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金属矿的矿床地壳动力学研究与资源勘查考核试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10.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应力场”对矿床形成有哪些影响?()
A.控制矿床的分布
B.影响矿床的规模
C.决定矿床的形态
D.决定矿床的成矿时代
1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采集的方法包括:()
A.岩心钻探
B.地表采样
C.地下采样
D.水样采集
12.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带”通常与哪些类型的矿床有关?()
A.地壳的上部
B.地壳和上部地幔
C.地壳和下部地幔
D.地幔的上部
16.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以下哪个地质体?()
A.火山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以上都是
17.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检测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1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浅部探测?()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分析常用的技术有:()
A.原子吸收光谱法
B. X射线荧光光谱法
C.放射性测量
D.原子荧光光谱法
6.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幔对流”理论主要解释了哪些现象?()
A.大陆漂移
B.火山活动
C.地震发生
D.矿床形成
7.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依据哪些地质特征?()
11.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无关。()
12.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火山岩地质体。()
13.地球化学勘查中,稀土元素含量是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之一。()
1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震测量主要用于深部探测。()
15.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带”通常与火山活动无关。()
22.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23.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转换断层”对矿床形成的影响包括______和______。
2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采集的方法包括______和______。
2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成果解释需要结合______和______地质信息。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放射性金属矿床地壳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结合实例,说明放射性金属矿床勘查中地球化学勘查和地球物理勘查的具体应用。
3.分析放射性金属矿床成矿预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
4.讨论放射性金属矿床勘查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及其解决方法。
从您提供的题目格式和要求来看,以下是两个案例题的示例: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2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以下哪个地质体?()
A.火山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以上都是
26.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检测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27.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浅部探测?()
放射性金属矿的矿床地壳动力学研究与资源勘查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本试卷旨在考查考生对放射性金属矿床地壳动力学研究与资源勘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勘查技术与方法等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矿化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
B.矿化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
C.矿化与围岩的构造特征差异
D.以上都是
11.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圈定放射性金属矿床异常的指标是:()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12.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深部探测?()
A.重力测量
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是:()
A.铅、锌
B.铀、钍
C.铜、镍
D.金、银
2.地壳动力学研究通常涉及以下哪个领域?()
A.地球化学
B.地质力学
C.地球物理
D.地球生物学
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典型成矿环境是:()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4.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典型成矿环境是______。
4.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______。
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是______。
6.矿床成因研究中,与放射性金属矿床关系不大的是______。
7.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岩石圈”是指______。
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______原则。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13.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圈定放射性金属矿床异常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1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应用领域包括:()
A.深部探测
B.浅部探测
C.中深部探测
D.地表探测
15.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壳热流”与哪些地质现象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22.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2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中深部探测?()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24.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壳厚度”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C.放射性强度增加
D.硫化物含量增加
1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成果解释需要结合哪些地质信息?()
A.地层岩性
B.构造特征
C.地球化学特征
D.地球物理特征
19.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转换断层”对矿床形成有哪些影响?()
A.控制矿床的分布
B.影响矿床的规模
C.决定矿床的形态
D.决定矿床的成矿时代
A.阿尔弗雷德·韦格纳
B.爱德华·苏特
C.约翰·杜特
D.赫伯特·亨利·豪斯
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是:()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6.矿床成因研究中,以下哪种类型与放射性金属矿床关系不大?()
A.热液成矿
B.硫化物成矿
C.火山喷发成矿
D.岩浆侵位成矿
7.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19.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板块”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2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样品分析方法最常用?()
A.原子吸收光谱法
B. X射线荧光光谱法
C.放射性测量
D.电化学分析法
21.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幔柱”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硫化物含量
B.脉石类型
C.稀土元素含量
D.放射性强度
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样品采集方法最常用?()
A.岩心钻探
B.地表采样
C.地下采样
D.水样采集
9.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应力场”是指:()
A.地球表面应力分布
B.地下岩石应力分布
C.地球内部应力分布
D.以上都是
1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以下哪个原则?()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13.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带”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1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样品分析方法最常用?()
A.原子吸收Leabharlann 谱法B. X射线荧光光谱法
C.放射性测量
D.电化学分析法
15.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岩石圈”是指:()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28.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转换断层”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29.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样品分析方法最常用?()
A.原子吸收光谱法
B. X射线荧光光谱法
C.放射性测量
D.电化学分析法
16.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常用的样品分析方法。()
17.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幔对流”理论解释了大陆漂移现象。()
1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依据矿化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
19.地球化学勘查中,放射性强度增加通常意味着发现了放射性金属矿床。()
2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成果解释需要结合地层岩性地质信息。()
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磁法测量主要用于浅部探测。()
6.矿床成因研究中,硫化物成矿与放射性金属矿床关系不大。()
7.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岩石圈”仅指地壳的上部。()
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地质构造特征。()
9.地球化学勘查中,矿化元素含量是检测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指标。()
1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表采样是最常用的样品采集方法。()
1.案例题一:
放射性金属矿床勘查案例分析
背景:
某地区地质调查发现,该区域存在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经过初步地球化学勘查,发现某些元素的含量异常。请根据以下信息,分析该矿床的成矿潜力,并提出进一步的勘查建议。
30.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壳热流”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勘查方法包括:()
A.地球化学勘查
B.地球物理勘查
C.地质勘查
A.火山活动
B.地震发生
C.矿床形成
D.地质构造变化
16.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考虑哪些地质条件?()
A.矿化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B.矿化与围岩的物理性质
C.矿化与围岩的构造特征
D.矿化与围岩的成因关系
17.地球化学勘查中,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通常表现为:()
A.矿化元素含量增加
B.稀土元素含量增加
D.水文地质勘查
2.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外壳由哪些板块组成?()
A.大陆板块
B.海洋板块
C.火山岛弧板块
D.微板块
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典型成矿环境有哪些?()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火山岩型
4.地壳动力学研究常用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有哪些?()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2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哪些因素?()
A.样品质量
B.分析方法
C.仪器设备
D.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
三、填空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包括______和______。
2.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由______提出的。
A.矿化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B.矿化与围岩的物理性质
C.矿化与围岩的构造特征
D.矿化与围岩的成因关系
8.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9.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有哪些?()
A.重力测量
1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依据______和______地质特征。
19.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圈定放射性金属矿床异常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______和______。
2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应用领域包括______和______。
21.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壳热流”与______和______地质现象有关。
9.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检测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______。
1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最常用的样品采集方法是______。
11.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应力场”是指______。
12.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______地质体。
13.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过程中,地球化学勘查是唯一的方法。()
2.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外壳只有两个大的板块组成。()
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典型成矿环境是火山活动区。()
4.地球化学勘查中,放射性强度是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指标。()
1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15.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带”通常与______类型的矿床有关。
16.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分析常用的技术有______和______。
17.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幔对流”理论主要解释了______和______现象。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10.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应力场”对矿床形成有哪些影响?()
A.控制矿床的分布
B.影响矿床的规模
C.决定矿床的形态
D.决定矿床的成矿时代
1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采集的方法包括:()
A.岩心钻探
B.地表采样
C.地下采样
D.水样采集
12.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带”通常与哪些类型的矿床有关?()
A.地壳的上部
B.地壳和上部地幔
C.地壳和下部地幔
D.地幔的上部
16.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以下哪个地质体?()
A.火山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以上都是
17.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检测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1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浅部探测?()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分析常用的技术有:()
A.原子吸收光谱法
B. X射线荧光光谱法
C.放射性测量
D.原子荧光光谱法
6.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幔对流”理论主要解释了哪些现象?()
A.大陆漂移
B.火山活动
C.地震发生
D.矿床形成
7.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依据哪些地质特征?()
11.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无关。()
12.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火山岩地质体。()
13.地球化学勘查中,稀土元素含量是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之一。()
1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震测量主要用于深部探测。()
15.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带”通常与火山活动无关。()
22.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23.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转换断层”对矿床形成的影响包括______和______。
2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采集的方法包括______和______。
2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成果解释需要结合______和______地质信息。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放射性金属矿床地壳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结合实例,说明放射性金属矿床勘查中地球化学勘查和地球物理勘查的具体应用。
3.分析放射性金属矿床成矿预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
4.讨论放射性金属矿床勘查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及其解决方法。
从您提供的题目格式和要求来看,以下是两个案例题的示例: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2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以下哪个地质体?()
A.火山岩
B.花岗岩
C.变质岩
D.以上都是
26.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检测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27.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浅部探测?()
放射性金属矿的矿床地壳动力学研究与资源勘查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本试卷旨在考查考生对放射性金属矿床地壳动力学研究与资源勘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勘查技术与方法等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矿化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
B.矿化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
C.矿化与围岩的构造特征差异
D.以上都是
11.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圈定放射性金属矿床异常的指标是:()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12.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深部探测?()
A.重力测量
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是:()
A.铅、锌
B.铀、钍
C.铜、镍
D.金、银
2.地壳动力学研究通常涉及以下哪个领域?()
A.地球化学
B.地质力学
C.地球物理
D.地球生物学
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典型成矿环境是:()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4.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典型成矿环境是______。
4.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______。
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是______。
6.矿床成因研究中,与放射性金属矿床关系不大的是______。
7.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岩石圈”是指______。
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______原则。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13.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圈定放射性金属矿床异常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1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应用领域包括:()
A.深部探测
B.浅部探测
C.中深部探测
D.地表探测
15.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壳热流”与哪些地质现象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22.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2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地球物理方法主要用于中深部探测?()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24.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壳厚度”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C.放射性强度增加
D.硫化物含量增加
1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成果解释需要结合哪些地质信息?()
A.地层岩性
B.构造特征
C.地球化学特征
D.地球物理特征
19.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转换断层”对矿床形成有哪些影响?()
A.控制矿床的分布
B.影响矿床的规模
C.决定矿床的形态
D.决定矿床的成矿时代
A.阿尔弗雷德·韦格纳
B.爱德华·苏特
C.约翰·杜特
D.赫伯特·亨利·豪斯
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是:()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6.矿床成因研究中,以下哪种类型与放射性金属矿床关系不大?()
A.热液成矿
B.硫化物成矿
C.火山喷发成矿
D.岩浆侵位成矿
7.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19.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板块”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2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样品分析方法最常用?()
A.原子吸收光谱法
B. X射线荧光光谱法
C.放射性测量
D.电化学分析法
21.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幔柱”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硫化物含量
B.脉石类型
C.稀土元素含量
D.放射性强度
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样品采集方法最常用?()
A.岩心钻探
B.地表采样
C.地下采样
D.水样采集
9.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应力场”是指:()
A.地球表面应力分布
B.地下岩石应力分布
C.地球内部应力分布
D.以上都是
1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以下哪个原则?()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13.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带”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1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样品分析方法最常用?()
A.原子吸收Leabharlann 谱法B. X射线荧光光谱法
C.放射性测量
D.电化学分析法
15.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岩石圈”是指:()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C.磁法测量
D.电法测量
28.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转换断层”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29.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以下哪种样品分析方法最常用?()
A.原子吸收光谱法
B. X射线荧光光谱法
C.放射性测量
D.电化学分析法
16.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常用的样品分析方法。()
17.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幔对流”理论解释了大陆漂移现象。()
1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依据矿化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
19.地球化学勘查中,放射性强度增加通常意味着发现了放射性金属矿床。()
2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成果解释需要结合地层岩性地质信息。()
5.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磁法测量主要用于浅部探测。()
6.矿床成因研究中,硫化物成矿与放射性金属矿床关系不大。()
7.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岩石圈”仅指地壳的上部。()
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地质构造特征。()
9.地球化学勘查中,矿化元素含量是检测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指标。()
1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表采样是最常用的样品采集方法。()
1.案例题一:
放射性金属矿床勘查案例分析
背景:
某地区地质调查发现,该区域存在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经过初步地球化学勘查,发现某些元素的含量异常。请根据以下信息,分析该矿床的成矿潜力,并提出进一步的勘查建议。
30.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壳热流”通常与以下哪种类型的矿床有关?()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风化壳型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勘查方法包括:()
A.地球化学勘查
B.地球物理勘查
C.地质勘查
A.火山活动
B.地震发生
C.矿床形成
D.地质构造变化
16.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考虑哪些地质条件?()
A.矿化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B.矿化与围岩的物理性质
C.矿化与围岩的构造特征
D.矿化与围岩的成因关系
17.地球化学勘查中,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通常表现为:()
A.矿化元素含量增加
B.稀土元素含量增加
D.水文地质勘查
2.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外壳由哪些板块组成?()
A.大陆板块
B.海洋板块
C.火山岛弧板块
D.微板块
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典型成矿环境有哪些?()
A.热液型
B.硫化物型
C.脉状充填型
D.火山岩型
4.地壳动力学研究常用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有哪些?()
A.重力测量
B.地震测量
2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哪些因素?()
A.样品质量
B.分析方法
C.仪器设备
D.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
三、填空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包括______和______。
2.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由______提出的。
A.矿化与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B.矿化与围岩的物理性质
C.矿化与围岩的构造特征
D.矿化与围岩的成因关系
8.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
A.矿化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含量
C.放射性强度
D.硫化物含量
9.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有哪些?()
A.重力测量
18.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依据______和______地质特征。
19.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圈定放射性金属矿床异常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______和______。
2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查的应用领域包括______和______。
21.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壳热流”与______和______地质现象有关。
9.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检测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指标是______。
10.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最常用的样品采集方法是______。
11.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构造应力场”是指______。
12.放射性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通常基于______地质体。
13.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地球化学指标包括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过程中,地球化学勘查是唯一的方法。()
2.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外壳只有两个大的板块组成。()
3.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典型成矿环境是火山活动区。()
4.地球化学勘查中,放射性强度是识别放射性金属矿床的主要指标。()
14.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15.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俯冲带”通常与______类型的矿床有关。
16.放射性金属矿床的勘查中,样品分析常用的技术有______和______。
17.地壳动力学研究中的“地幔对流”理论主要解释了______和______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