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症结 破解难题 加快发展——关于龙里工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加快发展

——关于龙里工业园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龙里工业园区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举措。目前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如何搞好工业园区的建设,如何做大做强,是我县经济发展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为此,园区管委会根据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企业、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龙里工业园区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龙里工业园发展的基本情况

龙里工业园区是在2002年1月农业部授予谷脚乡镇科技园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园区。2006年5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和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开发区。2003年4月,经黔南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龙里工业园区管委会。按照黔南州《州县(市)共建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的政策实行"精简、统一、廉洁、高效"的建园方针,诚信招商、优质服务,致力于做好园区企业的服务工作。2004年8月,为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园区成立了龙里金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目前园区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审核面积3.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约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60家。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园区现已初具规模,取得了明显成效,为龙里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园区经济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重要的增长极。2009年,龙里工业园区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12169.1万元,同比增长33%,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2.5%;完成税收5932万元,同比增长11%,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财政税收的47.8%。园区经济对我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

(二)园区已成为我县招商引资项目的承载区。园区成立以来,在招商引资的竞争中不断创新思路,在工作中不断改进方法。一是严格实行"销售公司注册龙里、增加地方税收、环评达标、投资强度标定、土地招拍挂出让、优先使用本地工、投资主体变更备案"的七条原则,婉拒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财政贡献率低、就业少的项目,逐步实现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质量、注重生态的方向转变。二是积极参加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地宣传园区。三是利用园区网站发布招商信息和招商政策等,通过网络招商平台,积极开展网上招商工作。四是通过以商引商方式,让现有的外来投资企业影响、带动更多的客商来园区投资兴业。依托工业园区平台,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园区成立至今,已成功引进浙江红狮水泥、贵州基业钢结构、长通集团、弘康药业、贵州丰达凯莱等51家企业,协议引资316379万元,到目前为止园区已累计入住企业60家。

(三)园区已成为转移城乡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为我县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使不少富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直接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截止到2009年底,园区共安置失地农民工520余人,安置我县劳动力3000余人。

(四)园区已初步形成了以制药、机械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区域。园区成立以来,结合自身实际,坚持走"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园区化"的发展路子。通过努力,已初步形成了以制药、机械制造等为主导产业的聚集区域。目前园区共有制药企业12家、建材企业8家、建筑装饰工程企业8家、机械制造企业4家、其他行业28家。目前龙里工业园区已是全省聚集医药企业最多的工业园区之一。

二、当前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区管理体制滞后,运转机制不畅。一是园区管委会虽然名义上是政府的派出机构,但实际上既"管"不了地又"管"不了人,既"管"不了职能部门又"管"不了企业,既"管"不了招商引资又"管"不了项目落地,由于责、权、事不统一,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已不适应当前国内经济开发区行政效能建设的管理与发展要求。二是目前园区管委会编制数为7名,均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使园区工作能正常运转,2003年9月通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社会公开招考招聘了3名工作人员,并陆续直接聘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名。由于园区管委会未能在3年后与财政脱钩,实行自收自支,导致聘用人员工资难以保障,聘用

人员缺乏归属感,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

(二)园区经费严重不足。根据《黔南州州县(市)共建工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州、县财政每年按园区企业上缴各种税费后形成本级可安财力的30%返还给园区管委会用于工作运转,人员工资,园区管理、开发以及债务偿还等开支。"但由于该规定一直未能实施,导致园区管委会不能测算出自己自身的偿债能力和每年的经费来源,无法通过资金筹措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来完善园区的服务功能。2009年县财政经费预算为59.5万元,而实际上全年涉及工作经费为116.32万元,经费缺口达56.82万元,缺口经费只能向其它单位暂借。工作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园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园区规划不尽合理。一是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缺乏前瞻性,发展空间受限。目前园区的规划是《贵州龙里医药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2002年8月)按纯工业小区的模式进行规划,城市功能简单,没有考虑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合理衔接。二是产业规划不明确。园区成立之初虽明确把制药作为园区的主导产业,但是进入后GMP时代,可引进的制药企业已不多,一些职能部门在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中没能主动营造产业优势,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导致入园企业关联度不大,园区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和附着力不强。三是园区功能较为简单,由于功能区分不明确,园区开发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四)土地问题制约园区发展。一是目前园区可供开发的土地已经不多,园区用地需求与用地指标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有项目无地、有地不敢用或开发后不能办证、办证时间太长等方面,已成为制约园区项目引进和发展的"瓶颈"。二是龙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尚未完成,导致盛峰二期、彤鑫机械、迪龙药业等九家企业的土地手续不能完善。三是企业良莠不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近年来,为吸引企业入住,相关部门引资过程中无论企业优劣、规模大小,来者不拒。致使一些入园企业圈大建小,有的企业圈而不建,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四是项目征地款兑现困难。一些被征地农户认为目前的土地补偿标准偏低,对征地持观望态度,造成征地款项难以兑现,项目无法动工。

(五)硬件设施投入不到位,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虽然园区对园区垃圾填埋场、闭路电视、医院和客车站等基础性设施进行了建设,但由于缺乏建设资金,园区内污水处理、雨污管网、供水管网、道路绿化、道路路灯等基础设施长期不能完善,特别是污水处理、雨污管网和供水设施的建设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离"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二是社会化服务还是空白。园区作为众多人员的集聚区,医院、邮政、金融服务、商场、娱乐化设施等还比较欠缺。园区基础设施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瓶颈",若得不到有效解决,园区的整体形象将受影响,很难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落户。

(六)部门服务意识不到位,企业生存环境仍不够宽松。经济发展软环境仍然是影响园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一方面,部门职能错位,有的以管理者自居,有的"管理、培训就是收费",有的执法单位动辄罚款,服务企业意识淡漠;另一方面,部门"中梗阻"现象还相当严重,"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企业往往在与具体办事人员协调时遭遇"梗阻"。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宏观调控的地方政策应对不够及时,各部门对政策信息反应不够灵敏,信息服务力度不够,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尚未做到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应对准备。

(七)园区经济发展不容乐观。从2009年园区企业完成的产值、税收情况看,建成的34家企业中,神奇、金桥、长通集团(4家)、富华、良济、盛峰、磊鑫、基钢等11家企业保持了良好的生产和发展势头;建工建材、通力达、丰达凯莱、和润机械和彤鑫机械等5家属新建成投产企业,由于产能和市场因素的影响,经济效益还未发挥;玉宏、同康、大成、青草堂、林隆、玖吾源、海日和王胎等8家企业因资金紧缺和内部管理等原因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剩余7家属规模小、效益差、运行质量低的小企业。总体上看,园区建成企业虽多,但是真正实现效益的企业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三、对推进龙里工业园区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对园区的领导,适当调整和改变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必须在体制上有所创新。龙里工业园区作为省级开发区,现行的体制已难以适应园区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区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永葆园区的生机与活力。一是明确园区管委会的管理权限,落实授予相应的管理职能,促使其在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