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大题高分练:大题1题多练5 生命活动调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题1题多练五生命活动调节
1.下图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

(1)胰岛B细胞通过的方式分泌激素甲。

据图分析,能调节这一过程的信息分子
有。

(2)处于N点状态时,除了上图所示的调节外,下丘脑还会通过调节增加(激素名称)的分泌,这一分泌过程属于调节。

(3)激素甲作用于靶细胞后,可增加靶细胞表面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其生理意义
是。

2.(2018广西桂林模拟,31)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晚期症状更为严重。

该病主要是由非可溶性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破坏神经细胞所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出失语、失认或失行等病理特征,这说明Aβ的聚集损伤了
中的细胞。

(2)研究发现,雌激素能促进Aβ的前体分解成可溶性的蛋白,从而减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

这体现的调节方式为。

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哪一方
面? 。

(3)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之一,其原理
是。

3.下图1表示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部分神经联系,图2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刺激图1中的①处,②轴突末梢处有抗利尿激素释放。

这属于反射
吗? 。

理由是。

该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
是。

(2)肾小管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图2中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最可能来自哪一种细胞器? 。

(3)某人因基因突变而发生了抗利尿激素受体结构的改变,不能接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那么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比正常人的(填“高”或“低”)。

高温条件下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因大量出汗而未补充水分时,机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将,以维持水平衡。

(4)为探究下丘脑对抗体产生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豚鼠进行了实验,按下表的甲、乙两组豚鼠做①~③处理:
①向豚鼠皮下注射等量的SRBC(山羊红细胞);
②7 d后,分别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液;
③适量脾细胞悬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SRBC破裂情况。

(注: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
材料准备数量/只培养液中血红蛋白的相对含量
向豚鼠皮下注射的SRBC,在免疫学上可称为。

从实验中可看出脾脏细胞悬液会引起SRBC 破裂,说明悬液中含有,产生该物质的细胞称为。

为使实验更科学严密,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与甲组相同的手术但不损毁下丘脑。

你认为这样做的理由
是。

4.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 mm)若干,均分为8组,分别浸入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 h后,测量每组
(1)上述实验遵循的原则有(填两项),由上述结果可初步判断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范围为。

(2)上述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
是。

(3)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 mg/L还是10 mg/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 。

预测结果及结论: 。

大题1题多练五生命活动调节
1.答案 (1)胞吐神经递质、葡萄糖
(2)肾上腺素神经
(3)使靶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解析 (1)激素甲表示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其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的;促进胰岛B细胞
分泌胰岛素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和葡萄糖。

(2)处于N点状态时,血糖浓度较低时,能量供应不足,此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乙——胰高血糖素增多,血糖浓度升高;同时通过神经调节促进肾上腺
素的分泌,使血糖浓度升高。

(3)激素甲——胰岛素分泌量增多,可增加组织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使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答案 (1)大脑皮层(2)体液(激素)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3)抗Aβ的抗体与Aβ特异性结合,减少Aβ的聚集
解析 (1)由于认知障碍出现的失语、失认或失行等病理特征都与大脑皮层有关,说明Aβ的聚集损伤了大脑皮层中的细胞。

(2)根据题意分析,雌激素能促进Aβ的前体分解成可溶性的蛋白,从而减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这属于体液调节中的激素调节,说明神经调节受激素调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影响。

(3)抗Aβ的抗体与Aβ特异性结合,减少Aβ的聚集,这样可以减少对神经细
胞的损伤,进而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

3.答案 (1)不属于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或其他合理答案) 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2)高尔基体(3)高增多(4)抗原
抗体浆细胞(效应B细胞) 可以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 (1)反射活动的发生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图1中的①处,②轴突末梢处有抗利尿
激素释放,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

该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转
化为化学信号。

(2)在动物细胞中,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最可能来自高尔基体。

(3)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当某人因基因突变而发生了抗利尿激素受体结构的改变,不
能接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时,此人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比正常人的高。

当机体缺水时,体内的抗利尿
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4)注射到豚鼠皮下的SRBC在免疫学上可称为抗原。

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

从实验中可看出,脾细胞悬液会
引起SRBC破裂,这说明悬液中含有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探究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因此
为使实验更科学严密,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与甲组相同的手术但不损毁下丘脑,以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答案 (1)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0.1~10 mg/L
(2)能本实验既体现了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生长,也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既表现出促进作用,也表现出抑制作用)
(3)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注:稀释倍数不能超过100倍) 若切段长度小于10 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 mg/L;反之则为10 mg/L
解析 (1)生长素浓度为0的一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属于实验组,据表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切段平均长度,无关变量包括溶液处理的时间、培养条件等等,因此上述实验遵循的原则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

在生长素浓度为0~1 mg/L时,随着生长素
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生长素浓度为1~10 mg/L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
渐减弱,因此最适浓度范围应为0.1~10 mg/L。

(2)生长素浓度为0的一组作为对照组,生长素浓度
为100 mg/L 时,对应的切段平均长度小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其余生长素浓度对
应的切段平均长度均大于对照组,故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所以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
两重性。

(3)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1 mg/L还是10 mg/L,可以将待测样液稀释,重复上述实验。

若切段长度小于10 mm(切段比原来的短),则待测样液中生长素的浓度为0.1 mg/L;反
之就为10 mg/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