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实施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实施要点
近些年,电力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潜藏了诸多隐患,电力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影响了日常用电的可靠性,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

对此,通过有效途径,提高电力安全管理,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章以风险管理为主,探讨了其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实施,以期我国电力的可靠性,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向前发展。

标签:风险管理;电力安全管理;实施
前言:电力资源作为必不可缺的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电力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更是成为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关键。

对此,增强电力安全管理成为重点。

当前,电力企业越发重视电力安全管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

然而,各种新设备、新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电网复杂性逐渐增高,在电力安全管理中,常遇到诸多难以预料的影响,电力安全受到影响,电力企业发展受到抑制。

对此,风险管理成为关键。

1、电力安全管理中常见的风险产生原因
1.1、电力企业内部原因。

在电力企业中,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安全意识低、风险意识薄弱现象,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极易出现纰漏,引发风险事故;电力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不足,培训与考核的力度不足,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管理水平不过关;在电力安全生产中,部分电气设备的质量难以保障,工作人员的习惯性违章等,直接影响了电力安全管理;另外,在电力安全管理与检修中,因工作人员对档案录入的忽视,导致相关资料记录不全、资料丢失等,电力管理缺乏有效、完善的数据支撑,电力管理效率不足[2]。

1.2、外部因素影响。

社会在飞速发展,电力资源作为支撑社会运行的重要资源,社会对其的需求越来越发,电网建设增多,电网复杂性明显增高。

在此情况下,电力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达到应有效果。

因为,电网规模的扩大,在质量监控、电网维修、施工监管等环节易出现疏漏,为电网埋下安全隐患,导致电力安全受到影响[3]。

1.3、电力体制影响。

当前,电力市场变化较快,市场运行机制、经济发展规律等难以琢磨,在电力企业发展中,不稳定因素增多,相关人员难以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电力管理措施,直接导致电力安全管理不统一,电力运行安全受到影响,影响了电力企业发展。

2、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价值
2.1、风险管理强化了电力安全管理水平。

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中,若将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与针对性,还能实现电力管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提高用电安全建设的整体质量。

如:在某电力企业中,经过长期实践,企业管理者制定了“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电力生产原则,并全面创新电力安全生产制度,以此将风险管理与日常管理有效结合,全面提高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电力安全管理水平提高。

2.2、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当前,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某些企业已经学会利用已有的安全事故,提出一系列风险预防措施,极大降低了电力事故的发生。

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风险源的查找最为重要,风险管理将已经发生过的事故列为重大风险源,展开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有效将电力风险扼杀在摇篮,提高了电力安全管理效率,降低了风险带来的损失,推动电力企业向前发展。

2.3、风险管理提高了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當前,风险管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其中,不仅包含多种形式的风险控制措施,还包含大量动态管理与风险控制,为推动风险管理的顺利展开,制定并落实相应责任制,充分发挥风险管理效用。

在电力安全管理中,若风险较高,电力企业领导者应全面控制;若风险较低,可成立班组,对风险进行控制。

以此落实风险管理职责,提高电力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3、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实施要点
3.1、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

在电力企业中,员工作为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不仅担负着电力企业的健康运转,还是电力企业与用电客户之间的关系纽带,可以说,企业发展与员工工作水平、工作质量等直接相关。

对此,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加强员工培训,增强员工风险意识,真正发挥风险管理的效用。

在风险管理实施中,为增强员工风险意识,可遵循以下几点:其一,在员工入职时,电力企业应对入职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有电力相关理论知识、迪钱包立操作技术、风险管理意识等,使员工真正认知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效率。

其二,为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应建立严格的员工考核制度,通过员工培训、针对性分工、待遇科学分配一体化,提高员工责任意识,增强其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提高员工电力管理水平。

3.2、优化电力安全管理制度。

在电力企业运行中,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含有对电力运行的预测、分析与风险识别,通过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判断,选择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电力安全管理。

在电力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时,电力企业应针对曾存在过的各类风险,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

另外,在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中,应明确部门职责,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落实风险管理工作的职责,提高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质量,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3.3、建立健全风险预防与紧急事故处理体系。

加强事前预防,能够实现电力安全管理效用的最大化。

在事故发生前预测可能存在的事故,并针对性制定防范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还能将事故损失降至最低。

对此,在风险管理中,建立风险预防与紧急事故处理体系成为关键。

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可由上而下建立一套应急处理体系,将电力企业各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涵盖其中,提前制定预防措施,有效规避电力风险,若无法规避,预防措施也能够保障故障及时处理。

、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强化了电力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了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然而,在风险管理真正实施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对此,电力企业应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优化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风险预防与紧急事故处理体系,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效用,提高电力运行安全,推动电力企业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 陈智毅. 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的实施要点解析[J]. 科技与创新,2015(18):57-57.
[2] 张泽勇. 电力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关键点分析[J]. 环球市场,2016(33):111-111.
[3] 闫朝晖. 电力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要点及重要价值解读[J]. 科学技术创新,2016(4):32-32.
作者简介:陈捷猛(-1974)男,福建莆田,本科,工程师,安全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