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随堂练习题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随堂练习题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一、单选题(共16题)
1.下列物质含有共价键的是
A.CaCl2B.K2S C.Na2O D.H2O
2.下列物质中只含非极性键的是
A.H2O2B.Cl2C.CH4D.Na2O
3.下列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又有其形成的反应是
A.NH4Cl Δ
NH3↑+HCl B.2Na2O2+2H2O = 4NaOH+O2↑
C.2Al+2NaOH+2H2O=2NaAlO2+3H2↑D.2NaOH+Cl2=NaCl+NaClO+H2O
4.下列物质中含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2O B.N2C.HCl D.Ne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物质都含有化学键B.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6.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C.键长越长,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D.键角的大小与键能的大小无关
7.如图所示的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的数目分别为
A .13 2
B .10 2
C .10 3
D .9 3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 、HCl 的水溶液都能导电,NaCl 、HCl 属于离子化合物
B .Ca
C 2、CaCl 2都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 .石油分馏、煤的干馏都属于物理变化
D .Na 2SiO 3和SiC 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9.下列粒子的VSEPR 模型与空间结构相同的是
A .4CCl
B .23SO
C .3NH
D .2H O
10.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2.4LNH 3分子中含有3N A 个N-H 键
B .18gD 2O 中质子数为10N A
C .PCl 5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 .H 2O 2分子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数目比为2:1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下列量子数可以存在:3, 0,-1,-1/2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
③水的非直线结构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的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分子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烯烃比烷烃的化学性质活泼是由于烷烃中的σ键比烯烃中的σ键稳定
A .②⑤
B .④⑥
C .②③④
D .①③⑥ 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历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d 、MgO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 .该过程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 .存在反应MgOCOOH+H=MgOCO+H 2O
D .总反应为4H 2+CO 2 催化剂 CH 4+2H 2O
13.法匹拉韦是治疗新冠肺炎的一种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N 、O 、F 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F>N>O
B .该分子中
C —N 键的键能大于C —F 键的键能
C .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7:2
D .该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14.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NaCl
B .N 2
C .NH 4Cl
D .HCl
1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认识错误的是
①s s σ-键与s p σ-键的对称性不同
②π键不能单独存在,一定要和σ键共存
③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两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⑤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一定只含有一个σ键
⑥成键的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共价键越牢固
⑦1个N原子最多只能与3个H原子结合形成NH3分子,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的A.①⑤B.②⑥C.③⑦D.②④
16.下列关于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键原子一定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了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B.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
C.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共价键的方向性密切相关
D.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
二、综合题(共4题)
17.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2)Z原子共有_____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写出Z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结构式:________;写出Z元素形成的单质的等电子体
____________
(4)元素T与氯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
A、常温下氯气的颜色比T单质的颜色深
B、T的单质通入氯化钠水溶液不能置换出氯气
C、氯与T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呈正价态
(5)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
T、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目前也发现有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在周期表中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另一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据此请回答:
⑴锂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_______外,也生成微量的________。
⑵铍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属于两性化合物,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关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⑶科学家证实,BeCl2是共价化合物,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其方法是_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Be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
19.海洋资源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
I.工业上对海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和M均为强氧化性物质,则C的电子式为_________,M的学化式为________。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工业制镁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不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镁的原因是________。
(4)将氯化镁晶体(MgCl2·6H2O)加热到523℃以上,该晶体可以分解得到耐火材料氧化镁和两种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气体常温下为无色液体,请写出MgCl2·6H2O在523℃时发生以上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II.其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完成了下列有关实验,设计以下装置(夹持装置己略去),进行实验,模拟海水提溴的部分过程。
(1)a是一种黄绿色气体。
A装置中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SO生成,则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_。
检验B装置的溶液中(2)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有2-
4
SO的方法是________。
含有2-
4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20.为探究某物质X(仅含两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气体体积已转化为标况体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A的结构式为________,E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参考答案
1.D
【详解】A.CaCl2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A不选;
B.K2S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B不选;
C .Na 2O 是离子化合物,含离子键,C 不选;
D .H 2O 是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D 选;
答案选D 。
2.B
【分析】同种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
【详解】A .22H O 中O-H 键为极性键,O-O 键为非极性键,22H O 是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A 不符合题意;
B .2Cl 中只含有Cl-Cl 非极性键,B 符合题意;
C .4CH 中只含有C-H 极性键,C 不符合题意;
D .2Na O 中只含有离子键,D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
3.B
【详解】A .该反应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A 不符合题意;
B .该反应中钠离子和过氧根之间的离子键断裂,钠离子和氢氧根之间的离子键形成,过氧根中非极性键断裂,氧气中非极性键形成,水中极性键断裂,氢氧根中极性键形成,B 符合题意;
C .该反应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C 不符合题意;
D .该反应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D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
4.C
【分析】不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详解】A .Na 2O 是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故A 不选; B .N 2分子中的两个N 原子之间以非极性共价键相结合,故B 不选;
C .在HCl 分子中,H 原子和Cl 原子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相结合,故C 选;
D .Ne 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不含有化学键,故D 不选;
答案选C 。
5.C
【详解】A .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A 错误;
B .离子化合物可含共价键,B 错误;
C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C 正确;
D .氯化铝含金属元素,但它属于共价化合物,D 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 .键长和键角常被用来描述分子的空间构型,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故A 正确;
B .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半径之和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则共价键越牢固,键长越短,故B 正确;
C .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化合物越稳定,故C 错误;
D .键角是分子内同一原子形成的两个化学键之间的夹角,与其分子结构有关,与键长键能无关,故D 正确。
答案选C 。
7.C
【详解】题述分子中含有6个C H —键、2个C C —键、1个C C =键、1个C C ≡键,单键中只含有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故该分子中共有10个σ键和3个π键,故C 项正确。
8.D
【详解】A .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和是不是离子化合物没有关系,
HCl 属于共价化合物,故A 错误;
B .CaCl 2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故B 错误;
C.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Na2SiO3属于硅酸盐,SiC俗称金刚砂,是无机物,所以它们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本题答案D。
9.A
【分析】根据VSEPR模型,价电子对计算公式为:(中心原子周围原子个数+(中心原子价电子数-直接相连原子数×该原子达稳定结构所需电子数)÷2)。
CCl的价电子对为4,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结构;其空间结构与甲烷类似【详解】A.4
为正四面体形,故A正确;
B.2
SO 的价电子对为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其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故B错误;
3
NH的价电子对为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分子的空间结构分别为三角锥形,故C C.3
错误;
D.2H O的价电子对为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故D错误;故选A。
10.D
【详解】A.22.4L NH3分子未给定气体的状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A说法错误;
B.18gD2O的物质的量为0.9mol,则含有的质子数为9N A,B说法错误;
C.PCl5分子中Cl原子的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而P原子不满足,C说法错误;
D.H2O2分子中存在2个H-O极性键,1个O-O非极性键,其数目比为2:1,D说法正确;
答案为D。
11.A
【详解】①角量子数为0表示的是s轨道,s电子云呈球形对称分布,没有方向性,所以磁量子数为0,①错误;②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键,只能含共价键,②正确;③水分子的非直线结构是由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的,③错误;④氯化铵
中只有非金属元素,但它是离子化合物,④错误;⑤分子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如稀有气体分子中没有共价键,⑤正确;⑥烯烃比烷烃活泼是因为烯烃中的π键比较活泼,⑥错误;②⑤正确,A满足题意;
答案选A。
12.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Pd、MgO化学性质均不变,故Pd、MgO为该反应的催化剂,A正确;
B.该过程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但形成的化学键仅有极性键,B错误;
C.由图可知,存在反应MgOCOOH+H=MgOCO+H2O,C正确;
D.根据图中的反应历程可知,通入的是氢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的是甲烷和水,D正确;
故选B。
13.A
【详解】A.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到右有增大的趋势,但ⅡA族和ⅤA族的元素达到全满或半满状态,所以N、O、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A正确;B.分子中C-H键的键能与C-F键的键能比较,可以根据键长的大小来判断,具体来说就是根据相结合的两个原子的半径来比较,半径越小键能越大,两个化学键都含有C原子,F 原子的半径大于H原子的,所以C-H键的键能大于C-F键的键能,B正确;
C.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5:4,C错误;
D.手性碳原子一定是饱和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基团要是不同的,该有机物中没有饱和的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A。
14.D
【详解】A.NaCl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不选A;
B.N2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故不选B;
C.NH4Cl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选不选C;
D .HCl 是由氢、氧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选D 。
选D 。
15.A
【详解】①s s σ-键与s 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均为轴对称,故错误;
②分子中可以只含σ键,π键不能单独存在,一定要和σ键共存,故正确;
③π键不稳定,易断裂,含有π键的化合物化学性质较活泼,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
④非金属原子常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化学键,两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故正确;
⑤分子中含有共价键,不一定只含有一个σ键,如水分子中含有2个σ键,故错误; ⑥成键的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成键原子间的距离越小,共价键越牢固,故正确; ⑦N 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有三个末成对电子,1个N 原子最多只能与3个H 原子结合形成NH 3分子,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的,故正确;
综上所述①⑤错误,故选A 。
16.D
【详解】A .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一旦配对成键,一般不再与其他原子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故共价键具有饱和性,这一饱和性也就决定了原子成键时最多连接的原子数,A 项正确; B .形成共价键时,为了达到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程度,成键的方向与原子轨道的仲展方向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种成键的方向性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B 项正确; C .成键的方向与原子轨道的仲展方向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种成键的方向性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C 项正确
D .共价键的饱和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无关,D 项不正确;
故选D 。
17.1s 22s 22p 47N≡NCO (CN -)FCAl 铝是金属单质,其它的是非金属单质
【分析】T 为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可知T 为F ;根据X 的L 层p 电子数比s 电子
数多2个可知其L层未充满,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可知X为O;根据Y的最高价氧化物呈两性可知Y为Al;根据Z的L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可知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则Z为N,所以T、X、Y、Z四种元素分别为F、O、Al、N,据此解题。
【详解】(1) X的L层p电子数比s电子数多2个,经分析可知,元素X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
(2)Z原子为N原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因原子核外没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有几个电子就有几种运动状态,所以N原子共有7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3) Z元素形成的单质为N2,其结构式为N≡N;等电子体是指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N2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和10个价电子,故其等电子体有:CO、CN-;(4)元素T为F,F是周期表里非金属元素最强的元素,所以其与氯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F;
A.物质的颜色深浅不同,这是对不同的波长的可见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物质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A不符合题意;
B.氟气由于太活泼,会先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因而不会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不能置换出氯气,无法证明F的非金属性比Cl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氯与氟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呈正价态,说明F对键合电子吸引力更强,说明F元素非金属性更强,故C符合题意;
(5) T、X、Y、Z四种元素的单质分别为F2、O2、Al、N2,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单质的是Al,是因为Al是金属单质,具有金属的性质,其它的是非金属单质,具有非金属的性质。
18.Li2OLi3NBe(OH)2+2H+=Be2++2H2OBe(OH)2+2OH-=BeO2-
+2H2O将BeCl2加热至熔融状
2
态,不能导电,证明BeCl2是共价化合物+→
【详解】(1)Mg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类比迁移,则锂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有Li2O和Li3N, Li2O为主要产物;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Li2O,Li3N;
(2)Be的化合价是+2,铍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Be(OH)2,根据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注意Be(OH)2代表碱时为二元碱, Be(OH)2代表酸时为二元酸,有关离子方程式如下,
表示碱时: Be(OH)2+2H+=Be2++2H2O;表示酸时: Be(OH)2+2OH-=BeO22-+2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e(OH)2+2H +=Be 2++2H 2O ;Be(OH)2+2OH -=BeO 22-+2H 2O ;
(3)共价化合物与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可以知道离子化合物在溶于水或熔化时导电,而共价化合物熔化时不导电,因此可将BeCl 2加热至熔融状态,若不导电则可证明之,
表示BeCl 2的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将BeCl 2加热至熔融状态,不能导电,证明BeCl 2是共价化合物;。
19.:Cl :Cl :⋅⋅⋅⋅⋅⋅⋅⋅
NaClOMgCl 2(熔融)电解Mg+Cl 2 ↑氧化镁的熔点高,耗能大MgCl 2 • 6H 2O 523℃MgO+2HCl ↑ +5H 2O ↑Cl 2+2Br -=Br 2+2Cl -SO 2取少量 B 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HCl 溶液
无沉淀生成,再滴入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含有2-
4SO 吸收尾气中Cl 2、
Br 2、SO 2,防止污染环境
【分析】I.由流程图知,A 为CaO ,B 为Ca(OH)2,操作①是海水晒盐后过滤,操作②为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氢氧化的氢气和氯气,故C 为氯气,③为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已知M 具强氧化性,故M 为次氯酸钠,④是氢气在氯气里燃烧生成氯化氢,故N 是氯化氢气体,⑤是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镁和氯气;
II.关于溴的提取的部分过程:母液中通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通入热空气到含低浓度溴水的混合液中,溴易挥发,利用热空气的加热、搅拌作用吹出溴进入B 装置,再用二氧化硫把溴单质还原为溴离子,B 装置的尾气必须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详解】I. (1)据分析,物质C 和M 均为强氧化性物质,则C 的电子式为:Cl :Cl :⋅⋅⋅⋅⋅⋅⋅⋅,M 的学
化式为NaClO ;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 2(熔融)=电解
Mg + Cl 2↑;
(3)工业制镁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不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镁的原因是氧化镁的熔点高,耗能大;
(4)将氯化镁晶体(MgCl 2·6H 2O)加热到523℃以上,该晶体可以分解得到耐火材料氧化镁和两种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气体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即水,该反应为费氧化还原反应,故另一种
气体为HCl ,则MgCl 2·
6H 2O 在523℃时发生以上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 2• 6H 2O 523=℃MgO + 2HCl ↑ +5H 2O ↑;
II.(1)a 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即氯气,A 装置中通入氯气,把溴离子氧化为溴分子,故离子方程式为:Cl 2+2Br -=Br 2+2Cl -;
(2)反应过程中,热空气把A 中的溴吹入到B 中,反应中B 装置中有2-
4SO 生成,则气体b 的
化学式是SO 2,发生的反应为:2222+
4SO Br 2H O 2Br SO +4H --++=+,是氧化还原反应,要检验B 装置的溶液中含有2-4SO 的方法是:取少量B 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HCl 溶液无沉
淀生成,再滴入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含有2-4SO ; (3)C 中有NaOH 溶液,能与Cl 2、Br 2、SO 2反应得到盐溶液,C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Cl 2、Br 2、SO 2,防止污染环境。
【点睛】
以海水的综合利用为载体,考查了氯、溴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电子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等,熟练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推断的关键。
20.Fe 3CO=C=O 离子
【分析】
根据溶液C 中加入NH 4SCN 溶液,变为血红色的,可推知B 中含有铁元素,
B 为磁性固体,所以B 为Fe 3O 4,无色气体A 为二氧化碳,E 为碳酸氢钠,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 中含有
铁元素和碳元素,A 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B 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所以X 中n(Fe): n(C)=3:
1,故X 的化学式为Fe 3C 。
【详解】
(1)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 中含有铁元素和碳元素,A (CO 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B (Fe 3O 4)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所以X 中n(Fe): n(C)=3:1,故X 的化学式为Fe 3C ,故答案为Fe 3C 。
(2)A 为二氧化碳,CO 2是直线型,结构式为O=C=O ,故答案为O=C=O 。
(3)E 为碳酸氢钠,属于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