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年画不够的《丽达与天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0 年画不够的《丽达与天鹅》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品鉴》 2017年第6期
达·芬奇(1452~1519) 及其追随者切萨雷·达·塞斯托(1477~1523) 《丽达与天鹅》油画
达·芬奇的追随者切萨雷·达·塞斯托按照达·芬奇原作仿制的版本。

画面正中赤裸的丽
达怀抱天鹅,含情脉脉低头凝望刚从蛋中孵化的四个亲生骨肉,那俯视的神情和繁复有致的发型,与英皇室收藏的手稿造型几乎一致,尽管并非大师原作,但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文艺
复兴时期倡导个性解放,以人为中心的思潮影响下,达·芬奇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位表情祥和、
姿态内敛、充满人情味的丽达。

正是从他开始,“丽达与天鹅”这个希腊神话故事便成为几个
世纪以来后世无数绘画大师的“灵感缪思”。

米开朗基罗追随者《丽达与天鹅》油画
与达·芬奇同为“文艺复兴三杰”的米开朗基罗也曾以这个神话故事为蓝本有过创作,也
遗失了。

与达·芬奇版本的构图和肢体语言相比,现收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的后世仿本,由
米开朗基罗的追随者于16 世纪重绘的《丽达与天鹅》不仅在构图上沿袭了米开朗基罗为美第
奇家族小礼拜堂所创作的大理石雕塑《夜》的造型,在画面细节上也更追求对希腊神话故事情
节的还原:映衬在大红色的绸缎下,赤裸的丽达和雪白的天鹅相互交织着缠绵在一起,四目相
视含情脉脉??显然,米氏仿作在情感表露上显然比达·芬奇更为直接。

米开朗基罗这个作品还有多个副本,包括1563 年科内德牛 Cornelis de Bos 完成的雕版。

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 -1640)《丽达与天鹅》木板油画
在鲁本斯的这幅画中。

全裸的丽达占据画面中心。

右手搂抱着鹅颈。

她体态丰腴,脸上挂
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天鹅张开右翅紧抱丽达,仰望着她的面孔意欲亲吻,丽达羞耻地将
面庞避向右肩。

背景是一座深色古代废墟,衬托出丽达洁白无瑕的玉体。

作品的主题是生命繁
衍蕴含人类生育的意象与价值。

作者歌颂了人类对性爱的渴望与追求,并向经受蛮横的中世纪禁欲主义统治发出宣告:人
类的性爱活动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人类繁衍和种族兴旺的保障。

阿列格利·柯勒乔(1494-1534) 《丽达与天鹅》油画柯勒乔(Correggio,1494-153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是16 世纪早期的创新派画家,壁画装饰艺术的开拓者。

据说他曾经不辞辛劳地临摹数以百计的作品,终于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娇媚风格。

柯列乔
善于用光和色表现主题,开创了文艺复兴以来不曾有过的新兴技法,尤其是用色一道,他走在
了乔尔乔内之前。

柯列乔创作了大量的、以希腊神话中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的画作,并在艺术界开创了这一作
风的先河。

这批作品主要以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为中心,展现了他与众多人间女性的爱情悲欢——其代表作就是《丽达与天鹅》。

丁托列托﹝ 1518-1594 ﹞《丽达与天鹅》油画
丁托列托﹝ Tintoretto,1518-1594 ﹞,16 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

生于威尼斯,1594 年5 月31日卒于同地。

原名雅各布·罗布斯蒂,台湾译作丁托莱托。

师从于提香门下。

在长达40 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丁托列托主要活动在威尼斯。

作品继承提香传统又有创新,
在叙事传情方面突出强烈的运动,且色彩富丽奇幻,在威尼斯画派中独树一帜。

丁托列托1555 年也创作了一副《丽达与天鹅》。

保罗·塞尚(1839—1906)《丽达与天鹅》油画后印象派的大师塞尚成了传统绘画的终
结者,他也像似要完成某种历史使命一样,以他独有的后印象主义风格描绘了《丽达与天鹅》。

同样是“丽达与天鹅”,塞尚那标志性的“色块堆积”表现形式丝毫没了神话中固有的神秘色彩,相反,擅画静物画、色彩基调倾向于厚重的他所描绘的丽达一头金发、体态丰满。

无论姿
态还是他追求物体体积感的描绘方式,都反映了他将这个传统神话题材注入了更具有世俗意味
和现代感。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对相同主题的理解与表现上,绘画艺术在近500年的历史长
河中经各时代大师的妙笔生辉始终与时俱进,从未停滞不前。

古斯塔夫·莫罗(1826~1898) 《丽达与天鹅》石版画
在诸多西方大师对“丽达与天鹅”这个题材的诠释中,被誉为19 世纪法国象征主义领军
人物的古斯塔夫·莫罗的版本毫无疑问是最具神话韵味的。

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神秘主义,
艺术家不再坚持还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而是通过具有象征性、装饰性的画面,将观者从现实
中超脱出来,去找寻自己脑海中的理想梦境。

莫罗版的《丽达与天鹅》并未过分强调二者的肢
体语言和情感交流,取而代之的是回归古典主义端庄雅致的希腊雕塑人物形态;并在吸收了日
本浮世绘、印度和波斯细密画的基础上通过营造梦幻般的背景氛围表现出华丽唯美的装饰性,
实现了如梦如幻的境界。

罗伯特·巴拉莫夫《丽达与天鹅》石版画
在巴拉莫夫这幅《丽达与天鹅》中,丽达还是那个丽达,但天鹅已经不是那个天鹅了,宙
斯已幻化成上臂挥动着天鹅翅膀的俊美少年,偏现代感审美的丽达躯体紧实修长,背腰仰成一
条优美而温柔的弧线,宙斯将头深埋于丽达的中腹,用结实有力的翅膀和手臂环绕托举着这个
女人,画面充斥着满满的情与欲。

彼得·库克《丽达与天鹅》铜版画
这是一幅极其隐晦的作品,我们只能看到一对天鹅翅膀和丽达半露的上身。

但从天鹅羽翼
中略略探出头来的是男性生殖器,却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悄悄窥视着这混沌的世界。


有画面下方的一排蛋,以及丽达胸间开出的一棵树以及衍生于乱丛中的一朵花,其实处处彰显
着性与欲望,还有生命。

而此幅作品的主题便是生命繁衍,蕴含人类生育的意象与价值。

萨尔瓦多· 达利 (194~1989) 《丽达与天鹅》油画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1949 年也画了一副《丽达与天鹅》,图画表现宙斯与丽达正
在亲热的情景,其中的丽达是以达利的妻子为原型。

画中的一切都处于始终状态,一种不安的
幻想跃然纸上。

远方的地平线和后边的大海展开一片辽阔的空间,使这种景象更远离人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