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重点问题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卡》重点问题解析
《凡卡》重点问题解析
1、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契诃夫是俄国著名作家。
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
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科求学。
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
他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内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2、理清文章的脉络:
这篇文章的结构比较复杂,要想读懂这篇文章,首先要理清文章的脉络。
怎样理清文章的脉络呢?这篇文章共有21个自然段,我们可以先在每个自然段前标出序号,然后逐段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把各自然段的内容归纳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内容:凡卡写信的过程、写信的内容及美好的回忆。
因为这几部分内容是穿插介绍的,所以读的时候,要把它们分清楚。
家庭的温暖,却在这里过着吃不饱、挨打、受骂、连狗都不如的生活。
4、在写信的过程中,凡卡想起了哪些事?他为什么会想起这些事?
凡卡在写信时,想起了冬夜景色及爷爷守夜的情景。
因为他是在圣诞节前夜,一个人留在店里给爷爷写信,爷爷是他唯一的亲人,他想爷爷,惦记着爷爷,想念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光,所以会想起这件事。
他还想到和爷爷一块儿砍圣诞树的情景。
凡卡是在述说了自己的悲惨生活之后,再次请求爷爷接他回去时想到的这件事。
他是多么怀念和爷爷共同生活的日子啊!尽管在冰天雪地中砍树既冷又累,但那是和亲人在一起,再苦再累他也觉得美好、快乐、有趣。
5、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
凡卡在信封上写的“乡下爷爷收”没有具体的地址和收信
人的姓名,因此,他爷爷是不可能收到的。
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有机会写成的这封信,一封关系着他命运的信,却是一封永远无法让爷爷收到的“死信”。
即使爷爷能收到他的信,又能怎样呢?是社会决定着凡卡的命运。
看到这里,我们在看到凡卡天真的同时,对凡卡的悲惨命运必然充满同情。
6、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粗词语反映出的凡卡的内心活动:
⑴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凡卡写了他所受的折磨,内心非常痛苦,他委屈、无助,满眼充满泪水。
他是在给他唯一的亲人写信,在向亲人述说自己所受到的折磨,他知道,只有他亲爱的爷爷才会同情他。
⑵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凡卡对没有人打搅,很顺利地写完这封信很满意,“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说明他急于要把这封满载希望的信寄出去,让爷爷早点接到信,好让他快点儿脱离苦海的内心活动。
⑶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凡卡写信没人打搅,寄信又很顺利,心情肯定轻松了许多。
他对爷爷一定能接到这封信深信不疑,只要爷爷能接到信,就一定会来接他,这样他就脱离了痛苦的生活,回到亲人身边。
凡卡的幸福只能出现在梦中,在那黑暗的社会制度下永远也不可能变为现实。
凡卡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只不过是个幻想,而幻想怎么可能变为现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