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小学常规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推动我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特制定教学常规要求及管理办法,以作为教学工作量化评估的依据。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包括学校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各类计划应体现《基础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新课程理念、新要求。

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有可操作性。

学校教学计划在开学前制定下发,其它计划在开学第一周内完成,并按权限上报存档。

学校教研计划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主持制定,经校委会讨论通过后再组织实施。

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及措施、主要活动安排要突出课改和校本教研。

教研组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学教研计划要求制定。

工作目标、任务要明确,活动安排要具体,有课改实验课题和教研专题,有争创优秀教研组的具体措施,活动安排到人到月。

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由教师个人根据学校和教研组计划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

一般包括所教班级的学情分析、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如专题研究、培优辅差)、教案进度等。

学校教学(教研)计划应在组内讨论通过,报学校教务处备案存档。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不上无准备的课。

备课一般分为单元备课和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备课和教学设计除了教师个人钻研教材教法外,要注重发挥组内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

教研组对教师的备课要坚持周检查制度,教导处实行月查,查后有签字、有评价记载。

单元(或章节)备课应把重点放在教材分析,特别是“双基”教学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

内容包括: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分析、教学手段和
方法、单元检测和课时安排等。

课时教学设计即是教案,应按课时分节备课。

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课题、教学目标(体现“三个维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和作业设计。

各学科都应适时超前备课。

提倡集体备课,发挥组内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

三、上课:
教师必须按课表上课,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或相互代课。

特殊情况需要调课或代课时,必须提前报教导处并允许后方可执行。

调课或代课情况教导处应作好记载。

每个教师要做到: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不擅自离开教室、不差使学生出堂办事。

不准课前饮酒、上课吸烟和接打手机,举止文明,穿着大方,语言规范,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兼顾两头,教法灵活多样,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利用电教器材和远程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争取使课堂掌握率学生达到95%以上。

认真上好实验课。

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

要加强实验课、信息技术课堂管理,做到秩序良好,安全无事故,器械、设备无损坏。

体育课教学既要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又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指导、训练,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器材作用,让学生分组轮换,掌握各项运动技能。

要做好起始年级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的学习。

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和防护技能教育,禁止学生在危险区域活动。

四、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要与教学进度同步,精选题目,份量适当,难度适宜,课堂作业力争当堂完成。

课外作业控制时间总量,三、四年级不超过半个小时,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

学生作业要突出学科特点,既注重基础,又注重综合运用,不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不允许有惩罚性作业。

作业要少而精,要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

努力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教师要要求、督察学生作业规范、书写
工整、卷面整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正确。

作业要全收全改,语、数每天一次,作文每周一次,其余学科每课一次。

教研组要每月检查一次,教导处每学期检查两次,并做好记录。

五、辅导学生:
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需要。

辅导学生要做到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切实增强辅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特别重视辅导学困生和缺课学生,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对缺课学生的辅导要及时,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

辅导要运用多种方式,善于发挥学优生作用。

如组织课外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等。

辅导要有计划,要讲究方法,不因辅导而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和作业负担。

六、学习成绩评价: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