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使用工具_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3不简单的杠杆 同步练习(含解析)

3. 3不简单的杠杆一、选择题1.下列三种情况,大石块更容易被撬动的是()。
2.红红和婷婷玩跷跷板,婷婷要把红红跷起,可行的方法是()。
A.红红向后移B.婷婷向后移C.两人同时向后移3.小明用剪刀将一个纸箱裁剪成合适大小,下面是纸板在剪刀刀刃上的不同位置,裁剪时最省力的是()。
a' b- C∙d-6.奶奶在水果摊买了一串葡萄,摊主提着O点的提绳称重,平衡后如下图,小红从摊主处得知这个秤泥的质量是1千克,这串葡萄的质量大约是()。
A.5千克B.2千克C.1千克D.0.5千克7.下面的工具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
A.撬棒B.钓鱼杆C.斜面8.观察下面四种剪刀,最适合医生解剖用的是()。
二、填空题9.生活中的火钳也是杠杆(如下图),应用火钳这类杠杆的目的是10.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J他这样说的依据是()原理。
11.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的仪器,是根据()的原理工作的,我们常用的天平可以分成()天平和()天平。
1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我们叫做,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用力点、和阻力点。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
13.今年“五一”小宣同学和爸爸在公园玩翘翘板,如图所示。
小宣同学可以“撬起''这么重的爸爸,是因为翘翘板就是一个简单的—:若要将爸爸放下来,坐在左边的小宣应该向—移动。
三、判断题14.人们用手提水桶时,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15.当支点不在杠杆中心时,施力的大小不等于受力的大小,离支点远的一方省力。
()16.理发剪刀也适合用来剪衣服。
()17.镜子的用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是一种费力杠杆。
()18.单放在地上的木棍,不是杠杆;用木棍撬东西,木棍就是杠杆。
()四、连线题19.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教室门省力杠杆手臂斜面吊车定滑轮钢钎轮轴升旗费力杠杆盘山公路滑轮组五、简答题20.用剪刀剪硬而厚的东西时,用前部分刀尖剪还是后部分刀根剪省力?并说说理由。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使用工具》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使用工具》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使用常见的工具,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各种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工具的使用方法,他们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使用常见的工具。
2.了解工具的作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并正确使用常见的工具。
2.难点:了解工具的作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具的使用方法。
2.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工具,如螺丝刀、锤子、剪刀等。
2.准备相关案例,如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工具?这些工具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使用工具》。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工具,如螺丝刀、锤子、剪刀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作用。
同时,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工具,如拆卸和组装玩具等。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工具的作用是什么?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新的想法。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要点+重点实验+典型练习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主要内容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具,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
2.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术。
3.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通信工具:手机、电话、电脑等。
(2)测量工具:温度计、刻度尺、秒表等。
(3)机械工具:螺丝刀、钳子、扳手、羊角锤等。
(4)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
4.不同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
第2课《斜面》1.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斜坡了。
他们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
斜坡就是一种斜面,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省力。
2.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不需要人为施加力。
3.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4.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
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1.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杠杆。
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
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2.杠杆上三个重要的位置(1)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2)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3)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3.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撬动一块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越近,距离用力点越远,就越省力。
第4课《改变运输的车轮》1.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
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2.轮轴可以省力,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轮轴越省力。
3.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扳手、滑轮、螺丝刀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
第5课《灵活巧妙的剪刀》1.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
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
2.组合多项技术是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同步练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工具中,属于杠杆工具的是()A.辘轳B.挖土机C.滑梯D.起重机2.图中有下列工具:①钢丝钳、②瓶盖起子、③理发剪刀、④镊子。
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①③B.③④C.①②3.下列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铁皮剪B.理发剪C.跷跷板4.下列所示的机械是轮轴的是()A.B.C.5.动滑轮的特点是()A.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B.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用力方向C.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6.下面不属于滑轮组的优点是()A.省力B.省距离C.可以改变用力方向7.如图所示,盘山公路修成“S”型,是通过延长路程而使坡度变小,盘山公路可以看作是()A.杠杆B.轮轴C.斜面8.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环保的“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单机械,其中利用斜面的是()A.车把B.脚踏板C.螺丝钉二.填空题(共7小题)9.游乐园的小朋友玩的跷跷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
10.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11.不省力,却能改变力的方向,是滑轮:省力,却不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滑轮;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组。
12.滑轮在生活中的运用,如:旗杆顶端安装的是,吊车的吊钩上随生物一起移动的是,大型起重机上安装的是。
13.像汽车方向盘那样,有一个和一个组成的机械,我们称之为轮轴。
14.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叫。
15.自行车上有很多我们学过的简单机械,如螺丝是运用了原理,刹车把手是运用了原理。
三.判断题(共7小题)16.开瓶器、剪刀、天平都属于杠杆类简单机械。
(判断对错)17.用筷子夹菜、用订书机订书都要耗费较大力气,这说明筷子和订书机都属于费力杠杆。
(判断对错)18.用螺丝刀拧螺丝圈时,螺丝刀起到了轮的作用。
2019年精选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教科版习题精选六十二.docx

2019年精选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教科版习题精选六十二亠第1题【单选题】选择题。
拧螺丝钉时,我们选用()最合适。
A、螺丝刀B、剪刀C、羊角锤下列选项中,()不是简单机械。
如图所示,我们过年时贴的窗花贴纸是人们利用()裁剪纸张而制作出来的。
A、螺丝刀B、剪刀C、菜刀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A、可以用普通剪刀代替钳子来剪断钢丝B、所有的工具都是省力的C、不恰当地使用工具可能会使我们事倍功半C爸爸在修理家具的时候,手边没有锤子,这时可以用()来代替锤子。
A、斧子B、螺丝刀C银子如图所示是一个内六角扳手,观察它的形状,你认为它应该是用来拆装()的工具。
拔图钉时,如果图钉帽和木板的缝隙较小,那么使用()比较方便。
A、羊角锤B、螺丝刀C、小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棍不是机械B、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C、钟表是简单机械【答案】:【解析】:【解答】机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f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复杂、困难的问题。
【分析】重点了解利用各种器具和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2题【判断题】用铅笔刀削铅笔是在使用工具。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解答】铅笔刀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这种机械削铅笔时M加省力,也方便,所以使用铅笔刀削铅笔也就是在使用铅笔刀这种工*的过程.【分析】本题考童机械的应用。
第3题【判断题】指甲刀是一种简单机械。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机械是能使我们方便或省力的装置,机械也叫简单机械.[分析]本题考査机械的范围.4第4题【判断题】大石头用播棍当杠杆去播动比较省力。
()A、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解答】机械是能使我们方便或省力的装置,而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于撬动大石头时所用的力比直接搬起大石头所用的力小,所以它是省力杠杆.【分析】本题考査机械的应用.4第5题【判断题】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恰当使用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分层作业附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同步练习(分层作业附答案)1.1 放大镜探索:比较放大镜、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1)中央厚、边缘薄的_________(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物体能把图像_________,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_________有关。
_________,放大的倍数越大。
基础训练1.判断题。
(1)放大镜是凸透镜,它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放大镜越大,其放大的倍数也一定越大。
()(3)中央厚、边缘薄的物体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4)透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透镜的视野。
()(5 )清晨,出现在树叶上的小露珠也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2.选择题。
(1)下列三个放大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A.越大B.越小C.不变(3)下列关于放大镜的使用,描述错误的是()。
A.眼睛和物体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放大镜,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B.眼睛和放大镜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物体,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C.放大镜和物体的距离保持不变,移动眼睛,直到获得清晰的图像参考答案[课堂回顾]探索:放大√中央厚,边缘薄不变√一样厚缩小√中央薄,边缘厚(1)透明放大(2)凸度凸度越大[基础训练]1. (1)√(2)X解析: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大小无关,而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3)X解析:不透明的物体即使中央厚、边缘薄也不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4)√(5)√2. (1)C (2)B (3)C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分层作业(同步练习附答案)2 怎样放得更大课堂回顾探索: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______倍,电子显微镜能放大约______倍。
(2)我们自制的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__________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同步练习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同步练习
2和3、杠杆的科学及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填空题
1、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点,分别
是、、。
2、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
3、例举生活中应用杠杆的简单机械、、。
4、常用的杠杆类简单机械有、、。
二、选择
1、下列杠杆的应用中没有起到省力作用的是()
A、用撬棍撬起重物 B 、用压水机从水#压水C、用杆秤
称东西D、用钉锤拔铁钉
2、下列简单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剪刀B 、起钉锤C、镊子D、老虎钳
3、剪刀属于()杠杆
A、省力 B 、费力C、不省力也不费力
D、以上答案都对。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使用工具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使用工具教科版第一课运用工具【教学目的】迷信概念:看法机械指的是应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复杂机械又被人们习气地称为工具。
进程与方法:知识在实际中处置指定的迷信效果〔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异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法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协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外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任务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选用不同工具处置效果【教学预备】记载表〔先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员〕;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进程】一、说话导入新课同窗们,这个美丽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造出来的?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那么锤子能协助我们做哪些事情?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工具来协助我们做事情,明天我们就来研讨我们常用的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协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称号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窗想地更多。
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下台来引见,并且可以运用教员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
5、教员小结:看来同窗们对工具的运用曾经比拟熟习,并且能运用到理想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处置一个效果。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教员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假设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拟适宜?2〕请小组内的同窗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索你需求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资料,组织小组成员展开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适宜的吗?四、完成三项义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左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任务。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教员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假设我们运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 使用工具》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 使用工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是《1.1 使用工具》。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具的起源和分类,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工具。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感受到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各种科学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有所了解。
他们在课堂上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然而,对于工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科学实验中工具的使用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具的起源和分类,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具的起源和分类,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实验中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工具的使用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古代人类使用工具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工具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探究工具的起源和分类: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了解工具的起源和分类。
3.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动手操作教材中的实验,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4.讨论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工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看法。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工具的起源和分类起源:古代人类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发明了各种工具。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使用工具》集体备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使用工具》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使用工具》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使用简单工具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和了解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不是很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常见工具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的掌握。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工具的使用技巧。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常见工具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工具操作的视频或动画,用于演示和指导。
3.准备实践操作的材料和工具,用于学生动手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使用工具。
例如,讲述一个发生在家庭中的小故事,描述家庭成员在使用工具时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常见工具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
接着,呈现工具操作的视频或动画,让学生了解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对工具的认知清晰明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实践操作材料和工具。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完成指定的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作业本参考答案工具和机械单元1、使用工具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判断题。
(1)√(2)√(3)×2. (1)剪刀、筷子、老虎钳(尖嘴钳)、螺丝刀(2)(从左到右依次为)园林剪、剥线钳、扳手、天平、镊子2、杠杆的科学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1)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2)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省力。
2.(因图片位置关系,点很难做到精确)阻力点支点用力点支点(1)用力点或阻力点阻力点或用力点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活动记录:省力、费力、省力课堂练习:1.费力省力(因无作业本上的图,用文字表示:手握处为用力点、夹着东西处为阻力点。
)支点支点2.省力的杠杆:剪刀、老虎钳、开瓶器、压水井的压杆、核桃夹、裁纸刀费力的杠杆:理发剪刀、火钳、镊子、筷子等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天平、翘翘板等4、轮轴的秘密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填空。
(1)轮轴。
(2)省;费。
(3)省。
2、(图已换,请在相应地方标识:指处粉线所指为轮,蓝线所指为轴)方向盘扳手水龙头门把手5、定滑轮和动滑轮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填空。
定、动、定2、6、滑轮组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填空。
(1)滑轮组(2)省力,改变力的方向(3)省力2、略7、斜面的作用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1、选择题。
(1)A (2)A (3)B2. 刀、楼梯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活动记录:课堂练习:1. 填空:(1)齿轮、链条(2)快,慢(3)22. 自行车车把杠杆脚蹬轮轴刹车滑轮螺丝钉斜面3. (1)杠杆、轮轴、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等(2)省力,改变力的方向,改变运动速度,(省距离)……单元练习1、选择题。
(1)A (2)A (3)A (4)A ,B、CD、D (5)C(6)B 、D (7)A 、B2.(1)(2)略。
力点(省力)阻力点支点(3)左图:右边第三格挂2个;右图:右边第二格挂2个,或第四格挂1个3.连线:自行车刹车杠杆自行车车把旗杆顶上的装置轮轴镊子水果刀的刀刃滑轮扳手盘山公路斜面螺丝钉杆秤辘轳《形状与结构》单元第1课抵抗弯曲活动记录:略课堂练习:选择题(1)C(2)B第2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活动记录: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测,并记录实验数据。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同步练习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同步练习
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定滑轮有的作用,动滑轮有的作用
2、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
3、一张纸,可以通过的、、的方法来增强抗弯曲能力。
4、能量的形式有、、、不同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5、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他们都是储存了亿万年的。
6、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是他们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7、根据植物陆海分类,分为和两类
8、电磁铁与磁铁都具有和的共同点。
10、生物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1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偶然发现。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 同步练习(含解析)

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一、选择题1.人们可以依据工具的不同用途对工具进行分类,如:电动车属于()工具。
A.测量B.交通C.通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与温度计相比是更好的工具B.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C.所有的工具使用起来都省力、方便3.快毕业了,为了拍摄毕业照,大家肯定没少花费心思!无论班服的定制,还是相册的制作、造型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私人定制、个性化消费逐渐成为历史新潮流,定制的样式越来越多,如:软陶人偶、签名水杯、场馆纪念品、叶雕照片等等,上面或印制或绣上有着个人专属的标识或造型,同时既彰显与众不同的风格,又让生活充满了乐趣。
作为私人定制的设计师,你首要关注的是()oA.自己的个人审美B.产品利润C.当前流行D.顾客的实际需求4.小明在更换玩具车电池时,发现电池盒是两颗螺丝钉固定的,小明要用到的工具是()。
A.羊角锤B.螺丝刀C.尖嘴钳5.下列属于人类与动物根本性区别的是()oA.用声音来交流C.会制造和使用工具6.下列机械中,使用时省力的是(A.拉窗帘时用的定滑轮C,用斧子劈木头7.下图是内六角扳手和螺母的形状,B.会保护自己D.能适应环境变化B.使用镜子夹物体D.用扳手拧螺丝用一定大小的内六角扳手较容易拆装的是()。
内六角扳手a∙十b∙GC臬D08.所有的机械都省力。
()oA.对B.错二、填空题9.弓箭由四部分组成,弓箭的组成部分为、弓臂、、箭尾。
10.如下图所示,分别用平板和有车轮的手推车在操场上运送物品,先将两个箱子沿直线从A处运到B处,然后将两桶水沿曲线从B处运输到C处。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小推车与平板相比,用小推车更加()、快捷、灵活、稳定。
11.我们可以使用()轻松取出核桃,可见,使用合适的工具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
12.根据工具的用途进行分类,温度计是工具,自行车是工具。
13.我们写字用的工具是()。
测量黑板的长度用的工具是(),给木板钉上钉子用的工具是()三、判断题14.只要使用工具,我们就能轻松地完成取出核桃仁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使
用工具同步练习
一.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判断题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
高。
1.指甲刀是一种简单机械。
()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机械是能使我们方便货省力的装置,机械也叫简单机械。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范围。
2.我们经常用剪刀制作图纸,所以他是学习用品,不是简单机械。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机械是能使我们方便或省力的装置,剪刀正是能使我们能方便制作图纸的用具,所以也是简单机械。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特点。
3.所有的工具都能让我们省力。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机械是能使我们方便或省力的装置,例如升旗竿上的定滑轮,它只能给我们带来方便,改变了用力的方向,但是没有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省力的特点。
4.大石头用撬棍当杠杆去撬动比较省力。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机械是能使我们方便或省力的装置,而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于撬动大石头时所用的力比直接搬起大石头所用的力小,所以它是省力杠杆。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应用。
5.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恰当使用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所有的工具都是机械,恰当的使用机械,能给生活带来方便或者使用时更加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特点及恰当应用其特点可以使我们做事更方便。
6.使用工具时,只要注意不要伤到自己就行。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使用工具时,不仅要注意安全,还希望使用该工具时会给我们带来方便或者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特点。
7.用铅笔刀削铅笔是在使用工具。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铅笔刀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这种机械削铅笔时更加省力,也方便,所以使用铅笔刀削铅笔也就是在使用铅笔刀这种工具的过程。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应用。
8.工具的作用主要就是省力和方便。
()
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能使我们方便或者省力的装置叫做机械,也称简单机械,所有的工具都属于机械,所以使用工具主要就是为了省力或者方便。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特点。
9.小学生太小,不能制作机械。
()
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能使我们方便或者省力的装置叫做机械,也称简单机械,例如斜面也是一种机械,如果一小学生无法将一圆柱形重物推到一定高度,可以利用斜面将重物推到该高度,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使用机械的范围。
二.填空题
10.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拔钉子。
答案:羊角锤
解析:解答:羊角锤是一种简单机械,钉子钉在物体里面时,用羊角锤时能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怎样恰当地使用机械。
11.油桶通过推上车,比较省力。
答案:斜面
解析:解答: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应用。
12.在工作中,能使我们或的装置叫机械。
答案:方便省力
解析:解答:机械的概念:在工作生活中,能使我们方便或省力的装置叫做机械,也叫简单机械。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特点。
13.生活中,我们用切菜,切肉。
答案:菜刀
解析:解答:菜刀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于他的切面很锋利,当我们用力一定时,更容易将菜或肉切断。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应用。
14.用开瓶器开啤酒盖主要是为了。
答案:省力
解析:解答:开瓶器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开瓶器开啤酒盖时能更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的应用。
三.综合题
15.如何正确使用合适的工具帮助我们呢?
答案:(1)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更加省力,方便;
(2)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而这些不同的工具也有不用的科学原理,如果我们要恰当使用工具,就必须知道哪些工具对应什么样的作用,才能更加方便或省力。
解析:解答: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更加省力,方便;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作用,而这些不同的工具也有不用的科学原理,如果我们要恰当使用工具,就必须知道哪些工具对应什么样的作用,才能更加方便或省力。
分析:本题考查怎样结合机械的特点恰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