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码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
校验码的计算
1、试用几何级数法确定原代码为1684的校验位和新代码。要求以11为模,以27、9、3、1为权。
解:原代码 1 6 8 4
各乘以权 27 9 3 1
乘积之和 27+54+24+4=109
以11为模除乘积之和109/11=9 (10)
因余数是10,所以校验位按0处理
故校验位为0,新代码为16840
2、用质数法设计代码校验位:原代码共7位,从左到右取权3,5,7,13,17,19,23,以11为模,试求出2690088的校验位?如果让“11”既作模,又作权,会存在什么缺陷(可以举例说明)?解:校验位的计算:
原码: 2 6 9 0 0 8 8
权: 3 5 7 13 17 19 23
乘积: 6 30 63 0 0 152 18
4
435
乘积之
和:
模11结果435/11=39 (6)
校验位: 6
新码:26900886
(2)如果“11”既作模,又作权,那么当该位发生错误时,校验位将无法检测到这位发生错误。如:不妨将权13改为11(左边第四位权),原代码是2690088,其校验位仍为6,新码是26900886;在输入或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第四位由0变为9(或其它任意数字1-9),即输入“26990886”此时的校检位6将无法检测到已发生的错误!因为2X3+6X5+9X7+9X11+0X17+8X19+8X23=435+9X11=534模11后所得余数仍为6,计算机会认为:“26900886”输成“26990886”没有发生错误!。
二维码中校验码计算例题
二维码中校验码计算例题
二维码中的校验码通常采用Reed-Solomon码(也称RS码)来实现。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假设我们有一个4x4的二维码,它包含了以下数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通过使用Reed-Solomon码,我们要在二维码中添加两个校验码。
第一步是将数据以列为单位分成4组:
1 5 9 13
2 6 10 14
3 7 11 15
4 8 12 16
我们将每一组看作一个向量,然后在向量的末尾添加两个校验码。设m为数据的长度,n 为数据+校验码的长度,则n=2t+m。其中t表示我们要添加的校验码数量,因此t=2。
我们要计算的是两个校验码的值。我们先将数据和两个校验码看作一个多项式,然后通过多项式除法来计算校验码。
首先创建一个多项式P(x),它的次数为2t。在这个例子中,2t=4,因此P(x)的次数为4。我们也可以把它写成P(x) = c0 + c1x + c2x^2 + c3x^3 + c4x^4。
我们现在需要计算多项式P(x)在给定向量(列)中的值。向量13 9 5 1对应于多项式P(x)中的值为:
P(0) = c0 = ?
P(1) = c0 + c1 + c2 + c3 + c4 = 13
P(2) = c0 + 2c1 + 4c2 + 8c3 + 16c4 = 9
P(3) = c0 + 3c1 + 9c2 + 27c3 + 81c4 = 5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看作一个线性方程组,其中未知数是c0、c1、c2、c3和c4。我们有四个方程,因此可以解出未知数的值。
串口校验码计算公式
串口校验码计算公式
串口校验码计算公式根据所选用的校验方式不同而不同。常见的校验方式有奇偶校验、偶校验和无校验(即无需计算校验码)。以下分别介绍这三种校验方式的计算公式:
1. 奇偶校验:将数据位的值相加,并将进位(如果有)加到结果中。如果结果是偶数,则校验位为0,否则为1。
例如,要发送的数据为01100101,其奇偶校验位的计算过程
如下:
0 + 1 + 1 + 0 + 0 + 1 + 0 + 1 = 4,因为4是偶数,所以奇偶校验位为0。
因此,最终要发送的数据为011001010。
2. 偶校验:与奇偶校验相同,只是最终结果恰好相反,即如果结果是偶数,则校验位为1,否则为0。
以要发送的数据为01100101为例,偶校验位的计算过程如下:
0 + 1 + 1 + 0 + 0 + 1 + 0 + 1 = 4,因为4是偶数,所以偶校验位为1。
因此,最终要发送的数据为011001011。
3. 无校验:在串口通信中,如果不需要进行校验,直接将数据
发送即可。
综上所述,串口校验码计算公式要根据所选用的校验方式进行相应的计算。如果使用奇偶校验或偶校验,需要将数据位的值累加并判断结果的奇偶性,得出最终的校验位;如果使用无校验,则无需计算校验码。
校验码的3种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3种计算方法
校验码是一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的技术。以下是三种常见的校验码计算方法:
1. 奇偶校验(Parity Check):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的校验码计算方法,它通过检查数据的奇偶性来判断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数据的位数为奇数,则在末尾添加一个校验位,该位的值为0或1,取决于数据的最后一位是否为0。如果数据的位数为偶数,则在末尾添加两个校验位,每个校验位的值都为0或1,取决于数据的最后一位是否为0。
2. 循环冗余校验(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更复杂的校验码计算方法,它使用多项式除法和生成多项式来计算校验码。生成多项式是一个固定长度的多项式,通常为2的n次方减1,其中n是数据位数的二进制表示中最高位的位置。在计算校验码时,将数据与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运算,然后将结果取反并加到生成多项式的系数中。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校验码。
3. 海明码(Hamming Code):海明码是一种基于循环冗余校验的纠错码,它可以在接收端检测到传输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海明码使用多个校验位来表示数据,每个校验位都是一个独立的多项式。在发送端,将数据和所有校验位一起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首先计算出所有校验位的值,然后将这些值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发现任何一位不匹配,则说明传输中出现了错误,接收端可以使用已知的纠错规则来纠正错误并重新发送正确的数据。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一、校验码的基本概念
校验码作为信息的一部分,用来对数据在传送、存储过程中的完整性进行检查,用于检测出数据正确性,也可用于发现出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错误。它是常用的信息认证技术,其目的是通过用位等方式通过算术或逻辑函数及其他运算,由发送端计算出一个校验码,传输给接收端,由接收端重新计算,与发送端传输的校验码进行比较,从而验证发送和接收的准确性。
二、常用校验码计算方法
1.奇偶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是将发送的数据按位进行XOR运算,最终计算出一个校验码。其计算方法如下:首先令n为要发送的数据的位数,即有n个位,每一位记为d(0),d(1),d(2),……,d(n-1);将它们看成二进制数,将它们相加,即可得出最后的校验码C=
d(0)⊕d(1)⊕d(2)⊕……⊕d(n-1)。
2.CRC校验码:
CRC(全称循环冗余校验码),它是一种比较高效的数据校验技术,其校验效果很好,强度高,可检测出多重错误,用于检测经过网络或外界媒介传输的软件或文件中的错误。CRC校验码的计算方式如下:首先,将原始数据分成以位为单位的、等长的字节块,每一段连续的字节块称为一个字。
奇偶校验码的计算方法讲解
奇偶校验码的计算方法讲解
奇偶校验码是一种增加二进制代码传输距离的最简单
和最广泛的方法,通过增加冗余位使码字中“1”的个数恒
为奇数或者偶数。奇偶校验码有两种,奇校验和偶校验,其计算方法如下:
1.奇校验:
先计算信息位中的“1”的个数。
如果“1”的个数是奇数,那么校验位为0。
如果“1”的个数是偶数,那么校验位为1。
最终得到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奇数。
2.偶校验:
先计算信息位中的“1”的个数。
如果“1”的个数是奇数,那么校验位为1。
如果“1”的个数是偶数,那么校验位为0。
最终得到的码字中“1”的个数为偶数。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二进制位和校验位的异或操作,以确保最终得到的码字满足奇校验或偶校验的要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技术人员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crc16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16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16校验码是一种常用的校验码算法,主要用于数据传输的错误检测。它通过对待校验的数据进行计算,生成一个16位的校验码,然后将校验码附加在数据后面进行传输。接收方在接收到数据后,同样使用CRC16算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校验码与接收到的校验码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一致,说明数据传输没有错误。
CRC16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CRC寄存器:将CRC寄存器的值初始化为一个固定的值,通常为0xFFFF。
2. 逐位计算:从数据的最高位开始,依次对每一位进行计算。首先,将CRC寄存器的最高位与当前数据位进行异或操作,然后将CRC 寄存器的值左移一位。
3. 检查最高位:如果左移后CRC寄存器的最高位为1,则将CRC 寄存器的值与一个预设的固定值(通常为0x8005)进行异或操作。
4. 继续计算: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对数据的每一位都进行了计算。
5. 结果取反:将CRC寄存器的值取反,得到最终的CRC16校验码。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CRC16校验码的计算过程。假设我们
要计算数据0x0123的CRC16校验码。
1. 初始化CRC寄存器为0xFFFF。
2. 逐位计算:首先将CRC寄存器的最高位(0xFFFF的最高位为1)与数据的最高位(0x0的最高位为0)进行异或操作,得到1。然后将CRC寄存器左移一位,得到0xFFFE。
3. 检查最高位:左移后CRC寄存器的最高位为1,将CRC寄存器的值与0x8005进行异或操作,得到0x7FFB。
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常用的数据传输错误检测方法,它可以
对数据进行校验,并判断数据是否传输出现错误。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生成多项式(Generator Polynomial)
CRC校验的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正确的生成多项式,它是一个二进制数,通常用一个多项式表示。生成多项式的位数决定了校验码的长度,常见的
有8位、16位、32位等,常用的生成多项式有CRC-8、CRC-16、CRC-32等。
2.初始化CRC寄存器
CRC寄存器是CRC计算的核心,初始值可以是全0或全1,具体取决
于实际应用场景和采用的CRC标准。计算过程中,CRC寄存器会根据输入
数据进行移位和异或操作。
3.数据填充
需要对待校验的数据进行填充,通常在数据最后添加若干个0,填充
的位数由CRC校验码的长度决定。
4.CRC计算
将待校验的数据和填充的0按位进行异或操作,结果再与生成多项式
进行除法操作。具体操作如下:
-将CRC寄存器置为初始值
-从最高位开始,依次将待校验数据的每一位与CRC寄存器的最高位
进行异或操作
-CRC寄存器进行移位操作(除了最高位,其余位向右移动一位)
-如果异或操作的结果为1,则用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操作,即将CRC
寄存器的最低位与生成多项式的对应位进行异或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待校验数据的每一位都处理完毕
5.CRC校验码
当待校验的数据处理完毕后,剩下的CRC寄存器的值就是CRC校验码。校验码的长度与生成多项式的位数相同,通常将校验码附加在待传输的数
身份证校验码计算公式及实例计算
⾝份证校验码计算公式及实例计算
校验码是识别⼀个⾝份证号码是否真实存在的重要的依据。那我们要如何通过校验码来判断⼀个⾝份证号码是否真实的呢?
校验码如何判断⾝份证号码真伪呢?我们来看看具体计划过程。
第⼀步:将⾝份证号码的第1位数字与7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2位数字与9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3位数字与10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4位数字与5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5位数字与8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6位数字与4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7位数字与2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8位数字与1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9位数字与6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10位数字与3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11位数字与7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12位数字与9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13位数字与10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14位数字与5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15位数字与8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16位数字与4相乘;将⾝份证号码的第17位数字与2相乘。
第⼆步:将第⼀步⾝份证号码1~17位相乘的结果求和,全部加起来。
第三步:⽤第⼆步计算出来的结果除以11,这样就会出现余数为0,余数为1,余数为2,余数为3,余数为4,余数为5,余数为6,余数为7,余数为8,余数为9,余数为10共11种可能性。
第四步:如果余数为0,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1;如果余数为1,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0;如果余数为2,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X;如果余数为3,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9;如果余数为4,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8;如果余数为5,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7;如果余数为6,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6;如果余数为7,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5;如果余数为8,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4;如果余数为9,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3;如果余数为10,那对应的最后⼀位⾝份证的号码为2。
CRC16校验码如何计算
CRC16校验码如何计算
CRC16(Cyclic Redundancy Check)是一种校验码算法,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或数据完整性是否受到损害。它通过将数据进行多项式除法,计算出一个固定长度的校验值,将其附加到数据中进行传输。接收端在接收数据后同样通过计算CRC16校验值,对比发送端的校验值,来判断数据是否正确接收。
下面是计算CRC16校验码的具体步骤:
1.选择校验多项式,CRC16有多种不同的多项式,如:0x8005,
0x1021等。每种多项式的校验码长度都是16位。
2.将数据按照ASCII或者二进制形式转换为比特流。
3.将初始化值(Initial Value)设置为0x0000。
4.以比特流的形式依次读取数据。
5.将读取到的比特添加到校验寄存器中。
6.将校验寄存器中最高位的比特进行异或运算,并左移出。
7.循环第6步,直到所有比特处理完毕。
8.将校验寄存器中的16位值作为CRC16校验码。
9.发送端在数据传输完成后,将CRC16校验码附加在数据中,并一同发送给接收端。
10.接收端在接收数据后,使用与发送端相同的校验多项式及方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CRC16校验码的计算。
11.计算出的校验码与接收到的校验码进行比对。
12.如果两个校验码相等,则数据传输正确;如果两个校验码不相等,则数据传输错误。
需要注意的是,CRC16校验码只能检测出部分错误,对于所有错误都
能检测出的校验码算法并不存在。因此,在实际应用中,CRC16通常与其
他错误检测和纠正方法(如奇偶校验、海明码等)一起使用,以提高传输
条码校验位计算公式
条码校验位计算公式
条码校验位是条码中的一位数字,用于验证条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条码系统中,校验位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检测条码是否被错误地读取或者损坏。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条码校验位的计算公式,以及如何使用这个公式来计算校验位。
条码校验位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基于一种算法来实现的。最常见的算法是通过对条码中的每一位数字进行加权求和,然后取模得到校验位。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计算公式,即Modulo 10校验位计算公式。
Modulo 10校验位计算公式的步骤如下:
1. 从右到左,对条码中的每一位数字进行加权求和。假设条码中的数字从右到左依次为a1, a2, a3, ..., an,则加权求和的公式为,a1 + 3a2 + a3 + 3a4 + ... + an。
2. 将上一步得到的加权求和结果除以10,取余数。假设余数为r,则校验位的值为(10 r) % 10。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Modulo 10校验位的计算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条码,其数字为:123456。按照上述步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1. 加权求和,6 + 35 + 4 + 33 + 2 + 31 = 6 + 15 + 4 + 9 + 2 + 3 = 39。
2. 求余数,39 % 10 = 9。
3. 计算校验位,(10 9) % 10 = 1。
因此,校验位的值为1。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利用Modulo 10校验位计算公式,我们可以轻
松地计算出条码的校验位。这个计算过程简单直观,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验证条码的准确性。
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crc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也称和校验、检验码,是一称错误检测技术。其目的是确定在
传输、存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的数据错误,检测出这一类错误,能够快速进行数据信息的纠正和恢复,以便保证最大限度的信息
准确性。
一、CRC校验码
1、CRC算法原理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码是一种数据错误检测技术,它
通过运算数据和已知校验码(参考值),来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它的
原理是用减法校验。
2、CRC校验过程
(1)选择一个固定的计算系数k。
(2)根据传输的数据K位为校验码,计算结果称为校验码。
(3)用已计算出的校验码和未知校验码作比较,若结果相同则数据正确,反之数据则有误。
3、CRC校验码的优缺点
(1)优点:比较有效,且校验码可变;
(2)缺点:计算过程复杂,计算量大,校验时间久,并且容易受干扰。
二、校验码的种类
(1)LRC(Longitudinal Redundancy Check)校验码
LRC校验码是一种用于错误检测的技术,采用垂直纵向校验来检查每
一列数据,用不同位数求取出LRC位,传输可靠性比CRC校验要高。
(2)ALSC(Advanced Longitudinal Signature Character)校验码
通过字符间的比较,不仅可以检测出一个字符的错乱,还可以检测出
多个字符的错顺、重复、错码等多种情况。
(3)奇偶校验码
奇偶校验码是一种简单的校验技术,只能检查出一位或多位数据错误,相对CRC校验,它的可靠性较低。
12位条码计算校验码
12位条码计算校验码
12位条码校验码是指在一个12位的条码号码中,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得出的最后一位校验码。校验码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条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防止错误的条码被误认为是正确的。本文将从校验码的计算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常见的校验码算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校验码的计算原理
校验码的计算原理是基于一种数学算法,通过对条码的其他位数进行运算,得出一个校验码。这个校验码与条码的其他位数有一定的关联,一旦条码中的任意一位发生变化,校验码也会相应改变。这样,通过对校验码的验证,就能判断条码是否正确。
二、校验码的应用领域
校验码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条码系统中。例如,在商品销售领域,校验码可以用于验证商品的真伪和有效性,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在物流管理领域,校验码可以用于追踪物流过程中的包裹,确保包裹的准确投递。在图书馆管理领域,校验码可以用于管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防止图书遗失或错误归还。
三、常见的校验码算法
1. 加权和校验码算法:将条码的每一位乘以一个固定的权重,然后将这些乘积相加,再取结果的个位数作为校验码。
2. 模10校验码算法:将条码的每一位从右往左依次乘以1、2、1、
2、...,再将乘积的各位数相加,再将结果与10取模,然后用10减去模的结果作为校验码。
3. 模11校验码算法:将条码的每一位从右往左依次乘以2、3、4、5、6、7、8、9、2、3、4,再将乘积相加,再将结果除以11取余数,然后用11减去余数的结果作为校验码。
四、校验码的计算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12位的条码号码为123456789012,我们来演示一下校验码的计算过程。
校验码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1)
1.代码位置序号
代码位置序号是指包括校验码在内的,由右至左的顺序号(校验码的代码位置序号为1)。
2.计算步骤
校验码的计算步骤如下:
a.从代码位置序号2开始,所有偶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
b.将步骤a的和乘以3。
c.从代码位置序号3开始,所有奇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
d.将步骤b与步骤c的结果相加。
e.用大于或等于步骤d所得结果且为10最小整数倍的数减去步骤d所得结果,其差即为所求校验码
的值。
示例:代码690123456789X1校验码的计算见表B.1。
表1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2)
校验码值等于前面所有字节之和的低字节部分
例如:0x68 0x10 0x68 0x68 0x68 0x68 0x68 0x68 0x68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一、为什么要设置给原代码设置校验码?
代码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性将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当人们抄写、录入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很大,如抄写错(把1234写成1235)、易位错(1234记为1243)、隔位易位错(1234记为1432)等等。因此,为了验证输入代码的正确性,要在代码本体的基础上,再外加校验码(通常算出后置于补在原代码的最后面),使它成为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补上校验码后系统怎么确认其正确与否?(工作原理)
校验码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数学方法及代码本体计算出来的。当计算后的自检码输入系统,系统将按照同样的数学方法,也对代码本体进行计算,将它得出的结果与原来计算出来的校验位比较,检验输入的代码是否正确(只要双方一致就说明是正确的)。
三、校验码的生成过程如下:(计算方法)
(1)对代码本体的每一位加权求和
设代码本体为C1、C2^Cn,权因子为P1、P2^Pn,加权求和:S=ΣCi Pi。其中权因子可取自然数1,2,3,…,几何级数2,4,8,16,32,…,质数2,3,5,7,11,…,等等。
(2)以模除和得余数
R=Smod(M)
其中:R表示余数;M表示模数,可取M=10,11,等等。
(3)模减去余数得校验位
四、实例:代码本体为123456,权因子为1,7,3,1,7,3,模为10,则:
S=ΣCi Pi=1×1+2×7+3×3+4×1+5×7+6×3=81
R=S MOD M=81 mod (10)=1
校验位为:J=M–R=10—1=9
所以自检码为1234569,其中9为校验位。
校验码计算方法
校验码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两种:奇校验和偶校验。在这两种方法中,校验码的生成规则是相同的,都是根据特定的算法,对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位进行特定的运算,得到的结果就是校验码。
1.奇校验(Odd parity):在奇校验中,校验码的位数与原始数据的位数相
同。对于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位,如果该位是1,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变为0;如果该位是0,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变为1。这样,原始数据中1的个数(包括校验码位)就总是奇数。
2.偶校验(Even parity):在偶校验中,校验码的位数与原始数据的位数相
同。对于原始数据中的每一位,如果该位是1,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保持不变;如果该位是0,那么在计算校验码时,这一位的值就变为1。这样,原始数据中1的个数(包括校验码位)就总是偶数。
这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场景。例如,偶校验在硬件错误检测中更为常见,因为这种错误通常是随机分布的,而奇校验则更适用于检测某些特定的错误模式。
除了奇校验和偶校验之外,还有其他的校验方法,如海明码(Hamming code)和循环冗余校验(CRC)等。这些方法可以提供更高的错误检测能力,但实现起来更为复杂。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校验方法,都需要一个能够生成对应位数校验码的算法。这个算法通常会根据数据的长度和校验码的长度来生成一个函数,用于计算每个位置上的校验码。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例如,如果原始数据中存在多个错误,那么校验码可能会失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处理这种情况。此外,还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效率。如果数据量很大,那么使用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1)
1.代码位置序号
代码位置序号是指包括校验码在内的,由右至左的顺序号(校验码的代码位置序号为1)。
2.计算步骤
校验码的计算步骤如下:
a.从代码位置序号2开始,所有偶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
b.将步骤a的和乘以3。
c.从代码位置序号3开始,所有奇数位的数字代码求和。
d.将步骤b与步骤c的结果相加。
e.用大于或等于步骤d所得结果且为10最小整数倍的数减去步骤d所得结果,其差即为所求校验码
的值。
示例:代码6789X1校验码的计算见表。
表1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2)校验码值等于前面所有字节之和的低字节部分
例如:0x68 0x10 0x68 0x68 0x68 0x68 0x68 0x68 0x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