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淀山湖区域稻田养殖鲤科鱼类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稻田渔业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将农业和养殖结合起来的生产方式。

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将鱼类放养到稻田中,利用稻田的养分,以及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糠、草等杂物,鱼类和水稻实现互惠互利,提高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用效率。

一、要点技术:1、鱼种的选择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多使用口水鲢鱼、嘉陵江鲤鱼和草鱼三种鱼类。

这三种鱼类生长快,适应稻田生长环境,食性适应性强。

2、封养技术在稻田里放养的鱼,一般是采用封养技术,即在一定时期内,将稻田的水位保持在一定程度的水深,使鱼类生活在水中,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3、控制水质稻田生态环境灵活性大,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需要控制水质,保证稻田的生态环境良好。

需要注意适量增施有机肥,并注意排放风险物质。

4、养殖模式养殖模式分为传统养殖模式和高效养殖模式,传统养殖模式简单,适于初期试水,但效益较低;高效养殖模式技术更加成熟,可产生更多的收益。

二、效益分析:1、生态效益通过利用稻田养殖鱼类,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同时还能改善水土保持,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经济效益与传统单一作物生产模式相比,稻田渔业综合种养技术的投资成本略高,但其收益较高。

同时,该技术还有增加劳动力收入、提高产值和农民财富等效益。

3、社会效益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可有效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乡村经济发展,增强乡村发展活力,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品质,还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总体来看,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也能提高经济效益。

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该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具有可行性的生产方式。

浅析稻田鲤鱼养殖技术

浅析稻田鲤鱼养殖技术

浅析稻田鲤鱼养殖技术作者:高英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32期近几年,稻田养鱼发展迅速,取得了较好成效。

本文从稻田选择、改造建设养鱼稻田、优选鱼苗、合理投喂饲料、选择优良水稻品种、适时早播、稻田消毒、合理施肥与密植、水稻病虫害防治、日常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稻田养鱼技术。

稻田养鱼是颇具特色及优势的重要生产项目。

稻田养鱼是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因此水稻种植与常规的单一水稻种植略有不同。

利用稻田的特点,结合稻田水稻生长期情况进行鲤鱼养殖,既能养出高品质无公害鲤鱼,又能充分利用稻田的有限水土资源,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水稻在其生长期所形成生态环境中的害虫是鲤鱼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稻田的增收,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稻田养鱼。

一、稻田养鱼类型1、麦(油、蔬、果)稻田(一季中稻轮作)在稻作期间,3-5厘米鱼种下田培育2个月-3个月,尾重可长到30克-50克,亩产鱼种10千克-15千克,不妨碍水稻产量。

2、冬闲田养鱼冬闲田在稻作期间投放鱼种,稻作期间套养夏花鱼种,加深田水。

水稻收割后可亩产鲜鱼100千克以上。

二、生态条件1、稻田水质条件稻田内做好基础设施,主要是水源条件好,保水力强,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田内水体溶氧24小时不低于3毫克/升,PH6-8.5。

2、土壤條件土壤保水力强,适宜稻作生长。

三、技术要求1、鱼田工程(1)田坎高0.8米-1米,顶宽0.5米以上,不漏不垮。

提倡用石料、水泥板、三合土护坡。

(2)注、排水口要用石料修建,每田各一个,稻田排灌时应保持田沟中始终有一定的水位,能保持正常水位的排水缺口,晒田时间不要太长。

(3)拦鱼设施拦鱼设施,主要有网拦鱼设施,电拦鱼设施和竹、木栅拦鱼设施三种。

排洪量大的田,在拦鱼设施增设一道拦渣设施。

在溢洪道及水源上游敷设拦鱼设备,防止养殖鱼类逃逸,蓄水后清除凶猛鱼类和其他敌害。

(4)鱼凼和鱼沟养鱼稻田要开挖鱼凼和鱼沟。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稻田放养鲤鱼通常是指在稻田中养殖鲤鱼。

这种方法在农业领域中被视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形式,因为它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提高水稻的品质。

稻田放养鲤鱼不仅对水稻产量有着显著的贡献,而且还对土壤和水体的理化因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1.土壤氮素含量稻田放养鲤鱼会把它们的代谢产物排泄到稻田土壤中,这些排泄物中富含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这些排泄物的分解会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

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稻田放养鲤鱼处理组土壤中的氮素含量显著升高,从而增加了稻田土壤的肥力。

2.土壤微生物群落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

稻田放养鲤鱼的养殖可以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使得土壤呈现出高度的生态复杂性。

这些微生物会分解鱼粪和鱼饵,从而释放土壤中营养物质和有机物。

此外,稻田放养鲤鱼的养殖还可以增加土壤中一些益生微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如固氮菌和产酸杆菌等。

因此,这些微生物会提升稻田土壤肥力。

3.土壤质地稻田放养鲤鱼的养殖会改变稻田土壤的质地。

因为机械化清洁选择了较好的质地,偏向于改善了土壤的质地。

此外,鱼群在行走时也会发生挖掘土壤、独立松散土壤表层等行为,从而使土壤呈现出相对低密度和较松散的状态,这样土壤的透气性、保湿性和排水性都被改善,再加上鲤鱼体活动产生的摩擦力和死亡后的分解,还将土质变成肥黑色、易于耕作的土质。

这些变化会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和增加稻田生产力。

1.水体营养盐含量稻田放养鲤鱼养殖可能会增加水体营养盐的含量。

因为鱼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这些排泄物溶解在水中之后会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此外,稻田放养鲤鱼时,需要添加鲤鱼饲料和肥料,这些物质也会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

这些营养物质可促进水生植物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但当过多时,会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现象,给水生生物和水质造成极大危害。

2.水体溶氧量稻田放养鲤鱼养殖也会对水体的溶氧量产生影响。

关于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

关于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

关于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稻田养鱼是一种以稻田为基础,对水环境进行调控,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养殖鱼类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在水稻区域的农业中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

本文将论述稻田养鱼模式的应用特点及其思考。

一、应用特点1.水质生态环境好稻田养鱼模式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平衡,稻米秸秆能为鱼类提供营养,泥沙、浮游生物和水中悬浮微粒等可供鱼类觅食,有机质的消化和分解,使水质生态环境良好,有利于鱼类的生长、繁殖及疾病的预防,在水稻生长期间,稻田养鱼的生态系统可以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2.生态环保稻田养鱼模式采用生态循环经济的方式,融合了水、土、光、气四要素,形成稻田生态系统,生态友好,互为补充,能够调节稻田的生态系统,使稻田的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保护。

同时,稻田养鱼模式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养殖业的污染,同时对绿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实现农业增效在稻田中养殖鱼类,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还能提高稻田的产量和质量,维护稻田生态环境。

在稻田中养鱼模式下,鱼类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减少了农民的农事投入,并能够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力,在保证稻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二、思考1.加强技术支持稻田养鱼模式的成功与否,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需要农业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特别是需要进行肥料、水质、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控制和监测。

加强对农民和养殖户的技术支持,提供高品质的技术服务,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管理稻田养鱼,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2.规范管理稻田养鱼模式需要有明确的养殖管理规范,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和教育,实行科学的养殖技术,规范养殖行为,禁止过度捕捞,有效控制养殖密度,保证鱼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避免养殖过程中对稻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的两大利益上达到平衡。

3.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推广稻田养鱼模式的重要环节,相关政策应当对稻田养鱼经营给予支持和鼓励,例如给予涉农贷款和农业保险等优惠政策,在税收、用地、补贴等方面也应当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和养殖户参与到稻田养鱼产业链中,激发推广稻田养鱼模式的积极性。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集农业与渔业于一体的生产模式。

这种种养模式既可以提供丰富的水产品,又可以为稻田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有机质。

稻渔综合种养的种田面积较小,一般为亩以上,比较适合小农户使用。

1. 水质控制:在稻渔综合种养中,水质对于鱼和稻作都非常重要。

在种植水稻的同时,要注意维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通过控制水位和注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来调节水质,保持水质的适宜性。

同时,要注意不能在稻田内放置有毒物质,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鱼类养殖和管理:在稻田中饲养鱼类是增加收益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了解不同鱼类的生态习性和生长环境需求,选择适宜的鱼类进行养殖。

同时,还需掌握饲料的成分和喂养量,保证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3. 肥料和防病管理:在稻田内,鱼和稻作需要维持适宜的氮磷钾供给,因此需在肥料选择上注重平衡。

同时,要注意化肥的使用量,不可过度使用,以免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在防病管理方面,要随时观察并及时处理病害,采取物理方法或药物进行防治,确保健康的稻作和鱼类。

1. 增加农产品产值:与传统农田相比,稻渔综合种养可以增加多个农产品的产值。

除了水稻和其他农作物外,还可以进行多个鱼类的养殖,从而大大增加经济效益。

2. 保护生态环境:在稻渔综合种养中,水稻和鱼类共生共存,互相协调,有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优质度,并减少农药使用。

同时,还通过稻草和鱼粪等有机肥料,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减少了化肥污染。

3. 提高农民收益:稻渔综合种养不仅可以增加农产品产值,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农民资源和土地空间,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并为农民提供了多种经营模式的选择。

4. 增加就业机会:稻渔综合种养需要人力和技术的投资,因此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培训。

稻田养鱼效益分析

稻田养鱼效益分析

稻田养鱼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1、节约耕地。

稻田养鱼可以综合利用稻田空间,进行立体开发。

它节约耕地,既可减少占田挖鱼塘,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又可避免因单一种粮效益不高而撂荒耕地的现象发生。

2、节我肥料。

鱼类在稻田中活动可起到保田造肥作用,有利于禾苗有效分蘖增多和谷粒饱满。

据统计,亩产成鱼90公斤的稻田,鱼排出的粪便相当于增加12.6千克纯氮,折合尿素27.4千克。

3、节约用工。

稻田养鱼工程建设使稻田的进排水渠、田埂等得到永久性修固,不需要每年再护田埂;鱼的觅食活动可疏松泥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可以免耕;草食性鱼类以稻田杂草为食,不需要人工除草。

4、节约农药。

鱼能吞食水稻的害虫,还可吃掉多余的“稻脚叶”,可使稻田通风、透光性增强,增加溶氧,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据试验观察,不养鱼稻田中飞虱、稻叶蝉的发生率,比养鱼稻田高200%至300%。

每年每亩稻田可节约农药开支10至15元。

5、增产粮食。

稻田养鱼虽然因开挖沟占用少量面积(一般占稻田面积5%至10%),但由于在稻田内养鱼,使土壤肥力提高,杂草减少,水沟使水稻产生边行优势,透光性增加,稻田水温升高,有利于水稻的分蘖,能使水稻产量增加5%至10%。

6、增产鲜鱼。

稻田养鱼把池塘养鱼的高技术和稻田的生态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使产量大大提高。

亩单产一般能达到50至100公斤。

7、增加收入。

稻田养鱼最适合家庭式经营,增收具有普遍性和直接性。

一般的稻田养鱼每亩可综合增收300至500元,如果实施模式化改造的稻田养殖,平均每亩可增收800至2000元,远远超过了种植稻谷的收入。

二、生态效益。

1、增加有效蓄水。

养鱼的稻田相应加高、加固了田埂,开挖沟渠大大增加增加了蓄水能力,而且田埂加固后,不再渗水,有利于防洪抗旱。

2、除虫灭害防病。

稻田养鱼后,田里对人类有害的病原生物大为减少,如血吸虫、丝虫、蚊子幼虫等基本绝迹。

3、促进生态环境优化。

稻田养鱼后,水稻的病虫害明显下降,农药使用量大大减少,使稻田环境中和稻谷中的农药残毒有所减少,而且稻田中害虫天敌蜘蛛、青蛙明显增加。

上海青浦区淀山湖鲌类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上海青浦区淀山湖鲌类人工繁育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上海青浦区淀 山湖鲔 类人工 繁 育技 术取得 重 要 突破
近 日, 上 海 市青 浦 区水产 技 术 推广 站 主 持 的

育 司组织 的鉴定 。

市 科 技兴 农 项 目 《 淀 山湖 舶类 人 工 繁 育 技 术 研 究》 通过 了专家 验 收 。课 题 建 立 了淀 山湖 鲐类 人 工 繁 殖 和苗 种 培 育 生 产 技 术体 系 ,实 现 了蒙 古 铂、 青 梢铂 、 红 鳍原 鲴 等 的人工 繁 育 。 并 在 淀 山湖
程。
经 听取 汇报 、 审 核 资 料 和 质 询讨 论 后 , 鉴 定 委员 会认 为 . 该 项成 果 总体 上 达 到 了同类 研 究 的 国 际先进 水 平 , 其 中稻 田一 池塘 复 合 生态 养 殖 技
术居 国际领 先水 平 。 建 议该 项成 果 在 全 国适 宜地
初 步 掌 握 了蒙 古 铂 、 青 梢铂 、 红 鳍 原 鲴 的池
术, 形成 了新 型浮床 原 位修 复 池塘 养殖 水 的运用 方法 , 使 池 塘养 殖 产量 提 高 2 0 %~ 3 0 %; 项 目成果 在 山东 、 湖北 、 湖南 、 重庆、 新 疆 等 地 进 行 了示 范
和 推广 , 面积超过 0 . 5万 h 斫, 增 效 超 过 2亿 元 , 取得 了显著 的经 济 、 生 态和社 会效 益 。
源 明显 衰退 ,尤 以蒙古 铂 等土 著鲴 类 最 为 明显 。 市场上 已难 觅其 踪影 , 成 了珍 稀 品种 。为此 , 课题 组 围绕 淀 山湖鲔 类 人工 繁殖 及 苗种 培 育技 术 , 开
展 了相关 研 究 ,在 以下 几 个 方 面取 得 了重 要 突 破:
异位 修 复 的复合 池 塘养 殖模 式 及 其配 套技 术 , 并

关于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

关于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

关于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稻田养鱼模式是指在水稻田中养殖鱼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稻田养鱼模式通常是将鱼群引入水稻田中,利用田中的水体和稻田生态系统提供的水质、饵料等资源,同时也能利用鱼粪和鱼类死亡产生的有机物质来促进水稻生长,从而实现水稻和养鱼的良性循环。

稻田养鱼模式的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共享,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稻田养鱼使得水稻田和养鱼能够共同利用水质、养分等资源,节约了土地利用面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益。

2.生态循环,保护环境。

稻田养鱼将水稻田和养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充分利用鱼类粪便等有机物质,使其成为稻田的有机肥料,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3.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稻田养鱼能够提供额外的养殖收入,对农民来说是一种经济多元化的方式,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稻田养鱼模式的应用也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1.饲料来源及饲养技术的问题。

稻田养鱼需要合理选择饲料,如何合理利用田间作物残余物、水中水生生物等作为饲料,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饲养管理,是影响稻田养鱼效果的重要因素。

2.水稻和鱼类配套生长的相关性。

稻田养鱼模式中,鱼类对水稻的生长和品质有一定影响,如何选择适宜的鱼种,控制鱼群密度,从而实现水稻和鱼类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3.生态系统的平衡及稳定问题。

稻田养鱼需要维持田间的生态系统平衡,如何避免因养鱼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病虫害问题,保持田间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也是稻田养鱼的一个重要挑战。

稻田养鱼模式是一种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应用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技术和管理,提高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在实践中解决相应的问题,以实现稻田养鱼模式的最大效益。

淀山湖鱼类多样性分析

淀山湖鱼类多样性分析

淀山湖鱼类多样性分析孙菁煜;戴小杰;朱江峰;季伟彬;田芝清【期刊名称】《上海水产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16)5【摘要】2006年5-12月,对淀山湖进行了5次刺网调查和3次拖网调查,收集鱼类样本1983尾,隶属9科18属、23种,多数种类属鲤科鱼类。

优势种为刀鲚、鲫和子陵吻鱼叚虎鱼分别占样本个体总数的40.09%、20.52%和10.29%。

人工放养的鲢、鲫、鲤、鳙是淀山湖目前主要的经济种类。

多样性指标选择种类丰富度、平均种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相对稀有种类数。

目前的多样性指数为1.8996,比1959年调查的下降了49%,均匀度也相应降低,优势度则由1959年的0.034上升为0.2264。

水质污染等环境的恶化,加上过度捕捞等人为因素,使淀山湖鱼类物种多样性正逐渐降低。

【总页数】6页(P454-459)【关键词】淀山湖;鱼类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作者】孙菁煜;戴小杰;朱江峰;季伟彬;田芝清【作者单位】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市渔政监督管理处【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2.4【相关文献】1.上海淀山湖区域稻田养殖鲤科鱼类效果分析 [J], 蒋霞云;李福贵;秦波;郑国栋;陈杰;邹曙明2.淀山湖野生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生长特性研究 [J], 陶洁; 戴小杰; 田思泉; 马超3.淀山湖野生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生长特性研究 [J], 陶洁; 戴小杰; 田思泉; 马超4.淀山湖鱼类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分析 [J], 党莹超;戴小杰;吴峰5.海州湾秋季鱼类β多样性组分分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李雪童;徐宾铎;薛莹;任一平;张崇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稻田养鱼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稻田养鱼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

稻田养鱼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摘要:稻田养鱼可有效清除田中的害虫及杂草,大幅降低了人工除草的成本,且鱼在田间活动的过程中,还可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鱼粪还可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养分丰富的有机肥料,因此稻田养鱼实现了稻田水体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

本文总结几点稻田养鱼的技术经验,并对其效益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稻田养鱼;经验总结;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S96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74/nyyjs.20150633156稻田养鱼不仅可以获得鱼稻双丰收,降低稻作劳力及生产成本,而且可调节农业产生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在稻田中养殖鱼类有利于稻田的通风与光照,减少水稻的竞争者及虫害,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等。

本文针对稻田养鱼技术进行简单的经验总结。

1 稻田养鱼的田间工程稻田养鱼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比如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排灌水设施,对土壤的保水性要求也较高,且稻田土壤要肥沃,才能为鱼类繁殖更多活饵料。

因此要做好稻田养鱼的田间工程,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造,以更适合鱼类的生存。

先田埂要加高、加固,高度在60~100cm左右,宽度在50cm 左右,以保证田间一定的水位;注意夯实田埂,否则降水过多会冲垮田埂导致逃鱼,或者蛇、田鼠等打洞也会导致田埂坍塌导致逃鱼等。

次要开挖鱼沟、鱼涵,鱼沟即在稻田中开挖纵横交错的水沟,其主要作用是缓解鱼类在稻田里生长、栖息,且田间施肥用药、晒田时均要用到鱼沟;鱼涵则是鱼类用于躲避施肥、用药及晒田的水坑。

鱼沟、鱼涵的开挖时间可以选在插秧前平整土地时,插秧后再重新清理鱼沟、鱼涵;或在开挖时间放在插秧后。

再根据鱼的产量设定鱼沟、鱼涵的面积,鱼产量高,则鱼沟、鱼涵的面积就要增加;通常鱼沟、鱼涵的面积占整个稻田面积的10%左右;鱼沟的宽在50cm左右,深度60cm左右,鱼涵的长、宽、深均在1m 左右;如稻田面积较大,则间隔20m要开一条横沟,间隔25m开一条纵沟;注意鱼沟与田埂要保持一定距离,通常以1m左右为宜。

《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探析》

《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探析》

《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探析》稻田养鱼是我国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经典稻田农作技术,将稻田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机地结合稻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并通过对稻田合理的改造及资源利用,在达到改善生态效益的同时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现结合云南省盐津县落雁乡稻田养鱼产业生态经济效益展开探析。

1云南省盐津县落雁乡概述落雁乡位于云南省盐津县北部,地处县域腹心地带,距县城17km。

辖5村1社区,171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783户26578人,其中农业人口4783户22388人,国土面积130km2,耕地面积0.28万hm2,稻田面积0.10万hm2,最高海拔1384m,最低海拔360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盐津县适宜发展稻田养鱼的最佳乡之一,适宜养鱼田块600.00hm2以上。

落雁乡在稻田养鱼过程中,首先使用稻田养鱼不占耕地,并且可以一田多用,通过人为控制建立起稻鱼共生、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生态系统;其次,鱼在这个系统中具有耘田除草、吃虫、防病、增肥和加速肥分解的功能;第三,养鱼稻田由于化肥、农药用量相应减少,特别是高产田块,少施或几乎不施化肥、农药,有效地促进了生态平衡和生态良性循环;第四,鱼在稻田中还可以吃掉钉螺等,减少了疟疾病、丝虫病和血吸虫病对人类的危害。

稻田养鱼技术真可谓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晶,在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2.1生态效益稻田养鱼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在稻田这个共生系统中水稻与鱼类共同生活其中,水稻是主体,而鱼类则是依附于稻田生活。

鱼类在活动过程中翻动土壤、吃掉虫子,改善田间透风通光,减少病害发生,而且鱼类残余饲料、粪便可以为与水稻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水稻的产量。

水稻与鱼类之间逐渐形成一个互相依存、互生互惠的生态系统。

通过实践证明,稻田养鱼杀虫的效果非常明显,泥苞虫、稻飞虱、叶婵虫等水田害虫都可以被鱼类吃掉。

同时,稻田养鱼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虫害的发生,在稻田养鱼系统中,鱼类可以捕食水田中的纹枯病菌核、菌丝等减少病菌侵染的来源。

稻田养鱼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稻田养鱼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稻田养鱼的可行性分析论文稻田养鱼是一种将鱼类养殖与稻田种植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在种植稻谷的同时还能养殖鱼类,实现了生态循环和资源高效利用,因此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稻田养鱼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首先,稻田养鱼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稻田养鱼通过增加水生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能够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并且鱼类在稻田中的活动可以促进水中植物的生长。

同时,鱼类的粪便也可以为稻谷提供养分,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稻田养鱼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害虫防治作用,因为鱼类可以摄食水稻病虫害和杂草中的害虫,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其次,稻田养鱼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比传统的稻田单一种植方式,稻田养鱼能够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鱼类的养殖成本相对较低,在同等面积的稻田中,能够增加养殖的鱼类数量,增加养殖收益。

同时,稻田养鱼也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此外,稻田养鱼还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最后,稻田养鱼对社会效益也有一定的贡献。

鱼类的养殖需要农民的劳动投入,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剩余。

农民通过稻田养鱼的方式增加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从而提高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

此外,稻田养鱼还有利于农村生态旅游的开发,提高村庄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带动农村的综合发展。

综上所述,稻田养鱼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可行的农业生产方式。

但同时也要注意充分考虑鱼类与稻谷之间的适配性,合理规划和管理稻田养鱼项目,确保生态循环的稻鱼共生。

在实施稻田养鱼项目时,还需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不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以确保稻田养鱼的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利用。

上海市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上海市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上海市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张世海;张瑞雷;王丽卿;季高华;范志锋【摘要】2004年1~12月,对上海市淀山湖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经鉴定,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7种,隶属于3门14属.优势种类为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a、克拉泊水丝蚓Limnodrilus claparedeianus、湖球蚬Sphaerium lacustre、蜾蠃蜚Corophium sp..底栖动物年均密度为177.58 ind./m2,沙蚕对密度的贡献最大,占年均密度的45.85%,最大密度出现在7月,1月最低,St1年均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站点;年均生物量为19.60 g/m2,软体动物对生物量的贡献最大,占年均生物量的97.25%,9月生物量最大,St3年均生物量明显高于另5个站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Pielou 指数值表明,淀山湖水体处于中度到重度污染状态.能量估算法估算出淀山湖底栖动物的渔产潜力为5.198×103 kg.【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0(029)003【总页数】7页(P452-458)【关键词】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水质评价【作者】张世海;张瑞雷;王丽卿;季高华;范志锋【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12底栖动物作为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体底部的一类生物,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类群,在湖泊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随着人工饲养成本的不断增加,放养饲养方式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放养饲养方式不仅能够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放养饲养方式中,稻田放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放养方式。

稻田放养不仅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但是,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很完整的研究。

因此,本文将从稻田放养鲤鱼的角度,来探讨其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

1. 土地利用率提高稻田放养鲤鱼可以利用水田秸秆、稻草等资源,不仅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养,鲤鱼排泄物会在水中水解,转化成有机物,再通过农民的收割,把有机物用于土地上,并能有效地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 改善土质状况水稻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而稻田放养鲤鱼不仅可以为水稻提供养分,同时也可以起到翻耕翻晒的作用。

不断活动的鲤鱼不仅会将稻田中的无机物料破碎,更能将有机物料溶解成水中的养分。

经过水培育,稻田变得肥沃,对于高产高质的水稻生产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促进土地合理化利用稻田放养鲤鱼可以促进起重组建和调整土地结构的作用。

适量放养鲤鱼可以通过其粪便中可循环利用的养分,从而改变土壤的土性,促进土壤转化,实现土地的合理化利用。

稻田放养鲤鱼能够有效地改善稻田水质,水中富含微生物及各种重要元素,如氮、磷、钾等。

同时,鲤鱼的粪便和尿液等有机废料也可以为水体中的生物提供良好的营养源,从而使生物群落得到了有利的生存环境。

2. 增加有机物含量稻田放养鲤鱼能够增加有机质含量,增强水体与土壤的抗冲刷能力。

由于鲤鱼粪便和死的鱼体等,可以为水体提供优良的有机物和其他元素,极大地改善了水体的营养条件,进而促进了稻田中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3. 活性化水田土壤稻田放养鲤鱼能够活跃水田土壤,增加土壤深度,满足水稻对于土层深度需求,并为微生物提供有益的生长环境,促进稻田中微生物的生长,进而促进水体的健康、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农户的经济收益。

关于稻田养鱼的情况汇报

关于稻田养鱼的情况汇报

关于稻田养鱼的情况汇报稻田养鱼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稻田的生产力,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实现农业与养殖的双赢。

稻田养鱼已经在我国广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下面我将就稻田养鱼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稻田养鱼是一种生态循环的养殖方式。

在稻田里放养鱼类,鱼类会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起到了农药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同时,鱼类的粪便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为稻田提供养分,促进稻谷的生长。

这种生态循环不仅提高了稻田的产量,还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

其次,稻田养鱼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在稻田里养鱼,不仅可以增加稻田的产出,还可以增加鱼类的收入。

在稻田里放养鱼类,可以有效地利用稻田的水资源,提高了养殖的效益。

同时,稻田养鱼也为农民提供了额外的经济收入来源,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再者,稻田养鱼可以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

通过在稻田里放养鱼类,可以有效地控制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

同时,鱼类的粪便也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为稻田提供养分,改善了土壤的肥力。

稻田养鱼不仅提高了稻田的产量,还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与养殖的良性循环。

最后,稻田养鱼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一些稻田主产区,农民们已经开始尝试在稻田里放养鱼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开展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农业养殖方式,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之,稻田养鱼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养殖方式,它不仅可以提高稻田的生产力,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实现农业与养殖的双赢。

稻田养鱼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稻田养鱼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稻田养鱼行业分析报告

稻田养鱼行业分析报告

稻田养鱼行业分析报告稻田养鱼行业是一种将养鱼与稻田种植相结合的农业模式,既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

本报告将对稻田养鱼行业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首先,稻田养鱼行业具有数个优势。

其一,利用了水稻田的剩余空间,不需要占用额外的土地资源,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达到“一田双收”的效果。

其二,水稻作物与鱼类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鱼类的排泄物能够提供养分,促进水稻的生长,而水稻则为鱼类提供避难所和浮游生物。

其三,稻田养鱼行业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对环境友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其次,稻田养鱼行业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难题。

稻田养鱼需要掌握种植水稻和养殖鱼类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确保两者能够相互促进,达到最佳效果。

其次是市场需求。

由于稻田养鱼行业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相对较低,因此需要积极宣传和推广。

然而,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是稻田养鱼行业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绿色环保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稻田养鱼产品在没有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情况下生长,符合了这一需求,有望在市场上得到认可。

另一方面,稻田养鱼行业也能够解决农村劳动力空缺的问题。

传统的水稻种植需要大量农民的参与,而稻田养鱼不仅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还能够减轻其劳动强度,吸引更多农民投身其中。

总之,稻田养鱼行业具备发展潜力,并有望成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在推动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加大对相关技术的支持和培训力度,同时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提高稻田养鱼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促进行业发展。

稻田养鱼情况汇报

稻田养鱼情况汇报

稻田养鱼情况汇报
近期,我对稻田养鱼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观察,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首先,稻田养鱼的水质情况良好。

经过定期的水质监测,稻田水体的PH值、
溶解氧含量、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了鱼类生长所需的良好环境。

其次,鱼类生长状况良好。

在稻田养鱼的过程中,我们选用了适合水稻生长的
鱼种,如鲫鱼、鲤鱼等,它们与水稻形成了良好的共生关系。

通过观察发现,这些鱼类在稻田中生长迅速,体型健硕,且没有出现明显的疾病情况。

另外,稻田养鱼对水稻生长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鱼类在稻田中翻动土壤,
促进了土壤通气和松软度,有利于水稻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同时,鱼类的排泄物也为水稻提供了一定的养分,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提高。

此外,稻田养鱼还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害。

鱼类在稻田中捕食害虫和杂草,起到了一定的防治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产品的安全。

最后,稻田养鱼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养鱼产量和市场价格的调查
分析,可以看出稻田养鱼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为农户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综上所述,稻田养鱼在提高水稻产量、保护环境、增加农户收益等方面都有着
积极的作用。

在今后的农田管理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稻田养鱼的科学管理,不断探索稻田养鱼的新模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稻田放养鲤鱼是一种传统的稻田养殖方式,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通过在稻田里放养鲤鱼,可以有效地利用稻田资源,同时也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稻田放养鲤鱼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土壤理化因子和水体理化因子两个方面探讨稻田放养鲤鱼的影响。

一、土壤理化因子的影响1. 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稻田放养鲤鱼会影响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鲤鱼在稻田内觅食,会活动土壤,搅动底泥和残留的稻草,使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元素得到有效的分解和释放。

研究表明,放养鲤鱼后,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均显著增加,这对水稻的生长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中起着氮循环、有机物分解、养分转化等重要作用。

稻田放养鲤鱼会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产生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放养鲤鱼后,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均发生了变化,一些对水稻生长不利的真菌和细菌数量减少,而一些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

3. 土壤结构的改善稻田放养鲤鱼通过搅动土壤和底泥,使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原本紧实的土壤会变得疏松,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渗透性。

这对于水稻的生长非常有利,同时也能够减轻土壤板结和水稻根系生长的障碍。

1. 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稻田放养鲤鱼对水体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水体的生态环境改善上。

鲤鱼在水中觅食,清除了水面和水下的一些杂草和底泥,使水体变得清澈透明。

鲤鱼会将某些浮游生物和有害生物吞食,从而调节水体中的生态平衡,使水体中的水质得到改善。

2. 水体温度的调节稻田放养鲤鱼还能够对水体温度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夏季气温高,稻田水体往往会出现高温和缺氧的情况,对水稻生长有着不利影响。

而鲤鱼的活动能够使水体中的温度得到一定的调节,从而改善了水体中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水稻生长。

3. 水质中养分的循环利用稻田放养鲤鱼会刺激水质中悬浮颗粒物的沉降,有效地改善了水体的透明度。

关于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

关于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

关于稻田养鱼模式应用特点及思考稻田养鱼模式是一种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同时进行鱼类养殖和植物种植的农业模式。

该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稳定产量:稻田养鱼模式中,池塘和稻田相结合,使得水稻和鱼类生态系统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同一块土地可以同时进行稻田和鱼类养殖,从而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

2. 降低成本:在稻田养鱼模式下,使用的饲料和肥料可以大量减少,降低了养殖成本。

水稻和鱼类之间的脱氮作用,也使得水体质量得到改善,减少了清洗和治理的费用。

3. 生态环境友好:稻田养鱼模式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平衡,同时还能在土壤和水质方面达到理想的水平。

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垃圾转化为财富,降低污染危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是,稻田养鱼模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1. 技术要求较高:稻田养鱼模式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需要农民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

如果规划不当或者管理不善,容易导致水体污染,影响养殖效果。

2. 生态平衡的难度较大:稻田养鱼模式要求土壤和水质达到理想的状态,需要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如果过于追求产量和利益,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稻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市场需求的影响:稻田养鱼模式需要养殖一定数量的鱼虾,但是市场需求难以预测。

如果市场需求不足,就会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造成农民的经济损失。

总的来说,稻田养鱼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社会价值,但是需要克服一些技术和市场上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这种农业模式。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种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挖掘其潜力,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及生态环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采用稻田养鱼、螃蟹、龟等水生动物与水稻、菜花等陆生植物的种养方式。

该种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稻田的生产效益,还能够提高水稻、菜花等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能够增加水生动物的养殖收益,实现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

本文将介绍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点与效益分析。

一、技术要点1. 种植优质水稻在稻渔综合种养中,水稻作为主要农作物,在增加生产效益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充足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来源,以适应养殖的需求。

因此,在选用种植水稻的时候,要优先选择一些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的品种,减少农药、化肥等对水生生态环境的污染。

2. 养殖优质水生动物在稻田中养殖螃蟹、鱼类、龟等水生动物,不仅能够增加养殖收益,还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生态环境。

但在选择养殖的种类时要注意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水生动物,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以免造成过度压缩和损坏生态环境。

3. 合理施肥在折中兼顾养殖收益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还要控制合理肥料的用量和施肥方式。

建议采用有机肥料或生物有机肥料进行施用,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危害,避免造成生态环境扰动和污染。

4. 合理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在养殖稻田时,要注重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排放,防止污染水体环境和损失生态系统平衡。

同时,还要注意控制水田中的虫害和病害,保持水田的洁净度,不利于虫害和病害的传播。

二、效益分析1. 提高产量和质量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水稻、菜花等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水生动物的产出可以互相受益,提高农作物的产出和质量。

通过种养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效益。

2. 提高经济效益流域、山区等地,对于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土地资源稀缺的地区来说,稻渔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会更加突出。

在运用市场化模式进行生产销售的同时,还可将农产品加工成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等高端产品,增加产品附带值和销售收益。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方式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够促进水、土、气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淀山湖区域稻田养殖鲤科鱼类效果分析作者:蒋霞云李福贵秦波郑国栋陈杰邹曙明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0期
摘要[目的] 探讨在华东地区稻田养殖淡水鲤科鱼类的可行性。

[方法]在上海青浦淀山湖区试验点开挖出“十”字鱼沟、侧沟和“丰”字沟3种不同类型的稻田,分别主养“浦江 1号” 团头鲂、“中科3号”异育银鲫和草鱼生长性新品系鱼种,各稻田同时搭配一定数量的瓯江彩鲤和鲢鳙鱼种,进行水稻和养殖鱼类的生长和产量测定。

[结果] 稻田养殖鱼类良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其中银鲫的产量较高,养殖草鲂鱼虽然产量低于银鲫,但可以获得体重较大的个体。

[结论] 上海市淀山湖区域稻田适于开展优良淡水鲤科鱼类的养殖。

关键词淀山湖;稻田养鱼;产量
中图分类号S9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0-10583-03
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8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6B02);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项目(ZF1206)。

作者简介蒋霞云(1974- ),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食用生物化学研究。

稻田养鱼可使稻田产出多样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使农业收入最大化[1]。

此外,鱼类对稻田生态系统还具有促进作用[2]。

鱼类可利用稻田里的各种昆虫和底栖小动物,还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等可为鱼类提供天然的饵料,以鱼治虫,减少农药用量,既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农药通过食物间接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生态型农业养殖模式。

在农村地区,稻田养鱼既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又可做到稻鱼生长的互利,值得广泛推广[3-5]。

2013年,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稻-渔耦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在上海青浦淀山湖区域开展了稻田养殖淡水鲤科鱼类试验。

笔者尝试利用不同沟型结构的稻田,采用团头鲂“浦江1号”、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草鱼生长性新品系等良种代替常规鱼类品种进行稻田养殖,测定了水稻间行距、株距、株高、分蘖数以及水位等指标,进行了稻-鱼养殖实验鱼类和水稻产量的分析,可为该地区稻田养鱼的开展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水稻品种选用耐肥力强、抗倒状、茎粗穗大、株型紧凑、高抗病虫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金粳1号”。

采用先育秧后移栽的方法进行种植,秧苗在6月上旬前后开始栽插。

秧苗采取大宽行(33~35 cm×26~27 cm)和小宽行(25~26 cm×16~18 cm)方式进行栽插,适当增加鱼沟、溜(池)边处的栽插密度,以发挥边际优势。

1.2稻田工程的优化在2012年11月中旬单季稻收割完后,加高、夯实田埂,使田埂埂面宽60 cm、埂高100 cm。

防逃网用荷兰网、镀锌管等编织而成,其孔目大小小于放养鱼种,随鱼体长大而及时调整孔目。

1.4数据统计与分析采用t检验(ttest)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P
2结果与分析
2.1水稻间行距、株距、株高、分蘖数以及水位在6月上旬插秧后,不施加额外的肥料和打农药,养鱼稻田中的水稻生长正常。

从2013年8月中旬开始对稻田Ⅰ、稻田Ⅱ和稻田Ⅲ中的水稻间行距、株距、株高、分蘖数以及水位进行测定。

每隔1个月进行1次测量,每个稻田分别选取3个不同的物理测样点,每个物理测量点测定10株水稻。

由表1~3可知,从8月中旬到10月中旬期间,稻田Ⅰ和稻田Ⅱ的插秧株距为大宽行(33~35 cm×26~27 cm),而稻田Ⅲ的株距虽为小宽行(25~26 cm×16~18 cm)方式进行栽插。

试验表明插秧株距对水稻的分蘖数存在显著影响(P
2.2不同稻田水稻产量由表4可知,稻田Ⅰ开挖“十”字鱼沟,深度0.8~1.0 m,水稻面积占总面积的85%,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0.779 kg/m2。

稻田Ⅱ为侧面开挖鱼沟,深度0.8~1.0 m,水稻面积占总面积的80%,单位面积产量最低,为0730 kg/m2。

稻田Ⅲ开挖成“丰”字形,深度0.5~0.8 m,水稻面积占总面积的80%,单位面积产量居中,为0.754 kg/m2。

在单位面积水稻产量上,3种开挖类型稻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养殖鱼类产量由表5可知,稻田Ⅰ 2013年3月12日放养50 g的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200尾,搭配放养90 g左右的彩鲤“龙申 1号”鱼种30尾、50 g左右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60尾、50 g左右的草鱼新品系鱼种30尾以及100 g以上的鲢鳙鱼种各30尾。

在稻田Ⅰ养殖模式下,经8个月左右的饲养后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成活率大于96%,捕捞重量为380.2 g,团头鲂养殖产量为72.9 k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68.7 kg,单位面积产量为0.120 5
kg/m2。

由表6可知,稻田Ⅱ放养70 g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400尾,搭配放养50 g左右的草鱼新品系鱼种30尾,50 g左右的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30尾以及100 g以上的鲢鳙鱼种各30尾。

在稻田Ⅱ养殖模式下,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成活率大于92%,捕捞重量达283.1 g。

稻田Ⅱ异育银鲫养殖产量为104.1 k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61.8 kg,单位面积产量为0.129 4 kg/m2。

由表7可知,稻田Ⅲ共放养50 g的草鱼新品系鱼种150尾,搭配50 g左右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40尾,50 g左右的团头鲂“浦江1号”鱼种30尾以及100 g以上的鲢鳙鱼种各30尾。

在稻田Ⅲ养殖模式下,草鱼新品系鱼种成活率大于90%,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捕捞重量达725.6 g。

稻田Ⅲ草鱼新品系养殖产量为98.0 k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63.4
3讨论与结论
总体而言,稻田养鱼对水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不施肥和打药的情况下生态型水稻也能达到一定的产量。

稻田Ⅰ和稻田Ⅱ的宽行株距并没有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可能是因为宽行模式下每株水稻的分蘖数显著增加,而稻田Ⅲ的株距较小,单位面积水稻株数较多,但分蘖数却显著低于稻田Ⅰ和稻田Ⅱ。

在稻田Ⅰ养殖模式下,50 g的团头鲂“浦江1号”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成活率大于96%;在稻田Ⅱ养殖模式下,70 g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成活率大于92%;在稻田Ⅲ养殖模式下,50 g的草鱼新品系经8个月左右的养殖,鱼种成活率大于90%。

这表明3种模式的稻田养殖鱼种具有较高的存活率。

稻田养殖团头鲂“浦江1号”、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草鱼新品系均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稻田Ⅰ养殖团头鲂“浦江1号”的产量为520.5 kg/hm2,捕捞重量380 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 206.0 kg/hm2。

稻田Ⅱ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产量为832.5 kg/hm2,捕捞重量283 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 294.5 kg/hm2。

稻田Ⅲ养殖草鱼新品系的产量为784.5 kg/hm2,捕捞重量726 g,养殖鱼类的总产量为1 308.0 kg/hm2。

稻田养殖草鱼可获得较大的个体。

参考文献
[1] OFORI J,ABBAN E K,OTOO E,et al.Ricefish culture:an option for small holder Sawah rice farmers of the West African lowlands [J].Eco Eng,2005,24:235-241.
[2] BANDYOPADHYAY S,PUSTE A M.Effect of carp and fish feed on yield and soil nutrient availability under integrated ricefish culture [J].Asian Fisheries Science,2001,14:437-441.
[3] LU J,LI X.Review of ricefish farming in ChinaOne of the Globally Important Ingenious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GIAHS)[J].Aquaculture,2006,260:106-113.
[4] 沈雪达,苟伟明.我国稻田养殖发展与前景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3,31(2):151-156.
[5] 李可心,朱泽闻,钱银龙.新一轮稻田养殖的趋势特征及发展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1,29(6):17-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