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资入台的现状研究、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对台工作调研总结范文

对台工作调研总结范文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对台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大局,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我们于近期开展了一次全面的对台工作调研。

以下是本次调研的总结:一、调研背景与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分析对台工作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对台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调研背景包括以下几点:1. 深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 探索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 提高对台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调研内容与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两岸关系现状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情况。

2. 对台政策及措施:分析现有对台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3. 两岸民间交流:了解两岸民间交流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 对台工作队伍建设:评估对台工作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加强培训和提高的建议。

调研方法包括:1.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等资料。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两岸民众对对台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3. 访谈交流:与对台工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进行访谈。

4. 观察学习:实地考察两岸交流合作项目,了解一线情况。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两岸关系总体稳定,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2. 对台政策及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3. 两岸民间交流活跃,但在部分领域存在局限性。

4. 对台工作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需加强专业培训和创新能力。

四、建议与措施1. 加强两岸高层对话,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 优化对台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拓展两岸民间交流,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4. 加强对台工作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和创新能力。

5. 加强与台湾同胞的沟通与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五、总结本次对台工作调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我们今后对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努力提高对台工作的水平,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对台工作调研报告

对台工作调研报告

对台工作调研报告《对台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对台工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对台政策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1. 对台工作的整体情况2. 对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3. 台商台胞在大陆的情况4. 台湾青年赴大陆发展的情况5. 对台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和成果6.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7. 下一步工作建议三、调研方法1. 采访相关部门和机构负责人2. 调阅相关资料和文献3. 参与相关会议和活动4. 进行问卷调查四、调研结果1. 对台工作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执行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够等问题。

2. 台商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发展状况较好,但也面临一些实际困难和待解决的问题。

3. 台湾青年赴大陆发展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在学历认证、就业机会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

4. 对台交流与合作的机制不够完善,需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

5. 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挑战需引起足够重视。

五、工作建议1. 完善对台政策执行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

2. 改善台商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发展环境,营造更加包容、优惠的政策环境。

3. 加强台湾青年赴大陆发展的各项服务和保障,提升其融入感和发展空间。

4. 加强两岸交流合作的机制建设和资源整合,促进更多具体成果。

5. 坚持和平发展对台政策,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问题,推动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六、结论当前对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提升对台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果,促进两岸关系持续和谐发展。

对台调研报告

对台调研报告

对台调研报告
《走进台湾——对台调研报告》
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对台调研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日,本人率领调研团队前往台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对台调研工作,深入了解了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此次调研的一份报告。

政治方面,我们发现台湾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大陆的统一压力。

但是,台湾民众对统一并不抱有积极的态度,出于对自身民主自由的追求,大部分民众希望能够维持现状,继续保持台湾的独立地位。

另外,台湾的政治体制也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党竞争的特点,这为政府制定更加民生化政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经济方面,台湾拥有一定的地理、人力、经济优势,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但是,在国际商业中心的转移,大陆市场的快速崛起等因素的影响下,台湾的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

我们调研发现,台湾正在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

同时,台湾也在积极推进与邻国的经济合作,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社会文化方面,台湾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台湾社会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很强,不同族裔、宗教、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这里和谐共处。

此外,台湾的社会福利体系也较为完善,人们享有较高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待遇。

总的来看,台湾具有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在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共同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台当局开放第二波陆资入岛评析

台当局开放第二波陆资入岛评析

台当局开放第二波“陆资入岛”评析 3月2日,台“经济部”公布第二波陆资入岛开放项目,共涵盖42项产业。

台当局此次不仅放宽开放幅度,更首次将面板、半导体等台“策略性”产业纳入其中,在陆资入岛政策上取得新进展;也显示台当局在面对年底“立委”及2012年“大选”压力下开放两岸经济合作的大方向不会改变。

主要背景台当局此时公布第二波陆资入岛项目,主要是希望通过吸引大陆资本,推动台湾经济持续发展,并增进两岸经济合作。

一、陆资入岛成效不彰,影响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多年来,台当局出于所谓“安全”顾虑等政治因素始终禁止陆资入岛,造成两岸资金往来长期呈现“间接、单向、不平衡”的局面。

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为兑现竞选时开放陆资入岛的承诺,于2009年6月底以“正面表列”方式首次向大陆开放了64项制造业、117项服务业和11项公共建设,共计192项产业,并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标志着陆资入岛实现历史性突破,也正式开启了两岸双向投资的新格局。

2010年5月20日,台当局再次开放银行、证券、期货等12项,并于2011年1月1日配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服务业早收清单又开放1项。

至此,台当局共对大陆开放205项产业。

然而,由于开放项目仍然有限,陆资入岛进展较为缓慢。

据台“投审会”统计,截止2011年2月底大陆对台投资共120件,金额仅约为1.39亿美元。

这与台湾对大陆投资近千亿美元的规模相比相去甚远。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台当局开放幅度过小,在投资领域、金额、持股比例、审批程序等方面限制过多,严重抑制了陆资对台的投资热情。

对此,岛内要求台当局扩大开放幅度的声音不断增加,台当局内部也进行了多次检视,最终出台此次开放政策。

二、两岸投资保障协议协商受阻,阻碍两岸经济关系制度化为消除彼此间的投资障碍,促进两岸双向投资,签署“两岸投保协议”已被两岸“两会”列上议事日程。

然而双方对该协议的投资促进、仲裁机制等存有较大差别。

台湾方面将重点放在“投资保障”方面,希望通过签署该协议来加强对台商的保护,而对“投资促进”始终持较为消极的态度。

对台调研报告

对台调研报告

对台调研报告
调研结果报告
1. 研究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台湾居民对于两岸关系和统一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了解其对于未来台湾发展的期望和愿景,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调研方法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台湾居民的观点和意见。

共发放问卷1500份,有效回收1368份,有效回收率为91.2%。

3. 调研结果摘要
(1)对待两岸关系
在对待两岸关系的态度上,有52.3%的受访者表示持支持统一的态度,34.7%的受访者表示支持维持现状,只有12.9%的受访者表示支持台独。

(2)对统一问题的看法
在统一问题上,47.8%的受访者认为台湾应该推动和平统一,而42.9%的受访者倾向于保持现状,只有9.3%的受访者主张坚决反对统一。

(3)未来发展期望
在未来台湾发展的方向上,58.6%的受访者希望通过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29.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强台湾本地产业的发展,只有11.6%的受访者认为应该继续依赖对外援
助。

4. 结论和建议
综合调研结果,大部分台湾居民希望通过和平统一的方式来解决两岸关系问题,认为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是未来台湾发展的关键。

因此,我们建议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加强经济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同时也应重视台湾本地产业的发展,为台湾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引导台湾居民正确理解和对待两岸关系,加强民众教育,促进和谐稳定的两岸关系。

陆金所调研报告

陆金所调研报告

陆金所调研报告
根据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陆金所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份报告旨在分析陆金所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首先,报告指出陆金所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实现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通过高效的风控措施和创新的业务模式,陆金所成功地推出了一系列受到市场欢迎的产品,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报告指出,陆金所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专注于个人金融领域的战略决策,并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

其次,报告指出陆金所在用户体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引入智能科技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陆金所成功地提高了用户的交易便利性和操作体验。

报告指出,陆金所的门槛较低,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在线平台进行金融交易。

此外,陆金所还提供了个性化的金融咨询和投资建议,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最后,报告展望了陆金所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报告认为陆金所应通过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和提高服务质量,继续保持其竞争优势。

其次,报告建议陆金所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研发的投入,不断提升其智能金融产品的水平。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陆金所扩大其合作伙伴网络和加强品牌营销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总体而言,陆金所的调研报告显示了该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取得
的显著成就。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陆金所在未来发展中需要继续努力的方面。

通过评估和展望陆金所的发展情况,报告为该公司未来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2459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机会和挑战

2459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机会和挑战

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机会和挑战前言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经济合作方面也存在许多机会和挑战。

笔者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当前两地经济合作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并提出个人建议和看法,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1.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现状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两地政府之间就开始进行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合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地之间的经济交流逐渐加强,并形成了一种紧密的经济关系。

目前,两地的经济合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1.贸易:中国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地之间的贸易额呈逐年增长趋势。

在2019年,两地贸易总额达到1553.5亿美元。

2.投资:中国大陆在台湾地区的投资主要涵盖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

根据台湾地区投资委员会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大陆已在台湾地区投资了49.88亿美元。

3.旅游:台湾地区是中国大陆第二大旅游目的地,仅次于香港地区。

据台湾观光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大陆游客赴台湾地区的人数为218万,占台湾地区总游客人数的40%。

以上数据表明,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十分紧密,涵盖众多领域。

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两地经济合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2.机遇和挑战2.1 机遇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

中国大陆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而台湾地区则拥有高端的科技和人才,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

因此,两地之间在经济合作方面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

随着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逐渐加强,中国大陆可以通过借鉴台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台湾地区也可以通过与中国大陆的合作,进一步开拓大陆市场,获取更多的商机。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两地可以联手开拓海外市场,共同参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2.2 挑战尽管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台胞调研 报告

台胞调研 报告

台胞调研报告台胞调研报告近年来,两岸关系持续改善,台胞来大陆发展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为了更好地了解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

以下是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台胞来大陆的动因和现状,以及对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收到了100份有效问卷和50个访谈结果。

二、台胞来大陆的主要动因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台胞来大陆的主要动因有以下几点:1. 就业机会:大陆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较为丰富,许多台胞看到在大陆的发展前景更好,因此选择来大陆发展。

2. 个人发展:大陆有着更广阔的舞台,提供了更多个人发展的机会,许多台胞希望能够在大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3. 家庭因素:一些台胞因为家人在大陆生活或工作,为了和家人团聚或照顾家人而来大陆。

4. 文化交流:许多台胞对大陆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来大陆是为了深入了解大陆文化并进行文化交流。

三、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发展状况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台胞在大陆的生活和发展状况的结论:1. 就业情况:绝大多数台胞在大陆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且工资待遇普遍较好。

大陆的就业市场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为台胞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生活环境:台胞普遍认为大陆的生活环境较好,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也较为完善。

3. 社交情况:大部分台胞在大陆建立了自己的社交圈子,与当地居民和其他台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 文化交流:大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机会给台胞提供了更多的体验和交流的机会,台胞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大陆的文化。

四、台胞对大陆的印象和期望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获取了台胞对大陆的印象和期望:1. 台胞对大陆的发展速度和潜力印象深刻,对大陆的未来充满信心。

2. 大部分台胞对大陆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印象良好,希望能够在大陆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有了很大的改善。

两地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投资合作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两岸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前景,分析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一、两岸经济合作的现状1.贸易往来逐年增加中国大陆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岸贸易总额已经连续多年稳居台湾地区外贸中的第一位。

据统计,2019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了3388.7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其中,大陆对台出口1892.1亿美元,同比增长9.1%;自台进口1496.6亿美元,同比下降0.9%。

2.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已经成为两岸经济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截至2019年底,台资企业在大陆建立的项目投资额已经超过1600亿美元。

同时,大陆企业对台投资也逐年增加。

2019年前11个月,大陆对台投资共计155.4亿美元,同比增长6.9%。

3.两岸服务业合作不断增强服务业合作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两地在金融、旅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也正在不断深入。

截至2019年底,共有1849家台资金融企业在大陆注册经营,从业人员达到了5.5万人。

另外,大陆旅游市场对台湾地区游客也持续开放,在2019年共接待台湾地区游客约500万人次。

二、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景分析1.投资合作仍有巨大的潜力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不断缓和,大陆对台湾地区投资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特别是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大陆对台湾地区的投资将成为缓解压力的重要手段。

同时,台湾地区也将逐步开放大陆市场,吸引更多大陆企业来台湾投资。

2.创新技术合作潜力巨大创新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大陆和台湾地区在这方面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未来两岸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合作仍有巨大的潜力。

特别是随着大陆科技企业的发展,可以为台湾地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台湾地区企业也可以借助大陆市场的机遇推出更多优质产品。

台资调研报告

台资调研报告

台资调研报告台资调研报告经过对台资公司进行调研,我们对其发展状况、产业布局、经济贡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

下面将对调研结果进行简要总结和分析。

一、发展状况台资公司是指在中国大陆投资并注册的台湾地区的企业,自1987年两岸关系的改善以来,我国对台资企业的政策相对宽松,吸引了大量的台资企业来到中国大陆投资。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台资企业的发展状况良好,不少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台资企业将自身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入中国,提升了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产业布局台资企业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行业,涉及范围广泛。

调研结果显示,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的产业布局较为均衡,不同行业的企业数量相对平衡,整体上没有出现特定行业过分集中的情况。

这种均衡的布局为中国大陆的产业结构提供了平衡和多样性。

三、经济贡献调研结果显示,台资企业对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的厂房、设备和基础设施等为当地带来了大量投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台资企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缓解了中国大陆的就业压力。

而且,台资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以提高,推动了中国大陆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四、面临困境与挑战调研发现,台资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首先,受两岸关系的影响,政策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对台资企业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其次,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升级,台资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也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资源和环境约束等问题也对台资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五、建议为了进一步提升台资企业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继续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稳定两岸关系,为台资企业提供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2. 鼓励台资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竞争力;3. 支持台资企业加大对环保和资源节约方面的投入,推动可持续发展;4. 增强与当地企业的合作,促进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对台工作调研报告

对台工作调研报告

对台工作调研报告引言随着大陆与台湾交流的不断加深,对台工作显得愈发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当前对台工作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台工作的调研。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对台政策、对台经济交流和两岸民间交流等方面。

本调研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们的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对台政策调研1.导引我们首先对大陆与台湾的对台政策进行了调研。

政策的导引是了解双方对台政策沟通和协商的基本情况。

2.调研结果调研结果表明,双方对台政策的导引相对顺利。

双方通过定期的协商和交流,就对台政策的重要问题能够取得一致意见,在政策方面的差异性相对较小。

3.问题分析然而,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两岸政权的不同,对台政策的执行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对台政策的导引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对台经济交流调研1.导引在对台经济交流方面,我们通过调研了解了双方的经济交流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

2.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经济交流非常活跃。

两岸之间的贸易额在近年来有明显增长,双方签署了众多经济协议和合作项目。

尤其是大陆方面为方便台商在大陆投资经营,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便利措施。

3.问题分析然而,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两岸的政治关系紧张,某些台湾企业在大陆活动受到限制,这对两岸经济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此外,台湾地区在大陆市场的认知和渠道拓展方面还有待加强。

三、两岸民间交流调研1.导引对于两岸民间交流,我们从文化交流、教育交流和人员往来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2.调研结果调研结果表明,两岸民间交流广泛而深入。

许多文化艺术团队、学生团体和个人都积极参与了两岸各类交流活动,增进了双方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3.问题分析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尽管两岸民间交流存在广泛性和多样性,但彼此间的交流频率和规模仍然不够理想。

有时候由于政治原因,某些民间交流项目不能顺利进行,这对两岸人民之间的心理和情感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新形势下涉台工作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涉台工作调研报告

新形势下涉台工作调研报告新形势下涉台工作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委托,我们小组对新形势下的涉台工作进行了调研,并整理了下面的报告,以供参考。

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两岸交流的深入,涉台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

为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的涉台工作,我们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1. 调研内容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当前两岸关系形势、涉台政策和对策、交流合作等。

2. 调研方法采取了文献资料收集、调研访谈、会议座谈等方法进行调研。

并参考了相关统计数据和政策文件进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当前两岸关系形势目前两岸关系复杂严峻,台湾内部问题错综复杂,部分台湾政治势力不断推动“台独”活动,对台海和平稳定构成威胁。

2. 涉台政策和对策针对当前形势,我们认为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坚决反对任何“台独”行径。

同时,要加强与台湾民间的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的互相了解和友谊。

3. 交流合作加强与台湾各界的交流合作,有助于增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促进和平统一进程。

要积极推动两岸更多的互动交流活动,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

四、建议1. 坚守“一个中国原则”作为涉台工作的基本原则,要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反对任何“台独”活动,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利益。

2. 加强交流合作继续加大与台湾民间的交流合作力度,增进两岸民众的互相了解和友谊。

通过组织更多的两岸交流活动,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与进步。

3. 积极构建互利共赢关系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使台湾同胞能从大陆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加强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两岸人民的交流互动。

五、总结新形势下的涉台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牢固树立“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行径。

通过加强交流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关系,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六、感悟与展望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新形势下的涉台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陆资赴台投资动机、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陆资赴台投资动机、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

陆资赴台投资动机、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近30年来,大陆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转型,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取得重大发展,失衡与不对称现象依旧存在。

除大陆对台出口受到严格管制与对台贸易存在巨额逆差外,台湾当局一直不允许大陆企业赴台湾投资,两岸经贸处在“间接、单向”的不对称状态。

随着2009年7月1日,台湾当局正式开放192项陆资赴台,开启了两岸双向投资的全新时代。

本文以两岸投资的发展现状出发,重点从政治文化、政策法规和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对陆资赴台的可行性,制约因素进行探究,最后以浙江民营企业入台投资的模式与障碍出发,提出促进陆台双向投资的对策建议。

标签:大陆资本;台湾经济;对外投资;陆资赴台一、前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大陆一直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产业发展互动频繁。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周边经济体迅速崛起的挑战,两岸经济只有更紧密的联系才能共同健康发展,共同应对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挑战。

众所周知资本的单向流动,既不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发展,更不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扶植与帮助民营企业促进对台投资。

如何把从以“吸引台资”主的投资模式转向“双向投资”的模式,既是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两岸长久文化交流合作的需要。

二、两岸投资合作的投资动机对比大陆与台湾的产业比较优势后发现,目前两岸在产业比较优势上呈现一定的互补性。

中国大陆现处于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产业发展阶段,在传统初级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而台湾在经历过数次经济危机和经济变革后,产业结构已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知识服务型产业,现今中国台湾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技术、材料能源、环保与节能减排等产业都处于产业发展的高端。

另外,2008年中国台湾将六大新兴产业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医疗照护、精致农业和文化创意作为其未来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方向,这与大陆确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新兴产业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和重叠性。

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

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
鼓励和支持两岸民间团体和人士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增进了解 和认同,为化解分歧提供民意支持。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拓展经济合作领域
加强两岸在经济、贸易、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实现互利共赢。
深化文化交流
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促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
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
04
两岸交流的未来展望
政治关系的改善与期望
政治互信的增强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双方应加强政治互信,减少误解和猜疑, 为更紧密的合作奠定基础。
制度化协商机制的建立
推动两岸协商机制的制度化,确保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的交流合作能够有序进行。
共同参与国际事务
期望两岸能够共同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与协调, 提升两岸的影响力。
经济合作的深化与拓展
01
贸易投资的便利化
推动两岸贸易投资便利化,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两岸经济的深
度融合。
02
新兴产业的合作
加强在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合作,共同把握全
球发展趋势和机遇。
0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强两岸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经
济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3
学术出版与合作
两岸学术出版机构积极开展合作,共同出版学术 著作,推动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共享。
民间交流
民间团体交流
01
两岸民间团体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与
友谊。
旅游交流
02
两岸旅游市场相互开放,推动旅游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民众
的互动与体验。
青年交流
03

台商调研报告

台商调研报告

台商调研报告台商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经过对台商进行深入的调研工作,我们整理出如下报告,以供参考。

一、调研目的及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分析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经营的情况,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台商在中国投资的规模逐年增加,对于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次调研着重关注了台商投资领域、投资规模、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专家研讨会等多种方法。

我们先后在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共收集了100份有效问卷,并与20家台商进行了深入访谈。

同时,我们邀请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就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经营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三、调研结果1.台商投资领域多元化发展:调研结果显示,台商投资领域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农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比较大。

在制造业中,电子设备、纺织品和家具等领域是台商重点投资的项目;在服务业中,旅游、餐饮和零售业都受到了台商的青睐。

2.投资规模稳步增长:调研结果显示,台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规模逐年增加。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两岸经济交流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到中国投资经营。

在对投资规模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福建、广东和浙江等地是台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

3.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尽管台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持续增加,但调研结果显示,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可忽视。

其中,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不确定性、人才招聘和企业文化融合等问题成为台商投资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此外,税务、环保和劳动力等方面的政策也对台商的经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发展展望针对调研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提出了几点建议:1.台商应加强行业竞争力,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2.加强与中国大陆的合作,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加强产业链合作和创新。

3.合理规避风险,注意研究目标市场的规模、发展潜力和风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大陆企业入台投资法律环境分析

大陆企业入台投资法律环境分析

大陆企业入台投资法律环境分析、、-随着两岸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大陆企业入台投资已是两岸最热门经济话题,台湾地区银行业、电子制造、服务业等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对于大陆企业投资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013年6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签署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其中规定台湾将向大陆开放64项服务业,这使两岸的经济开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正争取在台湾通过并实施,该协议一旦在台湾实施,必将带来大陆企业入台投资的浪潮。

为此,本文对目前大陆入台投资的法律环境进行分析梳理,以帮助投资者明确台湾相关法律规定,避免投资风险。

大陆资本入台历程回顾由于历史原因,台湾长期不开放大陆资本入台,直到2009年由两岸协商推动才正式开放陆资入岛。

目前台湾对大陆企业入台投资采取的是“正面表列” 制度,即明确规定并逐步扩大陆资可投资行业范围,总体来看大陆资本入台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年6月,台湾正式公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与《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开放192项投资行业,正式开启两岸双向直接投资的制度化历程。

至此,大陆资本被允许入台。

第二阶段:2011年3月,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二阶段开放42项投资行业,其中包括:允许策略性引进大陆投资人参股投资或合资新设集成电路制造、半导体封装及测试业、液晶面板及其零组件制造等产业。

第三阶段:2012年3月,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行业项目》修正案,其中新增开放部分投资行业,并修正部分已开放大陆资本投资制造业项目的限制条件。

至此,除了高污染、核能安全等部分设敏项目没有开放,岛内制造业高达97%对大陆资本放开。

大陆资本入台法律规定随着台湾越来越多行业对大陆企业开放,台湾也陆续制定了一系列专门法^■i A H■- * A ■■■h 陆资对第三人律法规。

目前对大陆企业入台投资的主要规定集中在《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和《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商务活动许可办法》等法律中。

涉台调研报告

涉台调研报告

涉台调研报告涉及台湾的调研报告是为了了解台湾的政经社情,以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和展望。

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台湾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展望,重点探讨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合作机会。

一、政治方面在政治方面,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因此保持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是大势所趋。

然而,随着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改变,两岸关系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不同政党的执政方向和立场也影响着两岸关系的发展。

因此,需要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促进零和游戏变为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经济方面台湾的经济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然而,在新技术和市场竞争的冲击下,台湾经济面临一些挑战。

与此同时,两岸经济也呈现出一些潜在的合作机会。

例如,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和新兴产业等领域,两岸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方面台湾社会的变化也是调研的重点之一。

随着台湾年轻人的成长与接触外部世界,他们的观念与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

对于两岸关系的态度也逐渐多元化。

因此,了解和尊重台湾民众的声音和诉求,通过加强人文交流,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和可能。

四、教育方面台湾的教育体系享有较高的声誉,多年来致力于培养人才和创新意识。

两岸教育交流是增进彼此了解和促进两岸关系的重要途径。

加强教育领域的合作,可以为台湾的青年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同时也为两岸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关系的发展对于两岸民众和两岸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构建和谐稳定的两岸关系,推动共同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两岸关系的发展依赖于两岸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台商在大陆投资现状及发展趋势、现存问题有哪些?

台商在大陆投资现状及发展趋势、现存问题有哪些?

台商在大陆投资现状及发展趋势、现存问题有哪些?2006.12.13一、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现状及特点(一)总体概况台商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对大陆进行试探性投资,80年代中后期初具规模,从实际外资来看,1989年已达1.5亿美元。

90年代以来,台商掀起了对大陆的投资新热潮,1996年投资34.7亿美元,创台商大陆投资的新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又呈现下降趋势,到2000年都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都没有超过30亿美元。

2000年以来,随着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快速增长,2002年达39.7亿美元,为历史最高水平。

近年来,随着大陆经济结构调整与投资环境的变化以及台湾对大陆的投资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大陆利用台湾的外资出现了下降趋势。

根据商务部统计显示,2005年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907个,同比下降2.4%;合同台资金额1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实际利用台资21.5亿美元,同比下降31%(见表1)。

截止2005年底,台湾对大陆累计投资项目68095个,合同台资金额896.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金额417.6亿美元,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为6.71%,排名第五。

表1 1989年-2005年台湾对大陆投资情况金额单位:万美元资料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

(二)特点1、平均项目规模加大,经第三地投资增加90年代中后期以后,台湾大中型企业开始加快对大陆的投资,促使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总量、平均项目规模不断加大,并且转由第三地对大陆的投资增加。

从表1的平均项目规模可以看出,实到台资、合同台资在90年代中后期都有突破性增长,表明台湾的大中型企业加快了对大陆的投资。

2005年,大陆新批准台商项目数为3907个,同比下降2.37%;合同台资金额103.5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1%,使得当年的平均项目规模达到了265.12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4.02%。

显示新一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台湾大中型企业对大陆投资的比重显著增加。

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对于许多外国的投资者来说,中国不再是一个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来吸引外资的市场。

相反,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稳定政治环境,高质量的技术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的国家。

这些,使得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选择大陆作为他们的投资目标地点。

一、台资企业在大陆投资的优势台资企业入驻大陆具有哪些优势呢?首先,可以享受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这点与之前的改革开放初期类似。

然而,如今大陆的劳动力市场已经日趋成熟稳定,能够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因此,以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例如电子,光学,半导体)为例,大陆劳动力市场的优势已经跨越了过去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其次,台资企业的大型规模生产与生产流程上的经验优势,与大陆低成本优势的结合,使得大陆已成为世界各大企业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随着全球化、自动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制造业中进行本地化、全球化的比较,而大陆技术先进、制造水平高、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日益凸显,吸引了更多企业入驻。

另外,台资企业进入大陆市场还能够从政府的优惠政策中获得好处。

如大陆税制的改革,在税收优惠和减轻企业负担方面日趋完善;大陆在企业运营期间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大陆政府对外资技术转移、人才培训等的支持等等。

这些优惠政策的实行,为台资企业在大陆市场内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台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大陆对外资开放的持续推进,台资企业在大陆的实际投资情况也一直在上升。

根据统计,当前大陆投资总额最大的外资来源为台湾。

截至2020年底,台资企业在大陆累计投资额已超过1万亿美元。

可以说,台湾企业在内地投资的贡献是显著的。

目前为止,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台资企业在大陆市场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成为了大陆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同时,大陆政策不断调整和中美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台资企业在投资领域中不断进行转型升级,在涉及技术含量高的领域中进行更多的探索和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资入台的现状研究、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调研报告(节选)作者:程熙、陈俊杰、倪诗、林晓红、古粤阳、杨晨薇日期:2013-11-14浏览:1陆资入台的现状研究、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节选)团队成员:程熙、陈俊杰、倪诗、林晓红、古粤阳、杨晨薇指导老师:蔡伟毅一、课题背景2009年以来,在世界经济仍在衰退的背景下,台湾出口减少、投资萎缩、内需不振,就业形势持续恶化,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马英九遂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与大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并在随后签署了两岸签署金融监理合作瞭解备忘录(MOU),从而拉开了陆资入台投资的序幕。

而今,陆资入台已有三四年时间,对台湾的经济也犹如“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新动力,推动台湾的经济继续发展。

而本实践队正是以“陆资入台的现状研究、问题分析与前景展望”为主课题,将对陆资入台的各行业、企业进行调查分析,整合可以获得的数据,以了解陆资企业在台现状,并对以后的继续发展进行预测,为其他有意愿对台投资的企业提供参考依据。

除此之外,本次将以“厦漳泉地区对台投资意愿调查与分析”为辅助课题,对该地区部分大型企业进行意向调研,了解其对对台投资的意愿。

二、研究内容1) 现状分析2) 对大陆企业的财务分析,透视其经济状况。

3) 查找、统计大陆企业投资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市场多样化、竞争程度增加、企业创新意识增强等方面。

4) 对两岸民众以及企业关于陆资入台进行满意度分析,便于更直接体现民情。

5) 问题分析6) 前景展望三、现有的陆资入台模式截至2013年1月21日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该部门所辖“投资审议委员会”2012年核准陆资赴台投资件数为138件,比上年增加35.29%;投(增)资金额共计3.2806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50.11%。

据介绍,自2009年6月30日台湾当局开放陆资赴台投资以来,累计核准投资件数342件,核准投(增)资金额为5.03634亿美元。

1) 设立贸易代表处陆企在两岸已有贸易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对台投资,在台设立代表处,往往以销售为主,基本上不进行生产。

中小型企业尝试以此深入台湾当地市场,并增加与原有贸易伙伴的技术合作和品牌构建,吸收宝贵经验。

深圳有登记的10家企业基本都属于此类模式。

机电产品是台湾自大陆进口最重要的商品,2013年1-3月台湾自大陆进口机电产品55.3亿美元,占自大陆进口总额的54.6%,增长6.3%。

从深圳对外经济合作处我们了解到,经深圳对外经济合作处审核批准的10家对台投资的大陆企业均为电子科技类企业,符合深圳的产业结构与行业分布。

2) 台商返台台湾当地创业者利用大陆的巨大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创办劳动密集型产业,做大做强后返回投资台湾。

一方面,早期在大陆的经营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做后盾,可以承受对台投资初期的亏损,能维持子公司在台长期生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台湾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贸易特点通过台湾打开国际市场,进一步加强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

但纵观台方给出的近400家对台投资的大陆机构和个人可知,此投资模式现阶段只有深圳富士康、厦门欣贺等企业采用。

3) 服务客户,设立分点应在台客户要求,为便利售前、售后服务在台设分点,并为后续贸易创造条件。

陆资入台有利于完善国际性企业的跨地区甚至全球售后服务体系。

一些大型高科技企业的产品行销全球,其中包括台湾地区市场。

以往,苦于无法直接设立售后服务机构,只能与当地的相关机构合作,虽然也能为客户提供一定范围的服务,但毕竟这一渠道比较间接,无法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政策允许后,大陆企业可以前往投资设立自己的售后服务机构,这不仅提高了对当地客户的服务效率,同时也通过在台湾当地对相关行业产业链的观察与学习,促进了大陆企业全球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 入股台企,强强联合在大陆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大公司通过入股的方式进行投资,虽然现阶段由于ECFA 条款以及台方政策限制,大陆方面尚不能对通过增资、并购等方式投资的现有台湾企业享有控制权,但与台湾企业进行强强联手可以弥补由此带来的部分局限性,同时也是双赢的有效手段。

处于发展成熟阶段的大陆高科技企业,在国内竞争对手少,有余力拓展海外市场,却面临来自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老牌成熟企业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存在被欧美国家有针对性地反倾销调查甚至制裁的风险。

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则可以通过台湾进行过渡,利用台湾公司的相关行业专利进行技术上的交流互补,同时利用台湾的入海口,更便利地将产品远销主要海外市场,并规避反倾销风险。

5) 自然人投资,获取在台政策优惠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出于个人目的增加在台居留时间。

情况一般为自然人投资,法人投资案例暂无。

此类情况的出现一般源于大陆居民与台湾同胞的联姻。

由于对个人财产要求较高,故此模式仅为个案。

四、企业现状与问题分析:在ECFA 背景下,陆资入台得到关税税率、过程审批、市场开放等方面的支持,大陆对台投资额正在在逐年增长,但截至2012年12月底,台湾开放陆资入台投资的3年半时间里,经台湾投资审议委员会核准的大陆对台投资案例仅342件,投资金额约5.03亿美元,相较于台湾对大陆投资的金额,显示出明显的失衡状态。

同时,据实践队对厦门、深圳两地相关政府和企业的调研表明,对台投资的大陆企业以亏损为主,几乎无正利润,由此可见,与大陆的积极对台招商引资相比,台湾对大陆投资的渴望明显不足。

根据政府和企业的综合反映,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 在台维持企业运作成本高,竞争激烈。

虽然享受ECFA带来的税收优惠,但在台运行企业的成本仍然远高于大陆。

一方面,由于台湾明确限制,台湾工资比大陆高100%以上(即为大陆工资的2~3倍),并且劳工严格遵循朝九晚五制度,不允许加班。

每天如果工作超过8小时,则超过时间段的工资三倍计算(所以如果要增加企业运作时间只能多招劳工,从而又增加了成本)。

另一方面,大陆企业在台知名度尚不高,产品销售量相对较少,存在明显的库存压力,增加了仓储成本。

2) 企业运营尚处于初始阶段,一定程度的亏损属正常现象。

中小型企业对台投资目的以进入台湾市场为主,暂未考虑发展国际市场,自2009年ECFA 协议签订后企业投资、投产至今,企业在台分公司运营时间仍然较短,一般为1~2年,运营初期由于品牌知名度以及在台实际摸索期间存在亏损企业新生与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同时,由于台湾劳动力成本显著高于大陆,同样程度的亏损在对台投资的陆企方面会体现得更为明显,亏损额也会相对更大。

3) 地方政府自主调动的权力小,区位优势难以通过政策体现。

分析企业对台投资的申报模式可知,除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外,一般企业对台投资须层层上报,地方政府很大程度上只能充当经手部门协助中央进行审批;同时,地方政府由于当地赴台投资企业的数量不多、规模较小,以及中央给予的自主权有限,致使地方政府无法为当地企业投资台湾制定“量身打造”的优惠政策,发挥大陆企业的区位优势,也间接导致在政府与企业的互动中,“对台投资”企业尚与“对外投资”企业处于同一类型,未被单独划分出来,故投资入台的陆企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享受有针对性的政府帮扶行动。

以融资问题为例,现阶段对台投资的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限制导致无法享受政策性融资的支持,只能向四大行、其他股份制银行申请,进行商业融资,然而商业融资的高门槛和高利率往往使企业望而却步。

地方政府因职权所限也难以出台有效融资政策,致使企业实际上仍然只能靠自有资金或民间借贷维持在台经营。

在台湾的高成本下,大陆经营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对投资入台的大陆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4) 企业对台投资以自主调研为主,与政府以及其他赴台企业之间的合作调研较少,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调查表明,对台投资企业基本以自主调研为主,极少与政府或其他对台投资企业进行合作调研。

由于对台投资中小型企业居多,在人员数目、经济素质、市场敏感度上存在较多局限性,单独行动往往难以保证质量与效率。

造成企业进入台湾后难以迅速适应当地环境调整经营模式,摸索期较长。

更严重的情况下,易导致企业投资台湾的目标和定位失准,引起战略失误。

5) 陆台双方提供的支持缺乏具体执行的细则,实际操作难度大。

陆方在于双方签订的合约以及大陆政策中虽然提出了政策优惠,但由于ECFA和《大陆人民赴台许可办法》及其附件仅从定义和框架上作出了规定,基本都以大纲的形式存在,未制定足够的实施细则和业务流程,也未指派机构和部门负责相关业务。

所以除降税等直观优惠外,大陆企业进入台湾的程序执行起来仍然存在困难,尤其在没有先例的领域。

以土地购买为例,台湾方面负责此类项目的部门尚未明确,审批文件也由于无先例暂处于空白状态,首例大陆企业在台湾购买土地过程为企业自主拟定批文,并最终与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多方研讨座谈,最后才成功签署。

缺乏执行细则易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踢皮球”或无应答现象,使部分审批过程效率较低。

同时,政策优惠也容易仅停留在口头承诺,实际操作障碍多,中央有针对性的帮扶过程难以有效执行。

6) ECFA中货物条例的局限性ECFA 的根本宗旨就是加强两岸在经济贸易和投资方面的全方位合作,促进两岸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建立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的经济合作机制.从目前的内容和实施情况来看,ECFA 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ECFA 仍是以大陆单边对台开放为主,台湾地区对大陆开放的幅度依然不大。

现阶段台湾方面对大陆开放的投资领域还相当有限,制造业开放的细类仅占30%,服务业开放的细类仅占36%。

同时,两岸目前的开放还只是通过早期收获实施,远远未达到兼具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投资便利化、产业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开放内容的自由贸易协定的层次。

货物贸易领域,台湾地区对大陆产品入台的关税减让产品和减让幅度都比较窄,大陆对台高贸易逆差的现象仍未得到改变。

与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与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的行业领域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对等。

台湾当局的有关官员也表示,可投资项目太少,投资情况和理想相差太远。

这种不对等开放使得ECFA 的自由化目标难以真正实现。

7) 台湾政治风险增加大陆企业家的投资顾虑台湾政党轮替制度存在固有的政治风险,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存在紧张微妙的制衡关系,以至于在台湾当局主张的ECFA指导原则中,“对等原则”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强调不会出现“一国两制”。

虽然2012 年马英九赢得选举,国民党继续执政,但民进党经过近 3 年的整合,积蓄能量与实力,在台湾政坛正蠢蠢欲动。

就在其于2011 年8 月公布的“十年政纲”两岸部分内容中,仍继续顽固地否认两岸之间存在“九二共识”。

而“九二共识”正是两岸建立和平发展关系,展开对话协商并加强合作关系的基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