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合集下载

参考文献及文内引用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及文内引用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及In-text Citation细则一、一般要求1.字号为小四;英文为times new roman, 单倍行距,中文为宋体。

2.各项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得改动。

3.英文排序按照姓氏首字母顺序,中文按照拼音顺序。

英文在上,中文在下。

4.总体文献数量不少于15条,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5条,不能将中文文献标题翻译成英文文献充数。

5. 参考文献的序号1-9之间直接用[1],不需要用[01],序号统一用宋体。

二、各种类型文献引用规范1.专著、论文集、译著、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1] Austin,J.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1962.[2] 姜望琪. 语用学——理论与运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 托马斯·莫尔.戴镏龄译.乌托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4]Baker, Mona. “Contextualization in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mediated events.”[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6, (3): 321-337.[5] 李瑞华. 语用的最高原则——得体[J]. 外国语. 1994,(3): 25-27.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6] Searl.J.R. “Indirect Speech Acts.”[A]. Peter Cole and Jerry Morgan (eds.) Syntaxand Semantic[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 59-82.[7] 姜望琪. 语用学的最新进展[A]. 何自然(编者). 语用学研究第一辑[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12.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5.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9]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特别说明:尽量不要引用没有责任者的和文章名称的电子文献。

论文写作中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论文写作中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论文写作中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在论文写作中,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们不仅使论文内容更加准确和可靠,同时也标明了作者对相关文献的引用和参考,并且帮助读者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因此,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准确、规范,并符合学术规范。

注释格式主要包括脚注和尾注两种形式。

脚注通常位于每一页的底部,而尾注则放置在整篇文章的末尾。

在选择使用脚注还是尾注时,通常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指导要求来决定。

无论是脚注还是尾注,其格式要求都基本相同。

注释一般以数字形式出现在正文中,而相应的解释和注释内容则出现在注释区域。

注释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并且与正文内容相关连贯。

对于参考文献格式,主要有两种常用的标注方式,即著者-日期制和数字制。

著者-日期制是根据作者和出版日期进行标注,如(作者, 出版年份),直接放在正文中。

而数字制则以数字形式出现在正文中,并在参考文献列表中列出对应的文献信息。

无论采用何种标注方式,都需要准确记录并标明出版物的基本信息,如作者、标题、出版年份、出版社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其格式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学位论文、图书等都有相应的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如APA、MLA、Chicago等。

在撰写论文时,应根据具体的学科领域和期刊要求选择正确的参考文献格式,并严格按照格式要求进行标注和编排。

此外,还要注意引用和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写作中,应避免直接使用他人的观点、数据和结论而不标注来源,以免被认为是抄袭和剽窃。

同时,在编写参考文献时,要保证所引用的文献来源是可靠和有权威性的,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水平。

总之,在论文写作中,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合理、规范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能够增强论文的可读性和可信度,帮助读者了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学术诚信和严谨态度。

因此,在写作中务必认真对待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的标注和编排,以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

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

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注释的方法注释的方法有:①夹注,在引文后直接注明出处;②脚注,人称页注,在本页下方注明该页中所引用的出处;③尾注,在全文末尾加注本文曾使用的引文出处。

在使用脚注和尾注时,应按引文顺序标明数码。

注释应注意:①正文中出现的引文注明应与脚注和尾注的一致;②采用夹注时,先后两条引文出处相同时,可注“同上”或“同上书第×页”。

采用脚注和尾注时,出处相同的引文放在一起;③引文系外文资料时,注释中的书名、篇名等可以用原文,也可用译文,但用译文、应注明译者姓名、译文刊载书刊名称,期数或卷数,出版年月等;④引文注释不但可以注明出处,也可对引材料加以解释或说明;还可用加注的形式对正文中某个观点做进一步的阐述,但解释和阐述,必须言简意赅,不要展开过多的论述。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A——文章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参考文献正确格式的写法

参考文献正确格式的写法

参考文献正确格式的写法关于参考文献正确格式的写法一、引文的格式引文的格式可采用文中夹注、脚注和尾注的形式。

MLA和APA格式不采用脚注或尾注,而使用文中夹注的.形式,MLA格式要求标明作者的姓和页数,它们之间没有逗号。

APA要求括号里标明作者姓名、出版日期,引文的其他信息可在参考文献中找到。

1、文中夹注(Parenthetical Citation)1)引文较短时,要用双引号括起来,引文与正文融为一体。

如果作者已在文中出现,注释中就不再列作者的名字。

Hosenfeld found that unsuccessful readers could be taught the lexical strategies of successful readers, confirming Wenden’s observation that“ineffective learners are inactive learners. Their apparent inability to learn is, in fact, due to their not having an appropria te repertoire of learning strategies.”(1985:7)2)当引文较长时(四行或超过四行),引文要另起一段,缩进五个空格,不用引号。

Results supported the notion that learners can be taught to use more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Strategies training wa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in a natural teaching environment with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asks. This indicates that classroom instructions on learning strategies with integrative language skills can facilitate learning(O’Malley et al 1985a: 577).3)多个作者在第二次被提到时可用第一个作者的姓加et al.Finally, information type is based on contrasts such as concrete-abstract, static-dynamic, contextualized-decontextualized (Brown et al.1978).4)引文是翻译材料时要注明最初出版时间和翻译时间。

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标准书写格式

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标准书写格式

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标准书写格式郑国栋编写注释的种类夹注:正文中在需要注释的地方,直接在括号内写明注释的内容。

脚注:把注释内容置于本页下端。

尾注:把注释集中全文或全书的末尾,或一章一节的末尾。

说明:脚注和尾注,应在被注释处的后面加“注码”如用①②③或用⑴⑵⑶,一定要标成右上标,就是让序号在右上方,像x平方(X2)右上角的2。

用word插入自动编号的比较好。

注释较少时,也可用[注],或用米花*标出。

(“注”和“释”含义还是不一样的。

只说明资料出处的叫“注”;对文中的问题需要另有文字说明,但是不便于在正文中表达,需要附加说明,这样的叫“释”。

“注”和“释”常在一起用,因而常称“注释”。

)举例:夹注:地方议会在古罗马时期就存在,实行自治的城市,即自治体(municipia),都有地方议会,议员是选举的(盐野七生著《罗马人的故事VIII·危机与克服》,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281页)。

罗马人在公元43年开始入侵不列颠,把自治制度带到了不列颠,地方议会由任命的行政长官控制。

但是,……注释的书写格式(社会科学常用的一套标准)著作:作者名:《著作名》,某出版社某年版,第某页。

例如:1.《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版,第123页。

2.张蕴岭:《未来10-15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8-103页。

析出文献(引用文集里的文献)标注顺序:著者:《析出篇名》,文集编者,《文集题名》,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例如: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47-266页。

范文澜:《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41页。

刊物:作者名:《文章名》,《刊物名》,某年第某期。

例如:1.吕艳君:《对冷战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战略思考》,《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4期。

文内夹注 和 参考文献 标注法

文内夹注 和 参考文献 标注法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文内夹注1.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未出现在正文内,姓氏应标出,如:Human being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symbol-using animals” (Burke 1966: 3).This point has been argued before (Frye 2001: 178-85).注意:句号在括号后面。

2.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出现在正文内的,夹注内不重复姓氏,如:Frye has argued this point elsewhere (2001: 178-85).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3.同一作者同一年内出版的多篇文献,在不同夹注的相同年份后加“a”、“b”等,以示区别。

加“a”、“b”等的依据是该作者同一年出版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按出版月份排列的前后位置,即排在前面的加“a”,排在后面的加“b”,以此类推。

如:For example, when expressing an opinion a woman would probably say: Well, em, Ithink that golf is kind of boring, don’t you? (Yule 1996a: 89).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4.夹注中包含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各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Halliday stated (1985a, 1985b) that …5.夹注中包含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各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Foreign researchers (Halliday and Hasan 1985a, 1985b; Schiffrin 1987; Hubbard 1989)are among those who contribute greatly in this field.6. 多位作者的一篇文献:Smythe and Jones (2001) found …… as has been shown (Smythe and Jones 2001) …This procedure means that “after a relatively fast translation of the whole text, thetranslator should spend some time reading through the whole TLT and make correctionsand improvements until he or she is quite satisfied with it” (谭卫国and蔡龙权2005:36-7).Modern literary studies have their origin in classic studies (Graff et al. 1995: 19-35).注意:作者为两人的,两人姓氏中间加and;作者为三人以上的,在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后加上et al.,省略其余作者姓氏。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文内夹注1.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未出现在正文内,姓氏应标出,如:Human being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symbol-using animals” (Burke 1966: 3).This point has been argued before (Frye 2001: 178-85).注意:句号在括号后面。

2.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出现在正文内的,夹注内不重复姓氏,如:Frye has argued this point elsewhere (2001: 178-85).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3.同一作者同一年内出版的多篇文献,在不同夹注的相同年份后加“a”、“b”等,以示区别。

加“a”、“b”等的依据是该作者同一年出版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按出版月份排列的前后位置,即排在前面的加“a”,排在后面的加“b”,以此类推。

如:For example, when expressing an opinion a woman would probably say: Well, em, Ithink that golf is kind of boring, don’t you (Yule 1996a: 89).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4.夹注中包含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各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Halliday stated (1985a, 1985b) that …5.夹注中包含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各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Foreign researchers (Halliday and Hasan 1985a, 1985b; Schiffrin 1987; Hubbard 1989)are among those who contribute greatly in this field.6. 多位作者的一篇文献:Smythe and Jones (2001) found …… as has been shown (Smythe and Jones 2001) …This procedure means that “after a relatively fast translation of the whole text, thetranslator should spend some time reading through the whole TLT and makecorr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until he or she is quite satisfied with it” (谭卫国and蔡龙权2005: 36-7).Modern literary studies have their origin in classic studies (Graff et al. 1995: 19-35).注意:作者为两人的,两人姓氏中间加and;作者为三人以上的,在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后加上et al.,省略其余作者姓氏。

本科毕业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本科毕业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

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以MLA格式为主】I 注释(Endnotes and In-text Citations)1.尾注和脚注【文学类论文使用为主】尾注为在正文需详细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①②③……,在全文之后写注文,每条加对应数码, 回行时与上一行注文对齐。

脚注为在正文需详细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1,2,3……,在当页底部写注文。

2.夹注【其他论文使用】某些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无须详细注释者,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号内注明。

1)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出版年份:页码例:Rees said, “As key aspects of …in the process” (241).2 ) 来自专著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格式:作者姓名页码例: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 is that language “bound up with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 (Kramsch 3).3 ) 来自某篇文章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发表年份(无须页码)例:Ernst Rose submits, “The highly spiritual view of the …alike” (1974).4 ) 来自某篇文章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格式: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份(无须页码)例:“Everything rests on the notion that there is such a thing as ‘just’ words – but there isn’t” (Bateson 1972)5 ) 来自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格式:出版年份:引文页码例: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234),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6 ) 来自专著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格式:作者姓名引文页码例: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Robertson 136).Several scholars have studie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cademia in the context of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y teaching . Graff).The authors of Women’s Ways of Knowing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separate knowing “ and “connected knowing” (Belenky et al 100-30)7 ) 来自文章的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份(无须页码)例:It is argued that if communication is to be successful, the people involved need to share the same referential meaning of the words they are using (Byron & Fleming 1999).8 ) 提到某人的观点与姓名:格式:发表年份(紧跟姓名后)例:Peters (1985) proposes that the operation of a rule-based system generates language …9 )提到某人的观点(没有提到姓名):格式:作者姓名发表年份:页码(该观点来自某一页码)例: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dividual learner brings to the learning situation (Rees 1986:32).格式:作者姓名发表年份(该观点来自某一文献)A number of studies do not find texts with long series of Themes that derive from a single semantic field (Thompson 1985; Francis 1989/1990).10 ) 文章提到整本书的书名,不用加注.11) 参考文献中的条目,如没有作者,只列出题目的著作,夹住中只列出题名,保留双引号:Due to air pollution, Egypt plans to move the statue of Ramses II from the main railroad station in Cairo to the west bank of the Nile ( “Ancient Pharaoh Statue”). 12)机构作者:使用机构名称,如太长可以用缩略语,如:The annual report revealed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fundraising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2, hereafter AMNH)…. (AMNH 15)13)多卷本著作:引用多卷本中某一卷,使用作者名+缩写,如:This valuable reference work surveys the major operas of Mozart and Puccini (Newman, vol. 2)如引用多卷本中某一卷中一部分,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卷号:页码。

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

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

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注释的方法注释的方法有:①夹注,在引文后直接注明出处;②脚注,人称页注,在本页下方注明该页中所引用的出处;③尾注,在全文末尾加注本文曾使用的引文出处。

在使用脚注和尾注时,应按引文顺序标明数码。

注释应注意:①正文中出现的引文注明应与脚注和尾注的一致;②采用夹注时,先后两条引文出处相同时,可注“同上”或“同上书第×页”。

采用脚注和尾注时,出处相同的引文放在一起;③引文系外文资料时,注释中的书名、篇名等可以用原文,也可用译文,但用译文、应注明译者姓名、译文刊载书刊名称,期数或卷数,出版年月等;④引文注释不但可以注明出处,也可对引材料加以解释或说明;还可用加注的形式对正文中某个观点做进一步的阐述,但解释和阐述,必须言简意赅,不要展开过多的论述。

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 R——报告 S——标准 P——专利A——文章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文内注释与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文内注释与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参考文献和文内注释格式1.参考文献(references)•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文内夹注中出现的文献才能列入参考文献)。

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

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

•每篇论文至少要查阅15篇(部)左右的参考文献,其中含外文文献。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对文献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英文三位作者后面加“et al”。

•英文文献按作者“姓”的首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按作者“姓”的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英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

•如果某一条文献第一行顶格写,如果超出一行,第一行以下各行悬挂缩进1.5 字符。

(详见下面的例子)•中文文献姓名为(拼音) 姓名+汉字姓名,拼音的“姓”和“名”之间用逗号断开。

(详见下面例子)•英文字体 Times New Roman, 中文字体“宋体”。

•英文期刊名和书名应斜体。

•各类参考文献标识、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1)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⑨数据库[DB] ⑩计算机程序[CP] ⑩电子公告[EB](2)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B.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1)期刊中的文献——作者.年. 题名[J].刊名,卷(期):起止页码.示例:Collins, C. & Trofimovich, P. & White, J. et al. 2009. Some input on the easy/difficult grammar question: an empirical study[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3: 336-353.Hedge, T. 1993. Key concepts in EFL: project work [J]. ELT Journal, 47(3): 275-277.Xia, Jimei夏纪梅.2011.首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决赛述评[J].英语教师(3):2-4.Zhou, Qingrong & Zhang, Zeting & Zhu, Meiwen et al. 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1995.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46(3):317-323.(2)专著——作者.出版年.书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引文页码.示例:Fried-Booth, D. L. 2002. Project Work[M].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apir, E. 萨皮尔.1921/2001. 语言论[M]. 陆卓元,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3)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作者.出版年.题名[C] // 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示例:MacWhinney, B. 2001. Last words [C] // Cenoz, J. & Genesee, F. Trends in Bilingual Acquisi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57-264.Chen,Siqing陈思清.1992.从图式论看阅读的心理过程[C] // 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54-155.(4)学位论文——作者.年份.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示例:Chrisstoffels, L. A. J. 1988.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 The Netherland: Twente University. Chen,Jinmei陈金梅.2000.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5)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Chen,Zhiping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 科技日报,1997-12-12(5).(6)电子文献——作者.日期.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示例:Butler, J. & Tsoulas, G. 2006. Get-passives, raising, and control[EB/OL]./~gt3/recent-mss/getpassives2.pdf.Wan, Jinrou万锦柔.1996.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Wang, Mingliang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EB/OL]./pub/wml.txt/-2.html,1998-08-16/1998-10-04.7.注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通常有注释,注释主要对文章中某些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和解释,一般排在地脚(脚注)或集中列于文末(尾注)参考文献之前。

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夹注以及文献格式

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夹注以及文献格式

英语毕业论文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一、文中夹注格式英语学位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方法、言论必须注明出处,注明出处时应该使用括号夹注的方法,一般不使用脚注或者尾注。

关于夹注,采用APA格式。

〔一〕引用整篇文献的观点引用整篇文献〔即全书或全文〕观点时有两种情况。

1.作者的姓氏在正文中没有出现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Taylor, 1990).2. 作者的姓氏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 (1990).3. 假如作者的姓氏和文献出版年份均已在正文同一句中出现,按APA的标准不需使用括号夹注In a 1990 article, Taylor claims that Charlotte and Emily Bronte were polar opposites, not only in their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ir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or writing.4. 在英文撰写的论文中引用中文著作或者期刊,括号夹注中只需用汉语拼音标明作者的姓氏,不得使用汉字,如:(Zhang, 2005)〔二〕引用文献中详细观点或文字引用文献中某一详细观点或文字时必须注明该观点或者该段文字出现的页码出版年份,没有页码是文献引用不标准的表现。

1.引用一个作者文献〔1〕引用内容在一页内Emily Bronte “expressed increasing hostility for the world of human relationships, whether sexual or social〞(Taylor, 1988, p. 11).〔2〕引用内容在多页上Newmark (1988, pp. 39-40) notes three characteristically expressive text-types: (a) serious imaginative literature (e.g. lyrical poetry); (b) authoritative statements (political speeches and documents, statutes and legal documents, philosophical and academic works by acknowledged authorities); (c) autobiography, essays,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when these are personal effusions).注意在这些例子中引文超过一页时的页码标记方法:APA的标准是(1988, pp. 39-40)。

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

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

一、基本概念(1)“注释”指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注释安排在当页页脚,用带圈数字表示序号,如注①、注②等,注释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2)“参考文献”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一律放在论文尾末,文中设序号[1] ,参考文献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页码置于文中序号之后,例:[1](P12)。

(3)“参考文献”也指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和论文的意思,应在段中或段末设序号[1] ,并在文末注明。

本项与第2项不必分列,交叉排序即可。

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此种情况可以不注明页码。

(4)同一参考文献多次被引用,文末只标一个序号,文中应多次出现同一序号,在文中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所引文献的不同页码或篇名。

(5)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著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集中列于文末;注释则是作者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列于该页地脚(以脚注形式标出)。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注,注释序号则用数字加圆圈标注,位于标点符号之后;若是直接引文,则位于后引号之后。

二、中文参考文献及注释规范(一)、文后参考文献及其随文夹注格式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条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小圆点“.”结束。

引文的起止页码以随文以夹注的形式、用6号宋体标出,其格式为:[序号](p×)。

各类参考文献及其在正文中夹注的格式及示例如下: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M].卷三.[4] 人事部一·叙人[A].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5] 皇甫湜. 皇甫持正文集[M]. 卷四.四部丛刊本.[6] 房玄龄等.晋书·司马彪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7] Chester. The Rise of British Industrial Society[M]. Longman, 1982.以例[6]、[7]为例,其随文夹注格式分别为:[6](p.4142.)、[7](p.289.)。

中文夹注格式

中文夹注格式

中文夹注格式
中文夹注格式通常指的是在文章中插入引用或注释的方式,主要适用于学术论文、书籍、期刊等正式文体的写作。

以下是中文夹注格式的一般规范:
1. 夹注的格式:通常使用圆括号或者方括号,例如:(作者,年份)或者[作者,年份]。

2. 引用文献:在正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观点或数据时,需要注明出处,放在夹注中。

引用文献应该按照先后顺序编号,并使用上标标注。

3. 夹注内容:夹注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包括必要的作者、出版年份以及引文的具体页码等信息。

此外,如果引用的内容过长,超过一页纸的长度,应该将引文放入附录部分,并在文中相应位置加以说明。

4. 引文页码:在夹注中注明引文的具体页码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读者查找原始资料,验证引用的准确性。

5. 排版要求:夹注应该与正文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紧贴在一起,以方便阅读。

同时,夹注的格式应该统一,避免出现多种样式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学术领域或者出版机构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夹注格式要求,因此在进行写作时应该仔细查阅相关的规范或者指南,以确保符合要求。

《社会科学辑刊》关于参考文献、注释和夹注的规定

《社会科学辑刊》关于参考文献、注释和夹注的规定

作者: 《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辑刊
页码: 207-20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摘要:一、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放置于正文后.序号用[1][2][3]……标识.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参考文献的标注格式如下.(一)非连续出版物1.著作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示例:赵景深:《文坛忆旧》,上海:北新书局,1948年,第43页.2.析出文献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去文集责任者.。

文内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

文内引用和参考文献格式

文内文献引用与文后参考文献格式本科毕业论文是一种学术论文,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引用什么文献资料,无论采用何种论文格式,都必须准确、完整地提供引用出处。

否则,就会构成“剽窃”。

引用包括引用别人的概念、措辞、数据、观点等。

某些公认的事实,家喻户晓的谚语、格言等无需标注。

文献引用必须注明出处,这直接反映论文作者对所涉领域的把握和治学态度。

文献引用应遵照下列规范:引用规范:按专业方向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类: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人文科学常用)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社会科学常用)区别在于次序、大小写、缩写、标点等细节上。

我校英语专业本科学位论文撰写统一按APA要求,格式上应做到前后一致。

一、文内文献引用格式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这两种引用方式都要加上相应的注释,用来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

(一)直接引用直接引用指逐字逐句,一字不差,一字不漏地引用。

直接引用可以证明观点或文字的权威性,可以保留所引内容的原始文字,也可以强调所引内容的准确性。

直接引用时,引文要尽可能简短,如果引文过长,即超过半页,要把引文放到附录部分,并在文中说明。

直接引用是引用原话,必须用引号,并且除了标明作者和出版年以外,还要标明具体页码,p.与数字之间有空格,如下所示:Darwin used the metaphor of tree “to express the other form of interconnectedness —genealogical rather than ecological” (Gould, 1989, p. 14).如果在正文中提到你要引用的作者,而且是直接引用,则需紧随其姓氏后用括号标明出版年,然后在引用的引号后用括号标明具体页码,如下所示:Gould (1989) explains that Darwin used the metaphor of the tree of life “to explain the other form of interconnectedness — genealogical rather than ecological—and to illustrate both success and failure in the history of life” (p. 14).直接引用注意事项1、双引号表示直接引语,单引号只用来标注引语中的引语,如下所示:正确:Researchers claim that the “question of indefiniteness does not arise for non-referential noun phrase” (Thompson, 1981, p. 129).错误:Res earchers claim that the ‘question of indefiniteness does not arise for non-referential noun phrase’ (Thompson, 1981, p. 129).2、引语不得使用斜体或粗体来表示。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文内夹注1.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未出现‎在正文内,姓氏应标出‎,如:Human‎being‎s have been descr‎i bed‎as‎“symbo‎l-using‎anima‎l s”‎(Burke‎1966: 3).This point‎has been argue‎d befor‎e (Frye 2001: 178-85).注意:句号在括号‎后面。

2.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出现在‎正文内的,夹注内不重‎复姓氏,如:Frye has argue‎d this point‎elsew‎h ere (2001: 178-85).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3.同一作者同‎一年内出版‎的多篇文献‎,在不同夹注‎的相同年份‎后加“a”、“b”等,以示区别。

加“a”、“b”等的依据是‎该作者同一‎年出版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按出版月‎份排列的前‎后位置,即排在前面‎的加“a”,排在后面的‎加“b”,以此类推。

如:For examp‎l e, when expre‎s sing‎an opini‎o n a woman‎would‎proba‎b ly say: Well, em, Ithink‎that golf is kind of borin‎g, don’t‎you? (Yule 1996a‎: 89).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4.夹注中包含‎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各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Halli‎d ay state‎d (1985a‎, 1985b‎) that …5.夹注中包含‎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各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Forei‎g n resea‎r cher‎s (Halli‎d ay and Hasan‎1985a‎, 1985b‎; Schif‎f rin 1987; Hubba‎r d 1989)are among‎ those‎who contr‎i bute‎great‎l y in this field‎.6. 多位作者的‎一篇文献:Smyth‎e and Jones‎(2001) found‎…… as has been shown‎(Smyth‎e and Jones‎2001) …‎This proce‎d ure means‎that “after‎ a relat‎i vely‎fast trans‎l atio‎n of the whole‎text, thetrans‎l ator‎ shoul‎d spend‎some time readi‎n g throu‎g h the whole‎TLT and make corre‎ction‎s and impro‎v emen‎t s until‎ he or she is quite‎satis‎fi ed with it” (谭卫国an‎d蔡龙权2005: 36-7).Moder‎n liter‎ary studi‎e s have their‎origi‎n in class‎i c studi‎e s (Graff‎et al. 1995: 19-35).注意:作者为两人‎的,两人姓氏中‎间加and‎;作者为三人‎以上的,在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后‎加上et al.,省略其余作‎者姓氏。

本刊文内引文标注、注释及文后参考文献体例

本刊文内引文标注、注释及文后参考文献体例

本刊文内引文标注、注释及文后参考文献体例为尊重他人的著作权,规范本刊体例,请作者在撰写文章时按照以下格式对文内引文进行标注,所引文献详细信息另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一、引文标注文内引文所据文献,应在引文后加圆括号注明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和引文页码,例如:(Newmark,1988:26-33)或(罗列、穆雷,2019:98);合作者为三人及以上的,只标注第一作者,如:(郭宏安等,1997:354)。

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请用分号隔开,如:(郭建中,1999:8-9;李红满,2019:79;刘全福,2019:17;2019:61)。

二、注释本刊统一采用尾注形式。

需对文中特定内容进一步解释或说明的,请在正文相应位置用上角标加上注释号jkl…… 注释内容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如需说明出处,请采用“引文标注”的格式并将相关文献列入“参考文献”,切勿混淆注释与参考文献。

三、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顺序列出,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并依次排序。

文内未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文献不列在参考文献中。

文献类型标志如下:专著[M],论文集[C],专著或文集中析出的文章[A],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其他类型文献[Z]。

示例如下:1. 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外国人名姓在前,名在后).题名(外文书名用斜体)[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Baker,Mon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2nd 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9.2. 论文集、编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外文书名用斜体)[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方梦之.加强对比语言学的研究[A].见杨自检、李瑞华.英汉对比研究论文[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2] Susam-Saraj eva, Sebnem. A “Multilingual” and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A]. In Theo Hermans (ed). 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I, 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C].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19.3. 期刊、报纸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期刊或报纸题名(外文出版物用斜体),年(期).例:[1]朱湘军.从权力与话语看翻译之强势[J].外国语,2019(6).[2]梁羿.关于鲁迅书法评价的认识[N].书法导报,2019-3-26.[3]Venuti, Lawrence. Translating Derrida on Translation: Relevance and Disciplinary Resistance [J]. The Yale Journal of Criticism, 2019(2).4.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纯网络文献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可省略).[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论文正文和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怎么写_论文格式_

论文正文和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怎么写_论文格式_

论文正文和文后参考文献的标注怎么写1、参考文献标注位置一般而言,从内容安排上看,一篇学术论文通常包括题名、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部分,按规范要求,正文中可标注参考文献,注码直接标引在所引内容后。

下面以具体实例进行分析:(1)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之后的右上角。

示例如下:例1 Ghosh和Mitra[2,3]认为,极端黑洞的熵依赖于……(2)正文未指明作者姓名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相关引用部分的右上角,标注应尽可能靠近有关引文。

这种标注可以标注在句中,也可以标注在句末;可以标注单篇文献;也可以标注多篇文献。

如一篇文献在论文中多处引用时,以第一次出现的序号为准;在同一处同时引用多篇文献时,文献序号应放在一个方括号内,其序号按增序排列。

文献序号不连续时,用逗号分隔;连续时,文献序号不必一一列出,只标注起止序号,用连接线“—”连接。

示例如下:例2 要达到1:5万制图、高程中误差6 m (1σ)要求[2]并不容易,即使是技术很发达的国家也经历了相当艰难的研发过程[3—5]。

(3)正文直接述及序号,即文献作为句子的组成部分时,文献序号不用角码标注,与正文并排。

引用多篇文献的标注方法同上。

正确示例如下:例3 文献[8]专门讨论了广义岭估计的精度随条件数变化的情况。

例4 文献[1,13]分别利用In SAR技术获取了玉树地震的同震地表形变场。

例5 相应控制方程参看文献[2—3]。

例6 价格不对称及不同供应链间的相互竞争被文献[2,4,8]提出。

对于以上三种格式,有些期刊的标注方法比较混乱,例如:例7 脑内多巴胺释放的增加是衡量尼古丁又到奖赏效应非常重要的指标[20,21]。

例8 A型流感病毒NSI蛋白在抗INF介导的宿主抗病毒免疫反应中是一个独立因子。

例9 基于粒子滤波的单通道盲分离算法[1]~[4]与基于PSP的盲分离算法[5]性能都接近最优。

例10 Such as active platform[1,2],“dina” [3,4],continentalmargin activity[5—7]。

文内注释与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文内注释与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参考文献和文内注释格式1.参考文献(references)•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

•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文内夹注中出现的文献才能列入参考文献)。

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

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

•每篇论文至少要查阅15篇(部)左右的参考文献,其中含外文文献。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对文献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英文三位作者后面加“et al”。

•英文文献按作者“姓”的首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按作者“姓”的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列。

•英文文献在前,中文文献在后。

•如果某一条文献第一行顶格写,如果超出一行,第一行以下各行悬挂缩进1.5 字符。

(详见下面的例子)•中文文献姓名为(拼音) 姓名+汉字姓名,拼音的“姓”和“名”之间用逗号断开。

(详见下面例子)•英文字体 Times New Roman, 中文字体“宋体”。

•英文期刊名和书名应斜体。

•各类参考文献标识、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1)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⑨数据库[DB] ⑩计算机程序[CP] ⑩电子公告[EB](2)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B.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1)期刊中的文献——作者.年. 题名[J].刊名,卷(期):起止页码.示例:Collins, C. & Trofimovich, P. & White, J. et al. 2009. Some input on the easy/difficult grammar question: an empirical study[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3: 336-353.Hedge, T. 1993. Key concepts in EFL: project work [J]. ELT Journal, 47(3): 275-277.Xia, Jimei夏纪梅.2011.首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决赛述评[J].英语教师(3):2-4.Zhou, Qingrong & Zhang, Zeting & Zhu, Meiwen et al. 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1995.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46(3):317-323.(2)专著——作者.出版年.书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引文页码.示例:Fried-Booth, D. L. 2002. Project Work[M].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apir, E. 萨皮尔.1921/2001. 语言论[M]. 陆卓元,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3)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作者.出版年.题名[C] // 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示例:MacWhinney, B. 2001. Last words [C] // Cenoz, J. & Genesee, F. Trends in Bilingual Acquisi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57-264.Chen,Siqing陈思清.1992.从图式论看阅读的心理过程[C] // 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54-155.(4)学位论文——作者.年份.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示例:Chrisstoffels, L. A. J. 1988.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 The Netherland: Twente University. Chen,Jinmei陈金梅.2000.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5)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Chen,Zhiping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 科技日报,1997-12-12(5).(6)电子文献——作者.日期.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示例:Butler, J. & Tsoulas, G. 2006. Get-passives, raising, and control[EB/OL]./~gt3/recent-mss/getpassives2.pdf.Wan, Jinrou万锦柔.1996.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Wang, Mingliang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EB/OL]./pub/wml.txt/-2.html,1998-08-16/1998-10-04.7.注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通常有注释,注释主要对文章中某些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和解释,一般排在地脚(脚注)或集中列于文末(尾注)参考文献之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内夹注和参考文献标注法
文内夹注
1.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未出现在正文内,姓氏应标出,如:
Human being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symbol-using animals”
(Burke 1966: 3).
This point has been argued before (Frye 2001: 178-85).
注意:句号在括号后面。

2.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献,姓氏出现在正文内的,夹注内不重复姓氏,
如:
Frye has argued this point elsewhere (2001: 178-85).
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
3.同一作者同一年内出版的多篇文献,在不同夹注的相同年份后加
“a”、“b”等,以示区别。

加“a”、“b”等的依据是该作者同
一年出版的文献在“参考文献”中按出版月份排列的前后位置,即
排在前面的加“a”,排在后面的加“b”,以此类推。

如:
For example, when expressing an opinion a woman would
probably say: Well, em, I think that golf is kind of boring, don’t you (Yule 1996a: 89).
Yule (1996b: 100) also stated that …
4.夹注中包含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献,各文献之间用逗号隔开:
Halliday stated (1985a, 1985b) that …
5.夹注中包含不同作者的多篇文献,各作者之间用分号隔开:
Foreign researchers (Halliday and Hasan 1985a, 1985b;
Schiffrin 1987; Hubbard 1989) are among those who contribute greatly in this field.
6. 多位作者的一篇文献:
Smythe and Jones (2001) found …
… as has been shown (Smythe and Jones 2001) …
This procedure means that “after a relatively fast
translation of the whole text, the translator should spend some time reading through the whole TLT and make corrections and improvements until he or she is quite satisfied with it”
(谭卫国and蔡龙权 2005: 36-7).
Modern literary studies have their origin in classic studies (Graff et al. 1995: 19-35).
注意:作者为两人的,两人姓氏中间加and;作者为三人以上的,在第一位作者的姓氏后加上et al.,省略其余作者姓氏。

也可列出全部作者的姓氏,如(Yule, Graff and Boswell 1880)。

作者姓氏之间用逗号,最后一位作者姓氏前用“and”。

无论用哪种方法,全文要统一。

7. 转引,即引自第二手资料,加“quoted in”:
Samuel Johnson admitted that Edmund Burke was an
“extraordinary man” (q uoted in Boswell 1980: 450).
注意:Boswell的有关信息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内。

8. 连续引用同一文献,用“ibid.”标出,表示出处同上。

如:(Ibid.:
15),表示与刚才引用的文献相同,但页码不同。

页码也相同的只
标 (Ibid.)。

要注意的是,连续引用不同于重复引用。

在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中间没有对其他文献的引用,才属于连续引用,才能使用“ibid.”。

9. 较长的引文:40个英语词以上的引文,单独为一段,左边缩进2
个Tab键的距离,右边也缩进相同的距离。

字体为斜体,字号不变。

也可以字体不变,但字号小一号。

The European colonials sought to enforce systematically the acculturation of the natives:
The casualness of the fur trading type of contacts
could no longer be tolerated. Hence,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missionaries and their Christian
ethic the task of converting the natives began, and
peaceful penetration entered a new phase, based
upon an institutionalized mode of cultural
dismemberment. (La Violette 1961: 302-3)
注意:单独成段的引文不用引号,文内夹注紧随其后(即不换行)。

引文结束的句号在括号之前,这一点跟较短的引文不同。

10. 文学作品的文内夹注:引文来自诗歌等韵文时,可以篇次和行
次代替标注中的页码;引文来自剧本等文献时,以幕次、场次和行
次代替页码。

详细要求可参考《MLA科研论文写作规范(第五版)》([英]吉巴尔蒂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及其后
版本)的有关部分。

参考文献
Bibliography各项内容书写格式说明
Gruen, E. S.
The Image of Rome [M].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Biguenet, J., and R. Schulte, eds.
The Craft of Translation [C].
Bateson, A. G., Ralph A. Alexander, and Martin D. Murphy. Cognitive
processing differences between novice and expert computer programmer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 (1987) : 649-60.
Dostoevsky, F. Crime and Punishment [M]. Trans. Jessie Coulson. Ed.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hina and Global Change: Opportunities
[M]. Washington Academy, 1992.
Encyclopedia of Indiana [Z]. New York: Somerset, 1993.
Frye, N. Anatomy of Criticism: Four essays [M]. Princeton: Princeton
James, N. E. Two sides of paradise: The Eden myth according to Kirk
and Spock [A].
Wilcox, R. V. Shifting roles and synthetic women in Star Trek : The
next generation [J]. Studies in Popular
Di Rado, A. Trekking through college: Classes explore modern society
using the World of Star Trek [N]. Los Angeles Times 15 Mar. 1995: A3.
Cigarette sales fall 30% as California tax rises [N]. New York Times
Almeida, D. M. Father's participation of family work: Consequences
for father's stress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 [D]. Unpublished master's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ctoria,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1990.
world. English
Information for
< Zhong, W. H. An Practice and theory [J/OL]. Translation Jo journ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