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儿的临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儿的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患儿和其家属能够更好对自身进行护理以及有效防止
治疗之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并且有效的提升相关的治疗水平和患儿的生活质量。
方法是对15 例糖尿病患儿进行专业的护理以及指导,如果酮症酸中毒由许多原
因构成,及时地进行一些护理和饮食上的指导,并且适当提升家属的一些自身的
护理技能。
结果是经过大概十几天的治疗之后,15 例糖尿病患儿之中,有12 例
糖尿病患儿以及1 例同时还有酮症酸中毒的患儿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有2 例虽然医治效果明显,但是由于自身原因而放弃治疗。
结果就是及时有效地
对患儿进行护理能够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医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糖尿病,患儿。
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97-01
一、前言所谓糖尿病,其是一种代谢内分泌的一种可以遗传的疾病,如果体
内没有胰岛素或者不足而导致相关系统出现紊乱,虽然该病多是成年人患病,但
是如果患儿患病的话病情会比成人严重,主要就是酮症酸中毒,甚至对生命会产
生威胁,所以对糖尿病患儿的护理则有更高的要求,尽量配合医生尽量减少患儿
的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得到更高效的治疗。
二、临床资料本次我们共用15 例糖尿病患儿,其中女患儿5 例,男患儿10 例,平均的年龄是5 岁左右,其中酮症酸中毒7 例,糖尿病患儿中出现昏迷的病
例有3 例,空腹血糖都高于7mmol/L。
三、护理措施心理护理 :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 , 故细致的护理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
每天按医嘱注射胰岛素及饮食控制 , 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
神负担 , 因此必须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
治疗前多作安慰解说工作 , 以取得配合。
合理安排和控制饮食 : 搪尿病患儿
的营养安排应与其年龄、性别、体重及活动量相适应 ,与同龄健康小儿相仿以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 , 还需结合平时饮食习惯而制定。
食物应富含蛋白质 , 高
纤维素 , 限制纯搪 , 减少饱和脂肪及胆固醇 , 以减轻胰岛素及胰岛细胞的负担 , 有利于其功能恢复 , 因此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最不能忽视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护理 , 护理人员要加强饮食管理 , 防止患儿偷食 , 定时定量以能保持正常体重 , 减少
血糖波动 . 维持正常血脂为原则。
按总热量4 18 7 ) d/ 为基数。
必须鼓励患儿
按饮食医嘱将限定量食下 , 切忌糖果、蜜饯等食物。
若食后仍有饥饿感 , 可考虑增加粗纤维食物. 如绿叶蔬菜等 . 本文 20 例糖尿病患儿均在合理的饮食安排下取得了疗效 . 尿糖、血搪得以控制。
.2 3 皮肤护理 : 糖尿病患儿对细菌感染的抵
抗力减弱 . 因此容易引起皮肤感染。
故要经常保持患儿的床单清洁、平整。
还应嘱患儿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出汗刺激皮肤 . 勤换内衣、内裤、经常洗头沐浴 . 保持皮肤清洁。
对婴幼儿要及时更换尿布 . 尤其是排便后对臀部及外阴的清洁 , 防止红释发生。
此外还必须保持口腔清洁 , 于每次餐后增加漱
口 1 次 . 本组 20 例患儿中无 1 例皮肤、口腔感染。
4 胰岛素应用护理 : 胰岛素为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物应用胰岛素时 , 我们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掌握无菌操作 , 每次注射应更换部位, 不宜在同一部位注射 , 两
注射点至少相距 1。
m , 以免局部皮下脂肪萎缩硬化。
每次进餐前先测尿糖以决定胰岛素用量的增减。
近年来也有报告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酸中毒 , 。
. 5~ 1 单位(/ kg . 次 ) , 当血搪降到 2 00 m g /di 时改用皮下注射 , 切忌注入皮内 , 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 注
射胰岛素剂量必须绝对准确 , 应采用l m l 空针和小针头 , 以减少注射器内残留胰
岛素 . 密切观察胰岛素过量反应 , 值中夜班时加强巡回 , 如发现面色苍白 , 软弱
无力 , 头晕出汗烦躁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 同时抽血测血搪水平 . 并随即令患儿口
服搪水或静脉注射 50 写G s , 以后给予 10 % G s 静脉滴注 . 防止低血糖及反应 .
另外教会家长掌握胰岛素注射剂量、部位及无菌操作 , 以取得他们的长期配合 .
20 例患儿中 . 19 例应用胰岛家皮下注射 , 1 例用普通晶体胰岛素静脉滴注。
由
于护理人员计算准确 , 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 没有发生低血搪反应 .四、如何对糖
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儿进行护理患儿住单人病室 , 专人护理。
严格消毒隔离 , 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给予有效的吸氧。
吸氧浓度以3 0 % 一 4 0 % 为宜 , 流量 2 一 4 L / 分。
及时建立静脉通道 , 妥善固定与保护 , 按医嘱行
静脉输液和胰岛素治疗。
注意调整滴速 , 每小时观察并记录出人量 , 尽快纠正细
胞外液脱水 , 改善血循环和肾功能 , 纠正酸中毒。
严格按医嘱分次在短时间内适
量注射胰岛素 , 以免引起低血糖休克。
并根据医嘱定时检验尿糖、尿酮、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等 , 以便更好地估计胰岛素用量。
每周定期测量体重一次 , 病情
稳定后可适当延长。
五、讨论儿童糖尿病大多是 1 型糖尿病,其具有与成人糖尿病不同的特点。
儿童糖尿病首发症状不明显,有一部分患儿的初发症状是酮症酸中毒[2]。
儿童
糖尿病虽然在 14 岁以下各年龄均会发病,但是在 5 ~ 13 岁的发病率最高,这个
年龄段的患儿一般处于小学和中学阶段,因此,患儿对疾病和自身病情的认知和
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
且该年龄阶段的患儿多好动,容易运动过量;对于年龄
较小的患儿,控制饮食也具有一定难度;频繁的血糖检测和胰岛素注射等都会给
患儿带来恐惧和不安,此外还有青春期问题等都是儿童糖尿病的临床特征[3]。
因此,儿童糖尿病的护理难点首先是患儿自身的治疗依从性差,所以护理人员要
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以便家长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儿的护理
工作。
如在控制饮食方面,护理人员协助家长制定好饮食计划,家长要督促患儿定
时定量进餐,避免患儿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
其次是患儿的胰岛素注射问题,
为避免出现局部皮下脂肪纤维化和萎缩,注射胰岛素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注射部位
并不断轮换,可在臀部、上臂、股前部和腹部交替使用,且两次注射点之间相距
不少于 2cm。
注射胰岛素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另外由于患儿好动的特性给检测血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儿童的尿糖和
血糖浓度是十分接近的,所以护理人员可以采用尿糖检测代替血糖,并教会患
儿家长尿糖和血糖的检测方法,出院后家长也可自行为患儿测定血糖水平。
该
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 2 h 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
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这一结果表明,根据患儿的临床
特征并针对护理难点,采用相应的护理对策,有利于患儿血糖水平的控制,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并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在临
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 谢同辉,. 实用儿科学(下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0.[2] 崔华. 儿科护理学[M].4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3] 赵华民. 儿
童糖尿病临床分析及护理难点和对策[J]. 中国社区医师, 2014(33):16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