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配套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全册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全册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全册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册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

通过本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教学目标:1. 数与代数:理解数的概念,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简单的乘除法运算;学会运用数和代数表达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图形与几何: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了解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培养空间观念。

3. 统计与概率:学会收集、整理、描述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 综合与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认识分数,时间与人民币的换算。

2. 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3.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 综合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与代数的运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2. 教学难点:乘除法的运算,图形面积的计算,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挂图、实物模型、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本、文具、计算器、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 新课:讲解新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5.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简洁明了,层次清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问题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这个概念,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应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我会通过详细的讲解和例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电子白板和一些练习题。

学生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笔记本和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程。

例如:“小明有32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个朋友会得到多少个糖果?”3. 练习:然后,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尝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我会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 应用: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例如,“如果一辆公交车每次可以坐40个人,那么3辆公交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使用电子白板来展示每一步的解题过程,并板书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1. 45除以9等于多少?2. 63除以7等于多少?答案:1. 45除以9等于5。

2. 63除以7等于9。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在课后,他们可以尝试更多的练习题来巩固这个知识,并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他们也可以尝试将这个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比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和找零。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1. 教学内容解析: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我选择了具体的例题来讲解这个概念。

例如,我会展示如何将24除以3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运算的步骤,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第一章:数的认识1.1 数字0-10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0-10的读写法。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数字0-10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数字0的认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1. 数数游戏:让学生从1数到10,注意数数的准确性。

2. 认识数字0:引导学生观察数字0的形状,理解数字0的意义。

3. 学习数字1-10的读写法: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写数字1-10。

4. 小组活动:学生相互之间练习读写数字1-10,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0的认识。

1.2 数字11-20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1-20的读写法。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数字11-20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数字11的认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1. 数数游戏:让学生从10数到20,注意数数的准确性。

2. 认识数字11: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1的形状,理解数字11的意义。

3. 学习数字11-20的读写法:通过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写数字11-20。

4. 小组活动:学生相互之间练习读写数字11-20,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11的认识。

第二章:数的运算2.1 加法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算术卡片、实物。

教学过程:1. 引入加法概念: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2. 学习加法运算:引导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3. 练习加法运算:学生用算术卡片进行加法运算练习。

4. 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法运算的计算法则。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二、教学内容1. 整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时间的认识,如时、分、秒的换算。

3. 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

4. 图形的认识,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5. 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时间、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

2. 教学难点: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时间、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教案、PPT、计算器、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2.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授:讲解整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时间、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等知识点。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按照教学过程,将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七、作业设计1.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整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时间、长度、质量、面积、体积的单位换算,图形的认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等方面的练习。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总复习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 总复习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总复习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总复习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总复习,整数的认识和运算总复习,几何图形总复习,量的计量总复习,四则运算总复习,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数的认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难点:数的认识和运算,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算,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计数器等。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数的认识总复习: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回顾数的认识的基本知识,包括自然数,负数和零的概念,数的读写法,以及数的组成等。

2. 整数的认识和运算总复习: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回顾整数的认识和运算的基本知识,包括整数的加减乘除法,以及整数的比较大小时序等。

3. 几何图形总复习: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回顾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包括平面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以及计算方法等。

4. 量的计量总复习: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回顾量的计量的基本知识,包括长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单位的认识和换算方法等。

5. 四则运算总复习: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包括加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运算的优先级等。

6. 解决问题的策略总复习: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基本知识,包括画图,列举,猜想,计算等方法的运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的认识:自然数,负数,零,数的读写法,数的组成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比较大小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形,计算方法量的计量:长度,面积,体积,重量,单位换算四则运算:运算规则,运算优先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列举,猜想,计算七、作业设计答案:235读作“二百三十五”,写作“235”;4读作“负四”,写作“4”;0读作“零”,写作“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二课时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二课时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第二课时西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解决问题》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利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水果(如苹果、橙子等),并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你的好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好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糖果?”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并说出解题的步骤。

第一步:将糖果的总数12除以好朋友的人数3,得到每个人可以分到的糖果数。

第二步:计算出每个人可以分到的糖果数,即12÷3=4(个)。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小华有8个巧克力,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4个好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巧克力?”4. 小组合作: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合作解答,并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的方法:1. 将总数除以人数2. 计算出每个人可以分到的数量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4题。

2. 思考: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需要用到平均分的问题?试着解决一下。

答案:1. 题目:小明有12个糖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好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糖果?答案:每个人可以分到4个糖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1认识东南西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1认识东南西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1 认识东南西北︳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3.1 认识东南西北 |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来自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3.1节,主题是“认识东南西北”。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和理解方向,包括东、南、西、北这四个基本方向,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对方向的认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辨别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2.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辨别并理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方向板、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练习册、笔、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利用地球仪,向学生展示地球的基本面貌,引导学生关注地球上的方向标识。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利用方向板,向学生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定义和辨别方法。

2.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方向是相对的,东对西,南对北。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提供一个实物模型,要求学生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模型中物体的位置。

2. 学生互相交换模型,再次用方向描述物体位置,巩固方向的认识。

四、例题讲解(10分钟)1. 利用卡片,展示一个简单的例题,如:“小明面朝南,他的左边是哪个方向?”2. 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找出答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定义和辨别方法。

2. 强调方向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应包括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标识,以及相关的关键词。

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自己家周围物体的位置。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6篇)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6篇)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精选16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一、教材简析:(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具体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东西南北、旋转与平移现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

(二)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计算周长。

5.掌握年、月、日。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7、认识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四、课前准备:天平、台称、2分硬币、2袋分别重500克的盐、一些实物如苹果、几粒花生、扣子、鸡蛋等。

五、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克、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8台盘秤,天平秤,电子称,1角硬币,糖等物品学生准备:一袋500克的盐,梨,1角硬币,大米,黄豆等物品。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呈现超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吨切入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1.认识工具称。

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用秤称)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计量物品质量的工具——秤。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东南西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东南西北 ︳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东南西北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辨别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方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别。

2. 运用方位知识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

3. 实际生活中的方位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

2. 教学难点: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小纸条、小玩具、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方位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结合地球仪和指南针进行演示。

3. 活动设计:分组进行“找方向”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方位知识。

4. 实践应用: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方位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方位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别。

2. 运用方位知识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

3. 实际生活中的方位问题。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环境,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

2. 课后练习:布置一些与方位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活动、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别,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运算方法;2. 不连续进位的概念及处理方法;3.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不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2.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题,以及相应的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个水果摊,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现在有12个苹果,请计算总共需要支付多少钱。

2. 例题讲解:以12个苹果为例,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重点强调不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3. 随堂练习:(1)34 × 5 = ?(2)27 × 6 = ?(3)45 × 8 = ?4. 答案讲解:针对上述练习题,讲解答案及解题思路。

六、板书设计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2. 不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1)56 × 7 = ?(2)38 × 9 = ?(3)46 × 2 =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运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加强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课后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更多两位数乘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运算与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计算购买苹果的总价,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具体应用。

在例题讲解环节,我详细地解释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特别是如何处理不连续进位的问题。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因为不连续进位是学生在学习乘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点。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掌握。

课时安排:(共9课时)1、认识克……………………………………1课时2、认识千克…………………………………1课时3、认识吨……………………………………1课时4、整理与提高………………………………1课时5、综合与实践称体重……………………1课时6、考试与讲评………………………………4课时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单元目标:1.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过程,能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发展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体会乘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1.熟练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用乘法解决相应的实际的问题。

课时安排:(共20课时)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1课时2、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2课时3、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1课时4、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课时5、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4课时6、解决问题……………………………………………3课时7、整理与复习…………………………………………2课时8、考试与讲评…………………………………………4课时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不是整十数)的口算编者刘玲玲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90×2= 8×40= 400×2=100×7= 6×500= 50×3=2.说一说,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二、新课教学1.谈话引入新课2.(课件)出示例23.抽生找题中信息及问题4.学生试列式计算。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克、千克、吨的认识
课时
第4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内容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
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板书:认识吨)
二、建立概念
1认识1吨
(1)请一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告诉大家,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
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说一说对25千克的感受。
(2)请4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
想象一下,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100千克重不重?
告诉学生1 000克就是1千克。
教师板书:1 000克=1千克
千克用kg表示。1 kg=1 000 g
(2)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
(3)学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币,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说出自己的感受。
(4)讨论: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师生活动
任课教师
自主意见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当一个学生说出体重之后,问一问,谁比他重?还有谁更重?咱们班上谁最重?
教师随机作记录: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掌握。

课时安排:(共9课时)1、认识克……………………………………1课时2、认识千克…………………………………1课时3、认识吨……………………………………1课时4、整理与提高………………………………1课时5、综合与实践称体重……………………1课时6、考试与讲评………………………………4课时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单元目标:1.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过程,能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能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发展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体会乘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1.熟练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用乘法解决相应的实际的问题。

课时安排:(共20课时)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1课时2、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2课时3、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估算………………………1课时4、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课时5、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4课时6、解决问题……………………………………………3课时7、整理与复习…………………………………………2课时8、考试与讲评…………………………………………4课时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不是整十数)的口算编者刘玲玲上课时间课时第一次备课第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重难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90×2= 8×40= 400×2=100×7= 6×500= 50×3=2.说一说,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计算方法二、新课教学1.谈话引入新课2.(课件)出示例23.抽生找题中信息及问题4.学生试列式计算。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克、千克、吨的认识【单元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单元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课时安排】1、克、千克的认识 1课时2、吨的认识 1课时3、整理与复习 1课时4、综合与实践:称体重 1课时第一课时克、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8台盘秤,天平秤,电子称,1角硬币,糖等物品学生准备:一袋500克的盐,梨,1角硬币,大米,黄豆等物品。

【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课件呈现超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吨切入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1、认识工具称。

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用秤称)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计量物品质量的工具——秤。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西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五章《位置与方向》的第三节《在生活中辨认东南西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辨认方向,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方向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方向的相对性,了解东南西北的含义和辨别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方向的相对性,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辨认方向。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罗盘、地图、PPT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用到方向知识。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方向的相对性,让学生了解东南西北的含义和辨别方法。

3. 实例讲解:利用地球仪和罗盘,展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不同场景中应用方向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实际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向知识,辨别出正确的方向。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向知识,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方向的相对性、东南西北的辨别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场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明要从家出发去公园,家在学校的东边,公园在家的北边。

请问,小明应该往哪个方向走?答案:小明应该往北偏东的方向走。

2. 作业题目:小红在商场里迷失了方向,她知道入口在她身体的北边,出口在她身体的南边。

请问,小红现在面向哪个方向?答案:小红现在面向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方向的相对性,学会使用地图和罗盘辨认方向。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2.应用克与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应用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千克、千克与吨的进率掌握。

课时安排:(共9课时)1、认识克……………………………………1课时2、认识千克…………………………………1课时3、认识吨……………………………………1课时4、整理与提高………………………………1课时5、综合与实践称体重……………………1课时6、考试与讲评………………………………4课时5、在○里填上“>“、“<”或“=”。

、4000克○40千克、805克○8千克500克、75克○705克④、1千克30克○1030克⑤、6800克○6千克800克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①一支牙膏长15()②一个苹果重120()③一张床长2 ()④火车每小时行180()⑤一块橡皮重5 ()⑥一袋面粉重25()⑦买2()苹果需要6元钱;买1()煤需要620元⑧火车每小时行150();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 ( )⑨一枚硬币厚约1();一枝铅笔约重10()⑩你平时上课用的课桌长为1(),宽为60(),高为7 ()。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1、一根火腿肠的质量为100千克。

()2、一颗大白菜重4克。

()3、爸爸的体重是175cm。

()4、一瓶果汁重500.千克。

()5、举重冠军能举起250千克的杠铃。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1、下列各重量中最重的是(),最轻的是()。

吨千克克2、一瓶醋重500克,4瓶醋重()A、2千克B、2000千克C、200克3、3盒草莓共重24千克,平均每盒重()A、800克B、8000克C、8000千克4、1吨 880千克比 2 000 千克少()。

A、120千克B、80千克C、220千克5、北京牌载重汽车的载重量是 8000千克,合( )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1课时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1了解质量单位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

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

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三、课堂活动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五、课后延伸总第2课时总第3课时1请学生课前去调查货车的载重量。

2教师准备体重秤、1桶水、等。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2吨、4吨……教师发现了一辆长安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 000千克,另一辆小货车车身上写着准载1吨,哪辆车的准载量大?引发学生的争议,进而引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吨。

(板书:认识吨)二、建立概念1认识1吨(1)请一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学生站上体重秤。

告诉大家,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

同桌互相抱一抱,或者背一背。

说一说对25千克的感受。

(2)请4个学生上台,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想象一下,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样?100千克重不重?(3)请40个学生起立,算一算,他们的体重一共约是多少千克?想象一下,把这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 000千克重不重?(4)1 000千克就是1吨。

1吨重不重?板书:1吨=1 000千克。

2算一算,加深对1吨的认识(1)出示重20千克的一桶水,放在体重秤上。

请学生用手拎一拎,说一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桶水重1吨?(3)出示重50千克的1袋米。

请学生用手提一提(先请一个学生提,再请两个学生一起提,然后请三个学生一起提),说一说感受。

推算一下,多少袋米重1吨?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吨启发学生举例:如大象约重4吨,大黄牛约重1吨,家中上月用水约5吨……教师举例:城市家庭每月的排放污水量,城市家庭全年生活垃圾量,每人每年消耗的食品量……从而进行环保教育。

与克、千克相比较,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吨作单位?结论: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认识进率1吨=1 000千克。

(1)出示两辆车的图片,其中一辆车身上写着2 000 kg,另一辆车身上写着4吨。

填一填:2 000 kg=()吨4吨=()kg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说出1 000千克是1吨,2 000千克就是2吨;1吨是1 000千克,4吨是4 000千克。

吨与千克的进率是1 000。

把用千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吨作单位的数,要去掉3个0;把用吨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加上3个0。

(2)判断。

(3)解决问题。

①看图,这幅图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②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答。

③教师: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遇到了什么情况?怎样思考的?学生2:都变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5吨=5 000 kg,5 000-2 000=3 000(kg)。

总结:可以统一成用吨作单位,也可以统一成用千克作单位。

四、全课小结(略)五、课堂练习六、课后延伸(可用计算器)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如果1个人1天吃1个鸡蛋,多长时间能吃掉1吨鸡蛋?总第4课时一、选择单位(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些质量单位?板书:克千克吨gkg(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个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较轻较重很重(3)想一想,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个梨重180()。

爸爸的体重是67()。

1头河马大约重1()。

1本连环画约重216()。

一辆大货车运白菜3()。

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早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

我拿起50千克重的牙刷,刷了刷牙,又洗了脸。

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一杯250克的牛奶、一个55千克的鸡蛋和一个200吨的苹果。

不一会儿,早饭吃完了,我亲热地跟可爱的小狗告别,这只小狗足足有20克重。

我背起3吨重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向学校跑去,刚到学校大门,就看见一辆满载着约4克的粮食的大货车正在食堂卸货呢!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二、单位换算1说一说:克与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克与千克、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 000。

板书:克1 000千克1 000吨2填一填(教科书第6页:第7题)4 000 g=()kg 9 kg=()g()g=7 kg 6吨=()kg8 000 kg=()吨()kg=4吨学生独立作业,完成之后,请学生评讲,就4 000 g=()kg,6吨=()kg这两题追问单位间的进率及思考过程。

3在○里填上>、<或=25 kg○25 g 999 g○1 kg 5吨○5 000 kg4 800 kg○48吨56 kg○65 kg 7 kg○7 000 g2吨○1 999 kg 5 000 g○5吨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

三、解决问题(1)出示图及题目:有5 000克白糖,每1千克装1袋,可以装多少袋?(2)学生自编一个类似的实际问题,同桌相互解决。

(3)出示图看图,你从图上了解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说一说,你是怎么解答的?总结: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算单位,统一单位。

(4)出示图及题目:王叔叔家装修房子,这是他在一个建材市场购买材料的清单:水泥河沙地砖红砖墙砖2吨3 000千克1 100千克1吨900千克王叔叔租了两辆准载4吨的货车,可以怎样装货?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四、数学小调查(1)到商店调查下面商品有多重。

一把挂面、一包奶粉、一袋味精、一袋洗衣粉……(2)查阅资料,调查下面的动物有多重。

一头牛、一头鲸、一只蜂鸟、一只鸵鸟……小组合作,完成调查任务,并自己交流。

总第5课时总第6课时一、复习引入口算。

70×4=20×3=80×4=5×20=7×40=60×5=30×9=4×40=6×70=9×90=要求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一说怎样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既然是想乘法口诀来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乘法口诀就非常重要了,同学们能熟记所有的乘法口诀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抽学生用对口令的方式背乘法口诀。

教师:这节课就用我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继续学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松果,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根据你们前面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300×4呢?连加算式与300×4有什么关联?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与300×4又有什么关联?怎样借助30×4的口算方法来推想300×4的口算方法呢?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3个十×4=12个十3个百×4=12个百也就是说,你在计算300×4时,可以怎样想?总第7课时总第8课时总第9课时总第10课时总第11课时总第12课时总第13课时总第14课时总第15课时总第16课时总第17课时总第18课时总第19课时一、复习引入1计算下面各题78×6938×6138×5205×3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出示以下题目(1)三年级一班有50个同学,每个同学发4个作业本,一共发了多少个作业本?(2)三年级二班有46个同学,每个同学发5个作业本,一共发了多少个作业本?(3)三年级一班发了200个作业本,三年级二班发了230个作业本,两总第20课时第三单元东、南、西、北总第21课时总第22课时总第23课时总第24课时总第25课时第四单元旋转与平移现象总第26课时一、谈话导入谈话提问: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都有些什么游乐项目?其中你玩过哪些游乐项目?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游乐场一起去发现其中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

二、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1情景观察,初步感知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2)学生观看录像。

(3)学生围绕“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的问题进行汇报2合理分类,再次感知(1)老师引导给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分类。

提问:物体运动的方式一样吗?能不能根据运动方式的不同给它们分类?(2)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进行分类。

(3)分小组汇报分类的理由。

板书揭示课题:旋转与平移现象3联系生活,深入感知(1)提问:能举例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现象是旋转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吗?(2)学生举例,同学间互相判断举例是否正确(3)学生用手中的物体试着做一个旋转或平移的动作。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操作实践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做一做。

2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第2题。

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3题,在平移现象后面画□,在旋转现象后面画○。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指名说出判断的理由。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总第27课时一、习旧引新,导入课题(1)谈话:上节课我们对旋转与平移现象有了解了。

想象一下在下列现象中,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①方向盘的转动②升国旗③火车的运动④钟表的运动⑤用钥匙开门⑥敲击电脑键盘(2)指名学生回答,并简单说明理由。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平移的有关问题,看看画面上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

板书课题——画面上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二、自主观察,探究新知1操作感知重合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何图形占有同一个空间。

操作活动一:每个同学将自己左右手掌面对齐合拢在一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