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三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一)植物的根系、根的吸水和失水(A)
学习目标
1.知道植物根的作用,能区分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主要的根系。

2.理解植物根尖四个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作用,知道根尖(根毛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夯实基础巩固
1.关于植物的根和根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和叫作根系
B.根分为主根、侧根、不定根
C.植物根的生长分布与环境无关
D.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2.种子萌发先长出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幼根。

幼根的继续发育对幼苗生长的主要作用是()。

A.固定幼苗,为幼苗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B.刺激幼苗不断生长发育
C.使幼苗和幼根保持平衡
D.幼根的生长发育与幼苗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关系
3.分别从干旱地区和潮湿地区挖一棵大小差不多的白菜,比较它们的根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比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B.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比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C.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直根系
D.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直根系
4.【聊城】如图所示为植物根尖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B.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C.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D.④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由导管细胞构成
5.如图所示为蚕豆和玉米根系生长示意图,不同植物根的组成具有不同的特点。

(1)蚕豆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一直向下伸长,长成为一条明显发达的根叫,其周围陆续生出许多的根叫。

这样由主根及其反复分支的侧根形成的根系叫。

(2)玉米种子的胚根突破种皮后向下伸长,不久主根的生长停滞下来,而在胚轴的基部又陆续生出许多。

这样的根系长成后像一把胡须,称之为。

6.为了证明植物主要靠哪种器官吸水,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甲、乙两盆已经出现萎蔫现象的同种盆栽植物。

甲盆:小心地将水喷在叶片上(注意:防止水滴落到花盆土壤中);乙盆:将水浇在花盆土壤里。

约60min后,观察现象并加以解释:
(1)你所观察到(或猜测)的现象是。

(2)你的解释是。

7.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植物根尖结构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区的名称为,其作用是。

(2)B区的名称为,该区细胞具有很强的能力,所产生的细胞向左、右生长并分化成为A区和B区的细胞。

(3)C区的名称为,该区的细胞不断生长后是否还会继续分裂?。

(4)D区的名称为,一些植物的根毛很长,可达数厘米。

小明认为,这么长的根毛一定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

对这一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

(5)根毛区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其原因是。

能力提升培优
8.植物根系的生长分布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棵植物的根系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对乙植物而言,你认为甲植物生存的环境应该是()。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寒冷地区
D.温暖地区
9.根的生长是由于()。

A.根冠细胞不断向前生长,分生区不断产生新细胞
B.根冠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伸长区的细胞体积增大
C.伸长区的细胞体积增大,根毛区形成了大量的根毛
D.分生区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伸长区的细胞体积增大
10.在做如图所示的“根的吸水部位在哪里”的实验中,主要步骤如下:
(1)从小麦种子培育成的幼苗中选取两组样品,随机分成A、B两组。

(2)将A组小麦苗的所有根尖剪去约的长度,并对根尖的切口进行适当的处理,处理方法是。

B组不做处理。

(3)将两组小麦幼苗分别放在中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

(4)可以预测的实验结果是培养一段时间后组幼苗先开始出现萎蔫现象。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11.小丽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时,用油性笔在菜豆幼苗根尖端标记了四条线(如图所示),然后进行培养。

根据3d实验的情况,小丽大致画出了根尖的变化情况。

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之初,小丽曾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将根尖分为几个区呢?到底是3个区,还是4个或5个区?最终小丽决定将根尖画出A、B、C、D四个区,其主要依据是。

(2)实验中,小丽发现B区和C区都有较明显的生长现象,这两个区中哪一个生长较快呢?将第2d、第3d测得的B、C两区长度减去相应部位的第1d测得的长度进行比较是不合理的,因为第1d所标记的B、C两区原本就不一样长。

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法是。

(3)为了实验更具有科学性,在实验时小丽同时做了多组实验,而每一组实验数据各不相同。

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对这些数据进行的处理方式是。

中考实战演练
1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看到的洋葱根尖纵切图,该图缺少的根尖结构和想要看到这一结构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根毛区、向下移动装片
B.根毛区、向上移动装片
C.伸长区、向下移动装片
D.伸长区、向上移动装片
13.【衡阳】小麦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水分,如图所示为小麦根尖的结构图,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②和④
14.【莱芜】小米利用划线法观察和比较菜豆幼根不同部位的生长速度,如图所示为实验前后幼根的标记情况。

据此推断,幼根的生长主要依靠()。

A.根冠与分生区
B.分生区与伸长区
C.伸长区与根毛区
D.根冠、分生区与伸长区
15.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用。

如图所示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a、b、c表示某些区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洋葱根的生长主要依赖(填字母,下同)区和区。

(2)图示中,①过程为,②过程为,从而使新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多。

因为c区细胞能进行②过程,所以c区属于组织。

(3)③表示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4)a区内有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该结构属于组织;a区表皮细胞的结构有效地扩大了吸收面积,这说明。

开放应用探究
16.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除了与植物的种类有关,还与外界环境如土壤结构、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等有密切关系。

图甲为一棵生长在水渠边的果树,图乙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土壤水分状况是否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请利用这一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你提出的假设是。

(2)图乙中A、B两支试管底部有细小的裂缝。

如果试管中有水,就会有水从裂缝中渗出。

①你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②你预测会有怎样的实验结果?。

如果实验中没有预期的结果,那么很可能的原因是。

③你对此实验还有什么改进意见?。

(二)根的吸水和失水(B)、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学习目标
1.理解根尖的吸水和失水原理。

2.理解氮、磷、钾(及镁、硫)等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不同作用。

1.植物根尖的根毛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毛细胞能够吸水是因为()。

A.根毛细胞数量多,吸水面积大
B.根毛细胞与土壤溶液相接触
C.根毛细胞液泡大,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根毛细胞液泡小,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植物细胞吸水时,水分渗入,经过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A.液泡→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B.液泡→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液泡
D.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3.关于“植物幼苗在正常、缺氮、缺磷、缺钾四种不同营养液中生长”的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无机盐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
B.不同的作物需要肥料的情况不同
C.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我们应尽量多施肥料
D.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不同
4.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农作物植株叶片呈暗绿色,甚至红色。

这是由于植物体内缺少()。

A.含氮元素的无机盐
B.含磷元素的无机盐
C.含钾元素的无机盐
D.含铁元素的无机盐
5.现代农业技术可以将植物种植在营养液中,只给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并将植物固定,注意通气,植物即可正常生长,这就是无土栽培技术。

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的原因是()。

A.植物吸收的并不是土壤中的无机盐
B.植物吸收的只是水和无机盐
C.土壤对植物生长并没有作用
D.根只吸收水和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
6.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吸收水分主要在部位上进行。

当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根毛就吸水;当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或“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根毛就失水。

7.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所需的各种无机盐,而无机盐中的不同元素对植物的作用不同。

其中,合成叶绿体的必需元素是和;合成蛋白质的必需元素是和;用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是。

8.某同学选择了两株大小相同的健壮小麦幼苗,把一株幼苗放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另一株幼苗放在等量的蒸馏水中培养。

10d后,一株长得健壮鲜绿,另一株则长得又黄又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两株大小相同的幼苗分别放在等量清水和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目的是。

(2)健壮的那株幼苗肯定是在中培养,其原因是。

(3)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不仅需要,还需要。

能力提升培优
9.先将一萝卜块称量,然后放在浓氯化钠溶液中数小时。

在此过程中,每隔1h将该萝卜块称量一次。

下列图像中,最能代表萝卜块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

10.将甲、乙、丙三根等体积并去皮的萝卜条分别放入0.3%、11%和25%的蔗糖
溶液中,甲变得硬挺,乙基本无变化,丙变小变软。

这说明萝卜细胞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

A.低于0.3%
B.约为0.3%
C.约为25%
D.约为11%
11.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证明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获取无机盐,将一盆植物按
如图所示放在阳光下。

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他们还应该设计另一个实验。

他们设计的下列实验中,最合理的是()。

12.自然界中有些植物可以成为地质学家找矿的好向导,如在开浅粉红色花的紫云英的地下,可能会找到铀矿;在锦葵丛生的地方,可能会找到镍矿。

对这种现象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植物吸收各种元素时有选择性
B.可证明植物的根吸收矿物质的能力强
C.土壤中哪些元素多,植物就多吸收一些
D.不同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不同
13.稻田土壤中三要素肥效试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适量添加)。

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所列A~E五个实验区产量最高的是区。

(2)氮、磷、钾三种化肥中,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小的是缺肥。

(3)做这样的试验时,必须保证这五个区的、等条件都相同。

14.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分别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萝卜洞内装上浓盐水,在B萝卜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液面升降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2)12h后观察发现:A萝卜洞里的水变多,萝卜变软,则此时A萝卜细胞发生了图乙中(填序号)所示的变化,细胞失水。

B萝卜洞里的水变少,萝卜变硬。

(3)得出结论:当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或“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

(4)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我们可以解释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水稻的“烧苗”现象,这是因为。

农作物一旦发生“烧苗”情况,急救的方法是。

中考实战演练
15.【广西】小华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水稻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

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生长正常,乙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此实验说明()。

A.水稻生长需要无机盐
B.水稻生长需要微生物
C.水稻生长需要有机物
D.水稻生长需要水
16.【大庆】在农业生产中,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是一种常用的底肥。

根据所学知识,草木灰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裂分化,使枝叶茂盛
B.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花的开放,果实和种子成熟
C.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秆粗壮
D.减少病虫害,促进根的发育
17.【迁安】下列有关无机盐与植物的生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氮、磷、钾三种元素对植物的生长作用是不同的
B.缺磷会使茎秆细弱,易倒伏,叶色黄,老叶焦枯并卷缩
C.苹果树缺锌会引起小叶病
D.不同的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18.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

某同学为了验证镁是某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某种植物,在一盆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

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19.【呼伦贝尔】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株玉米苗,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如表所示)。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3)对比甲、丙两株玉米苗的长势,丙玉米苗的长势明显比甲玉米苗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4)为了提高温室里的农作物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除提高二氧化碳含量、增施肥料外,夜晚还要适当降低温度,其目的是。

开放应用探究
20.【盐城】在居家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阳台或庭院中种植花草果蔬。

下列植物中,需要多施含氮无机盐的是()。

A.青菜
B.豌豆
C.西红柿
D.白兰花
21.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见的氮肥,该物质的阴、阳两种离子都含有氮元素,因此还是一种高效的氮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肥中的肥效元素对农作物的作用是(填字母)。

A.用于构成植物体
B.用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C.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D.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
(2)某花卉基地需要配制100kg10%的硝酸铵溶液,基地的实验室中现有200kg5%的硝酸铵溶液和50kg30%的硝酸铵溶液。

若选用这两种溶液混合配制,应该如何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