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童心——亲子互动空间设计必要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08期
现代园艺
关怀童心——
—亲子互动空间设计必要性分析
刘瑾,郑晓莹,蔡宇*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114)
摘要:在陪伴儿童玩耍过程中,家长通常属于配角,因此,当前的亲子互动空间设计经常忽略家长的存在,
使其在与儿童活动的过程中存在感降低,没有发挥亲子互动空间的最大价值。
基于亲子互动空间的内涵及现状
出发,分析亲子互动空间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以期唤醒家长的童心,使其享受与儿童一起
玩耍的乐趣。
关键词:亲子空间;童心设计;必要性
童心并非是儿童独有,即使生活压力日益繁重的成年人也只是隐藏了童心,并未丧失童年时代的纯真欲望。
然而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却常发现儿童们在结构与色调几乎相同的娱乐设施上重复着玩耍活动,而父母在一旁疲惫地拍照、看护,并未享受与儿童互动的乐趣。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这类空间设计往往忽略了家长的存在,只是单纯提供给儿童一个娱乐的场所,因此,国内当前所谓的“亲子游”等主题乐园往往名不副实,真正的亲子互动空间,应是家长与儿童一起愉快玩耍的地方。
1亲子互动空间的概念及存在的问题
广义上讲亲子互动空间是指家长与孩子进行活动玩耍的娱乐场所,这种互动不强调特定形式,可在室内或户外进行。
现阶段,我国的室内亲子互动空间通常设立在大型购物商场中,一般通过色彩缤纷的装饰色调及丰富的娱乐设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而户外亲子互动空间通常指公园、小区里的娱乐休闲场地及儿童公园中专门设立的亲子活动地点。
1.1室内亲子互动空间
通过室内亲子互动空间的分布特点看,其主要集中在3类场所:首先是高端购物中心,这类活动场所主要通过网箱结构搭建相应的娱乐设施,提供一些充气软床和电子设备等活动工具,提供给儿童进行玩耍。
这类亲子互动空间通常会受一部分年轻父母及儿童的欢迎,可在逛街疲惫时在此稍作休息,并将儿童暂时托付给管理人员进行照看,因此,从意义上讲更像是一处托管儿童的场所,为前来购物的人群提供暂时照看孩子的服务;其次是一些大型超市等,此类互动空间相对狭小,娱乐设备也较为简单,多为一些老年人在购物之余带领儿童逗留玩耍;最后是社会上的一些早教机构,这类活动中心娱乐形式丰富,且场地设计较为合理,能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玩耍场所,然而其主要突出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并未充分考虑家长的位置[1]。
室内亲子互动空间的优点在于其不受环境因素影响,家长可无视天气与温度带领孩子玩耍。
同时,其中的娱乐设施大部分为软体结构,能提供良好的安全防护作用,有效保障儿童的活动安全,且易于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然而这种娱乐方式主要面向低龄儿童,家长很难参与其中,并且这类场所通常会设置防护围挡,家长只能通过观望的方式看着儿童活动,很难有效促进亲子关系,同时唤醒家长的童心。
此外,由于空间有限且处于封闭环境中,一旦人流量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对儿童的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踩踏,其卫生条件是不得不去考虑的一个因素[2]。
1.2户外亲子互动空间
户外亲子互动空间相对室内空间而言没有过于丰富的娱乐设施,儿童及家长以享受新鲜空气和阳光为主,调用身体的综合感官机制一同展开活动。
既符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又促使儿童在与大自然接触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而户外空间发挥的亲子互动功能有限,因此,这类场所通常集中在各类以儿童为主题的活动乐园中。
就当前国内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儿童乐园起步相对于西方国家较晚,直到1950年才发展出初具雏形的儿童活动公园。
现如今,我国现行的法律条文已明确规定了城市内关于居民区附近的儿童娱乐场所规划政策,与此同时,各类以儿童为主题的活动乐园也开始在各大城市中筹建,如迪士尼乐园等主题公园更是受到亲子共同向往的活动场所。
然而由于城市空间有限,在土地价值日益飙升的城市内,户外亲子互动空间被一再压缩,场地不足与分布失衡成为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
此外,这类场地通常都是针对儿童设计,娱乐设施无论是在尺寸还是形式上都无法满足家长的需求,同时设计种类较为单一,通常都是秋千、滑梯一类的娱乐活动,家长与儿童无法通过这些游戏进行有效互动。
此外,由于安排在户外,管
作者简介:刘瑾(1999-),男,汉族,吉林延边人,本科,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
通信作者:蔡宇(1977-),男,汉族,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装饰形式语言。
42
--
2021年第08期现代园艺
理与维护工作也较难开展,一方面没有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另一方面由于监管不到位,设备的安全问题也常常令人们感到头痛[3]。
2亲子互动空间的作用
2.1促进和谐亲子关系
家长与儿童的关系发展中,具有双向互动的活动性质。
亲子互动行为包括家长与儿童之间的互相交流、求助、娱乐、探索等行为。
亲子互动行为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门。
亲子间的互动行为可受多层因素制约,如家长的培育方式和性格特点、儿童的心理因素及性别等。
良好的亲子互动行为有利于家长和儿童间的关系和谐发展,同时促进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同时还能缓解家长紧张的生活压力。
在游戏过程中,家长能更好地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并正确引导儿童的思想行为模式,有利于亲子双方的情感沟通和相互理解。
2.2引导儿童发育成长
受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如今的家长改变了传统的教养方式,更注重发展儿童的兴趣爱好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促进儿童发育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
为此,国内的设计师如今也开始站在儿童成长的角度进行思考,为其设计更加安全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项目。
在欧美地区,一些国家的法律明确禁止在儿童娱乐场所附近吸烟,美国的一些州县还会将儿童娱乐场地列入当地法律或开放空间政策中。
此外,当前世界各国均已意识到了儿童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纷纷基于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特征出发,为儿童建立更加丰富的探索场地,同时,在活动的趣味性及安全性上做出了进一步改善,一些西方国家的住宅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亲子互动的需要,在私人花园中设计出了更加丰富的活动种类,虽然这在国内不易进行推广,因此,就更加迫切地需要建立公共亲子活动场所,以此满足儿童教育的需要[4]。
2.3唤醒家长的童心
儿童拥有人类最为质朴的情感,正是由于童心使其获得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及真诚的愿望。
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语言及模仿儿童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会使家长回忆起曾经的那份童心,并找回最为纯真的快乐。
在思想层面,这样的心理状态可帮助家长获得内心平静,缓解工作与生活带来的双重压力,增强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在生理层面,保持童心能舒缓脑部神经的紧张状态,同时促进人的心脑血管健康发育,确保人们饱满的身体、精神状态。
因此,在设计亲子互动空间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
将家长的身份由监护者转变为游戏的参与者,将其作为亲子互动空间的另一主要设计对象,结合家长对于“玩”的认知与理解,设计出更加丰富的互动娱乐项目。
3亲子互动空间的设计策略
在当前国内外关于儿童主题乐园的设计中,不乏许多成功案例,而其中大部分设计依旧缺乏家长作为体验对象的考虑及关于促进亲子互动方面的考量。
这些乐园或者是在活动区域上进行分开设计,或是儿童的游戏家长无法直接参与,想要彻底改善这一难题,并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筹建全新的娱乐项目,而是通过整合现有的娱乐设施,在原有基础上融入家长感兴趣的元素,使家长能主动参与到儿童的游戏活动当中。
针对娱乐项目,提出2种类型的设计方案,其一是家长与儿童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如设置琴键走廊,让家长与儿童走动过程中可发出声响,可极大地增加行走的乐趣,并使家长与儿童共同沉浸在其中。
将普通的幼儿滑梯改为大型的开放式滑梯,吸引家长与儿童的共同参与,并帮助家长回忆起童年乐趣;其二是需要家中与儿童协作完成的娱乐项目,如传统的单人秋千设计为面对面的双人座位,需要亲子共同摆动完成秋千运动,加强亲子的合作交流。
还可模仿娃娃机的形式,放大娱乐设施,让儿童系上安全绳索,然后由家长操控抓取道具。
这样种类丰富的娱乐活动,可让家长在与孩子尽情玩耍的同时,通过合作沟通的方式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并发掘家长内在的童心[5]。
4结语
设计的宗旨在于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而有效的亲子互动空间设计,不但能促进儿童的发育成长,而且能让家长享受与儿童相处的乐趣,在互动中有效地释放自身的生活压力,和孩子一起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童心与快乐。
参考文献
[1]李旻瑶.基于新农村建设下的体验式亲子农场规划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2(07):67-69.
[2]王蕊,王文心.室外亲子互动环境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03):51-53.
[3]方德兰,孙配贞,李进,等.亲子互动失调与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0,36(10):35-39. [4]吴阿珍,范向丽.亲子游行为特征及亲子互动机制分析——
—基于亲子游网络游记的扎根理论分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0,28(04):57-63.
[5]罗跞,寇鑫楠.场馆中亲子互动行为观察研究及促进策略——
—以上海科技馆为例[J].科普研究,2020,15(05):89-96+111.
(责任编辑韩峥)
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