强调了言行一致和个人品质的培养。

“言忠信,行笃敬。

”这句话强调了诚信和敬业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不仅仅是因为他所说的话的真实和正确,更是因为他所做的事情的诚实和认真。

只有具备了忠诚和敬业的品质,才能够真正地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
重。

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和敬业的品质对于个人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通过真实的言辞和踏实的行动,才能够赢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句话强调了修身和追求道德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的君子,首先必须从根本上修身养性,注重自己的素质和品德的培养。

只有树立起正确的本心,才能够顺应道义和秩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和言辞是否符合道德和伦理的要求,从而塑造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身和追求道德,才能够真正地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综上所述,《论语》作为一部经典的著作,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不论是教育和学习、政治和治理、还是言语和沟通,孔子的思想和观点都对于我们理解和改善现实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通过深入阐释和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言论,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应对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