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裁判执法与规则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67d7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7.png)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传统武术套路竞赛成为越来越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而为了保证竞赛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制定一套合理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规则以及裁判的职责和评分体系。
一、竞赛规则1. 套路分类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一般分为两大类:器械套路和空手套路。
器械套路是指使用各种兵器进行演练的套路,如刀、剑、棍等;空手套路则是以空手技巧为基础。
在竞赛中,选手可以自行选择参赛的套路形式,以展现他们的技艺和风采。
2. 套路内容每个套路有固定的动作要求和顺序,选手需要准确地完成套路中的动作组合。
同时,套路还要求选手在节奏、力量、舞姿等方面表现出流畅、协调和美感。
3. 时间限制为了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每个套路都会规定一个时间限制。
选手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的展示,时间超出或不足都会引扣分。
4. 裁判评分裁判将根据选手的技术难度、动作准确度、呼吸配合、节奏感、稳定性、整体表现等多个方面对选手进行评分。
评分一般分为十级,从0分到10分,其中10分代表完美表现。
二、裁判法1. 裁判组成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组由主裁判、副裁判和计分员组成。
主裁判负责裁判组的整体工作,副裁判负责协助主裁判判定动作和计分,计分员负责记录选手的得分。
2. 裁判标准裁判在评分时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1) 技术难度:选手所展示的技术动作是否较为高难度,是否包含了独特的技巧和组合。
(2) 动作准确度:选手完成动作的准确程度,包括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性,是否流畅自然。
(3) 呼吸配合:选手的呼吸是否与套路要求相符合,呼吸是否稳定自如,是否能够与动作的力量和力度相匹配。
(4) 节奏感:选手完成套路时是否能够把握好节奏感,使整个表演连贯流畅。
(5) 稳定性:选手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是否有摇摆或踉跄情况发生。
(6) 整体表现:评估选手整体的表现力、舞台魅力和表演技巧。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d5f94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f.png)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第一篇: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开展武术竞赛的目的,在于广泛的交流经验,该进教学与训练工作,推动群众性武术运动的开展,不断的促进武术技术水平的提高。
竞赛通则一、竞赛性质:个人赛。
二、竞赛项目:棍术。
三、进场、退场、起势、收势、套路计时、配乐、礼节。
1.运动员听到点名后,应立即进场待裁判长示意后,即可走向起势位置。
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计时开始)。
2.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后,须并步收势(计时结束),再转裁判长行注目礼,然后退场。
3.运动员应在同侧场内完成相同方向(左右不得超过90度)的起势与收势。
4.计时以临场裁判组的计时表为准。
5.除集体项目外,任何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乐。
6.运动员听到上场比赛的点名和赛后示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评分办法与标准一、棍术评分及标准(1)评分裁判员的组成:由评判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的裁判员四名组成。
(2)裁判员评分: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规格分值为7分,演练水平分值分,服装要求为1分。
1.动作规格分的评定(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的动作规格要求,减去该动作规格中出现的错误扣分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规格分。
(2)动作规格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7分。
(见附表)① 动作规格扣分②其他错误扣分2.演练水平的评定(1)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表现的整套演练水平,按照各竞赛项目在功力(劲力、协调)、演练技巧(精神、节奏、风格)、编排(内容、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标准,整体比较,确定扣分,从该类分值中减去应扣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
(2)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该类分值满分为3分。
(见附表)① 劲力水平分值为1分(劲力、协调各占0.5分)。
② 演练技巧分值为1分(精神、节奏各占0.5分)。
3.裁判员的示分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必须是0或5。
4.应得分数的确定(1)动作规格应得分与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94247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6.png)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传统武术套路竞赛是指通过比赛的形式来展现不同传统武术套路所包含的动作、精神和技巧,同时也是对选手综合表现能力的考验。
而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公平和规范,必须制定相应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竞赛规则1. 套路分类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参赛经验等因素,将套路分为少年组、青年组、成年组、高级组、自选组等不同组别。
其中,少年组适用于14岁以下的选手,青年组适用于15岁至19岁的选手,成年组适用于20岁至34岁的选手,高级组适用于35岁以上的选手,自选组用于独创、改编或传承非适用其他组别套路的选手。
2. 技术要求在比赛中,运动员需按照规定的套路执行各项技术动作,包括进步步法、稳定站姿、动作节奏、力度控制、呼吸节律等。
同时,需要依据裁判的要求进行技术调整和改进,确保动作标准、精准和优美。
3. 赛制安排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方式多样,包括现场评分、录像投票、公开互评等。
无论采用何种形势,都需要考虑运动员参赛规模、比赛地点、时间安排等因素,使得比赛流程合理、顺畅、公正。
4. 裁判评分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评分应遵循如下原则:(1)依据套路的基本技术要求和比赛细则进行评分;(2)对于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按照其动作难度、精度、整洁度、力度等要素进行全面评估;(3)对于运动员的整体表现,应综合考虑他们的外姿、气质、动作配合、身法流畅度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比分标准。
裁判法1. 裁判人员的选择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人员应从相关人员中选取,包括高水平教练、著名裁判、专业选手等。
同时,需具备足够的经验、知识和审美观念,确保比赛的公正与权威。
2. 裁判流程传统武术套路竞赛的裁判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1)赛前:裁判人员对比赛规则、比赛套路、评分标准等进行讲解和准备;(2)比赛前:裁判人员各项技术和考评标准,确保裁判员之间统一规范;(3)比赛中:裁判员按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评分,注重独立思考和判断,避免出现偏见、失误等问题;(4)比赛后:裁判人员根据选手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公布比赛结果、裁判得分及相关建议。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106199e78762caaedc33d44f.png)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第一章竞赛组织机构第一条竞赛委员会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模,可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
由负责竞赛业务的行政人员若干人组成。
在大会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整个大会的竞赛组织工作。
第二条竞赛监督委员会一、竞赛监督委员会为竞赛的监督机构。
二、竞赛监督委员会人员的组成。
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或5人组成。
三、竞赛委员会的职责(一)监督、检查仲裁委员会、裁判员的工作。
(二)监督、检查参赛运动队的比赛行为。
(三)有权对违纪的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和运动队的相关人员做出处罚。
(四)竞赛监督委员会不直接参与仲裁委员会和裁判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干涉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改变裁判人员、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
第三条仲裁委员会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的组成由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或5人组成。
二、职责:(一)接受运动队的申诉,并及时做出裁决,但不改变裁判的结果。
(二)仲裁委员会会议出席人员必须超过半数,表决时超过半数以上做出的决定方为有效。
表决投票相等时,仲裁委员会主任有决定权。
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与本人所在单位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
(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四)仲裁委员会负责确定比赛时每场地仲裁录像位置。
第四条裁判人员的组成一、裁判人员的组成(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二)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1人;评分裁判员3-5人。
根据竞赛的规模可设若干个裁判组。
(三)编排记录长1人。
(四)检录长1人。
二、辅助工作人员的组成(根据比赛规模,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人员)(一)竞赛电子系统操作人员每场地1-2人。
(二)编排记录员3-5人。
(三)检录员每场地2-3人。
(四)宣告员1-2人。
(五)放音员1-2人。
(六)摄像员每场地1-2人。
第五条裁判员的职责一、总裁判长(一)组织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则的执行,检查落实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武术竞赛指导规则与裁判法
![武术竞赛指导规则与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05642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f.png)
武术竞赛指导规则与裁判法武术作为一种古老而充满智慧的体育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为了确保武术竞赛的公平、公正和规范进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规则与裁判法。
本文将探讨武术竞赛的指导规则及裁判法,以期为武术竞赛提供准确、科学的裁判标准。
一、竞赛规则与组织1.1 比赛类别与分类武术竞赛分为形式与套路、散打、兵器等多个类别。
其中形式与套路是武术竞赛的核心项目之一,它以优美的动作表演、技巧的展示和内在的功夫精神为主要特点。
而散打则强调实战能力的考验,通过真实的打斗表演来评判选手的技能水平。
1.2 竞赛组织与规划武术竞赛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制定竞赛计划、规则与流程,并严格按照指导规则与裁判法进行执行。
同时,组织方还应确保场地设备完善,为选手提供良好的比赛条件,以确保竞赛的质量与效果。
二、竞赛指导规则2.1 动作要求在武术竞赛中,动作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选手在表演形式与套路时,需要注重动作的协调、流畅和美感。
这需要选手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动作变化。
同时,选手还需要展现出自己的风格与个性,以在裁判与观众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2 内在功夫武术竞赛不仅仅是对外在表演与技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选手内在功夫的考验。
选手需要通过深厚的内功修为,展现出自己的内在实力。
这包括对气息、力量、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拥有内外兼修的综合素质,选手才能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2.3 公平公正武术竞赛的指导规则中,公平公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裁判需要遵守中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判。
评判标准应明确、科学,并且能够让选手和观众都能理解和接受。
同时,还应设立申诉机制,为选手提供公平申诉的渠道,以确保竞赛的公正性。
三、裁判法操作指南3.1 裁判员的角色与职责裁判员是武术竞赛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判。
裁判员需要熟悉竞赛规则与流程,并严格按照裁判法进行操作。
同时,裁判员还需要对选手的动作和内在功夫有较高的鉴赏力,以便做出准确的评判。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d27160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4.png)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那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治理中央审定第一章竞赛组织机构第一条竞赛委员会根据不同的比赛规模,可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由负责竞赛业务的行政人员假设干人组成.在大会组委会统一领导下,负责整个大会的竞赛组织工作.第二条竞赛监督委员会一、竞赛监督委员会为竞赛的监督机构.二、竞赛监督委员会人员的组成.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或5人组成.三、竞赛委员会的责任〔一〕监督、检查仲裁委员会、裁判员的工作.〔二〕监督、检查参赛运动队的比赛行为.〔三〕有权对违纪的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和运动队的相关人员做出处分.〔四〕竞赛监督委员会不直接参与仲裁委员会和裁判人员责任围的工作,不干预仲裁委员会、裁判人员正确履行自己的责任,不改变裁判人员、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第三条仲裁委员会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的组成由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或5人组成.二、责任:〔一〕接受运动队的申诉,并及时做出裁决,但不改变裁判的结果.〔二〕仲裁委员会会议出席人员必须超过半数,表决时超过半数以上做出的决定方为有效.表决投票相等时,仲裁委员会主任有决定权.仲裁委员会成员不参加与本人所在单位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四〕仲裁委员会负责确定比赛时每场地仲裁录像位置.第四条裁判人员的组成一、裁判人员的组成〔一〕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二〕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1人;评分裁判员3-5人.根据竞赛的规模可设假设干个裁判组.〔三〕编排记录长1人.〔四〕检录长1人.二、辅助工作人员的组成〔根据比赛规模,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人员〕〔一〕竞赛电子系统操作人员每场地1-2人.〔二〕编排记录员3-5人.〔三〕检录员每场地2-3人.〔四〕宣告员1-2人.〔五〕放音员1-2人.〔六〕摄像员每场地1-2人.第五条裁判员的责任一、总裁判长〔一〕组织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那么的执行,检查落实赛前各项准备工作.〔二〕解释规那么、规程,但无权修改规那么、规程.〔三〕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需要可调动裁判人员工作,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 有权处理.〔四〕审核并宣布成绩,做好裁判工作总结.二、副总裁判长〔一〕协助总裁判长的工作,并可重点负责竞赛中某一局部的工作.〔二〕在总裁判长缺席时,代行其责任.三、裁判长的责任〔一〕组织本裁判组的业务学习和实施裁判工作.〔二〕执行比赛中对套路时间缺乏或超出规定、重做、集体工程少于规定人数、配乐项目不合要求的扣分.〔三〕经总裁判长同意,有权对不合理的运发动应得分进行调整,但无权更改裁判员的评分.〔四〕裁判员发生严重的评判错误时,可向总裁判长建议给予相应的处理.四、副裁判长的责任协助裁判长进行工作;负责治理本场地检录组的工作,保证本组比赛有序进行.五、裁判员的责任〔一〕服从裁判长的领导,参加裁判学习,做好准备工作.〔二〕认真执行规那么,独立进行评分,并作好临场评分记录.〔三〕负责运发动整套动作演练的评分.六、编排记录长的责任〔一〕负责编排记录组的全部工作,审查报名表,并根据大会要求编排秩序册.〔二〕负责比赛现场评分记录的审核;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总裁判长指意,现场进行有关上场组别、顺序的调整〔含人员、工程的增加或删减〕.〔三〕准备比赛所需表格,审查核实比赛成绩及排列名次.〔四〕采用电子竞赛计分系统时,须做好裁判组与电子竞赛系统操作组的协调工作,保证竞赛成绩无误.〔五〕如遇同分时,按规那么规定处理好成绩,确定名次.〔六〕编排成绩册.注释:1.竞赛分组:主要是对各个竞赛工程参赛的运发动进行分组,一般太极拳类分5-6人一组,其它各项10-15人一组,每一队的运发动最好分布在不同组中.计算比赛时间.2.编排原那么根据竞赛规程而定,一般应注意:a.每场竞赛时间须根本相同.b.每场竞赛中所进行的两个场地竞赛时间根本相同.c.同一时间的两个场地宜安排不同工程、不同组别的比赛.d.同一工程的比赛应尽量集中在一起比完,假设参赛人数多,也应注意安排在第二天的同一时间、场地进行,中间不宜间隔,力求在同等条件下进行.e.每一个运发动在一场比赛中,最好只安排一项;假设必须进行两项比赛,那么应考虑有比拟充足的间歇时间.f.每一工程比赛的第一出场者,力求分散到不同的队中,使各队时机尽量均等.g.每项比赛第一位出场者,力求分散到不同的运动队;如果一个运发动,出现两次以上第一个出场比赛的情况,应作适当调整.3.工程分类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第一类:形意、八卦、八极第二类:通臂、劈挂、翻子第三类:地躺、象形第四类:查、花、炮、红、华拳、少林等传统器械: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七、检录长的责任〔一〕负责在赛前协调安排布置场地,落实各场地检录处位置、运发动入场和退场的位置及标记.〔二〕负责检录组的全部工作,及时与各裁判长沟通,如有变化及时报告总裁判长和宣告员.第六条辅助工作人员责任一、编排记录员的责任根据编排记录长分配的任务进行工作.二、检录员的责任〔一〕根据比赛顺序及时进行检录,将比赛运发动带入场后,向裁判长递交检录表.〔二〕配合裁判长做好现场运发动上场的检录工作;负责多名运发动同时上场时的起势位置确实定.〔三〕负责将完成比赛的运发动带出场地,保证场竞赛秩序井然.三、宣告员的责任报告比赛成绩,介绍有关竞赛规程、规那么、比赛规模、传统武术拳种及工程特点等知识.四、放音员的责任〔一〕在比赛第一次检录时,负责收取配乐工程音乐光碟,根据比赛出场顺序进行编号, 保证配乐工程比赛顺利进行.〔二〕运发动站在比赛场地3-5秒钟之间,开始放音乐.〔三〕比赛结束后,负责将音乐带归还运动队.注释:不得借与他人.五、摄像员的责任:〔一〕对全部竞赛工程进行现场摄像.〔二〕遵照仲裁委员会、竞赛监督委员会的要求,负责播放相关工程录像.〔三〕全部录像均应按大会规定予以保存,并交付竞赛处制作光盘存档资料.第二章参赛人员及其规定第七条参赛人员及其规定参赛人员包括参赛队的运发动、教练员、领队和随队医生.为保证大会的顺利进行,须遵守以下规定:一、参赛者应按规程中的规定按时报名.并遵守大会各项规定.二、参加组委会安排的领队会议〔组委会〕和教练员、裁判员联席会议,充分发表意见和提出质疑,一旦决定,严格遵照执行.三、参赛者应依据规那么和规程公平竞争,履行武术礼仪,服从裁判,尊重对手.四、任何参赛人员不得在比赛期间对裁判人员施加影响和干扰,一经发现,由竞赛监督委员会予以严肃处理.第八条申诉一、仲裁委员会只受理运动队在比赛时裁判长对本队运发动的扣分有异议的申诉.二、申诉程序参赛队对裁判长扣分有异议时,必须在该场该项比赛结束后15分钟,由该队领队或教练员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诉,同时交付1000元申诉费.一次申诉仅限一个容仲裁委员会依据申诉容进行认真审议,查看仲裁录像,如裁判长扣分正确,提出申诉的运动队必须果断服从.如果因不服而无理纠缠,根据情节轻重,可由仲裁委员会建议竞赛监督委员会给予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比赛成绩;如裁判长扣分错误,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竞赛监督委员会对裁判长进行处理,但不改变裁判结果,退回申诉费.裁决结果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第三章竞赛通那么第九条竞赛性质一、竞赛类型分为:〔一〕个人赛〔二〕团体赛〔三〕个人及团体赛二、按年龄可分为:〔一〕成年赛〔二〕青少年赛〔三〕儿童赛三、按容分为:〔一〕各拳种单练拳术和器械的个人工程比赛.〔二〕对练工程比赛.〔三〕集体工程比赛.〔四〕综合工程比赛.第十条竞赛和表演工程一、竞赛工程:1、流传有序的各拳种流派的传统武术套路,包括单练的拳术、器械,对练和集体工程.2、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其他武术套路,包括各种规定套路的拳术、器械工程.3、武术健身拳操〔功法〕.二、集体表演工程:以武术为主要容,并具有一定艺术性的集体武术综艺表演工程.第十一条竞赛年龄分组一、儿童组〔A组〕:12周岁以下.二、少年组〔B组〕:12周岁至17周岁;三、青年组〔C组〕:18周岁至39周岁;四、中年组〔D组〕:40周岁至59周岁;五、老年组〔E组〕: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第十二条比赛顺序确实定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运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分组排序, 确定工程比赛顺序和运发动上场顺序.第十三条检录运发动须在赛前3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第一次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赛前 20分钟进行第二次检录,第三次检录时间为赛前10分钟.第十四条礼仪运发动听到上场点名时、完成比赛套路后和裁判长宣布最后得分时,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第十五条计时运发动由静止姿势开始肢体动作,计时开始;运发动结束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计时结束.第十六条示分运发动的比赛结果,公开示分.第十七条弃权不能按时参加检录与比赛者,按弃权论处.第十八条兴奋剂检测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和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要求,进行兴奋剂检测.第十九条名次及等级奖项的评定一、名次评定〔一〕个人工程、对练工程名次:按比赛的成绩上下排列名次.得分最高者为该单项的第一名,次高者为第二名,依此类推.〔二〕个人全能名次:根据规程规定,按各单项得分总和的多少进行评定,得分最多者为全能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三〕集体工程名次:按得分最多者为该项的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依次类推.〔四〕团体名次:根据竞赛规程关于团体名次确实定方法进行评定.二、得分相等的处理:〔一〕个人工程、对练工程得分相等的处理:1、两个无效分的平均值接近有效分的平均值者列前.2、两个无效分数的平均值高者列前.3、两个无效分数中,低无效分数高者列前.4、如仍相等,名次并列.〔二〕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那么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如获得所有名次均相等,那么并列.〔三〕集体工程得分相等时,按个人工程得分相等的处理方法处理.〔四〕团体总分相等时,以全队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那么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如获得单项名次均相等,那么并列.三、等级奖项评定个人工程、对练工程、集体工程分别设一、二、三等奖.确定获奖等级的方法是各项最后得分多少排序,各奖项的比例由竞赛规程规定.第二十条集体表演工程奖项的评定一、集体表演工程奖项设一、二、三等奖.确定获奖等级的方法是按得分的多少排序,各奖项的比例由竞赛规程规定.二、集体表演工程也可设置其它特别奖项.集体表演工程设置的特别奖项由竞赛规程规定.第二十一条套路完成时间的规定一、个人工程和对练工程: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2分钟〔太极拳类工程除外〕,运发动演练至1分半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二、太极拳类工程:〔一〕太极拳工程4-6分钟,运发动演练至4分30秒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二〕太极器械工程3—4分钟,运发动演练至3分钟时,由裁判长鸣哨提示.〔三〕根据赛事规模,套路完成时间由竞赛规程规定.三、集体工程: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4分钟.四、集体武术综艺表演工程:完成套路时间不超过6分钟.注释:套路技术容多、演练时间长的套路,应进行简化.注意技术组别丰富.五、运发动比赛时完成套路的时间以裁判组的秒表所计的时间为依据.运发动比赛时裁判组用2块秒表计时.当运发动完成套路的时间不符合有关规定,同时裁判组的2块秒表所计时间又不相同时,以较接近规定时间的1块秒表所计时间为准.六、根据竞赛性质和竞赛容的不同,可在规程中对完成套路时间作相应的规定.第二十二条集体工程人数的规定集体工程、武术健身拳操不少于6人,集体表演工程人数不限或由规程规定.第二十三条配乐一、配乐工程按规程规定执行.二、凡配乐工程必须使用纯音乐,音乐主题与套路主题相和谐.三、动作开始的前奏和动作结束后的音乐尾声,须限制在15秒以;音乐须使用光盘或MP3播放器录制,比赛音乐须独立录制和备份.四、各代表队须在配乐工程比赛前第一次检录时,将本队音乐光盘或MP3播放器进行检录,交至放音员处,并配合放音员完本钱队比赛音乐播放.第二十四条未完成套路运发动未完成套路不予评分.第二十五条重做运发动因主客观原因造成比赛套路中断,可以申请重做一次.重做工程可安排在该类项目最后一名上场,假设出现最后一名选手重做,那么允许休息5分钟后上场.第二十六条服装一、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武术裁判服装.二、运发动可穿具有运动特色、工程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适合于武术运动的比赛服装和武术鞋.三、规程可以根据竞赛性质、容,统一规定运发动的比赛服装.第二十七条竞赛场地一、个人工程和对练工程的竞赛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场地四周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长和宽均由边线的外沿开始计算.场地周围至少应有2米宽的平安区. 注释:长边的中间,有长30厘米,宽5厘米的标线.二、集体工程的竞赛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场地四周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长和宽均由边线的外沿开始计算.场地周围至少应有1米宽的平安区.三、竞赛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两个场地之间的距离在4米以上;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照度应在规定围之.四、竞赛场地应有明显场地编号标志;场地周围应设置仲裁录像和电子示分屏的位置;场地一侧设置裁判席.所有设置均应保持与场地边线2米以上距离.五、裁判席右侧前方运发动临场处,应设置2-4名运发动的临场席.第二十八条比赛器械可以使用任何武术器械或由规程规定的器械.第二十九条其它比赛设备根据比赛规模大小和需要,配备摄像机,放像机,电视机和音响设备.第四章评分方法与标准第三十条竞赛工程评分方法与标准一、各项比赛的总分值为10分.二、评分方法〔一〕裁判员根据运发动现场发挥的技术演练水平,与“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相符程度,根据评分的等级标准,并与其他运发动进行比拟确定运发动等级分数.在此根底上, 减去“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发动的得分.裁判员评分可到小数点后2位数,尾数为0〜9. 注释:与其他运发动演练水平比拟时,不考虑其它错误.〔二〕应得分数确实定3名裁判员评分时,取3名〔是否是中间1名,最后平分的处理程序.〕裁判员评出的运发动得分的平均值为运发动的应得分;4名裁判员评分时,取中间2名裁判员评出的运发动得分的平均值为运发动的应得分;5名裁判员评分时,取中间3名裁判员评出的运发动得分的平均值为运发动的应得分.应得分可取到小数点后2位数,第3位数不做四舍五入.〔三〕裁判长对评分的调整当评分中出现明显不合理现象时,在示出运发动最后得分前,裁判长可调整运发动的应得分.裁判长调整分数围为0.01-0.05.如须调整更大幅度方可纠正明显不合理现象时,裁判长须经总裁判长同意,整分数围扩大为0.05分至0.1分.〔四〕最后得分确实定裁判长从运发动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和加上“裁判长调整分〞即为运发动的最后得分.注释:裁判长可同时进行“扣分〞和“调整分〞.三、评分标准〔一〕等级分的评分标准:1.技术演练综合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分为尚可.〔表1〕2.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1〕运发动应表现出所演练的拳种及工程的技术和风格特点、应包含该工程的主要容和技法,要求动作规、方确.注释:裁判员对运发动动作完成姿势主要看手型、步型和身型;对动作运转过程主要看方法是否正确,如路线清楚、走势完整等.规格错误随时扣明确记录所扣分数,扣分依据〔自主设计数字或符号标注〕.〔2〕劲力顺达,力点准确,通过运发动的肢体以及器械表现出该工程的力法特点;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器械工程要求身械协调.注释:劲力看力点;协调看手、眼、身法、步的配合,主要是身法和步法;精神看动作的配合和面部表情. 抽象错误一次扣.采用比拟的评分方法〔3〕节奏恰当,表现出该工程的节奏特点.〔4〕结构严密,编排合理,整套动作均应与该工程的技术风格保持一致,具有传统性. 注释:结构是整套动作的组接与编排是否合理、紧凑,衔接是否顺畅巧妙,起伏转折的变化等.结构看重点动作的排列.布局是整套动作的空间变化,如场地的运用是否合理、均衡,布局是否充实而富于变化.布局看场地的运用围.〔5〕对练工程要求动作容充实,结构紧凑,动作逼真,风格突出,配合严密,攻防合理.〔6〕集体工程要求队形整洁,应以该工程的技术为主要容,突出该工程的风格、特点, 配合默契,动作协调一致,结构恰当,布局匀称,并富于一定的图案变化.〔7〕配乐工程要求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音乐的风格应和该工程的技术风格相一致. 注释:比赛中某一项假设不能在一个场次比完,须牢记该场比赛中好、中、差三个档次的技术表现和得分情况,做为下一场次评分的参考依据.〔二〕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容及扣分标准〔表2〕1.遗忘:扣0.1分.2.出界:扣0.1分.注释:运发动身体的任何一局部接触边线外地面.3.失去平衡:晃动、移动、跳动扣0.1分.4.器械、服装影响动作:扣0.1分.5.器械变形:扣0.1分.6.器械折断:扣0.3分.注释:对于长度有要求的器械的处理.7.器械掉地:扣0.3分.8.附加支撑、倒地:扣0.3分.注释:象形拳、械的倒地动作,每出现一次,躺地时间超过三秒者,算倒地一次.9.对练工程:击打动作落空,扣0.1分;误中对方,扣0.2分;误伤对方,扣0.3分.10.上列错误每出现一次,扣一次;在一个动作中,同时发生两种以上其它错误,应累计扣分.注释1:明显错误〔其它错误〕出现扣.明确记录所扣分数,扣分依据〔自主设计数字或符号标注〕.注释2:其它错误不占运发动的10分分值.注释3:在评分中应注意各类错误之间的区别,防止重复扣分,尤其应注意技术规格错误扣分与整体性技术错误扣分不能重复.如力点不准应在动作规格中扣分,而整套中劲力缺乏,或动作僵硬,那么应在整体性技术错误的第二栏目中扣分.〔三〕裁判长执行的其它错误容及扣分标准.1.完成套路时间超出规定.〔1〕运发动完成套路时间,凡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含5秒〕扣0.1分,超出规定时间超过5秒,在10秒以〔含10秒〕,扣0.2分;超出规定时间达10秒以上,扣0.3分,最多扣0.3分.注释:除去太极拳、太极剑工程外的其它套路,时间的规定应为2秒钟为一扣分单位.〔2〕运发动超出规定时间扣分已达0.3分时,裁判长应请运发动立即收势停止比赛.此种情况应视为运发动完成套路.2.运发动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或多做一个完整动作,扣0.1分.注:1:改变动作视为附加或漏做.注释2:起势、收势不符;改变动作方向,太极拳为45°,其它拳种为90°.由于方向改变出现的附加、漏做,应按附加或漏做扣分.3.运发动因主观原因未完成套路,经裁判长同意可重做一次.运发动重做后,裁判长在其应得分的根底上,扣1分.运发动因客观原因未完成套路,可重做一次,不扣分.注释1:时间关系,裁判长要求停止比赛者,注意少、漏动作的判罚.注释2:遗忘、失误、器械损坏,及临场受伤等重做一次,都为客观因素影响.4.集体工程的人数,少于竞赛规程规定的人数,每少1人,扣0.5分.5.配乐不符合竞赛规程规定者,扣0.1分.6.传统拳种各流派工程在演练中出现竞技工程?武术套路竞赛规那么?中所规定的B级及 B级以上的难度动作,每出现一次,扣1分.第三十一条表演工程奖项的评定方法标准一、评分方法表演工程的总分值为10分.裁判员根据运发动现场发挥的技术和表演水平,根据与“表演工程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相符程度,并与其他的表演工程进行比拟,确定该工程的等级分. 裁判员评分可到小数点后2位数,尾数为0〜9.二、评定标准〔一〕技术演练综合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8.50—10.00分为优秀;7.00—8.49分为良好;5.00—6.99 分为尚可.〔表1〕〔二〕表演工程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1.以武术技术为主要容,并能较好的吸收和融合其他艺术形式的元素.2.能较好地利用其他艺术的表现手法,来衬托武术的技术风格.3.结构严密、容充实、技术熟练、配合默契、主题突出,富于时代气息,充分展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4.音乐与主题和动作配合紧密、和谐流畅.5.富有创新意识.第三十二条最后得分的示分〔一〕由评分裁判员将各自评出的运发动得分,示分后,再由裁判长示出最后得分.〔二〕也可以由评分裁判将各自评出的运发动得分,通过评分纸条传递给裁判长,再由裁判长示出最后得分.第三十条其它本规那么适用于全国及省、市、自治区各级传统武术套路的比赛.在竞赛性质、任务有特殊要求时,可在竞赛规程中做出相应规定.表1等级评分标准。
中华武术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标准
![中华武术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6c4b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e.png)
中华武术的比赛规则和裁判标准中华武术比赛规则和裁判标准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统称,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招式。
在中华武术
比赛中,有一套严格的规则和裁判标准,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首先,中华武术比赛通常分为套路和对抗两个项目。
套路是指参赛者按照预先
规定的动作序列进行表演,评分依据包括动作的难度、流畅性、节奏感和表现力等。
对抗项目则是两名选手进行实战对抗,评分主要考虑技术运用的准确性、力度和快速度等。
在套路比赛中,裁判会根据参赛者的表演进行评分。
裁判根据动作的标准化执
行和技术难度来评分,同时还会考虑动作的节奏感和舒展度。
裁判需要具备丰富的中华武术知识和经验,以便准确评判选手的表现。
对于对抗项目,裁判将根据比赛规则和技术要求来评分。
裁判需要严格遵守比
赛规则,确保选手在比赛中遵守规定动作和禁止动作。
裁判还需要保证比赛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选手受伤。
在中华武术比赛中,裁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
裁判需要具备专业的中
华武术知识和丰富的裁判经验,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裁判还需要保持冷静和客观,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标准是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裁判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选手也需要遵守比赛规则,展现出中华武术的精湛技艺,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比赛。
中华武术比赛不仅是一种体育比赛,更是一种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方式,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中华武术。
中华武术的比赛规则与裁判标准
![中华武术的比赛规则与裁判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b2562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1.png)
中华武术的比赛规则与裁判标准中华武术是中国独有的体育项目,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参与其中。
在中华武术比赛中,严格的规则和裁判标准是保证比赛公正、公平的重要保障。
下文将介绍中华武术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标准。
首先,中华武术比赛分为套路赛和散打赛两种形式。
套路赛是指选手按照预定动作和节奏进行创造性的表演,评判标准主要包括动作的准确性、流畅性、力量和节奏感。
而散打赛则是实战对抗,选手需要展现出准确的技术应用和自我保护能力。
两种比赛形式各有不同的规则和要求。
在套路赛中,裁判主要根据选手的整体表现评分,包括动作的规范性、协调性、自信度等。
裁判们会根据规则和标准进行打分,最后综合评定选手的表现,并决定比赛结果。
选手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反复的练习,掌握套路的精髓和技巧,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而在散打赛中,裁判要求选手展现出快速反应、灵活机动、技术应用和实战能力。
裁判会根据选手的技术得分、出拳速度、躲避能力、防守反击等方面进行评分,并根据比赛规则判定胜负。
选手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灵活的身手和出色的技术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对抗中胜出。
同时,中华武术比赛的裁判标准也十分重要。
裁判必须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裁判经验,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公正、公平地评判比赛。
裁判需要全神贯注地观察比赛过程,及时准确地判定选手表现,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此外,裁判还需要保持专业的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到公正公平,维护比赛的良好秩序和声誉。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比赛的规则和裁判标准旨在保证比赛的公正性、公平性,同时提高选手们的技艺水平和竞技能力。
只有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努力训练的选手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中华武术的精髓和魅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喜爱并参与中华武术比赛,共同传承和发扬传统武术的文化精神。
武术裁判工作制度范本
![武术裁判工作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8cb317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b.png)
武术裁判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本制度范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武术竞赛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旨在规范武术裁判工作,保证武术比赛公平、公正、公开进行。
第二条武术裁判工作应坚持公平竞争、公正裁判、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执行比赛规则,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第三条武术裁判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尊重运动员、尊重教练员、尊重观众的原则,营造良好的比赛氛围。
第四条武术裁判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严格遵守本制度范本和相关法律法规。
二、裁判员的职责与权限第五条裁判员的职责:1. 熟悉并掌握武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2. 严格执行比赛规程,公正裁判;3. 维护比赛秩序,确保比赛安全;4. 及时准确地记录比赛成绩;5. 参与裁判员的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裁判员的权限:1. 对比赛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判罚;2. 暂停、取消比赛资格或调整比赛成绩;3. 对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不当行为进行制止;4. 向赛事组织者提出建议和意见。
三、裁判员的选拔与培训第七条裁判员的选拔:1. 赛事组织者应根据比赛级别和规模,选拔具备相应资格的裁判员;2. 裁判员应具备一定的武术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裁判经验和职业道德;3. 裁判员的选拔过程应公开、透明,确保优秀裁判员脱颖而出。
第八条裁判员的培训:1. 赛事组织者应对裁判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裁判业务水平;2. 培训内容应包括武术竞赛规则、裁判方法、赛事组织与管理等;3. 裁判员应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四、裁判员的管理与考核第九条裁判员的管理:1. 赛事组织者应对裁判员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裁判员档案;2. 加强对裁判员的监督,确保裁判员遵守赛事纪律和职业道德;3. 定期对裁判员进行考核,评估裁判员的工作表现。
第十条裁判员的考核:1. 考核内容应包括裁判业务水平、职业道德、赛事组织与管理等方面;2.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3. 对考核不合格的裁判员,赛事组织者应取消其裁判资格,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44c6dc4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6.png)
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一、比赛规则1.比赛分为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两大类,个人项目包括套路、散打等,团体项目包括对练和队形等。
2.选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名参加相应的比赛项目,但同一选手不可同时参加两个相同或相似的项目。
3.比赛分为多个级别,每个级别设立冠军、亚军和季军等奖项。
具体级别和奖项根据比赛的规模和参赛选手的数量而定。
4.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预赛根据参赛选手的报名情况划定小组进行,决赛则是小组前几名之间的较量。
5.比赛时间、地点、参赛选手的报名要求和奖励等事项由主办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提前公布给参赛选手和相关人员。
二、裁判法1.裁判由具有一定资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裁判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2.裁判要保持客观、公正和公平的原则,不因个人情绪或喜好影响对比赛的评判结果。
3.裁判需要严格按照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进行评判,对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细致而公正的打分。
4.裁判应对比赛现场的安全保障负责,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根据比赛规则给予相应的处罚。
5.裁判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比赛的正常进行。
三、评判标准1.套路类项目评判主要根据选手的动作技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美感来进行评判。
2.散打类项目评判主要根据选手的攻防技巧、力量和速度来进行评判。
3.对练类项目评判主要根据选手的配合度、技术难度和表演效果来进行评判。
4.队形类项目评判主要根据团队的整体协调性、动作一致性和创新性来进行评判。
5.评判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和级别进行微调,但需要保证评判标准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总之,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是确保比赛公正和评判标准统一的重要法规。
通过制定明确的比赛规则和评判标准,从而营造一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竞技环境,鼓励选手们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技艺,并且提升武术运动的水平和影响力。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ea3f6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c.png)
2024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2024年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控制武术比赛和评判过程,确保公正、公平和规范的竞赛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规则和法则,包括赛制、规则、判罚和评分标准。
一、赛制和规则:1.赛事组织:武术比赛由国际武术联合会(IWUF)主导,并在中国武术协会(CWA)的监管下进行。
2.比赛项目:武术套路比赛分为太极拳、南拳、南剑、太极剑、长拳、对练等项目。
3.套路难度等级:根据动作难度划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由1-10个动作组成。
4.比赛时间:每个套路的比赛时间固定,分别为1分30秒、2分钟、2分30秒等。
5.套路表演:选手根据规定时间内完成套路表演,评委根据动作技巧、舞台表现和整体效果进行评分。
6.裁判秩序:每场比赛由三名裁判组成,其中一名主裁判,其他两名为副裁判。
主裁判负责最终判决和总分计算。
7.裁判评分:裁判根据动作的标准动作、难度、力量、节奏、整体编排和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
8.淘汰赛规则:淘汰赛采取循环赛制,每位选手都能对阵其他选手,评分累加进行排名。
二、判罚和评分标准:1.规定动作:每个套路都有特定的规定动作要求,选手需要准确地表演这些动作,否则将被扣分。
2.动作难度: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技巧难度调整动作,但过于简单或超出自身能力的动作都会被扣分。
3.姿势和力量:选手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力量,动作刚柔相济,流畅自然,扣分项包括肌肉紧张、力量不足等。
4.整体编排:选手的套路应该有合理的整体编排,包括动作顺序、动作数量和过渡等。
缺乏编排或不协调的动作将被扣分。
5.舞台表现和形象:选手的表演应具有舞台感,包括面部表情、视线、身体语言等。
形象方面,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也会影响评分。
6.倒计时和停顿: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套路表演,倒计时结束后仍未完成的动作将被扣分,停顿超过规定时间也会被计入裁判评分。
7.判罚标记:裁判在比赛中观察选手动作,如果发现违反规则的行为,例如超时、违反动作规定、离开比赛区域等,将做出判罚标记并扣除相应分数。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22fd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9.png)
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传统武术是中国古老而庄严的文化遗产,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使其成为一种独特的竞技体育项目。
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许多国内外组织和团体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传统武术竞赛。
为了确保竞赛的公平和规范,制定了一系列专门的套路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本文将探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相关内容。
一、套路竞赛规则1. 套路分级制度传统武术套路在竞赛中根据难易程度和技术要求分为多个级别,在套路的编排和技术要求上会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选手可以根据自身经验和技术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参赛。
2. 套路要求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选手需要按照规定的动作序列和技术要求进行表演。
规定的动作序列需要完整、准确地呈现出来,同时还要注意呼吸、身形、力度等细节方面的控制。
此外,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感和动作美也是评判选手成绩的重要因素。
3. 套路评分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评判员会根据选手的动作表现和技术要求进行评分。
评分主要包括动作完成的准确度、技术的难度和美感。
评分通常是按照10分制进行,选手的最终得分是多名评判员评分的平均分。
二、裁判法1. 裁判组织传统武术套路竞赛通常由裁判委员会组织和管理。
裁判委员会由经验丰富、资格符合要求的裁判员组成。
裁判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以确保其具备公正、公平和专业的判定能力。
2. 裁判标准裁判员在竞赛中需遵守严格的裁判规则和标准。
他们需要熟悉套路竞赛的相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并准确、公正地对选手的表现进行评分。
裁判员还需保持专注和客观,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偏见对评判结果产生影响。
3. 裁判责任裁判员在传统武术套路竞赛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他们需要在比赛中严格按照规则进行评分,确保评分结果的公正和准确。
此外,裁判员还要引导和鼓励选手积极参与竞赛,给予选手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表现水平。
4. 裁判纪律裁判员在竞赛中需遵守严格的纪律要求。
他们不得违反评判规则和标准,不得有舞弊行为,不得接受或索取选手和相关方面的贿赂。
现代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现代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1d03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18.png)
现代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一种重要的体育运动。
现代武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武术套路竞赛是武术运动中最为重要和受欢迎的竞技项目之一。
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竞赛规则,并设立了专业的裁判团队负责执法。
本文将介绍现代武术套路竞赛的规则以及裁判法。
一、竞赛规则1. 比赛内容现代武术套路竞赛包括个人套路和集体套路两个项目。
个人套路是指一名选手单人完成一套动作组合,集体套路则需要由多名选手协作完成一套动作组合。
2. 技术要求在套路竞赛中,选手需展示出武术动作的技巧和美感。
他们需要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如腿法、拳法、刀法等,并通过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灵活性来展示出自己的功夫水平。
3. 比赛评分裁判将根据选手的表演内容和技术水平对其进行评分。
评分包括技术评分和艺术表现评分。
技术评分主要根据选手的动作准确度、连贯性和难度来评判;艺术表现评分则主要考虑选手的舞台表现力、气质和风格等方面。
4. 裁判要求裁判是保证比赛公正性和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和丰富的竞赛经验。
在评判过程中,裁判需要专注于选手的动作,准确判断其技术水平,并在比赛中秉持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评分。
二、裁判法1. 观察动作裁判需要仔细观察选手的每个动作,并判断其动作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他们需要注意选手的姿势、动作顺序和变化,确保评分的准确性。
2. 技术评分裁判将根据选手的技术水平对其进行评分。
评分的依据包括动作的准确度、协调性、力道、速度和难度等方面。
裁判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选手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3. 艺术表现评分除了技术评分外,裁判还需要对选手的艺术表现进行评分。
他们需要关注选手的舞台表现力、表情、气质和风格等。
这一评分标准更加主观,需要裁判根据自己对武术的理解和审美观进行评判。
4. 公正评分裁判在评分过程中必须保持公正、客观的原则。
他们不能受到选手的个人情绪或外界干扰的影响,要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每位选手,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武术裁判—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
![武术裁判—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https://img.taocdn.com/s3/m/30422c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c.png)
武术裁判—武术竞赛规则与裁判
一、武术竞赛规则
1、武术竞赛分为男子组和女子组,参赛者按年龄分为青少年、成年男、成年女三组。
2、所有参赛者必须在比赛开始之前穿着一件干净的运动服,并配以
标准的武术鞋。
3、比赛过程中,参赛者要保持比赛场地内洁净和安宁,并礼貌待人。
4、比赛中参赛者不得使用粗暴的技术对他人造成伤害,否则将受到
处罚。
5、比赛有三个连续回合,每场比赛的对手必须在三个回合中取得至
少一场胜利,以此判定比赛结果。
6、每个回合持续20分钟,比赛结束后由裁判评判评出胜负,若两名
参赛者各得一场胜利,则由裁判打分决定最终胜负。
二、武术裁判
1、武术裁判是执行武术竞赛规则的专职人员,其职责是对武术竞赛
的过程、比赛程序及参赛者的行为负责,以确保武术竞赛进行得顺利、规范。
2、武术裁判由裁判长和助理裁判组成,各组的裁判长和助理裁判均
由具有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担任。
3、具体的裁判工作包括:
A.开场时,裁判长需要检查比赛场地是否准备就绪,并指定助理裁判各自的岗位;
B.监督参赛者的行为,检查参赛者是否穿着合适的运动服,是否装备比赛用的武术鞋;
C.观察比赛过程中的技术动作,根据规则给予相应的分数;
D.。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f2424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e.png)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引言:武术是一门古老而华丽的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承。
为了促进武术的发展和推广,武术竞赛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武术竞赛的规则以及裁判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武术竞赛。
一、竞赛类别及规则1. 套路表演类套路表演是武术竞赛中最常见的项目之一。
参赛选手根据不同武术流派或门派的特色,展示自己精湛的技艺和完美的动作。
套路表演的评分主要侧重于动作的准确性、舞蹈性及整体表现力。
2. 实战对打类实战对打是考验选手实际战斗能力的项目,也是武术竞赛中最为激烈和紧张的部分。
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际对打,通过技巧、速度和力度展示自己的实力。
裁判将根据选手在对打中的技巧运用、攻防能力和实际表现予以评分。
3. 器械类器械类项目是武术竞赛中非常有特色的一项,通过选手对传统武器如刀、剑、枪等的应用和操控来评判。
选手需要表现出独特的武术修养和技巧,在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操控技巧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二、裁判法和评分标准1. 动作准确性选手的动作准确性是评判武术竞赛的重要指标之一。
裁判将根据选手的动作是否准确,包括招式的完成度、姿势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分。
动作需符合所属流派或门派的要求,同时需要具备连贯性和流畅性。
2. 技术难度技术难度是衡量选手实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选手应该展示出独特的技术动作,表现出高难度的技巧和流畅的连贯性。
裁判将根据选手所展示的技术难度给予相应的高分。
3. 节奏与速度节奏与速度是武术表演中重要的评判要素之一。
选手需要在不同的套路或动作中准确掌握节奏感,并通过恰当的速度来展示动作的精妙和招式的精确度。
4. 表演力与整体效果表演力和整体效果是评判选手综合实力又一重要方面。
选手需要通过精湛的技艺和体现武术精神来展示出自身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同时,选手需要具备良好的气场和舞台表现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 公正和客观裁判在评分过程中需要保持公正和客观的态度。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8d83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1.png)
武术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一、比赛规则1.对手分组:根据选手的水平、年龄和体重等因素进行分组,以确保对手之间的公平竞争。
2.装备要求:选手应按照比赛要求穿着统一的武术服装,佩戴规定的保护装备,以确保比赛的安全。
3.竞赛项目:根据武术的不同风格和技术特点,设置不同的竞赛项目,如套路、对练、散打等。
4.赛前准备时间:选手在比赛开始前,应有足够的时间做好热身和准备工作,以确保状态良好。
5.裁判员:比赛中应有独立的裁判员,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武术知识和经验,能够准确评判选手的表现。
6.比赛规则:根据不同的竞赛项目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包括得分标准、技术要求、时间限制等。
7.比赛流程:比赛流程应明确规定,包括报名、抽签、预赛、半决赛和决赛等环节。
8.比赛成绩评定:裁判在比赛中根据预定的得分标准评定选手的表现,在比赛结束后计算得分并确定排名。
9.违例和犯规:比赛中如有违规行为,如攻击对手要害、故意伤人等,应判罚,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
10.投诉和申诉:在比赛过程中,对于裁判的决定如有异议,选手有权进行投诉和申诉,要求重新裁定。
二、裁判法1.裁判资格:裁判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同时要有丰富的武术知识和裁判经验。
2.公正、客观、中立原则:裁判员在比赛中应保持公正、客观和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依法公正裁决。
3.严守规则和纪律:裁判员应牢记比赛规则和裁判法,坚决执行规则,严格制约和惩处违规行为。
4.及时准确的决定:裁判员需对选手的每一个动作和技术进行准确的判断,及时做出符合规则的决定。
5.公开公正的评判:裁判员在评判过程中应公开公正,不做任何偏离规则的行为,确保评分公平合理。
6.谨慎审慎的裁判:裁判员在判罚时应谨慎审慎,不轻易给予违例和犯规,但也不能对违例行为宽容纵容。
7.严守保密原则:裁判员应严守保密原则,不泄露比赛中的任何信息,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安全。
8.不承受贿赂:裁判员在比赛中需正直诚实,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行为,确保评判的公正。
第一条为保证武术竞赛公平公正有序进行规范武术
![第一条为保证武术竞赛公平公正有序进行规范武术](https://img.taocdn.com/s3/m/bd0153d8f90f76c661371afa.png)
!ᇊၣீྮݡᏋಯێजဣဗᇼᐌ!!ጙᐺᔐᐌ!第一条为保证武术竞赛公平、公正、有序进行,规范武术竞赛裁判员资格认证、培训、考核、注册、选派、处罚等监督管理工作,根据《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21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武术竞赛裁判员(以下简称裁判员)实行分级认证、分级注册、分级管理。
第三条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体育总局)对我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武术项目裁判员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管。
各级政府武术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武术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武术项目相应等级裁判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中国武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武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各级地方武术主管部门、北京体育大学负责本地区武术项目相应技术等级裁判员的资格认证、培训、考核、注册,选派、处罚等(以下简称技术等级认证)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裁判员的技术等级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
另设荣誉裁判员。
获得国际武术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武联)裁判技术等级认证者,统称为国际级裁判员。
第六条中国武协负责我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国际级裁判员注册和日常管理工作,并对我国国际级裁判员在国内举办的武术竞赛中的执裁工作进行监督。
国际武联对国际级裁判员管理有其他规定的按其他规定办理。
第七条中国武协负责对各级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等工作的管理,具体负责对国家级裁判员进行技术等级认证等管理工作,负责对一级(含)以下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等工作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八条各省(区、市)武术主管部门、北京体育大学负责本地区一级(含)以下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等管理工作。
地(市)、县级武术主管部门负责二级、三级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等管理工作。
第九条各级武术主管部门应按照本实施细则的各项规定负责本地区裁判员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औᐺݡᏋᆕᏋ્!第十条中国武协成立裁判员委员会(以下简称裁委会)。
裁委会在中国武协领导下,具体负责裁判员的技术等级认证等监督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