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常识课件.共51页
民族理论常识
②在历史和现实中,生产方式也各有特点;
③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表现出中华各民族异彩纷呈的多样性;
④在信仰方面和精神世界,各民族也是千差万别。
7.我国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原因:
①在我国,由于多民族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民族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仍然存在。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
一。"
②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8.当代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
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属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往往是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现阶段我国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②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交织:
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
0."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
①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第三,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
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意义: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准确把握现阶段中国民族关系的状况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1
2."中华民族的内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ppt课件
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二三)))从从从正提树确高立处执正理行确民民的族族民政族 问题策的的重自观要觉来性性理来来解把认握识
(一)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来把握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对 独立性与特殊重要性。民族问题是否处理得当关系到国家的安 危、社会的治乱、民族的兴衰、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正确处理 好民族问题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制定正确的政策。这就要 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政 策。
(5)人种学(体质人类学)领域的研究
race :种族又称人种,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 共同遗传性状和遗传特征的人群。以肤色、眼色、 眼型、发色、发质、鼻型、嘴唇的厚薄、头型、 脸型等特征划分 。
相关概念: racism 种族主义、racial discrimination种族歧视、racial segregation种族隔 离 、racial cleansing种族清洗、genocide种族灭绝。
希罗多德
2、中世纪西方人对民族的认识
西方中世纪,人们对民族的认识具有浓厚政治色彩,打上了深深 的阶级烙印。封建贵族认为,何为民族?君主和贵族;信奉基督教 的贵族,就是民族。一位历史学家说: “中世纪时,所有西方基督教徒 都属于天主教会, ……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个基督教徒, 其次是 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 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 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 后来, 市民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 台,由于文艺复兴以及宗教改革运动诸因素的影响, 资产阶级思想家 宣称:资产阶级就是民族,资产阶级应当组成民族。民族主义逐渐 有了一席之地, 而当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国内有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法 律时, 民族建立国家的政治理念开始在西欧国家扎下根来。经过漫长 而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形成了地域上产生的民族国家,即一个地域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英法等单民族国家。
民族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 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同时,将进 一步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基 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完善措施
为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 施。首先,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障 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其次,应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 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此外,还应加强 民族地区教育、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提高少数 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同时,应加强民族 团结宣传教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
田野调查法与参与观察法
田野调查法
民族学者亲自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 式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了解研究对象的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参与观察法
民族学者在调查过程中,不仅要收集资料,还要深入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生 活中,通过观察和体验来了解其文化和社会现象。
历史文献法与比较研究法
民族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民族学概述 • 民族文化 • 民族社会 • 民族关系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学研究方法
01
民族学概述
民族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总结词
民族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中不同民族及其族群的历史、文化、 社会、政治、经济、语言、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学科。
详细描述
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的定义与类型
总结词
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 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
详细描述
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既涉及到不 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交往方式,也涉及到社会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为了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 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包括加强民族平等团 结、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 交流互鉴、加强民族法律法规建设等。同时,也需要从 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决民族关系的冲突问题,如加强 民族矛盾调解机制建设、推动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等。
民族理论常识
高中民族理论.民族团结常识学业水平考试辅导第一单元民族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1)共同历史渊源---------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和地域渊源①族体渊源即共同族源,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具有氏族、部落等起源的共同性或同源性。
②地域渊源也可称为共同地域,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区。
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之一。
(2)共同生活方式(3)共同语言(4)共同文化(5)共同心理认同3、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4、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源流、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四个方面。
5、民族形成的条件(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3)经济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
6、民族发展的内容(1)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是民族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
(2)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3)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
(4)民族的人口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优化是民族发展的一种标志。
7、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将自行消亡。
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第二单元民族问题1、民族问题的含义: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2、民族问题的内容--------一个发展,三个关系(1)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自身的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发展。
民族理论(课件)
隐
藏
民族理论解读 社会热点透析 高考真题体验
高效知能检测
菜
单
政治
2.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民族凝聚力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等共同构成综 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属于软实力,是构成综合国力的灵魂所在。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民族凝聚力已经成为衡量一 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2)为什么: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就等 于一盘散沙,就会四分五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 凝聚力,也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凝聚起来的民族才是 强大的民族,团结一致的国家才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②民族 凝聚力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③民族凝聚 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 力量。④民族凝聚力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力 量。 (3)怎么做: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 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 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源。只有团结稳定,才能巩固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只有团结
稳定,才能保护和谐安定的大好局面;只有团结稳定,才能维 护各族群众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民族理论解读 社会热点透析 高考真题体验
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迫切需要
维护和发展好团结稳定的社会环境。
高效知能检测
菜
单
政治
9.遵守宪法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 (1)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必定是高度法治的社会。社会主义法 制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是各民族共同团结 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2)为什么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只有坚决遵守宪法和法律,才能 有效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才能有效维护最广大人 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为促进民族 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和法律保障。 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 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依法打击 暴力犯罪、打击民族分裂活动,是维护法律尊严、伸张公平正义的 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需要,是确保人民生命财 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民族理论PPT展示
佤族是一个农业民族,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因此, 围绕农业生产形成了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定制,发展成为节日。 “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传统的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这天,主人早早起床,准备好过节的酒肉 佳肴。然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的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的搓 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接着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 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之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谷神,敬献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师 和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的消息告知邻里乡亲 们。于是人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 笑语,同享丰收的喜悦。
佤族普遍喜饮酒,喝苦茶。所饮用的酒都是 自家酿制的“泡水酒”。常饮泡水酒不但于身体无害, 反而有益健康。近几十年佤族才开始饮用烧白酒。
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男 子多缠黑色包头,着黑色短衣和宽 脚裤。妇女服饰各地不一,最具特 色的是上穿坎肩式无领无袖贯头衣, 下着筒裙,佩戴银或竹篾制成的头 箍、项圈、项链、腰箍、手镯等首 饰。
按佤族习俗,主妇负责煮饭和分菜。饭熟之
后,把饭盛在一个个大木盘里分给家人,每人盛给 一碗汤菜,如有肉,则每人平均分得一份。全家人 围蹲在主火塘边吃饭,如有外人在场,也分给一份 饭菜。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欢
把菜、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其他地区的佤 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三餐,平时吃二餐。鸡 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现吃现 舂,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 说。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由于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 熟的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的时间也不一样,但过去一般多 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的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的成熟情况选择 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的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 同尝新米,共享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为了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 治县联合决定,把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PPT课件
yujinhe51@ 2013.3
.
1
教学计划
第一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讲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三讲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四讲 期中考试 第五讲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六讲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七讲 总复习 第八讲 期末考试
.
2
第一章 绪论
学习目标:P1
1、了解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2、了解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 3、理解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
3
第一节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 P2 二、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 P2
1、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2、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3、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4、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
7
第二章 民族
学习目标:P9
1、了解正确的民族定义 2、了解民族基本特征 3、理解中国的民族识别
.
8
第一节 民族概念
一、西方民族概念的表述 二、中国民族概念的表述 三、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民族概念的表述 四、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的产生 P11
.
9
第二节 民族基本特征 P13
一、民族的一般特征 P13 其一,共同历史渊源。其二,共同生产方式。其三,共 同语言。其四,共同文化。其五,共同风俗习惯。其六, 共同心理认同。
二、民族识别的依据 P20 1、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一个依据 2、历史依据 3、民族意愿是民族识别的另一个依据 4、就近认同
三、民族识别实践 P22 1、第一阶段(1950-1954年 2、第二阶段(19541965年 3、第三阶段(1978-1987年)4、恢复、更改民族成 分 P24
民族理论.PPT
——民族自治地方一经 建立,未经法定程序, 不得撤消或合并。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主要有 三种类型。一是以一个少数民
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
方;二是以一个大少数民族聚
居区为基础,同时包含几个人
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
地方;三是以两个以上少数民
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
治.地方。
12
第8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机关有权自主安排和使用 本地方财政收入。
——民族自治机关有 权自主发展本地方教 育、科技、文化、卫 生、体育事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 机关有权自主使用和发展 本地方通用的语言文字。
.
16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功能
1、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功能 2、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功能
3、民族区域自治的文化功能
4、实事求是
2、平等原则
5、团结统一
3、法制原则
1955年10月1日,新疆各 族人民欢庆自治区成立
.
6、发展繁荣
7
第8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历史因素和 现实因素的统一
五、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返回章目录
(三)民族因素和 区域因素的统一
(二)政治因素和 经济因素的统一
1952年,中央民族访问团东北内
13 上一页下一页
第8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自治机关的组成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或副主任由实行区域自 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返回章目录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 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 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
民政府和其他组成人员,要尽量
9 上一页下一页
民族常识课件ppt
一、民族平等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民族平等是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构建和谐 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是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一个总原则。
1.含义: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 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 律平等;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 相应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 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 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立法权、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 行权(政治);经济发展权、财政权(经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 使用权、发展教育和民族文化权(文化);管理其他事物。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培养少教民族干部。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P22) 5、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P22)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六、民族语言文字 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数量
达80种以上,在55个少数民族中,回族、满族同 汉族使用同一的汉语;有文字的民族22个,共使 用28种文字。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互通语言的情况 十分普遍。
2.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和社会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 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 望和根本利益所在。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民族理论教育知识点
第一单元民族第一课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民族的含义: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历史渊源——民族起源的族体渊源和地域渊源①族体渊源即共同族渊,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共同具有氏族、部落等起源的共同性或同源性。
共同族源是民族精神联系的纽带,是民族内聚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②地域渊源也可称为共同地域,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居住的地区。
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
(2)共同生活方式①含义:民族的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②地位:是把人们聚拢在一起的纽带,也是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心理形成的物质基础条件。
(3)共同语言①含义: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
②地位: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
(4)共同文化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自己内容和形式特点的文化。
②地位:是把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
(5)共同风俗习惯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
②地位:民族风俗习惯具有群众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是民族相互区别的明显标志。
(6)共同心理认可①含义: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素质。
主要表现为对同一民族的自觉的归属感,包括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
②地位:是团结本民族成员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内聚性、向心性、自识性等特点。
3、民族的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我国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
4、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渊源、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