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度高二化学上期期中六校联考试题人教版选修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丘市2009—2010学年度高二化学上期期中六校联考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修④第一章~第三章第二节。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第I 卷 (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
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几种体液和代谢产物的正常pH 如下图所示:其中一定不表现...
酸性的是
A .胃液
B .尿液
C .唾液
D .血液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都能发生
B .放热反应一定比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快
C .若某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放热,则逆反应一定吸热
D .吸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无法自发进行 3.在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一定不.
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量筒 B .搅拌棒 C .容量瓶 D .温度计
4.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新方法,N 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
()()122322N g +6H O l 4NH g +3O g ΔH=+1530kJ mol -⋅。
该反应在
常温常压下能自发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 .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D .该反应是熵减反应
5.已知皮应:()()()222NO g 2NO g +O g 是吸热反应,下列能够正确反映该化学反
应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的是
6.多孔纳米2TiO 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和催化活性,可广泛用做光敏催化剂。
上海市复兴路
隧道的路面上就涂了一层多孔纳米2TiO 光敏催化剂,它能使汽车尾气中50%的NO 和CO 转化为无毒物质,其反应为
()()
()2
TiO 1222NO g +2CO g N (g)+2CO g ΔH=746.6kJ mol --⋅多孔纳米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多孔纳米2TiO 光敏催化剂能加快汽车尾气中NO 与CO 的反应速率 B .该反应中NO 是氧化剂
C .该反应中每消耗2 mol NO ,放出746.6 kJ 热量
D .温度越高,NO 和CO 的转化率越大 7.下列溶液中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7的溶液
B .()(
)
+71
c H =c OH =510mol L ---⨯⋅的溶液
C .(
)
71
c OH =1.010mol L ---⨯⋅的溶液
D .加入酚酞试液呈无色的溶液 8.已知()()()12223
H S g +
O g =X+H O l ΔH=kJ mol 2
a --⋅,1molH 2S 发生该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为硫化氢的燃烧热,则X 为 A .S(s) B .SO 2(g)
C .SO 3(g)
D .SO 3(s)
9.相同温度下,甲溶液的pH=4,乙溶液的pH=5,则甲、乙两溶液中的c(OH -
)之比为 A .10:1 B .1:10 C .2;1 D .1:2
10.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
()()()2232N g +3H g 2NH g ,N 的物质的量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逆反应速率最快的时 刻是
A .t 1
B .t 2
C .t 3
D .t 4
11.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扩大
12.对于可逆反应:223N g +3H g 2NH g ΔH<0,下列说法中不能..
确定该反
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33v NH =v NH 正逆
B .N 2和NH 3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D .单位时间内被还原的N 2与被氧化的H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 13.在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
2C(g),若最初加入的A 和B 都是
4 mol ,10 s 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间段A 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 mol ·L -1·s -1,则平衡后,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8 mol ·L -1 B .1.4 mol ·L -1 C .3.2 mol ·L -1 D .3.6 mol ·L -1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21
NO g +CO g N g +CO g 2
,在不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NO 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1>T 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T 1>T 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 .T 1<T 2,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 .T 1<T 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15.一定条件下,某金属M 与CO 2发生反应:
()()()()2M s +CO g MO s +CO g .该反应在不
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见右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 .增大压强可以提高M 的转化率
C .通入足量的CO 2,M 可以完全转化为MO
D .700℃时,平衡体系中()()2CO CO n n = 16.已知:①()()()121
Zn s +O g =ZnO s ΔH=350kJ mol 2
--⋅ ②()()()121
Hg l +
O g =HgO s ΔH=90kJ mol 2
--⋅ 则反应:()()()()Zn s +HgO s =ZnO s +Hg l 的H ∆等于 A .-260 kJ B .-440 kJ ·mol -1
C .-440 kJ
D .-260 kJ ·mol -1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本题包括6小题。
共52分) 17.(8分)
(1)该实验中影响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2)曲线c 是由实验 (填序号)得到的数据。
(3)反应进行1 min 时,生成氢气最多的是实验 (填序号)。
(4)若要求实验①的反应速率与实验②的反应速率相同(使用的药品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
18.(10分) 为了测定食醋(含3%~5%的CH 3COOH ,其他有机酸忽略不计)中醋酸的浓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配制
0.10 mol ·L -1的NaOH 溶液1 L ; ②取5 mL 食醋稀释至50 mL ;
③取稀释后的食醋10 mL 放入锥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 ④用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
(2)实验分析
请你参与上述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图,NaOH 标准溶液不能盛放在 (填“A ”或“B ”)中,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 溶液时,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由 色变 为 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已达到滴定终点。
③根据步骤⑤中的数据,可求得食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L -1.
④如果锥形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测液润洗,则所测食醋的浓度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问题探究
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测定红醋中醋酸的浓度,为便于观察,首先得对红醋进行脱色处理,你
认为应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
A .SO 2
B .Cl 2
C .活性炭
D .KMnO 4 19.(9分) 一定条件下,在l L 密闭容器中C12(g)、S(g)发生反应(产物只有一种),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
(2)反应进行2 min 时达到平衡,此时Cl 2的平均反应速率v(Cl 2)= 。
(3)反应达到平衡时,S(g)的转化率为 。
20.(8分)
今有下列四种碱溶液:①()
1
c OH =0.01mol L --⋅的
KOH 溶液;②()
1c OH =0.01mol L --⋅的Ba(OH)2溶液;③()
1
c OH =0.01mol L --⋅的氨水;
④1
0.01mol L -⋅的氨水。
(1)溶质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填序号,下同)。
(2)溶液pH 最小的是 。
(3)等体积的四种溶液分别加入盐酸,当恰好中和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用“>”、“<”或“=”把①、②、③、④连接,下同),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阴、阳离子总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
21.(9分) 2009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这向世界传达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
已知反应: ①()()()1211
CO g =C s +
O g ΔH =+110.0kJ mol 2
-⋅ ②()()()1
2222CO g +O g =2CO g ΔH =566.0kJ mol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熵变∆S (填“>”或“<”)0。
(2)有人建议,汽车尾气中的CO 可用催化加热分解的方法来消除(反应①),这一方案在理论上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3)反应②中的2ΔH 是不是CO 的燃烧热? (填“是”或“不是”)。
(4)煤炭的充分燃烧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12 g C(s)完全燃烧生成CO 2(g)时,放出的热量为 kJ(依据反应①、②计算)。
22.(8分) t ℃时,将2 mol A 气体和l mol B 气体充人体积为2 L 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
下反应:()()()2A g +B g C g ΔH<0x ,在2 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中
剩余0.6 mol B ,并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 ·L -1。
计算: (1)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A 的平均反应速率。
(2)x 的值及t ℃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