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拉布田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拉布田布
摘要】语文是国人必学的一门课程,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领悟中华
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发挥文字教育、文化教育的传承作用。

学生在语文
课程的学习中除了能够实现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锻炼,还可以得到
文笔创作水平的提升。

为了突出与体现写作教学的作用,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学生
写作兴趣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最大化语文写作教学效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兴趣;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184-01
前言
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其与阅读有着密切的联系。

阅读与写作是语
文教育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两项能力,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才能够
做到游刃有余。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系统就十分重视写作教育,为了提高学生创作有效性,良
好的写作习惯和充沛的写作兴趣必不可缺。

为了提高学生写作质量与兴趣,教师就必须不断
地研究和分析,找出与制定适合学生写作兴趣开发的教学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具有很
大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育现状
(一)学生普遍存在畏惧心理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中都会表现出这样的情况即要么没有写作兴趣,要么存在畏惧心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和学生的阅历有限有很大关系,学生缺少词句的积累,所写作的过
程中没有自信心的支持。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时,学生因担心教师的批评,所以才会出现畏惧
的状态与畏惧的心理。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巨大的心理压力无法让学生创
作出优秀的作品,压制了学生的作文创作热情[1]。

(二)教学思路不清晰
教无定法指的是教学有很多方法,每一种方法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不应当拘谨
于某一种方法,忽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

可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存在教学思路
不清晰的问题。

受限于教师个人能力有限。

作文教学只能在照本宣科中结束[2]。

老套、枯燥
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

学生没有能够在课堂中汲取教师传授的
写作经验,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思路。

二、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措施
(一)写作素材与写作思路的开发
教师必须有意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好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和思路,这是创作优秀
作品的重要前提。

当然为了让作文富有生命,充满灵魂。

教师就必须要善于指导学生,使学
生能够从生活中累积经验、累积素材,做好生活素材的记录,这是完成高质量作文的重要前提。

当然多写多练是提高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使学生养成记录日记、随笔写作的好习惯。

将生活琐事记录在日记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作水平。

(二)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使学生
养成喜欢阅读、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过程,阅读是语言输入的步骤[3]。


语文教材本身素材数量有限,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课外资源中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展自
己的视野。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趣味性故事,丰富学生的
阅读量和文字性趣,逐渐形成字词句积累能力。

在积累文字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其他优秀
作家的文章创作方法。

(三)课文例子
我国的语文教材都是在教育工作者精心研究、精心开发下完成制作的,也就是说小学语
文教材本身十分的适合小学生这一年龄段对文化知识的学习。

教师应当善用课文,利用课文
中的内容帮助学生积累与掌握词藻、文章架构。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明白各种字词句的应
用方法。

举例来说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能够发现,这篇课文运用了拟人的
手法,且里面有许多趣味性的字词应用方式。

比如把天空联通太阳一起藏起来,以及它摇着黑尾巴,悠闲地散步。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创作作文时候可以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式,学会这些方法对学生创作作文而言有很突出的帮助作用。

(四)激励式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作文创作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奠定。

很多学生对于作文创作都存在畏惧心理,这正是源自于学生缺少写作信心导致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教师就必须要善用激励的语言,肯定和表扬学生。

使学生能够敢于表达自己。

当然教师也要多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心理变化。

在一步步的引导使学生发现作文创作乐趣,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更强的写作动力。

结语
写作教学中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兴趣,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和能力变化设计教学方法。

当然教师也必须注重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学习亮点。

在恰当的时机予以学生足够的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使学生形成强大的自信心。

当然教师也要为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逻辑能力。

需要了解的是,胸中无墨水下笔就无神。

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并带领学生主动开发生活素材。

这样学生的作品才会富有真情实感,这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8(03):142-143.
[2]宋桂琴.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1):212.
[3]林春凤.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5(33):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