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有丝分裂_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笔记_2017状元笔记_河北衡水中学理科学霸
衡水中学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笔记打印版

(80页)衡水中学高中生物知识点汇总笔记打印版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含量为2a.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注:+表示有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
学霸整理复习资料笔记: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导语】⾼中⽣物对于许多理科学⽣来说不是⼀门简单的学科,因为在⽣物学上有太多的记忆和理解。
如果我们不重视孩⼦,他们就会被抛弃,结果会下降。
所以,当我们学习⽣物学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知道很多知识,⽽且要学会正确的学习。
以下内容是©⽆忧考⽹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中⽣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分⼦与细胞》 1.⽣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态系统→⽣物圈 2.显微镜的使⽤:先低后⾼,不动粗焦(调到⾼倍镜后再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细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略) 5.⼤量元素:C、H、O、N、P、S、Ka、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6.⽔在细胞中以两种形态存在:⾃由⽔(约95.5%)和结合⽔(约4.5%),⼆者可以相互转化。
⽔是⽣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7.⽣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ATP、主要能源物质为葡萄糖、⽣物体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8.糖类由C、H、O组成,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动物))。
9.酶的特点:专⼀性、⾼效性。
激素作⽤的特点是:特异性、⾼效性 10.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 淀粉:碘液——变蓝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沉淀 蛋⽩质:双缩脲试剂——紫⾊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苏丹Ⅳ染液——红⾊ 11.蛋⽩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元素组成:C、H、O、N,⼤多数蛋⽩质还含有S 氨基酸结构通式:必须有⼀个氨基和⼀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个C上 形成:氨基酸分⼦间通过脱⽔缩合形成肽键(—CO—NH—或—NH—CO—,不能省略“—”)相连⽽成。
⼆肽:由2个氨基酸分⼦组成的肽链。
三肽:由三个氨基酸组成。
多肽:n≥3 公式:脱⽔缩合时脱去的⽔分⼦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排列顺序不同 12.核酸:由C、H、O、N、P组成,包括DNA和RNA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碱基类型:A-T,C-G,DNA可被甲基绿染成绿⾊ 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碱基类型:A-U,C-G,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 1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脂质、蛋⽩质、多糖,其中基本⾻架是磷脂双分⼦层 1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生物

专题一㊀走近细胞及细胞的分子组成第1讲㊀走近细胞一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无论是病毒㊁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ꎬ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ꎮ1.病毒的生命活动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ꎬ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ꎬ不能独立代谢ꎬ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ꎮ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单细胞生物类群:原核生物㊁单细胞动物㊁单细胞藻类等ꎮ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ꎬ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ꎬ如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等ꎬ此外还能完成摄食㊁呼吸㊁生长等ꎮ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ꎮ(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ꎬ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ꎮ二㊁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结构层次细胞ң组织ң器官ң系统ң个体ң种群ң群落ң生态系统ң生物圈ꎮ2.相互关系从生物圈到细胞ꎬ生命系统层层相依ꎬ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㊁结构和功能ꎮ3.特殊说明(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ꎮ(2)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ꎮ(3)单细胞生物由单个细胞直接构成个体ꎬ不具有组织㊁器官㊁系统这三个结构层次ꎮ所以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生命系统层次中的细胞层次ꎬ又属于个体层次ꎮ(4)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ꎬ不属于生命系统层次ꎮ但病毒在宿主细胞中能繁殖ꎬ产生与亲代相同的子代病毒ꎬ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ꎬ所以病毒属于生物ꎮ(5)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一个系统ꎬ但不是生命系统ꎮ三㊁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不能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培养病毒,只能用活细胞培养病毒。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关系:群落: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生态系统:群落+无机环境。
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所有层次。
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也属于个体。
熟悉显微镜的结构是理解显微镜使用原理的基础。
衡水中学状元笔记高中•生物机械部分:镜座㊁镜柱㊁镜臂㊁镜筒㊁转换器㊁载物台ꎮ光学部分:目镜㊁物镜㊁遮光器(通光孔)㊁反光镜ꎮ2.目镜㊁物镜的判断以及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的关系ab是物镜(因为有螺纹ꎬ镜头下面的横线代表载玻片)ꎬ放大倍数a>bꎬ且镜头越长ꎬ距离载玻片越近ꎮcd是目镜(无螺纹)ꎬ放大倍数d>cꎮ3.显微镜的使用(1)高倍镜使用步骤:找:低倍镜下找到物像ꎮ移: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ꎮ转:转动转换器ꎬ换高倍镜ꎮ调:调视野亮度ꎬ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ꎮ(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ˑ物镜放大倍数ꎮ如:目镜为10ˑꎬ物镜为40ˑꎬ则放大倍数为:10ˑ40=400倍ꎮ(3)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宽度或长度的倍数ꎮ圆形的话是指放大直径或半径ꎮ(4)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的关系: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变化反比ң放大倍数ꎮ计算方法:个数ˑ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ꎮ如:在目镜为10ˑꎬ物镜为10ˑ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ꎬ数目是20个ꎮ如果目镜不换ꎬ物镜换成40ˑꎬ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ˑ1040=5ꎮ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反比ң放大倍数的平方ꎮ如:在目镜为10ˑꎬ物镜为10ˑ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ꎮ如果目镜不换ꎬ物镜换成20ˑꎬ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㊀20ˑ1020()2=5ꎮ(5)增加视野亮度的方法:换大光圈㊁将平面镜换为凹面镜ꎮ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视野范围物像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的距离高倍镜小大少暗近低倍镜大小多亮远㊀㊀(6)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放大后的倒像ꎬ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ꎮ上下㊁左右均是颠倒的ꎬ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ꎮ物镜越长ꎬ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ꎬ放大倍数越小。
高一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大全

高一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大全有丝分裂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细胞分裂过程,负责维持许多生命现象的正常运行。
了解有丝分裂的知识点对于高一生物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有丝分裂的各个知识点,助你加深对该过程的理解。
一、有丝分裂的概念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将复制自身的染色体,并将其分配给两个新的细胞。
二、前期前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一个阶段,它包括早前期、中前期和晚前期。
在早前期,细胞核开始逐渐消失,染色质开始凝聚成染色体。
在中前期,核仁解体,纺锤体开始形成。
晚前期是前期的最后阶段,染色体更加凝练,纺锤体发育完全。
三、中期中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二个阶段,也称为纺锤体运动期。
在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区域,纺锤体的纤维与染色体上的结构(称为着丝粒)相连。
这些纤维通过运动将染色体分散到两个极端。
四、后期后期是有丝分裂的第三个阶段,它包括早后期和晚后期。
在早后期,染色体到达两个极端,并逐渐展开。
在晚后期,核分裂膜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核,并开始形成细胞膜。
五、末期末期是有丝分裂的最后一个阶段,也称为胞质分裂期。
在这个阶段,细胞膜完全形成,细胞分裂为两个独立的细胞。
同时,细胞质也被平均地分配给每个新的细胞。
六、有丝分裂的重要性有丝分裂是生物体发育和生长的重要过程。
它使有机体能够修复受损细胞、生长和发育新细胞,并参与繁殖过程。
有丝分裂的准确进行确保了每个新细胞都保留了与原细胞相同的基因信息。
七、有丝分裂的调控有丝分裂过程需要严格的调控机制,以确保每个阶段的顺利进行。
这些调控机制包括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减数分裂基因和外界环境信号。
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保证每个阶段按顺序进行。
减数分裂基因则调控着丝粒的结构和功能。
外界环境信号,例如生长因子和DNA受损信号,也会对有丝分裂产生影响。
总结:有丝分裂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细胞分裂过程,通过复制染色体并将其平均分配给新细胞,维持了生命的正常运行。
高二生物细胞分裂重点整理

高二生物细胞分裂重点整理细胞分裂是高二生物学习中的一个关键知识点,它对于理解生命的延续、遗传变异以及生物的生长发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对高二生物中细胞分裂的重点内容进行一番整理。
首先,细胞分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之一,其过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分为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是为细胞分裂做准备的阶段,包括 G1 期(细胞生长和物质合成)、S 期(DNA 复制)和 G2 期(为分裂期做准备)。
分裂期则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此时,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将细胞一分为二。
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通过细胞分裂,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子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则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此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这增加了配子的遗传多样性。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类似,但没有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再次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
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考点解析

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考点解析细胞有丝分裂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考点,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的深入解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长与繁殖过程。
本文将从细胞有丝分裂的定义、过程、重要性以及与遗传相关的内容,对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考点进行解析。
一、细胞有丝分裂的定义细胞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通常发生在体细胞中,其主要功能是使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细胞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连续的过程。
二、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1. 前期:细胞内染色体开始向着体细胞核膜呈扁平状排列,并逐渐缩短、变粗。
同时,纺锤体开始形成,中央体分裂成两个中心粒。
2. 中期:染色体被纺锤体的纤维束均匀地分为两半,移向细胞的两端,并逐渐变得清晰可辨。
此时,纺锤体的纤维束开始与染色体上的着丝粒相连。
3. 后期:染色体完全向细胞极端移动,并排列在细胞平面上。
此时,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粒通过纤维束与纺锤体相链接。
4. 末期:细胞发生质子裂变,形成两个具有完整染色体组的子细胞。
随着质子裂变的进行,两个细胞逐渐分离,最终形成两个独立的细胞。
三、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性细胞有丝分裂是生物体增长和繁殖的基础过程。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能够将遗传物质准确地传递给下一代细胞,确保每个新生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特征。
此外,细胞有丝分裂也能够修复身体组织中的受损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四、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遗传内容细胞有丝分裂在遗传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期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换和重连现象称为染色体交叉互换,这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变异方式,能够增加基因的多样性,提高适应环境较强的个体的出现几率。
此外,细胞有丝分裂还能够保证染色体数量的准确分配,避免染色体异常的出现,从而维持种群的稳定。
综上所述,细胞有丝分裂是高中生物学中重要的考点之一。
通过深入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定义、过程、重要性以及与遗传相关的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细胞生物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记笔记是一种常用的高中课堂学习策略,是培养学习生物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一)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二、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二)(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高中生物必修2笔记(三)(1)细胞周期: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有丝分裂:分裂间期的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期染色体的主要变化为:前期出现;中期清晰、排列;后期分裂;末期消失.特别注意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a.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3)减数分裂:对象: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原始生殖细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细胞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常出现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中,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单体分离.。
生物二(企鹅辅导高中学霸笔记)

本复习资料(生物科目)汇聚多位考入清北复交等985名校的衡中学子高中三年来的全部手写笔记,包含众多高频知识考点以及高考常考题型、易错题型等等,知识范围覆盖分子与细胞(必修1)、遗传与进化(必修2)、环境与稳态(必修3)等必考模块。
希望通过借鉴学霸的笔记资料,能最大程度帮助你把握备考复习方向,提升学习效率,最终实现名校梦想!由于知识点众多,本笔记将分成两个文档来展示,第一个文档主讲高频知识考点(共106页),本文档将讲解剩下的知识考点以及易错题型、常考题型等等(共86页),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4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5-10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1-12 多肽形成过程中的数量计算 .......................................................................................... 12-13 核酸、糖类和脂肪........................................................................................................... 14-18 细胞的结构与跨膜运输................................................................................................... 19-23 多角度比较各种细胞器................................................................................................... 24-25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区别联系 .......................................................................................... 26-29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30-32 细胞的生命历程............................................................................................................... 33-35 高中三年所有常考题型、易错题型 ....................................................................... 36-86。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有丝分裂_减数分裂总结知识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一、过程间期先期中期后期末期时期①变化:达成①出现染色体,①所有染色体①着丝点分裂,① 染色体变为DNA 的复制和②核膜、核仁消的着丝点都整姐妹染色单体染色质,②核有关蛋白质的失,③出现纺锤齐摆列在赤道分开,成为两个膜、核仁重现,合成体板上。
子染色体。
并分③纺锤体消逝,特②结果:每个(染色体特色:②染色体的形别向两极挪动。
④ 在赤道板位点染色体都形成 1. 染色体凌乱态稳固,数目清这样,细胞核内置出现细胞板,两个姐妹染色地散布在细胞晰,是进行染色的所有染色体并扩展成分开单体,呈染色中心邻近; 2.每体察看及计数就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质形态个染色体都有的最正确机遇。
了细胞两极。
细胞壁(一个染色体两条姐妹染色② 染色单体消两个 DNA ,两单体)失,染色体数目个姐妹染色单加倍。
体)先期:膜仁消逝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二、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同样点分裂过程基真同样,染色体、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同样前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由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期不同点末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细胞壁,将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凹陷,将细胞缢期均分为两个子细胞裂成两部分三、有丝分裂的意义有丝分裂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经过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复制的DNA 均匀分别,产生两个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构造与亲代细胞完整同样的子细胞,保证亲代、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固性和连续性。
四、细胞周期(一)细胞在分裂后,因细胞种类或分工不一样,可能出现三种状态:1.持续增殖,如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动物骨髓细胞、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等。
(增殖细胞)2.暂不增殖,但一直保持分裂能力,如肝细胞、肾细胞等。
(暂不增殖细胞)3.高度分化,细胞完整失掉分裂能力。
(不增殖细胞)(二)细胞周期:关于增殖细胞来说,细胞经历生长直至分裂的这一有序过程叫细胞周期,即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个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
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有丝分裂知识点总结
有丝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它是细胞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生物学事件和特征。
下面我将对有丝分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有丝分裂的前期是指细胞开始准备分裂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细胞核开始变得清晰,染色体开始缠绕成染色小体,核仁逐渐消失。
此外,细胞质内的器官也开始逐渐准备分裂所需的物质,比如微管丝和鞭毛等。
接下来是有丝分裂的中期,也称为纺锤体期。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开始排列成一个平面,形成纺锤体。
纺锤体的形成对于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的分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时,细胞质内的微管丝开始连接到染色体的中心粒,使得染色体能够均匀地分离到两个新的细胞中。
最后是有丝分裂的后期,也称为细胞质分裂期。
在这个阶段,染色体已经完全分离到两个新的细胞中,同时细胞质也开始分裂。
最终,原来的单个细胞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每个新细胞都包含了完整的遗传物质和细胞器官。
除了以上三个阶段外,有丝分裂还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注意。
比如,有丝分裂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包括许多蛋白质和酶的参与。
此外,有丝分裂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基础,还是细胞遗传物质传递的基础。
总的来说,有丝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它包括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生物学事件和特征。
有丝分裂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以上总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有丝分裂的知识点。
高三生物笔记知识点

高三生物笔记1酶和ATP1、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实验证实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总之,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等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的酶是RNA。
不能说所有的蛋白质和RNA都是酶,只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才称为酶。
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条件。
2、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p,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由ADP合成ATP所需能量,动物来自呼吸作用,植物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细胞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和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在细胞内ATP含量很少,转化很快,熟悉89页图。
4、构成生物体的活细胞,内部时刻进行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同时也就伴随有能量的释放_和储存_。
故把ATP比喻成细胞内流通着的"通用货币"。
高三生物笔记2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⑴症状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型,导致红细胞不能顺利通过毛细血管聚集在一起,红细胞破裂(溶血),造成贫血。
⑵病因基因中的碱基替换。
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二、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1、基因突变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有: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⑵自然突变(内因)2、基因突变的特点⑴普遍性⑵随机性⑶不定向性⑷低频性⑸多害少利性3、基因突变的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三、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的概念高三生物笔记3细胞分裂细胞增殖是生物的重要生命特征。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知识点_2

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学问点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细胞增殖的主要分裂方式,特点是: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支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无论分裂多少次,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学问点,期望能够关怀大家,欢送阅读!高中生物有丝分裂学问1. 分裂间期——复制与合成该时期时间最长,为分裂期预备了条件,主要完成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由三个阶段组成: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复制期)、G2期(DNA合成后期)。
2. 前期——两消逝、两毁灭、一散乱两消逝:核膜渐渐消逝,核仁渐渐解体。
两毁灭:染色质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这是有丝分裂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分裂过程中毁灭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分裂方式叫有丝分裂,没有毁灭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分裂方式叫无丝分裂。
一散乱:每条染色体具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着,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
3. 中期——一平面、最清楚一平面:与着丝点相连的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心的一个平面上(赤道板)。
最清楚: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清楚可见,是观看和计数染色体的最正确时期。
4. 后期——一分为二染加倍、两极移、两违反一分为二染加倍:后期最大的特点是着丝点一分为二,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变成两条子染色体,因此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两极移、两违反:加倍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完全违反的,每一极的染色体与分裂之前的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是完全违反的。
5. 末期——两消逝、两毁灭、一重建两消逝:染色体渐渐变成细丝状的染色质而消逝,纺锤丝渐渐消逝。
两毁灭:毁灭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
可见,末期的“两消逝两毁灭〞与前期的“两消逝两毁灭〞正好相反。
一重建:在赤道板的位置毁灭了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心向四周扩展,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浅述高中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知识总结及学习方法

浅述高中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知识总结及学习方法高中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下面对这两个知识点做简要总结,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
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结构,也就是染色体,它能帮助细胞有序地进行分裂。
有丝分裂分为五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在前期,染色体开始凝聚成两条同源的姐妹染色单体。
在早期,细胞核膜开始消失,起源于一个区域的微管(纺锤丝)开始出现。
在中期,纺锤丝将染色体线性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区域。
在晚期,染色体开始分离为两组,纺锤丝将其位置移动到细胞的两端。
在末期,纺锤丝消失,细胞核膜重新形成,染色体完全分离成两份。
有丝分裂通常发生在体细胞中。
无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参与的一种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原核无丝分裂和真核无丝分裂。
原核无丝分裂是发生在原核生物(如细菌)中,通过细胞膜向内褶皱形成分裂产物。
真核无丝分裂发生在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中,细胞质和细胞核分裂的过程是分离的。
相对于有丝分裂,无丝分裂的分裂速度更快,但也容易导致错误的染色体分离和细胞质不均匀分配的问题。
1.理论学习:阅读教科书、参考书籍和科学杂志,了解有关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调控机制。
将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
2.实验观察:参与生物学实验课程,亲自观察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现象。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跟踪,有助于加深对分裂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3.图表绘制: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关键步骤和特点以图表形式呈现,比如流程图、示意图等。
图表的绘制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分裂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4.交流讨论:与同学和老师一起讨论有关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问题,互相分享理解和经验。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方式,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学习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需要理论学习和实践观察相结合,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