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解题技巧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读教案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读教案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解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圆锥曲线的方程及其图像的特点;
3. 能够通过方程求解圆锥曲线的各项参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圆锥曲线的概念,介绍圆锥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提出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四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

2. 介绍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各项参数的含义。

3. 分别展示各种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三、练习(20分钟)
1. 给学生提供几个圆锥曲线的方程,让他们分别绘制出对应的图像。

2. 让学生通过方程求解圆锥曲线的焦点、准线、长轴、短轴等参数。

四、展示(10分钟)
1. 学生展示他们绘制的圆锥曲线图像,并解读图像的特点。

2. 请学生通过求解方程,解读各种参数的意义。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圆锥曲线的性质和方程求解方法。

2. 强调重点,提醒学生注意常见的错误和解题技巧。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所了解,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题技巧。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圆锥曲线教案

圆锥曲线教案

圆锥曲线教案圆锥曲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圆锥曲线,学会在笛卡尔坐标系中表示圆锥曲线。

2. 学会求解圆锥曲线的焦点、直径、离心率等相关性质。

3. 掌握对圆锥曲线进行方程变换、平移、旋转等操作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书籍等学习用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张圆锥曲线的图片,询问学生对这个图形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

2. 理论讲解:(1) 定义圆锥曲线:对圆锥在一个经过顶点的剖面研究所得到的曲线称为圆锥曲线。

(2) 表示方法: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圆锥曲线可由方程表示,例如椭圆的方程为:$\frac{x^2}{a^2}+\frac{y^2}{b^2}=1$。

(3) 常见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3. 实例演示:以椭圆为例,给出一个椭圆的标准方程$\frac{x^2}{a^2}+\frac{y^2}{b^2}=1$,引导学生求解椭圆的焦点、直径、离心率等相关性质。

4. 计算练习:给出多个圆锥曲线的方程,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提高其运算能力。

5. 方程变换:介绍如何对圆锥曲线进行方程变换,包括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方程变换。

6. 平移与旋转:讲解如何对圆锥曲线进行平移和旋转,以及平移和旋转对方程的影响。

7. 总结归纳:对学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梳理知识框架。

8. 解答疑问:解答学生对圆锥曲线相关问题的疑惑。

9.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锥曲线,并分析其性质和特点。

2. 继续深入学习: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探究更高级的圆锥曲线知识,如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的成绩。

2. 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相关问题的提问及解答情况。

3. 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题。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一、引言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三种曲线。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圆锥曲线的理论知识和解题方法常常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痛点。

本文将就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技巧进行探究,希望能对圆锥曲线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二、圆锥曲线教学方法1. 理论知识教学在教学中,首先需要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公式和方程等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老师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实例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圆锥曲线的几何特征和数学性质,让学生对圆锥曲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解题方法教学解题方法是学生掌握圆锥曲线知识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讲解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对于椭圆的焦点、顶点、长轴、短轴等概念要有清晰的理解,学会根据椭圆的方程确定椭圆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对于双曲线的渐近线、离心率等概念也要有深入的了解,学会根据双曲线的方程确定双曲线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对于抛物线的焦点、准线、参数方程等概念也要有充分的掌握,学会根据抛物线的方程确定抛物线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3. 案例分析教学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对圆锥曲线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锥曲线的理论知识,并掌握解题方法。

这些案例可以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圆锥曲线解题技巧1. 理清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要先理清思路,明确所给问题的要求和条件,以及所使用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对于不同类型的圆锥曲线题目,要分别选取相应的解题方法,不能搞混或混合使用。

2. 灵活运用公式在解题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常用公式和性质,以便能够灵活运用到解题中。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2/a^2+y^2/b^2=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a^2-y^2/b^2=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2px等,这些标准方程和公式是解题的基础。

圆锥曲线最佳教案

圆锥曲线最佳教案

课题名称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方法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圆锥曲线的相关定义和性质2、能熟练的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圆锥曲线的相关性质难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圆锥曲线问题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解圆锥曲线问题常用以下方法:1、定义法(1)椭圆定义:r1+r2=2a.(2)双曲线定义:arr221=-,当r1>r2时,注意r2的最小值为c-a.(3)抛物线定义,很多抛物线问题用定义解决更直接简明.2、韦达定理法因直线的方程是一次的,圆锥曲线的方程是二次的,故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问题常转化为方程组关系问题,最终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故用韦达定理及判别式是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重点方法之一,尤其是弦中点问题,弦长问题,可用韦达定理直接解决,但应注意不要忽视判别式的作用。

3、设而不求法解析几何的运算中,常设一些量而并不解解出这些量,利用这些量过渡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方法称为“设而不求法”。

设而不求法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而产生的弦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即设弦的两个端点A(x1,y1),B(x2,y2),弦AB中点为M(x0,y0),将点A、B坐标代入圆锥曲线方程,作差后,产生弦中点与弦斜率的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设而不求”法,具体有:(1))0(12222>>=+babyax与直线相交于A、B,设弦AB中点为M(x0,y0),则有0220=+kbyax.教学过程则有0220=-kbyax.(3)y2=2px(p>0)与直线l相交于A、B设弦AB中点为M(x0,y0),则有2y0k=2p,即y0k=p.4、数形结合法解析几何是代数与几何的一种统一,常要将代数的运算推理与几何的论证说明结合起来考虑问题,在解题时要充分利用代数运算的严密性与几何论证的直观性,尤其是将某些代数式子利用其结构特征,想象为某些图形的几何意义而构图,用图形的性质来说明代数性质。

圆锥曲线教案

圆锥曲线教案

及圆锥曲线有关的几种典型题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掌握及圆锥曲线有关的几种典型题,如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及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极值)问题、及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以及圆锥曲线及圆锥曲线相交问题等.(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圆锥曲线有关的几种典型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圆锥曲线知识的能力.(三)学科渗透点通过及圆锥曲线有关的几种典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相关学科中的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二、教材分析1.重点: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及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极值)问题、及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解决办法:先介绍基础知识,再讲解应用.)2.难点:双圆锥曲线的相交问题.(解决办法:要提醒学生注意,除了要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还要结合图形分析.)3.疑点:及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解决办法:因为这类问题涉及到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以及定点、定值问题的判断方法,所以比较灵活,只能通过一些例题予以示范.)三、活动设计演板、讲解、练习、分析、提问.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及圆锥曲线有关的几种典型题,如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及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极值)问题、及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以及圆锥曲线及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等,在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中经常见到,为了让大家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今天来讲一下“及圆锥曲线有关的几种典型题”.(二)及圆锥曲线有关的几种典型题1.圆锥曲线的弦长求法设圆锥曲线C∶f(x,y)=0及直线l∶y=kx+b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弦长|AB|为:(2)若弦AB过圆锥曲线的焦点F,则可用焦半径求弦长,|AB|=|AF|+|BF|.A、B两点,旦|AB|=8,求倾斜角α.分析一:由弦长公式易解.由学生演板完成.解答为:∵抛物线方程为x2=-4y,∴焦点为(0,-1).设直线l的方程为y-(-1)=k(x-0),即y=kx-1.将此式代入x2=-4y中得:x2+4kx-4=0.∴x1+x2=-4,x1+x2=-4k.∴ k=±1.∴|AB|=-(y1+y2)+p=-[(kx1-1)+(kx2-1)]+p=-k(x1+x2)+2+p.由上述解法易求得结果,由学生课外完成.2.及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极值)的问题在解析几何中求最值,关键是建立所求量关于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再利用代数方法求出相应的最值.注意点是要考虑曲线上点坐标(x,y)的取值范围.例2 已知x2+4(y-1)2=4,求:(1)x2+y2的最大值及最小值;(2)x+y的最大值及最小值.解(1):将x2+4(y-1)2=4代入得:x2+y2=4-4(y-1)2+y2=-3y2+8y由点(x,y)满足x2+4(y-1)2=4知:4(y-1)2≤4 即|y-1|≤1.∴0≤y≤2.当y=0时,(x2+y2)min=0.解(2):分析:显然采用(1)中方法行不通.如果令u=x+y,则将此代入x2+4(y-1)2=4中得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借助于判别式可求得最值.令x+y=u,则有x=u-y.代入x2+4(y-1)2=4得:5y2-(2u+8)y+u2=0.又∵0≤y≤2,(由(1)可知)∴[-(2u+8)]2-4×5×u2≥0.3.及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它涉及到线段相等、角相等、直线平行、垂直的证明方法,以及定点、定值问题的判断方法.例3 在抛物线x2=4y上有两点A(x1,y1)和B(x2,y2)且满足|AB|=y1+y2+2,求证:(1)A、B和这抛物线的焦点三点共线;证明:(1)∵抛物线的焦点为F(0,1),准线方程为y=-1.∴ A、B到准线的距离分别d1=y1+1,d2=y2+1(如图2-46所示).由抛物线的定义:|AF|=d1=y1+1,|BF|=d2=y2+1.∴|AF|+|BF|=y1+y2+2=|AB|.即A、B、F三点共线.(2)如图2-46,设∠AFK=θ.∵|AF|=|AA1|=|AK|+2=|AF|sinθ+2,又|BF|=|BB1|=2-|BF|sinθ.小结:及圆锥曲线有关的证明问题解决的关键是要灵活运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4.圆锥曲线及圆锥曲线的相交问题直线及圆锥曲线相交问题,一般可用两个方程联立后,用△≥0来处理.但用△≥0来判断双圆锥曲线相交问题是不可靠的.解决这类问题:方法1,由“△≥0”及直观图形相结合;方法2,由“△≥0”及根及系数关系相结合;方法3,转换参数法(以后再讲).实数a的取值范围.可得:y2=2(1-a)y+a2-4=0.∵△=4(1-a)2-4(a2-4)≥0,如图2-47,可知:(三)巩固练习(用一小黑板事先写出.)2.已知圆(x-1)2+y2=1及抛物线y2=2px有三个公共点,求P的取值范围.顶点.请三个学生演板,其他同学作课堂练习,教师巡视.解答为:1.设P的坐标为(x,y),则2.由两曲线方程消去y得:x2-(2-2P)x=0.解得:x1=0,x2=2-2P.∵0<x<2,∴0<2-2P<2,即0<P<1.故P的取值范围为(0,1).四个交点为A(4,1),B(4,-1),C(-4,-1),D(-4,1).所以A、B、C、D是矩形的四个顶点.五、布置作业1.一条定抛物线C1∶y2=1-x及动圆C2∶(x-a)2+y2=1没有公共点,求a的范围.2.求抛线y=x2上到直线y=2x-4的距离为最小的点P的坐标.3.证明:从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等于虚半轴长.作业答案:1.当x≤1时,由C1、C2的方程中消去y,得x2-(2a+1)x+a2=0,离为d,则似证明.六、板书设计。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一、引言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三种曲线。

学好圆锥曲线对于理解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圆锥曲线的学习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它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且解题方法也比较复杂。

本文将探究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二、教学方法探究1. 建立几何直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建立起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几何直观,让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及特点。

通过适当的图形演示,让学生了解椭圆是一个长轴和短轴相交的闭合曲线,而双曲线则是两支无交点的曲线等等,让学生对圆锥曲线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数学推导和定义建立几何直观之后,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推导和定义来进一步理解圆锥曲线。

椭圆是平面上离定点F1和F2的距离之和为常数2a的点P的轨迹,双曲线是平面上离定点F1和F2的距离之差为常数2a的点P的轨迹等等。

通过数学推导和定义,让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性质和定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实际问题应用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应用来引导学生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意义。

通过椭圆的建筑工程设计、双曲线的光学设备设计、抛物线的发射和接收问题等,让学生认识到圆锥曲线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三、解题技巧探究1. 熟练掌握公式和特性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公式和特性,包括椭圆的标准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以及曲线的焦点、准线等特性。

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公式和特性,学生才能够顺利地解决相关的题目。

2. 化简问题和转化思路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圆锥曲线的问题可能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化简问题和转化思路来解决。

学生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尝试将问题化简成已知的形式,或者尝试通过换元、凑项等方法转化问题的思路,从而更容易地解决问题。

圆锥曲线高中数学讲解教案

圆锥曲线高中数学讲解教案

圆锥曲线高中数学讲解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3. 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4. 能够利用圆锥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圆锥曲线的定义;
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3. 圆锥曲线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
1. 圆锥曲线的方程求解;
2. 圆锥曲线的性质证明。

四、教学过程:
1. 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5分钟)
- 圆锥曲线的定义;
- 圆锥曲线的类别;
-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20分钟)
- 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 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

3. 圆锥曲线的方程求解(30分钟)
- 根据给定的条件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 利用圆锥曲线求解实际问题。

4. 圆锥曲线的性质证明(15分钟)
- 圆锥曲线的对称性证明;
- 圆锥曲线的焦点、准线和直径关系证明。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圆锥曲线的求解方法和应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做好练习,提高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圆锥曲线的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案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案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能够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3.能够解决与圆锥曲线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难点: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及性质。

三、教学内容
1.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3.圆锥曲线的相关问题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或实际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包括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3.介绍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4.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熟悉解决与圆锥曲线相关的问题的方法。

5.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本节课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题。

2.思考如何将圆锥曲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进行了讲解,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了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图像特点。

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圆锥曲线的概念,帮助他们建立深刻的认识。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探究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普遍认为难度较大的内容之一。

圆锥曲线的教学不仅需要老师有深厚的数学功底,还需要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解题技巧。

本文将探讨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方法及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一、教学方法1. 理论知识讲解在教学圆锥曲线时,老师首先应该对圆锥曲线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包括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方程等内容。

通过清晰的理论课讲解,让学生对圆锥曲线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后续的习题讲解打下基础。

2. 图像展示在学完理论知识后,老师可以通过图像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圆锥曲线的各种图形特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来理解圆锥曲线的性质。

通过投影仪展示不同参数的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图形,让学生对这些图形的形态和特点有更直观的认识。

3. 实例演练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和图像展示后,老师可以通过实例演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选取一些经典的例题,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运算和推导来理解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4. 融合联想在教学圆锥曲线时,老师可以将圆锥曲线和其他数学知识进行融合联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老师可以将圆锥曲线的方程和性质与直线、平面几何等知识进行关联,让学生在解题中能够综合运用不同的数学知识。

二、解题技巧1. 熟练掌握方程变换在解题中,掌握圆锥曲线的各种方程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一般方程、参数方程等形式,能够灵活地在不同形式的方程之间进行转化,从而更好地解题。

2. 注重几何意义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应该注重对圆锥曲线的几何意义的理解。

抛物线的焦点与直角三角形的几何关系、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图形的交点等,通过几何的方法来解题,有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3. 善用对称性圆锥曲线都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善于利用这种对称性。

对称轴、对称中心等对称性质能够帮助学生简化问题、减少运算,提高解题的效率。

关于学习圆锥曲线的教案

关于学习圆锥曲线的教案

关于学习圆锥曲线的教案一、引言学习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圆锥曲线的性质和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中的几何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有条理、有效的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圆锥曲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圆锥曲线相关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掌握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图形特征;4. 培养学生运用圆锥曲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分类a. 椭圆b. 双曲线c. 抛物线2. 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图形特征a. 椭圆的标准方程b.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c.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 圆锥曲线的性质和应用a. 焦点和准线的关系b. 椭圆的离心率和焦距的关系c. 双曲线的渐近线d. 抛物线的顶点和对称轴e. 圆锥曲线在物理和工程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导入法:通过引入日常生活或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 讲授法:通过讲解圆锥曲线的概念、性质和方程,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

3. 示例法:通过解析和解题示例,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应用方法。

4. 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形状,并通过问答帮助学生了解到圆锥曲线的普遍存在。

2. 讲解概念a. 介绍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区别和特点。

b.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讲解圆锥曲线的方程及其与图形特征的对应关系。

3. 解析示范运用示例,详细解析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相关概念、方程和特征。

4. 练习巩固分别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以巩固他们对圆锥曲线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拓展应用融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或工程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6. 总结回顾归纳总结圆锥曲线的性质和应用,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圆锥曲线教案

圆锥曲线教案

圆锥曲线教案课程名称:圆锥曲线教案目标:1. 理解圆锥曲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能够准确绘制圆锥曲线的图形;3. 理解并能够解决与圆锥曲线相关的几何问题;4. 理解圆锥曲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圆锥曲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圆锥曲线的绘制;3. 圆锥曲线的几何问题求解。

教学难点:1. 圆锥曲线的详细分类及其性质的理解;2. 圆锥曲线的实例练习。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投影仪;2. 画图工具(如白板、彩色粉笔等);3. 示例题目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介绍圆锥曲线的背景和定义,解释圆锥曲线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Step 2: 圆锥曲线的分类和性质讲解圆锥曲线的四种基本类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和直线,并介绍它们的基本性质。

Step 3: 圆锥曲线的绘制以椭圆为例,演示如何绘制椭圆的图形,包括绘制轴、焦点和顶点等,并讲解绘制椭圆的具体步骤。

Step 4: 圆锥曲线的几何问题求解介绍如何通过已知条件求解与圆锥曲线相关的几何问题,例如求解椭圆的离心率、焦距等。

Step 5: 实例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Step 6: 总结和扩展总结圆锥曲线的重点内容,并介绍圆锥曲线在物理、工程和数学等领域的应用。

Step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圆锥曲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能够准确绘制圆锥曲线的图形,并能够解决与圆锥曲线相关的几何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案圆锥曲线

教案圆锥曲线

教案圆锥曲线教案标题:教案-圆锥曲线教学目标:1. 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圆锥曲线的分类及其特点。

3. 能够绘制和分析圆锥曲线的图像。

4. 运用圆锥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各种圆锥曲线的特点和图像。

3. 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参数方程。

4. 运用圆锥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2. 教学PPT或教学板书。

3. 圆锥曲线的图像和实例。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入圆锥曲线的概念,解释圆锥曲线与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关系。

探究:1. 分类与特点:a. 介绍圆锥曲线的分类: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

b. 详细解释每种曲线的特点和性质。

c.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曲线的图像。

2. 方程与参数方程:a. 介绍圆锥曲线的方程和参数方程。

b. 解释如何从方程中得到曲线的特征信息。

c. 引导学生通过给定方程绘制和分析曲线的图像。

应用:1. 实际问题解决:a.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圆锥曲线的知识解决。

b. 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求解。

总结:1. 总结圆锥曲线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强调圆锥曲线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扩展: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其他曲线的特点和应用。

2. 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挑战问题,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评估:1. 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或个人练习,检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和解答相关题目。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和应用是否得到提高?3. 是否有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教学内容或方法?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陈美珍圆锥曲线复习课教案

陈美珍圆锥曲线复习课教案

陈美珍圆锥曲线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和图形,加深对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巩固圆锥曲线的相关公式和定理,提高解题能力。

3.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对圆锥曲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直观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3. 圆锥曲线的相关公式和定理4. 圆锥曲线的图形特点5. 圆锥曲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3. 圆锥曲线的相关公式和定理的应用4. 圆锥曲线的图形特点的识别和运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标准方程和相关公式定理。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圆锥曲线的图形,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通过例题解析,引导学生运用圆锥曲线的性质和公式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解题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回顾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推导,强调相关公式和定理。

3. 案例分析:分析圆锥曲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锥曲线的图形特点和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圆锥曲线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解答:检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相关公式和定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圆锥曲线图形特点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标准方程和相关公式定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简单应用题和综合题。

3. 准备课堂小测验,测试自己对圆锥曲线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

圆锥曲线点差法应用个性化教案

圆锥曲线点差法应用个性化教案

圆锥曲线点差法应用个性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掌握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掌握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1.1 椭圆的概念及性质1.2 双曲线的概念及性质1.3 抛物线的概念及性质2. 点差法的原理及步骤2.1 点差法的原理2.2 点差法的步骤3. 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3.1 点差法求解圆锥曲线的基本问题3.2 点差法在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1.2 点差法的原理及步骤1.3 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2.1 点差法的灵活运用2.2 圆锥曲线复杂问题的解答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1 讲授法:讲解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及点差法的原理和步骤。

1.2 案例分析法:分析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点差法解决问题。

1.3 练习法:布置针对性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手段:2.1 投影仪:展示圆锥曲线的图像和点差法的解题过程。

2.2 教学课件:提供详细的知识点和练习题。

2.3 网络资源:分享相关的学习资料和优秀解答案例。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椭圆)2. 第二课时: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双曲线)3. 第三课时:圆锥曲线的概念及性质(抛物线)4. 第四课时:点差法的原理及步骤5. 第五课时: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教案附件:1. 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性质及点差法的相关资料。

2. 点差法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案例解析。

3. 针对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圆锥曲线概念、性质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点差法原理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目:评价学生运用点差法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数学圆锥曲线高中教案

数学圆锥曲线高中教案

数学圆锥曲线高中教案教学内容: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教学目标: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能够画出圆锥曲线的图形,并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方程、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性质。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彩色粉笔、几何工具箱、PPT演示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与复习(5分钟)1. 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回顾直线及其方程的相关内容。

2. 引入圆锥曲线的定义,让学生对圆锥曲线有初步了解。

二、椭圆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 讲解椭圆的定义和方程。

2. 讲解椭圆的性质,如焦点、长轴、短轴等。

3. 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画出椭圆的图形。

三、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 讲解双曲线的定义和方程。

2. 讲解双曲线的性质,如渐近线、焦点等。

3. 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画出双曲线的图形。

四、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 讲解抛物线的定义和方程。

2. 讲解抛物线的性质,如焦点、准线等。

3. 给出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画出抛物线的图形。

五、综合练习与拓展(10分钟)1. 随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掌握程度。

2. 给出拓展性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圆锥曲线的理解。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圆锥曲线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个性化指导。

教学延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式:结合理论讲解和实例演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方法。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圆锥曲线的相关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知识科普圆锥曲线教案

知识科普圆锥曲线教案

知识科普圆锥曲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

3. 能够应用圆锥曲线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

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

三、教学难点1.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2. 圆锥曲线的实际问题解决。

四、教学过程1. 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圆锥曲线是平面上的一类曲线,它们可以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平面相交而得到。

圆锥曲线包括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它们都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

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为:x^2 + y^2 = r^2,其中r为圆的半径。

圆的参数方程为:x = r*cosθ,y = r*sinθ,其中θ为参数。

(2)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a)^2 + (y/b)^2 = 1,其中a和b分别为椭圆在x轴和y轴上的半轴长。

椭圆的参数方程为:x = a*cosθ,y = b*sinθ,其中θ为参数。

(3)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a)^2 - (y/b)^2 = 1或者(y/b)^2 - (x/a)^2 = 1,其中a和b分别为双曲线在x轴和y轴上的半轴长。

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为:x = a*coshθ,y = b*sinhθ,其中θ为参数。

(4)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 = 2px或者x^2 = 2py,其中p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抛物线的参数方程为:x = p*t^2,y = 2pt,其中t为参数。

3. 圆锥曲线的实际问题解决圆锥曲线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天体运动、工程设计、物理实验等。

学生可以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加深对圆锥曲线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标准方程和参数方程,让学生了解圆锥曲线的基本知识。

高中数学新课圆锥曲线方程教案

高中数学新课圆锥曲线方程教案

高中数学新课圆锥曲线方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学习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

3. 能够运用圆锥曲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性质1.1 圆锥曲线的定义1.2 圆锥曲线的性质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2.1 椭圆的标准方程2.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2.3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及标准方程的求法。

2. 难点: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锥曲线的定义与性质。

2. 利用图形演示,让学生直观理解圆锥曲线的特点。

3. 运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规律。

4.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巩固圆锥曲线方程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圆锥曲线的相关图片、图形演示等。

2. 教学素材:圆锥曲线的实例问题。

3. 学生用书:《高中数学》圆锥曲线相关章节。

教案篇幅有限,后续章节(六、七、八、九、十)将陆续提供。

请随时查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锥曲线实例,如旋转的伞、地球卫星轨道等,引导学生关注圆锥曲线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介绍圆锥曲线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锥曲线的形成过程。

3. 性质探讨:引导学生发现圆锥曲线的性质,如对称性、渐近线等。

4. 标准方程求法:讲解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求法。

5.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圆锥曲线的性质,分享各自的发现。

2. 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关于圆锥曲线方程的疑问。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锥曲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作业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课后练习题。

2. 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圆锥曲线方程进行解答。

九、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观察学生对圆锥曲线方程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满分教案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满分教案

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满分教案
主题:圆锥曲线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5分钟)
教师引入圆锥曲线的概念,告诉学生圆锥曲线是由平面与圆锥相交而产生的曲线,包括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

第二步:椭圆(15分钟)
1. 讲解椭圆的定义和性质,包括离心率、焦点、直径等概念。

2. 讲解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图像。

3. 给学生几道椭圆的练习题,让他们熟练掌握椭圆的性质和解题方法。

第三步:双曲线(15分钟)
1. 讲解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包括离心率、焦点、渐近线等概念。

2. 讲解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图像。

3. 给学生几道双曲线的练习题,让他们熟练掌握双曲线的性质和解题方法。

第四步:抛物线(15分钟)
1. 讲解抛物线的定义和性质,包括焦点、准线、焦距等概念。

2. 讲解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图像。

3. 给学生几道抛物线的练习题,让他们熟练掌握抛物线的性质和解题方法。

第五步:综合练习(15分钟)
给学生几道综合性的圆锥曲线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步:总结与展望(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扩展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个圆锥曲线的应用问题,并进
行解答和讨论。

备注: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陵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曲线―概念、方法、题型、及应试技巧总结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大于21F F ,当常数等于21F F 时,轨迹是线段F 1F 2,当常数小于21F F 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小于|F 1F 2|,定义中的“绝对值”与2a <|F 1F 2|不可忽视。

若2a =|F 1F 2|,则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2a ﹥|F 1F 2|,则轨迹不存在。

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如方程8=表示的曲线是_____(答:双曲线的左支) (2)第二定义中要注意定点和定直线是相应的焦点和准线,且“点点距为分子、点线距为分母”,其商即是离心率e 。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给出了圆锥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与此点到相应准线距离间的关系,要善于运用第二定义对它们进行相互转化。

如已知点)0,22(Q 及抛物线42x y =上一动点P (x ,y ),则y+|PQ|的最小值是_____(答2)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方程):(1)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12222=+b y a x (0a b >>),焦点在y 轴上时2222bx a y +=1(0a b >>)。

方程22Ax By C +=表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B ,C 同号,A ≠B )。

如(1)已知方程12322=-++ky k x 表示椭圆,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答:11(3,)(,2)22---); (2)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2222b y a x - =1,焦点在y 轴上:2222bx a y -=1(0,0a b >>)。

方程22Ax By C +=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B 异号)。

如设中心在坐标原点O ,焦点1F 、2F 在坐标轴上,离心率2=e 的双曲线C 过点)10,4(-P ,则C 的方程为_______(答:226x y -=)(3)抛物线:开口向右时22(0)y px p =>,开口向左时22(0)y px p =->,开口向上时22(0)x py p =>,开口向下时22(0)x py p =->。

如定长为3的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在y=x 2上移动,AB 中点为M ,求点M 到x 轴的最短距离。

45 3.圆锥曲线焦点位置的判断(首先化成标准方程,然后再判断): (1)椭圆:由x2,y 2分母的大小决定,焦点在分母大的坐标轴上。

1如已知方程12122=-+-m y m x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答:)23,1()1,( --∞)(2)双曲线:由x 2,y 2项系数的正负决定,焦点在系数为正的坐标轴上;(3)抛物线:焦点在一次项的坐标轴上,一次项的符号决定开口方向。

特别提醒:(1)在求解椭圆、双曲线问题时,首先要判断焦点位置,焦点F 1,F 2的位置,是椭圆、双曲线的定位条件,它决定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类型,而方程中的两个参数,a b ,确定椭圆、双曲线的形状和大小,是椭圆、双曲线的定形条件;在求解抛物线问题时,首先要判断开口方向;(2)在椭圆中,a 最大,222a b c =+,在双曲线中,c 最大,222c a b =+。

4.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1)椭圆(以12222=+by a x (0a b >>)为例):①范围:,a x a b y b -≤≤-≤≤;②焦点:两个焦点(,0)c ±;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0,0x y ==,一个对称中心(0,0),四个顶点(,0),(0,)a b ±±,其中长轴长为2a ,短轴长为2b ;④准线:两条准线2a x c=±;⑤离心率:ce a=,椭圆⇔01e <<,e 越小,椭圆越圆;e 越大,椭圆越扁。

如(1)若椭圆1522=+m y x 的离心率510=e ,则m 的值是__(答:3或325); (2)以椭圆上一点和椭圆两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值为1时,则椭圆长轴的最小值为__(答:22)(2)双曲线(以22221x y a b -=(0,0a b >>)为例):①范围:x a ≤-或,x a y R ≥∈;②焦点:两个焦点(,0)c ±;③对称性:两条对称轴0,0x y ==,一个对称中心(0,0),两个顶点(,0)a ±,其中实轴长为2a ,虚轴长为2b ,特别地,当实轴和虚轴的长相等时,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方程可设为22,0x y k k -=≠;④准线:两条准线2ax c=±; ⑤离心率:ce a=,双曲线⇔1e >,等轴双曲线⇔e =e 越小,开口越小,e 越大,开口越大;⑥两条渐近线:by x a=±。

如 (1)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023=±y x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______(答:2或3); 2(2)双曲线221ax by -=:a b =(答:4或14); (3)设双曲线12222=-by a x (a>0,b>0)中,离心率e ∈[2,2],则两条渐近线夹角(锐角或直角)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32ππ); (4) 已知F 1、F 2为双曲线22120102009x y -=的左焦点,顶点为A 1、A 2, P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则分别以线段PF 1、A 1A 2为直径的两圆一定(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3)抛物线(以22(0)y px p =>为例):①范围:0,x y R ≥∈;②焦点:一个焦点(,0)2p,其中p 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③对称性:一条对称轴0y =,没有对称中心,只有一个顶点(0,0);④准线:一条准线2p x =-; ⑤离心率:ce a=,抛物线⇔1e =。

如设R a a ∈≠,0,则抛物线24ax y =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答:)161,0(a); 5、点00(,)P x y 和椭圆12222=+by a x (0a b >>)的关系:(1)点00(,)P x y 在椭圆外⇔2200221x y a b +>;(2)点00(,)P x y 在椭圆上⇔220220by a x +=1;(3)点00(,)P x y 在椭圆内⇔2200221x y a b+<6.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0∆>⇔直线与椭圆相交; 0∆>⇒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但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不一定有0∆>,当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故0∆>是直线与双曲线相交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0∆>⇒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但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不一定有0∆>,当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且只有一个交点,故0∆>也仅是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如(1)若直线y=kx+2与双曲线x 2-y 2=6的右支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315,-1)); (2)直线y ―kx ―1=0与椭圆2215x y m+=恒有公共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1,5)∪(5,+∞)); 3(3)过双曲线12122=-y x 的右焦点直线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若│AB ︱=4,则这样的直线有_____条(答:3);(2)相切:0∆=⇔直线与椭圆相切;0∆=⇔直线与双曲线相切;0∆=⇔直线与抛物线相切;(3)相离:0∆<⇔直线与椭圆相离;0∆<⇔直线与双曲线相离;0∆<⇔直线与抛物线相离。

特别提醒:(1)直线与双曲线、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形:相切和相交。

如果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但只有一个交点;如果直线与抛物线的轴平行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也只有一个交点;(2)过双曲线2222by a x -=1外一点00(,)P x y 的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的情况如下:①P 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不含双曲线的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分别与双曲线两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②P 点在两条渐近线之间且包含双曲线的区域内时,有两条与渐近线平行的直线和只与双曲线一支相切的两条切线,共四条;③P 在两条渐近线上但非原点,只有两条:一条是与另一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一条是切线;④P 为原点时不存在这样的直线;(3)过抛物线外一点总有三条直线和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条切线和一条平行于对称轴的直线。

如(1)过点)4,2(作直线与抛物线x y 82=只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______(答:2); (2)过点(0,2)与双曲线116922=-y x 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4,33⎧⎪±±⎨⎪⎪⎩⎭); (3)过双曲线1222=-y x 的右焦点作直线l 交双曲线于A 、B 两点,若=AB 4,则满足条件的直线l 有____条(答:3);(4)对于抛物线C :x y 42=,我们称满足0204x y <的点),(00y x M 在抛物线的内部,若点),(00y x M 在抛物线的内部,则直线l :)(200x x y y +=与抛物线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答:相离);(5)过抛物线x y 42=的焦点F 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若线段PF 与FQ 的长分别是p 、q ,则=+qp 11_______(答:1); (6)设双曲线191622=-y x 的右焦点为F ,右准线为l ,设某直线m 交其左支、右支和右准线分别于R Q P ,,,则PFR ∠和QFR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等于);(7)求椭圆284722=+y x 上的点到直线01623=--y x 的最短距离(答:13); (8)直线1+=ax y 与双曲线1322=-y x 交于A 、B 两点。

①当a 为何值时,A ,B 分别在双曲线的两支上?②当a 为何值时,以AB 为直径的圆过坐标原点?(答:①(;②1a =±);7、焦半径(圆锥曲线上的点P 到焦点F 的距离)的计算方法:利用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转化到相应准线的距离,即焦半径r ed =,其中d 表示P 到与F 所对应的准线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