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竹竿舞》健康教案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竹竿舞》健康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1. 竹竿舞的基本步伐:介绍并练习原地跳跃、前进跳跃、后退跳跃等基本步伐。

2. 节奏感培养:通过竹竿舞的节奏练习,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3. 团队协作能力:分组进行竹竿舞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掌握竹竿舞的基本步伐,能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节奏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感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音乐播放设备、竹竿、地垫。

2. 学具:舞蹈服装、头饰。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教师身着民族服装,带领幼儿跳竹竿舞,激发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参与,体验竹竿舞的基本步伐。

2. 新课导入(10分钟)
(1)教师讲解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并进行示范。

(2)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基本步伐。

3. 例题讲解(10分钟)
(1)教师分组进行示范,讲解前进跳跃和后退跳跃的要点。

(2)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
(1)幼儿分组进行竹竿舞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1)教师邀请各小组进行展示,给予评价和鼓励。

(2)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体验成功喜悦。

六、板书设计
1. 竹竿舞基本步伐:原地跳跃、前进跳跃、后退跳跃。

2. 注意事项:保持节奏感,注意团队协作。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竹竿舞,拍摄视频。

2. 答案:视频作业,展示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团队协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竹竿舞的兴趣浓厚,基本掌握了基本步伐,但部分幼儿节奏感较弱,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竹竿舞表演,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感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身着民族服装,带领幼儿跳竹竿舞,激发幼儿兴趣。

4. 作业设计: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竹竿舞,拍摄视频。

一、教学难点: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和节奏感的培养
1. 基本步伐:
(1)原地跳跃:双脚并拢,膝盖微弯,身体保持平衡,跳跃时手臂自然摆动。

(2)前进跳跃: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随跳跃,交替进行,手臂配合脚步摆动。

(3)后退跳跃:右脚向后一步,左脚跟随跳跃,交替进行,手臂配合脚步摆动。

2. 节奏感培养:
(1)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幼儿感知竹竿舞的节奏。

(2)播放音乐,让幼儿跟随节奏练习基本步伐。

(3)通过拍手、唱歌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1. 团队协作能力:
(1)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共同练习竹竿舞。

(2)角色分工: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练习和表演。

(3)协同合作:幼儿在练习过程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2. 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1)教师身着民族服装,为幼儿营造浓厚的民族氛围。

(2)教学过程中,讲解竹竿舞的起源和发展,让幼儿了解民族传统文化。

(3)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共同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三、实践情景引入
1. 教师身着民族服装,带领幼儿跳竹竿舞,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提前熟悉竹竿舞的动作和节奏,确保示范准确。

(2)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作业设计
1. 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竹竿舞,拍摄视频。

(1)教师详细说明作业要求,确保幼儿和家长明白作业目的。

(2)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选择合适的练习场地。

(3)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讲解过程中,语速适中,发音清晰,确保幼儿能听懂。

2. 语调亲切、热情,用充满感染力的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基本步伐,进行示范,让幼儿初步掌握。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巩固所学内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加强团队协作,提高幼儿的舞蹈水平。

三、课堂提问
1. 在讲解基本步伐时,适时提问幼儿,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

2. 鼓励幼儿提问,耐心解答,帮助他们解决疑惑。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教师身着民族服装的优势,营造浓厚的民族氛围,激发幼儿兴趣。

2. 通过示范和互动,让幼儿迅速融入课堂,积极参与学习。

教案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能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是否注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3. 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是否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和练习。

4.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是否充分。

5.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幼儿是否掌握了竹竿舞的基本步伐,团队协作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6.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家长反馈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