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15:9.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单项选择题
1.“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只有在一个条件下才是正当的,亦即通过程序规范的民众选择。

然而,只要经过这样的选择,上述两种取向皆是不可能的。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全盘西化”或彻底复辟
①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②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的去向问题
③都是对民主与科学的大旗的背离④都犯了“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2.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

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歌颂社会上的美好事物比揭露丑恶事物更加重要
②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
③让人从文化作品中感到快乐是创作者的根本任务
④引导人们向美、向善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①有利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②要加强对他国进行文化渗透
③应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相匹配④要把社会效益放在文化发展首位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4.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而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

这种现象的产生常常是由于突然处于异己文化生活环境或者是在长期脱离原有的文化生活环境后,又回到自己原有文化生活环境;也可以是由于同时分别忠诚于两种或多种文化心理时产生的。

文化休克会极大阻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有效预防文化休克,要求我们
①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和自信,增强抵御外来思想文化的能力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
③用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④支持先进、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时,改造落后、腐朽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由此可知,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
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②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客观要求
③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
④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16年11月18日,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在四川遂宁召开研讨会和工作年会。

会议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②具有民族性、大众性和科学性特点
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④以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宏伟目标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

面对这种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必须
①坚决抵制封建纲常等腐朽文化影响②坚持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
③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④倡导用多元化思想指导文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8.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举世公认。

儒家、道家、禅宗等的思想理论,一直影响着从启蒙运动时代至今的西方思想界。

文学艺术的影响力尤为显著。

元杂剧在18世纪曾一度风靡欧洲,借用中国素材来创作戏剧在欧洲成为时尚。

这说明
A.中国文化曾深刻影响西方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B.中国文化走过了从自信到自卑再到自信的历程
C.只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才能进一步培养文化自信
D.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9.当前,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激荡的现象,我们只有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
和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才能在人们思想多样、价值观念多元的情况下坚守自己的价值观,从而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不被淹没。

否则,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被西方文化销蚀的危险。

这主要说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
A.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B.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C.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0.2017年4月1日,“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推进会在上海举行。

该工程将在梳理研究中华神话资料、考古发现和各民族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一批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学、舞台、影视、美术作品。

此举旨在
①创造优秀文化产品,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
③增强文化软实力,抵制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
④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1.美国“纽约书评”网刊发文章指出,中国城市已丧失大部分本土特色,惹眼建筑几乎都是外国人设计或抄袭外国风格。

赝品仍在中国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化的自信。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材料启示我们要
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②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③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④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2.某古镇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这启示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
①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增强自身文化生命力,提高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
③依托天然的自然资源,延续地方传统习俗和民俗
④认同自身文化的价值,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简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

14.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并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做出新的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

参考答案
1.【答案】B
2.【答案】B
【解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这告诉我们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引导人们向美、向善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②④符合题意;①③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故选B。

3.【答案】C
4.【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了有效预防文化休克,要求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用当代中华文化之“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①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落后、腐朽文化,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B
6.【答案】A
【解析】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②符合题意。

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③观点错误。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排除④。

7.【答案】D
8.【答案】A
【解析】“中国古代哲学和艺术对西方的影响举世公认”说明了A。

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的没落,也就无所谓“自卑”,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文化自信的关系,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D排除。

9.【答案】B
【解析】由“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独立……我们的民族文化就有被西方文化销蚀的危险”这个关键信息可知本题涉及的是文化安全问题,B符合题意。

10.【答案】C
11.【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城市建筑盲目照搬国外样式,失去本民族特色,其文化根源在于民族虚无主义,缺乏文化自信和创造活力。

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材料主旨。

12.【答案】B
13.【答案】(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4.【答案】(1)①文化自觉,来自于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
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等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问,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适当变通即可解答。

第(2)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由此结合本问知识限定,答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