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调查报告精选
高血压 调查报告

高血压调查报告高血压调查报告引言:高血压,也被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研究结果,并探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参与者参与了调查。
我们的问卷包括了与高血压相关的各个方面,例如生活习惯、饮食偏好、运动情况等。
参与者的年龄范围从18岁到60岁不等,涵盖了不同性别和职业的人群。
2. 调查结果:(1)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约有30%的参与者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这一结果表明高血压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2)影响因素:我们发现,高龄、家族遗传、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压力大、肥胖、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3)意识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
仅有少数人能正确描述高血压的症状和并发症。
这表明,加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宣传是非常必要的。
3.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1)饮食调整:限制高盐饮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我们建议人们减少食用加工食品和咸菜,并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
(2)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降低血压起到积极作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有效减轻高血压的风险。
(3)压力管理:长期的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
通过学习放松技巧、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寻求心理支持等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压力,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4)药物治疗:对于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药,并定期复诊,以监测血压变化。
4. 结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与高龄、家族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加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宣传,鼓励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如饮食调整、适度运动和压力管理等,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高血压调查报告

高血压调查报告高血压调查报告近年来,高血压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其中约有75%的患者并未得到有效的治疗。
高血压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它是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疾病现状以及预防控制策略,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高血压的调查。
调查对象为我国某城市的居民,共有1000人参与了此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达到了20%。
这意味着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高血压。
这个比例非常令人担忧,尤其是考虑到高血压所带来的健康风险。
进一步分析调查数据,我们发现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年龄有关。
在调查对象中,40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的人群。
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弹性减弱,血液循环变得不畅,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对于中年人来说,定期检查血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此外,我们还发现高血压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在调查对象中,有一部分人患有高血压的原因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长时间的久坐等。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体重增加、血脂异常等问题,从而增加了高血压的风险。
因此,我们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
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以及避免过度的压力,都是保持血压正常的关键。
此外,家族遗传也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发现,在高血压患者的家庭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也患有高血压。
这意味着高血压可能存在遗传风险,因此,对于有家族高血压史的人来说,更应该重视定期检查血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高血压治疗的情况。
令人遗憾的是,只有不到一半的高血压患者正在接受治疗,其中仅有30%的人能够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
这说明高血压的治疗和控制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
我们呼吁医疗机构和政府加大对高血压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提供更加便捷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通过本次调查活动让中老年人及老年人对高血压的预防及对高血压的控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提早控制,积极治疗。
二、研究调查方法、对象及内容1.调查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血压知识的相关资料及网络查询。
(2)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形式在家庭附近的村镇做相关的调查。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发放20份问卷回收20份问卷有效问卷20份2.调查对象:在家庭附近的村镇做调查分别有中年人、中老年人和老人。
3.调查内容:基本情况、高血压知识、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高血压管理需求及对高血压管理的需求。
三、调查时间:2019年1月至2019年3月四、关于高血压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五、高血压病因(1)、性别与年龄: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
(2)、不良生活习惯: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使血压升高。
(3)、工作压力过重: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4)、性格: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5)、遗传: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
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三高人群调研报告

三高人群调研报告标题:三高人群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研三高人群,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人群的现状,以了解其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应对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收集了有效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调研结果显示,这一特定人群面临着许多健康问题和困境,需要更加重视个人健康管理和预防措施的推广。
一、调研背景: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当代社会常见的三种慢性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这一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
因此,了解三高人群的实际情况对于提供相应的健康干预和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制定了一份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涉及个人信息、生活方式、就医情况和健康管理措施等方面。
2. 个别访谈:我们对一些三高人群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药物使用情况和心理状态等。
三、调研结果:1. 人群特征:三高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男性稍多于女性。
大部分人在45-65岁之间,其中有一定比例已患有2种或以上的三高疾病。
2. 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三高人群存在血压、血糖和血脂三个方面的异常。
其中,有一部分人未意识到自己患有三高,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
3. 生活习惯:很多三高人群存在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和熬夜等。
此外,高油脂、高盐分和高糖分的食品摄入也十分普遍。
4. 就医情况:大部分三高人群已经就医并处方药物治疗。
但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持续用药,或在医生建议下减药或停药,加剧了病情的风险。
5. 健康管理:调研结果显示,仅有少数三高人群进行了系统的健康管理,如定期体检、合理营养和药物管理。
很多人对于健康管理的认知和需求较低。
四、调研结论:1. 三高人群存在普遍的健康问题,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其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
2. 强化生活习惯的管理,减少高油脂、高盐分和高糖分食品的摄入,适量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改善健康状况。
高血压数据分析开题报告(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与意义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10亿人患有高血压,每年因高血压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900万。
在中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已超过2.7亿,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因此,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高血压相关数据的分析,探究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1. 研究目的(1)分析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地区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等。
(2)探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如遗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
(3)评估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4)为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内容(1)收集高血压相关数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交叉分析、趋势分析等。
(4)运用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5)运用聚类分析、生存分析等方法评估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6)结合研究结果,提出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查阅国内外关于高血压的研究文献,了解高血压的最新研究进展。
(2)数据收集法:通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渠道收集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数据。
(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R等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数据挖掘方法:运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方法挖掘数据中的潜在规律。
2. 技术路线(1)数据收集:收集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数据,包括基本信息、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
(2)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健康问题。
本调查报告将重点关注高血压的相关影响因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一、高血压的影响因素高血压是由于血液在血管内的压力增加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多种因素可以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体重问题、生活方式等。
其中,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高盐饮食、高糖饮食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二、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因此被称为“寂静的杀手”。
然而,长期不加控制的高血压会逐渐对人体各个系统产生损害,例如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疾病等。
在某些情况下,高血压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眼花等症状,但这些不一定与高血压直接相关。
三、高血压的治疗方法目前,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常采用针对控制血压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减少钠盐摄入、增加运动量以及控制体重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四、高血压的预防措施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改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
首先,建议避免食用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适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其次,保持适度的体重和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
此外,减少饮酒和戒烟也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通过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特别是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同时,加强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和普及,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医疗保健水平,对于防治高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报告

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报告
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报告
1. 研究背景和目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本研究旨在调查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风险因素以及预防与治疗措施,为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健康体检数据。
通过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研究对象的风险因素、病程特点和治疗效果,得出相关结论。
3. 结果分析:(1)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以中老
年人群为主要患病人群。
(2)高血压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3)长期患高血压疾病会导致心脏、脑血管等器官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4)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等方式
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疾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4. 结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需引起足够重视。
预防高血压疾病应从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和积极治疗等方面入手。
仅依靠药物治疗并不足以完全控制高血压疾病,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定期随访管理也是关键。
5.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设计,数据获取有一定局限性。
未来研究可以采用前瞻性研究和多中心研究设计,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疾病的潜在机制和更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高血压调研报告

高血压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指在安静状态下,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状况。
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调研目的:本调研旨在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自我管理情况、就医情况以及对现有高血压治疗措施的认知和满意程度,为制定更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共调查了1000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500人,女性500人,调研对象的年龄从25到80岁不等。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收集相关数据。
调研结果:1.高血压患者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6岁,大部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超过5年以上,且多数患者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2.自我管理情况:调查显示,近70%的高血压患者每天都会测量血压,但只有30%的患者能够坚持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
此外,大部分患者在饮食控制、戒烟限酒等方面存在不足。
3.就医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高血压患者每个月都定时去医院复诊,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就医不规律的情况。
此外,调查对象中有一部分患者并未向医生告知自己的全面用药情况。
4.对现有治疗措施的认知和满意程度: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对于目前的治疗措施存在较高的认知度,但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较低。
其中,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忧是导致满意程度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论:高血压患者对于自身病情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自我管理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
提升患者对治疗措施的满意程度,需要加强对治疗效果的宣传和解释,减少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担忧。
同时,为了更好地控制高血压病情,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是关键。
高血压调查报告

高血压调查报告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病负担之一。
高血压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中风、肾病等等。
据统计,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已经超过10亿,而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也相当高,约占中老年人群体的40%。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血压患病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高血压患病率普遍高我们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都所在的人群患高血压。
具体来说,在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体中,有超过60%的人患有高血压。
而在30~50岁的青壮年群体中,高血压患病率也高达30%左右。
这说明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人口的普遍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我们的调查还发现,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高血压家族史、不良的生活习惯、压力过大等。
具体来说,家族史是引起高血压的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果自己或者亲属中的高血压患者较多,则自己患上高血压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饮酒、肥胖、过度吸烟等也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压力过大也被证实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承受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生活压力等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三、自我管理不足,高血压治疗效果不佳尽管我们发现高血压普遍存在,但我们也发现,自我管理不足是高血压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患者虽然在医院进行了治疗,但并没有严格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或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进行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例如,一些高血压患者并没有控制自己的饮食,没有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没有控制自己的体重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使高血压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的状态,增加了高血压对健康的威胁。
四、高血压进一步发展为其他健康问题的风险最后,我们的调查还发现,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增加了高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不仅会导致高血压本身的健康问题,还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脏病、中风、肾病等等。
高血压调查问卷报告(一)

高血压调查问卷报告(一)调查问卷报告:高血压介绍•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情况,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问卷。
以下是调查结果的总结和分析。
受访者信息1.总共有1000名参与者接受了这次调查。
2.年龄分布:–25岁及以下:15%–26-40岁:35%–41-60岁:40%–61岁及以上:10%3.性别比例:–男性:45%–女性:55%高血压患者比例•在调查的1000名参与者中,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比例约为25%。
•高血压患者的年龄分布:–26-40岁:15%–41-60岁:50%–61岁及以上:35%高血压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习惯:–过多的摄入高盐食物:30%–高胆固醇饮食:20%2.生活方式:–缺乏运动:25%–长时间久坐:15%3.遗传因素:10%知识水平与自我管理•对高血压的知识了解程度:–很了解:10%–一般了解:50%–不了解:40%•值得注意的是,了解程度高的人更倾向于自我管理高血压,而了解程度较低的人则更可能忽视疾病的危险性。
自我管理措施•调查结果显示,以下是高血压患者常采用的自我管理措施:1.药物治疗:75%2.饮食控制:–低盐饮食:65%–低脂肪饮食:45%3.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锻炼:60%–戒烟限酒:30%医疗资源利用情况•患有高血压的人中有75%会寻求医疗服务,而25%选择自我调节和管理。
•去医院就诊的频率:–一年1-2次:40%–一年3-4次:30%–一年5次及以上:30%•就医方式:–去大医院:60%–去社区医院:30%–在家庭中得到医生指导:10%结论与建议1.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比例偏高。
2.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3.自我管理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需要加强对高血压知识的普及。
4.建议高血压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就医进行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调查报告

高血压调查报告近年来,高血压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逐渐增加。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血压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防范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高血压调查。
1. 调查对象及范围本次调查对象为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居民,共计10000人。
调查范围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大致相等,年龄跨度为18至75岁。
调查过程涵盖高血压相关的个人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方面。
2. 调查结果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
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有25%的受访者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其中女性略高于男性。
(2)高血压患者中,有超过50%的人未能意识到自己的病情。
这表明高血压的预防意识和健康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3)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病情相关性较高。
吸烟、饮酒、高盐高油饮食等不良习惯成为高血压的主要诱因。
(4)接受规范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比例较低。
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高血压患者容易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
3. 建议与对策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和对策:(1)加强高血压预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鼓励健康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食高盐高油食物,有助于预防高血压疾病。
(3)建立健全的高血压防治机制,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规范治疗率,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4. 结论通过本次高血压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血压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对策,希望可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行动,共同致力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疾病,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愿每个人都能健康快乐地生活!。
高血压调查报告

高血压调查报告高血压调查报告(上)近年来,高血压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隐患。
它不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更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担。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高血压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文将从高血压的定义、病因、流行现状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高血压,又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指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压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通常由两个数值表示,即收缩压和舒张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应在120/80 mmHg以内。
而超过这个范围的血压称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病因非常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不良、生活习惯不健康、肥胖、高盐摄入、酗酒、吸烟、缺乏运动、长期压力等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血管收缩,使心脏更难以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
据WHO的数据,到2025年,全球超过15亿人口将患有高血压。
在调查的样本中,有30%的人口患有高血压。
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而老年人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率更高。
这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有关。
高血压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是许多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视力模糊、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适量的运动、科学的饮食、戒烟限酒以及保持合理的体重都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重要手段。
其次,减少盐的摄入也是至关重要的。
过多的盐分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升高。
而在病情已经发展的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负担。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高血压的定义、病因、流行现状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高血压的调查报告(上)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血压的情况,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并撰写了本报告。
下面将分享我在调查中得到的一些重要发现。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高血压疾病本身。
高血压,也被称为“健康的沉默杀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的压力过高。
高血压患者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容易患心脏病、中风和其他与血管系统相关的疾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
在我的调查中,我发现高血压的发病年龄正逐渐年轻化。
过去,高血压主要出现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体中,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患上高血压。
这主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如饮食不均衡、缺乏运动和过度工作压力。
其次,我调查了高血压患者的就医情况。
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会及时就医,并且一般选择到医院进行治疗。
他们向医生寻求专业建议,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然而,也有少数患者倾向于自行购买药物,并未遵从医生的建议。
这可能增加了患者自身健康风险。
除了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就医情况,我还了解了他们的心理状态。
高血压患者普遍表现出焦虑和担心的情绪。
这是因为高血压是一种潜伏性的疾病,很难通过外观来判断病情的轻重。
这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
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调查显示大部分人采取了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
他们减少了盐的摄入量,增加了运动时间,改善了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此外,许多人通过参加健身活动、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和保持良好的社交圈来减轻压力。
这些都是预防高血压非常有效的措施。
总的来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慢性疾病。
时下,我们面临着高血压年龄年轻化、就医情况和患者心理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通过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并积极就医,我们有望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发展。
我建议大家加强高血压的宣传教育,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支持。
高血压的调查报告(下)基于我进行的调查,我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关于高血压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高血压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摘要】在人类漫长的生命周期中,疾病始终是影响生命的天敌。
人的一生中除了要与大自然抗争外,还要和疾病抗争。
据现有资料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29.2%的人患有高血压病,也就是说有15.6亿的人患上此病,在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中,高血压病的杀伤力仍位居榜首。
高血压是目前国内外人群中的流行病、常见病,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高血压,在医学界被称为无声的杀手,是非常有害健康的一种疾病。
【关键词】高血压疾病调查预防知识【正文】一、调查目的:为了了解杨凌示范区中年人、中老年人及老年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及用药方面的知识。
拟通过这次关于高血压疾病知识及药品的认知状况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特点及存在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提高杨凌居民的全身素质。
二、研究调查方法、对象及内容1调查方法(1).文献资料法:取阅相关资料,有关高血压知识等书籍以及网络方法。
(2)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杨凌示范区的26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作相关调查。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发放26份问卷回收25份问卷有效问卷25份(3)数据统计法:通过对问卷调查,设计表格,进行数据分析2调查对象杨凌示范区26位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分别是30-50岁的中年人,50-60岁的中老年人及60岁以上的老人。
3高血压相关知识高血压的相关知识●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
1.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
2.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
●常见的高血压本身症状可有:头晕、头痛、失眠、耳鸣、记忆力下降、乏力、易恕等。
社区高血压调查总结范文

一、前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解社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我们开展了此次社区高血压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二、调查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XX社区15岁以上居民,共计XXX人。
2. 调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3. 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基本信息、生活习惯、血压测量、高血压家族史、慢性疾病史等。
三、调查结果1. 高血压患病率: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XXX份,其中高血压患者XXX人,患病率为XX%。
2. 高血压患者分布情况: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
3. 高血压相关因素分析:(1)家族史: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的人群。
(2)慢性疾病史: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无慢性疾病史的人群。
(3)生活方式:超重及肥胖、吸烟、饮酒、口味偏咸、经常失眠等不良生活习惯,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
4. 高血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龄、超重及肥胖、睡眠时间过少和过多、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病等可能是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XX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高血压的防治应结合本地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社区综合管理与干预。
2. 建议:(1)加强高血压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开展高血压筛查,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降低高血压患病率。
(3)建立健全高血压患者档案,实施个体化治疗和管理。
(4)加强社区医疗机构建设,提高高血压诊疗水平。
(5)加强政策支持,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保障。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有关高血压的调研报告范文

有关高血压的调研报告范文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已成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为了解决高血压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对象为城市居民,调研范围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的人群。
调研方法:我们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收集相关数据的方式进行调研。
调研结果:1. 高血压人群比例:经调研发现,高血压的患病率相当高。
约有45%的调查对象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而还有15%的人存在高血压前期的危险状况,即血压较高但尚未达到高血压水平。
2. 年龄与高血压的关系:我们发现,高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超过60岁的人群患病率约为60%-70%。
而相对较年轻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也逐渐上升,约为30%-40%。
3. 高血压与职业的关系:部分职业的工作者容易患高血压,其中包括一些以长时间坐姿工作为主的职业,如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司机。
另外,高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大的职业也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增加相关。
4. 经济状况与高血压的关系:我们发现,经济状况较差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可能与其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医疗条件等有关。
相反,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在生活方式和医疗保健方面更加注重,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
5. 生活方式与高血压的关系:调研结果显示,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高盐饮食,过量饮酒和吸烟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6. 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我们还调查了人们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
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高血压的危害和控制方法有一定了解,但仍有一部分人存在对高血压认知不足的情况。
结论及建议:1. 加强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意识,通过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
2. 改善生活方式,增加体育锻炼,控制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限制酒精和烟草的使用。
3. 提倡定期体检,特别是中老年人和高危人群,早期发现并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4. 加强医疗服务和经济援助,特别是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提供负担得起的高血压治疗和管理服务。
高血压调查报告[1]
![高血压调查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1709463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8.png)
高血压调查报告[1]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疾病。
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高血压调查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血压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对策。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提高。
加上现代人的高压工作、压力、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得高血压的患病率越来越高。
据统计,中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4.5亿人,占全球高血压患者总数的1/5。
近年来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的年增长率高达20%,让人不禁担忧。
再观察到高血压患者在四五十岁就开始频繁出现,日趋年轻化,患者愈来愈多的同时,年龄也愈来愈年轻。
这意味着,发生高血压的人群越来越大,整个社会的医疗负担也越来越重。
那么,为什么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如此之多呢?就不难发现,高血压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首先,饮食不规律,高盐高脂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缺乏运动,久坐不动,生活压力大等,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形成。
此外,遗传、生长发育、内分泌失调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高血压的发病率。
为了控制高血压的发展,我们必须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首先,均衡的饮食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
我们应该适当减少盐分的摄入,摄入适量的鱼、瘦肉、豆类等蛋白质,并适当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其次,要适量运动,可以选择跑步、散步、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咨询医生等都是控制高血压的有力手段。
总之,高血压调查报告提醒我们,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更应该引起广大年轻人的注意。
高血压不是一个小问题,它可以引起很多危险的疾病,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我们应该加强自己对高血压的认识,从生活细节做起,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身体健康。
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

关于高血压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高血压
摘要:
高血压,又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现代疾病,其致死率与发病率极高。
因此,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高血压病人的情况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治疗方式。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300个高血压病人作为调查对象,他们的年龄范围在30-70岁之间,调查时间为两个月。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症状,比例为59%:41%,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更容易发病。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高血压患者通常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喜欢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食物,并少运动。
他们的咖啡因、酒精的摄入量也比较高。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他们的体重和腰围都超标。
在治疗方面,我们了解到许多高血压患者依赖药物来控制他们的血压,然而有些患者因为药品的副作用不愿意使用药物治疗。
此外,高血压患者经常使用保健品以促进他们的健康,但这些保健品是否真的有效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高血压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避免高血压症状的发生和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的生活方式调整措施:控制食物的热量、脂肪、盐和糖,增加运动量,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控制体重和腰围在正常范围内。
同时,通过医师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定期跟踪他们的血压水平。
最后,正确使用保健品,不要随便选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大力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高血压和减轻高血压症状发作的关键。
社会实践报告高血压

一、前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高血压的防治现状,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我们组织了一支社会实践团队,对高血压的防治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背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高血压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因此,加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查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关于高血压防治的文献资料,了解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
2.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社区居民进行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调查。
3. 访谈法:对高血压患者、医生、社区工作者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高血压防治的看法和需求。
4. 观察法:实地观察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如健康教育、药物管理等。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人,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高血压患者主要集中在城市,且以中老年人为主。
2.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较高,但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部分居民对高血压的危害认识不足,未及时就医。
(2)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部分患者因药物副作用或经济原因放弃治疗。
(3)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血压的防治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患者需求。
3. 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1)健康教育:社区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的认识。
(2)药物管理:医疗机构为高血压患者提供降压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3)社区随访:社区工作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五、对策与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调研报告主题

高血压调研报告主题
高血压调研报告摘要:
本次调研旨在调查高血压的相关情况,包括高血压的患病率、危害程度、发展趋势以及预防和管理方法等方面。
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式,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对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
尽管有广泛的关注和宣传,但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许多人忽视了高血压的危害性。
在预防和管理方面,调研发现,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和实施十分关键。
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与此同时,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也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和指导,提供及时的药物干预和监测。
结合以上调研结果,为了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并发症风险,我们建议加大对高血压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加强高血压的早期筛查和检测,以便及时干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倡导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的习惯;加强医疗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能力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高血压管理服务。
只有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高血压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还常常伴有糖尿病等慢性疾患。因此,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脑出血:脑内小动脉的肌层和外膜均不发达,管壁薄弱,发生硬化的脑内小动脉若再伴有痉挛,便易发生渗血或破裂性出血(即脑出血)。脑出血是晚期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出血部位多在内囊和基底节附近,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失语等。
(3)、肾功能不全:由于肾入球小动脉的硬化,使大量肾单位(即肾小球和肾小管),因慢性缺血而发生萎缩,并继以纤维组织增生(这种病变称为高血压性肾硬化)。残存的肾单位则发生代偿性肥大,扩张。在肾硬化时,患者尿中可出现较多的蛋白和较多的红细胞。在疾病的晚期,由于大量肾单位遭到破坏,以致肾脏排泄功能障碍,体内代谢终末产物,如非蛋白氮等,不能全部排出而在体内潴留,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也发生紊乱,造成自体中毒,出现尿毒症。
高血压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活动使自身及社区人员能对这种疾病有所了解,提早控制,积极治疗。
二.调查对象:社区相熟人员
三.调查内容:高血压的病因和防治的基本知识,社区人员对高血压的了解程度和其自身的血压状况等。
四.调查时间:十一假期
五.调查方式: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资料,与社区相熟人员访谈。
(2)、控制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BMI≥25 为超重,BMI≥27为肥胖。 身高(厘米) 超重(公斤) 肥胖(公斤)
150 >54 >63
155 >57.7 >67.3
160 >61.4 >71.7
165 >65.3 >76.2
170 >69.4 >80.9
5、社区人员现状:
就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本社区存在患病率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
(1)、我的父亲,43岁,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7mmHg,有轻度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工作压力、遗传(我的爷爷患有高血压,因并发症死亡)、超重和吸烟的原因。因对高血压的危害较了解,治疗较积极,而且吸烟有所减少,但饮食结构和规律不好,而且对控制体重不太热衷。我的母亲,41岁,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但对其预防不甚重视。
1)、广泛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制作高血压知识板报 ,提高社区人群自我保健知识,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2)、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的知识和技能;
3)、鼓励社区居民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流行,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4、高血压的防治:
(1)、限盐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高压上升2mmHg,低压上升1.7mmHg。日本北部摄盐量每人每天30克,结果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称为“高血压王国”和“脑卒中王国”。相反牙买加某岛每天摄盐小于2克,则无高血压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参考一啤酒瓶盖的盐量大概是2克的办法控盐,还可以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
175 >73.5 >85.8
180 >77.8 >90.7
(表)不同身高时超重和肥胖的标准
(3)、忌口
摄入食品的“宜”与“忌”
1)碳水化合物 适宜——米饭、粥、面食类、芋类、软豆类 应忌——番薯(产生腹气的食品)、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2)蛋白质 适宜——脂肪少的食品(嫩牛肉、猪瘦肉、鱼)、蛋、牛奶和牛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黄豆粉、豆腐丝等)。 应忌——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无鳞鱼等)、肉类加工品(香肠等)。
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就可以预防合并症。据专家推算,收缩压降低10毫米汞柱,就可以减少56%的中风和37%的冠心病,更可以避免由于长期高血压所致的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虽然危害大,但是降压治疗效果好,可防可控。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2、后续活动:
(1)、找到社区委员会,告知其社区情况并提出以下建议:
(5)、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血管系统性能,使血管的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并可降低血糖和血脂浓度。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最理想的运动方式是步行。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3)、工作压力过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4)、性格
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1)、心力衰竭:心脏(主要是左心室)因克服全身小动脉硬化所造成的外周阻力增大而加强工作,于是发生心肌代偿性肥大。左心室肌壁逐渐肥厚,心腔也显着扩张,心脏重量增加,当代偿机能不足时,便成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收缩力严重减弱而引起心力衰竭。由于高血压病患者常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负担加重的心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更易发生心力衰竭。
(4)、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六.调查结果: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1、高血压的病因:
(1)、性别与年龄
(5)、失眠
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6)肢体麻木
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3、高血压的并发症: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诊断治疗都很容易,可怕的是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等。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着。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中风,发生脑中风的概率是正常血压人的7.76倍。
(2)、我们家对门的男主人,45岁,有轻度高血压,有工作压力和遗传的原因。对高血压的知识知之甚少 ,不太重视。女主人,43岁,有轻度高血压,情况与其丈夫相似 。因对高血压的了解不够,对高血压的关注也少,重视度明显不足。
(3)张大妈 ,56岁,患有中度高血压,肥胖,目前处于血压高吃药,血压降停药的状态。 李大爷,60岁,有轻度高血压。夫妻二人 都是高钠饮食。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不了解。
2、高血压的症状:
(1)、头疼
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眩晕
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
(3)、耳鸣
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4)、心悸气短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其他人的情况大抵相同,在此不再列举。
七.调查体会:
1.、自身体会: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年龄增长,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
平衡膳食,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知识不够普及,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张,吸烟、饮酒无节制,遂使心血管病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
(6)、养成自测血压的习惯
患者最好在早晚7时至8时之间测量,测前休息5分钟,避免情绪激动、劳累、吸烟、饮咖啡、憋尿。取平卧或坐位,使上臂、心脏和血压计保持在同一水平。每次测量两遍,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做好记录,以备查询。刚开始服用降压药或调整降压药种类和剂量时,连续测量3天血压,以后每周测2-3天。如出现头昏、头痛、头胀等症状应及时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