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比例,教学设计、试讲稿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练习题3.小组讨论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身高与体重、速度与时间等,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比例的概念。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1.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比例相等时,它们的内项乘积等于外项乘积。
2.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如:已知比例a:b=c:d,求未知项x,可以通过交叉相乘法求解,即a×d=b×x,然后解出x。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解比例的方法。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讨论材料,要求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环节: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出不足之处。
3.学生互评互议,共同提高解题能力。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观察生活中的比例现象,尝试用比例知识解释。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比例的概念。
2.在探究新知环节,通过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师在课后要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比例说课材料和教案
解比例说课材料和教案第一章:比例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知道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难点:比例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例的意义。
2.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比较价格,引出比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知识。
第二章:解比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够熟练运用解比例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解比例的方法:交叉相乘法、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法。
2. 解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解比例的方法和应用。
2. 难点:灵活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解比例的意义。
2. 运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身高和脚长,引出解比例的问题。
2. 讲解:讲解解比例的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解比例知识。
六章:比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测量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在购物中的应用:如打折、比较价格等。
2. 比例在测量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距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课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比例及其性质2.等比例概念3.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掌握比例及其性质的概念2.理解等比例的概念3.掌握比例的应用方法,能够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实际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比例及其性质的概念2.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3.2 教学难点1.等比例的概念2.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简单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比例的概念。
例如:小明用5个苹果换了10个梨子,则苹果和梨子的比例为5:10或1:2。
4.2 提出问题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如考试分数或身高体重,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小明在数学考试中得了70分,小红得了80分,他们的数学成绩之比是多少?4.3 引出比例的性质在引出本节课程的实际问题并对其解答后,引出比例的性质。
例如:对于比例a:b=c:d,若a、b、c、d中有一个量是未知数,可以通过已知的三个量来求解。
4.4 讲解等比例讲解等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
例如:对于等比例a:b=b:c,我们可以得出a:b:c=1:2:2。
4.5 例题解析通过一些例题向学生阐述比例的应用。
例如:小明一共有7本语文书,8本数学书,9本英语书,他想把这些书按语文、数学、英语的比例1:2:3分给三位同学,每人获得的书应该是多少本?4.6 实际应用通过引出实际问题来演示比例的应用。
例如:小刚去海边玩,他在旅馆门口借了一把伞去海边,但是在海边玩的时候海风比较大,小刚感到有点累了,他想附近的店里休息一下,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还伞,他问路边的老奶奶,老奶奶告诉他:这个海滩上的出租伞店有很多,你只要先还了伞就可以了。
结果小刚找到了一家除此之外的出租伞店,他该怎么办?4.7 总结对本节课程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程的内容。
小学数学-解比例-教学设计、试讲稿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正确地解比例。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解比例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工具一、复习准备1、提问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出示:1、什么叫做比例?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分别指名学生回答)2、想一想出示比例:3:2=( ):10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说一说括号里应填几?为什么?生: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 3:2 =1.5,想( ):10=1.5(15 比 10 等于 1.5);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 30,想( )×2=30(15 乘以 2 等于 30)。
师:你能快速地说出这个括号里应填几吗?出示比例:( ):0.5=8 : 2师:仔细观察这两个比例,其中几项是已知的?(三项)另一个项是未知的,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一般用x 表示。
根据什么就可以求出这个未知项?(比例的基本性质)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课件出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探索新知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
师:解比例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同学们,请看:这是法国巴黎最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 米。
我国北京世界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教学例2。
指名学生读题。
师:从这道题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回答)问:1:10是谁与谁的比?你又能写出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模型的高度:铁塔的高度=1:10。
师:在这个关系式中,谁还是已知的?(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是320 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面试试讲设计(10分钟)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面试试讲设计(10
分钟)
(内含教学设计和答辩题目参考答案)
面
试
试
讲
必
备
(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在最后)
一、面试试讲要求。
题目:解比例
内容:解比例。
基本要求:
(1)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2.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第1篇】教学内容:“解比例”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的数学课程,位于第十二册课本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第35—37页的内容,是一节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新授课。
在新课程改革中规定授课时间为45分钟(一个课时)。
一、教材分析和说学情分析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抓住解题关键进行熟练准确的判断,从而找准题中的等量关系。
通过与算术方法解答相比较,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能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说教学过程:师:谁能够说说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下题中各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指导学习题例。
让学生独立解答例7。
在弄清题意后,把例5未完成的部分写完整然后比较这两种解答方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抓住商一定来建立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比例式解答的。
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直接设所求问题为X。
第二种解法是间接设,即解出X后,还要用X减3才是所求问题。
师:除了这两种方法解答外,还能用其它方法吗?请用算术方法解答例7。
学习例6师:请同学们在教材上完成例6后,再用算术方法解答。
说说用比例解例6的关键。
对比小结比较例5例6有什么不同?分别是根据什么关系来解答的?(强调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关键是判断题中的数量成什么比例,再根据题中比例关系找准等量关系,把其中未知数量用X代替,列出方程解答)算术解法和比例解法的比较和联系。
观察算式(例5)练习巩固笔答题:教材117页1~3题。
全课总结(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第3篇】教学内容:解比例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确解比例。
2、体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说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教具:实物投影说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说出下列方程的解答过程:2X=8x91/2=1/5x1/4。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数学说课教案:解比例
1. 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解比例的方法:交叉相乘法、等比例代换法。
3.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解比例时的计算方法和逻辑思维。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性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演示解比例的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解比例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比例概念和解比例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目: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目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比例的相关概念和解题方法。
2.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目,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演示解比例的方法。
2. 第2周:练习解比例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 第3周: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4. 第4周:总结本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和测试。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比例》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意义,会解简单的比例题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的理解和解比例的方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比例关系,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够识别比例关系。
2.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够解简单的比例题目。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意义的理解。
2.解比例的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比例关系,然后讲解解比例的方法,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比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向乙地行驶,问几小时后汽车到达乙地?”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抽象出比例关系,并引出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比例的定义和比例的表示方法,然后给出一个简单的比例题目,比如“已知比例2:3=4:6,求比例5:x的值。
”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并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解比例的练习题,比如“已知比例2:3=8:x,求x的值。
”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换解比例的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比例题目。
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和解比例的方法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某班有男生和女生共60人,男女生比例为2:3,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比例》公开课教案
《解比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和性质2. 比例的解法3.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解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比例的解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知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组成和性质。
3. 教授比例的解法:引导学生掌握比例的解法,并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
4. 应用练习:布置具有实际意义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布置巩固比例知识的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7.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合作能力。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比例解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课后访谈评价:课后与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比例的知识点、实例和练习题。
2.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巩固。
3.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
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学生能够回忆起比例的基本性质,如内项相等、外项相等,并运用这些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物品分配等。
2.学会使用比例尺,进行地图上的距离、面积等计算。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32页的练习题1、2、3,重点关注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简单比例的解法。
-选择两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知识进行求解,并简要说明解题思路。
2.能力提升训练:
-完成课本第33页的练习题4、5,这两题涉及复合比例和连比的解法,旨在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尝试设计一道含有比例的问题,并给出解题步骤,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比例》。
1.情境创设:我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小明和他的好朋友去超市购物的故事。故事中小明发现,超市的某种商品正在打折,原价是100元,现在打8折,请学生帮助小明计算现在的价格。通过这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实践应用拓展:
-结合实际生活,观察并记录一天中遇到的比例问题,如时间比例、距离比例等,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小学数学解比例教学设计、试讲稿
解比例教学设计、试讲稿教学内容:教材第42 页例2、3 及“做一做”,练习八第8---10 题。
教学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含义,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教学准备:PPT 课件、微课和学案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18︰20 和7.2︰8 100︰0.2 和10︰0.002学生自己试做。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它等式.3∶8= 15∶40= 2.导入新课。
91.64.50.8(1)出示比例:3:9=():15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2)导入。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课件出示)。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 解决例2.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 米。
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1)出示合作提示。
①. 你是怎样理解“1:10”的?②. 你能根据题意列出一个比例式吗?③. 你能解出这个比例吗?(2)小组合作交流,并汇报。
①理解1:10 的意义。
②找未知项。
这样在这组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个项不知道?不知道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未知项。
解比例说课材料和教案
解比例说课材料和教案第一章:比例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关系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定义: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 比例关系: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例的基本概念,比例关系的理解。
2. 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例的定义和比例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定义和比例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解比例的基本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方法,包括交叉相乘法、等比例法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叉相乘法:比例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可以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2. 等比例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先设比例中的未知项为某个字母,根据比例关系列出等比例方程求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解比例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解比例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解比例的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解比例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解比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解比例的基本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解比例解决问题。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比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在购物中的应用:如商品打折、优惠券等。
人教版小学6年级数学-解比例章节教案
《解比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能正确解比例。
2.难点
理解解比例的依据。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回顾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问: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否求出另外一个未知项?
(二)新授(20分钟)
1.示例讲解
出示比例:2:9=x:6,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解。
9x=2×6,9x=12,x=12÷9,x=4/3。
2.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
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三)课堂练习(10分钟)
1.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比例。
例1:x:10=1/4:1/3
例2:0.4:x=1.2:2
2.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回顾解比例的方法和步骤。
2.提醒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五、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
2.自编一道解比例的题目并解答。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解比例》教案+试讲稿+说课稿
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的解比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解比例的过程,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间关系的理解,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灵活解比例三、教学难点利用解比例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并提出问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是否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项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解比例。
2.探究新知活动1:探究例2呈现例2: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
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的高度的比是1:10。
这座模型高多少米?引导学生根据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比例。
总结:设这座模型的高度是x米,可以列出x:320=1:10。
接着请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x的值,并提问:你会解比例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同桌交流。
总结: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列出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的等式,再解方程,求出未知项。
10x=320×1,x=32。
并请学生进行规范板演。
并提示学生对所求的未知数进行验证,养成检验的习惯。
活动2:探究例3呈现例3:把比例的形式改为分数形式,进一步巩固深化解比例的技能。
教师顺势提问:这种形式的比例你会解吗?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后解决问题。
总结:将分数形式转化成比例形式后,按照例2的方式进行求解。
解得x=3.75。
并通过多媒体呈现学生的结果。
3、巩固练习带领学生完成课本42页做一做。
巩固和提高学生解比例的技能。
4、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为自己表现怎样?教师提问,学生回答5、作业必做题和选做题,写出数学日记。
五、板书设计试讲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数学教师的6号考生,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解比例》,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解比例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解比例9篇解比例 1要说好课,就必须写好说课稿。
认真拟定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下面是一篇关于小学数学《解比例》说课稿的范文,大家在写说课稿的范文的时候,不妨多加参考。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解比例》。
一、说教材《解比例》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时教学目标分三个围度:1、认知:使学生认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
3、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认识解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课前准备了教学多媒体;采用了尝试教学法、练习法、讲解法和自学辅导法等。
二、说教学过程复习引新1.做第32页复习题。
出示复习题。
让学生先思考可以怎样想。
[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来确定里的数;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一个比的前项、后项同时扩大。
]让学生根据思考的方法在括号里填上数。
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括号里的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
(口答)4:3=2:1.5=x:4=1:2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3.引入新课。
在上面两题里,第1题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项。
(板书:求比例里的未知项)从第2题可以看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里另外一个未知项.这种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
(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教学新课1.教学例2。
出示例2。
提问: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求出未知项x吗?自己先想一想,有没有办法做。
再试着做做看。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解比例的教案6篇
解比例的教案6篇解比例的教案篇1比例的基天性质》这节课在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为下节课教学解比例打下基础。
教材直接以比例“2.4:1.6=60:40”教学比例各项的名称,即什么叫做比例的项,什么是比例的內项,什么是比例的外项。
引导学生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追问“假如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即呈现:“2.4×40○1.6×60”。
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揭示比例的基天性质。
“做一做”教学利用比例的基天性质推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的方法。
个人认为这样的料子呈现方式至少存在两个弊病:(1)例题缺乏意义和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2)没有给学生想想的料想和验证的空间。
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究并掌握比例的基天性质,会依据比例的基天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能依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2、通过察看、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过探究比例基天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天性质的应用价值。
探究并掌握比例的基天性质。
推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依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1、教学情境的呈现创设有心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就好比创建了一个充分引力的磁场,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动性和乐观性,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高效”,加添课堂教学的厚度。
为此,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对情境的创设有如下考虑:简单却能为学生供应思考的空间。
教材中直接呈现比例“2.4:1.6=60:40”,并跟进两个填空:两个外项的积是(),两个內项的积是(),从而得出结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天性质。
个人认为这样的情境太直接,牵住学生的思维走,没有供应可探究的空间。
为此,我简单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老师这里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内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这个问题简单却开放,答案不唯一,为学生的思考打开了空间,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求比值的方法解决:先填进一个数,然后就出比值,再确定另一个数。
解比例教案5篇
解比例教案5篇解比例优秀教案篇1课题一:比和比例重点】比和比例的根本性质难点】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一【复习提问】比和比例的根本性质是什么?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复习“比和比例”(板书课题)。
二、学习目标1、把握有关比和比例的学问。
2、运用比和比例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师:为了到达目标,下面请大家仔细地看书。
三、自学指导仔细看课本第89页下面的3个问题,思索:1、什么叫做比?各局部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的根本性质?什么叫做2。
略3、你是怎样推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举例说明。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四、先学(一)看书学生仔细看书,教师巡察,催促人人都在仔细地看书、思索、填空。
(二)检测(课本第89页的例4)1、找3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2、教师仔细巡察,发觉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一)更正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觉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由差-中-好)(二)争论1、看第(1)个题的式子,认为对的举手。
为什么?72:96=3:46:8=3:42、上面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3、什么叫做比例?各局部名称是什么?什么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4、看第(3)题的算式,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生说,师小结:5、看每道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若对,问:认为对的请举手。
若错,追问:为什么?错在了哪里?6、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过渡:教师发觉,从上课到现在每个同学都很仔细,教师为你们感到傲慢。
现在教师这里还有几道题,你们敢不敢来挑战啊?(生:想)六、补充练习1、一条绿化带长350米,在平面图上用7厘米的线段表示。
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5厘米。
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
师:同学们,今日的学问你学会了?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日所学的学问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好。
七、当堂训练(课本练习十七)第2、3、4、5题八、整体感知:本课主要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例尺的学问。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通用6篇)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通用6篇)《解比例》六班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P35~37解比例教学目的:1、使同学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控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沟通、尝试练习,提高同学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技能。
3、培育同学的知识迁移的技能,加强同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同学掌控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6:3和8:4:和: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什么叫解比例?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假如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把未知项设为*。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米。
〔2〕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320=1:10〔3〕让同学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3*=815。
这变成了什么?〔方程。
〕老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由于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
〔4〕同学说,老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老师: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
3、教学例3。
出例如3:解比例=提问:“这个比例与例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
〕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方程来求解吗?同学回答后,老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2.56让同学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学习了分数、小数、百分数之后,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百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同时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基本技能。
但学生在解决比例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是对比例概念的理解不深,解比例的方法不够熟练,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2.学会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并能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比例的概念和解比例的方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体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授法:讲解比例的概念,解比例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4.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练习巩固:布置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妈妈买了一斤苹果,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千克?引导学生发现苹果的重量与份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2.知识讲解:讲解比例的概念,解比例的方法。
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解比例就是求解未知数的值。
解比例的方法有交叉相乘法、等比例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比例--教学设计、
试讲稿
一、新课导入:
1、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 和9︰15()
20︰5 和 4 ︰1()
5︰1 和6 ︰2()
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3 : 8 = 15 : 40 3×40=8×15
9/1.6=4.5/0.8 9×0.8=1.6×4.5
4、括号填几?为什么?
3 : 2=():10 ():0.5=8 : 2
5、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比例的应用的知识,即学习解比例。
(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
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要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课件出示: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搭高320 米。
它不仅是一座吸
引游人观光的纪念塔,还是巴黎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美丽城市的象
征
2、自主学习例2。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搭高320 米。
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搭的模型,模型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的
高度是多少米?
出示思考题:
思考:
(1)、埃菲尔铁搭模型的高与埃菲尔铁搭的高度的比是1:10。
也就是()的高度:()的高度=1:10
(2)、题中还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
3、把这个条件换到这个关系式中就是:():320=1:10 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
还有几个项不知道?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把它叫做()项。
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汇报:
(1)把未知项设为X。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X:320=1:10 )
(3)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什么形式?
(5)这变成了原来学过的什么?(方程。
)
(6)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完整。
课件出示计算过程。
小结: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所以解比例也要写“解”字。
解比例的步骤是:
(1)、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方程。
(2)、应用解方程的知识算出未知数。
4、教学例3。
出示例3:
思考:
(1)学生独立完成。
(2)再次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
5、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
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
三、拓展提升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指生说收获。
老师小结。