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建筑
《敦煌莫高窟》课件

03
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传承和弘扬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政府和专家的努力,也需要社会
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05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资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价值
01
02
03
艺术价值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 产,拥有丰富的壁画和雕 塑,展现了古代艺术的卓 越成就。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 为壁画和雕塑。
壁画内容丰富,包括佛像、菩萨 像、罗汉像、天神像、佛传故事 、佛教史迹等,以及建筑、山水
、花鸟等。
壁画的风格和技法也多种多样, 包括线描、平涂、晕染、沥粉堆 金等,以及工笔重彩、写意等。
敦煌莫高窟的文化价值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 宝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 宝。
《敦煌莫高窟》ppt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敦煌莫高窟简介 •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 • 敦煌莫高窟的建筑风格 • 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 • 敦煌莫高窟的旅游资源
目录
CONTENTS
01
敦煌莫高窟简介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壁画色彩丰富,以红、黄、蓝、绿等 色为主,形成鲜明而热烈的视觉效果 。
壁画的制作工艺与材料
壁画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打稿、上色、勾线和渲染等步骤。
制作材料包括天然矿石粉、植物颜料和动物胶等,这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壁画的色彩和保 存具有重要影响。
壁画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材料的认识和利用,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传承 。
壁画起源于史前时期,作为人类 表达情感和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
中国三大石窟

中国三大石窟三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一、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莫高窟的艺术是融建筑、彩塑、壁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它是中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
上承秦汉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中国十大著名石窟

中国十大著名石窟1.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宏,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51个,造像5100余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各类造像形象生动活泼,姿态飘逸隽秀。
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
2.莫高窟。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3.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4.麦积山石窟。
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而名,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
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
5.炳灵寺石窟。
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35公里积石山的大寺沟内,始建于西晋,现存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
6.响堂山石窟。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始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均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
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洪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7.克孜尔千佛洞。
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公里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背依明屋达格山,南临木扎提河和雀尔达格山,其间有渭干河蜿蜒流过。
精编中国四大石窟简介

精编中国四大石窟简介中国四大石窟是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一般指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是“三大石窟”加上麦积山石窟形成的并称。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建设沿革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迅速发展。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
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
明嘉靖时封闭嘉峪关,使敦煌成为边塞游牧之地。
清康熙时平定新疆,雍正在敦煌设沙州所,后改沙州卫,并从甘肃各州移民敦煌屯田,重修沙州城。
乾隆时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
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
清光绪年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
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建筑艺术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槃窟、禅窟、僧房窟、縻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
中国著名石窟-PPT课件

龙门石窟
• 唐朝初年的经济繁荣使得龙门零星持续百余 年的开窟造像活动再次活跃起来。潜溪寺 (又名斋祓洞)位于龙门西山北端,是唐代 开凿的第一个洞窟。它的平面作马蹄形,穹 窿顶,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尤 其菩萨像更是唐代造像中的上品。奉先寺 (原名大卢舍那佛龛)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 腰,是龙门造像中规模最大、整体设计最严 密、艺术水平最高的一处。它座西向东,高 约40米,宽30米,深35米,雕有卢舍那大佛, 二胁侍菩萨、二弟子、二金刚和二天王。此 外,在唐代还开凿了宾阳北洞、敬善寺、万 佛洞、极南洞和看经寺等。唐代,佛教在中 国达到了空前的普及,佛已不再是可望而不 可即,佛教形象也因此被普遍地世俗化,神 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长使得唐代佛的形象更 富亲切感。同时,构图上的创新,更加富于 立体感的艺术手法都使唐代作品在写实风格 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在唐代龙门石窟 的造像和壁雕上都有所体现。
• 今天,楼阁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大佛身上的 彩绘也几乎看不出来,但是他雄伟壮观的姿 态仍展现于世人面前,充分显示着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和他们的智慧与力量。
著名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简介
麦积山石窟在天水东南形如麦垛的山峰悬 岩上,大约与云冈的始凿期相近,自北魏历 西魏、北周而至隋、唐和宋。现存195窟,有 造像7000余尊,绝大部分是彩塑,壁画约 2000平方米。
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的一种。在开凿的洞窟中 陈示佛教雕刻、彩塑或壁画。石窟本身及窟外的 建筑处理和石窟中的艺术品所表现的古代建筑都 是中国历史上各时代建筑艺术面貌的反映。
石窟寺概况
佛教石窟寺首见于印度,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也进行建造。中国最早 凿建石窟寺的是今新疆地区,有可能始于东汉,十六国和南北朝时经由甘 肃到达中原,形成高潮,唐宋时除在原有的某些石窟群中续有凿建外,又 出现了一些新的窟群,元明以后凿窟之 才逐渐停息下来。现存石窟寺的分 布范围西至新疆西部、甘肃、宁夏,北至辽宁,东至江苏、浙江、山东,南达 云南、四川。其最重要者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 阳龙门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等。此外,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甘肃 永靖炳灵寺石窟、河南巩县石窟、河北峰峰南北响堂山石窟、山西太原天 龙山石窟、四川大足石窟和云南剑川石窟等也是比较重要的几处。
中原地区的古代石窟寺

中原地区的古代石窟寺中原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留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其中,古代石窟寺是中原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宗教信仰。
这些石窟寺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历史的见证,让人们能够窥见古代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面貌。
一、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隋、唐、宋等朝代的兴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窟群。
其中以第九窟的卢舍那大佛最为著名,高达17.14米,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造像之一。
龙门石窟的壁画、石刻等艺术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作才华。
二、郑州嵩山少林寺嵩山少林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武术圣地。
少林寺建于北魏时期,历经千年沧桑,成为了中国佛教、武术文化的重要象征。
寺内珍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如释迦牟尼坐像、达摩祖师塑像等,展现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
此外,少林寺还传承着独特的少林武术,吸引着无数武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学习。
三、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历经隋、唐、宋等朝代的兴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窟群。
其中以第九窟的卢舍那大佛最为著名,高达17.14米,是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造像之一。
龙门石窟的壁画、石刻等艺术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创作才华。
四、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的发祥地之一。
白马寺建于东汉时期,历经多次兴建和修缮,成为了中国佛教的重要圣地。
寺内珍藏着大量的佛教文物和艺术珍品,如释迦牟尼三尊像、文殊菩萨像等,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白马寺还是中国佛教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
五、开封云岗石窟云岗石窟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景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五级浮屠塔的介绍和特点

云冈石窟五级浮屠塔的介绍和特点
云冈石窟五级浮屠塔是中国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建筑,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塔位于云冈石窟的中心位置,是石窟寺庙群中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塔建筑之一。
云冈石窟五级浮屠塔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建筑造型。
塔身由五层木构建筑组成,高达67.3米,宛如被嵌入山洞中的一支高耸的烛台。
每一层都有细致精美的彩绘和雕刻装饰,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宗教文化。
塔顶覆以铜檐,璀璨夺目,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壮观。
其次,云冈石窟五级浮屠塔以其雕刻艺术而闻名。
塔身上雕刻着大量的浮雕和石刻,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故事和传说。
这些雕刻栩栩如生,精细细腻,充满了动感和表情。
其中最著名的是塔身第一层的莲花台,雕刻了一千零八十尊佛像,栩栩如生,令人惊叹不已。
此外,云冈石窟五级浮屠塔还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和木构建筑的高超技术。
塔身整体结构精巧复杂,没有使用一根大梁,通过榫卯结构使得整个建筑能够自由承受外力和自身重量,具有非常高的抗震能力。
这一技术在当时的中国建筑史上堪称创世之作,对后来的建筑造诣产生了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云冈石窟五级浮屠塔作为云冈石窟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精美的雕刻艺术和卓越的木构技术,吸引了众多游客和研究者。
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
中国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1、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The Mogao Grottoes)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
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
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
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另外还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
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窟形建制分为禅窟、殿堂窟、塔庙窟、穹隆顶窟、影窟等多种形制;彩塑分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壁画类别分尊像画、经变画、故事画、佛教史迹画、建筑画、山水画、供养画、动物画、装饰画等不同内容,系统反映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
自1900年5月26日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五万多卷宗教和世俗文书后,敦煌艺术震撼了整个世界,“敦煌学”已成为世界性的显学。
由日本捐资,在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下,由敦煌研究院承建了敦煌艺术陈列中心,仿制了部分原大洞窟,使游客在莫高窟的观赏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北朝时期洞窟中主像一般是释迦牟尼或弥勒,主像两侧多为二胁侍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带你了解中国的十五个著名石窟

带你了解中国的十五个著名石窟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印度。
在中国则起自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以后,兴于魏晋,盛于隋唐。
它既吸收了印度石窟的艺术精华,更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十五个著名石窟吧。
第十五位: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市须弥山。
始凿于南北朝时期。
现存洞窟162座,保存较为完好的造像500余躯,汉藏文题刻题记53则,碑刻3方,残碑13块,壁画20余平方米。
1982年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四位:石宝山石窟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
始凿于唐朝时期。
现存有16窟、雕像139躯、岩画3处等。
石窟造像融内陆、吐蕃、印度和本地风格为一身,独具地方民族特色。
1962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三位:通天岩石窟位于江西省赣州市。
始凿于唐朝时期。
现保留有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二位: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
始凿于南北朝时期。
现共有24个洞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等。
2001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一位: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彬县清凉山。
始凿于唐朝时期。
共有107个石窟,257个佛龛,大小造像1498尊。
曾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1998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十位: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鼓山。
始凿于南北朝时期。
现存石窟16座,摩崖造像450余龛,大小造像5000余尊。
遗存大量摩崖刻经,是北齐时期最重要的刻经地之一。
1961年评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位:榆林窟位于甘肃省瓜州县。
始凿于北魏时期。
洞窟现存43窟,分布面积112850平方米,壁画总面积4200平方米。
彩绘佛、道图10856铺,彩塑佛、道造像244身。
中国古代建筑-石窟

中国古代建筑-石窟•石窟石窟是依着山崖开凿而成的一种佛教建筑,它并不是在地面上搭建的房屋,而是在山石中凿出的洞窟。
中国石窟众多,凿建时间绵远悠长,而且大多石窟较为庞大,其中的雕像精美、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中国佛教石窟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中原地区、南方地区。
各个地区的石窟各有特色,各具所长,而又相互影响,经过不断的交流与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佛教石窟内容及石窟艺术与文化。
比较著名的石窟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龙门石窟,三者并称中原北方三大石窟。
南方石窟的代表当属四川的大足石窟。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西,凿建于北魏兴安二年到太和十九年(公元453~ 495年),历时近半个世纪。
因为地处武周山,也就是云冈南麓,所以被称为“云冈石窟”。
它是中国的著名石窟之一,也是中国大型石窟群之一。
现存主要洞窟有五十多个,保存较好的约二十个。
窟内造像有五万多尊,还有众多精美的壁画,是佛教石刻艺术的宝库。
石窟依山凿建,洞窟均随山形起伏而设,高低参差而又是一个整体。
云冈石窟第16窟云冈石窟第16窟是昙曜五窟的第一窟,在五窟中居于最东方。
此窟东西长约12m,南北进深近9m,高度达15m多。
窟中的主供站立佛像高达13m多。
佛像面貌英俊,面容沉静肃穆。
头顶梳波状发髻,身着褒衣博带,身材挺拔。
据说,此尊大佛对应的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石窟开凿时他正是在位皇帝对石窟的建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与影响力。
昙曜五窟云冈石窟早期建有五窟,为云冈石窟西部的第16、17、18、19、20窟。
根据记载,这五窟的建筑与僧人昙曜有直接而重要的关系,所以被称作“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从东到西连绵百米,窟前地面宽广平坦、视野开阔。
五窟建筑规模宏大,平面呈椭圆形,印度草庐式穹隆顶,无后室。
昙曜五窟是我国现存公元五世纪时最具代表性的佛教石窟群之一。
云冈石窟第17窟云冈石窟第17窟也是昙曜五窟之一,它的规模很大,极有气魄。
四大石窟名词解释

四大石窟名词解释
四大石窟是指中国著名的四个石窟艺术群,分别是敦煌莫高窟、
洛阳龙门石窟、郑州大河窟和巩义云台山石窟。
它们是中国古代石窟
艺术的杰作,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1.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是中国最大的石窟艺
术宝库,有塑造和绘画艺术两种表现形式。
莫高窟共有735个石窟、
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2415尊佛像,保存了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2. 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中国最古老、规
模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之一。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后经过多次扩
建和修复,共有2345个洞窟,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佛教雕塑和壁画艺术。
3. 郑州大河窟: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境内,是中国北方保存最完
整的石窟艺术群。
大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共有8个洞窟,包含精细
的佛教雕塑和彩绘壁画,艺术风格独特。
4. 巩义云台山石窟: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是中国石窟艺术
中的一颗明珠。
云台山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有大小洞窟1035个,是
中国保存最多的一处洞窟群。
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六洞,内有精美的石
雕佛像和精致的壁画,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这四大石窟是中国佛教艺术和石窟艺术发展的重要代表,对于研
究中国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三年级阅读题

第一部分:介绍石窟的背景和意义1. 介绍石窟的概念和特点石窟又称岩洞寺,是一种将佛教寺庙或雕塑刻在山洞中的艺术形式。
石窟是我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介绍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分别是:-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云冈石窟第二部分:龙门石窟1. 龙门石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等朝代的兴建,具有1500余年的悠久历史。
2. 龙门石窟的规模和特点龙门石窟是我国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之一,共有2345个洞窟、四千余尊佛像、一万余品佛教造像,构成了"北魏第一石窟"的奇绝景观。
3. 龙门石窟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以其雄伟的体量,丰富的题材,优美的雕刻而闻名于世,是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瑰宝。
第三部分:麦积山石窟1. 麦积山石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始建于384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朝代的兴建,跨越了千余年的历史。
2. 麦积山石窟的规模和特点麦积山石窟有202个洞窟,1950余尊泥塑、石雕造像,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石窟,也有“东方雕塑艺术博物馆”之称。
3. 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价值麦积山石窟的艺术风格古朴典雅,雕塑艺术精湛,以泥塑为主体,石雕为辅助,内容涉及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展现了麦积山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的独特地位。
第四部分:云冈石窟1. 云冈石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郊区,始建于384年,是我国古代势力的北方边陲,历经北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等朝代的兴建。
2. 云冈石窟的规模和特点云冈石窟以大佛为主要造像,有45座洞窟、252个小龛、51万余尊泥塑、石刻、壁画,是我国佛教艺术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3. 云冈石窟的艺术价值云冈石窟的雕塑和壁画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展现了古代我国北方佛教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特色,对研究我国古代艺术、宗教、历史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最大的石窟

中国最大的石窟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国最大的石窟》的内容,具体内容: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石窟景点,你知道都有那些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国最大石窟前十排名。
中国十大石窟1-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石窟景点,你知道都有那些吗?下面是我整理的我国最大石窟前十排名。
中国十大石窟1-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 1千余尊。
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
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
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
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2-莫高窟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
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
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公里。
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
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壁画内容多为佛经故事,如释迦牟尼一生和前生行善牺牲的故事。
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
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中国石窟寺保护性建筑的设计与实践

三、深入与拓展
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石窟寺考古工作逐步走向深入和拓展。随着技术的 不断进步和新材料的广泛应用,考古学家们开始石窟寺的建筑、雕刻、壁画等各 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同时,对于石窟寺的背景和历史渊源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对于石窟寺的影响。此外,中国石窟寺考古还 与国际考古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共同推动了世界石窟寺考古事业的 发展。
总之,中国石窟寺考古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它见证了中国 古代艺术的辉煌和中华民族的智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保护 和传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内容二
石窟寺文物作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艺术和科 学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侵蚀,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面临 着严重的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石窟寺文物,本次演示将探讨其数字化保 护与利用的策略和方法。
未来,中国石窟寺保护性建筑的发展趋势可能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绿色环保:将绿色建筑理念贯穿于保护性建筑的设计和实践中,降低建筑对 环境的影响。数字化智能化:运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保护性建筑的展示效 果、管理效率和节能性能。多元化发展:结合多种元素,丰富保护性建筑的风格 和形式,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保护性建筑的设计要素包括空间、形态、材料等方面:
空间:保护性建筑的空间布局应合理,满足石窟寺的展示、研究和游客接待 等功能需求。形态:保护性建筑的形态应与石窟寺及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可以采 用仿古、现代等不同风格。材料:保护性建筑应选用耐久性强、环保、节能的材 料,以延长建
中国石窟寺保护性建筑的设计与实践是石窟寺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合理的设计与实践,可以更好地保护石窟寺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并提高其展 示效果和游客体验。尽管目前保护性建筑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理念的转变,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朝着绿色环保、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元化方向发 展。这将为石窟寺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四大石窟是哪四大石窟

中国四大石窟是哪四大石窟?
龙门石窟:这处石窟景点位于河南洛阳,在当地是一个名气非常高的5A旅游风景区,说起这座石窟的价值更是非常独特。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的石刻艺术宝库,文化价值特别的高,甚至还被誉为是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观赏性极强。
云冈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这个石窟景点外观看起来的话规模庞大,给人一种大势磅礴的气势,极具观赏性。
云冈石窟距今已经有了1500多年的历史,雕刻面积达到了18,000平方米,面积之大,在石窟之中非常罕见。
莫高窟:敦煌莫高窟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知名度极高,这个石窟景点始建于前秦时期,然后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被列入了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敦煌莫高窟先后的规模经过了一步步扩大,才有了如今的模样,来这里旅游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麦积区,单从外观来看的话,这个石窟显得特别独特,极具观赏性,因为整座山就像农家的麦垛一样,名字便由此而来。
麦积山石窟中最大的造像东亚大佛高度达到了15.8米,两岸的壁画面积达到了1000平方米,规模也是相当震撼的,文化价值高。
石窟建筑调研方案

石窟建筑调研方案石窟建筑调研方案一、调研目的石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价值。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石窟建筑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技术特点等方面的情况,为保护、传承和推广石窟建筑文化做出贡献。
二、调研内容1. 石窟建筑的发展历程:调研不同时期的石窟建筑,如北魏、北周、隋唐等时期的石窟,了解其建筑风格、特点和变化。
2. 石窟壁画的文化内涵:调研石窟壁画的题材、艺术风格、色彩使用等方面,分析壁画所蕴含的宗教、历史、文化等信息。
3. 石窟建筑的艺术价值:调研石窟建筑的雕塑、建筑结构等艺术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石窟建筑的技术特点:对石窟建筑的建造工艺、材料使用等方面进行调研,了解其独特的技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5. 石窟建筑保护与传承:了解当前石窟建筑的保护状况,探讨石窟建筑的传承方式和保护策略,在调研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石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其建筑风格、壁画题材等方面的特点,并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
2. 文献资料收集: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研究报告、博物馆藏品介绍等文献资料,了解石窟建筑的相关知识。
3. 专家访谈:与石窟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研究成果、观点和经验,并请教他们有关石窟建筑的问题。
4. 参观参观相关展览:参观石窟建筑相关的展览和博物馆,观摩真迹,了解石窟建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四、调研时间安排本次调研计划为期一个月,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周:收集石窟建筑的历史资料,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石窟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研究现状。
第二周: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石窟进行实地调研,观察其建筑风格、壁画题材等特点,并与专业人士交流。
第三周:进行专家访谈,了解石窟建筑的研究成果、观点和经验,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
第四周:参观相关展览和博物馆,观摩真迹,进一步了解石窟建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第五周:整理调研资料,撰写调研报告,并对石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建议和方案。
安岳石窟的景点介绍

安岳石窟的景点介绍
安岳石窟位于中国四川省安岳县,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好的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卢浮宫”。
该石窟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以下是安岳石窟的景点介绍:
1. 大佛殿:大佛殿是安岳石窟内最大的殿堂,其中供奉了高约17.5米的大殿主佛,身躯雄伟壮观,栩栩如生,是石窟的主要景观之一。
2. 北岩卧佛:北岩卧佛是安岳石窟中最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
卧佛长约14米,整个身体线条柔和,面容慈祥,被誉为“东方卧佛”。
3. 弥勒殿:弥勒殿是安岳石窟的主殿之一,供奉有弥勒佛像。
殿内的壁画绘制精美,内容丰富,展现了佛教的教义和寺庙的生活场景。
4. 建塔殿:建塔殿位于石窟的中部,供奉有五层塔,高约10米。
这座塔是模仿印度的塔式而建,是石窟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
5. 五时佛殿:五时佛殿是石窟中规模最小的建筑,但其壁画却极具价值。
佛殿内的壁画描绘了五时佛及五时仙童的形象,绘画技法精湛,色彩鲜艳,是安岳石窟中壁画艺术的代表作品。
6. 石窟壁画:安岳石窟的壁画数量众多,总计有约8000平方米,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瑰宝之一。
壁画内容包括佛教故事、
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等,构图精美、线条流畅,色彩艳丽。
除了以上景点,安岳石窟还有众多的雕塑、壁龛、石刻等艺术品,令人赞叹不已。
这里是研究佛教艺术和古代雕刻工艺的重要场所,也是游客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绝佳选择。
中国古代建筑史08—宗教建筑(石窟)

中国古代建筑史
5)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北宋)
中国古代建筑史
宾阳中洞(北魏,505-523):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奉先寺:唐上元二年完工(675)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420窟隋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3甘肃天水麦积山3甘肃天水麦积山十六国隋十六国隋佛龛与佛殿佛龛与佛殿第28第30窟北魏后期或西魏初期第28第30窟北魏后期或西魏初期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第43窟西魏第43窟西魏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第4窟北周第4窟北周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4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北魏4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北魏昙曜五窟昙曜五窟佛殿窟佛殿窟第78窟第78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佛殿窟佛殿窟第78窟第78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第910窟第910窟丁尧2004丁尧2004中心塔柱中心塔柱第12窟第12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第39窟第39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第6窟第6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中国石窟云岗石窟5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北宋5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北宋宾阳中洞北魏505523
三。石窟 2004年11月22日
(一)发展概况 印度:支提窟(以塔为中心) 毗柯罗窟(僧人修行)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最早的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 河西走廊:敦煌莫高窟
安西榆林窟,张掖马蹄寺与金塔寺,武威天梯山石 窟,永靖炳灵寺,天水麦积山
中原地区: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
太原响堂山,天龙山石窟,巩县石窟寺,
南朝:南京栖霞山石窟与江浙的两处摩崖大像
中国古代建筑史
大同 库车 敦煌 洛阳 南朝地区
传播趋势: 1。由西往东,由北往南 2。北朝和隋唐是两次高潮 3。北方比南方多 (二).石窟类型: 1)中心塔柱型(支提窟):以塔为窟的中心,北朝 2)佛殿型:以佛像为主,隋唐 3)僧院型:供僧众打坐修行用
中国十大石窟

中国十大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看,这宏伟的艺术基本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云冈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千米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
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千米。
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米2,彩塑像2100多座。
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大的雄伟浑厚、小的精巧玲珑,其造诣之精深、想象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壁画内容多为佛经故事,如释迦牟尼一生和前生行善牺牲的故事。
还有佛、菩萨、天王、力士、小千佛的画像和羽人、飞人、花鸟、动物等。
壁画虽经千百年的风沙侵蚀,仍然色彩鲜艳,线条清晰,使人不得不赞叹古代艺术匠师们的精湛艺术和创造精神。
麦积山石窟位于天水市南约40千米处的麦积山,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后代累有增修重建,绵历1500余年。
现有洞窟龛194个,造像7200余身,壁画1300余米2,尤以泥塑艺术著称于世,有“东方雕塑艺术馆”之誉。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
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
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炳灵寺石窟位于兰州西南80千米处,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瑰宝。
乘艇浏览过万顷碧波、水天一色的刘家峡水库之后,向西在水库的悬岩上便可以看到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宗教建筑
康一林
规132
建筑史文化的具体反映,所以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不可避免的表现在建筑上面,中国的宗教建筑是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
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
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个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的对象,窟侧面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
石窟约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由于统治阶级倡佛,各地兴建了不少的石窟你,著名的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1.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
艺术宝库。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
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
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
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
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2.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中最为突出并以独立形态出现的瓦顶建筑式样雕刻是第9窟前室北壁窟门与明窗之间的瓦顶门楼。
这一门楼雕刻面积约为15平方米,瓦顶以一斗三升人字拱雕刻支撑,屋脊上雕刻鸥尾一对,花纹式三角四只,花纹三角之间和垂脊上各雕一只金翅鸟,两侧垂脊出檐角处各雕飞天。
门楼中的雕刻内容还有中央为博山炉一只,两侧对称为手牵缨络的八身飞天,缨络间雕花纹三角,以下为花纹套人物托起的高浮雕立体式莲花门媚,飞天与门媚两侧各雕金刚。
这一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的门楼至少显示了两个特点。
首先,极尽华丽装饰,突出中国化瓦顶门楼在石窟雕刻中为佛教思想服务的特点。
瓦顶、鸥尾、斗拱等中国古建筑雕刻衬托了金翅鸟、飞天、莲花、金刚、童子等佛教形象,不仅丰富了楼的装饰内容和对称
美感,也突出了门楼为佛教思想服务的作用。
此外,因第9窟和第10窟为双窟设计,这一具有强烈中国民族化风格的瓦顶门楼与第10窟前室北壁居同样位置的佛教须弥山并列成为这一对双窟显要位置的雕刻内容,这样安排不仅在形式上使佛教石窟寺增添了新的美术装饰画面,更重要的意味在于,使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成为和须弥山雕刻并列而运用的实际内容。
其次,位居中央位置,突出围绕该门楼而强化整体壁画对称装饰的特点。
纵观第9窟前室北壁,其整体设计以门楼为中心,顶上装饰华丽的尖拱明窗,下边为进入后室的窟门,左侧、右侧对称安置柱式媚拱完内狮子座交脚菩萨,左上角、右上角对称安置圆拱完内二佛对坐像7其它雕刻,如五层塔柱、飞天、伎乐天、小型坐佛、窟门两侧的本生故事等,无不是以门楼为中心而展开的对称意图。
象这样围绕中国传统瓦顶建筑式样雕刻而展开的整体壁画设计,在云冈还有实例,1说明这种设计思想在一定阶段时间里是非常受重视并推广的。
这种画面整体结构的对称美感,用文字表达显然感到困难,只有身临其境才会体味出它的诱人之处。
产生如此动人的艺术效果是画面构成设计上的成功。
现代构成设计理论认为,“构成是一种去掉了地方性、社会性、生产性等因素的造型活动,这种设计形式,一般称为纯粹构成,而把遵循于生产的,合理因素的‘构成’称为目前的设计或者应用设计。
”,第9窟前室北壁的构成设计,既是以对称美感要求为目的的设计,又是遵循于地方性(北魏平城)、社会性(佛教意识形态 )、生产性(传播佛教思想 ) 等因素的造型活动,因此,它既不是“纯粹构成”也不是“目的设计或者应用设计”,而是将两者相互兼容的设计。
3.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
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
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
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
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
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
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
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已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沧桑,它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演变,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
龙门石窟断断续续开凿了四百多年,经过了四百多年的苦心营造,不同时期的能工巧匠在龙门石窟创造出不朽的艺术作品,被世界称为中国石刻艺术博物馆。
4.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坐落在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位45 公里的麦积山上,其山的形状和堆积
的麦垛相似,故称为麦积山。
麦积山石窟是在后秦时期开始开凿的。
麦积山在后秦、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不断地开凿和修缮,有1 500 多年的历史。
现保存洞窟194个,佛像7 000 多尊,壁画1 300 多平方米。
因历代地震的缘故,麦积山中部山崖崩塌陷落,山崖分为东崖和西崖两个部分。
东崖主要以北朝时期开凿的上中下三层和七佛阁组成,西崖主要是以很密集的十几层窟组成,栈道与窟内外相互连通。
麦积山石窟是凌空凿于20 至70 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的,其建筑的雄伟险峻是罕见的。
麦积山石窟的窟龛,总体可归纳为崖阁、人字披、方楣锥顶、拱楣穹窿顶、方楣平顶,方楣覆头号藻井以及摩崖这七种最有代表性的空间结构类型。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崖阁。
崖阁建筑是麦积山石窟建筑的特色。
所谓崖阁就是指石造的佛阁,是在崖面上依照汉代宫殿楼阁而凿建的石雕建筑形式,并且仿照木构建筑结构凿出屋檐、柱子、额枋、斗拱等构件,再在里面凿龛室。
中国石窟寺中的崖阁源于印度石窟,但又完全不同于印度的模式。
崖阁建筑刚开始只是凿出一个仿木结构的窟檐,后来仿木结构的程度进一步增加,木结构建筑的细部构件,内部结构都凿了出来。
崖阁建筑丰富了洞窟的立面形象,更接近于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符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观。
麦积山第 4 窟崖阁是麦积山崖阁建筑中最突出的代表,也是麦积山石窟建筑艺术的代表。
其外观形象是七间八柱。
这是一座庑殿式屋顶的大型建筑,通面阔31米,进深13米,通高15米。
这座建筑前带廊,廊下列八根八角形柱子,廊后是一字排开的七大间按照帐的形式开凿的佛龛。
建筑规模的宏伟,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叹,让人感到匠艺的高超。
其形体的巨大,造型的壮观,体现出了阳刚之气,具有慑人心魄的壮美。
这座建筑是八角形的檐柱,檐柱上有栌斗,栌斗承托阑额和梁头,斗之上有替木和檐檩,其上是檐椽。
华丽精美的造型体现出其优美的一面。
这座崖阁建筑是模仿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的典范作品,具有传统的宫殿建筑的宏大的气魄。
当人们在为它的空间的布局而惊叹时,又延长了欣赏它的时间,同时它的规模使人需要多一点的时间来赏析,它建筑的精巧细部,需要时间来慢慢地品味,这充分体现了建筑艺术在审美上的空间性和时间性。
总体上来看,麦积山崖阁石壁建筑古朴雄壮,斗拱富有托力,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