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3例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菌血症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它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其中大多数病原菌是细菌性的。
近年来,菌性病原菌的致病力和耐药性的改变,已经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挑战。
因此,解析菌性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对于防治和控制菌性病原菌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综合分析表明,菌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分布比较广泛,其中包括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和淋病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等。
大肠埃希菌是菌性病原菌最主要的原因,在20%~40%的菌血症病例中发现它的存在。
此外,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球菌也是菌性病原菌的常见病原菌,分别占病例的10%~20%和5%~10%。
耐药性是指一种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抗性程度,它可以用来衡量一种病原菌是否能够在抗生素治疗的情况下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菌性病原菌的耐药性正在不断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重复使用,以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基因的自我复制造成的。
例如,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最为严重,其对氯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达到了20%~30%,而肺炎球菌的耐药率则可达到80%~90%。
临床上,菌血症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可以通过致病菌培养、感敏菌培养以及质谱检测等方法进行。
即便是对于抗生素耐药性较低的病原菌,也需要对它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耐药性表型分析,以确定最有效的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最佳剂量。
此外,医院的抗生素使用也应该加强管理,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重复使用,以降低抗生素耐药性。
此外,还要加强科学的抗生素使用,对病人使用的抗生素进行科学的分类,限制医生使用抗生素的性能。
另外,医院还可以在医生处方、出院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记录管理和病人使用抗生素分类及最佳剂量等方面进行录入和管理,以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率,减少抗生素浪费。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保护患者安全和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而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务人员的难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预后。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有效防控病原菌的传播和耐药性的扩散,有必要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深入研究。
在我院的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细菌性感染病例,包括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等不同类型的病原菌。
这些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其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以便在临床治疗中更有效地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通过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制定更科学的感染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本研究旨在对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建议,减少因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及时掌握不同病原菌在我院的流行趋势,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
深入研究病原菌的耐药性机制和相关因素,有助于制定有效的耐药性防控策略,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和感染,降低医院内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实践和细菌耐药性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我院感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3 研究意义研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传播以及提高治疗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病原菌在我院的流行情况,为医院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对于耐药性的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病原菌对抗药物的能力,指导医生在用药上进行合理选择,避免药物滥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研究耐药性的机制和影响因素也有助于深入探讨感染疾病的发展机理,为未来防控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 1 ,1 (8 : - 0 0 2 02 ) 8 1
【 b tat O jc v :o net a e ir ui ddu s t c o p t gn o t o l d u ue p c e s to s T e i r u o A s c】 bet e T vs gt t s i t na rg e s ne f a o es s a d r bo l r se i n. h d :h s i t n r i i i e h d tb o n r ia h il e f m o c t m Me d tb i
a t n i n t h e e to f lo u t r n k n n e a tei l g c l i g o i i me t t ot ed t ci n o o d c l e a d ma i g a c c too ia a n s s n t . e o b u d i
s an f ah gn t iso to es,icu ig9 t iso rm— otv atr (11 ,8 t iso rm ngt eb cei(72 ad3s an fu g(.7 .h r p nldn 2sr n f a p sieb c i 5 . a g t ea 1 5s an f a - eai atr 4 . r g v a 2 n t is n i 6 T e r of 1
【 e od 】 Bod ut e Pt gn ; Du st c K y rs l lr ; a oes w oc u h rgeia e r sn
中图分类号 R5. 6 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8 52 1 )8 0 0 — 3 6 4 6 0 (0 2 — 0 8 0 2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我院住院菌血症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
方法:应用英国的先德VersaTREK全自动的血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应用常规得方法进行病原菌鉴定;应用K-B方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检出共450株病原茵,其中,167株革兰阴性杆菌,占37.11%;269株革兰阳性球菌,占59.78%;14株真菌,占3.11%;前几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
结论:了解引起感染菌血症的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可进行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预防医院感染的流行。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广泛的应用广谱抗生素,耐药菌在感染中的发病率明显的增多,其死亡率较高,可高达20%~50%。
血液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最为基本的方法。
因此,我院收集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分离出的450株病原菌,分析其分布的特点及耐药性,用于指导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抗生素。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收集450株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分离出的病原菌,均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
1.2 仪器应用英国的先德Versa TREK全自动的血培养仪。
1.3 药敏纸片与培养基青霉素(10units),阿米卡星(30ug),苯唑西林(1ug),左氧氟沙星(5ug),复方磺胺甲恶唑(25ug),万古霉素(30ug),头孢曲松(30ug),利副平(5ug),头孢唑啉(30ug),哌拉西林(100ug),环丙沙星(5ug),头孢吡肟(30ug),均由北京天坛公司提供;头孢他啶(30ug),头孢噻肟(30 ug),头孢他啶-克拉维酸(30/10 ug),替卡西林-克拉维酸(75/10ug),头孢噻肟-克拉维酸(30/10ug),氨苄西啉-舒巴坦(10/10ug),亚胺培喃(10u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10ug),由英国Oxoid公司提供;培养基MH琼脂由杭州天公司提供;血培养瓶是血培养仪专用瓶。
血培养中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 V t i k2系统鉴定细 菌 ,K B琼脂扩散法做体外药敏 试验 ,应用 e — 共检 出病原菌 6 9株 ,其 中革兰 阴性菌 2 8株 、革兰阳性菌 2 1 0 8 6
WH NE 54进行其耐药性分析 。结 果 O T.
株 、真菌 6 ,各 占总数的 4 . %、4 .6 0株 72 9 28 %、98 %。产 E B s . 5 S L 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 分 别为 5 . 和 4 . 00 % 1 %;葡萄球菌 中 MR A和 MR N 4 S C S的检出率分别为 7 . 和 5 .%。革 兰阴性菌 以大肠 95 % 47
埃 希 菌 、 炎 克 雷 伯菌 、 绿 假 单 孢 菌 为 主 ,对 亚胺 培 南 、 洛 培 南 敏 感 。革 兰 阳性 菌 以金 黄 色 葡萄 球 菌 、 肺 铜 美
凝 崮酶 阴性葡萄球菌为主 ,对万古霉素 、力奈唑胺 、替考拉 宁 、奎奴普 丁/ 达福普汀敏感。结论
以合 理 选 用 抗 菌 药物 。 【 关键 词 】 血 培 养 ;病 原 菌 ; 耐 药 性 ; 抗 生 素
素 、阿莫西林 / 克拉 维酸 、头孢 呋辛 钠 、左旋 氧氟 沙 菌 6 株 ,分别 占检 出总数 的4 . %、4 . %、 9 5 0 79 2 28 6 . %, 8 星耐药 率均 >6 %,万古霉素 、力奈唑胺 、替考拉 宁 、 0 奎奴普 丁 / 达福 普 汀均无 耐药 菌株 出现 。大肠埃 希 菌 药敏试验 中,氨苄西林 、复方新诺 明耐药率均 >6 %, 0
与文献 报道一致 。 1
我院分离 的产 E B s S L 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 5 .%, 00 肺炎 克雷 伯菌 为 4 .% 。通过 本组 资料可 看 出 ,产 14
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血培养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从血培养标本中所分离病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分离病原菌1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2株,占51.11%,革兰阴性菌85株,占47.22%,真菌3株,占1.67%。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28.34%,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23.89%。
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革兰阳性菌,肠杆菌科细菌未发现耐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菌株,但主要病原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结论: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为严重;重视血培养,及早明确病原学诊断,对有效控制血流感染十分重要。
标签: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6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8—0008—03血流感染是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其病情严重,病死率高[1],及早明确血流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对有效控制感染十分重要。
为了解血流感染的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笔者回顾性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血培养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状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2月从血培养标本中分离的菌株共180株(疑似污染和重复菌株不做统计)。
培养基为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M—H琼脂平板。
抗菌药物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2 方法1.2.1 培养与鉴定血培养采用美国BD公司BACTEC9120型血培养仪及配套培养瓶,按厂商要求严格操作。
阳性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移种及鉴定,或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鉴定。
1.2.2 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按CLSI2010年版标准操作及判读结果。
以标准菌株ATCC25922、ATCC25923和ATCC27853为质控菌株。
血培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分析血培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血培养仪阳性报警后,立即采集血培养阳性标本进行革兰染色,同时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挑取纯培养菌落进行菌种鉴定,使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
结果:32株细菌中,主要的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ECO);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肺炎克雷伯菌(KPN)、肠球菌属、鲍曼不动杆菌(ABA)、铜绿假单胞菌(PAE);SAU和CNS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在71.4%~85.7%之间,CNS对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
ECO对哌拉西林、头孢噻亏、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为77.8%。
结论:细菌的耐药性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密切关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病死率,采取一切措施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血培养细菌分布[1] 耐药率败血症【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79-01细菌耐药性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了解我院血培养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源性感染。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1年1月—2012年8月送检的血培养共计492份,分离菌株32株,检出的阳性率为15.4%。
1.2 方法抗菌药物纸片和MH培养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细菌鉴定采用API细菌鉴定系统或按《全国临床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按照CLSI的K-B纸片法药敏试验操作标准。
1.3 质控每周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对药敏纸片和MH平皿进行检测。
2 结果2.1 菌群分布我院分离的32株细菌中,菌群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9株(28.1%);葡萄球菌属14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各为7株(21.9%);肺炎克雷伯菌3株(9.4%);肠球菌属3株(9.4%);鲍曼不动杆菌2株(6.3%);铜绿假单胞菌1株(3.1%)。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菌血症是一类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直接与由病原菌所产生的细菌性毒素引起的炎症和脓毒液的吸收而发生。
疾病发病率较高,特别是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容易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
综合考虑到菌血症的传播和防控,本文将对菌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进行讨论。
首先,就菌血症病原菌的分布而言,目前血液凝固质中细菌的鉴定有多种方法,包括血清学、细菌分离培养、PCR等。
以OFTE培养基为例,研究发现,常见的菌血症病原菌有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念珠菌、沙门氏菌、卡他氏菌等。
OFTE培养基对菌血症病原菌的检测敏感度较高,可以快速发现各种菌血症病原菌。
其次,针对菌血症的耐药性问题,研究发现,菌血症的耐药性主要由其病原菌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决定。
在菌血症的治疗中,医生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来选择抗生素,以降低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目前,对菌血症的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氟米考星、克林霉素等。
考虑到菌血症病原菌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应采取多药物组合治疗的方式,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性菌或者非典型细菌感染的情况下,采用抗菌药物协同治疗的方式,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为了预防菌血症,应该做好预防措施,如注意做好外科手术的消毒防护,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同时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护理操作,并且增加对护理操作的检查。
综上所述,菌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菌血症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性都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就病原菌分布而言,有多种方法可以确定其病原菌,以OFTE培养基为例,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念珠菌、沙门氏菌,卡他氏菌等都不乏常见的菌血症病原菌;耐药性的控制方面,应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或者结合多种抗生素治疗,以免导致耐药菌的出现;而对于预防,应注意做好外科手术的消毒防护,严格护理操作,以及增加对护理操作的检查,从而杜绝菌血症的发生。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目的对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采集2009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血标本,采取B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并进行鉴定,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而后对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2009年1月~2014年6月的血培养标本中阳性细菌检出率居于前五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葡萄球菌属对替考拉林、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
结论血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很重要的病原菌,然而其他细菌所导致的感染也不应忽视,积极展开血培养分离以及药敏试验,对于降低耐药性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分离鉴定耐药性抗菌药物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血液感染属于一种最为常见的重症感染性疾病,其致死率在35%左右,因此临床工作者和患者对血液感染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血培养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血培养为菌血症诊断的首选方法,并且早期对病原菌予以明确,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了解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集得到的血标本展开了血培养、病原菌分离与鉴定以及耐药性试验等,现汇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试验中菌株来源于我院2009年1月~2014年6月送检的血培养标本,质控菌株选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标准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2培养基试验中培养基选择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MH琼脂平板和MAC 琼脂平板,血培养瓶购自美国BD公司。
1.3药敏纸片试验中所需药敏纸片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包括有临床上常用的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氯霉素、氨曲南、哌拉西林等。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目的: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的BACTEC 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瓶进行连续培养监测,BD公司生产的Phoenix 100系统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利用WHONET 5.6软件来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307份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离数量共182株,阳性检出率为13.9%,其中革兰阴性菌120株,占65.9%;革兰阳性菌61株,占33.5%;真菌1株,占0.6%。
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进行药敏结果分析,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大肠埃希菌以及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00%敏感,其他抗菌药物则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结论:目前本院血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菌种多样化,且呈现较高的耐药率,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血培养,以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敗血症,属于重度的感染性疾病,病情危急且死亡率非常高,且在医院感染中有上升趋势[1-2]。
临床上,多通过血培养来对败血症进行诊断[3],了解败血症实际的病原菌,便于临床及时作出抗感染治疗。
近年来,病原菌种类发生了较大变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4]。
为探讨病原菌的耐药率,就本文对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作出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2015年1月-2016年11月,对本院1307份血培养标本阳性获得菌株进行分析。
相同患者,若分离2次均为相同菌株,则不予二次记入。
1.2 仪器与试剂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EC9050,购自美国BD公司;微生物分析系统:Phoenix 100,购自美国BD公司;ATB FUNGUS3药敏条: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麦康凯以及血琼脂等多种培养基,均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公司。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引言病原菌是导致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耐药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一、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1. 细菌(1)革兰阳性菌在我院的临床样本中,最常见的革兰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疾病,肺炎链球菌则通常引起肺炎和中耳炎等呼吸道感染,而大肠杆菌则是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这些革兰阳性菌的感染范围较广,临床上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2)革兰阴性菌在革兰阴性菌中,最为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和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医院感染和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治疗上提出了挑战。
产气杆菌则是导致呼吸道感染和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而假单胞菌则常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这些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 真菌在真菌感染中,念珠菌是最为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在我院的病例中,常见的念珠菌感染包括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和真菌性皮肤感染等。
念珠菌的感染范围较广,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其感染率更是较高。
对于念珠菌的感染及时进行监测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二、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1. 抗生素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愈发突出。
在我院的临床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相对较低;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好,但对万古霉素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有所上升;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对头孢拉定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
2. 抗真菌药耐药性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备受关注。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一、引言病原菌是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其分布范围广泛,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随着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和滥用,病原菌的耐药性问题愈加突出,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
本文旨在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二、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1.细菌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在我院,常见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这些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伤口等途径传播,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
对这些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可以为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真菌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在我院,常见的真菌包括念珠菌、曲霉菌、酵母菌等。
这些真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等方式引起感染。
真菌感染一般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身上,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造成严重影响。
3.病毒病毒感染也是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我院,常见的病毒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
这些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接触传播等途径引起感染,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增加了不小的困难。
通过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感染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三、我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分析1.细菌的耐药性细菌的耐药性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在我院,常见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已经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现象,如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的耐药。
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费用。
3.病毒的耐药性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广泛使用,病毒的耐药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我院,常见的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已经出现了对抗病毒药物的耐药现象,如对奥司他韦、阿德福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的耐药。
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降低了治疗的有效性。
通过对我院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传播。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分析作者:蒋比芬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10期[摘要] 目的探究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
方法选取我院临床血培养合格标本进行血培养及药敏鉴定,并分析其细菌菌谱及耐药性。
结果分离率前三位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分离率分别为37.6%、18.8%、11.2%;葡萄球菌属病原菌对青霉素耐药性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及苯唑西林耐药性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后者对利福平耐药性高;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等抗生素耐药性较低。
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复杂,应重点关注感染情况,规范诊疗操作,避免感染发生,保证疗效。
[关键词]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0-0083-02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血行性感染在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迅速攀升,引发感染、中毒或全身炎症反应,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
血培养是一种诊断血液细菌感染和检测患者病情的主要方法,能够准确地监测病原菌及耐药菌株,对于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院对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的5 957例合格血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及鉴定,现将研究过程与结论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采集采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出现发热、寒颤及白细胞明显升高等症状患者的静脉血液进行血培养,所有患者采集血液前均未使用抗菌药物。
1.2检验设备血培养设备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BacT/Alert 3D-240自动化血培养仪及配套血培养瓶;病原菌分析设备使用同公司生产的Vitek-2 Comact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配套用细菌鉴定卡及API AUX20C真菌ID板条;药敏分析仪采用美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质控菌株购自吉林省临床检验中心。
血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血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该院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监测及检测,阳性标本分离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
结果:连续两年共7590例血培养标本,分离出阳性标本1092株,阳性率为14.39%,其中革兰阳性菌378株,占34.62%,革兰阴性菌698株,占63.92%,真菌16株,占1.46%。
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
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结论:血培养病原菌种类比较复杂,耐药性强,定期分析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分布;耐药性【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232-02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和各种侵入性检查治疗的普遍开展,败血症的发生呈上升趋势[1]。
血液培养是败血症和菌血症的有效诊断方法,对危重患者的临床监控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积极开展血培养并及时了解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统计分析2013年至2014年住院及门诊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菌株来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全院送检血培养共7590份1.2 仪器与试剂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血培养瓶(法国梅里埃),VITEK 2-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 生物梅里埃公司) ,生物梅里埃公司配套鉴定、药敏试剂卡,血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嗜血巧克力琼脂平板。
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 % ) 与 文 献 [ —] 道 的血 培 养 凝 固酶 阴 性 的葡 萄 球 菌 检 51 , 67 报 出 率 高 于 大 肠 埃 希 菌 的 结 果 不 尽 相 同 ; 赵 苏 瑛 等 报 道 的 大 与 肠 埃 希 菌 、 绿 假 单 胞 菌 、 固 酶 阴 性 葡 萄 球 菌 检 出 率 位 列 前 铜 凝
菌 对 碳 青 霉 烯 类 敏 感性 最 高 , 其 他 多种 抗 茵 剂 均存 在 不 同程 度 的 耐 药 。 鲍 曼 不 动 杆 菌 存 在 严 重 的 耐 药现 象 。 革 兰 阳性 球 茵 对 对
万 古 霉 素 、 考拉 宁 、 奈 唑 胺敏 感 性 较 高。 耐 甲氧 西 林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和 耐 甲 氧 西 林 凝 固 酶 阴 性 葡 萄 球 菌 的检 出 率 分 别 为 替 利 6 . 和 8 . 。结 论 36 29
表 2。
14 1 标 本 采 集 ..
菌 剂 使 用 前 无 菌 采 集 注 入 血 培 养 瓶 中 , 人 采 血 6 儿 成 ~8mI,
童 采 血 3 5mL送 检 , 于 B T C 1 0全 自动 血 培 养 仪 中 。 ~ 置 AC E 9 2
若 血 培 养 仪 培 养 5d未 阳性 报 警 , 种 后 仍 无 菌 生 长 者 视 为 阴 转
兰 阳 性 菌 中凝 固酶 阴性 葡 萄 球 菌 检 出率 较 高 , 要 为 表 皮 葡 萄 主 球 菌 。该 菌 为 条 件 致 病 菌 , 泛 存 在 于 皮 肤 及 黏 膜 表 面 , 常 广 是
见 的 血 培 养 污 染 菌 , 否 为 致 病 菌 , 结 合 患 者 临 床症 状 、 验 是 应 实 室 结 果 及 相 关 影 像 学 资 料 综 合 考 虑 。 ] 本 组 资 料 显 示 , 肠 埃 希 菌 和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对 青 霉 素 类 耐 大
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分析

[ 摘
要] 目的: 了解我 院菌血症或败血症 患者血培 养 阳性标 本 中分 离的病 原茵分布及 耐药情 况 ,指导
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将血培 养瓶放入 3 ℃ 温箱培 养 ,细茵鉴定和 药敏 采用法 国梅 里埃 A B半 自动 细 5 T 菌鉴定/ 药敏 分析仪 ,K—B纸片扩散法。结果 :2 1 .6— 0 1o 0 00 2 1.6期间,我 院共 有 8 3例血培养标本 ,检 出血 2 培养 阳性标本 18株 ,其 中革 兰氏阳性 菌 14株 ,革兰 阴性茵 4 , 占总数 的 1. %和 5 3 。革 兰氏阳性 茵 4 0 4株 26 .% 1 株 ,以凝 固酶 阴性的 葡萄球菌为主 ,耐药性较 高的有一例 M S 4 0 R A和 六例 MR E S 。革 兰氏 阴性 茵 以大肠埃 希 茵为主 ,E B s S L 阳性 的大肠埃希 茵是 1 ,肺 炎克 雷伯 肺 炎亚种 2株 。结论 : 血培 养所分 离的病原 菌以革 4株
1 资料 与方 法
热 、新生 儿肺 炎 、肿 瘤放 疗 、化 疗病 人 的监 测 ,并 做为 诊 断的重 要依据受到 严重影 响 。下面对 我 院近 1
收 稿 日期 :2 1 0 2—0 0 1— 5
11 一般 资料 .
调选 我 院 2 1 6月 0 1 6月期 间 ,8 3 0 0年 1年 2 例 发热 患者 的血 培养标 本结果 。
3 讨 论
床 酶学 检验标 准化 检验 仪器 的要求 ,因此不 同仪器 在 同 时投 入使 用 前 必 须 进 行 对 比 实 验 。我 们 选 用
2 临床标 本 同时 利 用 两种 方 法 测 定 L H,通 过 5份 D 直线 回归证 实两 种方法 有很好 的相关性 ,并 且根据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

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分析菌血症是一种传染病,通常由致病菌引起,它可以成为慢性病或者一次性疾病。
本文旨在研究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以及耐药分析。
菌血症由一种特殊的细菌引起。
这些细菌主要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球菌有链球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其他致病性菌类。
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是肠球菌、沙门氏菌、淋菌和杆菌等。
每种菌血症病原菌对人体的传播、危害和治疗都有不同程度的不同。
首先,跟踪和发现菌血症病原菌分布规律,是控制菌血症重要的前提。
一些研究表明,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是菌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而在发展中国家,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菌血症病原菌。
此外,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链球菌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其次,菌血症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也是影响疾病控制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大部分菌血症尤其是链球菌各种耐药株出现了增加,而白色念珠菌的耐药率尤其高。
因此,在治疗菌血症时,必须对各种菌种进行及时和有效的耐药性检查,以正确评估抗生素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更有效的综合管理。
最后,要有效控制菌血症,首先要准确检测及时诊断,以降低治疗的失败率,其次要积极采取抗病毒措施,针对传染菌实施全面的抗生素疗法,防止菌血症的扩散。
同时,应及时扩大药物的种类,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并将其与临床医学完美结合起来,以降低菌血症的发病率,减少菌血症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菌血症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耐药分析是控制菌血症的关键因素。
抗病毒措施和抗生素治疗是控制菌血症的重要方法,积极采取抗病毒措施,及时诊断,扩大药物种类,加强耐药菌的监测,以减少菌血症患者的痛苦,控制菌血症的发病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 e h d M ir o g n s to s c o r a ims
we e i e tf d b TEK y t m n B mo h d wa s d f rt e a t i t ss s e tb l y t s .Re u t r r d n i e y VI i S s e a d K— t o s u e o h n i o i u c p i i t e t b c i s l we e s
fo 4 6 3 s mp e ,o ih Gr m — e a ie b ce i r 8 ( 5 2 ) r m , 0 a ls fwh c a n g tv a tra wee 3 3 6 . 5 ,Gr m— o iie b c ei r 8 a p st a tra we e 1 0 v
.
Sh o M i — i Li ng Ya a d Zho n y n a n we , a n n u Ti g— i
( h n h i a g hn si l S a g a Ch n z e g Ho p t , S a g a 0 0 3 a hn h i 0 0 ) 2
( 海 长 征 医院 , 上 海 2 0 0 ) 上 0 0 3
摘 要 : 目的 据 。方 法
监 测 和 分 析 我 院 最 近 两 年 来 感 染 患 者 中 血 培 养 的 病 原 菌 分 布情 况 和 耐 药 特 点 , 临床 抗 感 染 治 疗 提 供 最 新 依 为 4 0 血 培 养 共 检 出 5 7株 病 原 菌 , 中革 兰 阴 性 菌 3 3株 ( 6 . 5 ) 革 兰 阳性 菌 6 3例 8 其 8 占 5 2 ,
dit i i nd a i ir i lr s s a c fmir r n s s l t d f o b o d c t r s i he p s wo y a si s rbuton a ntm c ob a e it n e o c oo ga ims io a e r m l o ulu e n t a tt e r n
中 国抗 生 素 杂 志 2 0 年 1 08 2月 第 3 卷 第 1 期 3 2
・7 7・ 2
文 章 编 号 : 0 18 8 (0 8 1—7 70 10 —6 9 2 0 ) 20 2 —4
4 0 血 培 养病 原 菌 种类 分布 与 耐 药性 分 析 6 3例
邵敏 伟 梁艳 周庭银
o r h s ia n o p o i e n w v d n e f r t e c i ia h r p f i f c i n . u o p t la d t r v d e e i e c o h l c l t e a y o n e t s n o
采用 VI K 系 统 鉴 定 细 菌 , ryB u r 脂 扩 散 法 作 体 外 药 敏 试 验 , 用 W H TE Ki — a e 琼 b 应 ONE . 件 分 析 血培 养 标 本 所 分 离 T5 3软
的 病 原 菌 的 分 布 情 况 和 药 敏 结 果 。结 果
1 0株 ( 3 . 6 ) 真 菌 2 株 ( 4 0 ) 亚 胺 培 南 与 美 罗 培 南 对 大 肠 埃 希 茵 和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作 用 效 果 较 好 , 对 鲍 曼 不 动 杆菌 8 占 O 6 , 4 占 .9 。 但 耐药较严重 , 耐药 率 达 3 % 以上 。 E B s的大 肠 埃 希 菌 和肺 炎 克 雷 伯 菌 的 检 出率 为 6 . 4 5 产 SL 12 %和 4 . 1 。 肽 类 和 利 奈 唑胺 抗 菌 89 糖 药 物 对 革 兰 阳性 球 菌 高 度 敏 感 。葡 萄 球 菌 中 MRS 和 MR NS的检 出率 分 别 为 7. 7 和 6 . 7 。结 论 目前 我 院 血 培养 分离 A C 5 4 66 % 的 病 原 菌 种 类 分 布 较 广 , 药 性 差异 较 大 , 血 培 养 分 离 株 进 行 早 期 监 测 和 耐 药 性 分 析 非 常必 要 , 为 临床 医生 合 理 应 用 抗 菌 药 物 耐 对 可
AB T S RACT Ob e tv A u v i a c n n lss we e p ro me o i v s iae t e c a a trs iso jc ie s r el n e a d a ay i l r e f r d t n e t t h h rc eitc f g
提 供 重 要 依 据 , 止 抗 生 素 滥 用 及新 耐 药 菌 株 的产 生 防
关 键 词 : 血 培 养 ; 病 原 菌 ; 抗 菌 药 物 ; 细 菌 耐 药 性 ; 医院 感 染
中 图分 类号 :R3 8 7 文 献 标 识 码 :A
Di t i uto nd a i i r b a e i t nc n l s s o s r b i n a ntm c o i lr s s a e a a y i f 4, 0 i r o g n s s i l o u t r 6 3 m c o r a i m n b o d c l u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