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志怪故事二则——薛昭传,叶静能门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志怪故事二则——薛昭传,叶静能门徒
薛昭在唐朝元和末年当平陆县尉。
他以义气自负,平时景仰郭代公、李北海的为人。
一次夜里值宿,囚犯中有个为母亲报仇而杀了人的,薛昭就给他银钱把他放跑了。
因此县里向廉使报告,廉使又向皇上奏本,薛昭被治罪贬到海东为民。
圣旨降下的那天,薛昭不顾家产,只扛着一只银锅就走了。
有个叫作田山叟的客人,有人说他已几百岁了。
他一向与薛昭关系很好,就带着酒在道上拦住薛昭请,他喝酒为他送行。
田山叟对薛昭说:“您是个义士啊!为别人解脱祸患而自己承担罪名,真是荆轲、聂政一类的人物啊!请让我跟着您。
”
薛昭不同意,田山叟一再请求,薛昭才答应了。
到了三乡那天夜晚,田山叟脱下衣服作抵押赊来了酒,喝得大醉,就把左右的人支开,对薛昭说:“你可以逃跑了。
”就与薛昭拉着手出了东郊,又赠给薛昭一粒药,说:“这药不仅能去病,吃了它还能不吃粮食。
”
又约定说:“从这里走只要遇到道北有树林、草木丛生繁茂能遮蔽住人的地方,就可以暂时隐藏在那里,不仅能逃避灾难,还能获得美人。
”
薛昭告辞走后,路过兰昌宫,那里有古老的大树、高高的竹子,从四面围住了那个地方。
薛昭就跳墙进去,追捕他的人尽管东奔西走,也没能找到他的踪影。
薛昭藏在古殿的西间,到了夜晚,风清月明,看见台阶前有三个美女,说说笑笑地来了,互相作揖,谦让着上了花茵之上,用犀牛角的杯子斟酒喝。
居于首位的女子把酒洒在地上祷告说:“吉利吉利,好人相逢,恶人想避。
”
挨着她的那个女子说:“美好的夜晚欢乐的聚会,虽然有好人,哪里容易相逢啊?”薛昭从窗户缝里听到了这些话,又记住了田山叟关于得到美女的预言,就跳出来说:“刚才听夫人说,‘好人哪里容易相逢啊’,我薛昭虽然不成才,愿充好人之数。
”
三个美女惊讶了很久,才说:“您是什么人,却隐藏在这里?”
薛昭就把实情全对她们说了,女子就在花茵的南边给薛昭摆设了座位。
薛昭询问她们的名字,她们告诉了他,大一点的叫云容姓张,其次叫凤台姓萧,再次叫兰翘姓刘。
酒喝得将尽兴的时候,兰翘命人拿骰子,对另两个美女说:“今天晚上佳宾相会,必须有所匹配,请掷骰子,遇到彩头强的,才能侍寝。
”
于是三人都掷一遍,云容的彩头赢了。
兰翘就命薛昭靠近云容姐坐着,又拿双杯给他们敬酒说:“这是所说的交杯酒啊!”薛昭向她们称谢,趁便问:“夫人是哪里人?因为什么到这里?”
云容说:“我本是开元年间杨贵妃的侍儿。
贵妃很爱惜我,常让我在绣岭宫独自跳《霓裳舞》。
贵妃赠我一首诗,诗中说:‘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诗写成后,唐明皇吟咏了很久,也有继和的诗,只是我没记住罢了。
还赐给我双金扼臂,因此宠幸超过那群同辈之人。
那时经常遇到皇帝与申天师谈论学道的事,唯独我和贵妃有机会偷听;又多次侍奉天师吃茶吃药,很得天师怜惜。
有一次,趁空闲之时,我向天师叩头讨药。
天师说:‘我不是舍不得给你药,只是你没有缘分,不能久在人世,怎么办呢?’我说:‘早晨获知了道理,晚上就死也可以了。
’天师就给我一粒绛雪丹,说:你只要吃了它,即使死了身体也不能坏。
只要能把棺材做得大一些,墓穴宽一些,把真玉含在嘴里,坟土疏松而有风,就可以使魂不能飘到空中,魄也不沉寂。
有物拘制,陶出阴阳,一百年后,遇到活人,得到交配的精气,可能重新活过来,就成为地仙了。
’我在兰昌将死的时候,把天师的这些话全告诉了贵妃。
贵妃
体恤我,命中贵人陈玄造办理安葬的事。
送终的器具,全都像约定的那样办到了,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
仙师所说的预兆,莫非在今宵良会吗?这就是宿缘啊,不是偶然的呀!”
薛昭就问她申天师的相貌,原来就是魁梧的田山叟。
薛昭大惊说:“山叟就是天师,这是明摆着的了!不然,为什么设法让我符合昔日的事情呢?”
薛昭又讯问兰翘和凤台两个人的情况,云容说:“她们也是当时宫中有姿色的宫女,被九仙媛所忌恨,把她们毒死了,安葬在我的坟旁。
我跟她们交游,不是一朝一夕了。
”
凤台要求击席唱歌,送给薛昭、云容酒歌,歌词是:“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
我守孤灯无白日,寒云陇上更添愁。
”
兰翘的和诗是:“幽谷啼莺整羽翰,犀沉玉冷自长叹。
月华不忍扃泉户,露滴松枝一夜寒。
”
云容的和诗是:“韶光不见分成尘,曾饵金丹忽有神。
不意薛生携旧律,独开幽谷一枝春。
”
薛昭也和诗说:“误入宫垣漏网人,月华静洗玉阶尘。
自疑飞到蓬莱顶,琼艳三枝半夜春。
”赋诗完毕,便听到鸡叫,三个女子说:“可以归室了。
”
薛昭就抓着云容的衣服,飘然而行。
开始觉得门户太小,等到经过门槛,却没有什么妨碍。
兰翘、凤台也告辞,到别的地方去了。
只见灯烛发出微弱的光,侍婢凝神站着,帐帷都是绣花的丝绸,像贵戚家里一样。
他们就同寝同处,薛昭觉得特别快慰喜悦。
如此过了几个夜晚,只是不知天黑天亮。
云容说:“我的肉体已经复苏了,只是衣服破旧,再得到新衣服,就可以起来了。
今有金扼臂,您可以拿着到附近县里去换些衣服。
”
薛昭害怕不敢去,说:“我怕被州县抓去。
”
云容说:“不必害怕,只要拿着我的白绡去,有急难就用它蒙上头,就没有人能看见你了。
”
薛昭答应了这件事,就到三乡去卖金扼臂,买来云容需要的衣服,
夜里回到墓穴,云容正迎着门笑呢。
把他领进去,说:“只要打开棺材,我就能自己起来了。
”薛昭按她所说的去做,果然看到云容的肉体已经活了。
等到回头再看帷帐,只见到一个大坟墓,有许多冥器和服饰金玉。
他们只取了宝器就出去了,薛昭就与云容一起回到金陵悄悄住下来,至今还在,从面容和头发看,都没有衰老,难道不是因为都吃了天仙的灵药吗?
申天师名叫申元。
薛昭传
薛昭者,唐元和未为平陆尉,以气义自喜,常慕郭代公、李北海之为心。
因夜值宿,囚有为母复仇杀人者,与金而逸之,故县闻于廉使。
廉使奏之,坐谪为民于海康。
敕下之日,不问家产,但荷银铛而去。
有客田山叟者,或云数百岁。
时来平生,正与昭洽,乃赍酒拦道而饮饯之。
谓昭曰:“君义大也,脱人之祸而自当之,真荆聂之俦也。
吾请从子。
”
昭不许。
固请,乃许之。
至三乡夜,山史脱衣易酒,大醉其左右。
谓昭曰:“可遁矣。
”与之携手出东郊,赠药一粒曰:“非惟去疾,兼能去食。
”又约曰:“此去,但遇道北有林薮蘩翳处,可且匿。
不独逃难,当获美姝。
”昭辞行,遇兰昌宫,古木修竹,四合其所。
昭逾垣而入,追者但东西奔走,莫能知踪矣。
昭潜于古殿之西间。
及夜,风清月朗,见阶间有三美女,笑语而至,揖让升于花茵,以犀杯酌酒而进之。
居其首女子酹之曰:“吉利吉利,好人相逢,恶人相避。
”其次曰:“良宵宴会,虽有好人,岂易逢耶?”昭居窗隙间闻之,又志田山叟之言,遂跃出曰:“适闻夫人云‘好人岂易逢耶’。
昭虽不才,愿备好人之数。
”
三人愕然良久,曰:“君是何人,而匿于此?”昭具以实对。
乃设座于茵之南。
昭询其姓字,长曰:“云容张氏。
”次曰:“凤台萧氏。
”次曰:“兰翘刘氏。
”饮将酣,兰翘命骰子,谓二女曰:“今夜佳宾相逢,须有匹偶,请掷骰子,遇彩强者得荐枕席。
”遍掷,云
容彩胜。
兰翘遂命薛郎近云容姊坐,又持双杯而献,曰:“真所为合卺矣。
”昭拜谢之。
遂问:“夫人何许人?何以至此?”答曰:“某乃齐元中杨贵妃之侍儿也。
妃甚爱惜,尝令独舞霓裳于绣岭宫。
妃赠我诗曰: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渠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
诗成,皇帝吟讽久之,亦有继和,但不记耳。
遂赐双金扼臂,因兹宠幸,愈于群辈。
此时多遇帝与申天师谈道,余独与贵妃得窃听,亦数侍天师茶药,颇获天师悯之,因间处叩头乞药,师云:‘吾不借,但汝无分,不久处世,如何?’我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天师乃与绛雪丹一粒曰:‘汝但服之,虽死不坏。
但能大其棺,广其穴,含以真玉,疏而有风,使魂不荡空,魄不沉寂,有物拘制,陶出阴阳,后百年得遇生人交精之气,或再生,便为地仙耳。
’我没昌兰之时,同辈具以白,贵妃怜之,命中贵人陈玄造受其事,送终之器,皆荷如约。
今已百年矣。
仙师之兆,莫非今宵良会乎?此乃宿分,非偶然耳。
”昭因诘申天师之貌,乃田山叟之魁梧也,昭大惊曰:“山叟即天师明矣,不然何以委曲使余符曩日之事哉?”又问兰、凤二子。
容曰:“亦当时宫人有容者,为九仙媛所忌,毒而死之,藏吾穴之侧,与之交游非一朝一夕耳。
”凤台请击席而歌,送昭、容酒。
歌曰:脸花不绽几含幽,今夕阳春独换秋。
我守孤灯无白日,寒云垄上更添愁。
兰翘和曰:
幽谷啼营整羽翰,犀沉玉冷自长欢。
月华不忍扃泉户,露滴松枝一夜寒。
云容和曰:
韶光不见分成尘,曾饵金丹忽有神。
不意薛生携旧律,独开幽谷一技春。
昭亦和曰:
误人宫墙漏网人,月华清洗玉阶尘,
自疑飞到蓬莱顶,琼艳三枝半夜春。
诗毕,旋闻鸡鸣,三人曰:“可归室矣。
”昭持其衣,超然而去。
初觉门户至微,及经阈,亦无所妨。
兰、凤亦告辞而他往矣。
但灯烛荧荧,侍婢凝立,帐幄绪绣,如贵戚家焉。
遂同寝处,昭甚慰喜。
如此觉数夕,但不知昏旦。
容曰:“吾体已苏矣。
但衣服破故,更得新衣则可起矣。
今有金扼臂,君可持往近县易衣服。
”昭惧,不敢去,曰:“恐为州县所执。
”容曰:“无惮。
可将我白绢去。
有急即蒙首,人无能见矣。
”
昭然之,遂出三乡货之,市其衣服,夜至穴侧,容已迎门而笑,引人曰:“但启梓,当自起矣。
”昭如其言,果见容体已生,及回顾看帷帐,惟一大穴,多冥器服玩金玉,惟取宝器而出,遂与容同归金陵幽栖,至今见在,容鬓不衰,岂非俱饵天师之灵药乎?申生名元也。
(出自《艳异编》)
叶静能门徒
唐朝汝阳王喜好饮酒,喝一整天也不醉,有到王府来的客人,无不从早留到晚。
当时有个术士叫叶静能,常常到王府拜访,汝阳王逼他喝酒,他不喝,说:“我有一个门徒,酒量极大,可以做大王的饮客。
然而虽说他是个侏儒,也有过人之处。
明天让他来拜见大王,大王试着与他谈谈。
”
第二天早晨,有人投进名片,上写“道士常持蒲”。
汝阳王让他进来,一看这道士才二尺高。
坐下以后,谈论深切至道,接着又谈三皇五帝、历代兴亡、天时人事、经传子史,清清楚楚,了如指掌,汝阳王张口结舌不能应付。
不久,小道士因为王爷的意思谈不拢,就更换话题,谈论一些浅近的幽默戏耍的故事,汝阳王就高兴起来了。
汝阳王对小道士说:“我观看法师的风度,也常饮酒吗?”
常持蒲说:“只听你的吩咐了。
”
汝阳王就令左右的人行酒。
已酒过数巡,持蒲说:“这样喝不够劲,请把酒移到大器皿中,
我和大王自己舀着喝,量尽为止,不是太快乐了吗!”
汝阳王便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命人搬出几石醇厚的美酒,倒进大斛中,用巨杯取酒来喝。
汝阳王喝酒中间就醉醺醺的了,而常持蒲安然不乱,容颜姿态更显得高昂。
又喝了很久,常持蒲忽然对汝阳王说:“我只喝这一杯了,我醉了。
”
汝阳王说:“我看你的酒量根本还没有喝足,请你再喝几杯。
”
常持蒲说:“大王不知道度量有限吗?何必勉强我。
”
于是又喝尽一杯,忽然倒下了,再看那小道士,原来是一个大酒桶,里面装了五斗酒了。
【原文】唐汝阳王好饮,终日不乱,客有至者,莫不留连旦夕。
时术士叶静能常过焉,王强之酒,不可,曰:“某有一生徒,酒量可为王饮客矣。
然虽侏儒,亦有过人者。
明日使谒王,王试与之言也。
”明旦,有投刺曰:“道士常持蒲。
”王引入,长二尺。
既坐,谈胚浑至道,次三皇五帝、历代兴亡、天时人事、经传子史,历历如指诸掌焉。
王旻口不能对。
既而以王意未洽,更咨话浅近谐戏之事,王则欢然。
谓曰:“观师风度,亦常饮酒乎?”持蒲曰:“唯所命耳。
”王即令左右行酒。
已数巡,持蒲曰:“此不足为饮也,请移大器中,与王自挹而饮之,量止则已,不亦乐乎!”王又如其言,命醇酹数石,置大斛中,以巨觥取而饮之。
王饮中醺然,而持蒲固不扰,风韵转高。
良久,忽谓王曰:“某止此一杯,醉矣。
”
王曰:“观师量殊未可足,请更进之。
”持蒲曰:“王不知度量有限乎?何必见强。
”乃复尽一杯,忽倒,视之,则一大酒榼,受五斗焉。
(出《河东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