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合集下载

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概述
• (4) 敏捷型供应链———针对供应流程变化不定的创新型产品。这种 类型的供应链结合了第二种和第三种供应链的长处, 它对于顾客的需 求反应迅速而且灵活, 同时也通过共享库存或者其他的能力资源规避 了风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 供应链概述
• 供应链还可以这样来分类: • (1) 以客户要求为核心构筑的供应链: 根据客户的要求标准, 达到以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 供应链概述
• 1. 1. 3 供应链的特征
• 如图 1-3 所示, 供应链由不同成员组成, 其中存在一个核心企业 ( 可能 是产品生产制造业, 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 供应链在信息流的驱动 下, 透过供应链成员的功能分工与合作, 以资金流、 物流、 服务流为 媒体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
第一章 理解供应链
• 1. 1 供应链概述 • 1. 2 供应链的重要性 • 1. 3 供应链的目标 • 1. 4 供应链的演变 • 1. 5 供应链的未来发展
1. 1 供应链概述
• 1. 1. 1 什么是供应链
• 供应链这一概念源于价值链, 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 目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
• ment)。 要建立这种 3A 供应链, 企业必须放弃与生产力背道而驰的、 一味追求效率的心态,必须做好准备以保持整个供应链网络随时对环 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必须关注供应链所有合作伙伴的而不只是自家企 业的利益。
•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 需求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可以预测等因素通常 把产品分为两种: 功能型的和创新型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章公路施工组织与管理基础知识
• 第一节公路建设项目 • 第二节建设项目组织管理 • 第三节公路施工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学科特点

说明你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

说明你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

说明你对供应链概念的理解1、基本概念: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2、把概念通俗来讲,供应链就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面向客户交付的完整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通过可获得性管理,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3、供应链概念包含的3大版块:根据定义理解,供应链包括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中的流通,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便是对供应链不同企业间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管理,达到供应链的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

(1)信息流方面,信息来源于需求。

根据最终客户的确定性需求和根据市场的需求预测,下游供应商逐级将需求信息传递到上游供应商。

其中,信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需求数据,而是分层、分级、分阶段、不同颗粒度的需求信息,并且在供应链上逐级倍增、扩散。

在企业内部,信息在不同部门间会不断转换,形成市场销售部门、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和售后部门等可以识别的信息。

这是一个信息正向流动的过程。

(2)物流方面,信息直接影响物流。

供应链不同企业、企业内不同部门会根据传递的需求信息,细化形成输出。

上游企业会根据需求信息,安排不同阶段的生产能力、人员投入,预测部件、材料等用量,采购产品,会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

供应链各企业会出现买料、生产、入库、出库、运输的过程,直到送达最终客户手中。

(3)资金流方面,信息流、物流会带来资金流变化。

企业根据需求安排生产能力、人员投入、采购产品,需要提前做好资金预算。

根据使用需求,资金会在不同企业间流动。

同时,利用资金投入等形成的产品会逐级向下游传递,交付产品,拨付资金,实现资金自下游向上游的回流。

当然,真正的供应链管理不只是上述的一个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一方面,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一个相互交织影响的过程。

信息的变化,会影响物流、资金流的状态,同样,物流或信息流的变化,会对其他两个流带来影响。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所有产品和信息流动的过程。

它是一个组织结构复杂的网络,包含了各种参与方和环节,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

正确理解和有效管理供应链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以及其重要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的基本构成供应链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 供应商:供应链的起点,供应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

2. 生产环节:将原材料或零部件转化为成品的过程。

3. 分销环节:将成品从生产商送达消费者的过程。

4. 零售商:最后一环节的参与方,向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

5. 客户:最终消费产品的个人或机构。

以上环节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供应链的完整流程。

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协调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和流通过程,以提高整体效率和降低成本。

具体来说,供应链管理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性:1. 提高效率:通过优化物流和信息流动,可以缩短产品从制造到消费的时间,提高交付速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2. 降低成本:通过减少库存、优化运输和协调供应商等手段,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增强灵活性: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更加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快速调整产品组合、生产规模和分销方式。

4.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优化供应链流程,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5. 促进合作:供应链管理需要各参与方之间的密切合作,有助于构建互信、分享信息和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

三、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要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以下几个关键要素必不可少:1. 及时信息共享:各参与方之间需要及时共享包括库存、需求预测和交付状态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协调资源和优化生产计划。

2. 合理库存管理:通过科学的库存控制和管理,可以避免过剩或缺货的情况,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营风险。

3. 合作伙伴选择: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互利共赢。

供应链名词解释

供应链名词解释

供应链名词解释在当前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供应链领域涉及众多专业名词和概念,对于初涉此领域的人来说,往往存在一定的困惑。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供应链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1. 供应链(Supply Chain)供应链是指一系列的组织、机构、资源、活动和技术,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并将其交付给最终用户。

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它们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产品的流动和价值的创造。

2. 集成供应链(Integrated Supply Chain)集成供应链是指不同组织之间合作与沟通的一种方式,旨在最大化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

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集成供应链可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协同决策和资源整合,提高供应链的响应能力和灵活性。

3. 物流(Logistics)物流是指商品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流动和储存过程。

物流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和配送等环节,旨在确保产品按时、按量地交付给客户,同时降低供应链的运营成本。

4. 采购(Procurement)采购是指组织为满足生产或服务需求而从供应商处获得物资、设备或服务的过程。

采购既包括产品的购买,也包括与供应商的谈判、合同的签订以及供应商关系的管理。

5. 供应商管理(Supplier Management)供应商管理是指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和合作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通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培训和支持,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共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6.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库存管理是指企业对存货的计划、采购、储存和销售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企业可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库存成本、减少积压和过剩库存。

7. 延迟生产(Delayed Differentiation)延迟生产是一种供应链策略,即将产品的制造和最终配置推迟到订单确认后。

项目一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项目一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外部供应链:是指与企业相关的外部产品在生产和流 通过程中,由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和零 售商,以及最终用户所组成的供需网络。
(四)按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分
稳定的供应链:是基于相对稳定、单一的市场需求而 组成的供应链。
动态的供应链:是基于相对频繁变化、复杂的市场需 求而组成的供应链。
(五)按供应链综合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分
根据供应链综合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分,供应链可 分为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用户需求
市场需求 稳定
供应链综合能力
用户需求
生产比较均衡、成本水平 基本稳定、库存维持平衡
市场需 求增长
供应链综合能力
成本增加、库存 增加、浪费增加
(六)按供应链的功能模式分
有效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 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
(四)配送
配送流程包括订单管理作业、仓储管理作业、运输管 理作业和配送管理4项活动,其目的是描述销售与配送的 一般作业与管理流程。
(五)回收
回收是供应链管理的瓶颈之一。
(一)库存
库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反应能力 和赢利水平。
(二)运输
企业可以选择多种运输方式与多种运输路径的组合, 每种组合都有各自不同的运营特点。
供应链管理模式 供应链成员间协调 平衡、连续 供应链总成本最低 信息共享 分担 供应链成员间 基于最终成本的合作
传统管理模式 企业内部协调 间断 企业最低 信息流通不畅 企业独自承担 企业内部 企业内降低成本
一、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
(一)从管理性质的角度看 (二)从管理内容的角度看 (三)从管理手段的角度看
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 供应链的成员。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概述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概述
反应性供应链主要体现供应链的市场中介功能, 即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 作出快速反应等。
1.2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1.2.1 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必然性 1.市场需求的变化 2.竞争环境的变化 3.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1.2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1.2.2 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可行性 1.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2.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形成 3.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的发展 4.企业内部管理观念的转变
1.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1.1.2 供应链的特征 1.复杂性。 2.动态性。 3.市场性。 4.相对性。 5.增值性。 6.风险性。
1.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1.1.3 供应链的分类 1.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
内部供应链是指企业内部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 所涉及的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 等组成的供需网络。
不匹配 匹配
2.3 供应链的设计
3.设计步骤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2)分析、总结企业现状 (3)提出供应链设计项目,确立供应链设计目标。 (4)分析供应链的组成 (5)分析和评价供应链设计的技术可能性 (6)设计供应链(7)检验供应链
Hale Waihona Puke 2.3 供应链的设计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概述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
1.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1.2 供应链管理的产生 1.3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1.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1.1.1 供应链的概念 1.国外关于供应链的定义
(1)美国物流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教 授
(2)美国供应链协会 (3)全球供应链论坛 (4)美国的史蒂文斯
外部供应链是指涵盖企业的并与企业相关的产品 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供应商、生产商、储运商、 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所组成的供需网络。

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理论

04
采购管理与供应商选择技巧
采购策略制定和执行过程剖析
采购需求分析 明确采购目标,分析所需产品或服务的
规格、质量、数量、价格等要素。
采购策略制定 根据采购需求和市场调研结果,制定 相应的采购策略,包括采购方式、合
同条款、交货期等。
市场调研与供应商寻源 了解市场状况,收集供应商信息,评 估供应商能力和信誉。
供应链结构组成要素
厂家
即产品制造业。产品生产的最 重要环节,负责产品生产、开 发和售后服务等。
零售企业
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的企业。
供应商
指给生产厂家提供原材料或零、 部件的企业。
分销企业
为实现将产品送到经营地理范 围每一角落而设的产品流通代 理企业。
消费者
是供应链的最后环节和终点。
供应链中角色与职责划分
创新业务模式
通过整合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
协同与整合关系探讨
01
协同与整合的联系
02
目标一致性:协同和整合都是为了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和成 员共赢的目标。
03
相互依存性:协同需要整合提供资源和支持,而整合则需要 协同来确保实施效果。
04
协同与整合的区别
05
侧重点不同:协同侧重于策略和运营层面的合作与协调,而 整合则更侧重于资源和结构的优化与重组。
• 复杂性: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其结构模式比一 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 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 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 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 的,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服 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是指企业通过协调和整合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和价值。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重要性,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

一、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指一系列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提供相关联的活动和流程。

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直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交付,覆盖了整个价值链。

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

供应链管理便是通过对这些活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控制,实现资源优化和效率提升。

二、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重要性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调配和协同,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交付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增强竞争力的效果。

它旨在打破传统的功能性隔阂,促进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实现整体性的优化。

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物流运输和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三、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1. 资源整合:供应链管理需要从全局视角看待企业的资源,包括原材料、生产设备、劳动力和信息等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整合,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2. 信息流动:供应链管理强调及时准确的信息共享和流通,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将供应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以提升整体效率和响应速度。

3. 供应商管理:供应链管理强调与供应商的密切协作和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伙伴关系。

通过与优质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4. 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需要对库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避免过多的库存占用资金,同时又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5. 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强调高效的物流运输和配送,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物流网络,优化运输路线和方式,实现货物的快速、安全和准时交付。

供应链知识要点整理

供应链知识要点整理

供应链知识要点整理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最终交付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在现代经济中,供应链的运作对于企业的成功非常关键。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供应链管理的要点,我们需要对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流程和策略进行整理和总结。

1. 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的复杂系统,涉及到供应商、物流公司、零售商、消费者等多个环节。

在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是相互交织的,以实现产品的高效流通和最终的交付。

正确认识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是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第一步。

2. 供应链的流程供应链的流程通常可以分为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和销售配送等环节。

原材料采购是供应链的起始点,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采购策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稳定。

生产制造环节包括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流程控制等,通过合理的生产策略提高生产效率。

仓储物流环节包括存货管理、仓库设计等,确保产品的安全储存和快速流通。

销售配送环节则通过合理的渠道选择和物流运作等,将产品送达最终消费者手中。

3. 供应链的策略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包括供应链的定位、合作伙伴的选择、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供应链的定位是企业根据其产品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的供应管理的目标和重点。

合作伙伴的选择是指企业和供应链中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建立和管理,包括合作模式、奖惩机制等。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指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提高供应链的信息传递和业务处理效率。

4. 供应链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企业会面临许多挑战,如供应不确定性、需求波动、物流成本等。

针对这些挑战,企业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比如,建立供应链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供应链中的问题。

优化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以减少物流成本和减少因库存积压而造成的资金占用。

此外,加强供应链中不同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可以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协调性。

5. 供应链的未来发展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也正在经历着变革。

物流供应链管理

物流供应链管理
下一页 返回
第三章 物流信息技术
3.1 信息识别与采集技术 3.2 信息存储技术 3.3 信息传输与交换技术 3.4 物流动态跟踪与控制技术
[本章重点]
❖ 熟练掌握条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 理解商品条码的结构组成 ❖ 掌握常用物流单元条码的码制类型 ❖ 掌握二维条码的相关概念及码制 ❖ 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 ❖ 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 理解数据仓库的概念; ❖ 熟练掌握EDI的定义及特点,理解物流EDI的概念
供应链的特征
复杂性
动态性
面向用户需求
交叉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供应链概述
供应链的类型
根据供应俗存在的稳定性划分 稳定供应链 动态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划分 有效性供应链 反应性供应链 根据供应链容量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划分 平衡的供应链 倾斜的供应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库存管理的基本内容 库存管理的衡量指标 平均库存值。平均库存值是指全部库存物品的价值的总和。 可供应时间。可供应时间是指现有的库存能够满足多长时间
的需求。 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为年销售额与年平均库存值的比值。 库存的放置。 成品的放置位置 制造企业内的标准品库存的放置位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中存在的现象与因素
供应链中存在的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 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衔接的不确定性 传统的供应链中信息是逐级传递的,即上游供应链企业依据
下游供应链企业的需求 信息作生产或供应的决策。
上一页 返回
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供供应应链链管管理理的的方方法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精选)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精选)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精选)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战略,旨在有效地协调和控制产品的流动,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

它涵盖了从供应商到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甚至最终用户之间的所有环节。

通过优化和整合各个环节,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运作。

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和最终消费者的整个过程。

供应链管理:通过合理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各个环节,以达到高效、低成本、高质量和高客户满意度的目标。

供应链参与者: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等各个环节的参与者。

供应链网络: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和协作关系,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

供应链风险:可能对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自然灾害、原材料短缺、交通堵塞等。

2. 供应链管理的流程需求计划:基于市场需求预测和销售预测,制定合理的生产和采购计划。

供应商选择与合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供应稳定和质量可靠。

采购与物流:根据需求计划和供应商选择,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并安排合理的物流配送。

生产计划与控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产品按时交付,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

库存管理:通过合理的库存策略,平衡库存成本和缓冲库存,保证供应链的可靠性。

物流与配送:确保产品按时到达下游环节,包括仓储、配送和最终用户的交付。

信息管理与技术支持:通过信息系统和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提高运作效率。

客户服务与售后支持: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解决售后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3.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问题供应链的整合与协调:各环节之间的有效沟通、协作和协调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

风险管理:预见和应对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

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

供应链效率与成本控制: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是指对物质或信息的流动过程进行策划、控制和组织,以实现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的有效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指的是由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组成的一系列关联环节,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流向和价值的传递。

供应链管理是指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

其目标是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与相关方的合作关系,实现整体链条的协调与优化。

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和协调,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风险管理等手段,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和竞争优势的实现。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策划、供应链协调、供应链运营和供应链绩效评估。

供应链策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战略,对供应链进行规划和设计。

包括确定供应链的组织结构、角色和职责,制定供应链战略和目标,确定供应链的关键流程和关键资源,制定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和协作机制等。

供应链协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使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能够协作和协调,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共享。

包括建立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建立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制定供应链的协作机制和流程等。

供应链运营是指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运作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包括供应链的生产计划和物流管理,供应链的库存控制和配送管理,供应链的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供应链绩效评估是指对供应链的绩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和衡量,以检测供应链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改进的方向。

包括供应链的成本效益评估、供应链的服务水平评估、供应链的质量评估和供应链的创新能力评估等。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和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通过优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改进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公司和供应链各方的共同利益。

在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是要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动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供应链的可持续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第一章

因此,企业要想在这种严峻的竞争环境下生 存下去,必须具有较强的处理环境的变化 和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
二、企业传统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 及其弊病
在20世纪的40~60年代,企业处于相对稳 定的市场环境中,这时的"纵向一体化"模式 是有效的。但是在90年代科技迅速发展、 世界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 形势下,"纵向一体化"模式则暴露出种种缺 陷。
小结: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机遇和挑战,我国企 业必须不断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加快改革 步伐,彻底改变原有的旧管理模式,尽快 与国际上先进的管理方法接轨,使世界经 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 展的推进器。
回顾知识:
问:供应链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 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 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 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 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分析:
从服务业企业的单独进货、制造业的大而 全、小而全等现象,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界 还没有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链,仍是铁路警 察-各管一段。其结果是使我国企业失去竞 争实力。
21世纪竞争的特点 1、产品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2、产品品种飞速膨胀 3、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4、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1、增加企业投资负担 2、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3、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 4、在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

5、增大企业的行业风险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有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 业放弃了这种经营模式,随之的是"横向一 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思想的 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 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 向和市场。至于生产,只抓关键零部件的 制造,甚至全部委托其他企业加工。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的供应商到最终产品的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包括物流、采购、生产等环节。

而供应链管理则是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规划、执行和控制,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优化。

一、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供应链是由多个组织、企业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网络,其目标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并将其交付给最终用户。

供应链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环节:供应链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协同合作,才能使整个供应链高效运作。

2. 多参与方:供应链涉及到多个参与方,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等。

这些参与方通过信息、物流和资金的流动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合作网络。

3. 异质性:供应链中的参与方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和资源,需要进行协调与衔接,使整个供应链能够实现共同的目标。

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带来诸多益处:1. 降低成本:通过供应链管理的协调和优化,可以减少库存、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

2. 提高客户满意度:供应链管理有助于提高交付的准时性和产品的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加强合作与创新:供应链管理促进了不同参与方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有利于共享信息、资源和技术,从而加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 实现灵活响应: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对市场需求做出响应,快速调整生产和配送计划,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供应链管理的关键要素要实现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信息流:供应链管理需要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沟通,以便各个环节的参与方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和协调。

2. 物流流程: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包括产品的运输、仓储、装卸等。

供应链管理重点

供应链管理重点

名词解释1.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是同一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包括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将所处的供应链中的各种资源进行集成,并对供应链中的各种运作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管理,从而形成高度竞争力,使得该供应链的产品在快速多变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一种管理模式。

3. 有效性供应链:体现供应链的物理功能,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半成品、产品,以及在供应链中的运输等;反应性供应链:体现供应链市场中介的功能,即把产品分配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市场,对未预知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等推动模式:是传统的供应链模式,指根据商品的库存情况,有计划地将商品推销给客户。

拉动式模式:消费者是供应链的开端,因此也叫需求驱动模式。

4.物流:即以最高效率和最大成本效益,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从商品的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终成品及其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5.联合的物流计划系统:为了更好地供应链物流业务过程的总体计划,需要对每一作业流程进行计划,因此要有供应链计划系统、库存计划系统和运输计划系统。

这些计划系统被称为联合的物流计划系统。

6.物流网络:是由固定的物流设施(如配送中心、码头、仓库等运输线路和信息)组成的具有物流能力的物流结构。

7.逆向物流:是商品退货、回收和废弃物流。

社会物流: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的总称,为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一般指流通领域所发生的物流,是全社会物流的整体,所以有时被称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

供应物流:是指物资生产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间的物流,即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销售物流:指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产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流动和协调。

本文将介绍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并探讨其在企业中的作用和挑战。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通过优化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关注的是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配送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物流和信息流,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顾客需求的快速响应。

供应链管理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概念:1. 供应商管理:选择、评估和管理合适的供应商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通过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可靠,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生产计划与控制:基于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协调各个环节的生产活动,确保产品按时交付。

3. 库存管理: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减少过剩库存和缺货风险,有效控制成本,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4. 物流与配送:确保产品能够按时、准确地交付给客户,通过优化物流和配送网络,实现物流过程的高效和准确。

5. 信息流管理:建立高效的信息流系统,及时共享和传递关键数据和信息,以支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同和决策。

二、供应链管理的流程供应链管理的流程是指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活动和交互。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采购管理:这是供应链管理的起点。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合作和采购谈判,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可靠。

2. 生产管理:在采购之后,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活动,生产产品。

3. 库存管理:在生产之后,产品会进入仓库进行管理。

企业需要根据销售预测和库存水平,控制库存水平,以避免过剩库存或缺货。

4. 物流管理:物流是产品从企业到客户的过程。

通过优化物流和配送网络,确保产品能够按时、准确地交付给客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供应链的基本概念1、供应链概念供应链(Supply Chain)定义为相互间通过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服务的厂家、供货商、零售商等组成的网络。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链结构模式。

2、供应链管理的特征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1)复杂性。

(2)动态性。

(3)面向用户需求。

(4)交叉性。

3、供应链管理的内容(1)供应链管理的目的供应链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其首要的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2)供应链管理的好处节约交易成本:降低存货水平: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供货商管理:减少循环周期收入和利润增加:(3)供应链管理的三个主要流程计划:包括需求预测和补货,旨在使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交货,还可以使信息沿着整个供应链流动。

实施:主要关注运作效率,包括如客户订单执行、采购、制造、存货控制以及后勤配送等应用系统,其最终目标是综合利用这些系统,以提高货物和服务在供应链中的流动效率。

执行评估:是指对供应链运行情况的跟踪,以便于制定更开放的政策,更有效地反应变化的市场需求。

(4)供应链管理的四种主要职能客户资产管理:综合后勤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财会管理:(5)供应链管理的两种模式一种“推式”的供应链管理,管理的出发点是从原材料推到产成品、市场,一直推至客户端;另一种是“拉式”供应链管理,以客户及客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管理,即由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这是一种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

“推动式”管理与“拉动式”管理的区别在于:“推动式”管理是指企业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为核心的管理,它要求企业按计划来配置资源。

“拉动式”管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什么、何时生产、生产多少。

制造商领导“推动”式供应链,要求高度多样化,庞大的备用存货,几乎未一体化。

顾客领导“拉动”式需求链,数据快速发展,低存货,迅速反应,高度一体化(6)供应链管理(SCM)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区别它能够同步地考虑需求、能力、物料等约束环节,在这一点上,它是区别于MRP以及DRP 的。

相对于ERP的软件包而言,SCM软件还有其它一些专长,例如把整条供应链图形化管理,使得在有些时候,问题的成在一目了然。

4、供应链管理的发展(1)传统管理模式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改进管理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的指导与控制方法,它把企业中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及时地转换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2)基于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阶段――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交易数据的处理○专门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企业内部供应链过程实施○供应链信息集成方案阶段――企业之间供应链交易支持○企业之间供应链的执行应用系统○电子供应链管理(1)电子供应链管理发展的结构条件电子供应链管理发展需要三个方面结构的支撑:第一个方面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一种特别的电子商业新构想,是以个别的商业交易作为中心,透过网络作为交易的媒介,主要的形式包括企业对企业(B to B)、企业对消费者(B to C)两种类型,电子商务在企业主要表现为建立电子的门店,介绍并销售产品,发布新闻和采购信息。

第二个方面是电子企业。

电子企业是内外部都实现电子化交易的新企业。

第三个方面是电子经济,电子经济就是在虚拟的电子市场可以进行实际的商业行为、创造并交换价值、发生交易、并且是一对一关系已经成熟。

(2)电子从应链管理的3E系统要实现电子供应链管理必须具备三个E系统:第一个是企业信息管理平台(EIP),它是建立在企业协同商务概念上的企业应用软件。

第二个E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关于ERP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从供应链的角度看,ERP的本质就是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

第三个系统是电子供应链管理系统(ESCM)。

ESCM集中协调不同企业的关键数据。

包括:订货、预测、库存状态、缺货状况、生产计划、运输安排、在途物资、销售分析、资金结算等数据。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基于协作商务的供应链管理协作商务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三条原则上的业务哲学:连通性,反应迅速和收益。

连通性:连锁供应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同其他成员合作。

反应迅速:公司必须对外界变化作出迅速反应,例如对客户的要求和电子商务的压力等等。

收益:一个公司使用最新科技的终极目的当然是为了增加收益。

○iDesign设计及开发解决方案○iProcurement电子采购解决方案○iMarketplace电子交易市场解决方案○iProfit企划及利润管理解决方案○iChannel营销渠道管理解决方案○iRetail零售管理解决方案○iSales销售流程自动化管理方案○iSupport客户服务解决方案第二节供应链合作关系一、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及制约因素1、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含义供应链合作关系(Supply Chain Partnership, SCP),是指供应商-制造商(supplier-manufacturer)关系或制造商-经销商(manufacturer-seller)关系,是他们之间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2、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在传统的观念中,供应管理就是物流管理,企业关系主要是“买-卖”关系。

基于这种企业关系,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供销处于次要的、附属的地位。

企业间很少沟通与合作,更谈不上企业的战略联盟与协作。

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企业关系模式向物流关系模式转化,JIT和TQM等管理思想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在信息共享(透明性)、服务支持(协作性)、并行工程(同步性)、群体决策(集智性)、柔性与敏捷性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需要更高层次的合作与集成,于是产生了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企业模型。

3、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良好的供应链合作关系首先必须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和协商,并且企业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在战略分析阶段需要了解相互的企业结构和文化,解决社会、文化和态度之间的障碍,并适当地改变企业的结构和文化,同时在企业之间建立统一一致的运作模式或体制,解决业务流程和结构上存在的障碍。

在供应商评价和选择阶段,总成本和利润的分配、文化兼容性、财务稳定性、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定位(自然地理位置分布)、管理的兼容性等将影响合作关系的建立。

必须增加与主要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对产品、工艺、组织、企业文化等),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一致性。

到了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的实质阶段,需要进行期望和需求分析,相互之间需要紧密合作,加强信息共享相互进行技术交流和提供设计支持。

在实施阶段,相互之间的信任最为重要,良好愿望、柔性、解决矛盾冲突的技能、业绩评价(评估)、有效的技术方法和资源支持等都很重要。

4、我国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现状与对策(1)现状――物流X围狭小――资金流极不畅通――信息流管理刚刚起步――新产品的开发缺乏合作――风险分担与利益共享意识不够――有关法律法规尚待完善――信息不充分――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低下(2)应采取的对策――加强对代理人的激励――重视对代理人的监督――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培育经理人市场――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机制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1、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标准(1)兼容性兼容性的考虑原则如下:公司在规模与能力上的兼容性现存的联盟网络通过以往合作的记录测试兼容性从公司战略上测试兼容性从公司文化上测试从公司的组织管理和实践上测试兼容性从生产上测试兼容性从市场销售和分配上测试兼容性从财务上调试兼容性从安全、健康与环境策略方面测试兼容性(2)能力很明显,潜在合作伙伴的能力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合作者必须有能与你合作,合作才有价值。

(3)投入合作关系的业务是否属于合作对方的核心产品X围或核心业务X围确定合作伙伴退出合作关系的难度2、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的原则3、供应链合作伙伴综合评价、选择的基本步骤步骤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需求、必要性)步骤2:确立合作伙伴选择目标步骤3:制定合作伙伴评价标准步骤4:成立评价小组步骤5:合作伙伴参与步骤6:评价合作的伙伴步骤7: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一、物流成本管理1、物流成本冰山理论盈亏计算书中的“销售费和一般管理费”,栏中记载的外付运费和“外付保管费”的现金金额,不过是冰山之一角。

物流成本中,有不少是物流部门无法控制的。

从销售方面看,物流成本并没有区分多余的服务和标准服务的不同。

物流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规律。

2、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3、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物流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1)没有切实掌握物流成本(2)在企业内部对于物流成本不甚了解(3)企业内部计算物流成本的标准时常改变(4)物流成本中,混有物流部门根本无法控制的成本。

(5)企业不同,物流成本的计算标准也不同。

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也存在以下问题(1)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不明确。

(2)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只是单纯地想了解物流费用。

(3)物流负责部门花费很大精力计算物流成本,但也只是计算一下物流成本多少而已。

(4)物流成本管理,还没有超出财务会计的X围。

4、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1)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只是为减低成本。

(2)物流部门向高层管理人员报告的物流成本,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3)各个企业计算物流成本的X围本不相同,可是有的企业却偏偏要做对比。

(4)把降低物流成本的工作完全委之他人。

(5)降低物流成本的问题只是靠物流部门去解决,而没有与生产和销售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6)没有注意到机构之间的壁垒。

(7)没有建立起多批次、小批量物流系统,只是企图在过去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降低物流成本。

(8)还没有正规的负责物流会计的专门人员和机构。

5、物流成本上升已成为在企业经营上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6、计算物流成本的目的(1)以时序观点来看为了正确地观察成本的变化情况或与其它公司、其它行业进行比较。

(2)为了制订物流活动计划,为了进行调控或评估。

(3)为了更好地进行物流管理,向高层管理干部提供物流情况,在公司内部提供员工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

(4)为了指出应由销售或生产部门负责的不合理的物流活动。

(5)为了了解并评估物流部门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程序。

(6)使用物流成本建立物流变化或改善物流状况的模型。

7、物流成本核算的方式按支付形态计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计算物流成本按适用对象计算物流成本二、物流业务绩效评估指标确立(1)物流工作成果指标(2)物流工作消耗指标(3)物流工作效率指标(4)物流工作质量指标三、供应链绩效评价表特点及原则1、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于财务结果,在时间上略为滞后,不能反映供应链动态运营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