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
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张斐侯伟郑星来源:《科技风》2024年第02期摘要:航空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是提升航空特色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为了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使其在航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最大效能,西安航空学院通过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运行机制方面通过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实验教学体系创新、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实验室队伍建设机制完善,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探索了航空工程类专业实验教学管理运行新机制,并取得了明显实效。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型人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为适应现代航空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西安航空学院作为航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优势资源建设航空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牵引,加快推进航空工程类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以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核心能力培养为宗旨,加强学生学科理论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原有的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先后组建了航空工程实训中心、航空工程检测中心、航空工程虚拟仿真中心和大学生创新中心,在此基础上建成了航空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以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为主,兼顾士官生(专科)培养、青年教师培养、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初步发展成为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覆盖航空器设计—动力—制造—维修全产业链的实践、创新和服务基地。
如何加强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是目前实验中心管理运行中面临的重要课题[12]。
为此,针对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升。
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体制改革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按照学校“一体两翼”的发展理念,遵循学校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服务国家航空发展战略,以“改善条件、优化过程、健全体系、达成目标、持续改进”为实验教学理念。
飞机实训室实施方案
飞机实训室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飞机实训室是航空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重要场所,通过实训室的实施,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飞行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航空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因此,飞机实训室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施目标。
1. 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实训环境,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2. 提供先进的设备和工具,满足学生的实际操作需求;3. 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提升飞行技能;4. 提供规范的管理制度,保障实训室的正常运行。
三、实施方案。
1. 设备更新,定期对实训室的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同时,引进先进的模拟器和仿真设备,提高实训的真实度和效果。
2. 安全管理,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的安全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确保实训室的安全运行。
3. 实训教材,提供丰富的实训教材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飞行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
4. 实训指导,配备专业的实训指导老师,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场地清洁、实训秩序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实训室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实施效果。
1. 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显著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2. 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得到加强,减少实训事故的发生;3.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提高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4. 实训室的管理运行得到规范,保障实训室的正常运行和教学秩序。
五、总结。
飞机实训室的实施方案对于航空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科学的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为他们未来的航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全面考虑实训室的设备、安全、教材、指导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确保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依托民航实训基地实现社会培训服务功能的实践研究》_结题报告
《依托民航实训基地实现社会培训服务功能的实践研究》_结题报告《依托民航实训基地实现社会培训服务功能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王盛桦⼀、研究背景“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是未来办学的重要⽅向。
利⽤学校的理论与企业的实践平台,实现“产学结合”。
职业技术院校作为社会服务型、技术型⼈才的主要培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根本⽬的便是保证职业技术院校的价值的实现,即通过实践训练平台提升专业学⽣应有的业务素质能⼒。
使得学⽣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服务社会的需要。
本课题⽴⾜于所在学院的民航实训基地,以国内典型的实训基地建设为例,探讨实训基地建设的社会培训服务价值的实现路径,从⽽为完善国内职业技术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借鉴意义,进⼀步使⾼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才成为社会需要的⼈才。
⼆、课题界定《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是国务院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作会议上讨论通过并发布的。
这项⽂件的通过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这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国职业教育⼯作的⾼度重视。
这也是职业教育⼯作者们突出⼯作表现的反映。
《决定》指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
”强调“⼤⼒推⾏⼯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的程度加深以及职业教育所具备的为社会服务功能的明显化,当前和今后的⼀个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职业教育的⼯作者们在教育实践中,意识到职业教育的⽬标在于培养劳动⼀线的⾼素质⼈才。
同时在⽣产过程中要以实⽤技术为基础,市场就业为专业导向,做到产、学结合的⾼品质服务形式。
为积极贯彻国务院决定,培养实⽤技术型⼈才,学院与⾦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于2007年始共建《空中乘务》专业,开始合作进⾏民航服务⼈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1年初,学院与⾦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校企双⽅共同投资建⽴了具有六⼤教学区域为⼀体、建筑⾯积达1400平⽅⽶的“民航服务实训中⼼”。
突出民航服务型⼈才的培养导向,满⾜专业教学及对⾏业、社会培训的需要,成为为社会、⾏业服务的实施载体和⽰范平台。
航空专业的实习实训报告
实习实训报告一、实习实训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实训单位是我国一家具有影响力的航空企业——中航工业四川飞机制造厂。
该公司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我国航空工业的骨干企业之一,主要承担军用和民用飞机的研发、生产和维修任务。
公司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创新的企业理念,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实习实训目的和意义本次实习实训旨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航空企业的发展状况、生产流程和航空技术,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习实训,我们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今后从事航空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实训内容和过程在实习实训期间,我们参与了飞机制造厂的各个生产环节,包括飞机零部件的加工、组装、调试和检验等。
我们还有幸参观了飞机总装线,了解了飞机组装的整个流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各种专业工具和设备,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
此外,我们还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讲座,了解了航空工业的发展趋势、飞机设计原理和航空材料的应用等。
通过这些讲座,我们对航空产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实习实训收获和体会通过实习实训,我们收获了以下几点:1. 实践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对我们今后从事航空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这使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提高了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创新意识:实习实训让我们认识到,创新是推动航空事业发展的关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培养创新意识,为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 职业素养:实习实训使我们更加了解企业文化,提高了我们的职业素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遵循企业规章制度,严守职业道德,为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而努力。
五、实习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习实训,我们对航空企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航空培训基地设计模式分析
机务培训主要为地勤人员培训,包含发动机实训车 间、起落架实训车间、钣金实习车间、钳工实习车间、 复合材料实习车间、航材库等功能。这些功能主要都为 大空间式的车间,结合培训需求设置对应的吊车梁等起 重设备。复合材料车间往往需要完整的除尘设备。 2.2 总体规划
航空培训基地一般配备有通用教学区、机务培训区、 乘务培训区、生活配套区等;通用教学区一般布置于中 心区域,是不同类型的学员培训及考试区域,再辐射到 机务、乘务区。厦航在建成一期培训基地后,学员数量 迅增,趋近饱和,二期建设迫在眉睫。而周边用地已然 建设完成或者出让,只能考虑其他区域(见图 2)。相 对于这点,东航培训中心的一期建设规模都要更大、配 套更为完善,但依旧在东侧留够了大片的预留发展用地, 能充分适应培训基地的发展(见图 3)。文章建议在航 空培训基地的规划设计中适当考虑规划弹性。
图 4 东航之家总平面图
器械的肌理。如厦航培训中心采用的开放式铝单板幕墙, 优异的施工质量让铝板幕墙兼具了铝单板的质感和类似 石材的体量感。航空建筑因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往往单 体体量较大,玻璃幕墙的通透性广受运用,而航空建筑 中更常用工业化气息浓重的幕墙结构,彰显结构美学。 建筑体量多以简洁稳重居多,契合航空公司“安全”这 一最大要素。 2.5 功能空间
航空培训中心的使用空间专业工艺性很强,如乘务 培训中的动态撤离舱,有严格的净空净高要求,设计时 需要考虑完整的进出、安装、维护、送检流线;又如静 态服务舱,作为建筑内部的独立密闭空间,需要配置特 殊的消防设备;诸多的大型设备安装需求对结构也提出 了很高要求,安装孔位的定位精度需精确到毫米内等, 整合梳理诸多工艺需求是航空培训中心设计过程的一大 难点。
图 5 东航之家风雨连廊
2.4 建筑造型 在建筑造型上,可以看到航空培训中心热衷于使用
航空航天实训调研报告
航空航天实训调研报告航空航天实训调研报告一、引言航空航天工程是现代工程科技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飞行器的设计、制造、运行等多个方面。
为了提高学生对航空航天工程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航空航天实训。
本次报告旨在对航空航天实训的效果进行调研和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二、调研过程在本次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听取学生反馈的方式获得数据。
首先,我们设计了问卷,包括让学生评价航空航天实训的内容、实验器材的使用情况以及实践操作的难易程度等方面。
然后,我们向学生发放了问卷,并收集了他们的回答。
同时,我们还与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听取他们对于本次实训的感受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学生反馈,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 实训内容丰富多样:学生普遍认为本次实训内容设计合理,涉及到飞行器结构设计、动力学模拟、飞行控制等多个方面,拓展了他们对航空航天工程的知识面。
2. 实验器材使用情况良好:学生一致认为实验器材的质量和性能都较好,能够满足实训的需要。
3. 实践操作难度适中:学生普遍表示实践操作的难度适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实训效果显著:学生反馈实训让他们对航空航天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改进建议在收集了学生的反馈后,我们得到了一些改进建议,以进一步提高航空航天实训的效果:1. 加强实践操作:增加更多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完成飞行器的设计、组装和调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深化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实训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的意义与目的。
3. 提高实验器材的品质:在后续的实训中,可以考虑更新一些旧的实验器材,并购买更先进的设备,以满足学生不断增加的需求。
五、结论通过本次航空航天实训的调研,我们得出了实训内容丰富多样、实验器材使用情况良好、实践操作难度适中以及实训效果显著等结论。
校企合作共建航空服务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的研究
[ 1 】 李 学斌. 以市场 需求为导 向的 高职物流 专业教 学改革 思考【 J J . 南通航
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 0 0 7 ( 0 2 ) . 【 2 ] 蔡巍. 浅谈 高职 院校物流 管理专业 实践教 学中存在 的问题 与对策f J ] .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 旬刊) , 2 0 1 1 ( 0 7 ) . [ 3 】 庞燕, 王 忠伟. 论物流 专业课 程教学方 法的 改革与创新【 J J . 中 国市场 ,
在实际的学习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对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
形成 自己独有的专业特色。 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学校有很多 , 在办学 中要找 到 自己的闪光点 , 凭借这点站稳脚跟 , 做到人无我有 , 人有我新 。 可以借鉴其
他学校 的先进经验 , 针对专业重点 内容和专业方向不断创新。
围,使学 生从思想上不断 提升 自己的职业 道德
短从学校到工作 岗位 的磨合期 的培养 目 标。
我校实训基地 就是按 照这种思路进 行建 的。 学院 曾经多次聘请企业专家来现场指导 , 论是教 室 、训练室等管理都 模拟行业真 实生产 环境 , 挂上许多标语营造 企业 文化氛 围, 学生量 身其 中实训 , 犹 如员工 置身生产岗位 生产。 2 . 能掌握企业先进技术 , 不 断开发新 的实 动 项目 实 训基 地能通 过定期 对企 业进行 调研 , 了 解行 业最新技术和发 展动态 ,适 当地 引进具 高技 术含量 的项 目, 开发体现新技术 、 新工艺 实训项 目。 使学生在实训过程 中, 学到 和掌握席 专业 领域先 进的技 术技能。 而且 , 在开发 和引过
一
学过程。民航 急需 的务人才培养 的 目标与方 向 相吻合 ,这就形 成了与企业共建 实训基地 的可 能性 。 1 . 能实现仿真 的生产 环境和形成浓厚 的企 业文化氛围 与企业共建 实训基地 ,在 实训场地 的规划 设计上 , 能充分发挥企业专 家的咨询作用 , 尽可 能贴 近生产 、 技术 、 管理 、 服务第一线 , 努力 体现 真实 的职业 环境 , 能使学生 在这种环境熏 陶下 , 按照未来 职业岗位群对基本 技能的要求 ,进行 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 的培养 。 其 中, 更重要 的是 可以借鉴企业文化理 念 ,营造企业 文化氛
通用航空安全体系自组织演化动力学机制与模式研究
文以通用航空发展特点为基础 , 应用 自组 织理论 对通 用航空发 展 的组 织特性进 行 了分 析 , 究 了 研 通用航空安全体系 自组织生成模式 的前提 条件和动因 , 剖析 了通用航空安全 体系 自组织 演化的 内 外部动力 因素 , 以及其 相互作用方式和 过程 , 从而解 构 出通 用航 空安全体 系 自组织 演化 的动力学 机制一 涨落机制 、 创新 机制 、 选择机制 和学 习机 制 , 在此基 础上 , 构建 了通用航空 安全体 系 自组 织
通 用 航 空安全体 系 自组织演 化动 力学机 制与模 式研 究
许 红 军 ,田俊 改
(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 与管理学 院 , 1 天津 30 0 ) 0 30 (. 2 中国民航大学 中欧学 院,天津 3 0 0 ) 0 30
摘
要: 建立符合通用航空发展规律 的通用 航空 安全管理 理论体 系 , 通用航 空发展 的前提 。本 是
t n g me ts s m r n y e y ma a e n y t wee a a z d,a l a h i i t r ci n me h n s a d p o e s te e y t e d n mis e l s wel s t er n e a t c a im n r c s ,h r b h y a c o
X n - n , I N Jng i U Hogj TA u .a u
( .Cv vao nvri f hn cnm & Maae et ol eTaj , 0 30 hn ) 1 i l itnU i syo iaE oo y iA i e t C ngm n C l g i i 3 0 0 ,C ia e nn
me ha s o e e a va in s ey ma a e n y t m v l e n r e o sr c e ih ic u e u t a c nim ft g n r a it a t n g me ts se e ov me twe e d c n tu td wh c n l d d f c u — he l o f l t g me h n s ,iv c t n me h ns ,c o sn c a im n e r ng me h n s i c a im n n o a i c a im o h o i g me h n s a d l ani c a im. F n l ial y,s me s g sin o ug e to s we e pu o wa d t e e o h e e a v ai n s f t n g me ts se r tf r r o d v lp t e g n r a ito aey ma a e n y tm. l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航空服务专业是一个与航空运输服务相关的专业,培养学生成为具备航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对航空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探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促进航空服务专业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二、探讨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需求,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三、讨论不同的管理模式,寻找适合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管理方式;四、分享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五、对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进行总结与展望,为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推动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就业竞争力。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本研究对于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航空行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服务行业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对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研究还可以为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为航空服务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本研究将为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改善和提升提供参考和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航空服务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也日益重视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建设。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进行探究。
1、与行业需求接轨高职院校的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借鉴国际先进标准及行业标准,以此来满足国内航空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2、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更真实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宿舍素养,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推进教学改革教育和教学是相互关联的。
通过建设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推进教育改革。
1、综合教学楼综合教学楼是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主要场地之一。
综合教学楼应包括充足的教学用房、实验室、模拟教室等,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需求。
2、模拟场地模拟场地的建设是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核心内容之一。
模拟场地应包括机舱模拟器、地面模拟器、航空站机场模拟器等,以模拟航空服务流程。
3、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训基地应选址在具有航空服务需求的区域,并应包括多个不同级别的机场。
1、规范安全管理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必须遵循国家相关安全管理法规,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指派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2、科学管理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管理需制定科学的管理规范和标准操作,如实施实训管理,制定实践操作规程,建立实习实训评估机制等。
3、优化服务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应优化学生服务体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问题,并提供完善的服务咨询和培训。
1、资金问题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涉及建筑设计、设备采购、场地租赁等大量资金问题,需要大量投入。
2、师资力量3、安全风险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涉及到航空安全,对于教学实训基地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制定要求特别严格。
航空实训基地建设相关文件
附件1:航空制造及维修实训基地所覆盖的专业群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方案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分析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沈飞公司和黎明公司主办的辽宁省唯一的航空职业技术院校,学院坚持面向航空工业、军工工业、装备制造业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向,坚持高起点,把握大趋势,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与国际先进教育方式接轨,既力求办出特色,又要积蓄长远的发展趋向能力,坚持为航空、军工行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办学宗旨,瞄准国防现代化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强化就业导向,优化专业建设,实行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坚持把不断创新作为兴校灵魂,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办学体制,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增强内源动力,提高办学水平.学院是融职业技术教育、职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基地,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技工学院”、“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沈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0年获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近几年来,学院突出专业特色,致力于根据航空制造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先后开设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机务方向)、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方向)和飞机制造技术等专业,统称为航空装备制造专业群。
1.实训基地现状2.存在的问题飞机制造业属国家高科技产业,其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航空特有专业工种的教学培训基地不同于通用工种那么普及。
目前的实训条件和实训效果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1)实训现场环境与实际生产环境差距较大,实训设备严重滞后于企业的生产实际,不能与生产一线的实际技术衔接,导致实训效果不理想,难以满足学生职业操作能力培养的要求(2)飞机制造技术等航空类专业其实训基地不同于其他通用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其建设的起点要求比较高,有一定的条件制约性,而且投入资金大。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航空服务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必要性,提出了建设内容应包括模拟飞行实训、航空服务实操等方面。
同时探讨了现有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结论指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和培养航空服务专业人才。
未来发展应注重技术更新、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改进。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不仅关乎学生未来就业发展,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航空服务专业、高职院校、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现状、必要性、内容、探究、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结语。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航空业的持续发展和航空市场的不断扩大,航空服务行业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航空服务专业作为涉及到航空公司、机场、航空餐饮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关注和青睐。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虽然我国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数量逐渐增加,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一些基地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实践需求;基地管理方式不够科学,难以有效发挥教学实训的作用。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进行深入探讨,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本研究旨在分析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现状,探讨其必要性,提出合理的建设与管理内容,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实训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现状和管理模式,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首先通过对航空服务专业现状的分析,揭示了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随后从基地建设需求和管理模式两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包括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设施建设。
最后强调了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并对研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需求、管理模式、硬件设施、软件设施、重要性、发展建议、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航空服务专业是高职院校中的一门重要专业,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服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基地硬件设施不完善、软件设施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等。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进行深入探究,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调研和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通过对研究背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促进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分析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的现状,探讨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需求,研究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深入了解基地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情况。
通过对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探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满足航空服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航空动力实验中心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航空动力实验中心实习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习时长:xx天实习生:xxxx一、前言作为一名热爱航空事业的学子,我有幸在航空动力实验中心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
在这里,我了解了航空动力实验中心的基本情况,参与了部分实验项目,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和收获。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1. 了解实验中心基本情况在实习开始前,导师为我介绍了实验中心的基本情况,包括实验中心的成立背景、组织架构、研究方向、实验设施等。
通过了解,我认识到实验中心在我国航空动力领域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增强了我对实习的期待和信心。
2. 参与实验项目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航空动力实验中心的两个实验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航空发动机性能测试实验,第二个项目是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习了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了解了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过程。
(1)航空发动机性能测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操作实验设备,如何准确地测量和记录发动机的各项性能参数。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掌握了发动机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技巧。
(2)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通过监测发动机的运行参数,发现和诊断发动机可能存在的故障。
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故障诊断仪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分析故障数据,判断发动机故障类型和程度。
3. 学习相关知识在实习期间,我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了航空动力领域相关的知识,包括航空发动机的原理、结构、分类、性能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我对航空发动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4. 提高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总结通过在航空动力实验中心的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了解了航空动力实验中心的基本情况,对航空动力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航空专业实训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航空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航空专业人才,我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航空专业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航空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习单位介绍本次实训单位为我国某知名航空公司,该公司拥有先进的航空维修设备和技术团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
三、实习内容1. 理论课程学习- 航空维修基础知识:包括航空维修法规、航空维修程序、航空维修设备等。
- 航空发动机维修:学习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故障排除。
- 航空电气系统维修:学习航空电气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故障排除。
- 航空液压系统维修:学习航空液压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故障排除。
2. 实践操作- 航空发动机拆装实训: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航空发动机的拆装、检测和维修。
- 航空电气系统实训:学习航空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 航空液压系统实训:学习航空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
- 航空维修工具使用实训:学习航空维修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团队协作与沟通-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 通过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使我对航空维修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2. 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航空维修设备的拆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
3.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团队协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职业素养通过实训,我认识到航空维修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增强了职业责任感。
五、实习总结本次航空专业实训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
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探究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空中旅行的需求不断增长,航空服务专业的培训需求也日益增加。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航空服务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相关问题,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航空服务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是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境。
建设一个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实训基地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至关重要。
教学实训基地可以提供真实的操作环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
教学实训基地可以提供各类模拟设备,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升技能。
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培养出高素质的航空服务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场地选址、设备购置、实训环境搭建等内容。
高职院校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场地作为教学实训基地,这里需要考虑基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
需要购置各类教学实训所需的设备,如模拟飞行器材、地勤设备、航空服务设备等。
需要搭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实训环境,包括模拟客舱、模拟机场、模拟服务场景等。
教学实训基地的管理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管理能够保障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操作环境。
管理能够促进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实训基地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学实训基地的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设备维护、教学资源管理等内容。
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应急预案等内容。
需要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制度,包括设备巡检、设备保养、设备维修等内容。
需要合理配置和利用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学生、设备等资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教学实训基地设施和设备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学生实际操作的需要。
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析
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析
当今,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在机场、航空公司等机构的培养需求日益增加,如何改
革航空服务实训教学,以提高机场、航空公司等企业的服务质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首先,改革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内容需重剑为现,充分结合企业培养要求,以实战经验
为主线、连续性管理理论为基础,选择有贴近实际应用和价值参照点的航空服务知识内容,促其在培养学员实施服务质量并建设应用系统化方法等方面具有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认知能力,帮助企业根据现实情况在管理和宣传方面开展有效的
行动。
其次,改革实践环节,充分利用企业实施专业就业实践及表现情况评价活动,开发实
训课程。
将形式多样化的实践内容结合课程体系,系统地训练学生,将航空服务理论与实
际任务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真正把学习知识在实践使用中践行出来。
同时,设立评价制度,确定标准,采取形式丰富的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实践,提高航空服务理论与实
践的教学质量,以达到企业培养的目的。
改革后的航空服务专业实训教学,有利于提高航空服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
增强企业的形象及社会地位。
加强航空服务实践教学是完善行业管理和 position,提高
行业服务质量以及加强从业者业务水平及职业道德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内容,其实施需要确
保教材与现实紧密相联并同时具有创新性,充分以学生为主观受众,研发和更新教学内容,使其不断地适应企业需求的变化,以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航空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
航空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作者:孙兵来源:《科技资讯》 2014年第19期孙兵(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工程学院江苏南通 226007)摘要:针对高职航空类专业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的实际要求,提出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共享实训基地的基本思路,在分析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和内外部动力因素的基础上,从完善政策扶持、提升需求互动、强化利益协调、推进人才驱动、创新合作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高职航空类专业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航空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195-01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训教学最基本的依托和物质保障,也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1 航空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目前我国高职实训基地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存在多种建设和运行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模式[1];二是“自主管理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2];三是“工业园区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3]。
由于航空业对公共飞行安全的特殊要求,我国民航局对航空类专业实训场所和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且以民航法规的方式加以规范,因此在航空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完全沿袭和照搬上述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2 航空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的动力因素分析在当前我国快速发展航空产业的大背景下,民航企业产业升级优化的紧迫性尤为强烈,除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增加外,企业经营的其他成本也呈上升之势,客观上要求民航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粗放式用工向高素质高技能型精细化用工转化,不断提升民航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对高素质人才的追求,从而为民航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提供了动力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摘要:针对高职航空类专业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的实际要求,提出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共享实训基地的基本思路,在分析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和内外部动力因素的基础上,从完善政策扶持、提升需求互动、强化利益协调、推进人才驱动、创新合作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高职航空类专业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航空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训教学最基本的依托和物质保障,也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
1 航空专业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实训基地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存在多种建设和运行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模式[1];二是“自主管理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2];三是“工业园区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3]。
由于航空业对公共飞行安全的特殊要求,我国民航局对航空类专业实训场所和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且以民航法规的方式加以规范,因此在航空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完全沿袭和照搬上述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的做法是行不通的,需要从实际出发,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2 航空专业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的动力因素分析
在当前我国快速发展航空产业的大背景下,民航企业产业升级优化的紧迫性尤为强烈,除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增加外,企业经营的其他成本也呈上升之势,客观上要求民航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劳动力密集型粗放式用工向高素质高技能型精细化用工转化,不断提升民航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对高素质人才的追求,从而为民航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提供了动力和机遇。
3 航空专业实训基地长效运行的对策
3.1 完善政策扶持机制
民航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航空类专业办学的高投入性决定了民航企业和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合作运行时,更需要得到政府与行业的政策支持。
一方面,政府要推动民航高职教育融入到民航行业发展大局中,按照民航行业标准要求开展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机制开展民航岗位多种培训。
另一方面,政府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激励民航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指导和鼓励企业建立一套具有现代企业特色的职前、职后人才培养制度,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在合作中能获得预期的利益。
3.2 提升需求互动机制
《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明确提出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加强高校航空相关专业建设,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不断提高各类人才专业水平。
这从宏观上为民航企业与高职院校间以优化航空工业自主发展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需求提升合作推动力指明了方向。
首先,航空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是影响民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建设能满足其长期人才培养与短期培训功能相结合的实训基地。
其次,随着民航业市场竞争的加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了竞争的关键,高职院校能够为民航企业提供此类人才支撑,在民航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纽带作用。
3.3 强化利益协调机制
校企合作需要构建良好的双赢运行机制。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航空专业实训基地管理中,注重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发展原则与民航企业合作,一是基于融教学、生产性实训、企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证“四位一体”的办学理念,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民航机务维修、民航商务等民航特有专业的校企共享型航空培训中心;二是基于行业标准,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训营造贴近生产实际的工作环境;三是基于江苏及华东地区航空产业园的发展建设校外实习基地,解决航空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四是基于优势互补与民航行业企业共建航空工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3.4 推进人才驱动机制
民航企业对航空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正在成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强大驱动力。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民航企业共建“校企融合”的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特色教材和技能训练项目,建立和完善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管理流程和运行机制,使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规格全面接轨。
一方面,学院注重民航就业市场的调节作用,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质培训相结合,以课证融通带动人才驱动机制的实施,教学内容适应民航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
另一方面,学院和民航企业协同规划,建立并完善人才的优先选用机制,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
3.5 创新合作保障机制
合作保障机制的创新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组织领导机制,通过整合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等各方优势,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组织和推动校企多元化实训项目的实际落实;二是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实训平台,让企业和学校自主选择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合作伙伴以及实训项目。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民航行业企业的作用,与华东地区各大航空公司、航空维修企业等合作成立了航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委员会,建立了例会制度,开设了航空专业校企合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对实训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服务。
4 结语
校企共建航空专业实训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在我国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航空专业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与动力机制,优化管理体制,可以有效推进“工学结合”航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高航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06(9):34-36.
[2] 许笑平,陈代芬.高职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J].职教论坛,2005(1):36-38.
[3] 邱川弘.论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9(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