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对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对比分
析
450000
摘要:目的:探析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对比情况。
方法:将2019年12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发子痫前期以及晚期子痫前期分别是42例、58例,对比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各个高危因素。
结果: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各个高危因素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早发组的高龄、未规律产前检查、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子痫前期史、糖尿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率较之晚期子痫前期组,明显提升,而早发子痫前期组的初产妇以及多胎妊娠低于晚期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早发前期子痫患者中多胎妊娠以及初产妇多,而晚发子痫前期中的龄、未规律产前检查、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率相对更高,通过其为患者得到科学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便利。
关键词:早发;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
导语
子痫前期是指妊娠20周以后孕妇产生的血压升高、蛋白尿、上腹不适等症状。
子痫可能由子痫前期发展成更严重情况,甚至出现抽搐或昏迷[1-2]。
子痫前期可以分为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通过发病阶段总结出其高危因素,可以为疾病治疗提供基础依据。
本次将2019年12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对比结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9年12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发子痫前期以及万达子痫前期分别是42例、58例,早发子痫前期组患者年龄20岁~48岁,平均(34.02±2.94)岁。
晚期子痫前期组患者年龄20岁~47岁,平均(34.01±2.94)岁。
纳入标准:患者均已经经过医院明确诊断;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患者。
1.2方法
分析早发以及晚期子痫前期患者的高龄、未规律产前检查、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子痫前期史、糖尿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率等指标占比,明确高危因素占比情况。
1.3检查指标
统计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各个高危因素对比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行t检验、检验对比。
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各个高危因素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早发组的高龄、未规律产前检查、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子痫前期史、糖尿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率较之晚期子痫前期组,明显提升,而早发子痫前期组的初产妇以及多胎妊娠低于晚期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1。
表1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对比结果(n,%)
高危因素
早发子
痫前期组
晚发子
痫前期组
OR数值
(95%CI)
P
(n=42)(n=58)
高龄(大于35岁)
10(23.8
0%)
17(29.3
1%)
1.351(1.275
-1.450)
<0.05
初产妇22(52.3
8%)
28(48.2
7%)
0.790(0.748
-0.836)
<0.05
多胎妊娠
4(9.52%
)
3(5.17%
)
0.812(0.719
-0.912)
<0.05
未曾规律产前检查
8(19.05
%)
12(20.6
9%)
1.197(1.112
-1.284)
<0.05
肥胖7(16.67
%)
10(17.2
4%)
1.092(1.010
-1.194)
<0.05
高血压家族史
6(14.29
%)
10(17.2
4%)
1.332(1.230
-1.441)
<0.05
子痫前期病史
2(4.76%
)
4(6.90%
)
1.981(1.752
-2.241)
<0.05
糖尿病8(19.05
%)
12(20.6
9%)
1.074(1.004
-1.154)
<0.05
慢性肾脏疾病
1(2.38%
)
3(5.17%
)
2.041(1.551
-2.691)
<0.05
免疫系统疾病
1(2.38%
)
2(3.45%
)
2.154(1.533
-3.011)
<0.05
辅助生殖技术受孕
1(2.38%
)
2(3.45%
)
1.201(1.012
-1.439)
<0.05
3讨论
子痫前期属于女性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一般主要是指孕妇在妊娠20周血压上升,并伴随心肝肾等器官系统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存在蛋白尿,该疾病会对胎儿功能发育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出现早产、死产或是死胎,危害母婴健康[3-4]。
早发子痫前期是患者在妊娠34周前产生的。
而晚发子痫前期是患者在妊娠34周后产生的。
早发与晚发子痫前期高危因素主要有高龄、未规律产前检查、肥胖、高血压家族史、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子痫前期史、糖尿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率。
高危因素中的肥胖在不同国家指南也有不同,有学者认为超重或是肥胖孕妇子痫前期发生率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与肥胖患者本身的血脂异常有明显关系,尤其是与三酰甘油水平过高有密切联系。
其中子痫前期史、糖尿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率较之晚期子痫前期组,明显提升,而早发子痫前期组的初产妇以及多胎妊娠低于晚期子痫前期组,而孕产史对子痫前期也有极大影响,子痫前期发病与孕产史有相关性。
因为本次研究中缺健康对照组,因此仅仅可以判断孕产次对子痫前期是否继续发展无明显关系。
而
高血压历史以及既往子痫前期历史可能会增加子痫前期历史,有专家认为遗传因素在子痫前期发病中有极大作用,其认为母亲、父亲与胎儿基因以及环境均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
综上所述,早发前期子痫患者中多胎妊娠以及初产妇多,而晚发子痫前期中的龄、未规律产前检查、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子痫前期史、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率相对更高,通过其为患者得到科学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便利。
参考文献:
[1]黄婷, HUANG, Ting, et al. 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指标的对比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7,19(18):89-89.
[2]门英华, 张焕灵. 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8, 45(2):2.
[3]李红梅, 尉伟东, 杜和春. 早发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转归的比较[J]. 浙江医学, 2018, 30(8):101-102.
[4]关凤荣. 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3(7):28-29.
作者简介:刘昕(1991.11-),女,甘肃武威人,研究生,检验技师,工作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输血科,研究方向:子痫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