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 《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版)》章节测试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树知到《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版)》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

A:对
B:错
答案: 对
2、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讲授的活动。

A:对
B:错
答案: 错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行为应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又反过来作为教师调节自身教的行为的依据。

A:对
B:错
答案: 对
4、教学是学校的次要任务,居于学校教育系统的非中心地位。

A:对
B:错
答案: 错
5、教学的个体发展功能体现在
A:创新知识
B: 传递知识、形成技能
C:培养智力和能力
D:形成规范
E:拓宽研究领域
答案: 传递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力和能力,形成规范
第二章
1、为了完成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这是()。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学目标
D:学习目标
答案: 教学目标
2、一门或一类课程对处在一定阶段的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在身心发展上的预期结果和基本要求,这是()。

A:教育目标
B:课程目标
C:教学目标
D:学习目标
答案: 课程目标
3、一个规范的行为目标陈述包括四个要素:()。

A:行为主体
B:行为动词
C:行为条件
D:表现程度
E:学习科目
答案: 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4、教学目标还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时间周期进行划分,一般分为( )。

A:学年(或学期)教学目标
B:单元教学目标
C:课时教学目标
D:课程总目标
E: 课程阶段目标
答案: 学年(或学期)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5、行为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三种目标取向各有所长,也各有其短,三者均有存在价值,可以互为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三章
1、以下哪几个要点属于传统的学生观的内容()。

A:学生是完整的人
B:学生是加工对象、知识容器
C:学生是小大人
D:学生是可以任意描画的白板
E:学生是动态发展的人
答案: BCD
2、新课程教学视野中的教师角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B:发展的促进者
C:交流的对话者
D: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E:学生未来的规划者
答案: ABCDE
3、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完成的,师生双方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应树立的正确观念有()。

A:教育观
B:教学观
C:学生观
D:交往观
E:效果观
答案: ABCDE
4、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

A:教学能力
B:教学知识
C:教学技巧
D:现代教育技术
E:学科专业知识
答案: ACD
5、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指学科专业知识。

A:对
B:错
答案: B
第四章
1、课程计划的性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思想性
B:强制性
C:学理性
D:时代性
E:概括性
答案: ABCDE
2、按照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支配权限进行划分,可分为()。

A:校内课程资源
B:要素性课程资源
C:条件性课程资源
D:校外课程资源
E:隐性课程资源
答案: AD
3、直线式组织就是把一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

A:对
B:错
答案: A
4、课程组织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不是对立而是统一互补的。

A:对
B:错
答案: A
5、活动课程历史最为悠久,也是课程最主要、最基本的组织形态。

A:对
B:错
答案: B
第五章
1、在课程设计时主要考虑现实社会问题,以问题作为选取相关课程内容的核心,按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来组织安排相关课程内容,这是()。

A:学科中心设计
B:学习者中心设计
C:社会(问题)中心设计
D:技术中心设计
答案: C
2、对学校全部基于教学及其进程安排的总体规划叫做()。

A:教育纲要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教学大纲
答案: B
3、中观层面的课程设计就是对一门课程所涉及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规划,具体构成要素包括()。

A:办学宗旨
B:办学特色
C:课程目标
D:课程内容
E:课程实施方式
答案: CDE
4、教学设计的具体工作有()。

A:分析教学对象
B: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
C:确定教学目标
D:选择教学方法手段
E:评价教学效果
答案: ABCDE
5、教科书的功能系统地归纳为四个方面( ).
A:使课程标准活动化
B:使教学材料结构化
C:使学生经验体系化
D:使材料编码生本化
E:使教育教学高效化
答案: ABDE
第六章
1、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而学生的发展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因此,把教学过程的本质概括为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

A:认识说
B: 实践说
C: 审美说
D:发展说
答案: D
2、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原则叫做()。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教学促进发展原则
C:知识与能力相统一原则
D:情知互促原则
答案: A
3、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实习作业法
C:讨论法
D:自学辅导法
答案: B
4、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学材料,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直接教学和由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相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叫做()。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答案: B
5、发现法的基本过程是:()。

A:创设问题情境
B:教师帮助学生把问题分解成若干需要回答的疑点,激起学生的探究要求,明确发现的目标
C:提出假设
D: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并展开讨论
E:对争论做出总结,得出共同的结论
答案: ABCDE
第七章
1、由课程与教学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叫做()。

A:内部人员评价
B:外部人员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答案: A
2、课程与教学评价的过程和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这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原则。

A:指导性
B:激励性
C:科学性
D:客观性
答案: D
3、运用档案袋对学生、教师的学习、教学等进行评价的方式叫做()。

A:测验法
B:档案袋评价法
C:表现性评价法
D:诊断法
答案: B
4、让被评价者亲自执行某一实际任务,通过其实际表现,对其行为和技能等各方面做出评价,这是()。

A:测验法
B:档案袋评价法
C:表现性评价法
D:诊断法
答案: C
5、在评价活动的过程中,在评价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不会因为某方的利益而进行转移,这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原则。

A:方向性
B:科学性
C:公平性
D:可行性
答案: C
第八章
1、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手段组织教学资源的过程叫做()。

A:教学活动
B:教学管理
C:教学评价
D:教学实施
答案: B
2、各类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为了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促进学校课程合理开发,以法律、法规、文件、计划乃至惯例等不同形式对如何推进课程事务所做的规定,这叫做()。

A:课程改革制度
B:课程设计制度
C:课程评价制度
D: 课程管理制度
答案: D
3、在复杂的学校课程领导过程中,采取“从内到外”的领导方式,通过建立相应的学校课程组织来实现学校课程的功能,在团队领导中向个体分权,共同决策、实施与评价学校课程。

A:校长的课程领导模式
B:校长与中层领导同步共治模式
C:能动分享式领导模式
D:被动分享式领导模式
答案: C
4、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不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必要条件,更是体现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现实需求。

A:对
B:错
答案: A
5、共创学校愿景,规划与设计课程,推进课程实施,建立健全学校课程运行的评价机制,充分挖掘师生潜能、增强学校效能,提供与规划课程资源。

这些都属于课程领导促进学校课程事务的工作。

A:对
B:错
答案: A
第九章
1、教学心理化思想、“教育性教学”思想、分科设置课程、教学过程阶段论的思想,提出这些教学思想的教育学家是()。

A:斯宾塞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杜威
答案: B
2、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它在内容上涉及了教学的作用、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师生关系等问题,这本著作叫做()。

A:论语
B:中庸
C:学记
D:大学
答案: C
3、提倡并行课程、情意课程和体验课程,注重“适切的”课程内容和综合化的课程组织等,提出这些主张的是()。

A:人文主义课程范式
B:实践课程范式
C:概念重建课程范式
D:科学主义课程范式
答案: A
4、重视教育内容的永恒价值,强调文化遗产,力图以古典名著的力量来促进学生理性的发展,这些主张属于()。

A:人文主义课程理论
B: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C: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D: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答案: B
5、认为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有着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教育的使命就是把这些最基本的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授予他们社会所必需的“共同知识”和“共同价值”,以使学习者能够掌握社会所必需的“起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些观点属于()。

A: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B: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C: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D: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