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鲁秀敏;冯爽;汤竣杰;陈兴栋;黄华;王永堂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年(卷),期】2022(36)2
【摘要】为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重庆市某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利用自拟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对大学生PTSD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利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87名大学生中,PTSD阳性症状者64名,占16.54%;不同性别的大学生PCL-C得分女性高于男性,两者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年龄段间的PCL-C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时间越长PCL-C得分越高,越易患PTSD(P<0.05),而是否经历创伤及在创伤事件中的角色不影响PTSD的患病率(P>0.05);父母去世者可能更易患PTSD(P<0.05)。

因此,本调查范围的大学生中PTSD的发生率为16.54%,且性别、创伤事件暴露时间及父母是否健在可能为PTSD的主要影响因素。

可见,重庆大学生PTSD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相关高校及教育管理部门高度重视,针对PTSD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总页数】7页(P207-213)
【作者】鲁秀敏;冯爽;汤竣杰;陈兴栋;黄华;王永堂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4
【相关文献】
1.太原市在校大学生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分析
3.大学生愤怒郁怒情绪相关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4.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5.新冠肺炎疫情下中高风险地区居民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