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统编版(五四制)模拟(综合卷)完整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统编版(五四制)模拟(综合卷)完整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
第(1)题
家用电炉的电热丝烧断,剪去一小段后,继续使用,则下列关于电炉的发热功率下列正确的是( )
A.由P=I2R可知,电炉的发热功率减小B.由P=UI可知,电炉的发热功率不变
C
.由可知,电炉的发热功率增大D.由可知,电炉的发热功率无法判断
第(2)题
现代军舰多利用声呐探测水下目标。
图甲是某舰搭载的声呐发出的一列超声波在时刻的波形图,图乙是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
A.超声波遇到大尺寸障碍物可以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舰艇行驶速度越快,声呐发出超声波的频率越大
C.超声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1500m/s
D
.坐标原点处质点在时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2.5×10-6m
第(3)题
如图所示,A、B两球分别用长度均为的轻杆通过光滑较链与C球连接,通过外力作用使两杆并拢,系统竖直放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某时刻将系统由静止释放,A、B两球开始向左右两边滑动。
已知A、B两球的质量均为,C球的质量为,三球体积相同,且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系统从静止释放到C球落地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C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C球落地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D.A球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第(4)题
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一个气泡从恒温水槽内缓慢向上浮起时从水中放出热量
B.水黾可以停留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上的表面张力
C.水对玻璃浸润的原因是附着层内分子间的距离比内部小
D.物体温度升高则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都增大
第(5)题
春耕选种时,常用到图示农具。
风轮扇动恒定风力使种谷和瘪谷都从洞口水平飞出。
结果种谷和瘪谷落地自然分开成两堆。
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
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M处是种谷堆,N处为瘪谷堆
B.种谷和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不相同
C.种谷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种谷飞出口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的速度大些
第(6)题
如图,雄鹰向下扇翅膀获得竖直向上的加速度,这是由翅膀上、下部分的空气对雄鹰的压强差形成的。
设雄鹰上方空气对它向下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F1,下方空气对它向上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F2,雄鹰重力大小为G,则它向下扇翅膀起飞过程中( )
A.F1=G B.F2 =G C.F2=G+F1D.F2>G+F1
第(7)题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原线圈电路中接入正弦交流电压,电流表为理想交流电表。
已知,,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示数之比为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值电阻R2=5Ω
B.开关S闭合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10V
C.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1A
D.开关S闭合时,电路中消耗的总功率为2420W
第(8)题
如图所示,真空中正三角形三个顶点固定三个等量电荷,其中A、B带正电,C带负电,O、M、N为AB边的四等分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M、N两点电势相同
C.正电荷在M点电势能比在O点时要小
D.负电荷在N点电势能比在O点时要大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共4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势能增加
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D.水中的花粉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E.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
第(2)题
如图所示是小齐同学设计的一个能够测量电流的装置,其上部是一根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S的竖直细管,下部是一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L)的容器。
该容器左右两壁为导体,其他各面是绝缘的,其底部与大气相通。
容器内有一个正方形的金属活塞,其边长也为L,可在容器内无摩擦滑动。
活塞下面有一轻质弹簧支撑着,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活塞上部充有密度为ρ的绝缘油(测量过程中细管内始终有绝缘油)。
容器的左右两壁与一电路连接,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电键K闭合前,活塞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则( )
A.闭合电键K后,竖直细管中油柱的上表面会向上移动
B.闭合电键K后,竖直细管中油柱的上表面会向下移动
C.若油柱稳定后上表面变化的高度为x,则回路中的电流为
D.若油柱稳定后上表面变化的高度为x,则回路中的电流为
第(3)题
“物理”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晋朝,泛指事物之理,源于《庄子·天下》中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关于物理思想与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用到了比值定义法
B.重心、合力的概念都体现了等效思想
C.用点电荷来代替带电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D.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运用了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进行合理外推的方法
第(4)题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拴接在一起,竖直静置在水平地面上。
在A的正上方h高处有一质量也为m的物体C,现将物体C由静止释放,C与A发生碰撞后立刻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之后的运动过程中物体B恰好不脱离地面。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C物体碰撞前后瞬间的动量比为
B.碰后A、C整体的最大加速度为g
C.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D.C离A上端的高度
三、填空、实验探究题(本题包含2个小题,共16分。
请按题目要求作答,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 (共2题)
学习小组为研究黑盒a、b两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规律。
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 黑盒
B. 电流表A(0.6A,内阻约 0.5Ω)
C. 电压表 V1(3V,内阻约3kΩ)
D. 电压表 V2(6V,内阻约 6kΩ)
E. 滑动变阻器R(0~20Ω)
F.开关,导线若干
(1)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记录相应的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图线_______。
U/V 1.95 1.73 1.52 1.30 1.100.88
I/A0.180.220.260.300.340.38
(2)将黑盒视为一个电源,根据作出的图线可得黑盒的等效电动势___________ V(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图甲中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_(选填“C”或“D”)。
(4)因电表内阻影响,黑盒等效电动势测量值___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 。
(5)打开黑盒,内部电路如图丙所示,其中电阻R₁=7.5Ω,R₂=7.5Ω,R₃=10.0Ω,电池E(电动势9.0V,内阻不计)。
甲图中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分别与a、b相连,电阻R₄的阻值最接近________
A. 2.0Ω
B. 10.0Ω
C. 50.0Ω
第(2)题
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__mm。
四、计算题(本题包含3小题,共36分。
解答下列各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请将解答过程书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共3题)
第(1)题
如图甲所示,水平正对放置的金属板A和B的距离为d,它们的右端放着垂直于金属板的靶,现在板上加上如图乙所示
的电压,电压的正向值为(A板电势高于B板电势),反向电压值为,且每隔变向1次。
现将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
的粒子束从左侧的中点O以平行于金属板的方向射入两板之间,设粒子能全部打在靶上且所有粒子在间的飞行时间均
为T。
不考虑重力的影响。
(1)试定性分析在时刻从O点进入的粒子,在0~T时间内在垂直于金属板的方向上的运动情况。
(2)在距靶的中心点多远的范围内有粒子击中?
(3)要使粒子能全部打在靶上,电压的数值应满足什么条件?(写出、的关系式即可)
如图所示,水平面固定一足够长的木板,其左侧安装一弹性挡板,M、N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5m,N静止于木板上A处。
某时刻,M以速度v0与N发生弹性碰撞。
N与小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与不板间无摩擦与挡
板之间的碰撞无动能损失。
两物块均可以看作质点,N的速度减为零之前M不会与之发生碰撞。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M与N第一次碰撞后瞬间各自的速度大小v M1、v N1
(2)求物块N从A点向右运动的总距离L;
(3)若将长木板右端抬起,形成倾角为的斜面后固定,并使,其他条件不变。
求第n次碰撞后N上升的高度h
0。
第(3)题
某质量为的汽车从A点出发,沿平直公路行驶,先以恒定的加速度运动一段时间,达到额定功率后以恒定的加速度做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的后以该速度行驶,快到B点时,以加速度制动刚好到B点停下。
已知汽
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时所受阻力f的大小为汽车所受重力的,A点到B点的距离为,汽车额定功率为,重力加速度。
(1)求汽车达到额定功率所用的时间;
(2)求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