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最新版苏教版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1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1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2养成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1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数字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1-10- 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含义和概念-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数字认识游戏:老师用图片或卡片展示数字,让学生快速辨认并报出数字名称。
3. 自由游戏:将一些数字图片和卡片散布在教室里,让学生自由选择数字并报出。
4. 数字接龙:老师说出一个数字,学生要紧接着说出下一个数字。
逐渐增加数字的难度。
5. 数字排列:老师将数字卡片打乱,让学生重新将其排列成从小到大的顺序。
教学评价:- 老师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在游戏中的数字识别能力。
-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对错检查。
第二课:加法概念初步认识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加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通过实物和图形教具,让学生体验加法操作教学步骤:1. 加法定义:老师简单解释加法的概念,以及加法符号"+"的含义。
2. 数字配对游戏:老师准备一些数字牌,让学生通过配对找到能相加等于一定数值的数字。
3. 操作加法教具:老师引导学生使用图形教具进行加法操作,例如使用圆圈图形进行加法运算。
4. 练运算: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算式,并让学生用图形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
5. 游戏练:教师设计一些加法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能力。
教学评价:- 老师观察学生在图形教具操作中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 学生通过游戏练,提高加法计算能力。
第三课:认识几何图形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等- 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教学步骤:1. 几何图形展示:老师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观察、辨认,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图形分类:老师引导学生将几何图形分类,让他们发现相同形状的图形并归类。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5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5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平均分”6、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习平均分1、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精选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学会使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统计。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统计的方法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整理。
能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
3、情感目标:认识到统计的价值,感受到统计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能够使用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
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教师:“今天是孙老师第一天给同学们上课,孙老师非常高兴,你们能告诉老师今天与老师合作的同学有几个吗?”(学生数,并回答:“30个”)教师:“女同学有几个?男同学有几个?”(学生数,回答:“男生有15个,女生有15个)教师:“同学们数的真认真,老师把我们的30位同学分成了八个小组,今天八个小组进行一个比赛,看哪个小组表现得好,就得老师手中的金星,本节课得星最多的将是我们的小擂主。
”二、导入教师:“现在我们这儿的天气已经非常冷了,可是在美丽的海南岛却十分温暖,大家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到哪里的海滨浴场游览一下?”生:“想。
”三、新授1、初次接触师:“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图片)教师:“来到美丽的海南岛,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同学们观察的真是太仔细了,现在你能不能将海滨浴场的游人按照性别,也就是男、女进行分类,数一数男的有几人?女的有几人?”(学生开始动手数,并汇报)教师:“我们一起验证一下。
”(教师指,学生一起数)教师:“男的有15人,女的有14人,那么合计,也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回答:“29人”)教师:“同学们数的真是太仔细了,那你能不能把这些数据填在这样的表格中?”(教师出示幻灯片)教师:“好,拿出表1,开始填,看谁填的好,填的准。
”(学生填表1)教师:“那位同学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学生展示)教师:“这位同学真勇敢,我们给他鼓励一下,哪位同学再上来展示一下?”(随时加星)教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棒了,刚才我们用的这种整理数据的方法,就是统计,也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内容。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克和千克》: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
板书课题。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
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
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3、千克的认识。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全套】

第三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
教学三维目标:
1、 使学生掌握 100 以内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题卡练习
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4+26 35-7 35+6
第 19 页 共 15 页
2、 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 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45+28+16 92-44-23 2、 9+4-6 16-7+8 二、 学习新知 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 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 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2、 探索新知 男生一共折了 38 只, 女生一共折了 42 只, 送给幼儿园 33 只,还剩多少只? 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请学生试算, 并请学生上台板演, 可能会有出 现书写格式的错误,由其他学生对其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评价学生的方 法。比较两种方法, 你发现了什么?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 用你喜欢的方 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 出示试一试
第 15 页 共 15 页
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 能力。 2.在认识图形、 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 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 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 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 除法, 解决简单的乘、 除法实际问题, 求比一 个数多(少) 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 估计物 体(或线段) 长度的过程中, 进行简单的、 有条理的思考, 并尝试表达自 己的思考过程, 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在都是的指导下, 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 图形等知识和方法, 从现实 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 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 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 合适的已知条件, 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 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 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计量单位 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 测量长度, 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 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形 变换的方法, 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 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并在交流中加深体验,提升认识。 (四)情感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 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 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等活动, 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 感受乘法口诀的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第一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8+9+5 7+3+619-6-7 17-9-52、用竖式计算19+27 90-25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朋友们正在折纸船比赛,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这怎么算呢?28+34+232、探索新知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试一试出示试一试:90-25-28=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
还要注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减混合运算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45+28+16 92-44-232、9+4-6 16-7+8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篇

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最新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一)教学方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一:数字71. 引入数字7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描绘数字7的样子和特征。
2. 学惯用圆圈表示数目的方法,练惯用圆圈画出数字7。
3. 补充学习数字1-6,通过练习稳固数字1-7的认识和书写。
单元二:数字81. 引入数字8的概念,观察和描绘数字8的样子和特征。
2. 学习数字8的书写方法,练习正确书写数字8。
3. 通过游戏和理论活动,稳固数字1-8的认识和书写。
单元三:数字91. 引入数字9的概念,观察和描绘数字9的样子和特征。
2. 学习数字9的书写方法,练习正确书写数字9。
3. 通过游戏和理论活动,稳固数字1-9的认识和书写。
单元四:加法1. 引入加法的概念和符号“+”,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和根本原那么。
2. 学惯用详细物品和图形表示加法,练习进展简单的加法运算。
3. 通过游戏和理论活动,稳固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技巧。
单元五:减法1. 引入减法的概念和符号“-”,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和根本原那么。
2. 学惯用详细物品和图形表示减法,练习进展简单的减法运算。
3. 通过游戏和理论活动,稳固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技巧。
单元六:数目的多少1. 引入“少”和“多”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描绘不同数量的物品。
2. 学惯用详细物品和图形表示多少,练习判断物品的多少和相等关系。
3. 通过游戏和理论活动,加深学生对数量的理解和判断才能。
单元七:数的组成1. 引入数的组成概念,让学生观察和描绘数字的组成方式。
2. 学习在数的前后添加数字,练习数的组成和拆分。
3. 通过游戏和理论活动,稳固数的组成和拆分的才能。
单元八:大的数和小的数1. 引入大的数和小的数的概念,让学生比拟不同数字的大小。
2. 学惯用详细物品和图形表示大小关系,练习比拟数字大小。
3. 通过游戏和理论活动,加深学生对数字大小关系的理解和判断才能。
以上为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方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以适当调整和完善。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3篇)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3篇)小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33篇)小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目标:1.德育目标: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合作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_﹪,优秀率达到_﹪,班平均达到_分。
二、数与代数:(一)导入新课1.通过探索两位数加、减的竖式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写法和运算方法。
在操作中探索使两个物体同样多的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2.经历1~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除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1.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在折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之间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
(三)实践活动在“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等活动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1.单元考试7次。
2.作业批改:详批全部次,略批次,查次(详、略只要指作文批改,其余学科均为详批)3.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四)知识体系: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乘法口诀、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并用口诀求积、求商。
②空间与图形——直观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5篇一份互动性的教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教案,教师可以系统地安排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和高效,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黑板上画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2、老师板书:角的初步认识(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放PPT)让学生看图,这几个图形里都有角,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看,这就是角。
放有关学校的情景图的幻灯片让学生找角。
学生一一做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我们现在身边是不是也有很多角呢?同学们找找看,(请学生来指一指。
)学生回答:课桌的角、课本的角、门和窗的角等等。
4、师:同学们找了那么多角,那么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放PPT)边放边说,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再放一遍,老师说顶点,边,边。
然后板书:顶点、边、边。
5、师:我们都知道什么是角,也知道角的各个部分,那么角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同学们看大屏幕(放PPT),同学们看懂了吗?画角时,要先定顶点再画两条边。
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
6、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
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
(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6篇)最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记数单位千。
2、会用千数图表示千与千以内的数。
3、会读千以内的数并登入数位表。
教学重点:1、点图、简图等多种方式表达数。
2、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教学准备:千数图,数位表、投影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体育馆里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A看台上的观众们已再为运动员们“加油”看书P10-11主题图:(1)你估计一下,A看台上坐了多少人?(2)你是怎么数的?(3)有10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座位有什么安排的?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千”(板书课题)二、新授(一)千数图1、把每个人看作一点,每个小区就变成了一张?(百数图)2、有几个百数图?板书:10个百数图就组成了千数图。
3、千数图是由几张百数图组成的?共有几个点?4、小结:一百一百地数,十个百就是一千100、200、300------1000指着千数图,一百一百的数数看。
(二)千数图简图1、如果每次画那么多点,你感觉如何?千数图我们可以用简图来表示。
2、介绍简图:一百用“□”表示、十用“—”表示、一用“.”表示。
例:342(□□□————..)我们书上的页码也都是用数图表来表示的。
3、试一试(用简图表示)2354574、根据简图我们能很明确地知道一个数的组成,有几个□就表示几个百,有几个—就表示有几个十等等。
(三)数位表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说一说它们的位置板书:百十个2、每一位分别表示什么?3、今天我们认识了“千”、依次从右向左第四位“千”位,表示几个千。
出示板书:千百十个4、看表读数说一说几,表示什么?千百十个342567460406(四)读写法1、上面各题对应板书:这就是写数,读做什么呢?板书:三百四十2、下面请你们自己来把上面题的读法写出来,406、460发现了什么?末尾的0不读,而中间的0要读。
3、游戏:同桌合作,一人读数、一人写数。
4、小结:根据读数位表,我们很容易说出数的组成,它是由多少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本班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对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体验。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格子纸片。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师: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过生日)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4,5,6,7,8,9,10,11,12,1,2,2、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呢?(生猜测)教师贴春,夏,秋,冬3、学生欣赏四季景-片。
老师准备了绿,红,黄,白四种颜色的纸卡来分别代表这四个季节。
绿色代表什么?红色呢?-?白色?同桌记一记四季是如何划分的?4、每位同学选代表自己生日的纸卡。
小组内相互检查每人是否拿对了。
5、老师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1、调查准备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调查呢?(生汇报)师:接下来我们就用站排的方法来统计。
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答)2、合作调查。
3、汇报交流三、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打开书90页。
涂一涂。
注意每个小格代表一人。
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自由说四、可能性教学渗透师:老师听说我们班要转来一名新同学,你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呢?说出自己的理由。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条据文书、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一份好的教案应该清晰地规定每堂课的教学步骤,教案应该考虑到多样性和包容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篇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一课题:四位数的写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万以内数的顺序,正确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法则,能够正确迅速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细心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中间、末尾有零的数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数位顺序表、计数器、小黑板、卡片等。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
1、口答:从右边起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学生答后,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数位顺序表)2、教师读数,学生在反馈卡上写下来,然后指名说说你是怎样写的?五百零八七百六十三八百四百五十3、填空。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位数。
(2)一个数是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通过练习使学生知道四位数都是几千的数。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面的知识里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读写法、四位数的读法,今天我们学习四位数的写法。
板书课题:四位数的写法。
2、教学四位数的写法。
(例8)(1)教学1342的写法。
①师生一起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拨上3个珠子,十位上拨上4个珠子,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
a.提问:这个数是多少?怎样写这个数。
b.在千位上拨上一个珠子。
提问:这是一个几位数?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我们写342时,是从哪位写起的,每一位上的数是怎样写的?那么这个四位数又该怎样写呢?自己试试看。
学生在自己的数位顺序中写出这个数,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说出:写三位数342时,从高位(百位)写起,哪位有几个珠子就对着那位写几,所以千位上有一个珠子就对着手位写1,百位上有3个珠子就对着百位写3,十位上有4个珠子就对着十位写4,个位上有2个珠子就对着个位写2,这个数写下来就是1342.(教师板书:1342)c.“1342”这个数写的对吗?指名读“1342”,其他同学看看“一千三百四十二”检查一下是否和例题相符。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苏教(2篇)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苏教一、全册教学内容1、乘法和表内除法(二)包括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有余数的除法;乘除两步计算式题。
2、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3、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认识。
4、直线和线段。
5、万以内的加法。
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万以内数的笔算。
二、教材分析1、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主要学习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有余数的除法,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
表内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是一切整数、小数、分数乘除口算和笔算的基础之一。
学会解答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有助于理解分数、百分数三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同时可为寻求解答有关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的捷经创造条件。
3、分米、厘米、毫米和克的认识。
主要教学这些单位的具体大小,单位间的进率和化聚。
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运用数和量的工具,去进一步认识周围事物,解决实际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4、直线和线段。
主要教学直线和线段的直观认识。
介绍直线和线段的特征。
指导学生量线段的长度和按指定的长度画线段。
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
三、全册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位关系。
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能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掌握加法的笔算法则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能较熟练地进行万以内的加法笔算和百以内的加法口算。
掌握用调换加数位置验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习惯。
4、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厘米、毫米和质量单位克,掌握相邻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化聚。
5、观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6、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倍数关系的三类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42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在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12根小棒、8个圆片、学案、课件等。
教学重点: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让我们跟着乐乐一家去郊游吧!午餐时间,懂事的乐乐主动帮妈妈洗桃。
他洗了6个桃,打算放在2个盘子里。
你们猜乐乐会怎么放呢?师:不着急,先请你们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谁想的分法多?三种不同的分法。
(并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表达)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两份都是3个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5个把6个桃子分成2份,一份2个,另一份4个师:大家给出了三种分法,你们最喜欢哪种?(我猜测,喜欢平均分的最多)师:奇怪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第一种呢?(这样公平、两盘同样多、都是3个、不多也不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添补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师:像这样的分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师:(指着另外两种分法,问:那这两种是平均分吗?生:不是。
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份分得不一样多。
(找两个学生回答)师:也就是平均分必须要求每份分得怎么样?(同样多)教师在同样多的下面划上着重号。
生齐读2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师:那刚才6个桃子我们是怎么平均分的?(每份分3个)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认识平均分》我们把这3个桃作为一份,圈起来,放在一个盘子里。
(师每三个磁铁外面加一个圈○○○ ○○○ )师:乐乐的爷爷想给他出了个问题,6个桃子既然能平均分放到2个盘子里,还可以平均分放到几个盘子里呢?(课件出示问题)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本节课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和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最新版苏教版)9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记住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你们想得奖吗?老师这里有很多智慧星,只要你们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就一定能得到它。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题。
2.引导思考。
看看,每一行有几格?一行中有几颗智慧星,空几格?每行智慧星的个数比10少几?一行是几个9,比10少几?两行是几个9,比20少几……九行呢? 3.分组讨论。
4.汇报讨论结果。
5.填表。
(第80页)(1)学生尝试填表。
(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师出示结果,全班集体订正。
6.让学生观察表中内容,总结规律。
7.刚才小朋友观察讨论得很认真,下面给积极动脑筋的小朋友奖励智慧星。
你认为自己表现得很出色就从盒子里拿一课智慧星。
8.填口诀。
9.集体订正。
10.提问:怎样才能很快记住9的乘法口诀呢?三、尝试练习完成试一试。
你都用哪句口诀?四、巩固练习1.游戏:对口令 2.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五、总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课后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说给好朋友听,回家后也可以将自己所学的本领说给爸爸妈妈听。
简案)月()日总第()课时课题:练习十三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和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1.背9的乘法口诀。
2.师生对口令。
3.生生对口令。
让学生仿照教师的出题方式让同桌对口令、背口诀。
4.第2题,让学生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二、综合练习 1.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比较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也可以在一个乘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另一个乘数的大小来判断等等。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5题请学生读题后联系情境图中的信息进行思考,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完成后组织学生比较这几道的思考过程。
四、课堂总结谈话:在计算乘、除法的时候,要仔细看清数字,选择正确的乘法口诀。
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简案课题:乘法口诀表教学目标:1.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熟记1-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利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些鸽子在干什么?信件太多了,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你知道这些信件应该分别送到哪里去呢?小组讨论一下,看谁的任务完成的最出色!二、整理乘法口诀表 1.让学生先想一想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再仔细观察书上这幅图,想一想,自己打算按照怎样的顺序去填。
2.小组讨论:怎样填写比较快? 3.学生独立填完口诀表。
4.独立思考:你能发现哪些规律? 5.小组内交流,用规律帮助记忆。
6.试着背一背。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出牌游戏(1)规则:同桌各出1-9中的一个数,一起说出这两个数相乘的的积。
(2)学生活动,完成第1题的填空。
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校对。
3.学生同桌进行比赛,完成第3题。
4.指导学生完成第4题。
四、全课总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简案第()周()月()日总第()课时课题: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
2.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计算相关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2.复习同桌两人,一人读题,一人口算,再交换练习。
祝贺你们获得了参加游园会的入场券,请小松鼠为我们带路,快点儿吧!二、新课 1.水果店的水果真多呀!你们听,猴老板正在喊:今天是数学游园会,只要能做出我出的题目,就能免费品尝又大又甜的仙桃呀!快来试试吧!2×3×4同学们,我们来试试,好吗?(1)指导读算式。
提问:谁会读这个算式?(2)尝试计算。
这个算式该怎样算呢?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同时板书,最后引导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你们算得很好!可我还有个题目,你们会吗?36÷4×3指名试读,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你们想到怎样算了吗?同桌讨论。
让学生试着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学“试一试”。
同学们,你们真爱动脑筋。
看看又有谁来了。
小熊要来考考你们了。
48÷6÷2=8×3÷6=指名读题,并写在书上。
3.小结。
小动物给我们出了四道题,每道题都是几步运算,是什么运算?板书: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这种两步计算题该按怎样的顺序计算吗?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完成,指名讲讲每组三道题比较后发现了什么? 2.游戏:夺红旗-“想想做做”第3题。
男同学做左边的5题,女同学做右边的5题,比一比看谁能夺得红旗。
交换题目,再比一次。
简案板书设计教后记第()周()月()日总第()课时课题:练习十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乘除法计算的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乘除法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揭题我们已经学完了表内乘、除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复习表内乘、除法。
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能更加正确、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
二、口诀 1.指名背。
2.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三、乘、除法口算练习 1.请学生在乘法口诀表中找到积是十二的口诀,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再说说积是18、36的乘法算式。
2.完成练习十四第2题。
学生采用游戏方式完成。
3.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
引导学生结合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订正。
4.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集体交流时订正。
学生口答第6题,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复习了乘法口诀和乘、除法计算,在计算时要用准口诀,平时要多加练习,把表内乘、除法算得又快又好。
简案第()周()月()日总第()课时课题:复习(1)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以及相应的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感受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除法(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二、回顾乘法口诀并练习(1)学生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背口诀。
(3)完成复习第1题: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4)完成复习第2题:同桌互动完成。
三、乘除法练习 1.填一填――完成第3题(1)学生们独立完成。
(2)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2.完成第4题。
然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错误评讲。
(3)提问: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三、课堂总结谈话: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乘法口诀和乘、除法的计算,我们发现,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必须熟记口诀,用对口诀。
简案教后记第()周()月()日总第()课时课题:复习(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训练 1.乘法口诀。
2.第6题。
先说说图中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然后独立列式计算。
3.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全班交流时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学生可能列加法算式,也可能列乘法算式,组织比较两种解法的区别和联系。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9题。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2.完成复习第10题。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判断选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最后算出每种船需要的只数,检验上面的判断是否正确。
3.完成第11题。
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四、找规律填数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盆花,找到规律。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其中,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五、课堂小结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