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老师详解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汇编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历史学科是高考综合性较强的科目之一,高考历史主观题涉及阅读、词语解释、论述题等多种题型。
正确解答历史主观题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规范,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历史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一、阅读题历史学科的阅读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历史常识和阅读能力。
解答阅读题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仔细审题,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阅读题设计难度从易到难,因此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应该保持头脑清晰,阅读并理解题目要求,逐渐递进,逐步解决问题。
如果考生一开始就陷入困难的部分,很容易耗费过度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后续更难的问题无法正常回答。
2. 较为困难或不确定的部分可以稍后解答如果一个阅读题中有部分内容较为困难,或者答案待确定,学生可以在解答易题之后再回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样,可以让学生先赚取答案和分数,再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较难的问题上,达到更好的解题效果。
二、解释题1.讲清定义和具体意义解释题的核心在于对历史概念或者某些重要词语的解释。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注意阅读题目材料中所给出的上下文,并根据上下文中的信息推断词义或者概念含义。
在解释时,还应该注重全面性,将定义和具体意义讲述清楚。
2.注意防范因猜测而误解查阅资料时,有时会根据某些自己的理解来推断某些历史事件的真相。
但如果猜测是否准确,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主观性而误解历史事实。
因此,解答解释题的时候,需要在所阐述的定义和意义上严格的遵循一定的规范。
三、论述题1.核心和论点论述题通常将要求考生对某个历史事件或问题表述自己的见解。
解答此类问题需要理解论点和论证的核心思想,并围绕这些问题来陈述自己的见解。
一个合理的论述应该在切入主题后,阐明观点并提出支持分论点,然后分步论证,最后得出定论。
2.备好充分的资料并善于解读解答论述题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某些事件或问题的充分了解和总结。
因此,在考试前,学生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备考或复习相应的知识,同时具备分析和解读能力,以将所学知识和分析统一到答案中。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历史是非常重要的文科科目,在高考中历史学科主观题的得分占比较大,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规范,从而提高答题效率和得分率。
一、答题技巧1. 把握题目要求历史学科主观题中,题目要求往往有许多细节要求,考生在答题时需要准确地理解并把握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并以此为基础构思答案。
要注意细节的把握,有些题目要求考生分析时态、背景、细节等方面的问题,并根据要求结合历史事件条理清晰地展开答题。
2. 分析历史事件的本质历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很多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复杂的内外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考生在回答历史问题时,需要从历史事件本质出发,结合历史事件相关的诸多因素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
3. 动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主观题的答题涉及到大量的历史知识,一些常见的历史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需要考生掌握。
准确的历史知识对答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考生在答题时要动用历史知识点,将各个历史知识点联系起来,并结合题目迅速分析问题。
二、答题规范1. 注意文采在高考历史答题中,不仅考查考生的历史知识,也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因此答题时,考生需要考虑文章的文采,让文章简明扼要、言辞清新,这样才能让阅卷人感受到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更有效地表现出考生的思考能力。
2. 笔迹清晰高考历史答题需要考生进行手写作答,这就需要考生注意笔迹清晰,避免出现字迹潦草、横竖字不分、字迹模糊等问题,以免影响阅卷人的评分标准,最终影响高考成绩。
3. 不抄袭,不遗漏历史学科主观题在答题时需要考生自己动笔,切勿抄袭别人的答案,同时要避免遗漏重要的内容,从而使得答案具备完整性和鲜明性。
4. 戒除草率在答题时,考生要远离草率,草率会让思考不充分,应当在答题前有充分的准备和思考,并在答题时认真仔细地阅读题目和材料,例如对文本进行仔细的解读,认真分析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等,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答题的正确性,让答案更加完整。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思路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思路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考试的趋势也已经从记叙性改变为了理解性和分析性主题,因此历史主观题成为了很多考生头疼的难点。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主观题占据了很大比例,需要考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主观题往往设计的不是那么简单,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历史学知识,并相应的发展思维技巧,这样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下面,我们将从答题的思路和技巧两个方面,为大家讲解高考历史主观题的解题方法。
一、答题的思路1、心态平稳,认真阅读题目答题之前,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避免因信心不足而影响正常答题。
同时要认真仔细的阅读题目,核对题目的考察内容,从而确定答题的方案和答案的准确性。
2、把握重点,理清思路在阅读完题目以后,要有选择性的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对于内容深度和重点把握准确。
灵活掌握答题思路,结合历史事件和学科知识,把握答题要点,以此展开阐述。
3、细节要考虑到位,作答必须严谨在解答历史主观题的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处理和思维的合理发挥。
在写答案的时候,考生要把握题目的关键要素,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把精力集中到答题点上,回答问题必须充分严谨,使得观点陈述清晰、合理,思路通畅、严密。
二、答题技巧1、确定答案结构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首先要了解各个题目的要求和需要遵守的答案格式。
对于不同类型的主观题,答案的结构和对答顺序也是不同的,对于长篇主观题而言,答案结构建议分为三部分:引言、主体、结论。
其中,重点人物、事件、理论原理要向中心思想衔接。
2、展开思路,注重细节考生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要注重思路的展开,要有条不紊的开展与阐述。
同时要重视历史细节,多跨越比较,通盘考虑考察对象的各个方面,深入挖掘历史性事件的深层次内涵。
3、严格按照题目要求高考历史主观题不仅在思路的展开上需要注重,而且答案的结构、文字使用、引用利用也非常重要。
在回答问题之前,需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和要点,合理运用相关历史知识,避免答案偏题或是没能满分的情况。
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主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实用,必备!)
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主观题)解题方法和技巧非选择题(主观题)一、分值分配:共4道大题/总分52(14+12+14+12),题2小问,常为8+6、8+4、6+6等分值(少数清况会有3问)。
二、时间分配:(考试共75mi n,选择题用时20~25mi n)非选择题用时SO~S Smi n,一道主观题的用时控制在10~12mi n内,最多不超lSmin(每小问可视分值分配时间)。
三、主要类型:(题目多为综合考察)概括归纳类、特点特征类、背景原因条件类、影响作用意义类、评价评析评述类、比较类、认识启示类、(新题型)史料价值类;开放性题目。
四、答题要求1用词科学学用转化语言,进行专业化表述,减少口语化用词!2书写表达(1)网上阅卷速度快,故规范答题是获得高分的关键(段落化、层次化、序号化、工整化)“把得分点作为队长排在队伍的最前面”(2)看分答题(如果答题没把握则宁滥勿缺、多多益善)。
(3)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回答(指要点多,并非文字多,同一个方面不要用很多的语言来阐述,不要重复论述同一角度).五、解题方法和技巧1特点变化类问题答题角度主体人物或政府或民间-自匕巨牙旦政治经济思想、国际国内、主观客观等目的维护统治或具有多重目的过程顺利或曲折方式和平暴力、民主、妥协、平等协商自上而下等内容重点在哪里?体现某种思想空间地理范围领域、规模大小时间发生的时间早晚(如历史悠久),经历的时间长短影响政治经济思想等、现实深远等2背景原因、影响意义类问题解题角度:(1)经济.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政策、(国内)经济结构、(世界)经济格局等方面思考;(2)政治: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思考;(3)文化:从思想文化、科技、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思考。
3角度上升(材料:微观/具体一宏观/性质)(1)人物:从具体人物上升到其代表阶级;如孙中山一资产阶级革命派。
(2)事件:从具体事件上升为同一性质的事件;如鸦片战争一列强侵华战争。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历史学科是高考文综科目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历史学科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要求是非常高的。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考题形式,对历史学科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进行介绍。
一、考题形式历史学科主观题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论述题,一种是分析题。
论述题一般是对某一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深入阐述和分析,要求考生对相关历史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作出论证。
例如:“评价清末民初时期的变法运动”。
分析题一般是要求考生对一段历史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例如:“分析《天演论》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二、答题技巧1. 仔细审题首先要仔细阅读考题,理解其要求和内容。
对于论述题要明确审题要求,确定论述的范围和重点;对于分析题要对历史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问题。
2. 材料综合运用对于所给历史材料要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运用,不仅要理解材料表面的含义,还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层次意义。
对相关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要有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能够灵活运用到答题中。
3. 逻辑清晰在答题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条理清晰。
论述时要结构合理,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分析时要把握历史材料的主题和重点,从整体到细节进行深入分析。
4. 适当引用根据题目要求,适当引用历史材料和相关历史事件、人物等知识,增加答题内容的丰富度和权威性,但不要过多引用,以免篇幅过长、重复。
5. 注意语言表达在答题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问题。
在表述观点和论证过程中要用准确、简练、规范的语言,不做无意义的废话、词藻华丽的修辞。
三、答题规范2. 答题结构答题内容要有明确的结构和层次,论述题要有开头、发展和结尾,分析题要有提出问题、深入分析和总结的部分。
3. 答题边界答题时要注意不要超出题目的范围和要求,不要离题答非所问,题目要求多少写多少,不要答题时不拘一格,文字篇幅过长,重复论述。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高考历史学科是全国卷文综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们普遍认为比较难以应对的科目之一。
历史学科需要考生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对于历史学科的主观题,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规范,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关于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在高考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历史学科的题目往往较为复杂,需要考生仔细分析,了解题目所要求的答题内容和要点。
有些题目会要求考生进行比较分析,有些题目则要求考生进行论述和说明。
只有明确了题目的要求,考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答题,避免答非所问,提高答题效率。
二、注重知识的体系化和串联历史学科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学科,知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串联。
在答题时,考生要注重知识的体系化和串联,不能孤立地论述某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而应该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历史体系。
当遇到历史学科的主观题时,考生可以先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然后再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展开。
三、善于发挥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历史学科的主观题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在解答问题时不断地进行历史思维的发挥和历史事件的分析。
在答题时,考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论证观点、分析因果关系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要注意在答题中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要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
四、用例子和细节来丰富论述在历史学科的答题中,用例子和细节来丰富论述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学科考察的不仅仅是考生掌握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考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把握。
在答题时,考生可以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例子和细节,来丰富自己的论述,使得答案更加生动和具体。
也可以通过例子和细节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和论证,增加答题的说服力。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在解答历史主观题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主观题往往会要求学生对某个历史事件、人物或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因此在审题时要明确题目要求的重点是什么,是对事件的原因分析,还是对人物的影响评价,还是对理论的发展演变进行阐述。
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避免跑题或偏离主题。
二、积累知识,形成观点解答历史主观题需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作为基础,只有了解了历史事件的经过、人物的事迹、理论的内涵,才能够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同学们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要注重积累历史知识,形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观点。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参加历史知识竞赛、听取老师的讲解等途径来增强对历史的了解和理解,为以后的解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提出论据,支撑观点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需要根据题目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相关的历史事件、资料或者理论来加以支撑。
这就需要同学们在解题时能够随机应变,善于利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还要注意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不能随意根据,要选取符合要求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丰富论证,使得解答更加饱满和全面。
四、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要注意结构的清晰和逻辑的严谨,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可以通过概述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经过,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评价人物的功过得失,阐述理论的内涵和发展等方式来组织解答,使得解答更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文章内容更加严谨,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五、言之有物,精准表达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要注意言之有物,精准表达。
不要空谈大道理,而要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事实进行解答,让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要注意语言的精准和准确,用词得当,表达清晰,避免使用生僻词或者不恰当的词语,使得阐述更加明了和准确。
六、总结归纳,提升深度在解答历史主观题的结尾可以适当进行总结归纳,对之前阐述的观点和论据进行总结和提炼,提高解答的深度和广度。
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
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历史主观题是历史考试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与客观题相比,主观题更加注重考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展开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对于主观题的解答,不仅仅是考察考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的深度,更关键的是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判断能力等。
那么在应对历史主观题时,应该如何思考和解答呢?一、题目分析在阅读历史主观题时,首先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梳理出题目的主要内容和方向,确定解答的思路。
其次,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的背景,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及其对当时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其次,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观点和观点,需要认真思考,理解其观点的正反面,明确解答的立场,有定位地给出解决方案。
二、知识储备历史主观题需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掌握程度,因此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我们要注意积累相关的知识。
要全面学习历史事件,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掌握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言论、事迹和贡献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思维方法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掌握,还要注意思维方法的运用。
我们要遵循史实、尊重事实的原则,不能随意安排史实,尤其不能歪曲史实。
此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注意措辞严谨、表述准确,不能模棱两可,容易引起误解。
四、论证技巧历史主观题需要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因此在解答过程中,论证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把握答题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举例、比较、归纳、分析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展开论述。
五、结论提出历史主观题解答后,需要给出结论,通过结论的提出,全面表述自己的观点,概括出本次解答的主要内容。
在结论的提出中,可以适度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必须建立在严谨的论证基础上。
总之,在面对历史主观题时,我们要注重答题思路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合理运用知识储备和思维方法,掌握论证的技巧,最终通过合理的结论提出,完美地完成解答。
高考历史学科主观题解题策略及方法
历史学科主观题解题策略及技巧一、材料解析题(即第一个问答题,25分,预计得分18—20)1、本题通常情况下包括两大问,四到五小问,答题首先需要规范,按要求作答,条理清晰,最忌不分条理和漏答;如问题…………………..的异同及原因?作答:异同:(1)(2)(3)原因:(1)(2)(3)2、本题出题角度固定为古今对比或中外对比(2017年全国一卷考察了中外民族思想的对比,2016考察的是古今人口政策对比,2015年考察的是希腊苏格拉底和中国孟子的法制思想对比;2017年全国二卷考察了古今矿业政策对比。
2018年全国一卷主考古今对比,二卷主考中外对比,2019年全国一卷主考中外对比,二卷主考古今对比。
预测2020年全国一卷将考查古今对比,二卷考查中外对比。
3、解题步骤:第一步:审题看清楚问题,尤其是确定共计几个小问,从今年起开始设置三大问;第二步:确定答案来源答案在材料中:(1)如第一大问只有一个问题,则答案来源于材料,基本与所学知识无关;(2)根据问题判断:如问题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归纳、分析、指出————特点、内容、表现、变化、异同、趋势”等,答案来源于材料,基本与所学知识无关;(3)如果第一大问共计两小问,则第一小问答案来源于材料中;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材料内容判断;4、解题策略及技巧:(1)第一大问,分值10分左右,题目答案主要从材料中总结得出,具体方法为将材料中所涉列答案部分内容以句号或分号为单位划分成点,加以概括总结,逐条作答。
(主要技巧为:个人概括与摘抄材料相结合,即每点答案都将材料中的内容和个人概括并结合,让两者相互补充,提高准确率,这样可减少个人对材料概括不准确失分,同时也可避免摘抄原文,因高考最忌摘抄原文)。
预计得分8分左右;(2)第二大问,分值10分左右,题目答案主要从所学教材知识中归纳得出,材料中可获取的相对有限,材料信息的主要用途是引导学生运用时空观念界定历史事件,然后整理和问题相关的内容,梳理后逐条作答。
高考历史论述题主观解题思路
高考历史论述题主观解题思路高考历史论述题主观解题思路这是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
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考生较好回答。
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思路的规范是基于前面第二种规范要求的,即在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
我们既要注意在时答题当中的一些答题套路和“公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
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高考历史图表型材料题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线) 变化为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
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
要先读设问部分,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
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高考历史开放型材料题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题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无法预知。
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
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材料分析题是近年来历史中考的必考题,也是很多学生日常考试中比较畏惧的题目之一,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运用了正确的解题方法,这类题目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
高考历史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高考历史学科的主观题答题是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的掌握,可以提高答题效果,帮助考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将就全国卷高考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答题技巧1. 认真审题:在答题之前,一定要认真审题,了解题目的要求、范围和考点。
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命题要求,确保自己理解没有偏差。
只有对题目准确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
2. 思维清晰:在答题时,要保持思维清晰,逻辑严谨。
可以先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整理出来,然后再进行答题。
不要急于表达,要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并且要符合逻辑。
3. 举例说理:在历史学科的主观题答题中,举例说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举例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点,让答案更具有说服力。
但是要注意,举例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避免答非所问。
4. 突出重点:在答题时,要对重点问题进行突出,不要偏离主题,保持答案的紧密性。
要注意答题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关键问题要有深入的论述,对于整体问题要有广泛的了解。
5. 严谨求证:在答题时要严谨求证,不可轻信一家之言。
可以参考多种资料和观点,比较分析,尽量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答题中,要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等进行准确的引用,做到言之有据。
二、答题规范1. 规范书写:在答题时要注意书写规范,字体工整,不要出现模糊不清、涂改的现象,以免影响阅卷老师的判卷。
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使得答案更易阅读。
2. 适当发挥:在答题中适当发挥,增加答案的亮点,但要保持答题的规范性。
不可离题太远,不可胡乱发挥,否则会影响答案的整体性和准确性。
3. 客观公正:在答题中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要表达个人情感和偏见。
历史学科要求考生客观地分析问题,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带有个人色彩。
4. 约定规范:在答题时要遵守纳入规范,如时间、字数等。
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段,做到有始有终,不要答非所问,也不要留有遗漏。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是考生获取高分的关键。
如何在考场上熟练地进行答题,考验着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历史知识储备。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以及规范,可以帮助考生在历史主观题部分获得高分。
一、答题技巧1.审题在考试开始前,考生需要将试卷完整地阅读一遍,了解题目和要求。
在做题的时候,也需要认真地审题,明确题意,并且要以题目要求为准确答题。
千万不要偏题或者跑题。
2.归纳思路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知识储备,将思路进行归纳。
在回答分析性问题时,需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支持它们。
在回答综合性问题时,需要先将问题分解,形成结构化的思路,然后一步一步去回答。
3.注意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答题时的关键,如果表达不清,容易造成误解。
考生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通顺性,以及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不要使用生僻词语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4.稿纸的使用一些历史主观题的答案需要用表格或者图表来解答,考生在完成这种问题时,请使用易于书写和阅读的方式展示答案。
二、规范1.字迹工整在考试的过程中,考生需要尽可能写出清晰易于阅读的字迹。
字迹不清可能会导致阅卷老师误解或者忽略了其中的某些内容。
2.格式规范考生在回答综合性问题或者综合分析时需要符合书写规范。
每个问题占用一页,答案会的次序清晰,篇幅适当,不要出现乱写或者交叉的现象。
另外,每页的左上角要有题号,随后是答案。
3.语言得体考试时,好的语言表达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此外,语言得体需要避免使用口语化或者过于新颖的表达方式。
通常情况下,采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会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思。
总结:以上就是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部分的答题技巧和规范,考生们之后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在考场上用好这些方法,获得更好的成绩。
重要的是,平时需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增强自己的历史素养,提高答题能力。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高考历史学科的主观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的技巧和规范:1. 仔细审题:在做历史学科主观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
明确题目要求是什么,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是解释、分析还是比较?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回答。
2. 找出问题的核心:在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从问题中找出核心内容。
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要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是要比较不同历史事件的异同,还是要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的核心,有利于回答问题时有条不紊地展开。
3. 深入思考和分析: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不仅要描述事实,还要分析原因和影响,探索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要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运用因果关系、对比分析、类比推理等。
4. 举例和引用:在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可以适当举例和引用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举例和引用可以使论述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但是要注意选取合适的例子和史料,避免无关的引用。
5.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保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论述的顺序和层次,使整个回答构建合理的逻辑结构。
6. 语言准确、简练明了: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练明了。
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表达要精确。
不要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等问题。
7. 结论明确、得出自己的见解:在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注意给出明确的结论,并得出自己的见解。
结论要准确、简洁,并且有说服力。
同时也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要注意客观与客观的分界。
8. 检查和修改:在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之后,要仔细检查和修改,确保回答的内容准确无误。
检查时可以重点关注语言的准确性、逻辑的连贯性、结论的明确性以及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等方面。
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思路-
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及思路高考历史的主观题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是一个重点、难点。
下面老师整理了一些高考历史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及思路,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阅读材料找到问题中心历史的主观题一般材料题居多。
我们在回答这一类型的问题的时候,最好先看一遍问题都问了哪些内容,然后再去阅读材料,多加留意和问题有关的部分,从中找到一个答题点,看出材料题究竟体现了什么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和那一部分的哪些方面。
一般问题也会让你根据材料回答一些问题。
这时候你就要知道,出现结合材料这种事,一定是涉及到材料里的一些内容那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材料中的内容也要加上,材料和书上的知识点缺一不可少一点就会有丢分的可能性!学会归纳和总结历史的主观题很多时候分析题的篇幅都会相对比较长一些。
很多时候阅读到一半的时候就会忘记上述的内容了。
这时候归纳和总结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一些。
更加能够帮助你理解文章的内容。
很多时候,历史主观题阅读一遍是读不出什么的。
至少你可以阅读两遍第一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第二遍才能深层次的去分析。
学会文言阅读简单化很多的时候历史主观题在阅读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文言文,这就让很多同学感到头疼了。
因为在阅读的时候,文言文很难会读懂,如果不了解文言文的意思,根本就回答不上来问题。
那么在做这一类型的题的时候,你要学会简单化的去阅读。
先环节和问题和现代文的阅读,对整体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内容去往文言文哪里靠,有时候即使你不能把文言文全部读懂,但是大概的一个意思我们还是要清楚的。
看到历史主观题有文言文不要一上了就反感,尝试着阅读,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历史主观题答题思路一个前提,即“读懂读透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两个原则,即“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立足材料,联系课本”。
首先是“充分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
所谓“有效信息”是指与设问相关的内容,往往是材料的中心或主旨。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高中历史主观题在考试中占据了重要的分值比例,如何正确地解答这些主观题对于考取高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题目类型、解题思路两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帮助。
一、题目类型高中历史主观题包括许多类型,如阅读理解、论述文、对照分析等,下面将对几种典型的题型进行分析。
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中历史主观题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一种题型。
在这种题目中,考生需要仔细阅读文章或图片等材料,并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完成对应的要求。
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仔细阅读材料,抓住重点。
在考试时,考生需要迅速浏览整篇文章或图片,理解材料的主旨和要点,抓住重点词语和短语,为完成后续的分析和论述打下基础。
(2)迅速推理判断,进行答题。
在阅读理解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独立分析事件或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在考试时,考生需要迅速提炼出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分析,掌握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最终得出正确的答案。
2. 论述文论述文指的是根据所给的文史资料,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进行论述的题目。
由于此类题目需要考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深度和思辨度都有一定要求。
(1)理清思路,确定论点。
在解答论述文题目时,考生需要首先理清思路,明确论点,并围绕主题进行信息搜集和整合,为正式写作做好理论准备。
(2)材料运用,提取核心。
为了论述文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考生需要充分利用所给的文史资料,提取其中的核心内容,夯实论点的基础,达到分析深度的要求。
(3)写作规范,语言清晰。
在论述文题目中,考生需要注意语言准确、表达清晰、逻辑严密,做到语言规范,符合论文写作的要求。
3. 对照分析对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对象、事件或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联系和差异等,最终得出明确的结论。
(1)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对照分析题目中,考生需要找出所要对比的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在高考文综历史学科的主观题中,考生需要根据文献资料和历史事件等来回答问题,答题技巧和规范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答题技巧和规范,供考生参考:1.仔细审题:在回答历史学科的主观题时,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题目要求,明确问题的中心和要点。
有时,问题可能包含多个方面,考生应从多个角度回答问题,全面展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2.合理组织答案结构:答题时应合理组织答案的结构,采用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的方式回答。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即先给出总体的回答,再分别给出各个方面的详细解释,最后再进行总结和概括。
3.用文字描述事实或观点时,要准确、清晰、简明扼要。
使用平实、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难懂的词汇或复杂的句子结构。
应注意语法和表达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或表达不清晰的问题。
4.引用史料或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引用的准确性和适当性。
引用史料时,要准确标注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等信息。
要确保引用的史料或历史事件与问题相关,并能够支持自己的观点。
5.注意答题的时态和语气。
在回答历史学科的问题时,应使用客观、中立的语气,避免出现主观性强、情绪化的表述。
在叙述历史事件时,要使用正确的时态,不要混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件。
6.回答问题时,要注重分析和解释。
除了描述事实和事件,还应分析和解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逻辑思维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7.注意长度和字数。
在答题时,要注意字数的控制。
不要过于冗长,也不要过于简短,要符合题目要求的字数范围。
可以适当增加必要的细节和解释,但不要拖延答案的长度。
在高考文综历史学科的主观题答题过程中,考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运用逻辑思维和历史知识来回答问题。
要遵循答题的规范和要求,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提高答题的技巧和能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阅卷老师详解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
阅卷老师详解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怎样答好历史主观性试题呢?答好历史主观性试题一:必须准确把握高考试题评分标准。
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最近三年甚至文综考试以来的高考试卷及评分标准进行研究性学习,找出高考试题答案具有的共同特点。
在历史答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语言不简洁,不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回答;2.知识学得过死,灵活性方面不足。
这实际上说明了考生答题不能符合考试标准。
这里以2001年高考第38题第②问举例说明。
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的?答: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发明。
这个题的时限很明确,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心词是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成为整体,求答项是“怎样推动”。
通过时间限制,我们应很明确地答出第二次科技革命,只要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进一步答出,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市场不能满足各国发展要求,使得世界市场的争夺成为必然,故列强以全球为目标进行扩张,结果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回顾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电力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现及运用;二是以内燃机为代表的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三是为远距离提供信息的新发明,即通讯事业的发展,而能够使世界形成整体(即联系加强)的是第二、三两个内容。
由此可见,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具有层次化、要点化、规范化等特点。
答好历史主观性试题二: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历史主观性试题的训练。
如何答题本身就涉及到考生的能力问题。
答题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直至符合考试标准。
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种能力一旦具备,也不会轻易丧失。
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讲到新课程的目标是:“在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高考主观题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整理(超实用)
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和分析方法一、高考问答题的文字表达技巧基本方法: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二、历史问答题的解题思路1、如何分析变法或改革成败的原因基本方法:一是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或变法是否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二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得以有效贯彻。三看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2、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外显比较式问答题的特点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解答时要认真审清比较对象比较项、限制条件,分析问答题要求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然后按设定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3、内隐比较式问答题的解题方法基本方法:解答此类内隐式比较问答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比较对象做具体分析,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如果是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比较,比较项一般从背景、原因、过程、特点、结果、影响和性质等方面确定;如果是历史人物,比较项一般从所处时代、所处阶级、主要功绩、局限性、历史地位、影响评价等方面确定。4、比较项的确定方法基本方法: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5、分析、评价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原因的解题思路基本方法: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生产力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天文历法的进步,劳动力的投入等;二是生产关系因素,包括新的生产方式的确立,土地政策的调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打击;三是上层建筑的因素,包括中央集权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的保护与鼓励,宗教、文化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等;四是看对外关系与民族关系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五是看社会环境因素,国家是否统一与安定;六是地理条件的因素等。6、分析经济特征型问答题的解题方法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7、历史问答题表述中的归纳概括方法基本方法: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是两种不同的历史思维能力。归纳指将众多或零散的或反复出现的历史史实,按其同类梳理,使之由繁杂到简约、由纷乱到条理、有个性到共性的认识;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属性的历史事物联合起来,形成带有规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归纳是概括的前提。8、开放性问答题的答题方法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9、如何解答主观题中“说明了什么”类型的问题基本方法:回答说明了什么,实际上是考查把握历史本质,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1)这种斗争的目的是什么?有何进步或倒退的作用?(2)这种斗争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一种偶然?(3)如果是偶然,说明斗争的曲折复杂,而且要进一步创造条件;如果是必然则说明这种斗争的根本无法实现,是空想。10、分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背景基本方法:历史背景是影响、预示事物发展趋向的客观条件,是对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因素可能是显现的,隐现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历史因素方面:是否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现实因素:是否符合现实情况的需要。主观因素方面:是否是当事人主观愿望能够的需要。11、论述题的解答和史论结合的方法基本方法:回答论述题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判断是非,表明自己的饿观点。第二,列举史实,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步当中有注意将母观点(即总的观点)分解成若干个子观点,用所掌握的史实进行论证。观点的展开要有层次性,做到由表及里,有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严密。而每个观点都要有史实的支撑,做到史论严密结合。第三,要适当小结,升华观点。解题中的史论结合,主要是指要有适当的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要有鲜明的观点作为立论的导向;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历史中去”的原则。“从历史在中来”,就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到历史中去”就是由观点驾驭史实,做到观点与史实的统一。12、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基本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实际上就是要评价其一生的功过是非。要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必须全面把握其历史活动;其次,要按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把这些活动分为积极(或进步、功绩)和消极(或反动、过错)两方面,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其活动呈现明显阶段性,所以还要分阶段评价;第三,评价的标准和原则有:(1)生产力标准(2)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不同作用的唯物主义原则,不要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3)阶级的观点(4)时代的观点,即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则肯定,反之则否定,同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标准评价古人(5)不要以偏概全(6)客观公正,不要带感情色彩(7)注意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三、学会分析历史事件(一)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分析历史事件应掌握4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例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约》”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的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二)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事不无原因。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如秦朝的统一: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三)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分析,一般可以有三种方法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归纳。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点为纽带进行归纳。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历史人物的活动来归纳。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可以按陈玉成、李秀成以及他们两人共同的行动来掌握。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可以按照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归纳。(四)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不外乎四种: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一般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什么”,即结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五)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1、分项分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响。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许多条约特权的实质。”2、全面分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3、国际化分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思考。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借不平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一环。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4、转化分析:就是要学会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情况: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普遍性影响,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由秦始皇统一是六国的影响思考中国古代统一的影响。二是普遍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5、学科交叉分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如中国古代的垦荒,政治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四、历史分析“公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阅卷老师详解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汇编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高考试题评分标准。
最有效的方法是对最近三年甚至文综考试以来的高考试卷及评分标准进行研究性学习,找出高考试题答案具有的共同特点。
在历史答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语言不简洁,不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来回答;
2.知识学得过死,灵活性方面不足。
这实际上说明了考生答题不能符合考试标准。
这里以2001年高考第38题第②问举例说明。
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革命怎样推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的答: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发明。
这个题的时限很明确,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心词是科技革命推动世界成为整体,求答项是怎样推动。
通过时间限制,我们应很明确地答出第二次科技革命,只要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进一步答出,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来后,市场不能满足各国发展要求,使得世界市场的争夺成为必然,故列强以全球为目标进行扩张,结果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回顾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电力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发现及运用;二是以内燃机为代表的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三是为远距离提供信息的新发明,即通讯事业的发展,而能够使
世界形成整体(即联系加强)的是第二、三两个内容。
由此可见,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具有层次化、要点化、规范化等特点。
其次,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历史主观性试题的训练。
如何答题本身就涉及到考生的能力问题。
答题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通过反复训练才能逐步提高,直至符合考试标准。
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种能力一旦具备,也不会轻易丧失。
2003年教育部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讲到新课程的目标是:在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学习中,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一方面要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将平面知识结构提高到立体结构上来。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一些材料题和问答题。
学生在练习中要尽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对于教师布置的练习题,一定要独立完成,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要严肃对待,不可敷衍塞责。
二是注意教师的批改和评讲。
在这个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教师评讲练习时,既会注意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也会教同学们如何审题,如何答题。
当教师评讲练习时,学生应用心体会教师的思路,学会思考。
尤其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师没有提及的问题大胆发言,请教师分析指正。
三是总结反思。
一些主观性试题练习、评讲以后,教师还会做一个或给一个现成的答案,针对参考答案,要多看多思,学习其思路,学习其对要点的把握,并与自己做的答案做对比。
对于优点要发扬,并由
此增强信心,更要正视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思考中加以改进,力争在下次练习中避免类似的问题。
第三,重视对重大历史知识、历史概念的掌握和积累。
近几年来,历史学科命题一直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主线,考查学生分析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命题思想(国家考试中心史明体语)。
这里讲的主干知识,也就是我们历史学习中的重大概念、重大阶段的特征性的知识。
学习历史从了解历史事实、形成历史概念及概念体系,进一步发展到理论概念,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深化过程。
历史概念的形成对历史学习尤为重要。
新课标在目标中也提到,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胳。
因此,了解和掌握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尤其是阶段性特征,是做好历史主观性试题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