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论文参考文献
有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论文3篇
国际贸易的论文篇一:《国际贸易结算风险管理和防范》任何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交流时,必须要了解、掌握不同结算方式的适用条件,任何一种对某一方绝对有利,而对另一方可能带来重大风险的结算方式最好能够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过度使用和推广,在口常结算中企业必须要对不同结算方式进行相应的管理和防范,以便寻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保障双方利益。
一、汇付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汇付结算中,无论哪种汇付形式,出口商均承担的是主要风险,所以对于汇付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工作,也就是出于降低出口商风险的角度而采取的措施。
(一)慎用赊销和货到付款前文己经提及到赊销和货到付款对出口商的影响,特别是当货物离开后,出口商一旦失去对货物的控制权,可能就会遇到进口商恶性拖款或者不支付事件,导致大量货款无法追回,影响出口商融资再发展。
所以,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最好采用开立信用证或者其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策略,尽可能的降低结算风险。
(二)估量准确预付比例预付定金是汇付结算中比较常使用的结算方法,出口商对于预付定金比例的设置也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过高进口商非但不接受还有可能导致结算失败,过低又显得定金如同鸡肋一样食之无味。
一般情况下,预付定金按照合同总值的百分之三十支付,或者参照发达国家的根据运输距离的费用来设置预付金额,这样做既可以保障出口商的基本利益,又可以在不触及进口商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牵制其活动,敦促其尽快完成余款支付。
二、托收风险的管理和防范托收这种结算方式主要考验的是进口商的信用度,结合前一章节对托收风险表现形式的分析,因此可以认为托收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其实就是对进口商的防范,主要针对点是进口商的信用度、进口商所在地的各项交易习惯和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
首先,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化市场中,我国企业为了更快地融入到世界大家庭中,盲目地选择一些合伙伙伴,特别是有些不法分子看到有些企业忙于扩大规模的动机,介绍一些根本不了解或者刚成立的公司,欺骗出口商的货物及钱财。
最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最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最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文章类型:参考文献论文参考文献本文是一篇参考文献,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
以下是整理好的关于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李楠,黄卫平。
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个研究综述[J]. 现代管理科学,2018(01):6-8.[2]朱辉。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视野下我国特色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研究[J]. 农业经济,2018(01):124-126.[3]齐萌萌,王士海。
世界甘薯进出口贸易格局的演变分析--兼论中国甘薯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J]. 世界农业,2018(01):92-99.[4]池秀莲,杨光,马帅,程蒙,阙灵。
我国茯苓国际贸易研究与问题探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8,43(01):191-196.[5]周靖,龚凯,罗仕龙,刘瑾瑜,唐朝生。
国际贸易网络上经济危机传播的仿真分析与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8,35(01):83-87.[6]张倩。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创新[J]. 中国商论,2018(01):66-67.[7]赵致一,王柯程。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J]. 经营与管理,2018(01):105-107.[8]董志尚。
从世界贸易供需谈中国茶业国际贸易[J]. 福建茶叶,2018,40(03):44-45.[9]郭鹏。
数字化交付的内容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性自由化策略--基于美国的视角[J]. 河南社会科学,2018,26(01):74-79.[10]王乔,卢鑫。
“十九大”全球治理观影响下的中国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变革[J]. 理论探讨,2018(01):92-98.[11]王林辉,应洁妤。
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随着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贸易与投资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贸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文章阐释了国际经济法学的概念,分析了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从服务业的角度来描述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随着全球化的升级,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则日趋完善,但公平、合理的新经济秩序确立的道路仍然遥远。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
认为,我国要把扩大内需和实施新一波的经济全球化计划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我国在全球化的贸易发展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服务业;GATS;机遇一、国际经济法学说国际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国际组织、法人以及自然人间的相互经济关系,国家对这种经济关系的管理关系,以及各国在这种管理关系基础上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既包括国内法也包括国际法,既包括私法也包括公法。
国际经济法律体系通常包含有: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组织法、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法等。
国际经济法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日益加强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当前,国际经济贸易活动发展迅速,全球性的贸易行为愈发频繁。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切入角度和思考方式上的差异,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国际经济法的认识一直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和看法。
但是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学派。
1、狭义说国际经济法属于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
该学派的观点突出表现为: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公法各主体,也就是说包括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由于狭义说学者认为,国际经济法是专门调整国际公法各主体间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因而它属于国际公法的范畴,是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
2、广义说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
广义说学者认为,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处在国际法与国内法、国际私法之间或者处于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与各国经济法之间包括有国际贸易惯例的边缘性、综合性的法律部门或法学学科。
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际贸易论文
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际贸易论文国际贸易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我国服务贸易滞后的原因及对策2、流动性过剩与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转变3、我国外贸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研究4、加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5、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研究6、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因及对策7、新形势下我国外贸环境的新变化8、广东省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QDII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10、中部崛起与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性分析11、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和发展对策12、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1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问题思考14、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15、新型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分析16、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17、区域贸易安排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与挑战18、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影响与对策19、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效应分析20、国际外包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21、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22、贸易顺差:通货膨胀的诱因分析23、欧盟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与启示24、标准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影响2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26、产业集聚与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27、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28、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29、全球电子商务模式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30、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31、广东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分析32、广东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势与对策研究33、广东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4、广东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35、广东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36、广东进口贸易的发展前景分析37、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38、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39、试析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技术外溢效应40、CEPA对广东省外贸发展的影响41、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42、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困境43、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44、“10+3”框架下的中日韩经济合作问题研究45、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前景46、对外贸易与产业集聚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47、对外贸易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关系研究48、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广东省旅游服务贸易研究49、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50、论FDI与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51、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影响分析52、试析对外贸易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5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探索54、中印外贸发展战略比较浅析55、广东省跨国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56、广东省出口农产品(食品)绿色营销问题分析57、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58、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59、我国进口贸易依存度提升问题研究60、我国对外贸易协调机制构建问题研究61、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62、西方对华出口贸易限制的新动向研究63、我国通货紧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64、我国贸易救济问题研究65、涉外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及路径研究66、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出现的新问题及对策67、中国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研究6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69、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70、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途径71、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72、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73、国际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研究74、试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际营销定价关系75、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76、浅析中美经贸关系77、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78、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效益和水平79、对外开放战略与中部崛起80、试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81、试论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的启示82、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约束条件83、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及约束条件84、我国资本外逃的经济影响及对策分析85、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及其现实可行性86、论当代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87、论战略产业保护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88、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89、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90、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91、论中美贸易逆差的成因、影响及其对策92、论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93、论跨国公司转移作价的方法及其防范措施94、论跨国兼并与国际垄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95、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96、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结构调整研究97、论我国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98、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分析99、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影响100、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及其现实影响。
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际贸易论文_4257
国贸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际贸易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依据等)引言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上海和广州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和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大发展,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依存度显著提高,出口商品结构不断改善。
中国“入世”的成功,给中国的生活节奏、管理方式、思维模式和政策制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事业和社会经济各项政策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进出口贸易政策和贸易措施都要有重大调整,关税水平按计划要进一步下调,非关税政策措施逐渐完善。
面对世界木制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供需格局,世界各国根据地区、时区的不同相继制定了各自的木制产品进出口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不断调整木制产品出口策略,上海和广东作为中国出口产业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城市,同时也中国木制品出口的占据巨大比例的两个城市,本文就是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合上海与广东两地的实际情况,来探讨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国木制品出口策略,从而为中国的木制品出口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一)贸易理论1.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曾经提出绝对利益的概念,李嘉图发展了斯密的理论,将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提出了比较成本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解决了这一问题,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来说在生产两种产品都具有绝对劣势,获得贸易利益是可能的。
他强调在国际间一个国家的出口要有竞争力,就必须有比较低的生产成本,主张各国都应生产最大优势或较少劣势的产品。
其比较利益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展示了国家间的竞争,比较优势论成功地解决了绝对优势论所无法回答的问题。
Mona Haddad在《Where Does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Region Stand?》[1] [2]中指出:相对比较优势提供一些潜在的扩大出口的指示。
国贸专业文献综述(小编整理)
国贸专业文献综述(小编整理)第一篇:国贸专业文献综述由于大学生课余时间较为充足,自主支配时间较多,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兼职。
但是由于大学生还是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扮演着多种角色。
他们依然还得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还得为今后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而选择兼职不仅可以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也能够为今后进入社会积累社会经验。
但是,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很多人会受骗。
并且据调查显示,不少单位都会用最少的钱来榨取大学生的廉价劳动力。
以至于不少大学生觉得劳累却又赚不到钱。
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利弊众说纷纭。
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兼职情况以及为了今后的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学会更有效的兼职,我们小组特对此做了一个调查。
我们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1.了解大学生获得兼职信息的途径。
2.了解大学生兼职与学习的关系。
3.了解大学生多做什么样的兼职,以及工作时间。
而如今大多数的兼职调查都主要是了解大学生兼职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报酬等等。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较为充足,较为集中的情况下,都会选择兼职。
而大多数的调查课题都主要从这些方面考虑。
而我们的侧重点在于了解大学生兼职的功能。
正文:“许多大学生都认为兼职实习等是大学生的“辅助品”,通过兼职、实习等能感受到学校没有过的压力和感受,可以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也可以学到在学校学不到的许多宝贵的东西。
不论是什么职业没有层次,都能在其中学到许多东西,有它的利与弊,有可以汲取的地方与不可汲取的地方,要看本人是这样看待的了。
有的大学生认为只要是有报酬,就算是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相符,只要可以令他们接受的工作,可以胜任,他们都会去做。
因此出现了大学生利弊的争端。
我们必须了解到兼职必须要量力而行,而不是打肿脸称胖子。
也要权衡利弊,合理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兼职。
所以绝大多数人选择假期和寒暑假做一定的兼职。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调查结果显示,现代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学生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对报酬无所谓。
关于对外贸易论文范文参考文献2200字
关于对外贸易论文范文参考文献2200字20xx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存在着同20xx年一样的不利因素,为了使20xx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成就,我国在对外贸易发展中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一)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稳定的政治环境对发展对外贸易有着重要影响,20xx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样和政治环境密不可分,就目前国际关系分析,中日、中菲领土争端依然是威胁我国政治环境稳定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会对双方贸易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要使得20xx年对外贸易发展取得突出成就,首先我国政府要在维护国家领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日、菲的友好关系,加强双边谈判,力争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断,为双边贸易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其次应加强同欧盟等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国家有效谈话,防止将经济问题演化为政治问题,以双赢的方式解决贸易问题,争取在较短时期内解决贸易问题,为双边贸易进一步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再次政府也应当提倡全国人民以理性的方式维护国家安全,杜绝在政治纠纷中有意挑起不必要的争端,损害人民利益和经济发展环境.20xx年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这也是同各个国家友好开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出口产品在激烈的竞争和贸易壁垒盛行的国际市场中可以有效避免不利因素的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使产品技术含量增加,将出口产品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不仅有利于避免贸易壁垒的压制,也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国际市场的一定份额.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应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使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多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带动,以及科技进步、循环经济和节约资源的推动,即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传统产业创新能力的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改变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使得生产要素得到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同时我国贸易的改善还应当顺应国际经济发展主流思想,即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大环保产业贸易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清洁安全转变,增强我国产业的竞争力.(三)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由于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波动,且近几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弊大于利的,我国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于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也存在不利影响.我国应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力求使可能发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坚持以我为主,使人民币汇率的有序浮动符合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的需要.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汇率在平衡国际收支、抵御国际资本流动冲击方面的作用,以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我国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应综合考虑我国的经济需求和同贸易国之间的经济利益,是经济和贸易发展实现双赢.(四)继续扩大内需,减少出口依存度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即扩大国内投资,刺激国内消费和扩大外贸出口.扩大内需主要是通过扩大国内投资和国内消费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随着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20xx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仍然要依赖于内需,减少出口的依存度,而内需的扩大不仅要解决国内就业再就业问题,还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配合运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全力解决有效内需不足的矛盾,并且合理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在职人员工资,调整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更新消费观念,千方百计的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假日经济,调整限制消费的税费政策等.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对人们经济消费的引导.完善分配制度,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缩小贫富差距.同时,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各种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扩大国内消费市场,鼓励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重点扶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五) 贸易伙伴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据目前中日等国家争端形势判断,20xx年这种不断升温的领土争端及贸易壁垒限制,使20xx年对外贸易的发展依然存在着同20xx年同样的威胁.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尚未平息的各种争端,20xx年对外贸易的发展应转变以往主要贸易伙伴国稳定不变的局势,顺应着新型国家不断崛起且快速发展的形势我国应将贸易伙伴国向多方发展,扩大贸易地理范围,逐步摆脱以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主要贸易地位的现状,是我国对外贸易在尚未缓和的国际关系中得到回升,免受争端影响,是经济发展更能顺应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关于对外贸易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论文设计(含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与实务内容摘要信用证结算是国际贸易活动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世界上大多数的国际贸易均采用信用证的结算方式。
但与此同时,信用证欺诈也随之产生,给贸易商带来了损失。
咎其原因主要是信用证本身理论上的缺陷,也就是“独立抽象原则”。
信用证欺诈的主要表现有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附随的单据、文件;使用作废的信用证;骗取信用证;利用软条款进行欺诈等。
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信用证欺诈问题的严重性,不果断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将会给被欺诈方造成严重的损失,探讨和分析信用证欺诈的原因、表现,对进出口商防范欺诈风险有重要意义。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对信用证等各项付款方式做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字信用证托收汇款优缺点比较1信用证与信用证结算概述1.1 信用证简述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L/C),是指开证银行应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向第三方开立的载有一定金额的,在一定的期限内凭符合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它把原来由进口商履行的凭单付款的责任转由银行来履行,即通常所说的:“以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
信用证是由进口方的开证银行,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向出口商开发的,授权出口商按照信用证规定的条款,签发以该银行为付款人的汇票,并保证在交来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汇票和单据时,该行必定承兑或付款的保证文件。
1.2 信用证结算简述信用证结算由于银行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结算影响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结算方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把原来由进口商履行的“凭单付款”责任,转由银行来承担。
即,通常所说的“以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
因为,银行信用更加可靠、更加稳健,而且,银行的资金也更加雄厚,使得买卖双方都增加了安全感,从而大大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1.3 信用证业务的基本性质1.3.1 开证行负有第一性的付款责任。
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付款保证,开证行是首先付款人。
关于国贸的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国贸论文参考文献e-国际贸易与企业实施问题的分析姚钟华张涛文献来自:经济问题XX年第08期跨国经营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宋亚辉郭继鸣李胜歌文献来自:河北工业大学学报XX年第06期跨国公司无国籍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政策含义邱巍巫宁耕文献来自:经济科学XX年第02期.东亚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吴先明文献来自:世界经济文汇XX年第04期浅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竞争力蔡筱霞文献来自:林业财务与会计XX年第08期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武勇谭力文文献来自:经济问题探索XX年第08期有关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的理论分析王学鸿文献来自: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XX年第03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兼谈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中的适用性李金环文献来自:黑龙江对外经贸XX年第09期现代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林丹明文献来自:南开管理评论1997年第02期风险感知与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的互动研究——兼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防范许晖文献来自:经济问题探索XX年第10期创国际名牌做跨国企业肖莹文献来自:中国纺织报XX年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企业的策略王方全伟文献来自:国际经贸探索XX年第01期国际贸易中企业国际营销战略阶段研究及中国企业国际营销战略的演变徐頔林媛杨翠平文献来自:财经界(下半月) XX年第02期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汪素芹文献来自:国际贸易问题XX年第11期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实施国际税收筹划策略分析杨惠芳文献来自:国际贸易问题XX年第08期巧用国际资本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张菁文献来自:冶金财会1996年第04期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浅谈张凌XX (页数: 3) 中文期刊经济前沿中国跨国企业的形成与发展特征史彧XX (页数: 3) 中文期刊黑龙江对外经贸跨国企业并购与中国企业的对策何茂青XX (页数: 2) 中文期刊中国信息导报国际灰市场对跨国经营企业的经济影响分析周宏1996 (页数: 7) 中文期刊北方工业大学学报跨国并购的盈利可能性: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情况的分析胡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XX/0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对策研究杜建耀改革与战略XX/10the geography of trade in goods and asset holdingsantonin aviat; nicolas coeurdacier XX (页数: 30) 西文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production, trade, prices, exchange rates and equilibration in large experimental economies charles noussair; charles plott; raymond riezman XX (页数: 28) 西文期刊european economic reviewworld commodity trade in the globalisation processes.jenicek, v XX (页数: 10) 西文期刊agricultural economics / zemedelska ekonomikaa political economic analysis of u.s. rice export programs to japan and south korea: 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lee, d s; kennedy, p l XX (页数: 12) 西文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trade reform and poverty—lessons from the philippines: a cge-microsimulation analysiscaesar b. cororaton; john cockburn XX (页数: 23) 西文期刊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知识拓展]论文参考文献字体参考文献字体要求:参考文献(4号黑体),内容为5号宋体。
中国贸易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贸易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贸易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储蓄投资差异对中国贸易不平衡的影响分析.《上海管理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3期.陈传兴.高婷婷.[2].从环境管制看中国贸易模式的转变.《云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4期.郭将.[3].中国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规模研究——基于20012011年样本数据的测算.《江苏行政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4期.裴平.郭永济.[4].国际收支贸易调项对中国贸易平衡的影响程度.《统计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3期.贾怀勤.[5].乌克兰危机引发的俄罗斯与西方贸易战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学术论坛》.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1期.相均泳.荆林波.[6].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贸易平衡:基于汇改后数据的实证研究.《南方经济》.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9期.郭维.[7].中国贸易失衡成因分析及对策.《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6期.李月娥.[8].东印度公司与中国贸易.《品牌》.2014年10期.黄燕燕.[9].1718世纪的荷兰-印尼-中国贸易与多元文化交流.《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4期.贺圣达.[10].低碳经济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分析.《商场现代化》.2015年14期.赵兴华.王丹.二、中国贸易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国贸易质量研究——基于六大视角的实证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武敬云.国际贸易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学位年度)[2].中国贸易悖论与产品内分工.被引次数:12作者:李湘黔.国际贸易学湖南大学2006(学位年度)[3].东亚地区垂直分工背景下中国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被引次数:1作者:何慧慧.国际贸易学华东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中国贸易失衡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张蕾蕾.国际贸易上海大学2008(学位年度)[5].贸易开放度、FDI对中国贸易碳转移的影响.被引次数:1作者:洪琴.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厦门大学2014(学位年度)[6].东盟—中国贸易关系分析:来自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增加值出口关系的实证.作者:金融学厦门大学2014(学位年度)[7].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动态转型.被引次数:2作者:曾鸣.国际贸易学湖南大学2007(学位年度)[8].中国贸易可持续性的生态足迹研究.被引次数:9作者:徐子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青岛大学2006(学位年度)[9].中国贸易增长模式的调整——基于中国“入世”后贸易摩擦角度的考察.被引次数:2作者:王晓华.西方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2007(学位年度)[10].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中国贸易发展的探讨.作者:徐勇.国际贸易学上海大学2008(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贸易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华南沿海末次冰期类黄土沉积的漫反射光谱与激光粒度研究.《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1期.王晶.陈震.陈国能.[2].近十年中国东北森林植被物候遥感监测.《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2期.侯学会.牛铮.高帅.[3].近五年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0期.褚小立.陆婉珍.[4].中国人为主导的铝循环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年4期.岳强.王鹤鸣.陆钟武.智升科.[5].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基性岩荧光光谱与等离子质谱测试结果对比及其地质意义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7期.娄峰.陈国能.陈国辉.黄海华.[6].RareearthelementgeochemistryintheinnershelfoftheEastChinaSeaa nditsimplicationtosedimentprovenances.《稀土学报(英文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年7期.[7].黄河甘宁蒙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其形态分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10期.刘菁钧.赖子娟.邓凤玉.周珊珊.张丽杨.刘颖.[8].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 收录E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3期. .[9].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研究的重要进展和问题.《岩石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SCI收录SCI.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11期.陈衍景.翟明国.蒋少涌.[10].ConsolidationandCreepBehaviorsofTwoTypicalMarineClaysinChina. 《中国海洋工程(英文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年5期.四、中国贸易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浅析外贸依存度折射出的中国贸易安全问题.刘丹,2012第三届贸易强国论坛[2]WTO体制下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兼谈俄罗斯入世对中国贸易行政诉讼的影响.胡东.康琳娜,2012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暨中国与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变革研讨会[3]关于内外贸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思考.汪传华,2012第三届贸易强国论坛[4]内外贸一体化视角下的我国内外贸发展探析.刘琦杰.李丽,2012第三届贸易强国论坛[5]我国内外贸联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洪涛.霍菲菲.颜泽新.杜萌,2012第三届贸易强国论坛[6]外贸隐含能源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崔连标.范英.彭盼.朱磊,2014第二届首都高校博士研究生经贸论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对外开放新发展会议[7]基于CGE模型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减排效应研究.樊静丽.张贤.梁巧梅,2013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8]中国出口转内销现状和发展趋势港企开拓内销市场的挑战.马家华,2012第三届贸易强国论坛[9]促进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组织形式研究.钱春艳,2012第三届贸易强国论坛[10]中国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双边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研究.彭水军.黄宁,20092009年(首届)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学术论文中的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以下是整理推荐的国际贸易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查看。
参考文献一:[1]夏英祝,祖书君.绿色壁垒和绿色壁垒效应[J].农业经济问题.2004(01)[2]李毓生.中国企业对日出口速冻蔬菜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3)[3]赵海燕,何忠伟.中国大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演变及对策:以蔬菜产业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3(07)[4]刘芳,王琛,何忠伟.中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07)[5]李晓钟,胡卉君,沈潇茹.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增长效应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05)[6]纪龙.需求、结构、竞争力与中国蔬菜出口增长--基于修正的CMS模型[J].国际经贸探索.2012(09)[7]顾国达,牛晓婧,张钱江.技术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中日茶叶贸易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7(06)[8]王欣,王安.突破蔬菜出口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07(04)[9]苟金萍,宋奎奇.蔬菜农药残留限量问题探讨--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解析[J].农业质量标准.2006(05)[10]周洁红,钟勇杰.蔬菜标准与我国蔬菜产品跨越绿色壁垒的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11]孟昌,张瑜.积极应对后WTO时代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12]李健.绿色壁垒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成因与对策[J].江汉论坛.2005(07)[13]肖良,张社梅.引力模型在定量研究SPS措施对贸易影响中的应用[J].世界农业.2005(05)[14]杨安怀,杨昌举.应对绿色壁垒过程中政府部门的角色定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1)[15]董莹,穆月英.基于“10+3”FTA框架的中国蔬菜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蔬菜.2012(20)[16]袁其刚,时英.“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国际贸易问题.2005(02)[17]翟印礼,庞辉.肯定列表制度对中日蔬菜贸易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1(08)[18]叶军,朱砚花.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J].中国农机化.2010(06)[19]吕美晔,蔡岩,王凯.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竞争力及其出口前景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8(05)[20]蔡岩,吕美晔,王凯.我国蔬菜产业及其主要出口蔬菜品目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06)参考文献二:[1]孙璐.电子认证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2]杨婷婷.论破产债权[D].东北财经大学2003[3]宋星霖.冷链猪肉环境信息检测及货架期预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5[4]肖帆.江西农产品网络营销研究[D].南昌大学2014[5]李大庆.附随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6]曾凡银.绿色壁垒对关税壁垒的替代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03(06)[7]杨颖.生鲜农产品网购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8]乔银.基于网络组织的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建设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9]薛荣久.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J].国际贸易问题.2002(12)[10]陈柳钦.论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与我国绿色产品出口[J].国际经贸探索.2001(04)[11]丁阿婵.论行业协会联合抵制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D].东北财经大学2011[12]丁一轩.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13]边美男.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D].东北财经大学2011[14]李皞白.我国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之法院判赔金额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15]吴全.吐鲁番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16]宋薇.新疆出口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组织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17]肯巴提·乌拉力.新疆棉花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4[18]史博文.我国水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的构建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5[19]章迎迎.消费者对亲环境农产品的购买行为与支付意愿研究[D].浙江大学2015[20]王勇胜.生鲜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21]潘明湃.消费合同中的格式条款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22]丁庶君.中国环境保护立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23]孙冠楠.破产重整制度初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5[24]段志锦.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理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25]丛缨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26]刘艳.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27]尹晓波,侯丽京.面对绿色壁垒:我国外贸的出路何在[J].对外经贸实务.1996(04)。
国际贸易论的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论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国际贸易论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国际贸易论的参考文献(一)[1]张恒义,刘卫东,王世忠,单娜娜,梁红梅.“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以浙江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01)[2]王闰平,荣湘民.山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8(10)[3]蔡九菊,王建军,张琦,李广双.钢铁企业物质流、能量流及其对CO2排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8(01)[4]刘遵义,陈锡康,杨翠红,LeonardK.Cheng,K.C.Fung,Yun-WingSung,祝坤福,裴建锁,唐志鹏.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05)[5]刘建兴,王青,初道忠,顾晓薇,李广军,梁桂燕.中国三大产业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生态环境.2007(02)[6]毕秀水.我国经济有效增长研究--基于自然资本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学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03)[7]陈艳莹,原毅军.基于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条件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04)[8]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陈东景.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02)[9]仇睿,姚俭建.自然资本简论[J].东南学术.2002(01)[10]李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物质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11)[11]刘宇辉,彭希哲.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国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5)[12]黄玖立,李坤望.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06)[13]杨充霖,文先明.自然资本的起因、含义及问题[J].求索.2006(04)[14]曹淑艳,谢高地.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生态足迹模型[J].生态学报.2007(04)[15]林娅,孙文营.深化自然资本理念与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5)国际贸易论的参考文献(二)[1]张晓京,张玉喜,赵丽丽,张路蓬.货币危机理论和汇率理论:发散与交融[J].经济研究导刊.2013(05)[2]唐斌.资本理论的脉络及延展[D].复旦大学2013[3]杨宏.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域下我国老龄消费市场开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4]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5]黄雯.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D].福建师范大学2011[6]李翀.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J].学术研究.2013(01)[7]黄先禄.人民币汇率改革路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2)[8]陈雨露,侯杰.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5(05)[9]齐行黎,孙伯良,张志海.从均衡实际汇率理论看我国汇率制度建设[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10]罗红兰.谈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J].山西财税.2005(04)[11]沈国兵.马克思主义汇率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汇率理论比较研究[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05)[12]黄先禄.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13]许罕多.新汇率理论[D].吉林大学2006[14]朱宗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D].河南大学2010[15]贾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及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0国际贸易论的参考文献(三)[1]徐盈之,郭进.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碳排放责任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1)[2]赵兴国,潘玉君,王爽,姚辉,崔文芳.云南省耕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及其动态预测--基于“国家公顷”的生态足迹新方法[J].资源科学.2011(03)[3]任力,黄崇杰.中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03)[4]刘华军,闫庆悦.贸易开放、FDI与中国CO2排放[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03)[5]诸大建.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J].学术月刊.2013(10)[6]彭水军,张文城,曹毅.贸易开放的结构效应是否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基于地级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3(08)[7]黄娟,田野.产品内分工下中国自由贸易的环境效应--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2(08)[8]张友国.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经济学(季刊).2010(04)[9]陈琰,由黎,赵淳,胡荣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生态足迹核算[J].资源科学.2010(07)[10]杨来科,张云.基于环境要素的“污染天堂假说”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国行业CO2排放测算和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04)。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国际贸易毕业论文篇1浅谈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1 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特点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开放的互联网网络环境,打破商业贸易时空界限,促成交易双方在不相谋面的状态下达成合作交易的新型商业运作方式。
因互联网本身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全球性,以其为依托的电子商务运营成本也相对较低,交易效率高。
随着商业经济全球一体化深度显著提高,电子商务已成为了全球各国进行商业贸易往来的重要手段。
就电子商务运营结果而言,电子商务的存在不仅为商业往来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减少了交易双方的贸易成本,提高了交易双方乃至各国的经济效益,还变革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使得国际贸易得到更多的创新契机。
目前,电子商务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1 电子商务能提供较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电子商务赖以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服务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计算机软件程序设计多样化、信息处理速度明显加快、信息传输质量高、整个计算机系统得到优质建设与服务等。
就整体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体系而言,其充当着连接交易双方的桥梁作用,有利于交易双方打破时空限制,更快达成自身的交易目的。
1.2 电子虚拟市场形成电子商务以开放式的互联网环境为载体,可直接实现不同地域交易双方的合作,这也促成了电子虚拟市场的形成。
相对于当下普遍流行的实体贸易而言,电子商务促成的电子虚拟市场,无疑为商品、服务销售提供了更畅通的交易渠道。
1.3 全球化市场形成传统的经济贸易市场是实体交易市场,其低速交易决定了企业商品、服务交易难以无限扩大其市场贸易规模。
而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商品以数字化信息的形态得以迅速传输给需求者,大大打破了实体交易的时空限制。
加之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和全球性,促使利用电子商务开展贸易的交易主体也能轻易地将交易范围由原来的本国经济市场扩大到全球化大市场中,全球化市场正式形成。
2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2.1 国际贸易公司虚拟化电子商务贸易突破全球贸易地域限制,大大方便了国际贸易公司的国际贸易服务往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在写作国际贸易论文过程中,适当的引用参考文献是可以反映出作者对文献信息获取、吸收、利用的能力和研究创新水平。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 秦熠群,金哲松.中韩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3):62-65.2. 张宏,丛静.影响中韩产业内贸易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15(2):43-48.3. 刘嘉.中日与中美产业内贸易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13(2):92-97.4. 李准晔,金洪起.中韩贸易结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2):47-54.5. 马剑飞,朱红磊,许罗丹,对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02(9):22-26+80.6. 赵志刚.中国制造业对不同类型经济体的行业贸易[J].中国软科学,2003(3):45-50+121.7. 王云飞.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47-55.8. 徐娅玮.中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成因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1(12):36-39.9. 宋全成.加工贸易带动的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2003(12):10-13.10. 崔日明,陈付愉.中日服务业产业内研宄[J].区域经济,2008,24(8):51-55.11. 李季.中韩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6):54-59.12. 汪斌,邓艳梅.中日贸易中工业制品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类型[J].世界经济,2003,⑷:21-25.13. 石静,王鹏.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特征的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08(4):39-43.14. 张彬,孙孟.中澳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1997-2007年进出口贸易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09(05):41-48.15. 周茂荣,吕婕.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为例.国际贸易问题,2010(2):32-37.16. 贺骁.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实证分析[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2005(3):62-67.17. 廖长友.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5-47.18. 杜莉.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8):90-97.19. 佟家栋,刘钧霆.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态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5-9.20.Wells,L.T.Jr.ThirdWorldMultinationals,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Press,1983.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1. 卜伟.我国产业外资控制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11:180-181.2. 陈丽丽,林花.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制度因素重要吗[J].经济经纬,2011(1):20-25.3. 陈文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和模式选择——以福建省为例[J].时代金融,2008(7):170-171.4. 陈岩,张桃.积极推进以“技术+品牌”为核心的“走出去”战略——中国髙新技术产业的必然选择[J].国际贸易,2007(3):14-17.5. 崔家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J].2010(6):12-14.6. 代中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研宄——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1):29-35.7. 邓明.制度距离,“示范效应"与中国OFDI的区位分布[J].国际贸易问题,2012(2):123-135.8. 董莉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动因个新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1):73-76.9. 冯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社会科学,2014(1):117-121.10. 官建成,王晓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决定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2):59-65.11. 郭苏文,黄汉民.制度距离对我国外向FDI的影响一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0(11):21-26.12. 何骏.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J].经济经纬,2007(2):57-59.13. 贺书锋,郭羽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析:政治因素重要吗?[J].上海经济研究,2009(3):3-10.14. 黄静波,张安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动因类型的实证研究一基于1982—2007年得外向投资流向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7):4-10.15. 李洪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未来趋势[J].商业研究,2004(5):143-145.16. 林季红,胡雯婷.中国国际投资发展阶段研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2-59.17. 凌丹,赵春丽.政府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职能作用及实现途径[J].经济纵横,2002(6):43-36.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1. 丁青艳,王喜富.供应链上核心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10,7(20):52-53.2. 李金玉,阮平南.核心企业在战略网络演化中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9-21.3. 李欣,刘湘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之领导种群研究--以阿里巴巴为例[J].企业研究,2010(8):40-41.4. 韩福荣,徐艳梅.企业仿生学[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12-25.5. 胡斌.企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4-15.6. 刘学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风险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11,(30):33-35.7. 陆玲.企业生态学原理初探,中日管理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254-268.8. 梁运文等.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结构、企业角色与战略选择[J].南开管理评论,2005,8(1):57- 59.9. 刘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培育[J].江苏商论,2010,(9):15- 18.10. 刘雷.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影响因素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5(6): 23-24.11. 任今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其发展环境[J].闽江9 院学报,2010,31(4):22-24.12. 杨艳萍,李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8(9):10-11.13. 陈劲,李飞宇.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社会学检释[J].科学学研究,2001,19(3):103-107.14. 吴联生.盈余管理、政治关联与公司税负[J].会计论坛.2010,17(1):3-17.15. 吴灵玲.政治关联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一一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
国际贸易精品课程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精品课程参考文献第一章导论[1] 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2]陈宪、韦金鸾、应诚敏、陈晨.国际贸易.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3]贾建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4]张向先.国际贸易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陈同仇.国际贸易.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998.[6]彭福永.国际贸易.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7]孙丽云.国际贸易(第三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8]刘诚.国际贸易.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9]李国华.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9]许雄奇、张宗益、康季军.财政赤字与贸易收支不平衡:来自中国经济的经验数据(1978~2003).世界经济.2006年第2期.41-50.[10]姚利民.发展中国家双顺差与经济持续增长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18-21.[11]刘力.客观认识目前我国的贸易依存度.国际贸易.2005年第7期.23-27.[12]沈利生.如何正确评估外贸依存度-对“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实证分析”一文的看法.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第5期.106-117.[13]徐婧.我国贸易顺差变动的规模和结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9期.63-69.[14]汪占熬.新古典模型视角下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商业时代.2007年第27期.29-62.[15]李明武.正确恩师贸易差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132-133.[16]黄华峰.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实证分析.研究与探索.第28卷总第115期.100-102.[17]邹宏元、王晓东.中美经常项目收支的比较分析.金融与经济.2007年第10期.28-31.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克鲁格曼(美).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布阿吉尔贝尔.布阿吉尔贝尔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柏拉图.理想国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4]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解体及资产阶级的兴起、封建社会历史译文集.三联书店.1955.[5]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9]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现代文库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0]罗塞.罗伯茨.抉择-关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寓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2]蔡玉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3]张荐华、施本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14]胡凤英.国际经贸理论、政策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5]张向先,朱捷.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8.[16]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17]杨小凯.比较优势理论为什么可能错.[18]李敏、郭曼.贸易增长的“贫困化”陷阱和比较优势的悖论.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一期.9-13.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1]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基姆·安德森.中国经济比较优势的变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3]岳昌君.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与技术传递.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0年.[4]丁剑平.“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能否解释我国的经济现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5]蔡玉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张荐华、施本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7]胡凤英.国际经贸理论、政策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张向先,朱捷.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8.[9]Edward E.Leamer.The Leontief Paradox,Reconsidered.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 olume 88,Issue 3.Jun.1980.495-503.[10]Paul R.Krugman.Technology.trade and factor pric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0(2000).51-71.[11]Edward E.Leamer.What’s the use of factor conten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0(2000).17-49.[12]刘明兴.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第四章新古典贸易模型:扩展与应用[1]克鲁格曼(美).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贾建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3]李国华.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4]张荐华、施本植.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5]胡凤英.国际经贸理论、政策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张向先、朱捷.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8.[7]蔡玉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刘庆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9]彭福永.国际贸易.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刘明兴.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11]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0期.19-40.[12]刘明兴、马晓野.国际贸易波动分析的理论文献回顾.[13]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65-73.[14]龙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国际经贸探索.2000年第2期.2-5.[15]胡倩.国际贸易理论与贸易结构.财金贸易.2000 年第5 期.20-22.第五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1]克鲁格曼(美).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蔡玉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刘庆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4]彭福永.国际贸易.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Edward E.Leamer.The Leontief Paradox,Reconsidered.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 olume 88,Issue 3.Jun.1980.495-503.[8]Paul R.Krugman.Technology.trade and factor pric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0(2000).51-71.[9]Edward E.Leamer.What’s the use of factor conten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0(2000).17-49.[10]刘明兴.禀赋结构、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11]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0期.19-40.[12]刘明兴、马晓野.国际贸易波动分析的理论文献回顾.[13]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65-73.[14]龙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国际经贸探索.2000年第2期.2-5.[15]胡倩.国际贸易理论与贸易结构.财金贸易.2000 年第5 期.20-22.第六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1]荣芳、何晋秋.“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可持续性探讨”.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6期.[2]李岚清主编.中国利用外资基础知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5.[3]李荣林.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替代性与互补性.2001年中国经济学年会国际经济学论文[4]卢进勇、虞和军,朱晞.国际服务贸易与跨国公司.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岳昌君.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与技术传递.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论文.2000.[6]梁能.跨国经营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7]徐振东.“百年国际直接投资:演化、贡献及启示”.国际金融研究.2001.[8]金芳.“跨国公司的微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研究.1999.[9]小岛清[日].“直接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东亚经济的将来”.世界经济评论.1997.[1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译本).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1]宋全成.论德国移民的社会一体化进程.德国研究.2006年第2期.43-47.第七章关税[1]汪尧田、周汉民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总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伯纳德∙霍克曼、迈克尔∙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陈文敬、默瑞∙吉布斯、唐小兵、赵玉敏.多边贸易体制与“入世”-中国面对的贸易壁垒.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4]杨圣明.中国关税制度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韩立余译.美国关税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牟瀛、冯晴、胡迟.世界各国关税制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7]吴家煌.世界主要国家关税政策与措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8]彭福永.国际贸易.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9]贾建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1]蒋建刚.“保护关税”的新解读与评价机制.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2期.31-43.[10]李众敏、吴凌燕.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初步评估.世界经济.2007年第2期.32-39.[12]邓峰.美国关税百年之争.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100-105.[13]姚洪心、三品勉.寡头市场条件下的产品差异化及关税效应研究.2007年第4期.16-21.[14]贾雅楠.国际贸易众的环境关税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237-238.[15]黄建忠、王俊霖.我国工业部门关税保护的动因结构、效应和优化-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经验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97-105.[16]李宗卉、曹小春.外资企业进口关税优惠政策的取消对外资流入的影响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7期.55-59.[17]毛锦锋.我国农产品关税减让政策探讨.公共经济.44-47.[18]田明华、印中华、赵晓妮.一次性木筷的相关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林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2期.158-161.[19]丁辉侠、冯宗宪.制度作为区位优势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引力模型为基础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2007年第2期.64-67.[20]冯宗宪、段英.中国关税减让的竞争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分析.世界经济.2000年第8期.28-38.[21]钟钰、刘荣茂.中国农产品进口与关税的内生性检验.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5期.105-109.[22]杨莲娜、李先德.中国与欧盟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比较.国际贸易.2007年第7期.46-48.[23]李双燕.主要纺织生产和消费国的关税减让情况比较.山东纺织科技.2007年第2期.41-43.[24]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多哈回合农产品市场准入研究.WTO经济导刊.2007年第6期.14-16.第八章、非关税壁垒[1]汪尧田、周汉民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总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伯纳德∙霍克曼、迈克尔∙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陈文敬、默瑞∙吉布斯、唐小兵,赵玉敏.多边贸易体制与“入世”-中国面对的贸易壁垒.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4]刘小川、王庆华.经济全球化的政府采购.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5]盛建明.反倾销国际惯例.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6]高永富.WTO反倾销协议:规范与承诺.黄山书社.2000.[7]蔡玉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刘庆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9]彭福永.国际贸易.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九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1]克鲁格曼(美).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唐纳德·B·基辛(世界银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6.[3]玛格丽特·凯利、纳希德·克马尼、米兰达·夏发等著.国际贸易政策问题与发展情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4]谷源洋、魏燕慎、王耀媛.世界经济自由区大观.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5]李相俊(韩国).韩国对外贸易的成功与失误.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6]刘星红.欧共体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7]赵淳(韩国).韩国的经济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8]刘庆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9]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0]贾建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1]陈红蕾、吉缅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贸易和产业政策.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28-34.[12]张曙光、张燕生、万中心.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12-21.第十章、贸易保护的理论[1]克鲁格曼(美).国际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刘庆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3]严国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4]贾建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彭福永.国际贸易.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兰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吴国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方士华.国际贸易.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9]冷柏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0]查尔斯·R·麦克马尼斯.不公平贸易行为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1]玛格丽特·凯利,纳希德·克马尼、米兰达·夏发、克莱门斯·布勒坎、彼得·温利.国际贸易政策问题与发展情况.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0.[12]陈红蕾、吉缅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贸易和产业政策.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28-34.[13]张曙光、张燕生、万中心.中国贸易保护代价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12-21.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1]海闻.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选择、现代商业银行.2000.[2]马晓野、尹利群.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资料汇典.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3]汪尧田、周汉民.世界贸易组织总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4]伯纳德∙霍克曼、迈克尔∙考斯泰基.世界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学-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一):世界贸易组织基本知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石广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张向晨.发展中国家与WTO的政治经济关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8]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2年贸易和发展报告:世界贸易中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2002.[9]杨荣珍.WTO争端解决-案例与评析.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0]王忠明.WTO规则实务培训读本.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1]何茂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白皮书2002.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12]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多哈回合农产品市场准入研究.WTO经济导刊.2007年第6期.14-16.第十二章、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1]佟福.全世纪之交的新视角——美洲经济圈与亚太经济圈沿革与趋势.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2]张蕴岭、赵江林.走发展、合作、开放之路:APEC、东亚经济与中国市场开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3]张纪康.了解APEC-跨世纪的世界主宰.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4]陆建人.亚太经合组织与中国.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5]P.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中译本).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6]闫逢柱、张文兵.中美农产品对韩国出口的竞争研究-兼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产品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5期.23-30.[7]罗刚.自由贸易去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视角.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4期.116-119.][8]张弘.对我国贸易自由行的非完全竞争CGE模型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增1期.114-120.[9]马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自由贸易体制互动关系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104-108.[10]杨玉明、刘朝明.中国-东盟贸易自由行博弈分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6年第8期.104-109.。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导语:国际贸易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国际贸易是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国际贸易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一:[1]陈策.外国直接投资的国际贸易效应:基于我国行业数据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3):28-33[2]陈丽珍,王术文.技术扩散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2):56[3]黄晓玲. 我国中西部区位优势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类型定位[J]. 国际贸易问题, 2003,(01) .[4]姚利民,唐春宇. 独资与合资方式的技术溢出效果比较[J]. 国际贸易问题, 2005,(10) .[5]崔到陵,任志成.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人力资本成长的实证分析——以"长三角";为例[J]. 国际贸易问题, 2006,(03) .[6]平新乔等.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闭.世界经济,2007(8):3-13[7]秦晓钟,胡志宝.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江苏经济探讨,1998(4):47-50[8]饶燕.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技术扩散途径的门槛回归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07[9]Cheung, K.Y., Lin P. Spillover effect s of FDI on innov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rovince vincial dat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4, 15 (1):25-441.[10]Hejazi,Walid,Sufarian,Edward.A.Trade,ForeignDirectInvestment,andR&D Spillover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30 (3) :491-511 .[11]Kokko, A.T. Technology,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4, 42 (2) :279-293 .[12]熊晶晶,史本山.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机理研究[J]. 商业研究, 2006,(22) .[13]陈涛涛,宋爽.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的'政策要素研究[J].金融研究,2005(5):56-66[14]崔到陵,任志成.外国,[J].国际贸易问题,2006(3):87-93[15]代谦,别朝霞.外国直接投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数据[J].经济论坛,2006(4):59-65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篇二:[1]李丽.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财贸经济,2014.[2]郭璟坤.论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3]王舒.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当代经济,2011.[4]龙宁曲.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5]郑欢.探讨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6]刘琦.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国际贸易发展态势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7]王杰.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4(03).[8]谢守红,薛红芳,徐西原.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结构转型研究综述[J].世界地理研究,2013(02).[9]龙宁曲.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10]丁黎.低碳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67-72+92-93.[11]郭璟坤.论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12]孙丹,谭芹兰.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国际物流发展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5,07:88-90.[13]郑峥.国际贸易规则视角下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16,06:145-146.[14]王旭坤.基于低碳经济国际贸易规则重塑下的我国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6,11:57-58.[15]刘佳佳.试分析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及我国的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6,15:1-2.。
国际贸易的参考文献.doc
国际贸易的参考文献
[1] 金实.一本书读懂经济学[M].九州出版社,2010 年1月.
[2] 李毅.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可能遭遇的保障措施和几种特保措施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4期:第105-108页.
[3] 乔生. 特保条款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评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5期,第102页.
[4] 钱磊.论特保条款中几个主要问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年,第1期,第58页.
[5] 华民.西方混合体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6] 郑秉文.公司治理:美国模式之谜[N].经济观察报,2002-08-12.
[7] 李俊江.论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2003-9-28
[8] 还有许多纸和电视上的新闻,因看的时候没有仔细记录,故现在不能详尽的罗列。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国际贸易与企业实施问题的分析姚钟华张涛文献来自:经济问题2014年第08期跨国经营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宋亚辉郭继鸣李胜歌文献来自: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第06期东亚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吴先明文献来自:世界经济文汇2014年第04期
浅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竞争力蔡筱霞文献来自:林业财务与会计2014年第08期
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武勇谭力文文献来自: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08期
有关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的理论分析王学鸿文献来自: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03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兼谈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中的适用性李金环文献来自:黑龙江对外经贸2014年第09期风险感知与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的互动研究——兼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防范许晖文献来自: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第10期
创国际名牌做跨国企业肖莹文献来自:中国纺织报2014年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企业的策略王方全伟文献来自: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第01期
国际贸易中企业国际营销战略阶段研究及中国企业国际营销战略的演变
徐頔林媛杨翠平文献来自:财经界(下半月) 2014年第02期
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汪素芹文献来自: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11期
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实施国际税收筹划策略分析杨惠芳文献来自: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第08期
巧用国际资本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张菁文献来自:冶金财会1996年第04期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浅谈
张凌2014 (页数: 3) 中文期刊
经济前沿
中国跨国企业的形成与发展特征
史彧2014 (页数: 3) 中文期刊
黑龙江对外经贸
跨国企业并购与中国企业的对策中国信息导报
国际灰市场对跨国经营企业的经济影响分析
周宏1996 (页数: 7) 中文期刊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跨国并购的盈利可能性: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情况的分析
胡峰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对策研究
杜建耀改革与战略2014/10
the geography of trade in goods and asset holdings
antonin aviat; nicolas coeurdacier 2014 (页数: 30) 西文期刊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roduction, trade, prices, exchange rates and equilibration in large experimental economies
charles noussair; charles plott; raymond riezman 2014 (页数: 28) 西文期刊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world commodity trade in the globalisation processes.
jenicek, v 2014 (页数: 10) 西文期刊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zemedelska ekonomika
a political economic analysis of u.s. rice export programs to japan and south korea: a game theoretic approach.
lee, d s; kennedy, p l 2014 (页数: 12) 西文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trade reform and poverty—lessons from the philippines: a cge-microsimulation analysis
caesar b. cororaton; john cockburn 2014 (页数: 23) 西文期刊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