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事制度要求
“建行杯”第四届浙江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
“建行杯”第四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规则
一、创意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突出原始创意的价值,不鼓励模仿。强调利用互联网技 术、方法和思维在销售、研发、生产、物流、信息、人 创新性 力、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鼓励项目与高校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相结合。 考察管理团队各成员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价值观念、擅 长领域, 成员的分工和业务互补情况; 公司的组织构架、 团队情况 人员配置安排是否科学;创业顾问,主要投资人和持股 情况;战略合作企业及其与本项目的关系,团队是否具 有实现这种突破的具体方案和可能的资源基础。 在商业模式方面,强调设计的完整性与可行性,完整地 描述商业模式,评测其盈利能力推导过程的合理性。在 机会识别与利用、竞争与合作、技术基础、产品或服务 商业性 设计、资金及人员需求、现行法律法规限制等方面具有 可行性。在调查研究方面,考察行业调查研究程度,项 目市场、技术等调查工作是否形成一手资料,不鼓励文 献调查,强调田野调查和实际操作检验。 带动就业 综合考察项目发展战略和规模扩张策略的合理性和可 前景 行性,预判项目可能带动社会就业的能力。 分值
20
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评审规则(试用)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考察项目团队成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 奉献意愿和 价值观; 教育背景与相关工作活动经验; 团队或公司组 织架构与分工协作的合理性; 团队权益结构或公司股权 的合理性。 考察项目对精准扶贫脱贫和乡村振兴的贡献度。 项目对 农村组织和农民增收、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效果; 或者对当地就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 方面的促进效果。 考察项目的技术创新程度和对创新技术的引入与应用 (鼓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或者项目在生产、服务、 营销等商业模式要素上的创新程度; 或者项目组织与资 源整合模式的创新程度。 考察项目的持续生存能力和推广性。项目的存续时间、 自造血能力、 市场份额等, 业务成长的计划和可能性 (包 括人力资源、 资金、 技术等方面支持其未来持续稳健增 长) ;或者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形成的模式具有 推广性。 项目必须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分值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一、赛事背景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容忽视的重要素质和技能。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是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二、赛事目的本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通过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挖掘并解决社会痛点、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产品。
三、参赛理念本次大赛注重实践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参赛团队应围绕实际需求,充分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市场调研和创新思维,研究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或解决方案。
四、参赛内容参赛团队需准备一份详细的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背景及意义、目标定位和市场分析、创新亮点和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团队构建及竞争优势等方面的综合性计划。
五、赛程安排•报名阶段:参赛团队报名并提交创新计划书;•初赛筛选:评委对提交的计划书进行评审,选拔出入围团队;•复赛展示:入围团队进行项目展示和答辩;•决赛角逐:优胜团队展开最后的决赛竞争,评选出优胜团队。
六、评审标准评审将主要从创新性、实施性、可行性、市场潜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评比,同时也将考虑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可持续性发展。
七、奖项设置本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同时还将评选出优秀创业导师和最佳团队合作奖,为优胜团队提供丰厚的奖金和发展支持。
八、总结展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平台,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积极组织团队,深入调研,勇于创新,成就自我,实现未来的梦想。
欢迎各界关注和支持本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同见证青年创新创业的风采!以上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计划书》的内容,希望对大家一定有所启发和帮助。
大创比赛的要求
大创比赛的要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是国家面向大学生开展的重要创新项目之一。
大创比赛作为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
大创比赛的要求如下:一、项目立意1.创新性:项目要具有独创性和前瞻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填补市场空白。
2.可行性:项目应考虑技术可行性、市场可行性和实施可行性,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并产生实际效益。
3.原创性:项目应避免抄袭、模仿、侵权等行为,确保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项目内容1.项目的技术难点和创新点:明确项目的核心技术难点和创新点,突出研究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2.项目的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阐述项目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分析项目的商业模式和发展前景。
三、团队建设1.团队组建:明确团队成员的分工和职责,确保团队稳定运作。
2.创新团队:培养团队创新意识,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项目管理1.时间规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合理分配工作时间,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2.资源调配: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五、成果展示1.学术论文撰写: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全面记录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2.项目展示:清晰展示项目的技术原理、实现效果和应用前景,吸引评委和投资人关注。
大创比赛要求参赛团队在项目立意、内容、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和成果展示等方面做到充分准备,全面展示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大创比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为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规定
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规定1. 背景介绍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和高效进行,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 比赛组织2.1 主办方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学校主办,相关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和管理。
2.2 参赛对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2.3 比赛议题比赛议题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2.4 比赛形式比赛形式可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采取资格审核和评审评分的方式,决赛则通过现场答辩和评委评分的方式进行。
3. 参赛资格3.1 参赛团队参赛团队应由在校学生自愿组成,每个团队成员不得超过5人,且需至少有一位学生为团队负责人。
3.2 教师指导每个参赛团队必须有至少一名指导教师,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准备和实施,并在比赛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3 报名材料报名参赛的团队须提交包括项目计划书、团队成员名单、指导教师的推荐信等材料,详细要求由主办方提前公布。
4. 比赛评审4.1 评审组织主办方组织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和打分,并进行公正、客观、透明的评选。
4.2 评审标准评审标准应包括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商业价值以及团队的表现等方面。
评审过程中需对每个项目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
5. 奖项设置根据比赛成绩和参赛项目的质量,设置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证书和奖金。
同时,也可设立特别奖和优秀奖,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中来。
6. 比赛纪律6.1 禁止作弊比赛过程中,禁止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6.2 安全管理主办方应对比赛场地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参赛团队在使用设备和材料时应注意安全,确保比赛过程的顺利进行。
7. 其他规定7.1 比赛宣传主办方应及时组织对比赛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大赛中来,并提高比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赛制手册
第一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赛制手册第一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组委会一、赛事简介“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及地方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创业类竞赛,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举办8届。
竞赛开展至今,形成了全国、省、高校三级赛制,覆盖1000余所高校和全部省份。
面向高校全体在校学生,参赛学生通过申报商业计划书参赛,由竞赛主办单位邀请投资、金融、企业等领域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采取书面评审、现场答辩等方式评出奖项。
(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将作为“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一项子赛事继续开展和完善,作为共青团引导和组织广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展现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人才成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赛事组织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三、赛事面向对象1.参赛资格认定:(1)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参赛。
(2)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原则上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
(3)参赛作品分为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类。
(4)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作品的申报单位,报送院校以团队注册时填写为准。
2.参赛团队指标分配:报送作品的数额不得超过作品数额分配表中规定的数额。
每校作品不得超过3件(其中至少包括1件已创业作品),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作品。
附:(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数额分配表四、赛事组别设置分为农林、畜牧、食品及相关产业,生物医药,化工技术、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材料,机械能源,文化创意和服务咨询等七组。
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五、参赛项目要求参赛项目分为已创业(甲类)与未创业(乙类)两类,实行分类、分组申报。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关于公布2021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关于公布2021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11.06•【字号】浙大创赛组〔2021〕3号•【施行日期】2021.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关于公布2021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的通知浙大创赛组〔2021〕3号各设区市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联合下发的《关于举办2021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浙教办函〔2021〕71号)精神,2021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从5月启动,经过宣传发动、赛前指导、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决赛等四个环节,于10月31日结束。
现将大赛结果公布如下:一、第七届浙江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赛事情况全省共有1440件作品经校赛选拔参加省级复赛,468件作品入围决赛,共决出冠军1项、亚军1项、季军3项、金奖144项、银奖229项、铜奖357项、单项奖4项、金钥匙奖8项。
33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23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奖,20所高校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优秀组织奖,13所高校获集体奖,11所高校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集体奖。
(二)大赛获奖结果项目获奖名单、优秀指导教师名单、优秀组织奖名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优秀组织奖名单、高校集体奖名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集体奖名单详见附件1。
二、浙江省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赛事情况全省共有106所学校申报1633件作品参加省级复赛,323件作品入围省级决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内容包含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和战疫行动等17个专业方向。
创业大赛赛事服务方案
创业大赛赛事服务方案赛事服务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创业热潮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涌现出来,创业大赛成为他们展示实力、吸引投资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举办创业大赛,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赛事服务,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赛事服务方案。
二、赛事组织与策划1. 定制化赛事策划:根据主办方的需求和要求,进行个性化的赛事策划,包括比赛形式、参赛规则、评审方式等的规划,并结合创业趋势提出创新的创业赛事形式。
2. 赛事宣传与推广:结合多种媒体渠道进行赛事宣传,包括线上线下的宣传推广活动,提高赛事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3. 参赛者招募与选拔:通过企业合作、社群运营等途径,广泛招募符合条件的参赛者,并通过面试、路演等环节进行严格的选拔。
4. 赛事流程设计与管理:提供完整的赛事流程设计,包括报名、初赛、半决赛、决赛等环节的安排和管理,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
三、创业培训与指导1. 创业培训课程设计:根据不同参赛者的需求,设计多样化的创业培训课程,包括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撰写、创业团队培养等内容,提供全方位的创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2. 创业导师支持:为参赛者提供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通过一对一咨询、团队辅导等形式,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参赛者完善创业计划和提升竞争力。
3. 创业资源对接:与投资机构、创业孵化器、社群组织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参赛者提供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帮助他们获得投资、寻找合作伙伴等资源支持。
四、专业评审与辅导1. 评审团队组建:组建由行业专家、投资人、成功创业者等组成的评审团队,确保评审过程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2. 评审标准制定:根据主办方要求和赛事主题,制定评审标准和评分体系,并进行评审规则的培训和解读,确保评审过程透明公正。
3. 创业项目辅导:对入围的参赛项目进行创业辅导和指导,包括商业模式优化、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帮助,提升参赛项目的竞争力。
五、赛事服务支持1. 赛事场地布置与管理:负责赛事的场地布置、道具搭建、设备调试等工作,确保赛事现场的顺利进行。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参赛指南
附件5第一部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支持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创业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大赛的宗旨:培养创新意识、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创造能力、造就创业人才。
第三条大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帮助更多高校学生通过创业创新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四条大赛的内容:下设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即“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等3项主体赛事。
第五条大赛的基本方式: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3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盈利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全国组织委员会聘请专家评定出具备一定操作性、应用性以及良好市场潜力、社会价值和发展前景的优秀项目,给予奖励;组织参赛项目和成果的交流、展览、转让活动。
在符合大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赛事,具体规则另行制定和颁布。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六条大赛设立领导小组,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的有关领导组成。
第七条大赛设立全国组织委员会,由主办单位、支持单位、承办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
全国组织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若干名。
第八条全国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1.审议、修改大赛章程;2.确定大赛承办单位;3.筹集大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4.议决其它应由全国组织委员会议决的事项。
创新创业大赛重点赛事解读
创新创业大赛重点赛事解读
一、“挑战杯”
(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2.参赛要求 (1)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 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 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 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3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 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 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 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创新创业大赛重点赛事解读
一、“挑战杯”
(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1.赛事介绍 本赛事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 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一个项目由3~4名专家评审采用网络评审的方式 进行打分。专家组按照评审指标(材料完整和规范性、 立项依据、研究内容与方法、保障条件等通过网络审 议申报材料并进行打分。评审办公室根据各专家评审 结果计算平均分,按平均分从高到低对项目进行排序。 专家打分在70分~95分之间,其中,90分以上为优 秀,80分~89分为合格,70分~79分为不合格。平 均分为合格分数以下的将不列入立项名单。平均分为 优秀的将择优推荐参加国家项目立项。
高校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
高校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使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的组织与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推进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二、竞赛项目的级别和类别第二条竞赛项目主要是指由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由专门的竞赛组织机构等单位组织的竞赛。
(一)校级学科竞赛是指以学校名义组织并行文公布的全校性学科竞赛。
(二)市级学科竞赛是指以市政府行政部门或授权相应学术团体和学会组织的全市范围的学科竞赛或省级区域性学科竞赛。
(三)省级学科竞赛是指省政府行政部门或授权相应学术团体和学会组织的全省范围的学科竞赛,或国家级区域性学科竞赛。
(四)国家级学科竞赛是指国家政府部门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或授权全国性学术团体和学会组织的全国范围的学科竞赛。
(五)国际性学科竞赛是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其他国际学术团体、学会组织的世界性学科竞赛。
第三条我校师生参与的学科竞赛分为A类和B类,其中A类竞赛又分为A+、A和A-类。
A+是指“挑战杯”和“互联网+”;A类是《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公布的竞赛且纳入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业绩考核体系的竞赛项目,A-类是《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公布的竞赛但未纳入浙江省教育厅分类考核体系的竞赛项目,国家政府部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或中国研究生创新创业系列大赛的竞赛项目。
B类项目是指学校依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设立的竞赛项目,包括学校、行业协会、学术团体、政府行政部门组织举办的各类竞赛。
学校每年公布A、B类竞赛项目名单。
学校重点支持A类学科竞赛项目。
对所有学科竞赛项目实行项目制管理。
对未满足A类竞赛设置条件且专业建设有特殊需要,需提交申请报告经学科竞赛委员会审议后决定,原则上需严格控制。
学校鼓励学院(部门)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组织开展校级或院级学科竞赛活动。
第四条学校有关学科竞赛文件中所表述的竞赛若无特别说明则一般指A类学科竞赛。
大挑参赛规则
大挑参赛规则
摘要:
一、大挑赛事简介
二、参赛对象与条件
三、比赛环节与评分标准
四、奖励措施与赛事亮点
五、参赛注意事项
正文:
一、大挑赛事简介
“大挑”全名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称“大挑”,是由教育部主办的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重要赛事。
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为我国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参赛对象与条件
1.参赛对象: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
2.参赛条件:参赛选手需组成一支3-5人的团队,围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创意、公益环保等领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三、比赛环节与评分标准
1.比赛环节:大赛分为校级、省级、全国三级选拔,各级别赛事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2.评分标准:大赛评委将从项目创意、团队实力、市场前景、技术水平、
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奖励措施与赛事亮点
1.奖励措施:各级别赛事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团队可获得证书、奖金及政策支持。
2.赛事亮点:大赛优秀项目可获得投资机构对接、政策扶持、创业培训等支持。
五、参赛注意事项
1.报名时间:关注教育部及大赛官方网站发布的报名通知。
2.项目要求:参赛项目须为原创,不得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3.材料准备:参赛团队需提交项目计划书、团队介绍等材料。
4.参赛费用:大赛不收取参赛费用,但选手需自行承担差旅、住宿等费用。
5.疫情防控:参赛团队需遵守赛事当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一、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要求⽬录前⾔ (1)⼀、参赛项⽬要求 (2)⼆、参赛组别与对象 (2)(⼀)公益组 (2)(⼆)商业组 (3)特别注意事项 (3)三、⼤赛赛制赛程 (3)四、评审规则 (4)五、如何理解“青年红⾊筑梦之旅”赛道 (4)六、优质参赛项⽬甄选 (5)七、参赛项⽬准备 (6)(⼀)制定创业计划书或商业计划书 (6)(⼆)制作参赛PPT (6)(三)准备1分钟视频 (7)(四)做好⽹评准备 (8)(五)做好现场路演准备 (8)⼋、学校组织⼯作建议 (9)(⼀)发动与宣传 (9)(⼆)形成系统化解决⽅案 (9)(三)“互联⽹+”⼤赛组织的关键时间节点 (10)(四)参赛项⽬来源 (11)附件1:⼤赛报名基本流程介绍(参见⾼教主赛道参赛指南附件1) (13)附件2:往届青年红⾊筑梦之旅赛道部分⾦奖项⽬简介 (13)附件3:商业计划书(PPT版)建议模板(参见⾼教主赛道参赛指南附件2) (21)青年红⾊筑梦之旅赛道参赛指南前⾔中国“互联⽹+”⼤学⽣创新创业⼤赛由教育部、中央⽹信办、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业和信息化部、⼈⼒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程院、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组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和承办⾼校所在省⼈民政府共同主办,⾃2015年以来每年举办⼀次,第五届⼤赛总决赛将于2019年10⽉在浙江⼤学举办。
⼤赛旨在深化⾼等教育综合改⾰,激发⼤学⽣的创造⼒,培养造就“⼤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校毕业⽣更⾼质量创业就业。
第四届⼤赛吸引了全国2278所⾼校的265万名⼤学⽣、63万个团队报名参赛。
同时,⼤赛已纳⼊中国⾼等教育学会中国⾼校创新⼈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排⾏。
⼤赛已成为覆盖全国所有⾼校、⾯向全体⾼校学⽣、影响最⼤的赛事活动,⼤赛不仅仅是⼤学⽣项⽬与项⽬之间的⽐拼也是⾼校师⽣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的⽐拼更是⾼校深化⾼等教育综合改⾰成果的实⼒展现。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关于举办“建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关于举办“建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5.24•【字号】浙大创赛组〔2024〕1号•【施行日期】2024.05.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正文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关于举办“建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浙大创赛组〔2024〕1号各设区市教育局,各普通高校: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决定举办“建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选拔赛。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我敢闯,我会创二、总体目标对接全国大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立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到更浙江、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擦亮创新创业教育浙江新名片。
——更浙江。
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传承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浙江红色基因,找准教育服务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的新定位,助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提升能级三个“一号工程”,提升新时代浙江省高等教育感召力。
——更国际。
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国际沟通与互动,打造中外青年思想碰撞、人文对话、相互促进的国际交流平台,提升新时代浙江省高等教育影响力。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类型和要求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类型和要求一、目标任务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我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二、参赛项目类型参赛项口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下一代通讯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
参赛项口主要包括以下类型:(-)“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二)“互联网+”制造业,包括先进制造、智能硬件、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三)“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下一代通讯技术等;(四)“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五)“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参赛项LI不只限于“互联网+”项LI,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LI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相应类型。
三、参赛项目要求(一)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口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赛项LI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2024年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2篇)
2024年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____字)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创新创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鼓励大众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和发掘创新创业人才,是推动创新创业的关键。
为了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决定于____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广大大众的创新创业热情,培育和发掘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
2. 任务:(1)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广大大众的创新创业热情;(2)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和落地,为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支持;(3)培养和发掘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服务;(4)加强对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为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1. 组织架构创新创业大赛的组织架构包括指导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和执行办公室。
2. 职责:(1)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创新创业大赛的整体策划和指导工作,提出创新创业政策建议。
(2)组织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协调创新创业大赛的各项工作,制定和完善比赛规则和评选标准。
(3)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选出优秀项目,并提供评选结果的建议。
(4)执行办公室: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包括项目报名、初选、复赛、决赛等环节的组织和管理。
四、赛程与流程1. 赛程创新创业大赛的整体赛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项目报名、初选、复赛、决赛、颁奖典礼和项目孵化。
2. 流程(1)项目报名:广泛宣传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各界人士参赛,项目报名时间为一个月。
(2)初选:由执行办公室组织对报名项目进行初步评审,确定初选项目,初选结果公布。
(3)复赛:对初选项目进行深入评审和筛选,确定复赛项目,复赛结果公布。
(4)决赛:复赛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由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优秀的决赛项目,决赛结果公布。
(5)颁奖典礼:举行创新创业大赛的颁奖典礼,表彰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
大创赛运营方案
大创赛运营方案一、背景介绍大学生创业大赛是一项旨在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比赛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实践创新的平台。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走上创业之路,而大创赛作为一个重要的创业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青年学子的关注。
二、赛事目标1. 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2. 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创新创业成果的平台,帮助他们寻找合作伙伴和资源;3. 促进校企合作,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4. 帮助有创业想法或项目的大学生进行培训和辅导,提升其创业成功率。
三、赛事内容1. 创业项目征集:通过宣传和各种渠道进行线上线下的宣传,征集各类创新创业项目。
项目类别可以涵盖科技创新、互联网+、社会创新、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2. 初赛筛选:由专业评审团进行初步筛选,评选出初赛入围项目;3. 初赛展示:入围项目进行现场路演或展示,并由评审团对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决赛入围项目;4. 决赛路演:入围项目进行决赛路演,由评审团进行最终评选,评出优胜项目;5. 创业导师辅导和培训:对于优胜项目,提供创业导师辅导和培训,帮助项目进行市场落地和商业化运营。
四、赛事流程1. 征集阶段:宣传赛事、接受项目报名、初步筛选入围项目;2. 初赛阶段:入围项目进行初赛路演,评选决赛入围项目;3. 决赛阶段:决赛路演,评选优胜项目;4. 创业辅导阶段:优胜项目进行创业导师辅导和培训;5. 项目孵化阶段:优胜项目进入孵化阶段,提供创业资源和支持。
五、赛事组织机构1. 组委会:负责赛事的整体策划、宣传、组织和管理工作;2. 评审团:由专业人士组成,负责对入围项目进行评审和决赛评选工作;3. 参赛者:各大学生个人或团队,提交创新创业项目参加比赛。
六、赛事策划1. 项目征集策划(1)宣传策划:通过校内外宣传、社交媒体、校园活动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2)征集渠道:通过线上报名和线下路演的方式,扩大项目征集的渠道,提高参与度;(3)筛选标准:制定严格的项目筛选标准,保证入围项目的质量和创新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创新创业的日益受到重视,各大高校也纷纷推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提供一个平台给有创意和有梦想的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提供资金支持并为成功创业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扶持,以形成一种积极的创新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学生而言是一次有益的锻炼机会,因为他们有机会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想法、推销产品设计、实现梦想和提升自我价值,同时也能够获得丰厚的奖金、工作机会、人脉以及资源。
这项赛事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创意和创新成为关键字。
该赛事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大学生,组织大赛以提高大学生的科技文化品位和竞争力为主旨,旨在关注和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提供了一个发挥个人潜力、体验创业氛围、展现风采、寻找商业机会、发展事业的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所推出的项目涵盖了机械、电子、信息、通信等众多领域,除了传统领域的创新设计,也有着泛社会创业项目的创新成果,包括文化创意、网红经济等等。
这种创意和创新的实践,以及跨领域的合作,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和梦想,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对于社会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让大学生们懂得尝试,敢于冒险,更是学习到了如何去进行一次团队合作,懂得了如何去交流,如何去取得他人帮助,更为重要的是让大学生们选择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通过这样的方式推广创业文化,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创新、更具活力。
同时,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为社会储备了更多有梦想、有热情、有能力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而言之,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媒盛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和更加自由的平台,展现他们的品位和想法,提供更为优秀的发展资源和服务,让更多有志青年迈向创新创业路上的风景,让更多的人发现他们的亮点。
关于组织开展宁波大学阳明学院XXXX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
关于组织开展宁波大学阳明学院XXXX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六、实施地点及示范推广规模(简要说明项目的各项工作与技术内容进行示范、推广的具体地点、基本情况与规模。
)七、预期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八、计划进度与考核指标(指项目分年度实施的计划安排、具体指标和项目结束时要达到的技术与经济指标。
计划进度与考核指标一定要明确、具体并尽可能量化。
)21九、经费使用计划(包括经费预算及经费支出明细等)十、项目组承诺承诺书以上所填内容真实可靠,本项目组承诺:该项目立项后,将严格遵守有关规定、遵守本申报书和预算表中规定的条款和内容,保证按计划进度完成项目任务。
项目组全体成员(签字):年月日十一、指导老师意见指导老师(签字):年月日22十二、学校审核意见:(盖章)年月日十三、专家组审核意见专家组组长(签字):年月日十四、省实施办公室审核意见(盖章)年月日23附件5项目编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项目所属行业:项目依托学科:项目申报人:学校名称:申报日期:项目类别:个人项目□ 团队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制24填写说明一、填写申报书前,请先查阅《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及申报通知。
二、申报书要按照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
三、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中的字体为小四号仿宋体,1.5倍行距;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四、申报书由所在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一式一份(原件),报送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实施办公室。
25关于组织开展宁波大学阳明学院XXXX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申报的通知各同学:根据浙江团省委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我校XXXX年的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2020年大赛赛事制度要求
为了更加规范有序地办好“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研究,决定2020年赛事制度采用统一加分头实施的方式进行,即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宣传、统一启动仪式和统一公布大赛成果,“第十二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第十二届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第六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四项赛事分头实施。
具体要求如下:
一、四项赛事在统一框架基础上进行
(一)统一大赛主题:四项赛事主题均为“创新放飞梦想创业成就人生”。
(二)统一组委会:“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同时为四项赛事组委会。
(三)统一部署:本《通知》即为四项赛事的启动文件。
(四)统一启动仪式:计划于2020年6月份举办“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
(五)统一宣传方案:四项赛事均按照“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宣传方案(另行发文)要求进行宣传。
宣传方案中包括统一的标识标记设计规格,如比赛场地背景板面、获奖(荣誉)证书、大赛手册、工作用证件、指示牌、手
- 1 -
提袋等材料(用品)上均有“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字样或其Logo。
(六)统一奖项设置:四项赛事均按照《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章程》奖项设置和比例要求设置奖项名称和获奖数量。
2020年赛事继续评选组织奖。
(七)统一公布大赛成果:计划于10月底在四项赛事全部结束之后,各自举行颁奖典礼,并将四项赛事所有获奖项目(名单)由“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汇总后统一公布。
二、四项赛事分头实施
(一)组织机构:四项赛事可分别设立组委会办公室,具体负责各自大赛的执行、协调和推进等日常工作。
(二)比赛时间:四项赛事须安排在6至10月间进行,具体时间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安排。
(三)实施方案:四项赛事实施方案在统一框架基础上,根据各自大赛要求自行制定并印发。
未尽事宜由大赛组委会决定。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