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合集下载

地震烈度计算

地震烈度计算

地震烈度计算简介地震烈度是度量地震的强度的一种指标,它描述了地震对人类、建筑物和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地震烈度的计算是地震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烈度计算可以了解地震以及其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本文将介绍地震烈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基本原理地震烈度是根据人们对地震影响的主观感受来进行评估的,主要依据震感和破坏情况来判断地震烈度等级。

地震烈度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灾害状况调查和震源参数测定,通过对照标准烈度表的描述和统计数据,进行目测或测量,进而确定地震烈度等级。

地震烈度等级地震烈度一般采用中国地震局提出的十二度烈度表进行评估,烈度等级由I度到XII度共分为12个等级。

•I度:无感地震,仅少数人能感到震动。

•II度:见证地震,经过震感能够确定为地震。

•III度:较为明显,室内的部分物体会晃动。

•IV度:室内的大部分物体能够晃动,户外的少数人能够感觉到。

•V度:大部分人能够感受到震动,部分低矮建筑物会出现破损。

•VI度:许多人会惊慌失措,房屋会出现轻微破坏。

•VII度:许多人会逃离建筑物,房屋会出现中度破坏,部分山体会发生滑坡。

•VIII度:房屋的大部分会出现破坏,桥梁会塌陷,山体会出现滑坡。

•IX度:树木和建筑物会被破坏,山体会发生岩崩。

•X度:大范围的破坏,大部分建筑物会倒塌。

•XI度:几乎所有建筑物会被毁坏。

•XII度:地面会出现破裂和错动。

地震烈度计算方法地震烈度计算是通过对照调查和测定的数据,采用专业的表格和工具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的。

根据地震烈度的定义和特征,计算的主要步骤包括:1.确定地震烈度等级的标准和描述。

2.收集震感调查和破坏情况调查的数据。

3.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

4.根据烈度等级的描述和统计数据,判断地震烈度等级。

地震烈度计算可以采用目测法和测量法两种方法,其中目测法是通过主观感觉判断地震烈度等级,测量法是利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地震进行实时测量和数据记录。

注意事项在进行地震烈度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震中附近的人群应尽快撤离,确保人身安全。

抗震烈度的划分

抗震烈度的划分

抗震烈度的划分
抗震烈度的划分是指将地震的振动强度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测定,以此来衡量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承受能力。

抗震烈度划分是基于地震学和工程学的知识而建立的,并具有国际公认的标准和规范。

抗震烈度的划分通常采用烈度等级来表示,其数量越大代表地震的震级越强。

国际上通用的地震烈度划分标准是梅加-艾滋利烈度评分标准(MSK),其等级从1到12,其中1级是最轻微的地震,而12级代表极度破坏性的地震。

同时,也有一些其他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抗震烈度划分标准,如我国采用了中国地震烈度标准(GB/T 17742-2008),该标准将抗震烈度分为10个等级,其中等级1代表微震,等级10则代表极烈地震。

不同的抗震烈度等级需要采取不同的防震措施,以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一般来说,抗震等级越高的建筑物需要更强的设防标准,例如加固建筑结构、采用防震减灾技术等,以提高建筑物的抵御地震的能力。

此外,在地震发生之前,政府和专业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地震进行预测,以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震措施,减少地震对人类和建筑物的损害。

总之,抗震烈度划分是保障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严
格的标准和规范可以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抵御能力,减轻地震对社
会和个人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抗震烈度划分的学习和理解,增强自身防震意识,提高整个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

地震烈度分级

地震烈度分级

地震烈度分级摘要:一、地震烈度分级的概念与意义1.地震烈度的定义2.地震烈度分级的重要性二、地震烈度分级的依据与标准1.我国地震烈度分级的依据2.地震烈度分级标准三、地震烈度分级的具体等级1.Ⅰ度地震烈度2.Ⅱ度地震烈度3.Ⅲ度地震烈度4.Ⅳ度地震烈度5.Ⅴ度地震烈度6.Ⅵ度地震烈度7.Ⅶ度地震烈度8.Ⅷ度地震烈度9.Ⅸ度地震烈度四、地震烈度分级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应用1.指导救援力量部署2.评估受灾程度3.预测次生灾害五、提高地震烈度分级的准确性和实用性1.科技进步对地震烈度分级的提升2.加强地震监测与预警正文:地震烈度分级是衡量地震强度及其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破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地震烈度的准确分级,可以为地震灾害救援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灾害损失。

本文将围绕地震烈度分级的概念与意义、依据与标准、具体等级以及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震烈度分级的概念与意义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发生时,地表及建筑物等物体所受到的破坏程度。

地震烈度分级是将地震烈度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用以表示地震破坏程度的等级。

地震烈度分级对于评估地震灾害损失、指导救援力量部署、预测次生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震烈度分级的依据与标准我国地震烈度分级的依据是地震烈度表,该表以地震破坏程度为主要指标,结合震源深度、震中距、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地震烈度分为Ⅰ至Ⅸ度,其中Ⅰ度为无感,Ⅸ度为破坏性极大。

三、地震烈度分级的具体等级地震烈度分为Ⅰ至Ⅸ度,其中:1.Ⅰ度地震烈度:无感,仅有轻微震动,不易察觉;2.Ⅱ度地震烈度:人能感受到震动,但无破坏性;3.Ⅲ度地震烈度:室内物品可能出现掉落、破裂等现象,部分建筑可能出现轻微裂缝;4.Ⅳ度地震烈度: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加重,可能出现严重裂缝、局部倒塌等现象;5.Ⅴ度地震烈度:建筑物普遍倒塌,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6.Ⅵ度地震烈度:大规模破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7.Ⅶ度地震烈度:灾难性破坏,大量建筑物倒塌,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8.Ⅷ度地震烈度:毁灭性破坏,大部分建筑物倒塌,灾区生活条件极度恶劣;9.Ⅸ度地震烈度:极其严重,几乎所有建筑物倒塌,灾区生活难以维持。

地震概论10

地震概论10

3.陷落地震
地震概论第8章
由于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 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
地震
天然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
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地震是人工地震。
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 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 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12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二、地震烈度
地震概论第8章
1.地震烈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地震烈度表 3.基本烈度
一个地区未来5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 具有10%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本烈 度。用Ib表示。
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
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
各地区的基本烈度由《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确定。
地震波
地震概论第8章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地方的岩石破裂产生的弹性波。
地震波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 横波(S波) 纵波(P波)
横波特点:周期长、振幅大、
波速慢,100-800m/s
纵波特点:周期短,振幅小,
波速快,200-1400m/s
瑞利波 面波 勒夫波
杂波
面波比体波衰减慢、振幅大、 周期长、传播远。建筑物破坏 主要由面波造成。
§1.5 地震的破坏作用(震害现象)
一、直接灾害:
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 波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 1、地面破坏。
如地面裂缝、错动、塌陷、喷水冒砂等;
地震概论第8章
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 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

地震烈度计算

地震烈度计算

地震烈度计算引言地震烈度是评估地震震感以及震害程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地震产生的振动对人和建筑物的影响,可以定量评估地震的烈度。

地震烈度计算是地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不仅可以为地震预警、震害评估等提供基础数据,还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地震的特征和地震活动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地震烈度计算的一般方法和常用的计算公式。

地震烈度的定义地震烈度是一个描述地震震感和震害程度的定量指标。

它通常采用Mercalli烈度等级(MMI)或短期震感烈度(PGA)来表示。

Mercalli烈度等级是根据地震对人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进行划分的,一般分为12个等级,从I度到XII度。

PGA 是指地震在地表上产生的峰值加速度,通常用单位加速度(gal)表示。

地震烈度计算方法地震烈度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人工观测法和仪器观测法两种。

人工观测法人工观测法是指通过人的主观感受来评估地震烈度。

一般通过采访地震现场的居民、目击者和受震建筑物的居住者等,询问他们的震感和震害情况。

根据不同的地震烈度等级及其典型震感和震害特征,将其分类并加以整理,最终得出地震烈度等级。

仪器观测法仪器观测法是通过地震仪器观测地震波的参数来计算地震烈度。

常用的地震仪器包括地震计、加速度计等。

通过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地震波参数,如震级、震源深度、PGA等,结合震感和震害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地震的烈度等级。

常用的地震烈度计算公式Mercalli烈度等级Mercalli烈度等级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地震波参数和震感特征来确定。

一般来说,地震波的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与震感的强度有关。

根据地震波参数和震感的关系,可以使用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地震烈度计算模型。

短期震感烈度(PGA)短期震感烈度(PGA)是指地震在地表上产生的峰值加速度。

它可以用地震仪器观测到的加速度数据来计算。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PGA:PGA = max(加速度数据)总结地震烈度的计算是地震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震的破坏程度和震感强度。

中国地震烈度表及相关参数

中国地震烈度表及相关参数

中国地震烈度表及相关参数
中国地震烈度表是中国地震学家根据中国地震的特点和历史经验制定
的一种评估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准。

它主要根据地震烈度来划分地震的
强度,以便于对地震灾害进行评估和预测。

中国地震烈度表分为12度,从Ⅰ度到Ⅻ度,每一度代表着不同的烈度范围和破坏程度。

中国地震烈度表的参数包括烈度、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等。

其中,烈度是指地震在地表上产生的破坏程度,是衡量地震灾害的重要指标。

震级是指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是衡量地震强度的重要指标。

震源深
度是指地震发生的深度,是影响地震破坏程度的重要因素。

震中距是
指地震震源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是评估地震烈度和灾害范围的重要
参数。

中国地震烈度表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用于评估地震灾害,还可
以用于地震预测、地震工程设计等方面。

在地震预测方面,中国地震
烈度表可以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活动规律,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
地震烈度和灾害范围,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重要参考。

在地震工程设
计方面,中国地震烈度表可以根据地震烈度和震级等参数,确定建筑
物的抗震等级和设计标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损失。

总之,中国地震烈度表是中国地震学家根据中国地震的特点和历史经验制定的一种评估地震破坏程度的标准,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地震预测、地震工程设计和地震应急救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年整理]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资料讲解

[年整理]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资料讲解

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地震烈度是通过地震时地面的建筑或其它有关物体的反应的一个量,常用人的震感、建筑物反应来衡量,有一个国家专门的烈度表,地震基本烈本烈度是具有一定发生概率的烈度值,表明一个地区发生这个地震烈度的可能性比较大。

至于抗震设防烈度是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要求,它不仅和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有关,还和建筑物本身的要求有有关,甲级、已级、丙级四设防烈度是不同的。

可参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震烈度是发生地震时大地发生的倾斜;地震基本烈度是某一地区多年地震统计的最高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建筑物设计时要满足不低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设计要求.如: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那么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至少为6.当然,有些建筑要求可能是7或8.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题目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发展调查系(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1通信作者__ 杨贺鑫日期:2013 年8月18 日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发展调查作者:杨贺鑫摘要: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

社区建设是城市社区服务深化发展的产物,它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

地震烈度分级

地震烈度分级

地震烈度分级
(实用版)
目录
1.烈度分级的定义与意义
2.地震烈度分级的具体标准
3.地震烈度的评估方法
4.地震烈度分级的应用领域
5.我国地震烈度分级的现状与发展
正文
地震烈度分级是指根据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影响程度,将地震烈度划分为不同级别的过程。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防灾减灾以及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地震烈度分级的具体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I 度:无感地震,仅仪器能检测到;
(2)II 度:微弱感觉,少数人在静止状态下可能察觉;
(3)III 度:室内少数人感到摇晃,悬挂物品轻微摆动;
(4)IV 度:室内大多数人感到摇晃,悬挂物品明显摆动,部分门窗轻微开裂;
(5)V 度:室外感觉明显,门窗晃动,部分墙体开裂,瓦片掉落;
(6 度):室内外破坏明显,墙体开裂,部分房屋倒塌,地面裂缝;
(7 度):严重破坏,大部分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山体滑坡;
(8 度):毁灭性破坏,地表变形,建筑物几乎全部摧毁。

地震烈度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两种:
(1)地震学方法:通过地震波形、震源参数等地震学数据,结合烈度衰减规律,推算地震烈度;
(2)现场调查方法:地震发生后,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建筑物破坏程度、地表现象等判断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分级在我国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防灾减灾、地震保险、地震科学研究等方面。

我国地震烈度分级的现状是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地震烈度分级标准和评估体系,但在地震预警、地震应急响应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基本地震烈度

基本地震烈度

基本地震烈度
基本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破坏程度,它是衡量地震危害性的一种重要指标。

地震烈度分为1至12级,级别越高,破坏性越大。

在我国,地震烈度划分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微震、轻震、中震、重震和大灾。

这些等级是基于地震震级、震中距离、地震波传播介质和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综合划分的。

地震烈度对建筑物、基础设施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地震烈度越高,破坏力越强,造成的损失也越严重。

因此,了解地震烈度的分级标准和影响因素,对于我们提高地震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要提高地震烈度的应对能力,首先需要加强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

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及时发出警报,为民众提供宝贵的时间进行疏散和自救。

其次,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

建筑物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震烈度的影响,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一定的破坏。

此外,各地应根据地震烈度分区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最后,普及地震防灾减灾知识也是提高地震烈度应对能力的关键。

广大民众要掌握基本的地震逃生技巧和自救知识,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降低地震烈度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总之,基本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危害性的重要指标。

抗震等级、烈度等级

抗震等级、烈度等级

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区别1.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

2.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3.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

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

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4.烈度分1-12度。

5.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中强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

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抗震设防烈度是由国家权威机构测定和制定的〔抗震设计标准可查〕;一般情况,取该地区五十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我理解就是;五百年可能发生一次的地震〕。

抗震设防等级是根据建筑所在的地区〔不同地区的设防烈度不同〕和建筑物得高度、建筑物得重要程度、以及结构形式确定的。

其次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建筑抗震等级越高抵抗地震的能力越强。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比方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

地震的基本参数

地震的基本参数

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是指地球内部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通常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引起的,其主要表现为地面晃动、震荡和破坏。

地震的基本参数包括震级、震源深度、震中位置、震源机制和烈度等。

一、震级1. 定义震级是用来描述地震能量大小的一个指标,通常用里氏震级或面波震级来表示。

里氏震级是以地面上某一点记录到的最大振幅为基础计算出来的,而面波震级则是以地面上不同点记录到的振幅差异为基础计算出来的。

2. 计算方法里氏震级计算公式为:Ml=log(A/T)+B(D)+C(H)+D(V)其中,A表示最大振幅,T表示周期,D表示距离,H表示海拔高度,V表示速度衰减系数。

B、C和D都是经验系数。

面波震级计算公式为:Mw=log(A)+1.66log(R)-2.44log(T)-1.5log(Q)-0.00302D+6.1其中,A表示最大振幅,R表示距离,T表示周期,Q表示衰减系数(与速度有关),D表示震源深度。

二、震源深度1. 定义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的位置与地表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km)作为单位。

2. 影响因素震源深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板块运动速度、板块厚度、岩石性质等。

一般来说,浅源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更大。

三、震中位置1. 定义震中是指地震发生的具体位置,通常用经纬度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还会用到海拔高度、地形等信息。

2. 确定方法确定震中位置需要使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多个观测点记录到的地震波到达时间。

通过计算不同观测点记录到的到达时间差异,可以确定地震波传播路径和震中位置。

四、震源机制1. 定义震源机制是指造成地震的力学过程和形变状态,通常用矩张量来描述。

2. 分类方法根据矩张量的不同分布情况,可以将震源机制分为正断层型、逆断层型和走滑型。

正断层型震源机制表示地震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断层破裂;逆断层型震源机制表示地震是由板块相互挤压造成的;走滑型震源机制表示地震是由板块相互滑动而引起的。

五、烈度1. 定义烈度是指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程度,通常用12度来表示。

地震学基础知识

地震学基础知识

地震学基础知识地震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指的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导致的地表震动。

地震通常由地壳的断裂和岩石变形所引起,是地球上能量释放最为剧烈的地质现象之一。

地震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地震学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地震现象的学科而出现。

地震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地震发生的原因、地震现象的传播和地震带来的地表破坏。

地震学家通过收集和分析地震数据,探索和预测地震的可能性和规律。

下面将对地震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1. 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时产生的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方式。

地震波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纵波(P波)和横波(S波)。

P波是最快传播的一种地震波,它在介质中通过压缩和膨胀而传播。

S波是另一种地震波,它以横向振动的方式传播。

地震波不仅能够传播在地球内部,在地表以上也可以传播。

2. 震中和震源地震发生时,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点被称为震源,震中则是地球表面正上方与震源最近的点。

震中是地震波最早到达的地点,因此通常也是地震造成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区域。

3. 震级和震源深度地震的能量释放大小被称为震级。

常用的震级计量方法有里氏震级、面波震级和体波震级等。

里氏震级是最常用的一种震级计量方法,它是根据地震波振幅的对数来定义的。

另外,震源深度是指震中与震源之间的垂直距离。

震源深度的不同会对地表破坏程度产生重要影响。

4.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度地震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对人类造成的影响的一种度量标准。

地震烈度通常是根据地震造成的地表破坏程度和人类体感来评定的。

相比之下,地震震度则是用来描述地震波在特定区域内的能量释放大小的一种度量标准。

地震烈度和地震震度并不完全相同,地震烈度更注重地表破坏,而地震震度则更注重地震波能量的释放大小。

5. 地震带和构造板块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集中发生的区域,也是地震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

地震带的分布与构造板块运动有关。

地球的外部被分成了许多大、小构造板块,这些构造板块之间发生相互运动,导致构造活动和地震的发生。

地震、烈度、峰值加速度

地震、烈度、峰值加速度

地震震级、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动峰值加速度1. 地震的震级地震的震级是相对于某一次具体地震而言的,是根据仪器测试结果衡量某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的来分级的,这个数据是唯一的。

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

震级的原始定义是:在离震中100km处的坚硬地面上,由标准地震仪(摆的自振周期为0.8s,阻尼为0.8,放大倍数为2800倍)所记录的最大水平位移A(单位为μm)的常用对数值M= lgA 。

因为这个震级的定义是1935年里希特所给出的,故称为里氏震级。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微震:M<2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M=2~4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M>5的地震,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强烈地震或大地震:M=7~8的地震。

特大地震:M>8的地震。

2. 地震烈度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不同的地点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说离震中愈远,受地震的影响就愈小,烈度也就愈低。

对于一次地震的影响,随震中距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烈度区。

国家根据地面破坏程度的观察和感觉,人为地划分了12个度,即世界上通用的麦氏烈度表(MM)。

第12度是毁灭性的破坏程度。

但总之,震级和地震烈度都是相对于某一次具体地震而言的。

3. 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基本烈度其实是根据某地区地震的历史等因素综合考虑给定的,那是一种概率评估的结果。

国家根据我国各地区不同情况,给出一个地震基本烈度表,以作为建筑物抗震能力设计的参考,具体见1999年由国家地震局颁布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某地区如果划分的基本烈度大,则同样的建筑物要求的抗震级别就要高一些。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50年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4.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有关的,它根据各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建筑物重要性等确定的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建筑物的取用的抗震设防烈度未必和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一致。

什么是基本地震烈度-

什么是基本地震烈度-

什么是基本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当以地震烈度为指标,按照某一原则,对全国进行地震烈度区划,编制成地震烈度区划图,并作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依据时,区划图可标志烈度便被称之为“地震基本烈度”。

什么叫地震基本烈度?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相继编制了三次地震烈度区划图。

通常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

由于这三代区划图的编图原则不同,因此,各图的基本烈度的定义也不相同。

第一代地震烈度区划图的编制原则:历史地震烈度的重复原则和相同发震构造发生相同地震烈度的类比原则。

这一代的基本烈度被定义为:“未来(无时限)可能遭遇历史上曾发生的最大地震烈度。

”第二代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的基本烈度为:未来一百年一般场地土条件下可能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第二代地震区划图的编制方法称为确定性方法,图中标示的烈度在对具体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时需做政策性调整。

第三代地震烈度区划图,采用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并直接考虑了一般建设工程应遵循的防震标准,确定以50年超越概率10%的风险水准编制而成。

因此,基本烈度被定义为未来50年,一般场地条件下,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区划图的基本烈度也是一般建设工程(即建筑物抗震分类标准中的两类建筑)的设防烈度,也可以叫做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本世纪初以地震动参数为指标编制了地震峰值加速度图、反应谱特征周期图。

并以国家标准颁布施行。

至此,在抗震设防中不再直接应用基本烈度一词。

但抗震设计仍保留地震烈度的概念作为建筑物抗震措施的等级标准。

提出基本烈度这个名词是由已故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于50年代初提出的。

近五十年来,它已为工程界普遍接受并广为使用。

在我国过去和现今的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设防地震大都是以“基本烈度”的形式体现的。

随着地震科学事业的发展,基本烈度的概念未变,但其含义却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通过对基本烈度的由来历史的介绍,以求了解我国设防地震的发展过程。

设计烈度名词解释

设计烈度名词解释

设计烈度名词解释
烈度是地震学中用来描述地震强度的一个术语。

它是通过对地震现场破坏程度的观察和记录来确定的。

烈度的目的是评估地震对人类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了解地震事件的强度和规模。

烈度通常用罗马数字表示,从I到XII级,表示地震影响的程度,从轻微的摇动到毁灭性破坏。

每个级别都有特定的描述和特征,以便能够准确地描述地震的强度。

烈度的评估基于直接观察,包括对建筑物、桥梁、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面的变形、震感和人员伤亡情况。

通常还会考虑目击者的描述和其他间接证据来确定烈度级别。

烈度的评估对于了解地震的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地震学家和地质学家更好地了解地震的地理分布和频率,并为地震风险评估和建筑规范制定提供依据。

此外,烈度评估还可以帮助救援人员和应急人员确定灾区的优先救援和恢复工作。

尽管烈度可以提供对地震影响的定性描述,但它并不是唯一的评估标准。

地震学家还使用震级来量化地震能量的释放,通常使用里氏震级或能量级别来表示。

烈度和震级之间的关系复杂,因为地震的破坏程度和地理条件等因素都会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

总之,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强度和破坏程度的术语。

它通过对地震现场的观察和记录来确定,并提供了对地震影响程度的定性描述。

烈度评估对于了解地震的地理分布、频率和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了解地震烈度和震度的区别

了解地震烈度和震度的区别

了解地震烈度和震度的区别地震是地壳中岩石的运动导致的地球振动现象。

地震的强度可以通过地震烈度和震度来描述,这两个术语经常被人们混淆使用,但它们实际上表示不同的概念。

地震烈度和震度是科学家用来度量地震强度和影响范围的工具,它们对于地震预警和灾害管理非常重要。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来判断的,它主要基于人们对地震所产生的影响的主观感受。

地震烈度分为不同等级,例如日本的日本海洋地震烈度(JMA烈度)和美国地质勘探局的修订麦卡利烈度(MMI)。

这些地震烈度等级根据建筑物损坏、地表破裂、地表位移、震感强度和其他被观察到的现象来评估。

通过分析地震烈度,科学家可以对地震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初步评估。

与地震烈度不同,震度是根据地震记录仪所测得的地震波形参数来评估的。

震度通常用来描述地震波在地球不同位置的振动强度。

它是基于地震记录的短周期波动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来计算的。

震度具有客观性,让科学家能够全面了解地震的能量释放和传播情况。

震度通常由带有加速度计的地震仪所测得,并以Richter震级(ML)或Moment震级(Mw)等方式表示。

虽然地震烈度和震度的测量方式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地震烈度通常与较高的震度相对应,因为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来评估的,而较高的破坏程度通常伴随着较强的地震波传播和较高的震度数值。

了解地震烈度和震度的区别对于地震预警和应急响应至关重要。

地震烈度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地震对建筑物、交通和基础设施的潜在危害,以及可能产生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而震度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地震的能量规模和传播情况,进而提供更准确的地震预测和预警信息。

总结起来,地震强度的测量可以通过地震烈度和震度来描述。

地震烈度主要基于人们对地震影响的主观感受,而震度则通过地震记录仪所测得的地震波形参数来评估。

尽管两者测量方式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了解地震烈度和震度的区别对于地震预警和灾害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地震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

基本烈度的定义

基本烈度的定义

基本烈度的定义
“基本烈度”通常指地震学中的一个概念,用于描述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和人们感知到的地震强度。

它是根据地震对建筑物、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来量化的。

基本烈度通常使用不同的震度标度来表示,最常见的是震度表(Mercalli intensity scale)或改良的Mercalli震度表(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scale,MMI)。

这些标度根据人们对地震影响的感知和破坏程度进行分类,通常采用罗马数字(如I到XII等级)来表示地震的基本烈度。

以下是一些关于基本烈度的主要特点:
1.建筑物破坏程度:基本烈度反映了地震对建筑物和结构的破坏程度。

较低的烈度可能只会导致轻微震感,而较高的烈度则可能引起建筑物倒塌和广泛破坏。

2.人类感知和反应:这一概念也反映了人们对地震的感知和反应。

较低烈度的地震可能只能被少数人感知,而较高烈度的地震则可能在整个地区引起恐慌和恐惧。

3.自然环境的影响:地震的基本烈度也考虑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如地面沉降、土壤液化、山体滑坡等。

基本烈度的评估通常依赖于收集地震发生时的实时报告、研究人员的现场调查和受影响人群的观察。

地震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信息来确定地震的基本烈度,并用于分析地震影响和制定相应的救援和恢复计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常用烈度表的对应关系
表 2.1.1 常用烈度表对照
烈度表


中国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Ⅻ Ⅷ Ⅸ Ⅹ Ⅺ Ⅶ
MM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Ⅻ Ⅷ Ⅸ Ⅹ Ⅺ Ⅶ
欧洲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Ⅻ Ⅷ Ⅸ Ⅹ Ⅺ 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F Ⅰ Ⅱ Ⅲ Ⅳ Ⅴ-Ⅵ Ⅻ Ⅷ Ⅸ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区别
震级和烈度的区别和联系
首先,震级和烈度的含义不同。 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释放能量大小的
级别。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烈度是指某地区受地震影响的强弱或 破坏程度。破坏越严重,烈度就越大。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区别
震级和烈度的区别和联系
其次,确定震级和烈度大小的依据不同。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量度地震释放能量 大小的震级,但一次地震的不同地点有不 同的烈度值。地震烈度受震级、距离、震 源深度、地质构造、场地条件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震源附近的震中地 区烈度最高,称为震中烈度;距震源越远 烈度越低。震中烈度随震级增加而增大, 震级相同时则震源深度越浅震中烈度越高。 烈度只取整数值。
第八章 宏观地震学
——第一节、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地震引 起的地震动及其对人、 人工结构、自然环境影 响的强弱程度,也间接 反映了地震动本身的强 烈程度。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烈度的不同定义
河角广:人体感觉到的某个地点的 地震强度
李善邦:某个地点受地震动影响表 现出的强弱程度
里克特:就某一地点的震动而言 麦德维杰夫:某一地点的地面震动 斯坦伯鲁格:地震影响的随意尺度 纽马克等:地方性的地震破坏度量

日本 0 Ⅰ Ⅱ Ⅲ Ⅳ Ⅴ- Ⅴ+ Ⅵ- Ⅵ+ Ⅶ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的宏观调查
宏观调查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即现场实地调查、 通讯调查和航空摄影。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烈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震灾大小的因素,主要来自地震本身和受震 体二个方面。
(1)地震本身。由于形成震害的三要素是地震强 度、频谱特性、持续时间,所以地震本身主要指以下 几方面:震级、震中距离、震源深度、地震发生时间、 地震类型等。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烈度的影响因素
(2)地震受体因素。主要包含天然环境因素、人为 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①天然环境因素: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场地环境等; ②人工环境: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工业建筑,各类公 共设施,生命线工程以及其他人工建筑物等; ③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城市,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人们的知识水平、抗灾意识、应变能力、科学管理水 平,震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等。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
Ⅰ度 无感 Ⅱ度 室内个别静止的人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静止的人有感,门、窗轻微作响,
悬挂物微动 Ⅳ度 室内多数人有感,室外少数人有感,少数人
惊醒;门、窗作响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 响 Ⅴ度 室内人普遍有感,室外多数人有感,多数人惊 醒;门窗、屋顶、屋架颤动作响,灰土掉落, 抹灰出现微细裂缝不稳的器物倾倒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Ⅵ度 人惊慌失措,仓皇出逃;个别房屋砖瓦掉落,墙体微 细裂缝,有的砖烟囱裂缝掉头;河岸和松散土出现裂 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水。
Ⅶ度 大多数人仓皇出逃;建筑轻度破坏(局部破坏开裂) 但不妨碍使用,大多数砖烟囱中等破坏;河岸出现塌 方,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松散土上地裂缝较多。
Ⅷ度 人摇晃颠簸,行走困难;建筑中等破坏,需要修理, 大多数 砖烟囱严重破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
Ⅸ度 人坐立不稳,行动的人可能摔跤;建筑严重破坏(墙 体龟裂,局部倒塌),修复困难,砖烟囱出现倒塌; 干硬土上有许多裂缝。基岩可能出现裂缝,滑坡塌方 常见。
Ⅹ度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处于不稳状态的人会摔处几尺 远,有抛起感;建筑大部倒塌,不堪修复,基岩上的 拱桥破坏,大多数砖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塌;山崩和 地震断裂出现。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表
烈度表是说明地震烈度的等级划分、评定方 法与评定标志的技术标准。烈度表规定了地震烈 度划分的等级、描述了对应不同烈度的地震影响 和破坏现象,提供了评定烈度的基本方法。
历史上的烈度表曾将烈度划分为8-12档次, 现以12度的烈度划分为主。
烈度表将评定烈度的依据归并为四类:人的 感觉和反应;器物反应;房屋等结构破坏和地表 破坏。Ⅰ-Ⅴ度以人的感觉为主;Ⅵ-Ⅹ度以房 屋震害为主;Ⅺ、Ⅻ度以地表现象为主。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烈度的影响因素
详解
(1)震中烈度和震级的关系 对于我国的破坏性地震,由于震源深度大致在10-
20公里,经过统计发现震级M与震中烈度I0 满足下列 关系:
M=0.58 I0 +1.5 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

中 烈




震级是根据地震台站的仪器记录,按 一定公式推算得出。
地震烈度的大小,是根据地震发生时 人的感觉及室内摆设的动摇情况,以及房 屋和其他建筑物的破坏轻重程度,还有地 面破坏现象等来确定。
第八章地震学基础地震烈度
联系
震级和烈度的区别和联系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有一定联系。烈 度大小与地震震级大小、离震中的远近、 震源深浅、当地的地质构造、场地条件等 因素有关。总的说来,地震震级越大,烈 度越大;距震中越近,震源越浅、烈度也 就越大。
Ⅺ度 建筑毁灭,基岩上拱桥毁坏;地 震断裂延续很长,山崩常见。
Ⅻ度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注: 一般房屋包括用木构架和土、石、砖墙构造的旧式房屋和单层 或多 层的新式砖房。对于质量特别差的和特别好房屋,可根据具体 情况,对表列各烈度的震害程度和震害指数予以提高或降低。 使用本表时可根据地区具体情况作出临时的补充规定。 在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在城镇可以分区进行烈度的评定,但 面积以1平方公里左右为宜。 烟囱指工业或取暖用的锅炉房烟囱。 表中数量词的说明:个别:10%以下;少数:10-50%;多数: 50-70%;大多数:70-90%;普遍:9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