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素描辅导方案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度提升(针对年龄稍大、程度较好的学生,视个人能力而定教授的程度深浅)
1苹果的外轮廓变化是非常丰富的,在保持着球体特征的同时又有方有圆,在边缘线的处理上,要下功夫,要有虚实之分,用笔要能看出轻重缓急。
2结构是本质,明暗是现象,结构不依赖明暗,但通过明暗来更好的表达,首先要抓住的是结构,可以尝试刻画结构素描,并且要注意结构素描中线条的丰富变化,尽量画出线条的“厚度”这样更有助于形成“面”的造型语言,画面的绘画性也因此加强。
●小结归纳
几何球体与物体的形状
与几何球体相比,实际物体的形状有时会变形得很厉害,例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橄榄球、一些茶壶、摩托车的头盔、灯泡等等,但是在结构上它们都是以球体为基本型或者和球体有密切联系的。
时间
90分钟
课题
画陶罐(柱体静物)的方法、技法、理论知识
时间分配
20+70
活
动
目
的
1加深对辅助线的印象
观察时的特殊点:在观察中,要迅速准确的抓住大的主要结构,先省略掉小的起伏转折变化,画面要有视觉冲击力,要传达出强烈、精准、生动、理性的效果。
●进阶要求:结构素描中的线条表现
线条是结构素描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无论是在塑造形体、表现体积和空间方面,都要依靠线条去表现,这也就要求画面的线条要有表现力和概括力。
第二步——单个物体的雏形,即用高、低、左、右的连线确定其位置和大小。
第三步——单个物体具体的形状,包括结构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以及衬布的形状。
切记:不要孤立着画,不要把顺序走反:先逐一给每个单个形体打形,然后组成一组物体,这样的顺序是错误的。
*两XING口决:整体先行,长线切形!
*常见错误:局部起形,死抠边线、构图六偏(偏左、偏右、偏上、偏下、偏大、偏小)
基本形状以及它们的联系
你必须对你得基本形状进行安排—让基本形在大小上又在位置上相互联结。你观察和描绘由一个基本形状构成的物体时要给自己设问:物体中的一个基本形状与另外一个相比,多高、多宽、多深?
用许多线条来寻早你那些基本形状的比例,这些线条不要急于擦掉。通过这种方法,你就可以比较和对照它们的比例,找准它们的关系,建立正确的形状。
时间
90分钟
课题
台面静物中的衬布
时间分配
20+70
活
动
目
的
1建立起衬布也是静物的概念
2学习绘画衬布的基本方法
3树立画面虚实意识,有意识的去表现各种静物
重点
学习绘画衬布的基本方法
难点
树立画面虚实意识,有意识的去表现各种静物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衬布
铺大色调建立在形体明确的基础上,要注意明度关系,同时这一阶段的绘画应该胆大心细,快速的让亮面暗面分开,画面的色调拉开。(把实际颜色变成黑白色类似于黑白老照片的色调关系)
●举例:陶瓷物体的质感
素描静物质感的表现方法,听起来比较抽象,不好把握,实际上只要做到认真观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以陶瓷物体为例:一般来说陶瓷物体透光性弱,反射性强,高光是其非常显著的视觉特征,在刻画时一般我们开始用较软的铅笔铺色调,然后适当的用擦笔或者布或者纸去擦拭,再用较硬的铅笔去刻画,这样更有效的表现出其密度和坚实感,最后表现高光时一定要注意位置、形状和明度。在整个深入刻画的过程中,线条要紧密,不宜松、不宜跳。
时间
90分钟
课题
素描画苹果的方法、技法、理论知识
时间分配
40+50
活
动
目
的
1通过一个苹果的画法,举一反三学习球形静物的画法。
2要画出苹果独有的造型和特征,不能“概念化”
重点
让学生了解学画要主动地总结归纳、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难点
球形静物的表现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几个不一样的苹果
●学习静物素描的意义
与几何形体相比,素描静物在颜色上、质感上、形体结构上都要更复杂。静物素描的学习是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又往前迈了一步。这一阶段的学习是素描训练中重要的一部分。
*构图原则:天薄地厚、左右均衡,把画面的中心和重心的中点作为画心
●组合静物起形时辅助线的必要性
一定要注意检查学生画面是否有辅助线,对没有画辅助线,或者更多是依靠直觉、感觉去绘画的学生要重树辅助线意识:
观察和比较是打形准确的前提,辅助线是把形打准的必要手段:
辅助线三个原则:水平线定高低;垂直线定宽窄;关联线定相互之间的关系。三种辅助线缺一不可,起形阶段进入瓶颈时,放下画笔,检查画面这三种辅助线是不是都画了,是不是画够数了,是不是画画准确了。、
提示:
a.画之前先要想成一个完整的几何球体,还可以画一些椭圆,这样帮助自己建立这个球体的第三维——深度。(画任何物体都要考虑到所画的物体是占据一定空间的。)
b.在打形时别忘了画苹果窝和投影的形状。
c.画出明暗交界线时要认真观察交界线的造型,切不可概念化。
d.铺大色调的时候,要注意区别暗面与投影色调的轻重,投影的颜色变化是非常丰富的,切不可画成没有变化的死黑。
●初步体会肌质、质感
静物种类较多,其材质各不相同,有的表面光洁细腻,有的粗糙坑洼不平,在静物组合中,恰当的运用肌理对比能更好的表现视觉的美感,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在此阶段的练习,摆放静物时除了要注意构图平衡之外,尽量让质感不同。
●色调与肌质(质感)
色调是肌质的重要构成因素。
肌质:可指不同物体可以触摸到的表面特征,也可以理解为质感。
时间
90分钟
课题
组合静物的起形与构图
时间分配
20+70
活
动
目
的
1熟悉组合静物起形的合理步骤
2对辅助线概念进行梳理,达到加强意识的作用
3了解三角形构图,掌握构图中简单的基本技巧
重点
熟悉组合静物起形的合理步骤
难点
理解感悟三角形构图的特性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静物组合
●组合静物起形时的合理步骤
第一步——整体的形状,即物体最高、低、左、右处的连线。
这一步主观性强,解决的是“体”的问题。很多人画完第一步之后就喜欢个个击破,这样很容易使得画面失去整体感,即花了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好。这一步同时也是提高速度的黄金阶段,先可以大胆的放开的画,但是要控制在你能掌握的范围之内,不然就无法收场。体积的塑造离不开光影,很多人画灰的原因是因为现场的光线很复杂,所以要学会主观处理。画好这一步,停一下,放远处看一看。
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细节1:陶罐的口沿是有厚度的,
要用两条结构线来表示出其厚度感。
细节2:罐口两侧边缘线的穿插关系是在罐
体之前的,要画好此处的细节。
细节3:这三条线存在透视关系,也是检验
三个圆面透视是否一致的方法。
细节4:因为画的陶罐是球体,所以结构线
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注意虚实。
尽管陶罐的样式各种各样,但表现陶罐的方法是大同小异的。提醒学生们在画陶罐的时候不要图新鲜,总结一种陶罐的画法规律再运用到其他陶罐上。切记除了对称和透视准确之外,陶罐的比例、体征和形体的准确性更为重要。
特点
1是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
2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
3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具备很强的三围空间的想象力。
●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
针对结构素描的特点,观察方法上也会稍有差异
静物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为中心的,它不受环境自然光线的直接影响。
与明暗素描相比,观察上有以下几点特点:
●通过一个苹果的画法,举一反三学习球形静物的画法。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几何形体中的圆球体,现在我们通过一个圆球体你可能会想到一个苹果、桔子、鸡蛋……,他们都有着几乎相同的黑白灰变化规律,而不同点主要在于结构与材质的不同。(新旧知识的衔接)
简单来说,画一个静物的大致步骤为构图起形、铺大色调、深入刻画与调整。(结合石膏几何形体课程知识让学生自我总结)
e.背景一定要整体,在整体中求变化,比如苹果的亮面背景深一些,暗面背景浅一下,千万注意,反差不能太强烈。
f.苹果的素描关系是最容易被“概念化”,有些看似画得不错的苹果其实都是概念化的画法,画一百个苹果跟画一个苹果的套路是一样的,同学们一定要尊重不同苹果在不同环境中微妙的色调变化,如:自然光与聚光下的素描关系是不一样的,浅色衬布与深色衬布作为背景反光的强弱也是不一样的,不是把“五调子”画出来就可以了,在绘画上,差一点点等于差很多。
例如一只光滑的瓷瓶、树皮、不锈钢杯子等等。
此外也指物体可以看到但触摸不到的表面特征,比如瓶上的花纹等等。
●从大色调入手谈质感的表达
静物本身固有色各不相同,在写生时就要注意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关系,因为素描是一句明度变化来塑造形体的,所以一定要注意物体的黑白灰的对比关系,要注意黑白灰的面积形状大小以及均衡关系,同时注意黑白灰相互衬托和相互穿插。
其中以结构为主的表现形式注重物体自身结构以及物体相互构成关系,可以更有集中性、针对性、相对较快的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
●静物结构素描的特点
概念表述:表现方式以线为主,强调线的轻重,力度等等,表现过程中要以理性的认知去分析与判断,忽略明暗关系。以结构透视的观察方法去观察物体的结构形态。整个绘画的过程是一个画面从模糊到清晰然后再到肯定的过程,这其中不断的观察比较,想一笔画准,一根线定形,是做不到的。
在组合静物训练的初期阶段,尽量摆放静物为三角形构图,绘画中的构图形式丰富多样,需要在长时间的素描训练中逐渐渗透给学生构图形式的知识,三角形构图,尤其是等腰三角形构图给人以强烈的稳定感,并且这种构图形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组合静物起形中辅助线的运用、从整体入手、关注组合静物整体特征外形。(根据学生能力不同合理避免倒三角形构图)、
在学习初期,首先要加强线条的熟练程度,要做大量的线条的练习,学生一开始画的线条往往质量不高,不能操之过急,在熟练的程度上再做出进一步的线条质量的要求,例如:力度、松紧、虚实、深浅、随形体的变化而变化等等,逐步做到变化中整体,整体中变化。这样线条才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时间
90分钟
课题
静物质感的表达
时间分配
时间
90分钟
课题
静物组合的结构素描训练
时间分配
20+70
活
动
目
的
1了解素描写生的两种表现形式
2掌握结构素描的基本要领
3体会结构素描中线条的表现力
重点
结构素描的基本要领以及理论基础知识
难点
结构素描中线条的表现力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静物组合
●素描静物组合静物写生的表现形式
主要分为两种:以结构为主的表现形式和以明暗为主的表现形式。
注意:在表现质感的时候,一般都会反复排线,形成丰富的过渡,才能使质感表现不生硬。
●总结:
这一步主客观结合,解决“神”的问题。艺术的个性,生命在这一步体现。画画最终要做到画什么像什么,还原物体本质,赋予物体生命。所以这一步强调的是美感和艺术效果。需要细心认真,多看少画,紧抓视觉中心,画面的效果就出来了。
●构图技巧
在以前的学习当中,同学已经知道画时先把画面的最高处、最低处、以及宽窄确定出来,这里还可以引入画心的概念,首先在白纸的中心标上+,然后再找一组物体的中心位置,这一步可能没那么容易,需要反复尝试。同时+是由水平线段和垂直线段组成的,这样从这个+号为中心,向上下移动或向左右移动就可以画出九宫格一般的辅助线,就可以更有效的起形。
观察时的不同点:可以忽略掉明暗投影,把主要精力用在分析物体的结构上,一个物体支撑它的框架是什么?找到这个框架就找到了结构。
同时注意,你看不到的地方,被遮挡的地方,也一样要和能看到的地方一样研究分析清楚,并且准确的表达出来。
观察时的相同点:面面观,前后左右都要看,整体观察,不是将眼光一开始就停留在某一个角度或者某一个物体上,整体比较整体去画,作画要有节奏,要分得清主次。
20+70
活
动
目
的
1初步了解素描中质感的概念
2通过对画面色调的把控表达静物的肌质
重点
把握全局控制好大色调关系
难点
正确表达静物的质感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组合静物
对于初学静物写生的同学来说,训练由简到难,物体一般控制在三到四个左右,逐步增加物体,同时随着认识的加深和绘画技能的提高,要强调质感的表现,但不能操之过急,不能难度跨度太大,先从铺大色调入手。
2练习徒手画长直线
3熟练铅笔测量法的使用,学会找中点
重点
将六棱柱的内部结构表现好,线条要准、直、虚
难点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陶罐酒瓶等
●陶罐的结构分析
从陶罐的形体结构来看,可将其归类为圆柱体和球体的组合。将两个几何体的造型规律相结合,再运用到陶罐基本形体与光影关系的表现上,那么陶罐就很容易画了。
形体结构:石膏圆柱体和球体的形体比较简单,而陶罐、玻璃杯、酒瓶、饮料瓶等人工对称形静物的形相对比较复杂。其实打形与石膏圆柱体的方法是相似,根据形体两边对称的特性,可以从中线对比左右轮廓。另外,透视的规律也可以遵循石膏圆柱体的透视规律来表现。
1苹果的外轮廓变化是非常丰富的,在保持着球体特征的同时又有方有圆,在边缘线的处理上,要下功夫,要有虚实之分,用笔要能看出轻重缓急。
2结构是本质,明暗是现象,结构不依赖明暗,但通过明暗来更好的表达,首先要抓住的是结构,可以尝试刻画结构素描,并且要注意结构素描中线条的丰富变化,尽量画出线条的“厚度”这样更有助于形成“面”的造型语言,画面的绘画性也因此加强。
●小结归纳
几何球体与物体的形状
与几何球体相比,实际物体的形状有时会变形得很厉害,例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橄榄球、一些茶壶、摩托车的头盔、灯泡等等,但是在结构上它们都是以球体为基本型或者和球体有密切联系的。
时间
90分钟
课题
画陶罐(柱体静物)的方法、技法、理论知识
时间分配
20+70
活
动
目
的
1加深对辅助线的印象
观察时的特殊点:在观察中,要迅速准确的抓住大的主要结构,先省略掉小的起伏转折变化,画面要有视觉冲击力,要传达出强烈、精准、生动、理性的效果。
●进阶要求:结构素描中的线条表现
线条是结构素描中最主要的艺术语言,无论是在塑造形体、表现体积和空间方面,都要依靠线条去表现,这也就要求画面的线条要有表现力和概括力。
第二步——单个物体的雏形,即用高、低、左、右的连线确定其位置和大小。
第三步——单个物体具体的形状,包括结构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以及衬布的形状。
切记:不要孤立着画,不要把顺序走反:先逐一给每个单个形体打形,然后组成一组物体,这样的顺序是错误的。
*两XING口决:整体先行,长线切形!
*常见错误:局部起形,死抠边线、构图六偏(偏左、偏右、偏上、偏下、偏大、偏小)
基本形状以及它们的联系
你必须对你得基本形状进行安排—让基本形在大小上又在位置上相互联结。你观察和描绘由一个基本形状构成的物体时要给自己设问:物体中的一个基本形状与另外一个相比,多高、多宽、多深?
用许多线条来寻早你那些基本形状的比例,这些线条不要急于擦掉。通过这种方法,你就可以比较和对照它们的比例,找准它们的关系,建立正确的形状。
时间
90分钟
课题
台面静物中的衬布
时间分配
20+70
活
动
目
的
1建立起衬布也是静物的概念
2学习绘画衬布的基本方法
3树立画面虚实意识,有意识的去表现各种静物
重点
学习绘画衬布的基本方法
难点
树立画面虚实意识,有意识的去表现各种静物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衬布
铺大色调建立在形体明确的基础上,要注意明度关系,同时这一阶段的绘画应该胆大心细,快速的让亮面暗面分开,画面的色调拉开。(把实际颜色变成黑白色类似于黑白老照片的色调关系)
●举例:陶瓷物体的质感
素描静物质感的表现方法,听起来比较抽象,不好把握,实际上只要做到认真观察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以陶瓷物体为例:一般来说陶瓷物体透光性弱,反射性强,高光是其非常显著的视觉特征,在刻画时一般我们开始用较软的铅笔铺色调,然后适当的用擦笔或者布或者纸去擦拭,再用较硬的铅笔去刻画,这样更有效的表现出其密度和坚实感,最后表现高光时一定要注意位置、形状和明度。在整个深入刻画的过程中,线条要紧密,不宜松、不宜跳。
时间
90分钟
课题
素描画苹果的方法、技法、理论知识
时间分配
40+50
活
动
目
的
1通过一个苹果的画法,举一反三学习球形静物的画法。
2要画出苹果独有的造型和特征,不能“概念化”
重点
让学生了解学画要主动地总结归纳、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难点
球形静物的表现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几个不一样的苹果
●学习静物素描的意义
与几何形体相比,素描静物在颜色上、质感上、形体结构上都要更复杂。静物素描的学习是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又往前迈了一步。这一阶段的学习是素描训练中重要的一部分。
*构图原则:天薄地厚、左右均衡,把画面的中心和重心的中点作为画心
●组合静物起形时辅助线的必要性
一定要注意检查学生画面是否有辅助线,对没有画辅助线,或者更多是依靠直觉、感觉去绘画的学生要重树辅助线意识:
观察和比较是打形准确的前提,辅助线是把形打准的必要手段:
辅助线三个原则:水平线定高低;垂直线定宽窄;关联线定相互之间的关系。三种辅助线缺一不可,起形阶段进入瓶颈时,放下画笔,检查画面这三种辅助线是不是都画了,是不是画够数了,是不是画画准确了。、
提示:
a.画之前先要想成一个完整的几何球体,还可以画一些椭圆,这样帮助自己建立这个球体的第三维——深度。(画任何物体都要考虑到所画的物体是占据一定空间的。)
b.在打形时别忘了画苹果窝和投影的形状。
c.画出明暗交界线时要认真观察交界线的造型,切不可概念化。
d.铺大色调的时候,要注意区别暗面与投影色调的轻重,投影的颜色变化是非常丰富的,切不可画成没有变化的死黑。
●初步体会肌质、质感
静物种类较多,其材质各不相同,有的表面光洁细腻,有的粗糙坑洼不平,在静物组合中,恰当的运用肌理对比能更好的表现视觉的美感,增加画面的趣味性,在此阶段的练习,摆放静物时除了要注意构图平衡之外,尽量让质感不同。
●色调与肌质(质感)
色调是肌质的重要构成因素。
肌质:可指不同物体可以触摸到的表面特征,也可以理解为质感。
时间
90分钟
课题
组合静物的起形与构图
时间分配
20+70
活
动
目
的
1熟悉组合静物起形的合理步骤
2对辅助线概念进行梳理,达到加强意识的作用
3了解三角形构图,掌握构图中简单的基本技巧
重点
熟悉组合静物起形的合理步骤
难点
理解感悟三角形构图的特性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静物组合
●组合静物起形时的合理步骤
第一步——整体的形状,即物体最高、低、左、右处的连线。
这一步主观性强,解决的是“体”的问题。很多人画完第一步之后就喜欢个个击破,这样很容易使得画面失去整体感,即花了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好。这一步同时也是提高速度的黄金阶段,先可以大胆的放开的画,但是要控制在你能掌握的范围之内,不然就无法收场。体积的塑造离不开光影,很多人画灰的原因是因为现场的光线很复杂,所以要学会主观处理。画好这一步,停一下,放远处看一看。
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细节1:陶罐的口沿是有厚度的,
要用两条结构线来表示出其厚度感。
细节2:罐口两侧边缘线的穿插关系是在罐
体之前的,要画好此处的细节。
细节3:这三条线存在透视关系,也是检验
三个圆面透视是否一致的方法。
细节4:因为画的陶罐是球体,所以结构线
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注意虚实。
尽管陶罐的样式各种各样,但表现陶罐的方法是大同小异的。提醒学生们在画陶罐的时候不要图新鲜,总结一种陶罐的画法规律再运用到其他陶罐上。切记除了对称和透视准确之外,陶罐的比例、体征和形体的准确性更为重要。
特点
1是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
2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
3画面上的空间实际上是对三维空间意识的理解,具备很强的三围空间的想象力。
●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
针对结构素描的特点,观察方法上也会稍有差异
静物结构素描是以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为中心的,它不受环境自然光线的直接影响。
与明暗素描相比,观察上有以下几点特点:
●通过一个苹果的画法,举一反三学习球形静物的画法。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几何形体中的圆球体,现在我们通过一个圆球体你可能会想到一个苹果、桔子、鸡蛋……,他们都有着几乎相同的黑白灰变化规律,而不同点主要在于结构与材质的不同。(新旧知识的衔接)
简单来说,画一个静物的大致步骤为构图起形、铺大色调、深入刻画与调整。(结合石膏几何形体课程知识让学生自我总结)
e.背景一定要整体,在整体中求变化,比如苹果的亮面背景深一些,暗面背景浅一下,千万注意,反差不能太强烈。
f.苹果的素描关系是最容易被“概念化”,有些看似画得不错的苹果其实都是概念化的画法,画一百个苹果跟画一个苹果的套路是一样的,同学们一定要尊重不同苹果在不同环境中微妙的色调变化,如:自然光与聚光下的素描关系是不一样的,浅色衬布与深色衬布作为背景反光的强弱也是不一样的,不是把“五调子”画出来就可以了,在绘画上,差一点点等于差很多。
例如一只光滑的瓷瓶、树皮、不锈钢杯子等等。
此外也指物体可以看到但触摸不到的表面特征,比如瓶上的花纹等等。
●从大色调入手谈质感的表达
静物本身固有色各不相同,在写生时就要注意物体之间固有色的明度关系,因为素描是一句明度变化来塑造形体的,所以一定要注意物体的黑白灰的对比关系,要注意黑白灰的面积形状大小以及均衡关系,同时注意黑白灰相互衬托和相互穿插。
其中以结构为主的表现形式注重物体自身结构以及物体相互构成关系,可以更有集中性、针对性、相对较快的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
●静物结构素描的特点
概念表述:表现方式以线为主,强调线的轻重,力度等等,表现过程中要以理性的认知去分析与判断,忽略明暗关系。以结构透视的观察方法去观察物体的结构形态。整个绘画的过程是一个画面从模糊到清晰然后再到肯定的过程,这其中不断的观察比较,想一笔画准,一根线定形,是做不到的。
在组合静物训练的初期阶段,尽量摆放静物为三角形构图,绘画中的构图形式丰富多样,需要在长时间的素描训练中逐渐渗透给学生构图形式的知识,三角形构图,尤其是等腰三角形构图给人以强烈的稳定感,并且这种构图形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组合静物起形中辅助线的运用、从整体入手、关注组合静物整体特征外形。(根据学生能力不同合理避免倒三角形构图)、
在学习初期,首先要加强线条的熟练程度,要做大量的线条的练习,学生一开始画的线条往往质量不高,不能操之过急,在熟练的程度上再做出进一步的线条质量的要求,例如:力度、松紧、虚实、深浅、随形体的变化而变化等等,逐步做到变化中整体,整体中变化。这样线条才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时间
90分钟
课题
静物质感的表达
时间分配
时间
90分钟
课题
静物组合的结构素描训练
时间分配
20+70
活
动
目
的
1了解素描写生的两种表现形式
2掌握结构素描的基本要领
3体会结构素描中线条的表现力
重点
结构素描的基本要领以及理论基础知识
难点
结构素描中线条的表现力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静物组合
●素描静物组合静物写生的表现形式
主要分为两种:以结构为主的表现形式和以明暗为主的表现形式。
注意:在表现质感的时候,一般都会反复排线,形成丰富的过渡,才能使质感表现不生硬。
●总结:
这一步主客观结合,解决“神”的问题。艺术的个性,生命在这一步体现。画画最终要做到画什么像什么,还原物体本质,赋予物体生命。所以这一步强调的是美感和艺术效果。需要细心认真,多看少画,紧抓视觉中心,画面的效果就出来了。
●构图技巧
在以前的学习当中,同学已经知道画时先把画面的最高处、最低处、以及宽窄确定出来,这里还可以引入画心的概念,首先在白纸的中心标上+,然后再找一组物体的中心位置,这一步可能没那么容易,需要反复尝试。同时+是由水平线段和垂直线段组成的,这样从这个+号为中心,向上下移动或向左右移动就可以画出九宫格一般的辅助线,就可以更有效的起形。
观察时的不同点:可以忽略掉明暗投影,把主要精力用在分析物体的结构上,一个物体支撑它的框架是什么?找到这个框架就找到了结构。
同时注意,你看不到的地方,被遮挡的地方,也一样要和能看到的地方一样研究分析清楚,并且准确的表达出来。
观察时的相同点:面面观,前后左右都要看,整体观察,不是将眼光一开始就停留在某一个角度或者某一个物体上,整体比较整体去画,作画要有节奏,要分得清主次。
20+70
活
动
目
的
1初步了解素描中质感的概念
2通过对画面色调的把控表达静物的肌质
重点
把握全局控制好大色调关系
难点
正确表达静物的质感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组合静物
对于初学静物写生的同学来说,训练由简到难,物体一般控制在三到四个左右,逐步增加物体,同时随着认识的加深和绘画技能的提高,要强调质感的表现,但不能操之过急,不能难度跨度太大,先从铺大色调入手。
2练习徒手画长直线
3熟练铅笔测量法的使用,学会找中点
重点
将六棱柱的内部结构表现好,线条要准、直、虚
难点
教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具
陶罐酒瓶等
●陶罐的结构分析
从陶罐的形体结构来看,可将其归类为圆柱体和球体的组合。将两个几何体的造型规律相结合,再运用到陶罐基本形体与光影关系的表现上,那么陶罐就很容易画了。
形体结构:石膏圆柱体和球体的形体比较简单,而陶罐、玻璃杯、酒瓶、饮料瓶等人工对称形静物的形相对比较复杂。其实打形与石膏圆柱体的方法是相似,根据形体两边对称的特性,可以从中线对比左右轮廓。另外,透视的规律也可以遵循石膏圆柱体的透视规律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