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客家文化城的风景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县客家文化城的风景作文《赣县客家文化城之游》
一听说要去赣县客家文化城,我这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扑通扑通直跳,满是期待。
到了文化城,那大门就很有特色。
厚实的木门,门环看起来有点旧却特别有韵味,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门上刻着一些花纹,虽然不是特别精细那种,但就是透着一股子古朴劲儿。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指尖划过那粗糙的纹理,感觉就像在和历史握手。
往里走,是一片开阔的广场。
地上的石板不太平整,坑坑洼洼的,可能是被岁月的脚步踏得多了。
广场中央有个大雕像,看起来像是一位睿智的老者,带领着族人前行的样子。
这雕像高大威严,我站在下面仰头看,感觉自己渺小极了。
周围是一些小花坛,里面的花五颜六色的。
我看到一朵小野花从石板缝里钻了出来,那顽强的劲儿就和客家人一样。
我不禁蹲下身子仔细瞧它,它的花瓣小小的,颜色却是那种特别鲜艳的紫,在一众规规矩矩种在花坛里的花里显得格外独特。
再往前走就是那些古建筑了。
一间间的屋子,飞檐斗拱。
房梁上有些木雕,有的雕着龙,不过不是那种张牙舞爪超级霸气的龙,而是有点憨态可掬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雕刻的师傅故意刻成这样的。
我走进一间屋子,
里面摆着一些老物件,像什么旧陶罐啊,粗糙的陶碗啊。
有个陶罐上还有个小缺口,感觉就像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带着点儿小伤,但是依然很酷。
我琢磨着,这罐子当年说不定盛过特别美味的客家酒酿呢。
这时候有个讲解员在给一群游客讲关于客家土楼的事情。
我凑过去一听,原来那些土楼可不光是房子,还象征着客家人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呢。
住在土楼里,一家有事大家都能帮衬着。
我心里就想,这多好啊,就跟现在有些人住相邻多年都不知道邻居是谁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文化城转了一大圈,走得我腿都有点酸了。
但是收获满满,那建筑那历史那文化就像一道道美味一样,被我吃进了肚子里,记在了心里。
下次有机会,肯定还得来这赣县客家文化城逛一逛。
《赣县客家文化城那些有意思的角落》
赣县客家文化城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盒子,越深挖越有趣。
这次再进这文化城,我就像个寻宝的小贼似的,专门找那些犄角旮旯。
我先溜达到了一处墙边。
这墙可不一般,是那种用土坯和石头混合砌成的。
石头有大有小,形状也不规则,像是随手捡来就砌上去了。
土坯有的地方都有点掉渣,那感觉就像是蛋糕上掉了点酥皮。
我扒着墙缝往里瞧,墙缝里有小虫子在忙忙活活地爬着,也不知道它们知不知道这里是客家文化城。
突然一只小蜘蛛从墙缝上面垂了下来,吓了我一跳。
我想这小蜘蛛
说不定也是在这住了好多代的原住民呢。
接着我晃到了一个小院子里。
院子里有个井,井口上面的石头被绳子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一样。
我好奇地往井里看,井里黑黝黝的,只能看到一个反光的小水潭。
我拿起旁边的水桶,费了好大的劲才打上一桶水。
那水看起来凉凉的,我伸手碰了碰,真的特别凉。
我就想,以前的客家人是不是就喝这井里的水呢。
这时候一个小孩儿跑了过来,他看我打水觉得特别好玩,也要试试。
他伸手去抓水桶的绳子,结果因为力气小抓不住,水桶扑通一下又掉回井里,溅起一小片水花。
小孩儿咯咯直笑,他父母在旁边也笑着看他。
这场景让我想到,也许以前的客家孩子也是这样在这井边玩耍的吧。
院子里还有一棵大树,树干粗得我和三个朋友手拉手才能抱过来。
大树的枝丫向四面八方伸展着,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雨伞。
树底下有一圈石头凳子,虽然有点粗糙但是坐起来很凉快。
我一屁股坐上去,感觉就坐到了时光机上,仿佛看到了以前的客家老人坐在这儿谈天说地。
他们可能谈论着今年的收成,或者哪家的小伙子要娶媳妇了。
这棵大树就这么静静地站在这个院子里,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客家人的生活。
在这赣县客家文化城,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像是一个小世界,有故事有乐趣。
这文化城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每次翻都会有新的发现。
《我爱赣县客家文化城》
赣县客家文化城啊,就像我心中的一个老朋友,每次去都感觉特别亲近。
这一次去,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刚到文化城门口,我就看到门口停着一辆老式的自行车,那自行车的样式特别古老,估计比我爸妈的年纪都大。
车铃铛看起来锈迹斑斑,但是却显得特别有故事。
我脑海里突然就浮现出一个画面,一个年轻的客家小伙子骑着这辆自行车,车后座上坐着他的姑娘,他们欢笑着穿梭在客家文化城的大街小巷,那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
走进文化城,我又走到了上次看到野花的那个广场。
野花还在,而且还多了几株新的。
它们就这么顽强地生长着,点缀着这个古老的广场。
这时候一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也来到了这里。
小学生们都好奇地东张西望,其中一个小男孩看到那野花后,他想伸手去摘。
老师连忙制止了他,告诉他要爱护这些花,就像爱护客家文化一样。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我心想这老师教得好啊,这文化就得从娃娃抓起。
我又走进了那些古建筑群。
刚走进一间屋子,就闻到一股淡淡的木头香味,这香味和新家具的味道不一样,有一股陈旧而又迷人的气息。
屋子里摆放着一些客家传统的服饰。
我拿起一件仔细看,衣服的布料有点粗糙,但是衣服上的刺绣可精美了。
绣的是一些吉祥的图案,像龙凤啊,花朵啊。
我想这得花多少功夫才能绣出来啊。
我正看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说,她小时候见过自己的奶奶绣这样的衣服,一针一线都可认真了。
我仿佛能看到一个老奶奶戴着老花镜,在昏暗的灯光下细细地绣花的场景,那手指尽管有点弯曲,但是灵活得很。
在文化城的后面有一片小竹林。
竹林里的竹子郁郁葱葱的,竹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我走进竹林,发现地上有一些春笋刚刚冒出头来。
我小心翼翼地不去踩到它们,就像生怕踩到了客家的希望一样。
我在竹林里找了一小块干净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听着风吹竹叶的声音,感觉特别惬意。
这时候一只鸟飞进了竹林,停在一根竹子上喳喳叫着,像是在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
离开赣县客家文化城的时候,我心中满是不舍。
这个地方记录着太多的客家故事和文化传承,每一次来都像一场奇妙的旅程。
我确定,我还会再来很多很多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