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模拟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邯郸市2017-2018学年度物理期末复习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1所示的实例中,所采取的措施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
A.滑冰运动员穿的冰刀下而很窄
B.滑雪运动员穿的滑雪板很长很宽
C.吸管的一端做成斜面状
D.用来给墙壁打孔的风镐做得很尖
2.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上:挂两个质量相等的钩码A B,放手后将出现的现象是(忽略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 )
A.A下降
B.B下降
C. 保持静止
D.无法确定
3.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而上,如果水面突然发生了如图3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或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或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C.列车突然加速
D.列车突然刹车减速
4.如图4所示,一个茶壶内盛着开水,静止在一水平桌面的中央。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壶盖上开有一个小孔,其作用是使倒水时壶内外气压相等,水容易倒出
B.茶壶的重力和茶壶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壶底所受水的压强随着水的减少而逐渐减小
D.茶壶对桌面的压力随着水的减少而逐渐减小
5.在一根点燃的蜡烛的底部插人一个铁钉,便可使蜡烛竖直地漂
浮在水面上,如图5所示,在蜡烛熄灭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蜡烛的重心可能保持不变
B.蜡烛所受浮力可能不变
C.铁钉所受浮力可能不变
D.铁钉底部所受压力可能不变
6.如图6所示的装置中,物体A重100N,物体B重10N,在物体B的作用下,物体A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在物体A上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拉力的功率为30W,使物体B匀速上升3m所用的时间为(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不计绳重)
A.1s
B.2s
C.3 s
D.4s
7.现用足够深的、底部互相连通的A、B两容器装水,如图7所示,已知A、B两
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
A :S
B
=3:2。
现将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甲:ρ乙=1 :2的甲、
乙两物体分别浸没在A、B两容器内,两容器中的水将 ( )
A.从A容器流向B容器
B.从B容器流向A容器
C.保持静止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如图8甲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
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向右运动,不计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同学们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 ,其中正确的
是 ( )
9.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匀速转弯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 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向上运动
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10.跳伞运动员跳出飞机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直至与重力等大。
在整个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的()
A.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少
C.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机破能减少
D.重力势能不断减少,动能先增加后减少,机槭能不变
11.某同学在科技馆参观时发现这样一展品,在水平轨道上有一列小火车,车厢顶部有两个孔P和Q,小火车在轨道上沿直线匀速运动,如图9所示,当小火车即将经过“∩”型框架的下方时,从P孔中竖直向上弹出一个小球。
不计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关于小球的落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落回p孔中
B.将落到Q孔中
C.将落到“∩”型框架上
D. 将落到Q孔后方的车厢顶上
12.如图10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人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的溢水杯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
0.4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
B.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 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0.4 N
C.小球的质量为50 g
D.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如图11所示的冰壶比赛,冰壶的最上面覆盖着一层特制的微小颗粒,一名队员将冰壶掷出后,另外两名队员用冰刷刷冰面,目的是为了_______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_______冰壶滑行的距离。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4.如图12所示是一台正在转动的吊扇,此时吊扇的重力G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对天化板的拉力F,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吊扇还受到了空气的托力。
15. 在水中桌面上:固定两根平行的小木棒,在小木棒上问隔一定距离放置两个乒乓球.如图13所示,小强向两个后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吹气,则两乒乓球将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内是: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_______。
16.某研究小组同学用硬纸片,水、刻度尺及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做“覆杯“实验,如图14所示,纸片不脱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他们认为利用二力平衡知识等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于是他们采用如图(d)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物理实验空测定大气压的值,不过却没有成功。
你认为他们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轮船满载时排水量为12000吨,则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若船满载时所装物品的质量为5000吨,则该船自身的质量为_______吨。
若船从黄浦江码头驶向中国东海海域,在人游过程中,船身将_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
18. 如图15所示,一长3 m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用竖直向上的力F1= 1 200 N可将A端抬起(B端仍在地而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2=600N可将B端抬起。
则该水泥杆重G=_______N,重心与A端距离x=_______m。
19.如图16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L甲:L乙=3:2。
将乙叠放在甲上方时,物块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I,拿走物块乙,甲对桌而的压强为p2,已知p1 :p2=3 : 2,则G甲:G乙是______,ρ甲:ρ乙是_______,若将甲叠放在乙上方时,物块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3,则
p3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P1。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0.如图17所示,画出正在水中下沉的实心小铁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水的阻力)。
21.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18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探究题(第22小题15分,第23小题12分,第24小题12分,共39分)
22.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过程中,小明对滑动摩擦力大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体验和测量。
(1)在体验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小明按照如图19甲所示的方法进行操作。
他用大小不同的力压课本,并换用不同材料的直尺,感受每种情况下抽出直尺需要力的大小,你认为他在感受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哪些因素?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测量摩擦力大小的过程中,小明应让木块在水平方向
_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量之前,小明对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进行了调零,然后按照图乙进行了测量,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摩擦力。
23.为了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与物体体积V物有关
还是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V浸有关,某小组同学设计
方案进行探究。
(1)现有可供选择的物体如表1所示,在研究F浮与
V物的关系时应选择_______(选题“一个“或“多个”)
物体, 并控制其浸入水中的体积_______(选填“相同“成“不同”),测出其受到的浮力。
(2)该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完善方案后继线实验,将体积不同的物体浸入水中,测出物体受到的浮力,实验现象和数据如表2所示。
根据序号_______的实验示意图及数据,可得F浮与V物无关。
根据序号1、2和3中的实验示意图及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休浸入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20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3。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表格中②处数据应为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
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计算题(第25小题8分,第26小题7分,共15分)
25.用细线坚直拉着一长方体物体,将物块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缓慢下降直至
完全浸没水中,物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浮力F随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21所示.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
(3)当物块刚好完全浸没时,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6.如图22所示是某校体育器械的示意图.运动员通过拉力F提升配重,以达到锻炼臂力的目的。
在一次训练时,配重的质量为30kg,在拉力F的作用下,配重在5s的时间里,匀速竖直上升了50cm。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对绳子的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40W,忽略绳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在此次训练中运动员对绳子的拉力F的大小。
(2)动滑轮的重力G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