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规划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规划知识点总结
一、行政规划概述
行政规划是指根据国家、地方政府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城乡发展规划、国土规划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对区域内的行政管理、资源配置、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行政规划的基本原则
1. 综合性原则:行政规划应当在综合考虑区域内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划。
2. 可持续发展原则:行政规划应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参与性原则:行政规划应当广泛征求有关利益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
4. 透明性原则:行政规划应当公开、透明,便于社会公众监督。
5. 灵活性原则:行政规划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随时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
三、行政规划的基本内容
1. 经济规划:包括经济目标、产业结构、资源配置、投资规划等内容。
2. 社会规划:包括人口目标、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等内容。
3. 生态环境规划:包括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环境治理等内容。
4. 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5. 城乡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内容。
四、行政规划的编制流程
1. 规划编制的立项:制定规划编制的目标和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明确编制工作的任务和责任。
2. 调研分析:对区域内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详细调研,明确规划编制的基础数据和分析依据。
3.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调研分析的情况,制定行政规划的基本构想和总体布局,并进行专项规划的编制。
4. 公开征求意见:将规划方案公开,广泛征求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
5. 审议批准:将规划方案提交给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审议,并经批准后成为行政规划。
6. 实施落实:根据规划方案,进行投资建设、政策支持、指导实施等工作,确保规划的落
实和实施效果。
五、行政规划的实施与监督
1.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规划方案,制定实施的细化方案,明确项目、投资、责任等内容。
2. 资金保障:通过预算安排、财政支持等手段,保障规划的实施资金。
3. 绩效评估: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
4. 监督考核:各级政府、社会组织等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形成责任追究机制。
六、行政规划的类型
1. 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对国家或地区
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进行规划。
2. 分部门规划:包括产业和技术发展规划、农业规划、交通规划等,是各主管部门根据自
己的职责范围制定的规划。
3. 区域规划:包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是特定地域的发展规划。
4. 专项规划:包括特定领域和项目的规划,如一带一路规划、脱贫攻坚规划等。
七、全面深化改革下的行政规划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行政规划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发展。
行政规划需要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强调市场化、依法依规的原则,重视社会各方面
的参与和监督。
八、结语
行政规划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策导向作用。
各级政府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强行政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行政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共同推
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