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 与 拟人区别及表达效果
三年级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大全
三年级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大全摘要:一、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及区别二、比喻句的运用技巧三、拟人句的运用技巧四、实例分析与练习正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喻和拟人是小学阶段最为常见的两种。
它们能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抽象或复杂的概念。
那么,如何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并巧妙地运用它们呢?一、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定义及区别1.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用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或现象来表示或说明另一事物或现象。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
例如:“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2.拟人句:拟人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将人类的特点、情感或行为赋予非人类事物,使其具有人类特征。
拟人句常表现为把物当人写。
例如:“风儿轻轻吹过,树叶欢快地跳舞。
”二、比喻句的运用技巧1.选择相似点:在运用比喻句时,要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使比喻更加自然。
2.避免过于夸张:比喻句要符合实际情况,避免过于夸张或荒诞的比喻。
3.善用喻词:选择恰当的喻词,如“像”、“似”等,使比喻更加明确。
三、拟人句的运用技巧1.抓住事物的特点:在拟人化描写时,要抓住事物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
2.赋予情感:让非人类事物具有人类情感,如快乐、悲伤等。
3.注意语言的氛围: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氛围,运用恰当的拟人句。
四、实例分析与练习1.比喻句实例:“月亮犹如一轮明镜,照亮了黑夜。
”2.拟人句实例:“雨滴轻轻敲打着窗户,好像在向主人诉说它的故事。
”3.练习:请根据下列词语,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词语:太阳、小草、风、月亮比喻句:拟人句:【答案】比喻句:太阳犹如一枚金币,照亮了大地。
拟人句:风儿轻轻拂过,小草欢快地舞蹈。
比喻和比拟(拟人、拟物)的区别
将两个看似矛盾的事物进行比喻, 如“他的笑容像冬天的一缕阳光” 。
拟物的用法
增强表达力
通过拟物的方式,可以将抽象的 概念或情感具体化,使读者更容
易理解。
创造形象感
通过比喻,可以将事物描绘得更 加生动、形象,使读者产生更深
刻的印象。
引发共鸣
通过将事物比喻成人们熟悉的事 物或情感,可以引发读者的共鸣,
03
比拟(拟物)
拟物的定义
拟物是指将一个事物赋予另一个事物 的特性或状态,以表达比喻或形象化 的效果。
拟物通过将一个事物比喻成另一个事 物,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 达力。
拟物的种类
形象化拟物
将一个事物比喻成另一个具有相 似特征的事物,如“太阳像一个
大火球”。
抽象化拟物
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赋予具体的事 物,如“爱情像一首美妙的歌曲” 。
行为,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拟人是通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将非人类的事物人格化,使其具 有与人类相似的思想、情感和行
为。
拟人的运用可以使描述更加富有 情感和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
力。
拟人的种类
形象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比喻成人 类的外貌特征,如“月亮 姐姐”、“太阳公公”。
情感拟人
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类 的以使语言更加生动、 形象,增强表达效果。
突出事物特征
通过比喻可以将事物的特 征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使读者或听众更加深刻地 理解该事物。
引发情感共鸣
比喻可以通过描绘事物的 形象、情感等,引发读者 或听众的情感共鸣,增强 表达的感染力。
02
比拟(拟人)
拟人的定义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将非人类 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情感和
修辞手法解析比喻与拟人的辨析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的辨析修辞是文字表达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增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其中,比喻和拟人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在表达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用法和效果。
一、比喻的定义与特点比喻是一种将事物相提并论的修辞手法,常用于对抽象概念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绘。
比喻的作用在于通过将某种情境与读者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表达的含义。
比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易于理解:比喻通常以已知的事物作为基础,与读者有共同认识的对象进行类比,因此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喻所表达的意思。
2. 形象生动:比喻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知和体验到更多的细节,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
3. 强化表达:比喻有时能够起到强调、夸张或隐喻的作用,使文本更具感染力,增强表达的效果。
二、拟人的定义与特点拟人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行为或特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非人类事物进行拟人化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与之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拟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情感共鸣:拟人能够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读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和同情。
2. 文学化表达:拟人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运用,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文本更具文学性和艺术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内在揭示:拟人有时可以揭示事物的内在特性和含义,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事物的情感和意义。
三、比喻与拟人的区别与运用比喻和拟人虽然都是修辞手法,但它们在运用和效果上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运用上,比喻通常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某个对象或概念。
比如,将月亮比喻为银盘、太阳比喻为火球等等。
而拟人则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和特征,以便更好地建立读者与事物之间的情感共鸣。
比如,风吹草动、鸟语花香等等。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文学作品的表达和情感表达,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其中,比喻与拟人是两个常见且重要的修辞手法。
本文将就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展开论述,并通过几个经典的例子来解析它们的运用与效果。
一、比喻手法比喻是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来进行表达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用一个事物描写另一个事物,使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比喻常常使用形象的语言,使得抽象概念更加具体化、形象化。
比喻手法的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动形象:比喻常用生活中具体的物体来代表抽象的概念,使得读者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思。
例如,我们常说:“他心如蛇蝎”,就是通过比喻来描绘一个人的狠毒和心机。
2.鲜明对比:比喻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突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比如,“他的嗓音如同刀刃一般锋利”,就通过对比人的嗓音和刀刃的锋利度,使得读者对嗓音的形容更加鲜明。
3.渲染氛围:比喻可以通过描绘植物、动物、自然景象等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情感或氛围。
例如,“秋风瑟瑟,寒意袭人”,通过比喻秋风的感觉来表达寒冷的氛围。
二、拟人手法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无生命的事物描述得像有生命一样,拟人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并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拟人手法的效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赋予生命:拟人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得读者可以将其与人进行对比和共鸣。
例如,“大地欢迎了那温柔的春天”,通过拟人手法,将大地与人的相互欢迎联系起来,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人的亲切。
2.感情表达:拟人手法常常被用于人物和动物之间的描写,通过赋予动物人类的情感特征,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风儿轻轻拂过脸庞,像一个无声的告别”,通过拟人手法,使得风儿成为表达人们离别之情的载体。
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
那么如何去识别“比喻”和“拟人”句呢?笔者谈点个人经验:“比喻句”通常是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去写,识别的重点应当体现在“比”上,即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所抓住的共同点是两事物间的相似点,一般有三种表达形式,即“明喻”、“暗喻”和“借喻”。
同时出现“明喻”是说甲事物像乙事物,通常“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同时出现,其典型的标志是出现代表性的“比喻词”“像”。
如,《桂林山水》中的比喻句极多,“像老人,像巨象……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它们分别把“山”比作“老人、巨象……屏障、竹笋……”再如,《索溪峪的野》中的“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把“索溪”比作“野孩子”。
当然,比喻还有其它表示形式,如,“……宛如……”“……似的。
”“犹如……”等都是明喻的表示形式。
明喻的典型特征是能把比喻句改写成“……像……”的形式进行表述。
如,《第一场雪》中的“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可以改写成“雪末儿像玉屑似的随风飘扬”。
“暗喻”是直接“把甲事物说成乙事物’,典型的表达形式是“甲是乙”。
如,“产党是太阳”。
其它标志形式有“……变成……”,“……化成……”“……构成了……”等。
如“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
(《第一场雪》)“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来把“甲事物”替代。
通常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第一场雪》)直接用“银条儿”、“棉被”来替代“雪”。
抓住了事物间的相似点进行表述。
而“拟人句”是把某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富有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重点是抓住事物间的相关点,如,“它尤其爱跟山哥哥闹着玩:一会儿牵着手,并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
拟人化与比喻的区分要点以及拟物化与比喻的区分要点
拟人化与比喻的区分要点以及拟物化与比喻的区分要点一、拟人化与比喻的区分要点:1. 语义表达方式不同:- 拟人化是一种通过将人类特性赋予非人的事物或概念来进行语义表达的修辞手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非人类的事物具有人类的思维、感觉、行为等特征。
- 比喻是一种通过建立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类似关系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可以用一个事物来指代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更具表现力地描述某个概念。
2. 所涉及的对象不同:- 拟人化主要涉及非人类事物或概念,如动物、自然景物、抽象概念等。
- 比喻可以涉及各种不同的事物或概念,包括人类、动物、自然景物、抽象概念等。
3. 直接性与间接性的差别:- 拟人化是一种直接的语义表达方式,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类特性的方式来传达特定的意义。
- 比喻是一种间接的语义表达方式,通过建立两个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来传递隐含的意义。
二、拟物化与比喻的区分要点:1. 比喻是一种语义的映射关系,而拟物化是一种语义的转换关系。
- 比喻通过建立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类似关系,来让一个事物扮演另一个事物的角色。
- 拟物化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转化成另一种事物或概念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使其具备了新的特征或形态。
2. 比喻更注重直观性和形象感,而拟物化更注重内涵的转化和抽象的表达。
- 比喻常用于对抽象概念的描述,通过将其与具体的事物进行类比,使之更具形象感和直观性。
- 拟物化通常更多用于创作中,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转化成另一种事物或概念,以期达到更深层次的表达。
3. 比喻的隐喻性更强,拟物化的转换性更强。
- 比喻常常需要读者自行推理或联想,隐含着一定的比较和暗示,使句子具有多种解读可能。
- 拟物化则是明确将一个事物或概念转化成另一种事物或概念,表达出了特定的意义或形象。
总结起来,拟人化是通过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类特征来进行语义表达的修辞手法,而比喻是通过建立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的类似关系来实现语义表达的修辞手法。
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什么区别
比喻句和拟人句有什么区别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或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一般包括常见句型、句型转换、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子仿写、句子理解、句子赏析、句子朗读等有关内容。
熟练掌握并运用句子,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效果,使语言精练、内涵丰富。
一般来说,需要掌握的句子内容有很多,首先我们来解析修辞手法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以及应用。
一、什么是比喻句(一)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妹妹的脸红得像个苹果。
本体(妹妹的脸)、喻词(像)和喻体(苹果)。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二)例句1、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2、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3、圆圆的.池塘就好像一面大镜子。
4、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5、大象的耳朵就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二、什么是拟人句(一)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句有三个特点: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看看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
例“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中“菊花”怎么能“频频点头”呢?这里显然把菊花当作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其次,这句话中既没有出现比喻词,又没有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这完全具有拟人句三个特点的,因此这句就是拟人句。
(二)例句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修辞手法解析之比喻与拟人
修辞手法解析之比喻与拟人比喻与拟人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两种手法,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文将对比喻与拟人进行解析,探讨其作用和运用技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
一、比喻的解析与作用比喻是通过把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通过共同的特征或属性来进行语言表达。
比喻能够使作品的意义更加深刻,生动形象,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比喻能够使抽象的事物具象化,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比如,“他的眼睛像一颗明亮的星星”,通过把眼睛与星星进行类比,使人们能够形象地感受到眼睛的明亮和炯炯有神。
比喻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强作品的形象。
比如,“她像一只傲视群雄的孔雀”,通过把女性与孔雀进行类比,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女性的美丽和优雅。
比喻能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比如,“心如刀绞”,通过把心与刀进行类比,使人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心情的痛苦和纠结。
二、比喻的运用技巧比喻的运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恰当的比喻对象。
比喻对象要与被比喻对象具有共同的特征或属性,以便更好地进行类比。
比如,如果想要形容花朵的美丽,可以选择象征美丽的事物,如月亮、彩虹等。
2.注意比喻的可信度与合理性。
比喻的对象和被比喻对象之间的关联要合理,避免出现牵强附会或难以理解的比喻。
3.注意比喻的效果。
比喻的效果要符合作品的整体氛围和主题,要能够起到衬托和强化作品的意义的作用。
三、拟人的解析与作用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属性和行为,使之具有生命化的形象。
拟人常用于抽象事物的表达,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拟人能够使抽象事物具体化,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比如,“时间像一位无情的守护者”,通过把时间与守护者进行拟人,使人们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转性。
拟人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树叶低声呢喃”,通过把树叶的声音进行拟人,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树叶在微风中低语的情景。
比喻 与 拟人区别及表达效果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现代文阅读考点与答题技巧-拟人拟物的表达效果比拟的赏析要点1、定义: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①、拟人。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②、拟物。
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3、比拟的作用:第一,比拟的主要效果是使表达形象生动.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客观事物经过人们合理的属性转移和合乎规律的创造性想象,而变得富有艺术魅力.比如: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红旗歌谣》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第二,通过比拟,还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并创造某种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例如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胆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4、总体把握同比喻类似,把握“比拟”类修辞的表达效果时,要先弄清楚本体和拟体,然后分析拟体的特点,再结合这个特点来考虑作者所要表现的本体的特征。
5、分类指导第一拟人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这样的修辞方法就叫拟人。
人具有会说话,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以动物拟人:例如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②(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简析]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从而让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安慰,希望和信心.以植物拟人:例如: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简析]诗人满怀激情,以拟人的方式描绘了团泊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动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观察",向日葵"微笑"着,"望"着,"年高"的垂柳"抚摸"着庄稼,芦苇"细心地护卫"着"偷偷开放的野花".如此拟人,使画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静谧美好,多情和谐,栩栩如生,使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了.以无生物拟人: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看它呀,躲躲闪闪,看它呀,跳跳蹦蹦.星星,不要害怕,战士的眼睛最清!我们揍的是空中强盗,瞄你,只是练功.星星笑了,笑着跳上了准星.眼睛——星星,一条线,牵来了多少黎明!(石祥《瞄星星》)[简析]星星,怎么会"大吃一惊"怎么能"躲躲闪闪","跳跳蹦蹦"又怎么会"笑"怎么会"跳上准星"因为战士在用枪口瞄准他,然后作者又解释这是练功.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展开想象之翼,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让其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和情态.以事理拟人: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简析]"教条主义"是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可是时行起来,害人不浅.许多反对教条主义的同志要它罢休,有的同志却偏要推之以出.作者将教条主义人格化,形象地说明:它躺着休息,便安然无事;若是活动起来,害人至深.第二拟物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如鸟会飞,虫会鸣,树会开花,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和热,真理会被传播……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把人当作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人拟为动物:例如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简析]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维吾尔族女拖拉机手驾驶铁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飞驰.人拟为植物: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孙犁《荷花淀》)[简析]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可爱.二是将物拟为物.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拟无生物为动物: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简析]"衔"与"吞"都是动词,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根据文意,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巍巍群山,能"衔"住,滚滚长江,能吞吐,可见八百进里洞庭之阔大,气垫之宏伟.拟抽象事理为物: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和煦.罗马经历过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郑文光《火刑》)[简析]"翱翔"是鸟特有的本领."思想"不是鸟,是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传播.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布鲁诺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典型示例1】阳光,是一种语言雷抒雁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
如何区分比喻和拟人
如何区分比喻和拟人
比喻和拟人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两种表达方式。
虽然二者在修辞手法上有相似之处,但其基本特点和表达效果存在一定区别。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如何区分比喻和拟人。
首先,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隐喻性的比较,来强调所要表达的意义。
比如,"他是狮子般的勇猛",这里将人的勇猛与狮子之间进行了比较,用狮子来形容人的勇猛,突出了人的勇敢与强大。
而拟人则是将非生物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类的生命特征和行为。
例如,"大地在微笑","风在低语",这里将大地和风赋予了人类的表情和语言的特性,以突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表达。
再次,比喻更多地是一种隐喻的表达方式,通过对隐含意义的比较来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使作品更富有韵味和意味深长。
而拟人则是一种直接的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的表达方式,通过将非生物事物或抽象概念拟人化,使其更具有形象和感情色彩,更容易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最后,比喻更多地注重形象的表达,通过描绘物象之间的共性来进行感性的表达。
例如,"他像一只老鼠般躲藏起来",通过比喻的方式,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并形象地描绘出他的躲藏行为。
而拟人则更注重感情的表达,通过赋予非生物事物或抽象概念人的情感和行为特征,使其更加生动和饱满。
诗歌中的比喻与拟人手法
诗歌中的比喻与拟人手法诗歌是一种美妙的艺术形式,通过比喻与拟人手法,诗人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想象力的联想。
本文将探讨诗歌中的比喻与拟人手法,并分析其在表达上的作用和效果。
一、比喻的运用比喻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比喻,诗人能够用一个形象、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不同的事物或情感,从而增加作品的意境和感染力。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他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明月光”被比喻为“地上霜”,通过比喻使得月光如同霜一般苍白清冷,给人一种宁静与寂寥的感觉。
同时,通过诗人对明月的凝视与思念,传达了对故乡的思乡之情。
比喻还可以通过对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类比,从而增加形象的表现力。
例如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他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辛弃疾以“明月”与“青天”相比,通过天上的明月与人间的过年相连,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情感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二、拟人手法的运用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诗人能够使作品中的形象、事物拥有情感、思维和行为,更易于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沟通。
在杜牧的《江南春》中,他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里的“千里莺”被赋予了歌唱的能力,通过拟人使得读者产生听到鸟儿欢快歌唱声的感觉,创造了生动的春日景象。
同时,“水村山郭”也被拟人化,具备了风吹动的特性,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春风徐徐的景象。
拟人还可以通过赋予事物人性的特质,来表达一种情感或者意象。
在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他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这里的“原上草”被赋予枯萎和复苏的特性,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三、比喻与拟人的作用与效果比喻与拟人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它们能够在情感交流上起到连接读者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作用。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方法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方法
比喻和拟人是两种修辞手法,它们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辨析:
1. 效果不同: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描述某一事物或概念。
比喻的作用是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
而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类的特点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思考、感受、行动等能力,从而达到将这些事物人格化的效果。
2. 表现形式不同:比喻多通过描写物体的特征、动作和状态来进行类比,以突出所要表达的特点或意义。
拟人则更多地运用人类思维、感官、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将物体或概念与人类关联起来。
3. 所依据的事物不同:比喻通常是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具体的有类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描述所比喻的事物。
而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类的特点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思考、感受、行动等能力。
4. 切入点不同:比喻是通过两个事物的类比来点明所要表达的含义或特点,一般以点明主体的特征为目的。
而拟人则是通过赋予人类特征来将物体或概念与人类进行联系,以突出所要表达的意义或特点。
总之,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的类比来进行表达,以增加形象生动性;拟人是通过赋予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人类特点和行为来进行表达,以使其具有人
的思考、感受、行动等能力。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的区别与运用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的区别与运用修辞手法是作家在表达意思时所采用的技巧和方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和拟人。
虽然比喻和拟人都是修辞手法,但它们在表达方式、形式以及运用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一、比喻的特点与运用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来表达含义。
比喻的特点包括形象、生动、引人联想等。
通过比喻,作者可以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概念,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比喻的运用广泛而多样化。
在文学创作中,比喻被广泛运用于描写、抒情和表达感情等方面。
比如,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可以使用比喻来突出某些特点,如"他的眼睛如同明亮的星星";在抒发感情时,可以用比喻来表达内心的激动和喜怒哀乐,如"我的心犹如一团火焰般燃烧"。
通过比喻,作品的形象感和艺术表现力将得到增强,读者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二、拟人的特点与运用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其具有人的形象和能力。
拟人的特点包括生动、富有情感和形象感等。
通过拟人,作家可以使无生命的事物具有思想、感情和行为,以达到描写深入、言简意赅的效果。
拟人的运用也十分丰富多样。
在文学创作中,拟人广泛应用于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感情和塑造人物等方面。
比如,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可以通过拟人手法使其具备人的感知和行为,如"大地在欢迎着初春的到来";在抒发感情时,通过拟人可以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如"这个城市仿佛有着自己的心跳声";在塑造人物时,拟人可以用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特点,如"她的眼睛冷冷地盯着我,仿佛要穿透我的内心"。
通过拟人的描写,作品的形象感和情感共鸣能够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比喻与拟人的区别与共同点比喻和拟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但它们在某些方面也有相似之处。
首先,在表达上,比喻和拟人都具备形象感和艺术表现力。
它们都通过设置生动的形象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
比喻句和拟人句区别
比喻句和拟人句区别一、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不可和童话弄混。
(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并非拟人句,但人们经常搞混)拟人句:什么是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表达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
拟人句的使用形式(1)把动物拟人化。
(2)把植物拟人化。
(3)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例句:1.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缓缓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3.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4.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5.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6.向日葵持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7.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8.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9.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10 .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11.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12.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13.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14.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微笑。
15.那点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16.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17.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18.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9.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20.绿油油的草被风吹弯了腰.22.油蛉在低唱,蟋蟀们在弹琴。
23.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24.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25.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26.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27.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表达和艺术效果。
其中,比喻和拟人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通过对事物的描绘和表述,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并能够增强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重点探讨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一、比喻的作用比喻是一种通过类比的方式,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事物的特征和内涵。
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理念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比喻的作用一方面在于丰富描写:通过将一个与所描述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具体事物进行类比,可以使读者对被描写的事物有更加直观的感知和理解。
比如,在描写黄昏时分的美景时,可以使用“余晖如金子洒满大地”这样的比喻,使读者更加感受到黄昏时分的独特氛围。
另一方面,比喻的作用还在于突出特征:通过与被描写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的具体事物进行对比,可以突出该事物的某些特征,使其在读者心中显得更加鲜明和印象深刻。
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心如蛇蝎”,就是用蛇蝎的形象来突出这个人的狠毒和狡诈。
二、拟人的作用拟人是一种将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感人性和情感表达力。
通过赋予非生物或抽象事物人的特质,可以使其更加鲜活、生动,并产生与读者的情感共鸣。
拟人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强情感表达:通过将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和情感,可以使读者更能够产生共鸣,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的事物相连接。
比如,我们常说"数据说话",将抽象的数据赋予了生命,使其更具有说服力。
此外,拟人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化。
通过将它们赋予人的行为和特质,使之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验,更容易被人所接受和理解。
比如,我们常说“时光如刀刃般无情”,通过赋予时光人的特征和行为,更形象地表达了时光的无情和不可逆转性。
三、比喻与拟人的区别虽然比喻和拟人可以在文学创作中产生类似的效果,但它们在表达方式和作用上存在一些区别。
拟人与比喻及拟物与比喻的区分(整理精校版)
拟人与比喻及拟物与比喻的区分(整理精
校版)
拟人与比喻的区分:
拟人是指将物体拟人化,赋予其人的动作、行为或状态。
例如,“苇眉子在她的怀中跳跃着”中的“跳跃”是人的动作,将
苇眉子拟人化了。
比喻则是用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创造出视觉上或感性上的相似之处。
例如,“那娘们像常春藤一样紧紧攀住
XXX这棵橡树”中的常春藤和橡树是代指妓女和男人的形象,
是比喻的修辞。
拟物与比喻的区分:
拟物是指将人物拟为物体,赋予其物的特征和状态。
例如,“指导员讲课真来劲儿,XXX竖起耳朵听”中的XXX被拟为兔子,竖起耳朵听课。
比喻则是用一个事物来代替另一个事物,创造出视觉上或感性上的相似之处。
例如,“钦差大臣满天飞”中的“满天飞”是
蜻蜓等飞行物的特征,是比喻的修辞。
总之,要注意区分句子中的修辞手法,判断是拟人还是比喻,是拟物还是比喻。
关键在于是否有动作行为状态的词语。
记住这三句话:1、句子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动作行为状态的词语;2、如果前面是人,后面是物的动作行为状态,就是拟物;
3、如果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就是比喻。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通过对语言的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其中,比喻与拟人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丰富细节、增强情感的作用。
一、比喻的表达方式及作用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不同但有相似之处的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引发读者联想、理解的目的。
比喻可以增加作品的审美效果,丰富细节描写,并使抽象概念更加具体化。
比喻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直接比喻、暗喻、象征等。
比喻的作用不仅限于描写对象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借用事物的特点来凸显作品所呈现的主旨,通过类比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或思想。
比喻的使用需要注意创造力和准确性,不仅要契合作品整体的主题,还要保持适度,不至于过分夸张,从而保持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拟人的表达方式及作用拟人是一种将非人事物赋予具有人类特性或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作品能够使非人事物拥有思想、感情和意愿,以更好地与读者产生共情。
拟人的表达方式可以是直接拟人,也可以是间接拟人,将非人事物塑造成具有人性化的形象。
拟人在文学创作中起到情感表达和思想传达的作用。
通过拟人手法,作者能够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作品所包含的情感,使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
拟人还能够赋予事物生命力,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传达力,使读者更容易与作品建立情感共鸣。
三、比喻与拟人的巧妙结合比喻与拟人是两种独特的修辞手法,它们在文学作品中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可以巧妙结合运用的。
通过比喻与拟人的结合,作者能够创造出更为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形象,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
比喻与拟人结合的使用方式可以是通过将两种手法同时运用于一个事物,也可以是在不同的表达上分别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这种结合的使用方式可以更充分地展现出一个事物的形象和内涵,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可以运用比喻使景物的形象更具感染力;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拟人描写,增强读者对景物的情感共鸣,使其更容易产生共鸣,并引起共鸣后的情感反应。
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比拟和拟人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初中教材里我们已经讲过,但不少同学没有搞清楚,在答题时似是而非,故失分较多。
现将比喻、比拟和拟人相关知识作简要介绍。
一、比喻(一)概念: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的修辞手法。
比喻就是常说的“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事物间是以乙喻甲,重在“喻”,甲乙是一主一从的关系。
(二)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条件: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如同”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又叫隐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等于、变成、化为”等连接,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蟑。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曹植)。
二、比拟(一)概念: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拟人)或把人拟作物(拟物),把甲事物摹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二)种类:1、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物拟作人的修辞手法。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
嘎子竖起耳朵听。
三、区别(一)从结构上区别从语法角度看,可用抓主干、理枝叶的办法,从句式结构来区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的辨析
修辞手法比喻与拟人的辨析修辞是文字表达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增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其中,比喻和拟人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在表达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用法和效果。
一、比喻的定义与特点比喻是一种将事物相提并论的修辞手法,常用于对抽象概念或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绘。
比喻的作用在于通过将某种情境与读者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表达的含义。
比喻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易于理解:比喻通常以已知的事物作为基础,与读者有共同认识的对象进行类比,因此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喻所表达的意思。
2. 形象生动:比喻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知和体验到更多的细节,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
3. 强化表达:比喻有时能够起到强调、夸张或隐喻的作用,使文本更具感染力,增强表达的效果。
二、拟人的定义与特点拟人是一种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行为或特征的修辞手法,通过对非人类事物进行拟人化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与之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拟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情感共鸣:拟人能够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读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和同情。
2. 文学化表达:拟人常常在文学作品中运用,通过拟人化的手法,使文本更具文学性和艺术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内在揭示:拟人有时可以揭示事物的内在特性和含义,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事物的情感和意义。
三、比喻与拟人的区别与运用比喻和拟人虽然都是修辞手法,但它们在运用和效果上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运用上,比喻通常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某个对象或概念。
比如,将月亮比喻为银盘、太阳比喻为火球等等。
而拟人则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行为和特征,以便更好地建立读者与事物之间的情感共鸣。
比如,风吹草动、鸟语花香等等。
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
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比喻和拟人是中文表达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常常用来形容和说明事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感人。
比喻是通过对一个事物的描述来形容另一个事物,拟人则是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的特质。
比喻的表达效果比喻是将一个事物和另一个相似的事物相比较,用以增强描述的形象性和感召力。
比喻常用于文学、修辞和教育中,增强描述的艺术性和情感性。
比如,“他的头发黑如漆,眼睛亮如星,皮肤光滑如丝,如此英俊潇洒,简直是个超级男孩。
”这个比喻让人感受到这个男孩的英俊和迷人,令人产生共鸣和感受到强烈的情感。
再比如,“他的话像一支箭,直接射入我的心中。
”这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说话人的语言直接而强烈,给人一种深刻而直接的感受。
同时,比喻也能够使文章意境更加唯美、诗意、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
尤其在文学作品中,比喻被广泛使用,并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手段。
拟人的表达效果拟人是经抽象化处理后的物体或动物中赋予人类的特性。
人类更容易与具有人类特征的事物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因此拟人也被广泛使用于文学、修辞和广告等领域,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例如,“花儿散发着甜美的香气,它们像一个个精灵在草丛中跳跃,招摇生姿。
这个拟人形象地表达了花儿的美丽和优雅,赋予它们生命和灵性。
再比如,“风儿轻轻地吹拂着树叶,树叶欢快地舞动着,它们就像是一群欢快的孩子在玩耍。
”这个拟人表达了自然的美和生命力,丰富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艺术性。
拟人还能够突出人物个性和情感,加深读者的印象。
例如,“他沉默着,鱼钩似乎是他的朋友,他和鱼儿交换着眼神和情感。
”这个拟人突出了人物的寂静和独立,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
总结通过使用比喻和拟人,我们可以赋予事物生命和灵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抒情性,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因此,在写作中适当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力,更加引人入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喻与拟人的区别现代文阅读考点与答题技巧-拟人拟物的表达效果比拟的赏析要点1、定义: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①、拟人。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②、拟物。
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3、比拟的作用:第一,比拟的主要效果是使表达形象生动.比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死硬呆板的变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的.客观事物经过人们合理的属性转移和合乎规律的创造性想象,而变得富有艺术魅力.比如:沙果笑得红了脸,西瓜笑得比蜜甜,花儿笑得分了瓣,豌豆笑得鼓鼓圆.《红旗歌谣》将植物"沙果""西瓜""花儿""豌豆"等都人格化了,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丰收的景象.第二,通过比拟,还可以表现人们的想象力,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并创造某种意境,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例如秦淮河失去了往日的欢笑,莫愁湖发出了撕胆的哭声.(张天明《按照人民的命令》)用拟人方法描写了中国人民失去总理的悲哀,连江河湖泊也发出了悲哀的哭声,表达出了人民对周恩来同志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4、总体把握同比喻类似,把握“比拟”类修辞的表达效果时,要先弄清楚本体和拟体,然后分析拟体的特点,再结合这个特点来考虑作者所要表现的本体的特征。
5、分类指导第一拟人把事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活动,这样的修辞方法就叫拟人。
人具有会说话,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以动物拟人:例如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弯腿的小羊在它们那掉了毛的咩咩地叫着的母亲身边跳跃;……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②(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简析]上述文字具体地,有层次地描写了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变化.作者将动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品格.蜜蜂在"探险",云雀在"歌唱",田凫在"哀鸣",鹤和鸿雁发出"叫喊",小羊在"母亲"身边跳跃.作者将这些动物写得栩栩如生,画面洋溢着春天到来的蓬勃生机.从而让人感受到作者心中的安慰,希望和信心.以植物拟人:例如: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简析]诗人满怀激情,以拟人的方式描绘了团泊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动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观察",向日葵"微笑"着,"望"着,"年高"的垂柳"抚摸"着庄稼,芦苇"细心地护卫"着"偷偷开放的野花".如此拟人,使画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静谧美好,多情和谐,栩栩如生,使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了.以无生物拟人: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看它呀,躲躲闪闪,看它呀,跳跳蹦蹦.星星,不要害怕,战士的眼睛最清!我们揍的是空中强盗,瞄你,只是练功.星星笑了,笑着跳上了准星.眼睛——星星,一条线,牵来了多少黎明!(石祥《瞄星星》)[简析]星星,怎么会"大吃一惊"怎么能"躲躲闪闪","跳跳蹦蹦"又怎么会"笑"怎么会"跳上准星"因为战士在用枪口瞄准他,然后作者又解释这是练功.之所以写得如此生动,形象,是因为作者展开想象之翼,根据星星的形象特征,让其人格化,赋予它以人的动作和情态.以事理拟人: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简析]"教条主义"是个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可是时行起来,害人不浅.许多反对教条主义的同志要它罢休,有的同志却偏要推之以出.作者将教条主义人格化,形象地说明:它躺着休息,便安然无事;若是活动起来,害人至深.第二拟物各类事物无不具有自己的"个性".如鸟会飞,虫会鸣,树会开花,水会奔流,太阳会发出光和热,真理会被传播……拟物常常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进行,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收到生动的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拟物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把人当作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来描写,赋予人以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的某些特征.人拟为动物:例如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阿不都热西提《女拖拉机手》)[简析]翅膀是属于鸟类的.作者却赋予维吾尔族姑娘以翅膀,并热情地讴歌:维吾尔族女拖拉机手驾驶铁牛,在肥沃的田野上自由地飞驰.人拟为植物: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了人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便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孙犁《荷花淀》)[简析]几个妇女去前方看望丈夫.在荷花淀,看见荷叶下面的人"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人拟为荷,将隐蔽在荷叶下面的战士物化了,显得那么清新,美丽,可爱.二是将物拟为物.包括以生物拟为无生物,以无生物拟为生物,以物拟为抽象事理,以抽象事理拟为物.拟无生物为动物: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简析]"衔"与"吞"都是动词,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根据文意,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巍巍群山,能"衔"住,滚滚长江,能吞吐,可见八百进里洞庭之阔大,气垫之宏伟.拟抽象事理为物:三百年过去了,台伯河还像当年一样淙淙地流着,亚平宁半岛上的阳光也像当年一样和煦.罗马经历过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郑文光《火刑》)[简析]"翱翔"是鸟特有的本领."思想"不是鸟,是个抽象的概念,可以在人民中迅速传播.作者抓住这一点,运用比拟手法,赋予布鲁诺的思想以雄健的翅膀,把"思想"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力量.【典型示例1】阳光,是一种语言雷抒雁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
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
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演讲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燥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首的黄昏。
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
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面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让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
现实的都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像所消解。
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
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
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沮,暖、向上、力量。
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语,那声音里也没有阜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勘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
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清朗的心境。
⑧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请从第①段画线的句子中找出3个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说明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词语:、、。
(2)作用:【理清要点】欣赏语言特色,这是抒情性散文最突出的特色。
我们在赏析比拟时要把握下面的要点:要点1:拟人修辞的总体效果是,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要点2:要学会用术语。
可用“形象生动”、“具体可感”、“跃然纸上”等词语来赏析。
参考答案句中拟人化的词语有“攀谈一兴奋一颤抖”“炫耀”;使绿叶在阳光照射下焕发出生命活力,更生动形象。
【思维激活】问答题表述形式:词语+表述对象+对象特征+总体效果攀谈兴奋阳光下的绿叶焕发生命活力生动形象颤抖炫耀【典型示例2】良心的价格不涂说昨天我和一个同事在讨论;“做人的原则是什么”?她说不过我,于是急中生智冒出一句:“良心卖多少钱一斤”?我顿时语塞。
良心是论斤卖,还是论克卖。
回到家后吃晚饭时,我把这一困惑告诉了母亲,母亲用一个比喻很透彻地讲了“良心价格的发现”。
每天在菜市场里某一些的菜农总是围着很多的顾客,他们争先恐后地在购买蔬菜,也有一些菜农的菜却很少有人光顾。
母亲说;某一些的菜农的菜,是自产自销,他们每星期一般来一到二次,同样的价格,同样的菜却整理得干干净净,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来不做短斤少两亏心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